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比语言学论文

对比语言学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比语言学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比语言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手语 汉语 对比翻译

近年来,我国各项事业飞速发展,对手语翻译员的需求随之增加,手语翻译员缺乏问题日益突出。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将手语翻译纳入研究的视野。

一、手语翻译研究现状述评

手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是聋人的母语,是聋人群体在长期相互交流中自然发展而来的一种复杂的视觉空间语言。手语有相对独立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手语翻译则是沟通手语—视觉语言和口语—听觉语言的桥梁。由于手语没有书面语言,因此本研究中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仅限于手语与汉语口语的对比翻译研究。

目前,我国大陆的手语翻译研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在中国知网以“手语翻译”为题名搜索到24篇论文。其中,探讨手语翻译理论研究的论文有4篇[1];探讨手语翻译职业化的论文有6篇[2];探讨手语翻译员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及素养的论文有6篇;电视手语翻译的作用及问题研究的论文有3篇;关于手语翻译专业建设研究的论文有5篇。

专著方面,《手语翻译概论》(张宁生)内容涉及手语翻译的历史和职业化、中国手语的发展、手语与汉语的互译、聋人文化、教育场所的手语翻译、手语翻译员守则等,是中国大陆第一本比较系统的阐述手语翻译的论著[3];《中国手语研究》(赵锡安)、《手语概要与翻译实践》(吴立平)、《中国手语》(朴永馨)也有部分章节涉及手语翻译的基本要求。

综观手语翻译的文献资料,可以发现中国大陆手语翻译研究处于初始阶段。相关学术论文和专著较少,从国外借鉴手语翻译的经验及手语翻译的职业化是热门的研究话题。从翻译的语言媒介来说,翻译的本质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4]。”手语翻译的核心即有声语言和视觉语言这两种不同载体的语言间的语码的等值转换,而这种转换的实践研究并没有出现,手语和汉语的对比翻译研究还是空白;针对于手语翻译的手语本体系统研究也还未曾出现。而这些是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不可逾越的基础问题。

二、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1.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的主要内容

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涉及范围广内容博,我们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首先从语法对比翻译入手。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则,它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是每个使用该语法的人必须遵守的。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首先从语言的规则对比入手,针对两种语言的不同规则对手语语法和汉语语法展开对比研究。

聋教育界和手语界公认的是:手语相对于汉语表达最突出的差异是“倒置”、“省略”及“非手控标志的语法功能”。我们从这三点入手,探讨手语和汉语的翻译对策,特别是针对手语的表达顺序、空间多维性的特征、非手控标志的语法功能和作用的译入与译出进行专门的研究。

(1)语序的对比翻译。手语是一种视觉为导向的语言,导致其语言顺序与以听觉为导向的有声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他摘花”,手语的顺序为“他/花/摘”最后一个手势是“摘”的动作。如果按照有声语言的顺序打出,“他/摘/花”最后一个手势是“花”,聋人会以为花没被摘掉,诸如此类。我们要系统地分析手语表达中的语序,针对特定语境中的所谓的“倒置”,对手语汉语对比翻译予以归纳和总结。

(2)手语同时、空间、多维度表达特征的对比翻译研究。手语与有声语言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序列性和同时性并存,即时空并存,这也是手语空间——视觉符号系统有别于口语时间——听觉系统的重要标志。从结构角度说,口语是直线序列的语音片段的组合而手势是在空间纬度同时发生的各语言成分的组合,面部表情和手、身体的动作、姿势同时参与表达。若只截取其中一点、两点,则势必会造成相对于汉语言句子系统各成分如定语、状语、补语等的省略。在手语中聋人用眼光的移动和手形移动的方向来表达,就可以省略做宾语的代词;用空间定位来表示施事和受事关系就可以省略虚词,等等。诸如此类的“省略”的译入和译出的策略均要做全面系统的研究。

(3)非手控标志(即表情和体态如张嘴、抬头、皱眉、停顿等)的对比翻译研究。手语是怎样运用这些非手控标志完成各种时态、语气、语调及细节的表达的?非手控标志,并不仅仅是健听人在交际中使用的语气语调等情感因素,它们还具有语言使用系统的功能作用。它们有时相当于口语的语调、声高,有时则是被语法化了的固有的体系。一名手语汉语翻译员,要能在空间——视觉符号系统和时间——听觉符号系统间出入自由,游刃有余。在手语翻译时头脑中要有一幅幅表情达意的动态的画面,并通过手语将这些画面按一定的顺序表达出来。非手控标志之张嘴、抬头、皱眉、口动、眼睛的注视、身体的转动等在翻译别是手语译入译出时的合理顺畅地使用,会对翻译产生积极有效的重大作用。对手语这种特殊性表达的翻译同样要做深入细致全面系统的研究。

2.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基本思路

翻译是十分复杂的活动,其内涵十分丰富,它是不同语言层次上的信息转换,是一种艺术实践和创造活动,是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交流过程[5]。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是基于聋人和听人的沟通交流的无障碍目的的翻译实践研究。

研究的依据有二:其一是对比语言学,即“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6]。在研究中将手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进行对比,找出源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对等的目的语,并找出在不同情况下处理源语言中某个语言项目的不同方法,供我们在翻译中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选择。

其二是视觉语言学,这个学说最早由法籍华人语言学家游顺钊提出的。他基于语言学的研究仅以口语为对象,过分偏重听觉忽视视觉的事实而提出的,视觉语言学用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去处理来自口语、手语和表意或图画文字的材料,研究、分析上述不同的信息传递系统材料的视觉和空间的因素[7]。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中,我们将手语纳入视觉语言的范畴,承认视觉符号和声音都是语言的载体,注重探究手语视觉符号元素如手的形状、位置、移动,脸部和头部的位置运动等承载的意义及恰当的汉语手语翻译形式,关注手势和肢体、表情等视觉元素组合建构的语境和语言学意义、概念类比和修辞。

基于此,汉语手语对比研究的基本思路就是在对比语言学和视觉语言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手语汉语对比翻译实践研究,帮助学习者处理和预测各种翻译问题,深化对翻译技巧的认识,提高手语汉语互译的翻译技能。

3.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的意义

手语汉语对比翻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手语翻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翻译,是听觉语言与视觉语言的信息转化,是有别于有声语言之间信息转换的独特的翻译。通过手语汉语的对比,对这种特殊形式的翻译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可以拓展和丰富翻译学理论,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语言学、符号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对比翻译研究可以为翻译技能、质量评估、资格认证和市场规范等实践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加速手语翻译职业化的进程。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的研究可以促进大众对聋人语言、聋人文化、聋人群体的了解和关注,更大范围内实现聋人听人之间的无障碍沟通和交流,更深层次地帮助聋人这个弱势群体,从而促进社会的公正和谐,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总之建立在手语与汉语对比研究基础上的翻译研究意义重大,有待特殊教育界、语言学界、翻译界等共同努力。

4.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的主要方法

文献研究法:对近年来手语翻译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研究,明确已有的研究进展、主要成果、不足,明确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调查法:由于聋人手语没有书面语言的记载,因此借鉴国内外手语研究专家采取的摄录的方式对聋人手语者和为聋人所接受的手语翻译员进行调查和研究,并用语言文字等多种符号对其进行标注,进而初步建立手语翻译研究数据库,对手语和汉语对比翻译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比研究方法:这是对比语言研究中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对比两种语言在什么情况下表达的意义和功能是相同的,在什么情况下是不同的;以及一种语言表达的不同的意义和功能,在另一种语言通过怎样的手段来表达,等等。

经验总结法:对手语翻译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为手语翻译员的培养提供翻译的原则和方法之训练和指导,并为聋人汉语言的学习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5.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的重点即手语和汉语的对比翻译,此项工作在中国大陆属于首次系统研究,研究将会对手语翻译员的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意义重大。手语汉语翻译研究的难点是手语语料库建设的滞后,这对研究会形成很大的阻力,我们需要一边搜集手语录像资料,一边做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这些将会对研究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延缓研究的进度。

总之,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任重道远,尚需各位同仁不懈的钻研和努力。

参考文献:

[1]肖晓燕.手语翻译研究——模式、内容及问题.中国特殊教育,2009.2.

[2]王继红.澳大利亚手语传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国特殊教育,2011.9.

[3]张宁生.手语翻译概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1.

[4]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3.

[5]刘敬国.翻译通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3.

[6]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9.

对比语言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词串结构功能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048-02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词串已成为语言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词串是能够实现语法、语篇和语用功能的意义和形式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可以整存整取,对语言的习得和输出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学者从词汇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角度对词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外的研究大多致力于揭示口笔语词串的差异以及不同学科领域中词串的差异。国内的词串研究起步较晚,大多研究旨在揭示二语学习者在词串知识上的欠缺以及词串与口语或书面表达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些研究以本族语者语料为参照点,对比分析我国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词串使用方面的差异。

国内研究发现,我国英语学习者存在词串知识欠缺、词串使用过度、使用不足以及使用不当等问题。而学术论文是最具权威的学术体裁,是挖掘学科知识的重要源头,了解国际核心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中的词串使用水平并以它为学习者的标杆,可以让学习者更好地意识到自己与国际学者之间的差距。因此,本研究采用基于语料库的方法探讨应用语言学领域学术论文中词串使用的特征,以期为我国应用语言学领域学术写作提供建议和指导。

一 理论基础

1.词串的识别

词串的识别首先涉及词串的长度。Biber et al将词串定义为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构成的词的序列的组合。在先前的研究中,词串的长度从三词到六词不等。先前的研究证明词串的长度与数量成反比,即词串的长度越长,这种类型的数量越少。五词和六词词串数量较少,而有的三词词串包含在四词词串中。因此,本研究只关注四词词串。第二是截取频率,Biber et al在他们基于朗文口语和书面英语语料库的研究中设置一个较低的截取频率为每百万词出现十次。在后续研中又设为20~40次。第三是词串必须出现在不同的文本中的数量,通常至少在3~5个文本,或10%的文本中,这有助于避免写作者的个人偏好。综合以上三点,笔者将本研究中的词串操作定义限定为每百万词出现40次且在5个不同文本中出现的四词序列的组合。

2.词串的分类

本研究依赖于两种分类法,即Biber et al提出的结构分类和Hyland的功能分类,因为这两种分类法更为具体并且适用于书面语体。

Biber et al基于朗文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语料,根据词串的结构特点将其分成“NP-based”、“PP-based”、“VP-based”和“Others”四大类。这四种类别又可以进一步分成12类:(1)名词短语+of短语片段;(2)名词短语+其他后修饰语片段;(3)介词短语+嵌带of短语片段;(4)其他介词短语片段;(5)先行词it+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片段;(6)被动动词+介词短语片段;(7)系动词be+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片段;(8)(动词短语+)that从句片段:(9)(动词,形容词+)to从句片段;(10)副词从句片段;(11)代词、名词短语+be(....)片段;(12)其他形式。

Hyland在Biber的研究基础上,专门针对学术写作中的词串功能进一步作了分析,将词串划分为三大类型:研究型、文本型、参与型。研究型词串旨在帮助作者描述活动的过程和经历,包括:(1)定位;(2)过程;(3)量化;(4)描述;(5)话题。文本型词串用来建立上下文关系,包括:(1)过渡;(2)结果;(3)文本结构;(4)构架。参与型词串旨在描述与文章的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包括:(1)立场;(2)融入。

二 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

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应用语言学领域学术论文中有哪些四词词串?(2)这些四词词串的结构和功能各有什么特征?

2.语料

为了确保分析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严格遵循了科学采样的原则。本研究采样的语料来自随机抽选的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五种国际核心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时间跨度为2011~2013年,从每种期刊中各每年各随机抽取10篇,共计150篇。语料总量为1008134个形符。所选文章的作者必须从姓名判断是英语本族语者。所有语料均剔除题目、摘要、关键词、标题、参考文献、附录、图表,只保留其正文部分。

3.研究工具及过程

工具及过程:(1)按照既定方案收集并整理语料;(2)将整理好的语料输入到wordsmith 5.0语料库分析软件中,提取出符合本研究词串操作定义的四词词串;(3)对提取出来的四词词串根据Biber et al提出的结构分类和Hyland的功能分类进行分类;(4)统计各类四字词串在语料库中出现的数量。

三 结论与启示

针对本研究的第一个研究问题,笔者共提取到符合本研究的四词词串118个。由于篇幅所限,现只列出频率最高的前10个四词词串:in the case of、as well as the、on the other hand、in the context of、on the basis of、at the same time、in the use of、in terms of the、in the form of、a wide range of。

针对本研究的第二个研究问题,笔者按照Biber et al提出的结构分类和Hyland的功能分类法对提取出来的118个四词词串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应用语言学领域学术论文中的四词词串具有以下特点:(1)结构上,动词类词串数量最多,介词类次之,名词类较少,分别占词串总量的42.4%、29.7%、23.8%,其中带介词of的词串较多,这与Hyland的研究结果一致,学术论文中大量使用包含of词串来确定数量、地点、突出特征、判断事实等;(2)功能上,则更倾向于使用语篇型词串,研究型次之,参与型最少,分别占词串总量的50%、36.4%、13.6%,其中表达研究结果和文本结构的词串较多。语篇型词串的大量使用表明了写作者的语言使用能力较高,因为这些词串关注的是语篇及其信息或论证的组织。

这些研究结果对应用语言学领域学术论文的写作具有指导意义,可以引导学习者关注国际专家在本学科领域写作时常用的词串,意识到自己与专家学者在写作方面存在的差距,并通过背诵、记忆、模仿和使用专家们使用的高频词串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平文.语块理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7(6)

[2]廉洁.词汇短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作用[J].外语界,2001(4):29~34

[3]庞萍.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议论文写作中四词词块的使用研究――基于WECCL和LOCNES语料库的对比研究(英文)[J].中国英语教学(英文版),2009(3)

[4]濮建忠.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类联接、搭配及词块[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

对比语言学论文范文第3篇

1.ESP教学理念在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新形势下英语硕士点建设的几点思考

3.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问题思索 

4.英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语言错误分析研究

5.医学硕士研究生互动式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

6.英语硕士论文文献综述中转述动词的对比分析

7.我国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标题的词汇句法特征研究

8.中外英语硕士论文转述动词对比研究

9.商务英语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情况分析

10.硕士研究生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

11.英语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能力现状调查与培养途径分析

12.主题-任务教学模式探究——以地方高校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为例

13.中国学生英语硕士论文引言部分转述语使用情况的语类分析

14.中国应用语言学专业英语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体裁特征

15.“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

16.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科技英语翻译能力分析 

17.学术论文体裁教学不可或缺——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言写作情况调查

18.英语报刊与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课外英语阅读

19.基于新媒体支撑的面向硕士研究生实用英语教学的探索

20.论英语硕士学位论文中的参考文献问题

21.中国学生英语专业硕士论文“前言”部分的语类结构模式分析

22.硕士研究生EAP习得模式探索——武汉科技大学某研究所硕士生学术英语习得个案研究

23.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 

24.英语专业语言学类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对比研究

25.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构成与自我认同关系的实证研究

26.批判性思维能力对英语写作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以某大学2012级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例

27.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调查分析

28.中外大学生英语硕士论文中四词词块的比较研究

29.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关系的实证研究

30.中国与北美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对比研究——以农学为例

31.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32.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为例

33.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34.学习者英语硕士论文中的转述动词

35.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现状调查及教学建议——对浙江工商大学的调查分析

36.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观念的对比研究

37.香港与内地高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38.法律英语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的定位与教学组织

39.英语硕士研究生第二外语的学习策略探究

40.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探讨

41.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通用学术英语需求分析

42.影响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因素的实证研究

43.英语硕士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

44.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核心、目标与措施

45.医学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及其教学启示

46.人文社会科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英语标题句法特征的对比研究

47.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与启示——以赣南医学院为例

48.新课改下高校教育硕士(英语)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反思

49.英语硕士研究生教学之我见

50.英国TESOL专业硕士和我国英语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比较与思考  

51.实施“流利领先法”,培养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以报刊、学术杂志文章为课程材料

52.英语教育硕士教育实践中课堂观察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53.波兰华沙大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及启示

54.师范院校英语教育硕士培养问题与对策思考

55.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56.媒体英语素材在法律硕士专业英语教学应用中的探究

57.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之我见

58.中国英语专业和英语本族语者硕士论文题名的信息结构对比分析

59.“模块+选修”:转型期专业硕士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60.水利英语方向翻译硕士培养的可行性研究

61.英语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自主性培养的课堂教学策略初探——以悉尼大学硕士TESOL专业课堂教学为参照

62.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分析

63.对比分析我国英语专业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的语言错误

64.国内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现状述评

65.在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66.论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 

67.浅谈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改革 

68.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改革构想

69.英语硕士研究生科研阅读现状与能力培养途径探讨

70.从课程本质透视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 

71.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72.说写并重 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与实践 

7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工程硕士英语教学的启示 

74.硕士研究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特点的实证研究 

75.理工类院校英语本科与翻译硕士(MTI)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76.论英语专业硕士论文致谢辞的语用失误

77.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自我认同关系的实证研究

78.试论工程硕士英语课程交际能力培养的若干问题

79.河北省高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

80.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81.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82.车辆工程专业工程硕士英语教学存在问题及EPBEP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83.英语专业本科至硕士英语词汇学课程三级分级教学设计

84.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实践

85.广西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论文调查和分析

86.浅谈英语翻译硕士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87.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创新特征研究 

88.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89.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写作中重述话语之语用功能习得研究

90.专业硕士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启示——以英语学科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为例

91.人际关系管理论与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模式

92.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与课程评析

93.英语硕士论文写作方法论要

94.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

95.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与自我认同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96.基于教育语言学对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思想与学术能力发展的思考

97.民族高校医学硕士对医学英语需求的调查分析

98.自助式讲课学习模式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99.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的思考

100.基于ESP教学理念开展公共卫生硕士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101.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102.从中介语视角分析工程硕士英语会话的句法范式

103.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与EAP教学——以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为例

104.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

105.从英语教学法的视角探讨硕士英语教学改革 

106.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状况调查研究

107.浅议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改革

108.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109.涉海院校硕士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110.农林院校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的优化——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111.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引言的体裁分析

112.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水平综述——兼谈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113.关于提高理工科硕士研究生英语阅读教学的想法

114.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思考与构想

115.论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

116.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环境的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研究

117.工程硕士英语实践教学途径探索

118.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119.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专业特色——关于西部地区英语教育硕士的培养

120.英语学科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调查分析——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121.浅谈英语专业硕士论文的选题

对比语言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对比修辞;语篇;修辞模式

1.对比修辞学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比修辞研究最早是1966年Kaplan的“对比修辞”概念的提出。此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西方学者对英汉文风研究上则有比较一致的看法: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英语文章简洁明了、逻辑性强、有创新。而中国人的汉语文章则迂回曲折、晦涩难懂、华而不实国内英汉对比修辞研究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包括杨自俭、李瑞华、胡曙中等人的著作。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大致分为英汉语篇类对比修辞研究、英汉语篇衔接首段对比修辞研究和英汉语篇修辞模式对比研究三类。但就语言中的每种具体体裁类型而言,专门的研究仍然不多。汉英对比方面的对比修辞研究更是不足,在研究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待加强。

2.对比修辞研究中的语言文化对比

语篇的修辞模式具有语言与文化的特殊性。修辞随语言、文化以及文化阶段的不同而不同。对比修辞以语言学习者的母语的和第二语言的篇章产物为研究对象,因此适合通过对比汉语英语在修辞模式上的差异来研究汉语修辞方式对英语议论文写作的影响。本文作者认为,在英汉对比修辞研究领域,除了继续深化以往的研究方向以外,还应开展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汉语和英语议论文写作的研究。研究他们在汉英文两种语言中使用修辞方式的差异。

对比修辞研究认为,不同语言的内在逻辑中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反映在对现象世界的语言学的和文化上的解读上。各种文化的修辞模式各不相同,因此各种语言也注定在写作语篇中的修辞结构上大相径庭。通过对比修辞研究,我们可以辨识这些在母语中被认为是在目标语中不可接受的修辞结构,从而帮助学生在他们的目标语写作中加以避免。这让笔者思考,对比修辞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用于解决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一名英语专业写作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观察我发现学生们确实会将在汉语中认为比较适当而在英语中并不合适的修辞模式在写作中迁移到英语中去。我的这些观察和经验也在其他英语教师那里得到证实。他们常常抱怨说他们的学生在写作中使用不恰当的结构和语篇模式。

对比修辞学可以帮助我们揭示汉语与英语之间的跨语言差异以及语篇迁移。这种信息可以给语言教师提供重要的借鉴,以利于他们了解如何利用这些语言差异和语篇迁移进行教学。英语写作教学需要中国英语教师将词汇、语法、连贯层面的研究成果纳入思考范围,但同时还应超越这些层面,从语篇层面上思考英语写作教学。这样的考量将使我们把语篇的各种方面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包括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面,而这正是研究者要考虑的研究重点。

3.对新的研究方向的思考

笔者认为,对比修辞新的研究方向应该是在汉语与英语之间的跨语言差异和语篇迁移方面的研究,力求对揭示汉英两种语言在语篇层面上的异同比较做出贡献。笔者以《议论文写作英汉对比修辞研究》为题,申请了今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该研究中,笔者对比我国英语专业学生使用汉语和英语进行的议论文写作也将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与国外同等教育水平的以英语母语的学生的写作进行对比。通过对他们的英语作文进行采样分析,并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和英语语篇组织能力测试,以了解他们对于英语语篇组织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组织英语语篇的实际能力。综合作文分析结果、调查问卷和语篇组织能力测试结果,从英语写作教学的角度对提高英语学习者英语写作语篇组织水平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这样的研究结果可以提供给中国的英语教师,以便他们能够得到培训得以知晓如何将这些研究结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这样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汉英双语环境下篇章迁移的本质。

该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结合的方法,研究英汉对比修辞在议论文中修辞方式使用的异同问题。笔者对中国英语专业大三学生的英语写作做了对比修辞学研究。除了对比学生的汉语和英语写作外,应当还包括将我国英语专业大三学生的英语写作与国外同等教育水平的以英语母语的学生的写作进行对比。虽然修辞迁移问题涉及各种教育水平,我们仅仅选取大学生水平这一层次对比学生写作中的修辞问题。在本研究中,英语专业大三学生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对比层次,因为在这一层级学生已经获得了相当的英语语言能力。而且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因为大学生要参加标准化英语水平测试,如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写作水平能够比较直观的进行对比。

本研究中要使用的文章类型为议论文。议论文在本研究中指通过论据和论证试图说服读者接受作者观点、立场、态度的文章类型。议论文被认为是最适合本课题的对比修辞学研究。其一,议论文是遵照推理的文章类型。推理被广泛认为是因文化差异而变化。议论文的另外一个特征使其成为对比修辞研究的理想对象是价值观。Prosser(1978)在其著作 “The Cultural Dialogue” 中将价值观看作是文化中最为根深蒂固的方面,即一种文化的价值观暗示着坚实的基础,只有当一种论证出自某种文化的独特的价值观时它才是有意义的论证。有鉴于此,所有的论证都涉及推理,所有的推理都是被某种价值观所决定其方向。

本研究所要重点关注的议论修辞的方面是句子层面和语篇结构层面的研究。句子层面上语篇结构层面能够有效区分议论文与其他类型文章的方面,即议论中的结构和辩论部分。语篇结构层面上对比我国英语专业大三学生的议论文与国外同等教育水平的大学生所写的相同题目的议论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和语义衔接手段。即比较分析两种被试所写的作文的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计算各种模式类型在所选语料中的出现次数和频率,并用方差检验测算差别假设;然后分析两种语篇的语义衔接手段,计算各种语义衔接小类在语篇中的出现次数和频率,并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类型差别检测。

4.结语

对比修辞不仅是跨语言的,更是跨文化的。英汉对比修辞学研究应着力探讨中英文写作中是否存在组织结构、模型和句法上的修辞差异,以及对比修辞理论如何影响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两个问题。通过研究和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修辞特征差别和相似之处,做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并拿到实际英语写作教学中加以验证,得到的结论就可以为我国的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借鉴。这样的研究结果还给跨文化语篇对比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汉语和英语在语篇修辞模式方面的区别和差异究竟是类型上的,还是程度上的,需要在分析更大规模语料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研究才能下结论。此外,当跨语言对比分析延伸到语篇层面上时,语言运用与文化的联系也变得更加复杂,一种语篇修辞模式是否并在多大程度上与一种思维模式相对应,修辞模式的选取主要与文化中哪些因素有关,同一文化中不同体裁文体之间在修辞模式上有何异同,这些异同是否超越了特定语言与文化的界限,都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的。

参考文献:

[1]Prosser, M.H. (1978). The cultural dialogue: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85; 1989). Washington, D.C. SIETAR International.

对比语言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一、 新疆少数民族汉语言专业应用语言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 语言学教材缺乏针对性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选用合适的教材是教师备课、上课,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前提。而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专业语言学课程所使用的各种版本的教材,大多是汉族学生汉语言专业使用的教材,释例多为英语或汉语方言等语言,缺乏专门针对汉语言专业少数民族学生使用的语言学教材,距离少数民族学生生活现实较远,难以激发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导致学生理解上的障碍。因此,编写针对新疆高校汉语言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学教材迫在眉睫。

2、 教学对象缺乏主动参与意识

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在高考时,填报志愿比较盲目,根本就不了解汉语言专业是干什么的,不了解新疆双语现象与双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专业思想意识。加之一些学生进入大学,不善于自我约束,学习态度不端正。在学习中不思进取,停滞不前。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学习汉语没用,认为许多其他专业的民族学生也会汉语,因而对自己学习汉语言专业持悲观态度,不知道将来能做什么。这些不正确的专业思想导致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存在不少消极现象。

3、 传统的注入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手段妨碍了教学质量

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与教师的施教方法与水平密切相关。长期以来,高校教学通常普遍采用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满堂灌”而学生被动听。这种授课模式往往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输入”,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参与精神,师生之间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与互动,导致教学效果收效甚微,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 新疆少数民族汉语言专业应用语言学课程教学对策及教学模式

1、 筛选教学内容,编订针对性教材或讲义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应用语言学课程要摒弃教材“拿来主要”,编订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学教材或讲义,优化教学内容。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基本的应用语言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善于筛选教学内容,并对重点内容进行精讲,不能仅局限于教材讲理论。例如,在讲到社会语言学这一章时,为了说明语言和社会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接触的“共变”关系,笔者以邵敬敏的论文《“美女”面称的争议及其社会语言学调查》(语言文字应用, 2009年04期)进行讲解,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意识,也切实体会到词汇的出现、变化、派生、潜藏等语言现象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改进教学手段

应用语言学课程应以教学模式研究为突破口,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进行教学,将教学内容制成课件,图文并茂、简洁易懂。教师要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认真备课,将最醒目的语结、人物、画面作为课件主体信息凸现出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将反映语言学家以及语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照片或图片贴放到课件中,简要概括其语言观点。这样,学生也容易记住,便于理解。为配合教学,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自行组合分工合作制作较为简单的语言学课件。这种形式不仅容易受到学生欢迎,而且客观上也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理解应用语言学理论,为该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转变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应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课堂上,教师应对应用语言学课程各章节基本理论作认真的分析和评价,力求做到讲透重点,讲清难点即可,不可面面俱到,否则会起到相反作用。还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搜集相关语料,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语料进行对比分析,教师再根据学生讲述情况进行评析和总结。例如: 在讲到语言和文化时,笔者以黄忠祥的论文《哈萨克族人名的民族特点》(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讲解,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便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就提出了维吾尔族及汉族人名也存在类似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点。这种师生双方探讨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更好地引导和启发学生深刻领会应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并且可促使学生自觉地发现实际生活中有研究价值的语言现象和语言问题,从而增加对应用语言学这门学科的兴趣。

4.理论联系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应用语言学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例如:语言学习与习得、输入假说、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中介语理论、语言接触、语言变异、语料库等相关语言学理论或方法。教师如果不能将理论讲解与现实语言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会导致众多理论听起来枯燥无味,学生很难彻底理解和把握。只有将讲解、提问、练习和讨论相结合,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解决现实语言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对应用语言学课程的兴趣。比如,在讲授偏误分析理论时,不妨先给出一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经常出现的偏误句型,然后让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从语际迁移(母语规则迁移)、语内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学习语境、交际策略、文化迁移等角度分析偏误的来源,总结偏误的类型,让他们切切实实感受到这个学科的重要性和存在的必要性,并在接触和体验的过程中培养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5. 激发学生潜能,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手段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在于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及创造力。目前新疆少数民族汉语言专业对学生的考核大多也还仅凭考试成绩,这种传统的评价手段缺乏对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估。因此,应根据应用语言学课程特点,加强实践环节的设 计,教师可采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讲解语言基础理论,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应用语言学课作为专业选修课,可采用结业论文考核形式,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点和语言学理论学习的体会自己选题,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从而为学生提供相对宽松的、有利于发展的学习环境,将学生对语言理论知识的认知由抽象化向感性方面转化,进而为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总之,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专业应用语言学课程教学的新思路,才能充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应用语言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少数民族汉语言专业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对比语言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语料库统计;摘要翻译;英译策略

一、引言

摘要是论文的缩影,从某种意义上讲比论文更为重要,因为它有可能决定科研成果能否被学术界认可并广泛传播。大部分作者进行摘要写作时,通常都是先撰写中文摘要,然后将其翻译为英文。中英文摘要的读者群不同,前者服务于国内的中文学术读者,而后者则服务于国外英文学术读者及国际检索系统的工作者。东西方语言文化差异较大,行文结构和习惯有所不同,都为摘要英译带来不小的难度。本文以语料库翻译理论为基础,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从多方面讨论了中外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的异同及产生原因,并提出中文摘要英译策略。

二、基于语料库的摘要翻译研究综述

1、语料库翻译研究及其分类

语料库翻译研究的诞生主要受两个相关研究领域的影响,一个是语料库语言学,另一个是描述翻译研究。以Mona Baker为代表的一批翻译理论家倡导利用语料库进行翻译研究,对翻译的性质和特征进行描述。通过语料库语言学的对比研究,翻译理论家开始揭示翻译中译者独特的文风和创造性,揭示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翻译的规范和策略,并逐渐验证翻译理论家对翻译普遍性规律所作的假设。

适用于翻译研究的语料库主要有两类: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平行语料库收集某种语言的原创文本和翻译成另一种文字的文本。研究者可以通过平行语料库来对比两种文本在词汇,句子和文体上的差异来总结语言翻译行为中的特征,归纳出其中的等值关系,研究翻译腔产生的原因和特点等。可比语料库收集某种语言的原文文本,同时也收集从其他语言翻译成该语言的文本。可比语料库现在还处于初创阶段,收集的主要是英语的文本和译本,研究者通过比较分析可比语料库中的两种文本,探索在特定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中的翻译规范,发现翻译活动的一些特殊规律,即翻译的普遍性,因此它对翻译研究的意义最为深远。

2、可比语料库翻译视角下学术论文摘要的英译

虽然国内外学者已经从不同侧面对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大部分凭借的是个人观察和经验的翻译研究,或是单纯语料库或文体学的语言学研究。目前将语料库的定量分析作为基础来定性讨论摘要翻译策略的研究少之甚少。将可比语料库统计的方法引入翻译实践,是对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的有益尝试。

三、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

鉴于论文英文摘要在阅读及发表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收集中外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提出以英美人士撰写摘要的特点作为中国人摘要英译的策略,以此来指导学术论文摘要的英译。

2、研究对象

为了保证所选取论文摘要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分别从美国《科学》杂志及国内《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各随机抽取2011年至2012年上半年发表的英文摘要三十篇,共选取60篇科技类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 从多角度对比中外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的异同,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异同原因。

3、研究方法

采取语料统计以及翻译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内外具有典型性的论文英文摘要进行了微观文体特征及宏观信息结构方面的对比研究,比较时态、语态、长度、名词性短语、句子复杂性及主述位方面的异同,深入了解国内外英文摘要撰写水平的差异,探索切实可行的英译指导原则。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1、时态及语态

一般现在时是最常用的时态,此外,还出现了现在完成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具体数据统计如图1所示:

按照数量来讲,《Science》和《学报》(简称)对于一般现在时的使用比例差别不大,均有用于说明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论和结果几个基本语步。使用差异较大的是在研究方法语步中出现的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Science》30篇摘要应用现在完成时29次,几乎是《学报》出现16次的近2倍,但前者应用一般过去时15次,仅是后者41次的少一半。这充分说明英美人士使用现在完成时比起一般过去时更占上风,他们希望把过去发生的或已完成的事情与现在联系起来,强调过程的连续性和推理性,强调完成的研究内容对结果、结论所产生的影响,而一般过去时只是表示调查、发现过去某一研究过程,相对孤立。另外,在统计中还发现,应用于结论语步的一般将来时在《Science》中仅出现1次,而在《学报》中出现8次。摘要的结论部分使用动词需谨慎,作者需给自己的研究结论留有余地,不能过分的肯定研究结果。《Science》中发现英美人士多喜欢用情态动词来描述结论,如用may, could来委婉表达,极少用将来时。在英译中文摘要时,要注意英文摘要时态表达的自身特点、方式及习惯,翻译的策略就是要符合摘要译入语的语法规范和常用习惯。

摘要的语态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详细研究了60篇英文摘要中出现的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如图2所示:

统计数据显示,两种杂志都优先选择主动语态来组织句子。目前大多数科技期刊提倡实用主动语态,因为其表达更为准确,使读者更易阅读和理解。《Science》中主动语态的使用远远大于被动语态,分别为142次和18次。《学报》主动语态的使用几乎是被动语态的近三倍,与国际接轨较好,符合英美人士的写作特点。不过,在翻译英文摘要时优先考虑主动语态,也不能一概而论,满足表达的需要是重中之重。如:BP神经网络建模考虑了普通高等学校数、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人数、普通高中毕业人数以及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投入4个影响因素。译为Back propagation neutral network model takes into account the number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number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faculty, the number of high school graduates and the state financial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若此句采用被动语态形式,谓语较短而主语特别长,头重脚轻,则显得很不地道。

2、名词性短语

在表达高度浓缩的科技信息时,译文名词性词组的处理可以用来考查译者的专业遣词造句能力。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图3英文摘要中名词性短语的使用情况

可以清楚地看到,《Science》和《学报》在名词性短语的处理上基本一致,形容词、名词以及Of结构是修饰名词最常用的三种手段,动名词、后置短语及一长串名词作为修饰语使用则相对少一些。在语言简洁方面,摘要翻译需尽量做到措辞精炼、重点突出。摘要本身具有很强的严谨性和逻辑性,文字表达朴实简练,句型相对单纯。英语名词性短语的处理策略可归纳为:能用形容词做定语就不用名词做定语,能用名词做定语就不用动名词做定语,如用experimental results,不用experiment results,用measurement accuracy,不用measuring accuracy。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做定语的,就少用of句型,如“用这种方法,丢包率和传输时延减少,HMIPv6的性能得到了改进”,可以英译为“With this method the rate of loss packet and the delay of transmission were decrease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HMIPv6 was improved”,译文从语法角度上看是正确的,但从语言表达角度分析却没有做到文字简洁,一句话里出现了三次of结构,显然有些拖泥带水,可将其重写为: “With this method the loss-packet rate and transmission delay were decreased and the HMIPv6 performance was improved”,通过使用连字符及直接将名词用作修饰成分来达到摘要表达简洁的要求。

3、句子复杂性

学术论文句子结构的复杂性也是翻译中应考虑的一个方面,本研究主要考察简单句、并列句和从属句这三个分类,如图4所示:

《Science》和《学报》在句子复杂性差异较大。前者仅使用35句简单句,应用从属句的数量比简单句多近一倍,达68句,而后者则大量使用简单句表达,达到102句,并列及从属句的使用则少了一半还要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英语结构形式的特点,重形合,句子多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从属句的使用可以使句子紧密连贯,逻辑性增强。由于汉语采用意合法造句,很少甚至不用衔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且中文摘要通常信息量大,结构松散,这无疑又为英译增加了不少难度。因此,英译必须要透彻理解原文的含义,然后按照英语思维和行文习惯来重新组织译文,必要的时候做拆句、合句以及句子嵌套的处理。如翻译“委婉语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言语交际中的语言现象。外交语言也不例外,其中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可译为“Euphemism is a kind of language phenomenon that widely exists in human communication. Foreign language is no exception, in which 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euphemism...”。原文“广泛存在于人类言语交际中”是“语言现象”的修饰部分,是一个相对较长的定语,可译为简单句“Euphemism is a kind of language phenomenon. It widely exists in human communication.”但这样会使译文行文松散,不够严谨,因此更好的选择是引入先行词that来引导定语从句。另外,“其中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与前一分句有较强的关联性,可以处理为in 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这样的嵌套处理在摘要英译中可使句子结构紧凑,增强逻辑性,进而提高可读性。

4、主位及述位结构

以主述位为基础来确定翻译单位对译文语篇的建构有直接帮助。主位是信息的出发点,是与句子信息相关的主题;而述位则是由主位发展而来的新的信息,是句子的核心。英文摘要高度概括论文内容,传递某种观念或理论的新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把已知的部分说在前,新知的部分说在后,由‘熟'及‘生’,不仅可以逐步深入地表达作者的观点,而且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预期及逻辑思维按顺序展开的方式。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主位与已知信息、述位与新信息并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有时候,有标记的新信息也会在已知信息前面出现”,如段落开头第一句。由此,我们不对语料库进行信息先旧后新的定量统计,只对改进翻译实践做定性分析。

例“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陆地水份及矿物质的利用已增加超过10倍。未来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增长将加剧这种压力。重大的环境变化从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到对生态圈的干扰可能是人类活动的积累作用。” 译为“The use of land water and minerals has increased more than tenfold during the past two centuries. Future increases in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intensify this pressure. Major environmental changes varying from disruption of local ecosystems to disturbance of the biosphere are the likely cumulativ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译文基本按照中文顺序逐词翻译,但仔细读来,前两句都是以人类的相关活动作为视角来阐述,而第三句的“Major environmental changes”忽然转到了环境,这样的新信息主位,破坏了信息结构的连贯性,使读者思路发生跳跃,不如将“The cumulativ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选为主语,以旧信息视角引入,进而阐述新话题,改为“The cumulativ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are likely to lead to major environmental changes varying from disruption of local ecosystems to disturbance of the biosphere.” 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翻译时应整合汉语摘要的信息后,按照英文表达习惯及连贯性要求重新组织。

五、结论

摘要翻译的难点在于,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照原文的内容和语言形式翻译就能完成任务。针对于此,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以英美人士撰写摘要的特点作为中国人摘要英译的策略,把原语信息用目的语的独特结构重写出来。这样的英译摘要才会有较高的质量和良好的交际性,有助于学术的传播。

[参考文献]

[1]Baker,M.1995. 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An Overview and Some

[2]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Target Vol7.

[3]黄国文,2005,《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梁福军,2010,《科技论文规范写作与编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对比语言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视觉词汇 隐喻 国内相关研究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基本认知机制。隐喻是不同领域内一个范畴向另一个范畴的语义延伸,是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映射的结果。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指出,隐喻本质上就是以一种事物体验另一种事物,即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通过隐喻,我们能够以一个经验域理解和认识另一个经验域,从而建立起概念系统。

一、 视觉的特点

隐喻植根于体验,人以体认的方式认识世界。在这一认知活动中,知觉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是人类心智和概念系统的重要源泉之一。而视觉是知觉之首,是最高级的知觉活动,只有视觉才有助于获得真理。赫拉克利特说过:眼睛是比耳朵可靠的见证。心灵的欲望是求知,而求知的工具主要是眼睛,视觉最直接,最容易获取,我们睁开眼睛所获得的信息是听觉、嗅觉等其他知觉无法比拟的。同时,视觉的主动性也最强,在很大程度上视觉可以由人的主动认知控制。面对纷繁的外界和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可以有选择地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人的视觉范畴包含光源、观察者的视觉感知、被观察事物的视觉特性等多方面相互关联的系统范畴。

二、国内相关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随着一些英语学者译介的推动,隐喻研究在国内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近些年视觉词汇隐喻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从国内相关研究来看,视觉隐喻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视觉词汇的语义研究、汉语视觉动词词义研究和英汉视觉词汇对比研究。

(一)视觉词汇的语义研究

国内对视觉词汇的语义研究多集中在视觉域范畴向非视觉的思维、感情等范畴的映射,其中以陈佳为代表。陈佳选取了85个英语视觉常规隐喻表达,对英语和汉语中视觉词的常规隐喻用法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两种语言中均广泛存在从实体的视觉源范畴向非视觉的思维、[1]感情、态度等范畴的映射,而且这些隐喻表达由于人们反复长期使用已成为常规用法固化在语言中,得出汉语和英语的视觉常规隐喻表达具有较明显的系统性。

此外,余红卫循着英汉两种语言隐喻性视觉词汇语料的轨迹,探析了隐喻认知系统的路径,即一个由五个认知层面组成的“树形”层级结构,自下而上分别是: 文化—身体经验—意象图式—概念隐喻—隐喻表达。指出隐喻性思维成为词义进化和延伸的重要理据,它还连接起语言、认知和身体经验。这种隐喻认知模式层层架起从基本具体经验到高级抽象经验之间的桥梁,并在语言层面留下了轨迹。曾玲玲在对英语和汉语视觉域中的概念隐喻进行论证中得出视觉域的概念隐喻基本一致的结论, 即从视觉域(属身域) 向思维、情感、态度(属心域)投射,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子隐喻上。

(二)汉语视觉动词词义研究

在词义鉴别方面,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从动作和结果的角度对“看”和“见”做了区分,指出“看”表示视觉动作本身,而“见”或“看见”表示动作的结果,两者不能换用。

韩玉国从认知的角度对汉语视觉动词的语义投射及相关的语法化过程进行了描述。从视觉的自然特性,物质力量和检测作用将视觉与心智联系在一起。

缑瑞隆对汉语感觉范畴隐喻进行了分析和描写,提出了“眼是智能”、“看是获取知识”、“看是施控”、“看是对待”、“明白是理解”、“模糊是不理解”的隐喻关联,体现了由初级神经活动向高级精神活动发展的轨迹。

张云在其硕士论文中,对视觉动词在各个时期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历时的考查,提出了“看”的义项是递增的过程,而“见”的义项则是一个递减的变化。她还对两个词的语法特征和带宾情况进行了描述。

(三)英汉视觉词汇对比研究

在汉英视觉词汇对比研究方面,陈佳从认知的角度入手,对英汉视觉词的常规隐喻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两种语言的视觉常规隐喻表达均反映出从具体的视觉范畴向非视觉的思维、感情、态度等范畴的映射,提出不同的语言系统体现了相似的认知过程。吴新民对汉英常用视觉动词词义演变中反映出来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汉英在视觉域的概念基本一致,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子隐喻上。这反映出汉英两个语言民族在以视觉体验为基础的对世界的概念化方式上既有较多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文化特点。伍艳萍对英汉视觉动词的语义投射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词语的语义变化是从一个具体的语义域向另一个抽象的语义域投射的过程。

还有很多学者以具体的词汇分析英汉的隐喻对比。黄碧蓉在其博士论文《人体词语语义研究》中对“眼“和“eye”进行了语义对比研究。她使用了权威的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和《汉语大辞典》,将其中的义项进行了分析,提出“眼”和“eye”的转义都以其基本义为核心,围绕其形貌特征和视物功能特征经辐射而形成,不同的是汉语更加注重形貌取象,而英语的形貌取象和功能取象则大致相当,显示了不同民族间词义认知取象的差异性。

覃修桂对比了英汉语中“眼”的概念隐喻。研究的结果显示,英汉两种语言共享了“眼”概念的大部分隐喻投射,而少部分投射则为英汉语所各自独有,反映了两个民族在思维层面上存在的同一性及差异性。大体说来,“眼”的投射范围包括知识、情感、社会、关系和形状/时间域。同时,他对比分析了光明概念和黑暗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投射,发现明概念的隐喻投射范围也主要集中在智力、情感、社会关系等概念域上。

三、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通过对目前所了解的国内外视觉隐喻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出视觉隐喻已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在理论研究和具体语料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和方法。但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有些重要议题虽有论及,但也只是避重就轻,没有深入的分析,一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比如虽然有学者对视觉词汇向其他领域的投射中也涉及感官见的投射,但没有深入阐释。

总体看来视觉域向其他感官域的隐喻投射研究成果不太深入,也不够系统,有待更多学者的参与研究。

参考文献:

[1]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

[2]陈佳. 英汉视觉常规隐喻比较[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

[3]高玲玲.视觉动词SEE语义演变的认知语用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8(5).

[4]韩玉国.汉语视觉动词的语义投射及语法化构拟[J].外国语言文学,2003(4).

[5]卢卫中.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J].外语教学,2003(11).

[6]余红卫.基于英汉视觉词汇预料的隐喻层级认知结构探析[J],2012(5).

[7]王寅.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

[8]王桂花. 汉英视觉动词对比研究[D].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9]覃修桂.“眼”的概念隐喻——基于预料的英汉对比研究[J].外国语,2008(9).

[10]缑瑞隆.汉语感觉范畴隐喻系统[J].郑州大学学报,2003(9).

[11]Lakoff,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对比语言学论文范文第8篇

论连锁转喻的语境取义

英语无灵主语句研究综述

语料库视角下的口语语法研究:现状与问题

科研论文中第一人称代词使用频率及语篇功能的实证研究

英语习语变体的人际功能

语言经济学视野中的网络英语

汉英新闻语篇言据性类型学研究

人体词“牙/齿”和“tooth”语义转移的认知研究

中英文政治演说的情态对比研究

英汉双及物构式语义理据与理想化认知模式研究

《白虎》:身份转型的伦理思考

当汤姆偷窥微笑的美杜莎——多丽斯·莱辛《屋顶丽人》的福柯权力理论解读

《不合时宜》的多模态话语解读

贝克特作品中的“失语症”评析

第五届国际形式语言学研讨会论文征集

文化的批评还是宗教思想的表白——霍桑作品中的宗教思想

人生是条双向流淌的河——解读玛格丽特·劳伦斯的《占卜者》

从阿卡迪亚到启示录——小说《路》的生态主义解读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刊《英汉对比与翻译》征稿启事

“译经意识”与文化资本流通——以周氏兄弟的《域外小说集》译本为例

口译潜能中的EQ因素研究

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的地区形象宣传语翻译——以上海世博会展馆主题为例

归化还是异化:金庸武侠小说的英译策略探究

认知理论视角下的语篇意识与翻译策略

国外课堂语用教学研究三十年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写作动机和需求调查

基于统计分析的我国外语类普通高校学科体系类型划分

近15年国内英语听力理解研究综述

评价理论在外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词汇化通感与修辞性通感——英汉语通感对比研究

英汉下指的认知机制研究

自主对话中话语标记语“and”的英汉对比研究

从中心语移位理论和汉语施事述题化看俄汉OVS词序变体

第11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将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举行

二语习得中英汉关系从句习得的对比研究

戴运财 朱庆 叶志雄

评价意义的语篇建构功能

英语“进行体”的评价功能

诗歌通感与概念隐喻理论、合成空间理论之研究

虚假语用预设及其认知解读

隐喻及习语的语言哲学探微

塞尔指称理论的几个问题

论范畴的不确定性——范畴本质的后现代研究之二

“冷战”影响下的西方文学及其宗教意识

似是而非说迦茵:林译《迦茵小传》中迦茵形象的修辞解读

柿本人麻吕的“天皇即神思想”与古代中国的神仙思想

英美及中国多丽丝·莱辛研究中的“空间”问题

《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双双获奖

)论冯乃超早期诗歌对魏尔伦诗歌音乐性的接受

论卞之琳诗歌中中国传统诗歌同西方象征主义的交融

波德莱尔诗歌中的女人意象

从地狱到天堂:神的孩子在跳舞——兰波对波德莱尔诗歌观的发展

翻译比喻中伦理关系透视

文学作品复译的原型观

传统译论中的翻译策略术语研究——重九译、重译、九译、直译和音译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中的元话语“又”及其英译对比研究

教师反馈的有效性及性别差异研究

吴建设 闫嵘 栗小兰 杨欣然 陈静

(105)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中副词与形容词搭配的使用特点

高校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评定方法的应用研究

模糊回指及其语用功能

事件语义学理论与汉英句式的语义表征——从“王冕死了父亲”说起

认知语义激活与语言留白美学论——从汽车尾部十大经典警示语谈起

基于概念转喻的意义构建

语篇语法隐喻具体体现形式的整合

“自联想—预测”思维模式与语境假设构建

专名意向性理论及其对专名翻译的启示

从人际功能角度看电视谈话节目的言语特色

电话会话开头特点之探析

英汉多项前置修饰语次序的心理认知过程

英汉中动结构的认知分析

汉英词素化音节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变化对比

《榆树下的欲望》的精神生态探析

“面向大众”与“象牙塔”之间的取舍——斯·茨威格创作论及其相关评价

尼·科利亚达的戏剧世界

隐喻翻译局限的认知解释——以“熊猫”为例

人际意义跨文化建构:比较与翻译

成语翻译新论:互文性视角

小句动词翻译方法论

全国高校外语学刊研究会2009年年会召开

创造力和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生成能力的相关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的听力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课堂中的有效性分析

中国学生英语关系从句习得的实证研究

语言距离对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蒙古族学生语音迁移的影响

高专英语教学中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