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苏州园林论文

苏州园林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苏州园林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苏州园林论文范文第1篇

一、“透明性” ·山水造园

“透明性”一词最初由柯林 ·罗于 1964年提出,抽象于立体主义绘画( Synthetic Cubism),暗示人们对不同空间位置的同时感知 。柯林 ·罗将透明性分为“物理的透明性”和“现象的透明性”,物理的透明性来自于材料形成的透视效果,深景深(深空间),强调焦点透视,具有单一或少量的空间信息阅读量。现象的透明性来自绘画中的多层次,浅景深(浅空间),强调平行透视(散点透视),消除单一视觉焦点,重视画面的秩序和组织结构,具有多义的空间信息阅读量。柯林 ·罗将透明性用于解读西方建筑(包括现代建筑和古典建筑),一方面透明性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它让理解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作为工具,在设计过程中引发关于形式的理性处理。

无独有偶,中国古典绘画,特别是山水画的散点透视与立体主义绘画的平行透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画意”是中国园林所共有的审美诉求,造园名家如计成、李渔等都指出山水画和绘画理论对其造园的影响。基于此,用透明性来解读中国古典园林成为可能。中国古典园林涵盖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林又可分为建在城镇之内的宅园、建在郊外山林间的别墅园。随着古典园林发展成熟,别墅园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本文仅探讨城镇之内的苏州私家园林。

二、“边界原型” ·空间尺度

空间是园林的本质,研究苏州园林的空间结构原型,首先需要找到限定园林空间的元素。与西方面向街道开敞的外向性庭园相反,苏州宅园面向街道的是隔离内外的墙,景物藏于墙内。通过墙的围合来限定宅园的边界,墙分为建筑外墙和院墙(围墙)。

“原型”(Archetype)概念引自心理学术语,用以揭示城市在物质形态构成上的本质(即不可再分的最小构成单元)。中国历代城市的边界从城郭到里坊、从闾里到院,院墙与城墙同构、呈现等级化的“院套院”自相似形城市结构。因此,中国城市空间在物质形态构成上的最小单元是“边界原型”(Edge archetype)——墙的建筑 ,强调内外分隔性和内向性。作为住宅建筑的外延空间,中国古典私园具有典型的边界原型特质。边界原型内部空间反映出时空同构——中国建筑最为深刻的内在特征,整个世界被理解成一张具有方位感的结构空间。宅园恪守南北向布局,反映自然宇宙四时轮回的图景。

边界多以粉墙围合,源自中国山水画讲究留白,粉墙在光照作用下消解了质感,视觉上形成留白,影以竹石芭蕉,形成图底关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留白的功能在于产生阅读的多重性,延伸想象空间,这与透明性现象中多义空间所达目的一致。

千尺势、百尺形,普遍应用于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尺度的“形”和“势”是风水形势说中的核心概念,千尺从周尺到康熙量地官尺,折算成公制,约230米到 350米。现代研究表明,千尺势正暗合了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科学尺度,这一尺度既能保持步行的愉悦又控制在人远观视距的限制值内。百尺约合现代尺度 23米到 35米,这一尺度也正契合了当代建筑理论中标准近观视距的限制基准,可以看清物体的细部。从外部尺寸看,宅园边界内面积从大型的拙政园 20667m2到中型的艺圃 1300m2,再到小型的畅园 665m2,尺寸大小不一,平面轮廓各异。建在城镇之内的私园,一则由于用地面积的局限性,难以实现皇家园林千尺势的规模,而多以百尺来控制主体园林要素的尺度;另一则由于宅园作为住宅的空间延续,需要安宁、亲切、宜人的尺度。

“法自然之方寸,缩天地于盈亩” ,山水尺度的合宜是造园成功与否的基石。水面视觉感受的空旷及透明特质,使水面有扩大空间的功能。不足 1000m2的小型宅园,通常以水为宅园中心,且水面以聚为主,只在东南角或西南角的水口用小桥略做分割,沿水周边设置环游步道、园林建筑。同时为避免空间局促感,仅在局部叠石为山,通常叠山所占比例小于宅园面积的15%,水面比例大于 15%。

1000m2以上的中型宅园通常以百尺为度,划分主次分明的多个虚边界空间(无明确边界但普遍被感知的相对独立视觉空间),尽管所侧重的山水比例有别,但主要空间依然多以聚合水面为中心。超过 1万平米的大型宅园对水面的处理开合有致,作为中心的聚合水面被水中岛屿切分开,形成了更多层次的虚边界空间。通过测量,这些大中型宅园划分后的心理空间的尺度基本都符合百尺形的近观视距,观景视距基本控制在 30m左右,分隔对景的水面宽度控制在 20m左右。如拙政园中心景观“一池三山”,山将南北跨度 50m,东西跨度 120m的水面切分为满足近观视距观赏的若干虚边界空间,对景视距控制在 30m内,园内对景建筑(主要是亭)高度基本控制在人体 3倍身高之内。

在道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古人普遍认同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园林中这一理念体现尤为明显。大体量建筑物是对这一和谐关系的破坏,因而苏州园林建筑显著反映了“适形”原则——适应人的活动特点,尺度与人体比例相宜。苏州宅园中的建筑普遍兼具观赏点和点景的双重功能。园中建筑形制多样,以厅堂为主,高处置亭,水际安榭,各就 其位。建筑高度在与人比例相宜的基础上,取决于作为对景时与最佳视距的比例。

人的视域最佳水平视角约 45-60°,垂直视角约 26-30°,在这个范围内能看清物体细节而无变形失真感。维持最佳视角的视距为最佳观赏视距,水平视角下的最佳视距为景物宽度 1.2-1.5倍,垂直视角下的最佳视距为景物高度 3-3.7倍。在标准近观视距限制值之下,苏州园林的对景多为屋脊 5m左右的建筑或类似尺度的树木叠石。

三、空间结构原型

苏州园林空间结构原型可以描绘为:在边界原型的内部空间,以百尺尺度的虚边界空间为控制单元,以标准近观视距为控制基准,设计层化的浅空间结构。层化的浅空间与立体主义作品的视觉效果类似,表现出物理透明性、现象透明性和空间渗透的特质,以有限的空间表现无限,突破空间的局限性。

在虚边界空间尺度划分基础上,进行空间层化。对造园要素进行取舍布置,设计层层花木、山石、廊桥、亭台等具有“透明性”的障碍物,形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层化空间。空间层化对应山水画中的“推”,造园要素彼此之间近似平行排布。空间开敞处,次第铺展的要素之间,模糊前后层次、形体尺寸,错落有致。如以聚合水面为中心的小型宅园,形成水面、步行道路、边界墙体从内而外的同心圆空间结构。空间狭窄处,不能避免焦点透视时,一方面限定视角,引导视线,遮挡视角外的透视参照物,另一方面利用在视角范围内次第展开的层化空间,遮挡易形成焦点透视的参照物和灭点。然后进一步在主要观景位置巧设前景框,利用门窗洞口、柱、楣、檐口、核扇、栏杆等形成景框,遮挡容易形成焦点透视的参照物,同时避免成角透视,引导观赏者从限定视角去看框内景致。焦点透视的参照物不可见,使得视角内景物所处空间位置失去参照,从而难以判断景物的实际位置以及真实的空间深度,导致了视觉上的迷茫和心理上的疑惑,观赏者进而从解读这种矛盾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形成浅景深特有的视觉漫游体验。

四、苏州博物馆“大山水” ·象山校区“溪山行旅图”

贝聿铭在苏州博物馆中延续了苏州园林百尺形的尺度,与以水为中心的小型宅园空间原型一致,水面近似方形,平均宽度 30m左右。因使用功能需要建筑体量较传统园林略大,观赏视距约 35m,取标准近观视距极限值。其中东北角“大山水”设计尤为匠心独具。体量较大或数量较多的山石会使本不宽敞的空间显得更加局促,只石片山反而可寓山的形象于意象之中,“一峰则太华千寻”。同时,在标准近观视距下,赏的是山之“形”,山石嶙峋、老树盘根的山麓或峭壁。“大山水”对“形”予以简化,离形得似、遗貌取神,既得苏州园林叠山置石的精髓,又进行了突破与创新。

又如王澍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三号楼设计了一个 6m高的门洞,透过门洞形成的观景框往象山看去,发现一幅神似范宽“溪山行旅图”的画面。王澍在此化用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入空间,形成透明性中典型的“浅空间”,园林要素层层掩映,门洞限定的视角消除焦点透视参照物,视线在模糊空间中漫游,跨越了时间与空间,体味古画中的自然观。

五、结语

不同切入点看到的苏州园林不一,以透明性来分析苏州园林固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本文基于现象的分析数据自然并非苏州园林设计的初衷,平立面图纸亦非苏州园林建造的依据,而是当代实地测绘所得。胸中自有丘壑的无图纸境界毕竟难达,也不适用于当代的社会环境。同时,历经千百年历史沉淀,人类对空间的认知和探索由简入繁,剥除表面的繁复,从迷雾中破局而出,还原本质的结构原型,把握结构原型才能真正意义上继承传统,进而扬弃创新。

注释:

柯林 ·罗等.透明性.金秋野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朱文一.空间 ·符号 ·城市:一种城市设计理论(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苏州园林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新课改;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01

陶行知那种“以德立教”,“爱满天下”,“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执着追求,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和鞭策着我们教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如何在教学中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有效教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此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精心准备、构思、设计教学内容

在进行课堂教学前,进行精心的准备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掌握教学的进度,并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适时的调整教学的进度和内容。

例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这篇课文的时候,根据鲁迅为文中主人公取名的角度出发,让同学们思考孔乙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接着理解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生句,掌握重点的字词句,并让同学们快速的默读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再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文章中出现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的实质和作用,同时,还要理解并回答孔乙己当时是处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之下、为什么孔乙己出场之后才能笑几声以及造成孔乙己这个人物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等问题,最后老师再以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来启发和引导学生对课本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体现出教师的引导性,而且还能充分的展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会教与学生会学,在课堂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疑问和情境

好奇心并非单单只针对小学生,对初中生同样如此,因为每个人与生俱来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文本内容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该环境中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作者心心相印,切身体会在文本内容中作者的喜怒哀乐,并与其进行情感的交流。

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这一文时,首先教师为学生设置一系列的疑问:“常听说这么一句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通过这句话我们知道苏州的美主要是在于园林,桂林的美主要是在于山和水;那么,请问园林中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它的美又在何处呢?”通过这样的导入,让同学们快速的通读全文,接着借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现实的苏州园林和桂林的山水美景,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跟着作者的步伐,走进苏州园林,一同去感受苏州园林的形、象、声、景的完美结合,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和掌握到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这将充分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创设轻松的、和谐的教学氛围

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因而,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使用较为委婉的语言以及对自身的严格要求等都将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学生做人。除此之外,在语文教学中还要尽可能的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了解到学习其实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

正如上面教学《苏州园林》一课的时候,笔者若是发现有的学生出现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的样子,就故意让该名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此时的回答肯定是答非所问,我微笑着对该名同学说到:“请坐下,你刚才肯定是被文章中苏州园林的美景吸引住了吧,想要迫不及待的欣赏欣赏,以致于连老师问你什么问题都还没有弄清楚”。话音刚落,其他的同学哄然大笑,该名同学也会不好意思的脸笑一下,我会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待坐下之后即可会将注意力转移至该堂学习中去,此时,另有一些不专心的学生也会将注意力转移至学习中来。所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而且还能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教师轻松的教,学生轻松的学。

四、多种教学方法统一

若要达到一个高效的学习课堂,那么,首先就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真切的领悟语文中的丰富多彩,并且分享学习中的乐趣,最大限度的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和成绩。例如,在教学《变色龙》这一课文的时候,教师在教法上可以采取分层次的设置疑问:

(一)教师结合本文提出一个问题:奥楚蔑洛夫斯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呢?对于这么问题,同学们很快就会打出来:善变;接着,教师再问:那么,请问他善变的主要是特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此时,同学们的热情就会高涨,经过分析、讨论之后纷纷回答出:他比较‘反复无常’、‘变得很快’、‘特别搞笑’、‘比较蠢’等等。

(二)待学生回答完了之后,教师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问:他虽然是变幻无常的人,但是有一点他始终都没有改变,请问是什么呢?“见风使舵”的本性,同学们回答道。因为有了前面问题做铺垫,那么后面的问题就不再是那么的困难了。

(三)教师再就顺势利导,提出一些具有深层次的问题:他变成这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为什么作者要在文中塑造这样一个形象呢?像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使同学们在问题的回答中挖掘出本文的中心和需要掌握的重点。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无定法、教亦无定法。面对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我们必须要从根本做起,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学生的学要以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基石,通过教与学的有效结合,最终实现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苏州园林论文范文第3篇

一、从标题切入。

好多文章,标题能概括文章内容,寓含文章主旨,暗示写作背景,揭示文章特色……作为教者,引领学生从文章标题入手,切入文本,可以说是抓住了关键。如教学《变色龙》一课时,教者就可抓住标题中的“变”设问:本文中写了什么人物?在遇到什么事情时他“变色”的?共变了几次?每次“变”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品质和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以上几个问题都是紧扣“变”字切入,解构整个文章。只要把这几个问题弄清楚,“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学生就一清二楚,文章自然而然也就能理解文章了。再如教学《月迹》一课,教者可引导学生从标题入手,“月迹”就是“月亮轨迹”,请问本文中写月亮的轨迹经过了哪些地方?每经过一个地方,月亮的特点是什么?人物的感情怎么样?怎样理解寻月的过程与感受?以上问题都是紧扣“迹”字,以此来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的,理解内容就容易多了。

二、从关键词句切入。

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是指能概括全文内容,揭示文章意旨,提示文章特色等重点词句,它们是进入课文大门的钥匙。找到钥匙,开锁进门,就能很快理解文章内容。如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紧扣关键词“温晴”可设计:济南的冬天的“温晴”表现在这里的山山水水,课文写了哪些山水?又是如何体现出“温晴”的?这样就能带着学生走进济南的山水,感受着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再如教学《苏州园林》一课,可以从一个“务必”和四个“讲究”这几个关键词切入,理解苏州园林设计者是怎样体现这个“务必”和四个“讲究”来布局园林的,更能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个“务必”和四个“讲究”来结构文章的。抓住这一关键词语,就能把握住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方法等说明文的重要目标。

三、从文章体裁切入。

每种文体都有各自的特点。比较典型的文体,教者可以抓住文体特点切入教学;切入恰当,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在教学《谈骨气》一课时,教者可紧扣议论文的特点,从论点、论据、论证这三要素出发,要求学生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三要素,作者采用了哪些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样,学生不仅把握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又能读懂文章的内容。又如教学《宇宙里有些什么》一课时,要求学生紧扣说明文的特点,思考说明对象特征,本文的说明顺序,采用了的说明方法。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探究,就能完全可以掌握说明文知识,又能理解本文的内容。

四、从背景切入。

背景往往是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社会现实,也是这篇文章写作的具体缘由。知背景就可再现作者当时的情境,可感受作者的思想。所谓“诗言志,文载道”,可理解寄寓在文章中的深意。如教学《幽径悲剧》一课,要想理解这一“悲剧”的“悲”,就该了解季老先生在中的经历,就该了解写作此文时已是1991年,而且是发生在高等学府北大的燕园中。了解这些背景,才能理解作者对这一株古藤萝具有的特殊感情,才能感受到作者忧思的深远,才能真正理解本文意旨——季老给国民素质及道德建设的一次诊疗。又如教学《紫藤萝瀑布》一课,只有了解作家宗璞一家在中的遭遇,了解她弟弟的重病,甚至弟弟的才华,姐弟的感情,才能真正理解宗璞对生命意义深入的思考,感受到她乐观、积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怀。那繁盛的紫藤萝给予作者的启发是生命的启发,是人生的启发,这一段心路历程、情感经历是思想的升华,是生命的重生。

五、从艺术特色切入。

苏州园林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探讨

一、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内涵及重要性

1.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内涵。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首先要弄清楚高效课堂的内涵,所谓“高效课堂”也就是要在课堂的45分钟内,语文老师最大程度的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及作用,最大限度和最完美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语文高效课堂应该包括教师高效地传授知识和学生高效地吸收消化知识这两方面,它应该是师生双向互动、心灵对话交流的平台,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教学”。高效课堂应该对在课堂的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敞开双手怀抱,它应该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创造教与学及其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营造主动有效、有利于创新的四维发展空间,有利于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及教育目标的实现。

2.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重要性。高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没有高效课堂作为支撑,所有的中学教学改革都是根源之水,缘木求鱼。尤其是在当知识信息爆炸时代,各种新的知识理念层出不穷,更新快,如果我们的学习和接受能力跟不上社会需求和发展的需要,必将被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语文学习处于一个打基础阶段,基础不好必将影响到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而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很难适应当今教育理念,由于其课堂教学单一,语文老师往往把课堂理解为静止单一的课本,眼光只是盯着教材不放,抱着课本,进行字词句的阅读、分析与讲解,以文论文,局限于课本,不及其余,导致语文课堂教学乏味枯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没法激活,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背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甚至会导致学生对语文产生反感心理,语文教学效果甚微,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教育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成长非常不利,因此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势在必行。

二、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一些策略分析

1.教师具备语文课堂创新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综合教学能力以及语文素养。初中语文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就像黑夜中的一盏灯,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因此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地位是第一的,其责任重大,如何在课堂上高效性的给学生传授真理知识,需要语文老师具有大胆的创新精神和勇气,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尝试多样化的教学。另一方面,语文老师不仅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自身也应该不断的学习积累,扩充自己知识量,多思考,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语文老师丰富的知识量和活跃的思考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只有老师具备渊博的学识和语文修养,才能对语文教材有更深刻、更独特、更全面的了解,这对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启蒙和提升才会形成潜移默化的或者直接的影响。语文老师的品学对学生影响是深远的。因此,老师应当时时重视自身学习、教学、修养等,为学生树立良好形象。

2.发挥学生主体性,将课堂交给学生。传统“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是不可能构建起高效课堂的,由于其忽视学生主体性,语文课堂上老师一个人唱主角,学生充当“倾听者”角色,老师和学生缺乏互动交流,这对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角色,把学生领进教室大门,就应该把知识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知识的王国里去发现,去探索。因此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语文老师不能剥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权利,而应该将课堂让位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去发现新的知识和新的学习方法,从中体验发现新知识的好奇感和完成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增加学习兴趣和信心。老师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发挥好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和感想,从而树立起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自信。

3.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知识面。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多媒体技术也被应用于当今课堂教学中,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和效果,同时增大语文课堂信息量,提高语文课堂高校教学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语文老师应当重视对多媒体的应用,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感觉,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如在讲《苏州园林》这一课文时,老师可在网上找一些精美的苏州园林图片,做成课件,在课堂上一边给学生讲解,一边又能使他们欣赏到苏州园林的美景图,让学生对园林产生浓厚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体验,仿佛亲身于园林中感受到的美,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伟.关于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J].现代阅读.2011.

[2]刘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语文高效课堂[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

苏州园林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设疑;策略;教学质量

在新课标理念下,明确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引导者,因此,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注重语文课堂上巧妙地进行问题设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精心设计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重要举措,然而,教师的提问则是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之一,只有教师在问题设疑的过程中能巧妙构思,以学生的视觉来设计问题,必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大多数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的欲望比较强,因此,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问题设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问题设疑过程中,教师应注重问题难点的把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问题的提问形式和提问内容,注重问题设计的新颖性,使学生根据问题来分析、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学习《苏州园林》时,由于苏州园林的自然是与她的特点和历史分不开的,因此,在导入新课前,教师应巧妙的构思,当学生自行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导入这样的问题设疑:“分析苏州园林美在何处,有什么特征?”通过提出问题后,教师应将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根据问题来分析探究,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巧设问题矛盾,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据调查了解,当前大多数学生都普遍认为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找不到成绩感,尤其是在文章赏析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都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不能得到有效激发,甚至学生解决的问题都是从教材中读出来,或从教师口中等出来的,由此可知,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分析语文课程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由于每一堂课学生都是在了解一个新的故事,这就导致学生在导入新课前是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式的改变,把握教材、教学方法和学情三个之间的关系,巧妙地设计问题矛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心理上的压力和紧迫感,这样学生就可以在面对矛盾过程中努力尝试着去分析和探究问题,通过学生的分析探究,使学生把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例如学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由于该课文历史背景较为久远,学生难以理解屠格涅夫同福楼拜有共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这样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通过在语文教学中巧妙的设计一些问题来使学生感觉到课堂的压力及紧迫感,自然而然学生就会认真的投入到学习中,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分别概括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的肖像、语言、行动和性格特点有什么不同?”虽然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该问题需要学生通读全文本才能找出问题的解决答案,这样就可以迫使学生认真的研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充分把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因此,在问题设疑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问题,注重问题矛盾的设计,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

三、根据问题的特点进行设疑

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主要是从问题的开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拓展的,因此,在问题设疑中,教师应把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注重新旧知识的变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精心设计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

(一)注重问题设计的挑战性和争辩性

在设计问题上,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争辩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勤于思考、敢于争辩,明辨是非,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判断能力,例如学习《列夫・托尔斯泰》,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赞同作者对托尔斯泰最后出人意料的行为的解释吗?”通过设计争辩性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争辩讨论中,使学生充分把握理解文章内容。

(二)注重问题设计的横向比较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横向比较的问题设计,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宽学生的实业、例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中,教师可以将小说《麦琪的礼物》引入到教学中,并一起进行设疑,通过对比分析,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因此,设计具有横向比较的问题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设计具有想象、联想空间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设计具有想象和联想空间的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即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尽可能去发散自己的思维及想象力,例如在《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出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贝多芬演奏完音乐的情境?”,通过设计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陷入沉思,让学生根据问题来深入思考,使学生加深对该课文的理解。

语文教学是学生的必修课,其在生活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开展问题设疑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想象力,因此,在问题设疑中,为了使教师设计出的问题能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想象力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何烈团.谈语文教学中的“设疑”激趣艺术[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8,05:106-107.

[2] 田延.设疑――想象――讨论――语文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开发[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05:68-69.

苏州园林论文范文第6篇

空间是有限的,但它不是固化,不是定量,而是变量,可调剂,有大有小,可伸展可收缩。各类展示空间都是有限的,但是由于各种空间需求,我们要把空间无限延展,使得空间能表达出我们想要的内容的同时,让观众得到了丰富的感官体验,加深对展示本身的理解。故此,研究展示空间的延展性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的很多展馆展厅靠分割来围合空间区域,简单地增加物理空间的面积,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有时候就算很大的面积用了错误的展示手法也会让观众觉得很闷。如何让观众觉得展示有趣味的同时,了解加深对展品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让观众回味无穷想要再次踏入参观,那就是展示的延展性达到极致的目标了。如何解决空间布局分割问题,需要参考园林建筑方面的知识。例如苏州园林(图1)就把空间运用得非常灵活。其小中见大,一步一景等手法充分利用空间使之得到最大化,其借景、对景、漏景等手法如果能应用到一般性的展示空间中去也是不错的尝试(图2)。室内布置也有能学习到的部分,运用隔断等艺术手段使得视觉想象空间得到延伸,这里还包括观众互动得到的体验,这是虚拟空间的一部分;再者是建筑中对空间的一些处理手法,还有后续文博馆商店也是展馆信息的外延。如此,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有了交融,使得整个展厅鲜活起来,变成流动的,量变的展厅,让人们身在其中,却觉得空间不枯燥,不像教科书一样灌输知识,而是有视觉、行为、心理等层面的互动,使观众真正了解展示信息,达到信息交流的最终目的。

展馆空间是有限的,在展示中往往会出现空间限制,面积限制等空间不够用的情况,这会导致有些展示效果不佳。如何在有限的空间拓展出无限的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包括扩大展示空间的利用率,使空间发挥最大程度的用途。

如何拓展空间,达到空间实体面积或展示内容和想象空间是本篇论文的讨论点。参考国内外文献及案例,通过展示空间的界定划分和空间内的要素分析,总结出四种展示空间的延伸方式:实体空间、视觉心理空间、虚拟空间、想象空间。本文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调查分析研究,总结出延展空间的方式方法,即物理层面的延伸和心理层面的延伸。

一、物理空间的拓展

何为空间?空间是一切实在与之相关联的构架,我们只有在空间的条件下才能设想任何真实的事物。而在辞海中如是说:“与‘时间’一起构成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空间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空间和时间,也没有不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的物质。”而在展示空间中,最重要的目的是信息传播。展览中需要蕴含丰富的信息量,让人们在固定的短暂的参观走动中把握。吸收的多与少,取决于展示空间的能量。人们进入展厅,感受的就是整个展示空间想要传达的理念,虽看展品,但空间带给人们的感受贯穿其中,离馆之时或者后来想起,最多的是整体的空间感受。

苏州园林中有很多可以借鉴的部分,苏州园林以小著称,但它不因小而失去特色,而是小中见大,一步一景别有一番风味。园林中有很多方法,诸如借景、漏景、框景、对景……等等,在园林中,所有的景都有可能是别人的景,景物之间穿插借用,使得整个园林哪里都是景,每个景都有它的美,再通过道路的蜿蜒曲折,小桥流水的灵活运用,亭台楼阁的穿插,一幅江南温婉诗意的图画便展开了。最具特色的是苏州沧浪亭(图3),小园实在袖珍,中间山石凸起,四周回廊,就是这样一块地方,也能让观者在内游览几个小时,可见其中韵味。加上外廊与湖水相连,让人错以为外面的湖水也是园内所有,甚是巧妙,是借景的经典案例之一。

空间内的面积是限定的,但是可以运用各种手法达到更大信息量的呈现。通过空间区域的划分,子母空间和其他空间,延长展线达到展示内容的扩大,利用顶部、底部的设计来达到空间的扩充。

隔断的作用很多(图4),有的为了遮挡视线,有的为了组织交通,也有的纯粹为了装饰。通常1.8米以上的是高隔断,对视线有阻挡,起到划分空间和私密性的目的。1.2-1.8米之间的是一般隔断,给人分而不隔的感觉。低于1.2米的为低隔断,违和感较弱,但通透性较强。隔断有很多种形式:封闭、镂空、透明、半透明等。隔断也分固定隔断和活动隔断,按材料分又有木隔断、金属隔断、玻璃隔断、石材隔断、砖体隔断、板材隔断等;按功能类别又分实用性隔断和装饰性隔断等。

二、心理空间的延伸

(1)环境心理空间

展品的展示不是单一的摆放,不是和周围的墙面地面毫无关系的结合,而是本身作为展示空间的一个各个角色,来共同演绎一场主题。这些“界面”(图5)形式都是为了补充展品的丰富度,达到展品本身无法解释的完整性。例如半景手法,即半景画,实物与半景画的结合是利用了视觉错觉的一个手法。界面指的是顶面(图6)、地面、墙面(图7)等一系列的展示形式。

(2)互动虚拟空间

现在展示空间中,虚拟技术运用得很多,但大多只是大屏幕式地投影,观众看过就算,但是有些展示手法生动有趣,能引起观众的兴趣点,这些虚拟技术将会被未来的展示设计大量地运用,包括影视技术和远程技术的运用。例如上海档案馆新馆,位于黄浦江边,展厅介绍了上海多年的发展史,其中有一个展项让我印象深刻,它只有很小的两个操作台,不是特别注意不会察觉到,但是通过手柄的移动,可以实时看到黄浦江西岸的人群,也可以看到对岸浦东的建筑景色。这让整个展厅活起来了,与外界有了联系,仿佛外面的景色也是展示中的一部分。通过展览对过往的回顾,再看到如今的上海滩,古今在瞬间串联起来,让人感叹时展之迅速。

(3)想象空间

展示空间是限定的,展示的内容也是被限定在这些界面中,但是调动空间中一切能利用的元素,使观众得到单纯的图文版面感受不到的感官体验,从而想象出展示本身想要传达的意境,使得空间外延到了展厅之外,拓展了空间(图8)。

通过各种案例分析,得出了展示空间延伸的几种方式方法,分为实体空间的延伸、视觉心理空间的延伸、虚拟空间和想像空间的延伸。从人本角度出发,使观众得到普通的展陈形式得不到的丰富信息量和体验,使观众能在短暂的观展过程中,愉悦并清晰地接收到展览想要传达的主题,达到空间的高效运用,也增加了观展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最终达到信息传播的最大化,也使空间成为一个变量,使空间活动起来。

参考文献:

〔1〕程大锦.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2〕彭一刚. 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张绮曼 郑曙D.室内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4〕陈从周.大家小书 梓翁说园【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5〕(英.)布莱恩.劳森 .空间的语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苏州园林论文范文第7篇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后两个标题内容。本节内容是:体会聚落差异源自环境差异,认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了解聚落的发展表现,在变化中发现问题――传统聚落在消失,在探讨传统聚落价值中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应该以体验领悟、分析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体验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发展,顺应学生心理发展趋势,深入浅出地突破学生学习的畏难心理,了解地理知识的现实和应用价值,在思想上获得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产生无限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创造力。为其合作学习、多元化学习、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理解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

(2)通过理解体会传统聚落的内涵与价值,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聚落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进一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体会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和思想实践上的智慧高度,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乐于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教学难点】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

【教学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运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问题引导法、交流合作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推陈出新,创设情境

展示课件中不同聚落的图片,启发学生分析:分出乡村还是城市,人们从事什么样的劳动生产活动,师生互动得出聚落的本质差异在于劳动生产方式。

转承:劳动生产方式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环境,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手段,所以必须立足于环境。因而,聚落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课件演示)

二、水到渠成,新知分布

1.聚落与环境

师:探究事物间的关系必须弄清两个方面:(1)弄清两者之间的作用与影响。(2)理解相互适应表现。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教材中影响聚落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根据书上的图,还可以联系生活,活跃了思维并勇于探索发现和推断,使他们在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自信,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师: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学生认同后继续)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不仅具有鲜明的环境特征,还深刻地体现了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智慧和改造水平。

展示课件中东南亚热带雨林区的民居,西亚热带沙漠区的民居,学生讨论。

转承:民居建筑适应于环境,更适用于生活,它体现了环境更体现了人类的智慧。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可以说:传统聚落记录人类智慧的发展进程,它是浓缩了的历史,而现代民居则体现了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并在飞速发展中。

2.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师: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回望历史,农耕文明的发展,生态退化出现了;如辉煌的巴比伦古国就是在发展农耕中,生态恶化后过早陨落的;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污染随之而来。所以我们在发展与变革中,一定要顺应自然规律,权衡利弊,以保证进一步的发展。聚落的发展我们应如何面对呢?(课件演示)

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总结聚落发展表现及出现的变化。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引发学生对消失中的传统聚落的关注,先抑后扬,牵引着学生的心。

生:总结传统聚落的价值。

师:全世界人民都已意识到这一点,并已经把在乡村和城市建设中,如何保护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作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了。

生:根据生活所见回答。

师:总结归纳:(1)立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圈建保护。(3)异地迁建保护。

转承:有些极其珍贵的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已经不再是某国某地为保护自身特色和历史的珍宝,而成了全世界人民的文化瑰宝了,那就要把它们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了。

生:根据课件中图片回答,了解37处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中有6处属于传统聚落类的文化遗产。

三、开阔视野,迁移拓展

师:放眼世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传统聚落还有很多,这里是?(课件演示)

生: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师:真棒哦!我们了解一下意大利水城威尼斯。那么这里?(课件演示)

生:中国的威尼斯――苏州。

师:我们来谈谈你们对苏州的印象。

生:水乡,园林,人间天堂,苏州工业园区。

师:苏州是我们中国首批的历史文化名城,小桥流水、民居老街、大小园林,真可谓是移步易景啊!

四、晒晒收成,展我风采

师:展示课件中关于苏州的组图。

生:根据课件所展示的图片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与环境的适应,和对苏州发展的建议,让学生把本节所得的思想加以应用,实现内化。

五、归纳总结,收获累累

学生总结,教师点拨,强化重点难点。

苏州园林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电视专题片 解说词 修辞艺术

作为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电视节目类型,电视专题片早已从传统的带有宣教腔的宏大叙事转向对“可视性”、“节奏性”、“故事性”等的追求。在追求对画面语言组成细节和听觉语言组成细节的表现中,解说语言形式美感和听觉美感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解说词的修辞不但能带来语言美感的外在体现,也能带来专题片或“兴奋点”的汇聚。

一.比喻

比喻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用和某事物有相似之点的另一个事物来进行描写或说明,引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使人们对这个事物的理解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在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艰涩为浅显,化平凡为新奇,化朴实为生动情趣,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带来良好的听觉效果。

1.喻体和本体贴切契合,引发联想和想象。

在比喻的修辞手法中,表现的对象叫“本体”,作比的事物叫“喻体”。电视画面语言以其真实直观的呈现激发了观众的接受兴奋,贴切恰当的比喻则最大限度增加了画面的思维附加值,使其心理从认可走向共振。在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3集转化的灵感中,作者这样来形容云南人家制作的食物:“一直向南,几千公里外的云南,几乎是同样的情形。白族人家用相似的手法转化这里的牛奶。乳扇被晾到院敞里风干,像是挂起了巨大的风铃。”乳扇被形容为巨大的风铃,不但外形的相似性极为贴切,其内蕴也有高度的契合。风铃倚赖大自然的风而灵动和带来好运,乳扇同样要仰仗大自然赐予合适的温度、湿度才能完成自身对人类的贡献。

2.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

电视是声画结合的产物,这决定了电视解说词自身形态的不完整性和非独立性,所以电视解说词要“点睛”,而不是“画龙”。但是总有一些不具备形象性的问题、无形的信息等等,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恰恰可以变抽象为具象,合理“镶嵌”。在电视专题片《苏园六记》第一集《吴门烟水》中,创作者这样来描绘作品、拓片和诗作:“如果说作品是生活的拓片,那么,这些拓片则是含义悠长的。它恰像诗人出于对家乡的无限眷恋,才在那乌黑的青丝之中,渐渐生出的根根白发。正因为置身于吴门烟水,诗人的灵感之舟,才划入了中国诗歌的河流。”他把作品比作生活的拓片,把拓片比作青丝中的白发,把诗人写诗比作灵感之舟划入诗歌的河流,这样的比较把抽象的意象具象化,把平凡的意象诗意化,可谓一处妙笔,点石成金。

3.渲染氛围、营造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重要范畴,抒情性作品营造出的那些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蕴和境界,那些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让人们领悟出无穷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获得蕴藉隽永、余味无穷的美感。在电视专题片《苏园六记》《吴门烟水》中,创作者这样来形容吴文化:“历史的颓垣早就埋没了吴宫花草,吴门烟水里,也已不见了唐朝的渔火江枫。但范成大笔下的菜花却依然是金灿灿地开着。石湖的蝴蝶,年年也都抒情地飞舞,飞舞在每一个苏州的春天。”创作者将抽象的吴文化分解为具体可感、似曾相识的吴宫花草、吴门烟水、渔火江枫,这些被赋予了地域文化色彩的符号呈现出五彩斑斓却终将逝去的历史画卷,营造出略带伤感、令人追忆的情绪氛围,而菜花蝴蝶,“金灿灿地开着”,“飞舞在每一个苏州的春天”又带给观众无限感慨:吴文化仍然有它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那一部分,它们终将长盛不衰。

二.排比和反复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通过排比,可以使句子结构整齐匀称,韵律协调且有节奏,形成一唱三叹的独特抒情意味,而且还能丰富语意,使表达的情意得到加深。最终增强电视片的气势和感染力,收到特殊的艺术效果。

在《苏园六记》之《蕉窗听雨》中,创作者这样看待园林的窗户:“以园林的窗户为画框,你看不尽桃红柳绿的妩媚,看不尽烟锁重楼的迷蒙,看不尽竹影梅风的爽朗,看不尽冰清玉洁的玲珑。”文采斐然的四句排比,一气呵成,带来繁复的意象,强大的气势和强烈的听觉冲击,激发感情,引人共鸣。

反复是指为了凸显某种感情,强调某种行为而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它和排比的区别在于侧重点的不同,前者在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后者则以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使用形成强烈的气势和特殊的感情。

刘郎拍摄的专题片《情醉湖山》中这样展现江南的湖:“南北湖的每一天,都是被一声鸡啼唤醒的。这一声嘹亮的鸡啼,不仅唤醒了清晨,同时,也唤醒了春天。水中的蝌蚪被唤醒,它们在湖水中欢快地浮游;村边的菜花被唤醒,它们在阳光下茂然地开放;花间的蝴蝶被唤醒,它们在春风里尽情飞舞;山坡的毛笋被唤醒。它们在竹林中破土而生。这便是我们的南北湖。”在这段解说词中,“被唤醒”多次出现,伴随着不断增强的语气和语势,不厌其烦地展现大自然不同的生物被唤醒的状态,也在观众心理上反复形成冲击。同样,在《舌尖上的中国》第4集《时间的味道》中这样写道:“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这种回环起伏的节奏美和延伸感配合着不同的电视画面,加深或放大着一种复杂的感情、一种千回百转的感慨。

三.移就和粘连

移就是将原属于甲事物性状的语词移来描写乙事物的性状,或者说是把人对甲事物的感受或词语用到乙事物上去。和拟人相比,移就是拿本来表示人的思想感情的词语用来修饰其他事物,而拟人则是把无生命的非生物和有生命的生物当作人来描写。《舌尖上的中国》第5集《厨房的秘密》中这样形容中国厨师:“中国的厨师个个都像魔术大师,都能把‘水火交攻’的把戏玩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是8000年来的修炼。”从语法上讲,很难说厨师做菜“炉火纯青”,但这种移就修辞的运用,将做菜形容为“水火交攻”的把戏,从而具有了“炉火纯青”的可能,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而且更具修辞的美感。

粘连指利用上下文联系,把运用到甲物的词语巧妙地运用到乙物中,它与移就的区别在于移用修辞主要用于上下文的联系,而粘就的表达主要体现在动词上。《苏园六记》第一集《吴门烟水》中有这样的解说:“历史的织锦织到了宋代,特别是织到了苏州这一段,便特别精细起来,因为它不仅织进了宋词的花草,织进了宋诗的田园,而且还织进了苏州的私家园林。”一个“织进”不仅将历史的演进生动呈现,也巧妙地将苏州园林的地位同宋诗宋词等同起来,这种粘连修辞的运用让人觉得实在形象而精当。

四.提问和设问

提问和设问都是将明白确定的语意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其目的都是为了强调掀起语言的波澜,都起到了加强语势,增强节目的节奏感、引人深思等作用。不同之处在于设问是提出问题后接着进行回答,有时是无疑问而答,有时是自问自答,而提问则不一定回答。

《苏园六记》第四集《蕉窗听雨》这一段运用了提问的修辞:“欣赏苏州园林,就需要有一种独到的眼光,这独到的眼光,便是每个人心中的漏窗。是不是你也留意了这样的光影?是不是你也留意了这样的构图?是不是你也留意了这样的视角?是不是你也留意了这样的景深?园林,原本就是一种精细的艺术。欣赏园林,也原本就是发现精细。”这一大段提问气势非凡,引人深思。

《话说长江》第11集《天生赤水》中则大量运用了设问的修辞:“今天,赤水河美酒的身世对许多人仍是个谜。美酒为什么出在这里?特别是酒巴中极品的茅台,它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接下来的篇幅中则将答案一一道来。而在“这里为什么盛产美酒呢?这是连当地人也难以说清楚的事情,对于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酿酒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生活”这一段中,其自问自答更起到了制造悬念,强调观点,节奏变化和波澜起伏的重要作用。

在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还有顶真和回环、谐音和双关、引用和反语等。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电视解说词更具艺术的美感,呈现出特殊的听觉效果,使电视专题片创作焕发更丰富的意象,传播更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参考文献:

[1]高峰《对电视解说词的解说》,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2]徐航州《电视解说词写作》,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刘效礼《电视纪录片获奖作品--解说词暨论文选》,北京:华文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