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一、课题名称:

“新型家校共育探讨与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背景依据: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教育的各种矛盾也越来越多,孩子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而家校合作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来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支持。最终使双方优势互补,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现实需求:

“新型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背景依据: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教育的各种矛盾也越来越多,孩子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而家校合作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来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支持。最终使双方优势互补,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现实需求: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背景依据: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教育的各种矛盾也越来越多,孩子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而家校合作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来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支持。最终使双方优势互补,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现实需求:

1、背景依据: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教育的各种矛盾也越来越多,孩子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而家校合作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来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支持。最终使双方优势互补,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现实需求: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教育的各种矛盾也越来越多,孩子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而家校合作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来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支持。最终使双方优势互补,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现实需求:

2、现实需求:

苏霍姆林斯基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承担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本课题应该说是学校家校沟通多年来持续研究的课题,国内外间也有很多类似的研究成果,但我校开展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研究,是根据我校的特点,目的是为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平等是合作的基础。家长在其子女教育的过程中与学校具有完全平等的关系,家校合作也只有以这种平等的伙伴关系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3、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校与家庭相互协调,将发挥最大的教育效能。

(2)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形成,加校合作可以优化学习和教育环境。

(3)有利于强化教育的作用,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两种教育力量,形成合力,相互支持与配合,强化教育的作用。

3、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校与家庭相互协调,将发挥最大的教育效能。

(2)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形成,加校合作可以优化学习和教育环境。

(3)有利于强化教育的作用,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两种教育力量,形成合力,相互支持与配合,强化教育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校与家庭相互协调,将发挥最大的教育效能。

(2)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形成,加校合作可以优化学习和教育环境。

(3)有利于强化教育的作用,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两种教育力量,形成合力,相互支持与配合,强化教育的作用。

(2)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形成,加校合作可以优化学习和教育环境。

(3)有利于强化教育的作用,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两种教育力量,形成合力,相互支持与配合,强化教育的作用。

(3)有利于强化教育的作用,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两种教育力量,形成合力,相互支持与配合,强化教育的作用。

(4)有利于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创建。

(5)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

4、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试图通过组织、实施“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实施策略的构建,探索有效地开展家校活动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初步的理论概括,丰富和拓展现代教学的操作性理论,促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向纵深发展。本课题实施将为其他兄弟实验学校“家庭合作育人模式”的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培养一批善学习,肯钻研的研究型教师,为今后继续开展教育科研进行人才准备。

2、探索城市普通小学开展家校合作的基本理论、操作模式和策略。

3、通过研究,促进家校合作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迈进,找到一些高层次合作的方式方法。

4、提升在校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进而整体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四、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教先从家始。”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要使学校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只有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关心、配合和支持,使家庭和学校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教育工作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目前来看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主要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家校合作”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的家长只盼子女成“龙”成“风”,过分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在学习方面愿意与学校配合,积极督促孩子做功课,而在其他方面却置若罔闻;还有的家长自称文化素质不高或工作忙碌而推脱没有能力或没有时间参与学校教育活动,这更是推卸责任的一种表现。这些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密切家长和学校的合作,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因此我校家校合作育人模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新型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实效性;

2、新型家校合作育人模式有哪几种;

3、新型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4、每一个家庭出发,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开展家校合作育人指导探索。

五、课题的基本内容:

为了能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为一个一致的过程,促进和强化学校等教育机构的自我管理;使家庭教育支持学校教育;使学校教师及各级教育者帮助家长解决其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围绕本课题重点开展下列研究:

(1)转变家校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2)探索不同年级家校合作的方式

(3)探究家校育人的有效教学活动。

(4)关注不同家庭背景下家校合作问题。

六、课题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在准备阶段,发放家长问卷形式了解家长的文化程度,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以及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关系的认识等情况,为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2)实验研究法:在实施阶段,通过实验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查比较法等进行实验的探索与研究,以实现实验的研究目标。

(3)经验总结法:在总结阶段,运用经验总结法,结合观察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子,充分展现实验的成果。

七、课题研究步骤和计划:

1、任务分工:

组长:

成员:

具体分工情况:

x:组织理论学习;带领课题组成员认真实施课题研究。

x:负责拟定课题行动研究方案;归类整理课题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x:不同家庭背景下家校合作问题。

x:负责拟定课题申请表;负责拟定课题开题报告及课题实施方案。

x:子课题研究——转变家校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x:子课题研究——新型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类别。

x:子课题研究——新型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实效性。

x:子课题研究——新型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x:子课题研究——探究新型家校育人的有效教学活动。

其他老师:子课题研究——探索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家校合作的方式。

x:负责收集与积累研究资料;做好活动记录和材料归档工作。

x:负责录像工作。

2、研究步骤:

(1)准备和策划阶段(2017年6月-8月):组织课题组的主要成员进行调研、策划、分析、筛选和梳理相关理念和需要研究的问题,制订出具体实施方案。

(2)深入研究实施阶段(2017年9月-2018年6月):①理论研究;②构建“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实施策略,探索有效地开展家校活动的途径和方法。③进行初步的理论概括,丰富和拓展现代教学的操作性理论,促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向纵深发展。

(3)全面总结阶段(2019年5月-2019年10月):①收集、整理研究过程中的相关资料撰写论文;②分析、总结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③课题验收、实验推广。主要以论文、个案、结题报告等为本阶段的成果形式。

八、预期的研究成果和表现形式:

(1)准备阶段:完成实验方案。

(1)准备阶段:完成实验方案。

(2)实施阶段:家校合作案例分析,以案例集形式呈现实验成果

(3)总结阶段:结题报告、论文或个案集等形式呈现实验的成果。

九、课题研究保证措施

1、学校已完成的重要研究课题及社会评价情况:

“十五”期间,我校有三项实验课题通过市级结题验收,“十一五”期间,我校有两项实验课题通过市级结题验收,1人被评为岱岳区“十一五”教科研先进个人。课题主持人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经常深入课堂进行教学指导,对教育教学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从“角色教育”的理论架构、目标、内涵、方法、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思考,旨在探索建构一种中等职业学校“角色教育”的工作模式,力求使学生在自我体悟中发展和掌握角色规范,实现自我发展,达到在家成为好儿女、在校成为好学生、在企业成为好员工、在社会成为好公民的德育目标。

关键词 :职业院校 角色教育 德育

一、“角色教育”的内涵概述

1.“角色教育”的名词释义

本文所涉及的“角色”则特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家庭、学校、企业、社会中应有的角色担当,并产生期望的行为模式。本文所探讨的“角色教育”是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在及将来要承担的社会角色所进行的有抓手、有目标、有计划、有情境、有评价的系列教育,使其在自我体悟中发展和掌握角色规范,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

2.“角色教育”的特征

(1)“角色教育”是有导向的德育。“角色教育”确立了“四个好”的教育导向,即“在家成为好儿女,在校成为好学生,在企业成为好员工,在社会成为好公民。”

(2)“角色教育”是有目标的德育。“角色教育”的目标指向很明确,就是帮助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更为全面地理解其在担当儿女、学生、员工、公民等角色时,主动规范自身行为,自觉弘扬家庭美德、培养职业道德、践行社会公德,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3)“角色教育”是有情境的德育。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六合中专校)找到了一条“角色教育”的路径,即进入情境—担当角色—理解角色—体验角色—表现角色—自己与角色同一,产生顿悟。

(4)“角色教育”是有实践主体的德育。六合中专校“以学生为中心”,梳理了家庭、学校、企业、社区的德育资源,建立了“五位一体”的立体架构。

二、“角色教育”的理论之源与现实之需

1.“角色教育”的理论之源

(1)“角色教育”呼应着职业教育发展的大环境。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则提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2)“角色教育”是对经典教育理论的再认识、再研究与再实践。在对“角色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中,六合中专校从众多经典的教育理论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包括陶行知先生的“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论、情感育德论、生活德育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布朗芬布伦纳的发展生态理论,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萨柏主张的生涯彩虹理论等。尤其生涯彩虹理论让“角色教育”获得了这样的启示:在个人发展历程中,随年龄增长而扮演的不同角色,也会像雨后的彩虹一样多姿多彩。

2.“角色教育”的现实之需

(1)学生的角色认知度还有待提高。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角色淡化”现象。不少中职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向父母索取多、付出少的情况,子女角色被淡化;部分学生主观上认为读职业学校是一种“失败”,学生角色被淡化;部分实习生工作不安心、不尽职,工作绩效差,职业角色被淡化;部分中职生对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产生不正确的认识,公民角色被淡化。

(2)学生的角色认同感还有待提高。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较为普遍存在的“角色模糊”的现状对角色认同产生着制约性的影响。例如,有些学生服饰仪表超越了自身的年龄界限,过早地成人化;有些学生语言粗俗,行为举止怪异;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等虚拟世界,把学习当做“副业”,等等。

(3)学生的角色力还有待提高。破解“角色否定”的难题重在提升学生的角色学习力,关键在于“角色内化”的有效实施。“角色内化”就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逐步具备所担当的角色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在相应的环境中自觉地按角色要求从事活动的过程。角色内化有助于阻止当前在职业学校部分学生中蔓延的 “四无”现象:无宽容互助的人际环境、无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无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无积极乐观的生活目标。

三、“角色教育”的实践路径

1.确立“角色教育”核心内容

一是政治教育。着力点在于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信仰、政治态度的教育,尤其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思想方法、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是道德教育。开展“四德”教育,即讲究社会公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弘扬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注重个人品德(仁、义、礼、智、信—“五常德”)。

四是法纪教育。帮助学生增强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遵守校纪校规和实习岗位规范;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五是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学会心理调适,保持良好心态,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六是职业生涯教育。开展职业生涯定向教育,培养自我职业潜能分析能力,培养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辅导,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核心素质。

2.分模块确立“角色教育”的目标、内涵与方法

六合中专校确立了四大模块的目标、内涵与方法。

(1)亲情教育模块——争做一名好子女。

第一,设立家长大课堂,从改变家教观念入手。

发挥学校、家长委员会、学生家长会的作用,设立家长大课堂,帮助学生家长认识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的误区,包括随意放任、拔苗助长、求全责备、转嫁愿望、相互攀比、溺爱替代等几种类型。通过专家诊断、校长释疑、班主任建议、家长交流、父(母)子(女)倾诉、社会工作者协调等形式整体把握、分层实施、专题突破,搭建学校与家庭融入、合作、双赢的互动平台,让家长在学习中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自觉加强家校联合,从而形成家校合力。

第二,开设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开设以“家”为主题的系列主题班会,持续增强学生“家”的意识;开设以做“未来好父母”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课或讲座,为学生组建未来家庭奠基;开设消费理财类选修科课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开设家庭心理矫正课程,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叛逆期;开设婚姻家庭法律课程,帮助学生增强家庭责任感;开设青少年生理健康课程,解开性的神秘面纱,培养其性道德观。

第三,开展各类专题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增强家庭观念。

组织以增强“自我服务能力”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做家务活的自觉性;设立学生创业服务中心,让学生在勤工俭学工作岗位上锻炼,体会父母赚钱的不易;开展社会调查,深入到孤寡老人和孤残儿童的内心世界,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开展亲情互动游戏,让父母子女间更加敞开心扉,种下理解与信任的种子。

(2)爱校教育模块——争做一名好学生。

第一,以校园文化滋养“完整的人”。

六合中专校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时始终着眼于涵养学生的情性,尽力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五项追求。

一是站在着眼师生未来发展的高度凝练学校的办学理念。通过“三风一训”、校徽、宣传册等载体使校园文化的内涵获得认同,形成师生的“底层冲动”。

二是站在构建和谐校园的高地培育新型师生关系。在宽容、乐观、感恩、自信的积极心态下实现师生的同步发展,帮助教师建立会感恩、会健体、会阅读、会交往的“新教育习惯”;帮助学生建立会思考、会研究、会实践、会合作的“新生活习惯”。

三是站在大成若缺的高处营造校园的文化环境。充分体现图书馆、校史馆、体育馆等场所的育德与文化场功能,让教室、宿舍成为“诗意栖居”的地方。

四是站在民主高效的高坡打造活力课堂。以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教学理念推动课程设置,确立课堂目标,处理课堂关系,做好课堂评价,让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得到成长,收获成功。

五是站在以生为本的高峰优化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参与其间制定出“学校公约”“班级规约”,增强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对学生个体进行多元、动态、量化考核,采用建立学生“成长账本”等形式帮助学生纠正行为偏差,鼓励争先;榜样示范,让学生见证真善美的行为得到弘扬。

第二,以隐性课程建设弥补显性课程实施的短板。

六合中专校从三个层面开发实施了带有学校印记的隐性课程。

一是物质空间类的隐性课程。挖掘了学校地理位置沉淀的文化;体现、发挥了校园景观、建筑所蕴含的审美功能;校园规划与学校文化传统相契合,实现了文化悦纳。

二是制度类的隐性课程。学校确立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做到了组织制度完善、管理制度人性、管理评价方式多元。

三是文化心理类的隐性课程。系统建设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雨花石校园文化”,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立己达人;重视情商教育,培养乐观豁达的品性;重视心理文化的传输,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第三,通过特色化的校园活动激发学生对学校的心理认同。

坚持说校史、唱校歌、诵校训,让学校教育理念在学生心中扎根;通过建立班级博客、开展校园对话等形式让学生增加参与班级建设和校园管理的积极性,产生良好的归属感;定期举行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组织在校生开展校友寻访活动,为学生确立行动方向;通过“教学做”实践周活动,倡导学生自觉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校环境管理、行为规范管理、纪律管理、就业创业管理,从而全面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服务意识和创业意识。

(3)职业生涯教育模块——争做一名好员工。

第一,多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实现学业与职业的融合。

实施了自主型合作模式的校企合作。该模式以校办企业为平台,将产品生产融入教学过程,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进行培养,既能精技,又能提高职业素养。

实施了入驻型合作模式的校企合作。该模式以“校中厂”为平台,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生产经营等方面发挥了综合效益,可以培养出更加适应市场需要的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实施了共建型合作模式的校企合作。该模式以“冠名班”为平台,学校利用企业的设备、技术投入和人力资源开展教学,为优质企业对口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员工。

实施了校外型合作模式的校企合作。该模式以“厂中校”为平台,学校在合作企业中设立了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员工培训和学生实习实训,实现了办学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第二,全过程开展校企合作,促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成长。

学校坚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中与企业实效化协作。包括进行专业调研,优化专业设置;制定、调整、修改人才培养方案;研制、开发校本课程内容;整合双方教学资源,实现共享;联合实施各类教学活动;联合进行教育教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开展质保体系建设;联合开展促进学生就业的系列活动等等。

第三,全方位开展生涯规划主题教育。

开展“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系列主题活动,帮助学生熟悉市场环境,了解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为学生的生涯规划提供参考;与企业高管开展对话,通过现身说法帮助学生做好跨入职场的准备;组织学生到企业体验,增强职业意识,在一定时段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岗位见习,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了解社会,做好就业准备;组织岗前集训、就业调研等形式多样的就业专题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职业角色意识,培养职业道德感;进行创业辅导,开展创业实践,举办“创业教育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努力实现更高层次的就业。

(4)公民教育模块——争做一名好公民。

第一,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立德树人。

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在文化基础科、专业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在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精致的校园文化,在人本化的日常教育管理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在稳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风尚,在全面开展网络主题教育和专题宣传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开展校园诚信教育,提升现代公民意识。

开设诚信校本课程;营造诚信校园文化;开展诚信校园主题活动;形成诚信传播体系,建立立体互动的宣传平台,增加受众数量、扩大影响力;开发涵盖日常学习与考试考核、日常交往行为、日常经济行为、助人为乐行为、其他诚信行为、诚信教育评价的系统软件等。

第三,积极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六合中专校采用专业小组和志愿者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调研、提出建议书、模拟举行听证会、开展公益行动等形式在诸如保护环境资源、关心公共问题、关注弱势人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逐步建立多元化的“角色教育”评价体系

评价内容多元化。家庭访谈情况、调查问卷的分析、学生好人好事的记录、学生违规违纪数据的分析结果、学生在各项德育活动中的参与度及表现等均是“角色教育”评价的第一手资料。

评价主体多元化。管理人员、相关教师、学生家长、学生群体和个体以及社会第三方均成为“角色教育”的评价主体。学校还非常关注网络动态,及时记录、收集、分析社会公众对 “角色教育”成效的评价,并以此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

评价标准多元化。学校建立了动态量化考核标准,形成纪律遵守、仪礼风度、家国情怀、活动参与、个人美德、班级贡献等六大标准体系。

评价方式多元化。在“角色教育”的评价过程中,学校坚持推行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形成性评价、鉴定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四、开展“角色教育”的收获

开展“角色教育”以来,六合中专校方方面面都在呈现着喜人的变化:“课堂蕴含生命张力、校园充盈创造活力、环境放射人文魅力”的教育追求正在落地;宽容、理解、关爱、合作、真诚的人文精神正在校园弘扬;国家、责任、纪律和荣誉正在师生心中生长;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毕业生获得了越来越多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之路越走越广;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德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德育特色学校”等众多荣誉。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

[3]高德胜.生活德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杨艳春.德育人本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概论课 教育教学实效性 对策选择

[作者简介]郭红艳(1974- ),女,河南开封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河南 开封 475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网络德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12-GH-187)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143-02

高职院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课程开设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人文素质;使大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信仰等方面得到全方位提升,实现人的现代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其实效性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

一、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特性分析

1.教育类型的实践性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涵养为核心的教育类型,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围绕教育目的,高职院校应注重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注重实践教育模式,注重校企合作,重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目的来设计教学方案,选取教育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途径。在“概论”课教育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兼顾国家的培养要求和高职生个体成长的要求。在“概论”课教育教学途径选择方面要兼顾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专业。高职院校“概论”课的实践性要求很明确,这是由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践性特征和“概论”课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要求决定的。

2.教育过程的主体性要求。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对象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整个教育过程的主体性要求强调高职生的个体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包括性格、素质、能力、成长经历、思想实际等方面。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造就或者说是塑造高职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实然层面达到国家、社会应然层面的要求。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我国社会公民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等不断增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差异性凸显,独立性增强,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高等职业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只有适应这一教育过程的主体性要求,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贴近社会市场实际,才能提高“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3.教育效果的整体性要求。教育效果是检验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高等职业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整体性要求强调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我们经常说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合格和可靠就是对学生的整体性要求,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不可能只有某一方面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如果是这样,这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合格和可靠是针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要把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结合起来,坚持教书育人相结合。

二、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理念思考

为了适应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实践性、主体性、整体性的要求,提高“概论”课教学效果,笔者提出“概论”课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该体系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的组织安排三个方面着手,将高等职业院校“概论”课教材的十五章内容整合为四个项目化教学模块,同时将四个模块分解为九个具体教学专题,进行积极探索和尝试。

1.教学目标的设计。为了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须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层次设定教学目标。首先是知识目标。通过对四个项目化教学模块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概论”课的性质、作用和地位,学习的方法和原则;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及精髓;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建立的过程;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其次是能力目标。能够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运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分析判断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指导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最后是素质目标。高职院校“概论”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指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科学文化素质是指学生通过对科学理论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正确处理个人、社会、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人文素质是指学生要有“国”、有“家”的观念,爱国守法、诚实守信等。只有将以上三个方面的目标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经得起社会和市场的检验和考验。

2.教学内容的选取。“概论”课教学内容的选取是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的。为了实现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的,我们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理论教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重点,共分为四个模块。第一个模块即第一次课,主要讲述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主要内容、意义和方法。第二个模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问题,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和理论精髓,整合了书上第一、二章的内容,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个模块是思想,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理论,整合了书上第三、四章内容,中心是思想。第四个模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项目五――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本任务与改革开放 ;项目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发展战略;项目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项目八――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和外交政策;项目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为了保证理论教学的效果,必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根据理论教学内容来设计。例如讲第一次课即绪论专题时,为了使学生明确学习“概论”课的目的、意义,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围绕为什么学习“概论”课这一主题,以3~5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小组发言人将本组的讨论意见进行反馈、梳理、总结。整个过程一方面引起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使学生的价值观得以凸显;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交流、协作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在校内校外的德育实训基地实习,在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做德育讲座,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等。

“理论+实践”这种教学内容的选取使单纯的理论教学走向学生生活、走向社会实际,在实现知识目标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3.教学的组织安排。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有赖于教学的组织安排。在教学组织安排上我们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讲授互动交流实践体验”五步来进行。在“任务驱动”环节,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详尽的课时授课计划和学期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明确规定每节课的基本内容、课时安排、重点难点等,学期授课计划是针对每一学期授课内容的详细规划。“项目导向”环节是针对不同教学模块认真领会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理论周数的不同,合理调整讲授内容的详略。“课堂讲授”环节是教学具体实施的过程。根据讲授内容不同可以采用不同教学法,比如案例教学法、演讲法、讨论法等。“互动交流”环节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和学生的交流,采取尽可能多的方式进行课堂互动、师生座谈等,教师总结提升。我们不仅注重课堂上和学生的交流,课下从周一到周六系部会安排专门教师、固定时间和固定场所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辅导,答疑解惑。“实践体验”环节是指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达到知行统一。

三、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方法论选择

方法问题对于增强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实效性至关重要。同样的教学内容,采取的方法不同,直接导致教学效果的不同。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方法论选择上,应注重“两个结合”“三个贴近”。

1.“两个结合”。“两个结合”首先是指先进性标准和广泛性标准的结合。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坚持先进性标准和广泛性标准的结合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统一的要求,即要求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达到统治阶级所要求的目标,这就是先进性的标准。但实际情况是,不可能每一个受教育者思想都达到先进性标准的要求,毕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生活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人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差异性、独立性和多变性,这就是广泛性标准。因此,“概论”课在制定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时要坚持先进性标准和广泛性标准相结合,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和个性。不能因为坚持先进性标准而忽视学生的个性,也不能因为坚持广泛性标准而忽视学生的共性。

“两个结合”其次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相结合。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和职业等多方面的影响。家庭、学校、社会和职业对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有其各自的局限性。

家庭教育是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所受的教育、性格、能力等都是对孩子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等产生重要作用的核心素材。如果父母的这些素材不具备优势或者处在劣势,就会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学校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机构,采用有组织、有纪律的育方式,保证了教育目的的实现。但是这种模式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如果主体性作用没有很好体现,反而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形成和发展的核心。人生活的环境和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跟人的素质形成要求相符合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跟人的素质形成要求相背离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消极的。我们要积极创造具备正能量的社会环境,进而促进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发展。职业教育是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形成和发展的灵魂。职业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为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涵养水平的提高。

2.“三个贴近”。“三个贴近”强调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增强教学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三个贴近”首先要求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要围绕高职大学生的特点进行。高职院校“概论”课的教材内容应该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设计,高职院校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素养,因此教材设计也应该突出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三个贴近”其次要求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要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避免空讲理论。比如,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问题时,一方面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中国化、实事求是的内涵等;另一方面将这一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基本原则,注重实事求是这一原则,教育学生生活中要注重个人实际,不能生搬硬套理论,首先要对自身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自我认识,不能盲目、盲从。“概论”课教学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更要注重在学生关心的问题上提供原则性的指导。“三个贴近”最后要求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要和国家、社会、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和国家重大问题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相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比如,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社会核心价值观问题,以及中国梦等问题在“概论”课教育教学中都不容回避,为学生的基本价值判断提供保障。

目前,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在“两个结合”“三个贴近”的要求上做得很不够,并且家庭、学校和社会并没有实现有机联系,因此,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不尽如人意。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问题涉及个人、国家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因此研究高职院校“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问题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贲国栋.科学认识网络媒体在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

[2]黄发友.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教学模式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0).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民族地区教育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程度,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教育发展就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性,在注重因材施教的基础上,不能忽视因地制宜,要将学校环境与当地家庭环境这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办好教育,教好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撇开片面强调学校教育的观念束缚,充分重视民族地区教育的特殊性与家庭及学校教育的关联性。在本文中将对二者的协调关系做进一步延展性分析。 

 

1.在民族地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摆脱家庭教育的附属地位观念 

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的今天,伴随着时代潮流,家庭教育也被赋予新的含义和更大的历史责任,而且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的社会现实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却相对比较薄弱与匮乏,对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就更是少之又少,研究的不足致使在这方面的理论水平明显偏低。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研究,摸出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的影响规律,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先天优势,加强其与学校教育的充分结合。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相比学校教育有着更长久的历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共同构成了教育的主体,家庭教育相比学校教育具有初始性,亲密性等优势,而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影响更加深刻。对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差异性,可以用自然环境、社会发展水平等外部因素来解释,也可以用教育投资、办学形式和师资水平等内部因素解释。然而无论给予怎样的解释,都不足以让我们忽视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各民族文化在内涵和特质上各有差异,构成了民族教育文化背景的不同特性。我国任何一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这也决定了每个民族教育观念的差异。少数民族的特殊的教育观念作为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民族的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都会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家庭教育又是人类教育学永恒的主题,家庭因素、环境因素都对孩子成长的重大影响。不同地区的家庭教育,民族教育,都会在孩子身上打上深深的烙印,家庭教育不应完全处于附属地位,应当在保留民族文化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学生接受新科学,及社会主义价值理念,配合学校教育。但是,如果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忽视对学生的集体主义认识,而片面强化民族情绪,很可能造成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抵触情绪。民族地区家庭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能使孩子能够更好的接受学校教育,接受社会主义新价值取向。 

民族地区应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做到积极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意识,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学习本民族之外的先进文化,还要有分辨性的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进行取舍,舍弃不适应时展的消极成分,这些任务和工作从家庭教育着手有着根本性的优势,从少数民族地区产期以来的教学实践来看,学校工作如果想取得成功,家长们的支持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从中也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施加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我们更不能将民族地区的教育事务完全认为是学校的事情,学校与家庭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分割开的。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更要认识到自身对学校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从观念上要解除地方偏见,民族偏见,从思想上重视教育,不能因为地区上,民族上的一些原因给学生灌输“读书无用论”等错误认识。同时家长要尽量与时代同步,与孩子同步,与学校教育同步,对自己的孩子有较深刻的了解,加强与学校交流,有利于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家长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任务就是传播给孩子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根据现实情况学校教育更加偏重于科学文化教育,但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更重要的,在学校的科学文化教育之后必要的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民族地区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必要的社会主义必要的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 

2.学校教育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尊重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有着特殊的情况需要面对,但是它仍然是一种具有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的教育时间活动,这几个特性也是它的优势所在,但不得不提起注意的是不能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地区民族文化对立起来,尽量规避与民族文化的冲突之处,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不要扩大矛盾性,尽量减小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负面小效应,在特殊问题上更是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只有这样才有将民族地区教育办好的可能。当前的学校 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而自由的人,在少数民族地区在不改变这一基本格调的前提下,尽量加强学校教育的自主设计,加强重视人的丰富性,对少数民族文化积极方面的肯定性,必须要认识民族地区教育的特征,促进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摆脱传统价值的局限性重新定位民族地区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实现方式,使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社会价值取向相协调,与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相协调,树立民族教育的整体观。是民族教育与社会需求相一致,与民族文化相统一,与家庭教育相协调。 

从近些年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调查情况来分析,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存在于:受文化程度,地区,民族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还相对保守,在教育方式,教育方法与思想倾向上还不够正确,存在着较为简单的,落后的的情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还有待加强。究其根本是部分家长的教育意识与当今社会的教育要求还存咋一定的偏差,所以,加强学生家长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融会贯通,因为不管从特性还是效果上两种教育方式是可以成互补之势的。只有构建好学校与家庭共同组成的桥梁,才能满足学生从道德到知识的多元文化价值取向,才能让教育一路走好。 

3.小结 

在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上,协调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关系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在尊重民族感情的基础上,逐渐缩小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增进交流,加强校方,家长之间的互动,不能让二者脱钩,因为这两方面本身就是同步前进的。家长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给校方提合理化建议,学校也应当为双方沟通积极假设有效地沟通平台。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更好的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俊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08). 

[2]赵取花.论族群意识与山区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1).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教育;学校教育;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023-01

项目名称:省级课题《社会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的互动对接课例研究》项目编号:CXLX13_397;主持人:陆秀秀。

在高速发展的教育信息化时代,我们可以发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影响着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人从接受学校教育开始到走上工作岗位,人生大于1/6左右的实践是在学校度过的。 由此可以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学校教育已经成为了个体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这是其他教学形式所不能替代的。社会教育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下的,作为一种多样化的教育形式,竟然有着“未成年人的教育与社会关系不大”的观念。 以下我会依据前人的观点进行陈述构想的缘起。

一、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

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无可厚非,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之间可能有着层层递进的关联,但绝不是兼容并进的,教育的宗旨和理想层面主要的是关注个体的整体发展,学校教育的功能却不在于此,学校教育需要调和好分配、监管、学术-职业功能,学校教育的宗旨与普及成就有关,这是根本上的差别,既然教育与学校教育有着普遍的差别,又有着分属的关联,那么如何能够将他们做到兼容并进呢?此时,我们应该看到社会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社会教育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在知识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可以扩展和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和特长”,社会发展多元文化的介入,社会教育模式多样丰富,渗入到了生活中每个角落,如若将社会教育的庞大催化剂加入到教育与学校教育中,那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短期或长期的问题,就能在兼容并进的基础上得到缓解。从宏观来看,赫曼•哈肯认为“协同系统就是需要将两个看起来完全不同的系统内部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合作,形成协同效应,这样两个系统工程的干扰功能就能够慢慢削弱,优势功能能够卓有成效” 这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同与合作有着决定性的启示,美国心理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在《人类发展生态学》中提出,人类发展的几个关键性因素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提出“四系统观”,认为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美国学前教育学家艾斯萨提出了儿童发展的同心圆理论,也论证了学校与社区与家庭教育三者必须密切协同运作,才能有助于儿童积极地成长与发展。不管是协同论,生态系统观或是同心圆理论,都给予了教育合作论新的启示,必须在个体学习成长过程中将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结合运用,才能促进全面的发展。

二、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的互动对接理论缘起

对于学校与社会音乐教育互动对接的构想,缘起于笔者对以上教育合作论,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兼容并进的思考,由此又延伸思考了分属于学校与社会教育当下的,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产生了具体去分析两者存在着何种关系、其合作又能带来怎样的价值与意义的动力。关于学校中音乐课程的创新构想,笔者认为要将社会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进行互动对接与合作,就需要将音乐作为一门专业,以专业性的教学进入学校音乐课堂,这样才能做到互相融合互相补充。安托尔茨关于公立学校新型音乐教学法就有着这样的新构想,他觉得理应将“课程中的音乐”理解成“音乐中的课程”;由于社会时代的不断变迁,欧洲教育界曾形成了一个公开透明的发展倾向:“各种教学样式和发展趋势迅速交替,不同的教学构想相互竞争”,无论国内外,学校与社会的艺术教学形式大相径庭,这也引起了学者的思考与深入研究,探究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何在一种合理的匹配和调和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和进步;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欧洲音乐教育的教学形式进入一个反传统的挑战时代,艾格布莱希特在《把音乐从科学种解放出来》一文中提出了“学校教材使思维愚笨化”的观念,让教育界学者们有的大跌眼镜有的据理力争,丰富的理论构想、多样化教育思潮的绽放总能收获芬芳,人们再一次发现了学校音乐教学中的弊病和改革方向,并在此时代,艾伦福特要求的“学校音乐的非学校化”和伊万•伊里希提出的“社会的非学校化”,都充斥着传统教育教学的观点,并形成了相悖论的理论观点,问题的出现和矛盾的日渐突出,最终形成了各类相关于学校音乐教学与社会性音乐教学的理论研究文献与著作,使得笔者兴趣颇高想要深入了解和研究。

我国学校、社会音乐教育在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不能避免两者具有局限性,如何能够让两者之间的局限和问题减少呢?那就是学校社会音乐教育的互动与对接,两者建立起合作的关系,才能够使优缺点互补,断层搭接,尽量减少问题的存在,从而达到优势最大化,教学全面化,合作规范化,全方位的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艺术素养与技能的提升。希望笔者的构想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为音乐教育的研究领域奉献自己微薄而不足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宋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32期

[2]详见中央文明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2011

[3]These Distinctions are original to Mark Holmes,”the secondary school in contemporary western society,”p.16-25

[4]杨雄,刘程.《教育合作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P6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大家上午好!

本年度颇有价值和影响的艺术教育盛会――2011’第六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今天在春城昆明拉开帷幕。

我代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并感谢各位的热情参与。

今天,到会的有来自全国艺术教育领域的大家和多位专家、校长、院长及教学科研第一线的辛勤耕耘者,还有来自海外的学者。我们的艺术教育事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中国先进文化的倡导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论坛得到广大业界同仁的支持和参与,体现了大家对艺术教育事业的热爱,更彰显了我们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前不久,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肯定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召开本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艺术教育杂志的领导部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并注资,于2009年11月组建的一家由文化部领导的着力发展传媒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新型文化业态的大型国有中央文化传媒集团,是党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先行者和排头兵。我们和文化部文化科技司非常重视这个论坛,从上一届论坛结束之后,就进入了本届论坛的筹备。为确保本届论坛的顺利召开,艺术教育杂志和云南艺术学院,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此让我们向他们尤其是云南艺术学院的领导和全体师生表示由衷的感谢!

前5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在艺术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首届论坛2005年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论坛聚焦于“艺考热”问题;第二届论坛2006年的“瑶湖谈艺”,在江西师范大学举行,论坛的主题为“高等艺术教育中如何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建立适应时展需要的现代艺术教育体系”;第三届论坛于2007年在沈阳师范大学举行,主题为“‘十一五’期间中国艺术教育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第四届论坛2008年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主题为“科学发展观统领艺术教育――探索艺术教育特色办学之路”;第五届论坛2010年在大连举办,主题为“回顾总结建国以来艺术教育发展历程,研讨艺术院校特色建设与创新教育”。

历届高峰论坛在不同时期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仅较深入地分析了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而且在相互交流中探讨了艺术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未来发展之路。实践证明,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发挥了引领艺术教育走向的作用,已经成为全国艺术教育学科的一个品牌论坛。

2011’第六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是在总结前五届论坛的基础上根据艺术教育发展的新情况、面临的新问题而举办的。这次论坛的主旨是,明晰艺术学科专业定位,继往开来,更好地建设适应时展需要的现代艺术教育体系;在当前学术界出现种种异端问题的背景下,为弘扬学术正气,规范学术行为,建立道德约束标尺;为促进艺术院校特色建设与创新教育出谋划策,同时以艺术教育杂志为媒介,搭建院校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探讨和交流全国各类艺术院校进入新世纪以来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多年来,《艺术教育》杂志全体工作人员秉持严谨的工作作风,面向全国艺术教育系统,为各大院校艺术专业师生和热爱艺术的各界人士提供信息,我们力求所刊登文章的学术性、原创性和思想前沿性,使《艺术教育》这本综合性艺术类期刊,既承担专业艺术教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信息传播作用,又成为普及艺术教育的大众读本。然而,我们更希望有更多的学术成果能够通过《艺术教育》得以面世。本届论坛的论文征集活动,意义就在于让我们优秀的学术成果有一个集中展示的平台。也希望通过各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使我们的《艺术教育》杂志能够受到更多业界人士的关注,得到更多专家与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

最后,希望各位专家,各位院、校长在论坛中畅所欲言,深入交流,对当前艺术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尤其希望通过对一些院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对艺术教育如何实施战略调整、人才培养、学科以及师资队伍建设、艺术教育资源开发与配置等进行交流、研讨,促进艺术教育的领导者拓展视野,提高战略思维和领导管理水平。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院校;外部利益相关者;利益博弈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1-0106-06

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遭遇瓶颈,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10 年国家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以促进我国社会各界共同推动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同时,各职业教育院校也意识到不能游离在社会体系之外办学。这样,职业教育必将与社会各界产生复杂的利益关系。如何有效平衡职业教育院校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基础上,引入经济学博弈论这一分析方法,探讨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教育院校与利益相关者各方利益需求,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期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及其引入职业教育领域的必要性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1]运用博弈论开始于 1944 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恩合作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博弈论对人的基本假定是: 人是理性的,或者说自私的,他在具体策略选择时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博弈论研究的就是理性的人之间如何进行策略选择。[2]一个完整的博弈包含以下基本要素:局中人、行动、信息、战略、支付函数、结果和均衡。局中人指博弈中选择行动以最优化自己效用的参与主体;行动是局中人的决策变量;信息指局中人对其他局中人的特征和行动的知识;战略是局中人选择行动的规则;支付函数是局中人从博弈中获得的效用水平;结果是博弈分析者感兴趣的要素的集合;均衡是所有局中人的最优战略或行动的组合。其中,局中人、行动和结果统称为博弈规则。随着博弈论的发展及其理论的不断完善, 博弈论已成为一种有力的分析手段,在经济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成功解释了社会中的众多经济现象。尤其是“公用地悲剧”理论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博弈论的内涵。1968 年,生物学家加勒特·哈丁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公用地悲剧》一文,成功地将博弈论中经典的“囚徒的困境”和资源耗竭结合起来,提出了“公用地悲剧”。 [1]他认为,在信奉公用地自由化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追求各自最大的利益,为我们揭示了理性经济个体的行为可能会导致集体公共物品的消亡。

根据博弈论的理论观点,职业教育属于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供给产生的“外部性”和“搭便车”现象会阻碍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外部性”[3]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了无需补偿的收益的情形,职业教育供给就具有正外部性。职业教育院校提供优良的职业教育,使社会人力资源质量整体得以改善。而当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众享受市场上既有的已改善的人力资源时,这三大主体无需再花费任何额外成本,就可直接享受人力资源质量改善带来的额外收益,例如:个人知识储备的增加、职业技巧的掌握、综合素质的提升等会使企业减少入职培训的成本。根据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这三个经济行为主体必定会继续“搭便车”,即参与职业教育的消费,但却不愿意承担其生产的成本支付。此时,就会出现职业教育院校努力发展职业教育,而其他利益主体等待“搭便车” 的现象。并且一旦职业教育院校提供了职业教育,就无法排除其他经济行为主体免费享受其额外收益。当职业教育院校的付出得不到相应回报时,职业教育院校作为一个理性人,就会选择退出这一行业,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福利受损,显然这不是大家所期待的。因此,在分析职业教育发展问题时,引入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有利于深化对职业教育这一行业涉及的所有经济行为主体的认识,研究其行为规律,揭示经济现象背后形成机制,构建新的机制以激励职业教育的各经济行为主体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建设中来,最终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职业教育及其利益相关者概述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在企业管理领域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能否获得长期的生存和繁荣的最好途径是:考虑其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并满足他们的需求。本文认为,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职业教育领域,有助于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与思路: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满足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并且有效平衡其间利益关系,促使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建设中,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4]

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核心人物之一弗里曼,1983 年在其《战略管理: 一种利益相关者的分析方法》中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够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者是受公司目标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 [5]受此启发,所谓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就是指受职业教育发展影响,同时其行为又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个人和团体。本文将重点分析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核心利益相关者与职业教育院校的博弈过程,包括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众。

(一) 政府

政府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出资者,对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的影响是直接的。政府期望通过职业教育达到:1.政治诉求: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实现政治的社会化,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2.经济诉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当地劳动者整体素质和劳动生产率,服务技术开发,培训技术人才;3.文化诉求:传承民族的优良文化,形成独特的民俗民风。

(二) 企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以追求利益为出发点。企业希望从职业教育得到收益而产生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有:1.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获得与企业岗位需求一致,并能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技能型人才;2.为企业节约成本:职业教育为自己培养合格的后备人才队伍,使学生就业时能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省去对新入职员工的培训成本;3.技术服务:企业期望职业教育的师资有实力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援助。

(三) 社会公众

作为投资者、纳税人,潜在受教育群体及消费者等众多角色或多或少地与职业教育有着一定的经济联系,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自然会有利益诉求:1.合理有效地利用办学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2. 能够根据社会公众的教育需求,设计和调整专业设置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个性化职业教育需求;3.达成学校与社会公众在教育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统一,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进而增加社会公众的利益,使投资获得丰厚的回报。

三、职业教育院校与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由前文论述可知,职业教育供给具有正外部性,正是由于职业教育的这个特性,导致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其利益相关者的任意博弈决策都是向着“搭便车”的方向努力,从而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职业教育院校与政府的博弈分析

职业教育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供给者,希望政府能够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包括社会宣传、资金支持、政策扶持等,促使职业教育发展,以最小成本,获取经济利益和实现自我价值。政府则希望职业教育院校主动提升职业教育的影响力,以最小的财政支出达到自身对职业教育的诉求。虽然双方都希望职业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双方为了各自利益,在职业教育不同发展层面又会采取不同的战略。虽然职业教育院校提供职业教育,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职业教育院校不一定会主动选择促进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从职业教育发展层面来看,职业教育发展的好坏程度,对于行业从业者来说只是收益大小的影响,但对于国家的影响程度则很广泛。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人才是其中一个重要竞争因素,一旦职业教育发展受阻,人才建设就会受阻,对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就会产生影响。因此,政府一定要促进职业教育得到良好发展,双方博弈为智猪博弈。[6]

如图1所示,无论政府选择等待还是主动促进职业教育院校的发展,职业教育院校的占优策略是等待;当职业教育院校采取等待策略时,政府的最优策略是主动。此时的纳什均衡便是(主动,等待)。从现实角度分析可知,对于职业教育院校来说,需自己负担办学的基础设施、办学等基本费用,在收入受限的情况下,职业教育院校不会投入任何资金和精力发展职业教育。因此,无论政府作何决策,职业教育院校都会选择等待策略。而对于政府,情况就有所不同,出于整体宏观发展考虑,即使职业教育院校选择等待,政府同样必须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旦职业教育陷入困境,会给社会带来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博弈矩阵来看双方都实现了利益最大化,但从职业教育发展来看,并非实现了总体利益最大化,职业教育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具体落实者,没有主动积极地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只是靠政府的扶持,只会使得这只“小猪”越来越懒,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效率日趋低下。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助于职业教育的更好发展。

(二)职业教育院校与企业的博弈分析

从上文分析可知,企业也希望职业教育发展得越来越好,由于职业教育的正外部性会使企业在博弈过程中向“搭便车”的方向努力,而职业教育院校的办学特色就是培养工作于生产、服务一线或直接从事一线作业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与企业开展合作无疑对其自身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双方的博弈过程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是否会选择主动与职业教育院校合作;二是,是否所有企业都会选择合作而非“搭便车”。

1.学校和企业间的智猪博弈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技能人才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转化科技成果、保证产品质量的主干力量,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对企业也是十分有利的。对于学校来说,开展校企合作肯定会付出一定代价,但只有办出特色、办出质量,才能在职业教育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工学结合、产学合作,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7] [8]

假设学校和企业都能理性地做出判断,根据对方的行为做出理智的抉择。显然,无论学校是否主动开展校企合作,企业的最优策略都是选择不主动合作或保持消极态度,等待搭学校的便车。而学校的选择则是主动与企业合作,因为它知道企业一定会选择等待,所以无论企业是否主动,学校本身都必须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尽管这样学校会付出一定成本,会让企业搭便车,但如果学校不采取这种行为,它将一无所获。

2.企业间的囚徒困境

根据博弈论的有关原理,我们做以下几个假设:第一,假设A企业与B企业的社会地位相对平等,所掌握的资源也大体相当;第二,A企业与B企业都对人才有需求,而这种资源是稀缺的;第三,A企业与B企业都能理性地做出抉择,以利益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当A企业和B企业同时与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时,则每家企业可以获得8个单位的利润;如果A企业推行校企合作而B企业不推行,则A企业只能获得2个单位的利润, B企业获得10个单位的利润;如果两家企业均不严格执行校企合作,则每家企业都可以获得5个单位的市场利润。

从图3的博弈结果来看,无论是对于A企业还是B企业,它们的占优策略都是不合作,等待搭便车,所以这一博弈的最终结果就是A企业和B企业都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选择不开展校企合作,以获取5个单位的利润,从而达到均衡。但是从整体来看并未达到整体效用最大化。

当职业教育院校与企业发生利益关系时,为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企业从自身角度考虑,无论是与学校博弈还是与其他企业博弈,其最佳选择都是采取等待的消极态度,而校方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占优策略则是积极联系企业争取实现校企合作,在学校与企业博弈过程中又存在“一头热”的情况。很明显,这并非效率最大化的选择,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校企间合作的困境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职业教育院校与社会公众的博弈分析

根据上文分析,社会公众的范围广泛,公众会以多种角色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当社会公众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选择职业教育时,必定会促进职业教育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当职业教育院校获得支持时,是否能够兑现对社会公众宣传时做出的承诺、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就会使博弈发生变化。

图4给出了现实生活中职业教育院校与公众博弈的过程,无论公众是否支持,职业教育是一种既有的教育模式,但是公众可以选择支持该教育模式,也可以选择不支持。当公众以积极的态度支持职业教育时,学校则面临是否能兑现对公众的利益承诺,即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就业等。若兑现承诺,则学校获得5个单位效用;但是若不兑现承诺,学校可以省去办学成本,实现10个单位的效用。因此,学校会选择不兑现。假设信息完全,公众知道自己选择支持策略,校方不会兑现承诺,此时公众则必然会选择不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必然受阻。但是现实生活中,博弈不会一次就结束,即并非零和博弈。一旦校方第一次选择不兑现时,公众就不再支持职业教育,因此面临重复博弈的校方会选择兑现承诺。现实生活面临的又一问题是,信息不是完全公开的,公众并不知道学校是否会兑现承诺,如果支持职业教育,而学校又不能兑现承诺,公众会蒙受损失,而不支持并不会面临任何风险。因此现实生活中公众对职业教育褒贬不一。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双方合作,监督学校兑现承诺,才能保证公众利益,同时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基于博弈分析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对社会各界都有着重要影响,但其健康发展不是某一方主体所能单独完成的,需要各方通力协作。然而职业教育的公共产品及其正外部性的特点一直影响着职业教育院校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合作质量,导致职业教育发展状况一直不尽如人意。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院校应当与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争取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外部利益相关者对职业教育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合作伙伴关系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大力激发职业教育院校办学积极性

政府应改变对职业教育“抱着发展”的现状。政府作为国家的宏观调控者,应发挥其主导作用。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多依赖国家的全方位服务,缺乏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一直安于扮演前文提到的“小猪”角色。促进职业教育健康稳定的发展,政府应当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政府应当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政策和制度。为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尽的责任,也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第二,扮演好“守夜人”的角色。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应为职业教育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而不是事事包办。这样有利于激发职业教育院校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的声誉,以获得社会更多的资助,而不是仅仅依靠政府的扶持。

第三,发挥其主导作用。参与职业教育院校发展目标制定,将职业教育院校的发展目标更好地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倡导社会公众尊重职业教育、热爱职业教育、参与职业教育;鼓励职业教育投资的多元化,促进企业参与办学,大力引进民间投资,丰富职业教育办学形式。

总之,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而非包办代替,培养职业教育院校独立发展的能力,使其摆脱对国家的依赖,寻求更好的发展资源。

(二)科学有效促进校企合作

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企业应为职业教育院校提供实践、实训、实习等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支持。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因来看,它们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是一种趋利行为。尤其是在与职业教育院校的博弈中,企业的趋利行为使其更愿意搭学校的“便车”,只有改变“游戏”规则,才能够促使校企合作长期有效进行。

政府应当建立相应的利益激励机制,促使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发展。在政策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信贷、价格和财政等经济杠杆,对校企合作给以政策倾斜,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激励与引导作用。在合作形式方面,允许和鼓励企业通过参与职业教育获取合理利润。在教育部门的监管下,企业可以单独或与院校合作建立高标准的大型实习实训场所,通过提供培训和证书考评获取相应利润。企业可以直接投资职教集团,通过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质量,获得合理回报。企业可以通过资金注入,主导职业教育院校的运作,获取相应利润。

当然,校企合作中还存在着企业与企业博弈的“囚徒困境”,对此应当本着谁投入谁获利的原则,实施校企合作。首先,上述激励机制的建立就是要做到谁付出谁获益。其次,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形式也应当更利于双方的发展。例如:建立企业与学校专有的合作项目,与校方共同培训企业所需要的专用人才,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同时还可以提升学校的就业率。

(三)促进社会公众参与职业教育办学

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了解有限,导致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发展既有诉求,但又缺乏支持力度。因此,应当积极促进社会公众参与学校的办学过程,对学校的主要工作进行评议监督,促使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影响力。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成立第三方评审监督委员会参与办学。

评审监督委员会成员包括政府代表、企业代表、媒体、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等,直接或间接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委员会成员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代表着各种群体的利益诉求,同时还提供了无形的资源。政府可以掌握职业教育的发展状态;媒体通过教育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提升媒体自身的社会公信力与影响力;学生及家长可以对学校有个全面了解。学校则可以得到政策优惠、免费的社会宣传以及潜在生源。

在实现共同治理方面,首先,校方可每年向委员会提交发展报告,对本年度的教学和就业等情况进行汇报;每5年召开一次大型听证会,各职业教育院校向委员会报告5年发展情况,征求对下一期发展规划的意见。其次,定期组织各地区委员会成员到校参观,实际了解办学情况。同时,委员会可以选出职业教育发展模范院校,为职业教育院校树立发展的榜样。委员会各成员根据自身诉求、治理能力在学校治理中各行其责,实现“共同治理”。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25.

[2]〔美〕冯·诺伊曼,摩根斯顿.博弈论与经济行为[M]. 王文玉,王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80.

[3]〔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M]. 胡代光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115.

[4]李名梁.职业教育吸引力研究述评[J].职教通讯,2010,(10):14-15.

[5]Freeman E.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M].Boston: Pitman Press,1984.234.

[6]罗建法,高建华,杨海龙等.如何打破智猪博弈的困境[J].中国新时代,2005,(8):90-93.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本文系张连绪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我国一流高职院校发展路径研究”(11JYA880150)成果之一。

摘要: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任务目标中,基于我国幅原广大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非均衡性,产学研结合的校本特色探索,成为深化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关键突破口。从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管理多学科视野,分析示范性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原理内涵,推进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内外制度机制构建,探索高职产学研结合的校本策略与途径,有利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有效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示范性高职院校;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管理;产学研结合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一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抓住百年难逢的契机,积极融入国家改革发展的壮阔大潮。在诸多开拓性探索中,产学研结合无疑是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类型的关键点。在三年国家示范性建设涅槃般的困惑与阵痛中,高职院校打开学科视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以产学研结合为突破口,对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模式进行颠覆式改革探索。事实表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先行先试,对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一千多所高职院校,正在发挥多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实践与理论循环扬弃的上升规律中,从多学科视野分析示范性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理念价值、科学体系与校本策略,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瞄准国际水平持续创新,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示范性高职院校与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就教育学原理与产学研结合的逻辑概念而言,具有教育的同一性。在特定历史阶段,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之始,高职教育从人才培养定位到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改革,产学研结合等问题,无论在理念、目标、策略、途径多个维度,从现代教育意义而言,基本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基于此,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从特定历史的价值内涵与逻辑意义,可以作为专用概念;而在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先行先试,可称之为中国高职教育颠覆式的变革。而在这场变革中,产学研结合从薄弱点到创新点,因而也是开拓创新校本特色的关键点。

一、基于教育哲学视野,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本科压缩或技校加码的非理性状态,探寻高职产学研结合的理念共识

1.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哲学原理

产学研结合,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之路。我国高校的产学研结合发展,始终以国家教育方针及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而示范高职院校,更加关注教育哲学原理视野的思考,以求指导产学研结合的方向性与科学性。在产学研结合的逻辑思考中,着重将中西哲学、教育学、文化学原理与高职教育基本规律的探索相结合,批判地吸收了古希腊苏格拉底 “德知合一”的教育伦理、亚里士多德“德智体美”的教育思想、柏拉图“理性教育”的教育哲学等西方思想文化史上深邃的理性光辉[1];认真学习中国古代教育哲学中“道与器”、“德与术”、“义与利”、“学与习”等教育哲学命题,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修养范式,并以此作为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问题的宏观理论视野与哲学基础。

《论语》开篇即提出“学而时习之”,可以理解为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基本理念指导。千百年来,很多经学家与现代浮躁学者,将其解释为:学到的知识经常复习,练习,意有偏颇。《说文解字》解释:“習,数飞也。”[2] 结合“习”的甲骨文与大篆字体来探究,习,可理解为:小鸟在阳光下初展双翅,慢慢地、反复地练习飞翔的意思。此字为汉字“六书”中的造字法,在两个独体“象形”字基础上,进一步发明创造为“会意”字。“羽”字,本意为双翅,因而“习”本身含有轻微地、循序渐进地飞翔之意。如今日仍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的“习习春风”、“习染微渐”,即是古词本意的传承应用。而“日”,指风和日丽,是小鸟试翔的必要环境条件,二者互为逻辑依存,构成知识与技能成长、内化、获取的整体系统。由此可见,《论语》作为中国东方教育学圣典,在开篇处,已高屋建瓴,提出教育的本质内涵是理论与实际、感知与实操辩证性行进的过程,同时,更为千年百代后的职业教育产学研的结合,奠定着深厚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

2.明确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性原则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之初,国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尚不清晰,其课程设置或是本科课程减量,或为中职技校加码。在此框架下,产学研结合流于对本科的简单模仿,或对中职教学组织形式的简单重复。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在深刻探究产学研的教育哲学本质内涵前提下,力求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与人才培养定位、模式、课程教学改革相适应,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必须有明确清晰的原则性目标。首先,要着眼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锻造师资团队的双师能力素质。其次,要满足学生的实习就业需求。具体而言,教师深入企业,针对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合作开展技术革新、工艺改造、产品开发等专业,从而引领企业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学生在工学交替、产学结合中,参与行业企业生产过程,熟悉掌握岗位需求的基本专业技能。因此,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对于本科院校更凸显职业性原则,对于中职院校更凸显高等性原则。

二、基于教育社会学视野,针对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浅表性与形式化,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制度机制建设

1.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教育社会学原理

社会学在源头处与教育学关系密切。涂尔干强调社会学家的主要任务就是从教育研究社会发展问题。[3]之后现代结构功能理论学派的斯宾塞、帕森斯强调了教育在社会化运行系统中的平衡功能;而教育社会学的冲突理论,则以批判的精神,解析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点,与功能分析相映成辉。在多种流派理论的应用借鉴中,可以清晰看到,中国的高职教育,伴随改革开放对人才需求的增加,短短数年规模迅速扩张,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在为社会发展培养大量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诸多矛盾日益凸显。国家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启动,不仅仅是教育财政对高职教育的理性关注,更是对高技能人才断层的积欠补偿性投入。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结构的非均衡性,高技能人才需求与提供之间的巨大缺口,必然成为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制约因素。久处高等教育边缘的高职教育,其社会功能已不再是教育学家的高深宏论与流派之争,而是社会发展倒逼政府资源配置对高职教育发展做出科学调整的必然。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是实现人才定位目标的需求,更是高职教育融入社会发展与运行系统的必然。有关研究数据表明,目前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基本位于社会分层的蓝领上位与白领中下位之间。[4]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中,他们是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的的活跃群体。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专业技能的职场职业竞争力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涯择业潜力。

2.构建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社会运行体系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在校企合作中融入总体社会管理与社会运行的制度机制,构成了完备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我国政府对高职教育产学研发展的分类指导政策十分明确,早在1996年5月,国家就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05年11月国务院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5];2006年,教育部下发16号文件,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6],并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提出要求——要做校企合作的示范。可见,中国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问题,与中国职业教育总体发展状态相同,从来不缺乏共识与宏观政策。但是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状况,却与人才培养需求、社会技术服务需求、师资队伍双师能力素质需求极不匹配。这关键是因为缺乏社会运行机制意义上的系统性制度与机制。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适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结合的科学体系。首先,国家法规、地方法规的执行监督要一体化运行;其次,国家与地方政府应出台企业、团体、机构等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优惠政策;再次,高职院校要将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工作融入学校教育管理各个方面,制定内部促进与激励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最后,国家、地方、团体机构要构建职业教育发展合作、产学研结合的监督评价机构与运行机制。我国高职院校,尤其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在产学研科学体系构建中,继续创新探索,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辐射作用。

三、基于教育经济管理视野,针对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区域性需求,确立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定位与产学研结合的校本特色

1.教育经济学理论与高职教育的功能价值

在教育与社会运行的各种关系中,其与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与区域文化经济发展更具同一性特征。任何学科的迅猛发展,必然以生产力重大革命带来经济发展的社会需求为首要前提。从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派关于社会分工、市场机制、就业等论述[7],到新经济制度学派主张政府对市场和公共资源配置进行有效管理[8],尽管他们所处时代不同,观点迥异,但他们的学说皆涉及到教育与经济关系的问题,教育从来就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兼具的社会事业与社会经济的活力源。西方工业革命时代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与各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紧密相连。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强劲的生产力,在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力逻辑循环链条中,教育产出的是决定性生产力——人才;在掌控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源中,基于产学结合、产研并进、学研相长的校企合作技术开发,活跃于一线生产的高技能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最为直接,因此人力资本转换的市场反应也最为敏捷,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价值也最为显见。

2.探索区域性产业特征与产学研结合的校本特色

工业革命带动了西方职业教育规模与水平同步发展。同样,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十五”期间规模扩张,是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特定历史阶段形成的大量粗放型加工产业,随着科技与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诸多制约因素渐显。我国经济发达区域,“十一五”以来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为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与之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至今仍然严重短缺。面临挑战,国家启动的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基于所在区域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人才需求,以产学研为突破口,全面改革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校本战略与特色。

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分布于我国不同区域。区域间经济发展存在非均衡性,学校历史基础、体制特点各异,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面临重重困难,但同时也具有巨大创新开拓空间。从区域性特点看,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都能最大限度整合有利资源与特色条件,走出具有鲜明区域经济特色的产学研之路。从学校历史基础与办学体制看,合并院校、升格院校、新办院校、地方院校、行业院校、民办院校等等,都在产学研战略上扬长避短,长板做成亮点,短板做成特色,依托区域经济资源、行业资源、地缘资源、优势产业与特色传统产业资源,扎实推进政府、行业、企业、学校联动,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策划及实施,有效提升总体办学质量,形成了多地区、多民族、多体制、多类型、多样化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四、结语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带动了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长足发展,但在总体发展中,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仍然是明显短板。因此,需要从教育的本质价值、社会的发展运行体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宏大视野着眼,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从国家法规制度、地方政府资源配置、企业行业深度参与、学校内部制度建设等方面,逐步构建产学研结合多元协同创新的科学体系。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诗学[M].商务印书馆,1996.

[2]蒋人杰.说文解字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0.

[4]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 号).

[6]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