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案例剖析材料

案例剖析材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案例剖析材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案例剖析材料范文第1篇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探索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通过学习,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今后一定要进一步深刻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渗透到实际工作中。我们讲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首先就是安全发展。这就要求学校、老师、学生、家长都要天天讲、时时讲,牢牢记住“安全第一”。

反面事例

在没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前,我们班曾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现象,在去年的11月,我们去贵门实践基地,我们班的徐帅和杨岳林在抬番薯的时候,因为安全意识麻痹,思想不集中,导致出现了一出严重的安全事故,徐帅的两颗门牙被抬杠打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再比如,我们班的徐梦璐在舞蹈教室回来的路上,也因为安全意识不强,在走路时摔了一跤,结果造成左脚骨裂,同样出现了严重的安全事故。还有,去年下半年的一节体育课,我们班的王珠辉在回来的途中,因为走路是不看路,结果崴了脚,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以上几起安全事故都是因为学生安全意识不强,我班主任老师教育不够到位造成的。

正面剖析

今年开始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班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为此,我们班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手。

1.上好班队课,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今年的每周星期三下午的班队课,决不轻易挪作他用,这也是学生最喜欢的一节课。利用这堂课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常规教育,及时传达学校的各种会议精神,使他们的言行与学校的要求保持一致,同时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多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告诉孩子们人生中最大的灾难是什么呢?不是其他的答案,而是两个字“无知”。其中,安全教育是这堂课的重头戏,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常识,通报校内外安全事故,而且做到精心组织,认真备课,决不能流于形式,活动要务实,不能产生有松口气歇歇的想法,做到警钟长鸣!

2.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

本学期以来,尤其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来,我经常教育孩子们要记住:人命关天,安全第一!让他们从文明规范做起,少一点冲动,多一份理性,多一份自律就多一份安全,遵纪守法,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当我们能做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便向文明的彼岸又靠近了一步。有时我对他们说在你们刚出生不久的这一段时间里,知道了人是会死的,就特别害怕,做什么事情都变得谨慎小心,甚至还不敢一个人出门。随着自己的不断长大,慢慢地觉得好像死亡离我们很遥远,于是安全防范意识开始逐步下降,闯红灯、骑车带人、并排骑车、在马路上玩耍追逐、打架斗殴、进不良场所等等,比比皆是,导致了一起起恶性人身伤亡事故。就这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离开了这丰富多彩、令人流连忘返的世界,人生奋斗的梦想也就随着生命的终结而破灭,后悔的机会也没有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6万至2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天就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这是一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呀。同时,我也多次举到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几起学生安全事故,让孩子们随时提高安全认识。

3.加强演练,提高学生的防范能力和逃生技能。

在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学校也扎实地开展了各类安全演练。由于我们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师生人数二千多人,四十八个教学班级,加上各个楼层的面积生均占地不足1.5平方米,学生活动场地严重不足,安全隐患非常严峻。在本学期的安全演练中,为提高安全演练的效果,每次在演练之前,我们班都进行了预先演练,对可能在演练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一切准备,要求参加演练的学生们听从老师的统一指挥,有序开展,按时到位,责任到人,确保万无一失。演练结束之后,我们还对演练活动进行了总结,逐步提高了学生的防范能力和逃生技能。

4.让学生注重细微处,增强防范意识。

安全事故往往发生在不经意的行为中,时时处处都存在安全隐患,哪怕是每天非常熟悉的上学路上、放学路上、课间做操和休息,周一参加的升旗仪式等,甚至连上厕所都要想到安全,否则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本学期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起,我们特别强调安全教育。“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也许有些知识学生们可能没有机会使用,但如果危险真的发生了,又没有这种知识和技能的话,结果将会是截然不同的。

5.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个别教育。

案例剖析材料范文第2篇

在学习提高阶段,我乡始终抓住本阶段的主要环节做工作,着力从“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指导思想、严格学习纪律、细化目标任务、落实领导责任”这五个方面入手,全乡所有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严格按照要求,系统学习,积极讨论,强化观念,达到了预期效果。*月*日召开动员大会后,全乡24个村和乡直单位支部分别制订了《实施方案》、成立了相应组织,使全乡开展的学习教育活动自始至终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有具体有效的组织形式,有实实在在的活动内容。乡机关开避了“学习园地”,将一些较好的心得体会文章刊登出来以供大家借鉴学习,活跃学习氛围,使全体党员干部在浓厚的舆论氛围中自觉接受教育和熏陶从*月*日开始,坚持每个工作日下午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严格签到制度、考勤制度,严格学习纪律,无论自学还是集中开会,都做到了每个党员干部一个不漏,一次不缺。并督促党员干部在由统一购买分发的笔记本上细致地做好了读书笔记,根据所学所做所思所想认真地撰写了心得体会。在学习交流讨论会上,要求人人要发言,发言要精,不能泛泛而谈;要求个个讲体会,体会要深,不能蜻蜓点水,切实做到边学习边记录,边学习边写心得,边学习边交流,边学习边讨论,通过层层引导督促,大家端正了思想认识,激发了学习的自觉性,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系统地学习,深入地思考,培养起主动学习的习惯,确保了学习的热情不减、标准不降、劲头不松。

在第一阶段学习提高的基础上,我们重点进行了“六查六看”和“三查一看”活动。把自我剖析、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工作放在更高的起点上。在第二阶段伊始,我们就召开了转段大会就对照检查阶段的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在明确了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方法步骤、工作重点和时间安排的基础上,我们每个机关干部都以高度的责任感、严肃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了这一阶段的活动之中。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我们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征求意见:一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关干部深入到所包村进行了专题调研,广泛征求基层群众对机关干部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召开党员干部座谈会。征求他们领导班子及成员的意见。三是发放征求意见表。从这些意见和建议看,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本着对党、对人民、对同志高度负责的精神,本着关心爱护乡班子、领导干部和普通干部的精神提出来的,许多意见既一针见血,又非常中肯。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负责人、一般干部之间,一般干部与一般干部之间广泛开展了谈心活动。同时,我们还把谈心活动延伸到了基层服务对象。在谈心活动中主要领导带头诚恳地征求大家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被征求人认真负责地指出了班子成员,一般干部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一般干部之间、一般干部与一般干部之间也都积极主动地开展谈心,敞开思想,坦诚相见,与人为善,诚心诚意地征求意见,开诚布公地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推心置腹地交换意见和看法,共同营造了相互袒露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和谐氛围。在撰写自查剖析材料过程中,我们本着抓实抓牢的精神,坚持时间、进度服从质量,环环相扣,反复修改。为了便于修改我们要求全体干部的剖析材料一律存入微机中。在整个学教活动中乡主要领导自始至终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地精心组织实施,还带头征求各层次干部群众意见,带头谈心交心、沟通思想,带头剖析,发挥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为组织开好组织生活会,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会前精心准备。每名机关干部撰写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发言提纲。二是为发挥局班子成员示范作用,我们要求每一个班子成员分别负责组织相关科室的民主生活会,通过精心组织确保了组织生活会的高质量。在生活会中,每个领导干部坚持做到了带头学习、带头谈心交心、带头撰写发言提纲、带头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第三阶段的学习教育活动中,按照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案例剖析阶段工作安排,崔家庄乡党委结合实际,认真开展了各项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乡党委召开党政班子会议,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把握工作重点,研究制定了学校案例剖析阶段工作安排。召开全体党员干部会议,对对照检查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安排案例剖析阶段工作,党委书记冀连明同志在大会上进行了动员部署。在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案例剖析阶段动员会以后,我们又专门组织会议对献计献策活动进行专门发动,讲清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对改进我乡工作的重大意义,使广大党员积极投入到献计献策活动中来。为此,我们要求每名党员认真对待献计献活动,不能走过场。为了使献计献策活动更有实效性,党委对党员献计献策的内容进行了细化,使党员做到心中有数,更有针对性。为了使党员同志更广泛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一是下发合理化建议反馈表到每个党员,针对全乡工作重点提出建议;二是组织召开座谈会,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三是班子成员和个别党员进行交流,单独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党员同志通过不同渠道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乡党委分别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汇报、汇总。为切实开展好专题调研活动,我们按照领导分工情况,在班子成员认真讨论、深入分析的情况下,分别确定了调研专题。乡村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干部,按照调研专题的细化内容分别开展调研,并随时汇报调研情况,最后听取汇报,安排专人汇总。根据个人调研内容,深入到村企单位,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掌握翔实的资料,做好调研记录。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思考,认真撰写了案例剖析报告。

案例剖析材料范文第3篇

1.通过案例教学法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早在1910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医学院和法学院就开始在课堂上应用案例教学。通过将医院的病例和法院的判例给学生进行研讨教学[3],提高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了一个工厂里纸箱集合运输的实例。在最初的运输包装设计中,由于缓冲的设计考虑不够,导致运输途中货物冲底,纸箱破裂。该厂设计人员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讲完问题后,暂时不做进一步说明,而是发挥学生所学的包装动力学知识,让其自己思考。学生从缓冲材料、缓冲系数、振动频率等多方面着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然后和工厂里的实际解决方案进行对比,并从成本、时效、便捷等方面综合考虑。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把包装动力学、包装材料学等课程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有效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通过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新时期人才的一个核心能力。包装是一门集艺术与工程于一体的学科。既有艺术设计,包装装潢上的创作,又有包装材料,包装工艺上的创新。在运输过程中,产品的外包装需要经历不同的环境和条件。有学生将自己在外面兼职做的一个大米的设计在课堂上展示,从小包装的真空包装,到15公斤装、25公斤装的普通大米。从物流与运输的角度来讲外观设计、结构设计、强度设计等包装设计过程,用自身经历给其他同学以启发。在另一个案例教学中,通过一个杜邦公司年度设计大奖项目———一个以纸板角条加上用塑料做的连接角做成的可拆卸笼状箱体,从节能降耗到设计创业,与学生一起探讨,让学生发现,其实创新离我们并不遥远。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小到鸡蛋的运输包装,大到四个立方的容积的可折叠保温包装,还有近年我校包装工程专业所获各种大学生创新奖项,许多已经在课堂上,以案例的形式进行讲解和点评,进一步激发下一届同学的创新欲望,提升创新能力。

3.通过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习能力、业务能力、创新能力、思想品质四个方面。学会学习(learningtolearn)。大学教育除了传授必要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自学,如何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同时,大学本科培养的主要是应用型人才,需要通过系统的基础、专业课程培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建立学生的研讨小组,分工合作,对于包装从设计到运输进行整体的讨论。如某小组自己拟定了一个题目,葡萄酒的运输包装。小组成员在讲解时首先说明了葡萄酒的定义、葡萄酒的种类、包装工艺设计路线、葡萄酒包装设计的文化特性。在核心介绍中讲到葡萄酒的包装基于下面几个理念:①安全理念;②促销理念;③生产理念;④人性化理念;⑤艺术理念;⑥环保理念;⑦视觉传达理念。着重讲到安全理念:确保商品和消费者的安全是包装设计最根本的出发点。在商品包装设计时,应当根据商品的属性来考虑储藏、运输、展销、携带及使用等方面的安全保护措施,不同商品可能需要不同的包装材料。目前,可供选用的材料包括金属、玻璃、陶瓷、塑料、卡纸等。在选择包装材料时,既要保证材料的抗震、抗压、抗拉、抗挤、抗磨性能,还要注意商品的防晒、防潮、防腐、防漏、防燃问题,确保商品在任何情况下都完好无损。在运输环节中,重点讲到葡萄酒运输过程中要保证以下条件:①酒瓶必须斜放、横躺或倒立,以便酒液与软木塞接触,以保持软木塞的湿润;②理想的贮酒温度在10~16℃,温度愈低,成熟愈缓,湿度约在60%~80%,但湿度超过75%时酒便容易发霉。③避免强光、噪音及震动的伤害。并举例,某年一宗海上运输的葡萄酒由于运输过程中温度过高而导致变质,通过IFRD电子标签进行了原因分析和溯源,是运输过程中温度太高而导致产品品质变化,从而厘清了责任。这个案例的选择,学生花费了相当多的心思,也从中学到不少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自己所学知识的综合整理,实现了一个产品运输包装的全过程了解,对于将来类似的需要整体考虑的包装设计,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案例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1.案例教学时应精选出典型案例[4]。经典案例的选取,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通过广泛阅读、同工厂实际接触和调查研究,获取生产一线的案例。另一方面,学生建立讨论小组,自己去挖掘筛选有代表性、有意思的案例,并展开剖析。经典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实际应用性强;②具有普遍性;③有一定的理论内涵。

2.案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动性的激发。案例教学不同于举例教学,举例教学只是来自于教师一个人的解说,而案例教学,更多需要来自于双方的沟通,从而获得更为真切的感受。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积极性成为教学效果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本课程教学中,通过课堂表扬、研讨成绩计入平时成绩以外,还告诉同学,好的案例将会作为经典案例写入老师的讲义中,为师弟师妹所学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3.案例教学的及时总结。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以实践。有些案例具有理论或是创新的典型意义,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作灵感。因此,遇到好的案例,必须及时总结,并规范化。通过不断积累案例,精选案例,深入剖析案例,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总结

案例剖析材料范文第4篇

举案说法类节目

举案说法类节目侧重通过对案件的揭示达到普及法律知识,澄清模糊认识,做出符合法律法规的评判的目的。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演播室讲座型。即邀请法律界人士在演播室以一个或几个案例作为由头,具体解析其中的法律关系。如央视的《法律讲堂》通过专家主题讲座加背景简介的形式,讲述相关法律法规所蕴涵的法理及立法背景、中外司法史话,寓法理和观点于故事中,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由于采取专家讲述的形式,故事在一定的现实基础上有适当的融合与典型化的成份。

庭审现场型。即通过案件的法庭审理现场的录制,中间穿插一些案件的背景材料和相关的法律知识。这种形式可以让观众充分感受法庭气氛,通过原告、被告的争辩,法官入情入理的案件剖析,增强法律意识。如河北电视台曾开办的《现在开庭》、郑州电视台曾开办的《法庭传真》。

专题故事型。以现实中的法律案例为基础,用电视化的手段加以梳理,通过对当事人的采访,不断推进故事情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案例+演播室专家访谈型。以案说法、大众参与、专家评说是其主要特征。这种类型的法制节目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细致的人物刻画、深刻的法理阐释和入情入理的案件剖析,让观众了解法律知识。

案例故事+主持人演绎型。通过语态的通俗化、叙事的艺术化增强节目的故事性,是当前各电视台法制节目的主打形式。这种节目形式通过游戏化的法理探索增强节目的娱乐性与观众的参与性,在故事与游戏中唤起大众依法律己、依法做人、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如重庆电视台的《拍案说法》。

无论采取何种表现形式,举案说法类节目一般有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案例和法律点,其目的是通过案例讲解法律点,向观众普及法律知识,并通过对案例层层深入的剖析,联系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社会、现实等内容,去寻找事件发生的症结,对社会具有一定的警示与借鉴意义。

纪实警务类节目

纪实警务类节目以新闻性见长,几乎和发生的案件同步,甚至是现场目击式的报道,地域性、实用性很强,以中央台的《法制在线》、北京台的《法制进行时》、河北台的《警方报道》为代表。这类节目常常通过画面、音响等手段立体地报道新闻事件,给观众视觉、听觉的双重享受。

电视纪录片模式。记者通过对正在发生的案件的跟踪拍摄,对案件的侦破过程进行记录,真实客观地展现案件的进程。这种节目形式更注重对法制本体人物、事件的接触与跟随拍摄,使记者对事件的细节有更深刻的体会,在操作中可使电视片故事性更强、悬念更加突出,但是由于拍摄周期较长,节目的时效性不强。在当前的运作模式下,用完全跟踪纪录的方式操作难度较大,往往很难满足节目播出的需要。

电视专题片模式。这种节目模式经常为了更好地让事实本身说话,会运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和适当的摆拍、补拍镜头对过去的事实进行艺术的表现,让观众对案情的境况有一个形象直观的感受。法制节目的高收视率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案例本身的吸引力,满足了观众对故事的收视欲望,进而培养他们固定的收视习惯。所以这种模式的法制节目在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把案例的故事性、曲折性、悬念性放到了首要位置,以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案件侦破故事+主持人演绎。和举案说法类节目一样,公安题材的案例同样要突出故事性,在故事讲述过程中要注意设置悬念。

以现场直播、连线节目、电子游戏类节目等为代表的新型节目形态。电视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的发展,在节目形态的变化中也更多地体现出了科技的因素。当前节目以演播室主持人的调度为轴心,利用网络传播,将网络传媒融入法制节目的基本形态架构之中,使其成为节目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赋予节目强烈的时代色彩。

案例剖析材料范文第5篇

所有者权益属于企业的净资产,所涉及的主要经济业务活动几乎贯穿企业筹资,生产经营、撤资全过程。因此一个企业对所有者权益的核算是否科学、合理、会计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等显得十分重要。及时的所有者权益审计能发现净资产在会计核算中的错弊,本文就此从四个方面,通过举例方式剖析企业所有者权益存在会计处理的错弊,并说明相应的更正方法。

一、实收资本典型案例剖析

例1:实际投资额与所占投资比例不符

(1)案例:审计人员在对甲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进行审计时,发现下列情况:甲公司2009年12月31日“实收资本”账户为400万元,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三项之和为200万元。2010年根据生产发展需要,经董事会决定,吸收A公司投资80万元,A公司享受20%的股权,注册资本已办理变更登记调整为480万元。2010年3月1日,A公司以一条生产线投入甲公司,经评估确认其价值为90万元。甲公司对该精密机床的账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 900000

贷:实收资本 900000

(2)分析:

①甲公司经董事会决定,吸收A公司投资,且注册资本已办理变更登记,在手续上是完备的、合规的。

②甲公司2009年12月31日“实收资本”账户记录为400万元,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三项之和为2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600万元。A公司要享受20%的股权,必须至少要投资120万元(600×20%)的资产,而A公司实际只投入90万元的资产,因此A公司至少要再补投资30万元,这样才不会损害原所有者的权益。

③如果A公司投入120万元的资产,应将其中的80万元(400×20%)作为实收资本,而将其中的40万元作为资本公积来处理。

(3)调账:

根据上述资料,A公司用一条生产线进行投资,其评估价值为90万元,应将其中的80万元作为实收资本,而将其中的10万元作为资本公积来处理。A公司补付投资差额30万元也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二、资本公积典型案例剖析

例2:将应计入财务费用的发行费用计入了资本公积

(1)案例:某公司为国家控制股份公司,2010年该公司以每股3元的发行价格向社会公众发行了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1000万股。

审计人员通过查阅与股票发行有关的资料,了解了该公司发行股票的数量、发行价格和股票面值,计算出溢价总金额为1000万×(3-1)=2000万元。随后审计人员对有关会计记录进行了检查,发现因溢价发行而增加的资本公积为2000万元,这与股票的溢价总金额相一致,显然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因为发行股票总要发生相应的发行费用。审计人员又对费用账户进行了检查,结果在“财务费用”账户发现了溢价发行股票的费用125万元。

(2)分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溢价发行股票的情况下,企业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相当于面值的部分计入“股本”,超出股票面值的净溢价收入计入资本公积。所谓的溢价净收入是指超出股票面值的溢价收入扣除支付的手续费、佣金后的净收入,另外根据收入与费用相匹配的原则,因发行股票发生的发行费用应抵减资本公积。该公司这样做的结果是将125万元的发行费用计入了期间费用,调减了2010年的利润,偷逃企业所得税。

(3)调账:如果问题在当年查清则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250000

贷:财务费用――手续费 1250000

由于损益调整,如果问题在次年汇算清缴前查清,应调整汇算清缴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税额。如果在次年汇算清缴后查清,应调整次年度的应纳所得税税额。

例3:外汇价差错计资本公积

(1)案例:审计人员在审查某公司“资本公积”明细账时,发现贷方发生额2000元,摘要内容为“偿付进中原材料外汇价差”。

审计人员了解到该公司是一年前开业的而且投入资本早已到位。经查阅,对应的对方科目为“应付账款”,调阅了该笔业务的记账凭证,该记账凭证为2009年10月5日180号,其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 134000

贷:银行存款 132000

资本公积 2000

10月5日的汇率为1:6.7,欠应付原材料为20000美元。审计人员调阅了10月1日反映购料的140号凭证,其分录是:

借:原材料 134000

贷:应付账款 134000

(假设不考虑增值税)

10月旧的汇率是1:6.8。审计人员还查阅了进货发票,发票表明进口价值20000美元的原材料。

(2)分析:由于外汇价差是在经营期间发生的,该差价应该计入“财务费用”中,作为期间费用处理,不应作为资本公积。另外,按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收外币投资,按收到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产生资本公积。该单位将应计入财务费用的经营期间的外汇价差错计人资本公积,虚增了当月利润2000元。

(3)调账:假如此次调账是在年度结账前:

借:资本公积 2000

贷:财务费用 2000

三、盈余公积典型案例剖析

例4:投资收益列为盈余公积

(I)案例:审计人员在2010年1月10日审查某公司“盈余公积一任意盈余公积”明细账时,发现有一贷方记录的摘要内容为“收到股利收入”金额为20万元。

审计人员调阅了该笔记账凭证,2009年12月25日200号凭证,记账凭证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200000

贷:盈余公积 200000

所附原始凭证为银行通知单,显示对方付款理由为“年底分派现金股利”。再查阅该公司“对外投资”账,确有对外长期股权投资。据此,审计人员认为被查单位把本应作为投资收益的股利收入错人了盈余公积账。

(2)分析:盈余公积是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很明显企业将因长期股权投资分得的股利收入列入盈余公积,是不符合盈余公积概念的。该公司将应计入投资收益的股利收入计入盈余公积,使企业少计了投资收益,从而减少了当期的本年利润,少纳了企业所得税。

(3)调账:假设2009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已完成,则应做如下调整(假设该公司所得税税率是25%):

借:盈余公积 2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50000

四、未分配利润典型案例剖析

例5:过度进行利润分配

(1)案例:审计人员在审查某已经开业一年的公司,该公司2009年开始营业,当年盈利60万元,2010年初“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余额为5万元,2011年1月15日进行审计时,发现2010年末“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出现借方余额5万元。

审计人员查阅了损益表,发现2010年该公司税后利润为50万元。又查阅了该公司“利润分配”总账及明细账,发现其利润分配情况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80000元,提取公益金70000元,分配给投资者利润为450000元。调阅“利润分配――应付股利”明细账中所列记账凭证,显示的会计分录为:

借: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 450000

贷:应付股利 450000

经过调查,该公司为了提高影响向投资者故意多分配利润。

(2)分析: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本年实现的净利润,首先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然后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为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再按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普通股股利,如有应付优先股股利,应在提取任意盈余公积之前提取。该公司利润分配顺序无误,但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过高,而且超过了已有的利润。

(3)审计处理:要求该公司收回多分配的利润。

案例剖析材料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增值税免税权 总体税负 放弃

一、对“高征低扣”现象的剖析

案例:烟台得力环保集团公司为一般纳税人。2007年得力环保集团――甲公司收购社会上的废旧物资价值234万元,没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得力环保集团――乙公司将废旧物资加工为A型钢材,出售给属于本集团的另一制造企业――机械制造公司(属于一般纳税人),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40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68万元。根据国家财政部门国税发[2007]43号文件,该企业可以选择免税。那么该企业是否应该放弃免税权呢?我们分析如下:

得力环保集团公司如果选择免税,那么A型钢材的销售价格400万元减去成本234万元,毛利润为166万元。反之,如果得力环保集团公司选择放弃免税权,则根据财政部门的规定可以按10%的税率计算可抵扣的进项税,那么,234万元的废旧物资的进项税为23.4万元,销项税额68万元减去23.4万元,实际税务负担为44.6万元。毛利润为400-(234-23.4)=189.6万元。比上面多盈利23.4万元(其他费用不与考虑)。也就是说,实际税务负担减轻的同时增加了公司收益。由此可见,得力环保集团公司应该选择放弃免税权。

但是如果利民环保集团――甲公司不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而利民环保集团――乙公司是一般纳税人,按照税务部门的规定:A型钢材必须按照17%纳增值税,销项税额68万元不能免税,而进项税额只能按照4%的税率计算,234万元的废旧物资进项税额为9.36万元,实际税务负担为68-9.36=58.64万元,比上面的计算高出14.04万元。毛利润为400万元-(234-9.36)=175.36万元,也不如上面高。由此可见,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不放弃免税权为好。原因是放弃免税权必然要增加纳税人的总体税务负担。

二、对“低收高扣”现象的剖析

案例:烟台民生粮食加工企业,购进200万元免税农产品,计算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200X13%=26万元,如果生产的产品含税销售额为220万元,则应计算销项税额220/(1+13%)X13%=25.31万元。当期形成留抵税额0.69万元。如果在考虑到水费和电费等其他物资消耗可能产生的进项税额,那样一来,留抵税额将会更加大。这样为纳税人以后销售应税产品用来抵扣做好了准备。那么如果纳税人选择免税,就不会形成留抵税额了,产品的销售价款220万元-购入成本200万元=20万元的毛利润就可以了。

总结以上的分析,笔者以为,对于类似烟台民生粮食加工企业这样的纳税人,所经营的产品选择应税比免税将对自身更有利。

三、对“非最终产品的免税”现象的剖析

案例:烟台市有四家企业,生产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假设他们是纳税人甲、乙、丙、丁吧。

1.在正常情况下四家纳税人的纳税负担和销售毛利润是怎样的呢?

(1)假设纳税人甲生产B产品,从外部购入A材料1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0元。然后将B产品销售给纳税人乙,销售价款2000元,销项税340元。实际纳税负担为340-170=170元;销售毛利润为2000-1000=1000元。

(2)纳税人乙购入纳税人甲生产的B产品作为原材料,进一步加工成为C产品,销售价款3000元,销项税额510元。实际纳税负担510-340=170元。销售毛利润3000-2000=1000元。

(3)纳税人丙购入纳税人乙生产的C产品作为原材料,进一步加工成为D产品,销售价款4000元,销项税额680元。实际纳税负担680-510=170元,销售毛利润4000-3000=1000元。

(4)纳税人丁购入纳税人丙生产的D产品作为原材料,进一步加工成为E产品,销售价款6000元,销项税额1020元。实际纳税负担1020-680=340元,销售毛利润6000-4000=2000元。

以上四家纳税人共计纳税负担为170+170+170+340=850元。

四家纳税人的销售毛利润共计为1000+1000+1000+2000

=5000元

以上是四家企业都不享受免税权的情况下的纳税负担和销售毛利润情况。

2.我们再假设处于中间环节的纳税人乙和纳税人丙享受免税的情况下,四家纳税人的纳税负担和销售毛利润情况:

(1)纳税人没有变化。

(2)乙纳税人由于享受了免税待遇,其进项税进入成本,B产品作为原材料的成本为2340元,那么C产品的不含税销售价款3000元,没有纳税负担了,销售毛利润为3000―2340=660元。

(3)丙纳税人由于享受了免税待遇,生产的D产品不含税销售价款为4000元,成本为3000元,没有纳税负担,销售毛利润4000-3000=1000元。

(4)纳税人不销售免税待遇,生产的E产品价款6000元,销项税额为1020元,成本为4000元,没有进项税,其纳税负担为1020元。销售毛利润为6000-4000=2000元。

以上四家纳税人的纳税负担共计为170+1020=1190元。远比上面四家纳税人都不免税要高的多。四家纳税人共计的销售毛利润为1000+660+1000+2000=4660元,也低于不免税的销售毛利润水平。

从局部利益分析,只有丙纳税人享受免税以后,在销售毛利润不变化的情况下减轻了纳税负担。甲纳税人没有受影响。乙纳税人在减轻纳税负担的同时也降低了销售毛利润。丁纳税人的纳税负担比以前大大加重了。从全局利益分析,只有在产品最后进入消费领域免税,才能真正降低纳税人的总体纳税负担。否则,非最终产品免税,将会增加纳税人的总体纳税负

案例剖析材料范文第7篇

    第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一方面,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扮演课堂“演员”的角色。另一方面,教师不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灌输知识的人,扮演课堂“导演”的角色。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很好地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第二,教学应该具有启发性。案例在高校经济法基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应该做到具有启发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坚持这一原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高校经济法基础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应该包含不完全信息,这样学生通过不断地补充与完善部分信息,能更好地获取知识。其次,高校经济法基础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包含模糊信息,通过这些模糊信息,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多样的关系。最后,高校经济法基础教学中剖析案例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启发性,通过回答启发性问题,不断刺激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第三,选取的案例具有适应性。一方面,高校经济法基础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应该适应教学目标,另一方面,高校经济法基础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应该适应教学内容。

    2案例在高校经济法基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的环节

    第一,案例教学的准备环节。在该环节,教师需要对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和案例相关材料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学生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学生需要搜集相关资料,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案例学习。第二,小组讨论环节。在该环节,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针对案例中的相关信息和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进而将小组成员的智慧集于一体,相互激发、相互融合,使小组工作效果最优化。第三,班级讨论环节。在该环节,在教师指导作用下,有效引导课堂讨论,将各小组的思维融为一体,激发新的思想成果的产生。第四,总结评价环节。在该环节,主要是老师进行说与讲,归纳、评估上述各个环节的最终成果和取得的具体效果。

    3案例在高校经济法基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的策略

    案例在高校经济法基础教学中具体应用的策略包括案例编写方法、案例展示方法、案例分析方法、案例结果归纳评价方法。其中,案例编写方法包括以下两点,第一,深入广泛调研,根据现实生活中涉及的实际经济业务编写教学使用的案例。第二,使用现有图书中比较经典的案例作为教学使用的案例。案例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四点,第一,以文字材料方式呈现案例;第二,以多媒体技术方式再现案例;第三,以教师口头描述方式展示案例;第四,以组织学生表演方式展示案例。案例分析方法包括以下两点:第一,把握好课堂讨论内容和节奏,以有效分析案例。第二,营造轻松、和谐、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以有效辅助案例分析。案例结果归纳评价方法包括以下两点点:第一,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评价案例结果。第二,教师在归纳评价案例结果中起到最重要的作用。

案例剖析材料范文第8篇

[关键词]医学基础课程 案例教学法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150-01

目前全国的初、高中教育已经系统地开设了中学生青春期卫生健康教育课,青春期的卫生教育越来越重要。但是,中学生青春期卫生教育课的内容和形式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实践阶段,由于教学内容较为特殊,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当前的社会环境以及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状况已不符合。案例教学法较为适应中学生青春期卫生教育,与目前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为一致,能激发中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开设此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案例教学法的概念和优点

(一)案例教学法的概念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经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完善发展,已成为美国当今学校教育及培养中非常盛行和有效的一种教学法,但在我国尚未广泛推广应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具体案例实际情况的客观描述,将这些案例贯穿于教学之中,教师应用专业的知识和理论进行详细剖析,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可得到中学生的认同。

(二)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以实际案例作为教学手段,激发中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情境创立,调动中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把枯燥的传统学习过程转变为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案例教学法还以培养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积极地参与,主动地思考分析,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当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应有的感性知识时,教师应提供相应的案例材料,深入浅出地剖析事物发生、发展的本质,实际案例就属于这类感性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联想,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案例教学法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应具有广博的理论基础,又应将实践经验与教学理念融汇贯通,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获得适宜的教学案例,补充于教学过程里。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提升教学情境的活跃气氛,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学生青春期卫生教育中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少女早孕、青少年等现象频现,而现在的中学生性成熟年龄提前,正处于性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期,由于受到社会影响,作为中学生,早恋和性问题是很快要面临的问题。各级教育部门已要求在中小学校实施青春期卫生教育,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的青春期卫生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尚未形成系统、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现有的中学生青春期卫生教育的课程内容与实际情况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这样就导致中学生青春期卫生教育课程内容空洞乏味,中学生毫无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差,教学目的无法实现。

面对中学生青春期卫生教育中的种种不足和弊端,各级教育机构必须重视中学生青春期卫生教育,以满足学生需求,满足社会需求。

三、案例教学法在中学生青春期卫生教育中的思考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做到形式多样,引发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案例教学法为手段,辅以多种教学模式,引领中学生进入科学的青春期卫生教育的世界。

(一)理论部分作为讲授的主线

在中学生青春期卫生教育过程中,对生命的诞生,人体的生长发育,青春期的性生理、心理知识等内容应以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图片及视频,以讲授的教学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二)案例教学法作为教学的重点

首先,教育工作者应加强教学研究,在实际生活、参考文献、医院的临床病例里选择恰当的,应用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的案例,以具备针对性、真实性和典型性为基本要求,根据教学内容有的放失,选用能说明实际问题的案例,每个案例均须对应一个主题,让中学生在现实案例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一类概念或问题进行深入理解,达到强化认识、规范行为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