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语文经验总结

小学语文经验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学语文经验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语文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分组学习 研究

一、实行小学语文分组学习时常见情况分析

现就结合教育实际,谈一下小学语文分组学习时的一些情景及情况,提出一些问题,并探析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小学语文分组学习,一则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孩子们的语文水平;二则为了增强孩子的合作意识、纪律意识和团队意识。

1、问题情景

在小学一年级的学习阶段,所有的教育者都知道,这时的孩子们还不十分懂得遵守课堂纪律,所以在实施分组教学之前,更要懂得把纪律先调整好,好的课堂纪律是实现分组学习的第一前提。除此之外,在学生们对分组学习的意图贯彻的不到位、不彻底,例如,在实行《乌鸦喝水》学习感受的分组讨论时,有的学习小组开始进行,有的学习小组还在东张西望,不知道如何学习讨论,或者应该做什么。

2、相关事件

在小学低年级实施的分组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已经强调或者要求得很明白,但是依然有学生在举手询问相关的事宜,有的问题甚至是刚刚讲过或者强调过的,这是就需要广大教师要用耐心和爱心去一一告知、一一的重复解释一遍的,从而确保此次分组学习的成功,也是为了保证小学语文分组学习的有序性。

3、教学困惑

这时教育工作者就会针对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课时产生困惑。困惑一,就是孩子的纪律如何保证;困惑二,就是如何在强调教学任务和目标时一次性告知,或者如何能少告知几遍;困惑三,就是如何把稍微明白事理或者理解能力稍强的孩子均衡划分,从而确保各个学习小组的力量都是相对均衡的,这样更有利于有序性语文教学的开展。

4、教学改革政策及法规要求

希望学校在小学语文分组教学实施的初期,对课堂力量予以适当的增强,或者实行大班额学习尝试,这样就可以有2―3名教师共同服务于教育教学。总之,小学语文分组教学中,教学力量不足是一个主要的困难,再则就是学生们课堂纪律的问题。

5、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一一解决:孩子纪律的问题,这就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注意对孩子们在平时纪律强化、群体性的纪律意识提高和训练,从而满足日常分组教学需要,也要确保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序性;教学力量不足的问题,需要校方和班级之间互相帮助和协调,解决初期开展分组学习不好管理的问题;需要多次告知的问题,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观察,把了解能力强、学习成绩强的同学,均衡地分布到各个小组中去。

二、研究范围、方法、周期、步骤

研究范围:南充市顺庆区渔溪乡小学一年级学生。

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对比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教育实验法等。

研究周期:2013年12月到2014年6月。

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12月),通过多方的调查论证,经区教育部门、校重要领导同意,决定在小学一年级六个班级中实施小学语文分组学习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致力于从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中高年段教学中,对阅读教学和习作都相当的重视。因此,当学生阅读了大量由编者精心挑选的课文之后,并没有对他们的习作能力起到多大的指导作用。虽然已有部分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发现了读写结合对阅读、习作能力的促进,但文本中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并不都是显性的,不是一目了然的。

因此,我校提出了“小学语文中高年段文本读写训练点的研究”实验,希望能够结合语文教材,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设计出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二、课题的设计

(一)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

本课题主要是以鲁教版小学三、四、五年级语文课文为文本,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着重研究如何在小学中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读写结合的训练点,确定研究目标如下:

1.解读教材,寻找中高年段语文教材中读写结合训练的切入点。

2.围绕切入点,设计读写结合训练的方法与过程。

3.指导学生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精心指导,归纳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读与写能力。

(二)课题研究方法

1.实验法。在三、四、五年级中分别抽取2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的语文老师尽量多的挖掘到课文的读写训练点,并在备课、上课中体现出来。

2.搜集资料法。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老师们搜集大量的有关课题的文字资料,包括书籍,网络资料、教科研成果等等。

3.语文课例研讨。课题实验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进行阶段性的课例研讨,这样既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又为课题研究积累了一线资料。

4.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法。课题顺利结题后,把研究的材料形成一本有特色、有实用的校本课程,并把总结到的经验推广到我校全体语文教师,把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全校的语文教学中。

三、课题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

这一阶段首先组织课题组成员阅读了有关的理论书籍,如《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等,认识了此项研究的意义,通过作文比赛摸底的方式了解当前我校学生的阅读习惯、以及写作兴趣状况,并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动员。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5月)

1.根据课题的要求,3-5年级段成立相应的课题研究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现将老师们读写结合训练点的设计方法总结如下:

(1)填补课文空白

教材中,有的课文部分内容写得较为简略,其实是叙述描写留有空白,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学中我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空白点,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实现对文本的充实,让学生对人物品质体验更加深刻。

(2)丰富故事情节

古诗、文言文语言精炼,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文言文教学中,我有选择性地让学生在熟读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把一些文言文编写成一个小故事。这样既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学生大都是非常喜欢的。

(3)续写课文结尾

有许多课文的结尾处,虽意犹未尽却戛然而止,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如《穷人》一文,第二天,桑娜和渔夫会怎样跟孩子解释?他们会怎样对待西蒙那两个孩子?两个孤儿的命运将会怎样?今后,桑娜一家人的生活会怎样?老师要引导孩子围绕着桑娜一家人的生活,这两个孤儿的命运,合理展开想象,为文章续写结尾,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再现主人公美好的心灵。

2.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教师进行了培训。

采取了自学加培训学习的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选择对课题理解透彻、工作开展到位的老师和班级作为试点,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教法研讨、学法指导,共同学习,推进课题工作的开展。

3.对精彩的练笔集中展示,在班级里进行交流。

全班同学阅读、欣赏其他同学的练笔,并集中进行评论。通过交流互动,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点滴进步,也可以与孩子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激励孩子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三)总结阶段(2014年5月――2014年6月)

改进和完善前阶段的研究工作,进行成果汇编,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申请结题验收,对课题研究进行反思与总结,并将研究初果推广到全体三、四、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中。

四、研究成果

1.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提高

本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变得乐于习作。“读写训练点”的研究课题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地一起,做到立足于“读”,着眼于“写”。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也就养成了。整体来说,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较之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形成了优秀学生作文集锦。

2.教师素质得到提升

通过研究,老师们不仅寻到了一些读写迁移训练的最佳结合点和最佳方式,而且学校语文组科研能力正在提高,实验教师的教研水平得到提升,形成了“读写训练点”教学论文和案例集。

五、讨论与思考

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3-5年级段在写作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在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教研组反思和改进:

(一)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与学习能力在同一班级存在着客观的差异,实行“文本读写训练点”实验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如何让尖子学生“吃得饱”,让学困生的“吃得好”,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佳的发展,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我们的课题虽然经过了不少理论学习和研究探讨活动,但是总觉得缺少专家、学者高层次的指导和点拨。今后,我们将加强理论学习,加大向专家、学者请教,虚心向教科研工作卓有成效的兄弟学校请教,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寻求阅读教学中读写训练的最佳点。

今后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的潜在价值,赋予传统的“读写训练”新的力量,让阅读和写作比翼齐飞。

参考文献

[1]专著: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6月

小学语文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趣味性;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修改更加有利于小学语文课程质量的提高。新的标准提出了新的规定和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也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改革方向。提高小学课堂教学趣味性,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小学教师要在新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践,注重方法革新,从多个角度出发,做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提升的工作。

一、灵活运用教材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规范下,合理选择教材。合适的教材,正确的教材内容对于提高课堂趣味大有裨益。从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来看,教材的灵活运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提升课堂趣味的方法。汉语拼音是低年级学生应该学习的内容。然而枯燥的字符使得很多老师认为学生会对此缺乏兴趣。其实教师通过合理的运用教材,并且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也可以让本应该枯燥乏味的东西充满新奇和乐趣,使孩子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并且喜欢学习。例如在韵母“a o e”的学习过程中,小学老师就不能单纯的教学生发音,而是结合教材中相应的的插图,让学生通过图片更加生动形象的掌握汉语拼音。学生看图说话: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初升的太阳意味着全新的一天的来临,一个小妹妹张着嘴巴,开始练习“aa a”。除了图片帮助记忆外,小学教师也可以通过编儿歌,用音乐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例如“太阳升起红通通,张大嘴巴a a a;红红小脸扎小辨,嘟起小嘴o o o。”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汉语拼音的学习充满乐趣,同时也使得学生对字母的记忆更加深刻,从而很好的提高了课堂的趣味。

二、恰当引入故事

孩子往往对于新生事物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对于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应该基于孩子的特点,引入合适的故事,利用这种教学方式,使孩子在课堂上保持长时间集中的精力。孩子对于未知的探寻欲望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的互动。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究竟教师如何实践,可以分为以下的两个方面。

第一,课堂实践中故事的引入,要考虑与教学是否相关。小学课程教授的内容大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大多数情况下,小学语文的课文就是一则故事。这种故事的设置,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到为人处世的基本常识和准则。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合理的引入与教授内容相关的故事,同时引入故事的环节,可以是教师教授的形式,也可以是学生分享的形式。通过这种互动的课堂教学,促使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接触到课本之外的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内容。增强了语文的魅力,使课堂充满了趣味。

第二,学生能够叙述课文,是掌握课本知识的一个重要的体现。让小学生以第一身份,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将故事讲述出来,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调动课堂的气氛。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以学生为本,单纯的教授达到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只有让学生参与进来,才能使课堂更加有活力。让孩子自己讲述课文故事,锻炼了他们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使学生在把握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作者的意图。学生通过讲述课文的课堂活动,能够从中获得成就,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三、合理安排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是乏味的,因此增强课后作业的趣味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师注重课堂教学形式和课堂内容丰富的同时,也要将精力用在课后作业的合理分配中。一次比较好的课后作业的设计,不仅不会让孩子将课后作业当成一种负担。相反,这种结合孩子爱玩的天性的作业布置,能够使孩子能够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那么究竟如何优化作业设计,笔者主要谈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课后作业是为了使学生巩固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同时也是为了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因此,明确课后作业的作用和目的是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课堂趣味的必要条件。

第二,教师在优化课后作业设计时,要课外注重课后作业的内容的选择,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他们喜闻乐见且能够接受的形式,使他们能够积极接受并完成课后作业。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也有利于孩子的学习,从而促使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提高。

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改革中,要清楚教学趣味性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对于课堂质量的提高也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结合孩子自身的特征,不断地改变课堂教学的策略,优化课后作业的设计,探寻出更加有效的提高课堂趣味性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元顺;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0年29期

小学语文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作为经历小学语文学习已久的人,总会觉得小学语文很简单,以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无非就是教授学生拼音组字等,简单之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各个行业都有各行业的苦楚。小学语文教师这个职业也是。那么,小学语文教师究竟“苦”在哪里呢?小学语文相关教学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以下是笔者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师,根据经验总结出的几点关于小学语文的相关教学事项,将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逐一进行分析:

1、重视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学习和课程活动时期的纪律管理

低年级的学生处于学前教育和小学中年级教育的过渡阶段,他们在遵守课堂纪律方面还没有完全形成自觉的意识,需要教师在教育学生明确纪律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督促遵守规则。我们之所以把纪律管理放在低年级语文课堂的首位不但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而且考虑到语文课堂的课堂活动开展方面。根据学习特点和成长特点等多个方面,通常我们将一二年级定为小学低年级。

低年级学生性格活泼好动且天真无邪,在课外喜欢向同学和老师分享自己身边的趣事,而在课堂上,她们也同样容易忽视课堂纪律随口就说起与课堂无关的事。低年级的学生在课堂学习方面也是难以集中精神,因为年龄尚小,不懂得她们的注意力往往很容易被一些看似比语文知识更有趣的事情吸引,比如窗外的一只飞鸟、桌面上的一个橡皮等等。所以作为课堂的领路人,我们要为了维持更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稳定,对于低年级学生我们要着重强调课堂纪律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更加具有吸引力的古诗朗诵比赛、戏剧表演等活动来帮助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同时,为了提高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置好奖惩制度,并告诉学生这也是课堂纪律的一部分。通过对活动纪律的遵守合规与否,来决定是否给予某个学生或者某个小组“小星星”,通过这一步骤的设计,学生将会更有意识地去遵守纪律。

2、重视中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堂纪律是课堂学习的基础,学生能够在低年级阶段知晓并学会遵守课堂纪律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这为中年级阶段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好铺垫。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同样语文课堂的学习习惯涉及得相关广泛,它可以由初学拼音字母时整齐抄写字母的良好习惯,延伸发展到对待数学作业工整答题的良好习惯。

因为如此,我们巧妙地从小学中年级学生已经由不懂纪律变为遵守纪律这一特点出发,可以更加便捷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培养。我们小学中年级学生较低年级学生年长一些,在规律、意识方面更能够理解和遵守,但是因为生理自然规律,他们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比如说,在教学小学四年级语文《火烧云》一课时,我们发现,这篇课文有多处对云的颜色和形态变化进行了描写,由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对云的想象,以此促进并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类似的,我们在各类课文教学中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经过多次训练和教师督促,学生逐渐养成自主思考和探索的习惯,为以后的有效学习提供保障。相信在规则的约束下,师生齐心,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和督促中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养成拥有正确理论指导和时间积淀的受益终生的习惯。同样,在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道路上很好地考验了指导教师的耐心以及学生自身维持良好习惯的恒心。

3、疏导高年级学生叛逆心理和纠正早熟心态

说到叛逆心理阶段的小学生,我们能够很快联想到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也正处于主观意识增强、渴望独立和自由的状态。与学生这种状态相反的是,有些家长和老师为了孩子少走弯路,有时直接强硬地去干涉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这类家长和教师的出发点是很好的,他们想通过自己多年的学习和社会经验去让孩子的成长更顺利一点,然而,他们的方法却欠妥当。这种欠妥当的行为方式与学生成长特点相冲击,于是产生并加强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叛逆心理。处理这种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静下心来考虑,多去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尊重他们的想法,避免强硬的态度导致过激的行为。早熟心态主要表现在物质攀比和恋爱方面。

学生的这种心态是急需转变的,如果放任这种心态的存在,不但影响班风校风,更严重的会给学生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未来的发展。我们知道,语文学科不但具有文化学习的特征,还具有思想教育的特点。所以学生通过语文课文的学习和课堂上教师给予的恰当的思想教育,学生的早熟心理可以很好地给予纠正。比如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就以居里夫人淡泊名利这个鲜明的例子为学生做出了心理榜样,老师可以由此引申出对学生之间攀比心理的否定态度,帮助树立学生的正确价值观。除攀比心理外,更为明显的就是恋爱心理了。

小学语文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互动方式

新课程改革在课堂定位方面要求“师生互动,共同发展”,这一要求也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学本身就是教和学的统一,必须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交流的过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必须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索师生互动的方式能够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

一、互动教学的涵义及意义

互动教学是一种学生和教师都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被动的对知识进行接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探讨和交流增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在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其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心理学中认为,教学本身是一项师生互动和传意的过程。传意方式不同,课堂效果也就不一样。

互动教学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紧密结合,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能够及时反馈学到的知识,同时降低在学习中产生的焦虑感。实践证明,互动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交际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互动方式分析

(一)设置问题情境的互动教学方式

这种互动教学方式在互动时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进行自然过渡。切入点的选择一般就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落花生》一文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落”字的使用都不是很理解,这篇课文引起学生兴趣的地方也很多,比如:怎样收花生、怎样种花生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进入课文的学习,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我们平时吃的花生是什么样子大家都见过吧?有没有同学见过长在地里的花生呢?”“哪位同学能对长在地里的花生简单描述一下呢?也可以根据书中的插图自己进行想象。”等学生对花生的特征和外貌进行描述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从花生自身的特点进行联想,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落”字。在学习完课文以后,可以让学生讨论花生是否具有文中父亲所说的有用、朴实的特点。

在设置问题情境的互动教学方式中,除了寻找恰当的切入点,还要对问题的情境进行设置。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教材的学习进度,可以适当提高,然后再开展互动学习。设置的问题情境要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而不能只顾及到一部分学生。

(二)游戏互动教学方式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小学儿童共同具有的心理特征是:爱玩、好动,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喜欢有趣的东西,记忆力很强,在上课过程中会有不少小动作。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具有不少缺点,但是游戏互动教学方式却可以将这种缺点变为优点,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吸收知识。例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一文时,教师可以对课文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写,变成小品台词,鼓励学生表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表演的方式和角色的选择由学生自己决定,不同的小组之间要进行比赛。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于能玩的课程都非常感兴趣,而且小学生具有比较强的表现欲,希望能够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自然会重视表演。为了能够在表演时做的更好,学生自然会对课文内容进行研究和学习,这种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会比教师的单方面传授要好得多。游戏互动教学方式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应有的知识,还会提高自身的表现和动手能力,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益处。

(三)实践体验互动教学方式

这种互动教学方式是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或者亲身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比如在学习课文《寻找秋天》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入大自然,通过眼睛去观察,通过手去触摸,通过耳朵去倾听,在实际的活动中对秋天进行了解。这种直接体验会加深学生对秋天的认识和了解。

三、小学语文教学互动方式的改进

首先,不管哪种互动方式,首先要做的就是创设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氛围,让学生敢于互动和发言。现阶段,网络和信息技术很发达,学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对不少问题也有了自己的观点,同以前的学生相比,他们不仅具有更强的疑问心理,也不迷信课本。面对新情况,教师要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改变教学态度。互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更加倾向于探究和合作的关系。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动态的、颜色鲜艳的东西,在互动教学中可能会出现很多不合逻辑的问题,教师在遇到这些问题时一是要有耐心,二是不能直接否定学生,而是要找到学生观点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创设一个良好的互动教学氛围对语文教学有极大的帮助。

其次,对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运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在小学教学中已经越来越普遍了,在小学语文互动教学中运用现代设备能够使课堂更加形象、生动,教师也能够通过多媒体对课文进行动态的讲解,从而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发,扩张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再次,还可以开展更加丰富的课外活动。丰富课外活动的开展能够弥补互动教学难以延伸的死角。一般来说,一些集体性的体育活动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不仅仅局限在师生之间的互动。

结语:

互动教学方式是一种能够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的学习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多进行经验总结,使互动教学的方式更加丰富,为互动教学的更广泛推广铺平道路。互动教学能够让师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让课堂教学不再生硬、死板,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和谐民主。

参考文献:

[1]孙广芬.论互动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小学语文经验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改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新课标中所规定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小学语文应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使语文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工具性作用,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识字、阅读、写作这些基本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判断小学语文课堂是否有效,则主要是通过看学生是否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语文综合能力能否得到较大的提升,总体表现为学生课后掌握是否与老师课前预设相一致。笔者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通过自身教学经验总结,现谈谈自己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性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学生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小学教师有个通病就是习惯性将小学各年级的学生都一样地对待,认为他们还是小孩,学习能力有限,仍需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却忽视高年级的学生由于自身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同时心智也比一般低年级学生来说要成熟很多。因此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仍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来接受知识,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即每节课老师都讲的满满的,恨不得将课本以及参考资料中的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教师问得太多,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会经常不假思索地来问学生问题,以问代讲,但老师也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优化,反而显得有点过犹不及。正由于教师过多地占据了课堂,导致学生还是像低年级的学生一样,能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这个年龄段也是最适合学生各项能力锻炼的最佳时机。

(二)学生的情感和审美领域得不到充分的开发

我国小学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语文作为一门语言课程,也涉及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情感和审美价值。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只单纯地注重讲授语文知识,遇到一些优美的课文,也没有说去创设一些情景,来锻炼学生的审美价值。此外,许多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时,缺乏感情,具体表现为在遇到某些可以引起情感共鸣的文章时,教师自己却难以产生共鸣,可想而知,学生的感情就更难以产生共鸣。

二、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地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对学生以后进入中学也是很有帮助的。教师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课堂活动,让语文课堂不再单调,例如,在课堂上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来玩造句游戏,并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或是在进行特定课文授课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身份,来进行表演。以《世纪宝鼎》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来扮演中国官员,让学生自主组织语言来向全世界介绍世纪宝鼎,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扮演联合国官员,看学生是如何来表达自己的谢意。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发展是评价教学活动效率的唯一指标。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退居幕后,为学生提供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并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方法。例如在进行《暮江吟》这首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诵读几遍,然后告诉学生学习古诗需把握的几点步骤:首先需要反复诵读,从整体上把握古诗;其次是理解题意,形成初步印象;接着就是通过讨论的形式展开交流,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就是感受意境,带着感情的朗读,争取能够背诵全诗。

(三)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

语文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联的课程,这就注定了语文教学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来进行,而需要适当结合实际生活来展开一些课外教学。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尔先生曾提出:“社会化教学论”,其主要思想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实践。让学生来走进社会,这样一来必定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从密闭的教室中解放出来,来获取生活的真知。

(四)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由于小学学生记忆能力还不够强,因此适当的布置课后习题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课后习题,学生可以对课堂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给学生造成负担,在题目的选择上应进行精选,保证质量,确保学生能通过这些习题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五)总结回顾,补充提高

在进行课堂讲述时,肯定有很多学生地学习能力和特点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在课堂上对已讲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学生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再通过翻阅更多的资料进行补充、扩展。通过回顾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其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切实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形成一种想去学,要去学的动力。

三、结语

总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与低年级语文教学有所不同,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过渡作用,即小学与初中的过渡期,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培养,让学生今后更加轻松地融入到初中的学习环境中。同时教师要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让学生保持童真,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也为实现学生“减负”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庆喜.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浅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1):114-115.

[2]赵晓庆.让“美”流淌在课堂之中[J].甘肃教育,2011(2):59.

[3]魏桂申.搞好小学作文教学之思考[J].教育艺术,2011(1):51.

[4]李成艳.现代语文教育呼唤新的理论成果――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观点[J].小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7):4-7.

小学语文经验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有效教学 教学目标 发展现状

前言

中国的教育均衡说了很多年,虽然经过国家和有关部门的努力有了很大改变,但显示的教育,农村与城里相比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农村学校无论从师资力量还是学校硬件都远远不如城市里的学校。城里的中小学普遍使用的多媒体教学和操作技能课,农村学校根本就不具备。如何才能在农村小学现有的条件下,把课上好,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是广大农村教师都在研究的一个课题,下面就我多年在农村学校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语文教学的因地制宜实施的有效教学。

一、有效课堂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

所谓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并获得预期效益的最优化,使学习者与传授者双方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是能让每个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愉快的体验和自信心;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并获得“有效学习收藏”的课堂教学”。

2、特点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备课。第二;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第三;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第四;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需要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很多,要从多方面进行评价。包含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学生课堂接受情况的评价及课堂的实际效益等方面去进行综合评价。期中的教学效果即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的评价是衡量教学效益最主要的方面。

二、有效教学在农村小学语文课上的应用

(一)农村学校有效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

1、农村学校受条件限制,很多教师不是专业教师出身,有的甚至只有初中或更低的学历就从事教学工作。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语文教学的目标不明确,课堂上根本就体现不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上课无明确的教学目标。不知道一节课中教师要教哪些内容,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如有位老师上《只有一个地球》(人教版课标本六年级上册第13 课),整堂课基本丢开教材,让学生初略读了一遍课文,整体略知课文内容,之后就让学生长时间的交流,展示教师课前搜集的宇宙、地球和环保的资料,把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这样就脱离了教材的主题和阅读训练的主线。

(2)教学目标不适当。存在教学目标定得过高、过低和不全三种情况。这是由于教师没有全面系统的掌握教材,不明确教学目标的“能力水平”,没有把握好教学的尺度有关。

2、有的教师还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语文课上课堂教学缺少语言训练。

3、课堂提问缺乏启发性、层次性、目标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要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和对学生智能的开发。课堂提问要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年级与单元训练的重点,针对学生实际设计的主干问题。目前农村学校语文教学的提问存在问题很多,值得深究。

4、课堂结构缺少创新,制约着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利用农村的优势创造有效的语文教学环境

农村学校在很多方面和城里学校相比落后很多,但农村也有自己的优势所在。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来开发新颖的教学方式,把课堂搬到山脚、村边、田野,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

三年级上册的“金色的草地”学生根本理解不了什么是金色的草地,教师可以在傍晚把学生带到麦田(在没有草地的情况下)边,让学生观察太阳落山时绿色麦田颜色的变化情况。这样的课堂,不用讲学生就会理解课本中的内容。

(三)农村有效教学与城市有效教学对比

农村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虽然具有自然地理环境上的优势,但整体上还是远远落后与城里小学。农村学校和城里学校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1、学校和学生接受的外部信息量不均衡;外部信息量是指在教学以外接受大环境的信息量,信息传递的课外知识可以进一步促进大脑思维,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由于在城市里信息交换快、信息量充分,所以更容易开展信息教学。而农村的信息量远远比城市少。同时还缺少必备的书籍资料,大部分教师基本就是一本教辅参考书、一本教科书,没有常用的工具书和对口期刊。

2、学校的硬件设施上的区别;农村学校很多都很破旧,虽然近几年政府加大力度进行改造,但整体来讲还不如城里学校。城里学校具有的多媒体等基本的教学设备,农村学校只能有一套或者没有,城里学校有机器开设计算机课,农村学校只能是一个梦想。

3、软件建设上的区别。农村学校尤其小学缺少正规院校毕业的教师,教学方法手段落后。缺少正规的教研制度,很多教师只教不研。缺少科学的教学计划教师只是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上课。教师出去学习的机会更少,基本上没有科研活动和经验交流,导致信息闭塞。更无从说起开展有效课堂教学。

(四)利用地域特色编写农村语文课校本教材

做为农村的语文教师,在上好课的同时要逐年积累和整理与教材中相关的,适合本地特色的经验资料。教材中涉及到的,本地域具有的山川河流,动植物资源,人文环境等一切条件都可意作为教学素材,积累多了编成校本教材。但有一条宗旨要把握,不能脱离教学大纲,围绕大纲可以尽情的展开。还有一点就是要注意涉及校外的有效课堂拓展要注意安全,应该在学生四年级以后才能开展校外的一些活动。

总结

农村小学语文课的有效教学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思想的更新,要求教师在教学上讲究策略和技巧。而教师是有效教学实施的主体。教师对有效教学理解的深浅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根据我多年在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出“三理解”、“三应用”。“三理解”是指:理解教材、理解知识、理解学生。“三应用”是指:应用学校条件、应用学生心里、应用周边环境。

农村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实施,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教师本人业务进步,学校组织教师业务进修,教育主管部门的业务检查、指导,政府支持硬件建设。其中,教师自身的努力很重要,业务主管部门也起着关键作用。有主管部门督促学校建立新的教师考核制度;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多提供出去参与教研活动的机会;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将教学与研究紧密的结合起来;加强城乡学校之间的交流,让城里老师到农村进行示范教学。通过多渠道的努力会使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提高,也会使农村小学语文课的有效教学得到普及。

参考文献

1.窦桂梅.有效语文课堂教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

2.张勇.新课程实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11):29.

3.尹祖琴.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教师成长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小学语文经验总结范文第8篇

一、让小学生爱上阅读,先要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书

什么是适合的书?不是专家推荐的书目,也不是名家名著,更不是家长自认为的好书,而是孩子喜欢看的书。对于小学生的阅读书籍,任课老师可以适当的把关,但不能够太过于指手画脚。只要内容是积极健康的,孩子喜欢看就是先决条件。“开卷有益”这句话不是凭空而来,孩子喜欢的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们小学门口的书店里,我经常看到五六年级的大孩子买一些网络小说和热播电影类的书,边走边看爱不释手。其实这类书籍也并非都全部杜绝,书籍总是会有可以让孩子有所收益的地方。关键在于这类书看完之后作为教师能不能够及时、细心引导,真正做到和孩子共同成长。

二、挤出时间,让学生去读书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每每得不到的时候会格外向往或者盼望。所以对于阅读也是如此。不见得把书放到孩子面前孩子就会珍惜,相反适当的控制时间有时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过去只是口号嚷“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学生想读书却苦于没有时间读书。我鼓励学生每天中午早早的打扫好卫生,然后准时在1点50分读书,直到上课。晚上的语文作业也只有两个,其中一个作业读书半小时。我更鼓励学生双休日多读书。更重要的是,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拿出1~2节课)来一起读书,不仅学生读书,老师也在读书,做学生的榜样。

三、利用游戏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小学生的生活紧张有致,学校里每天都有大量新的知识导入,回到家中自然会有多多少少的作业需要完成,似乎专心玩乐的时间越来越少,这样的一个过渡期正好可以把游戏和阅读同时兼顾,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获切不排斥。小游戏小方法很多,在孩子需要陪伴的时候,教师应该用心的陪着孩子,和他们一起阅读,一起玩。孩子没有理由不喜欢阅读。有老师认为说,只要自己多看书,营造阅读的气氛,孩子就会喜欢上阅读。我以为这是一个片面的说法,任何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以身作则,也离不开在孩子早期的用心带动。不是教师坐在那里看书,孩子就一定喜欢阅读。而是任课老师要通过实例来引导告诉孩子,阅读很有乐趣,孩子才会有兴趣去尝试。

四、巧用激励,让学生爱读书

为了鼓励同学们读书,读更多更好的书,我可是费劲了心思,甚是费了一番心思。每一周我都会奖励爱读书的同学可以借两本自己喜欢的书;为了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质量,每一学期我都会组织好多次定期或不定期的阅读评比。对于在阅读比赛当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积极分子,我会给与他们及时的精神鼓励,或者是物质奖励,让他们体验到取得成绩的喜悦。当我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之后,就会坚持阅读,随之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随着大部分同学的进步,他们就会积极的影响班里的其他没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同学,慢慢的整个班级就能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阅读氛围越浓厚,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就会越大,整个一学年下来同学们的阅读量明显提高,同时我也感到了同学们综合语文素质的提高。

五、教给方法,让学生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