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四年级教案

四年级教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四年级教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四年级教案范文第1篇

1.enablethesstomasterthenewwordsandexpressions:

homework,sleep,close,clean,am,breakfast,supper,

domyhomework,gotobed,havebreakfast,havesupper.

2.enablethesstomaterthesentencepatterns:

Whatareyoudoing?

I''''mmakingabirthdaycard.

It’stimeto…

iikeypoints

1.thenewwords;

2.thesentencepatterns.

iiiTeachingAids

1.wordcards;

2.tapeandcassette;

3.cai;

4.someobjects;

5.teachingSteps

lesson1

step1Warmingup

1.Makegreetings.

1)Nicetomeetyou.

2)Howdoyoudo?

3)Whatdayisittoday?

4)Whattimeisitnow?

2.Achant.

1)swimming,swimming,i’mswimming;

2)jumping,jumping,i’mjumping;

3)running,running,i’mrunning;

4)dancing,dancing,i’mdancing.

step2Presentation(cai)

1.Part2Listen,PointandSay.

1)dosomeacts;

2)lookatthepicturesandwatchthecaicarefully.

3)learnthenewwords.

①open打开I’mopeningthedoor.

②read读书I’mreadingabook.

③domyhomework做家庭作业I’mdoingmyhomework.

④sing唱歌I’msinging.

⑤close关闭I’mclosingthewindow.

⑥clean打扫I’mcleaningthefloor.

4)readandspellthem.

5)asksomesstoteachthem.

6)readthemtogether.

2.Part1Watch,ListenandSay.

1)lookatthepictureandsaywhatyouknowfromit;

2)watchthecaicarefully;

3)listentothetape;

4)listenagainandlearnsomesentences:

①Whatareyoudoing?你在干什么?

②I’mdoingmyhomework.我在做家庭作业。

③It’stimetogotobed.该上床睡觉了。

④Whereisdoggie?小狗在哪里?

⑤He’ssleepingonmybed.他在我的床上睡觉。

5)Listenagainandreadafteritaloud.

6)asksomesstoteachtoreadit.

7)readittogether.

step3DrillingandPractice

1.Activity1ListenandNumber.

1)listenandwritethecorrectnumbers.

2)checktheanswer.

2.Activity2AskandAnswer.

1)readthemodel;

model:Whatareyoudoing?

I’m….

2)practicefreely;

3)makeperformance.

4)makesomesentences.

model:Whatareyoudoing?

I’m….

step4Consolidation

1.readthedialogue

1)readittogether.

2)readitingroups.

3)readitalone.

2.readandwritethesentences:

model:Whatareyoudoing?

I’m….

step5Homework

1.readthedialogueandtrytoreciteit.

2.writeandrememberthenewwords.(10times).

3.finishtheexercisesoneb.

4.reviselesson1.

5.previewlesson2.

lesson2

step1Warmingup

1.makegreetings.

1)Nicetomeetyou.

2)Whatisittoday?

3)What’stheweatherliketoday?

2.achant.

1)swimming,swimming,i’mswimming;

2)jumping,jumping,i’mjumping;

3)running,running,i’mrunning;

4)dancing,dancing,i’mdancing.

5)reading,reading,i’mreading.

6)singing,singing,i’msinging.

7)doingmyhomework,doingmyhomework,i’mdoingmyhomework.

step2Presentation(cai)

1.Revision

1)read-----reading,i’mreading.

2)sing-----singing,i’msinging.

3)open-----cleaning,i’mcleaningthefloor.

4)close------closing,i’mclosingthewindow.

2.Part1Listen,LearnandAct.

1)lookatthepicturescarefully.

2)listentothetape.

3)learnsomesentences;

①MayIspeaktoted?我可以跟ted讲话吗?

②Speaking.(我是ted,)你说话吧。

③Whatareyoudoingnow?你正在干什么呢?

④I’mhavingmysupper.我正在吃晚饭。

⑤I’mhavingmybreakfast.我正在吃早饭。

4)listenagainandreadafteritaloud.

5)asksomesstoteachthem.

6)readittogether.

step3DrillingandPractice

1.Activity3ListenandMatch.

1)listentothetapecarefully.

2)listenagainandfinishtheexercise..

3)checktheanswer.

2.eb.

1)finishtheexercises;

2)checktheanswer.

step4Consolidation

1.readthedialoguetogether.

2.readandwritethesentences:

model:Whatareyoudoing?

I’m….

step5Homework

1.readthedialogueandtrytoreciteit.

四年级教案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学会种植蔬菜,了解蔬菜在生长特点,懂得种植需要翻土、整地、施肥、播种、管理等环节,初步掌握一些种植方法,学会栽种一种植物。

2、通过蔬菜种植活动,了解蔬菜的特征。

3、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4、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从而达到珍惜和分享劳动成果的教育目的。体验劳动带来的喜悦,感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的栽种蔬菜苗。

教学准备

各种蔬菜苗、小铁锹、盆

一、 谈话引入

师:孩子们,3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显著回升。人们都说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回大地,农事忙,育苗播种也开始了,有哪位同学说一说,最近可以栽种哪些农作物呢?

(生答)

师: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还挺丰富。栽种是快乐的劳动,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今天,我们一起来劳动,创造出属于我们的成果。

师:之前我们播种下的种子发芽,长成了现在的菜苗,孩子们,认识它吗?

生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茄子(西红柿、辣椒)有什么样的生长特性以及营养价值呢?上节课布置你们收集有关资料,把你们所收集到的信息的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分享)

师:孩子们学习能力很强。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老师为你们点赞。

师: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菜苗栽种下去。

师:有孩子在家栽种过吗?(生答)

师:真是爱劳动的孩子们,没栽种过的孩子别担心,老师会教给你们栽种的方法。

二、 讲解、操作

请听要求:1、请孩子们在小组分工,选一名组长负责打窝以及人员安排。2请认真倾听。不要随意走动,当心脚下,注意安全。

师:前期工作平土,整地我们已经做好了,现在进入栽种阶段。第一步:我们先用小锄头打窝。有孩子会操作吗?(生答)

师:请你们示范一下,谢谢。

生操作

师:他们打窝怎么样? 生评价

师:都有自己的看法,到底打得怎么样呢?请来墙老师来评价一下。 师评价:

师:谢谢老师,孩子们,打窝这一步很关键,不能太密,阳光照射不够,也不能太稀,产量会不高。辣椒一般株距在30厘米。大约是你们两个手掌那么长。请看老师的操作。

师:在打窝的时候除了注意株距还要注意窝的深度和宽度。

师:认真看了老师们操作,接下来,请孩子们开始打窝。请听要求:注意安全,打窝的孩子锄头不能举太高,其他同学到安全距离处。开始你们的操作。(师巡视指导)

师:第二步放苗。我们拿苗动作不能太粗鲁,不能直接提菜苗,它也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它。请看,用手拿下面的土坨,在用另外一只手扶好它,放到窝的右边。

生放苗

师:第三步我们开始栽种菜苗,辣椒根系较弱,栽种时不宜深埋,应浅覆土。用适当的细泥土来掩盖根须,用力压几下,然后在培土3到4厘米的位置使苗正。

生栽种菜苗(师巡视指导)

师:菜苗栽种好了,接下来,我们要给它们浇水了,幼苗期,苗小根浅,需水少,否则容易造成植株根系腐烂,要掌握

“少浇勤浇”的原则,合理灌溉以保证幼苗期的生长。

师示范浇水。(不能浇到叶子上,围绕根一圈浇水)

师:开始浇水吧。

生操作

师:通过孩子们的辛勤劳动,把菜苗都栽种好了。老师看到了你们的认真学习,也感受到了你们的用心栽种。接下来每组派一名孩子看看其他组的栽种情况,比一比,哪组栽种得最好?

生查看,评价。

师:不分胜负,每组都有自己的优点。把掌声送给最好的自己。

师:瞧,之前光秃秃的土地里栽种上了绿油油的菜苗,后期的管理也是很重要的,希望同学在课余生活来看看你们的菜苗。要记得每周两次浇水,后期还要追肥。等待我们收获的时候,看看哪个小组的产量最高。

师:孩子们,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谈感悟

师:孩子们通过了今天的劳动,都有了自己的一点感悟,收获满满。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还想告诉你们,劳动能创造幸福,我们不仅在学校热爱劳动,在家里也要积极的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社区也要积极的参与各种有意义的劳动。老师相信你们,通过你们的努力,一定能创造出属于你们的幸福。 今天的课后作业:

一、请孩子们回家把今天的感悟写一写,和你的爸爸妈妈分享一下。

四年级教案范文第3篇

一、

教学目标:

1、

结合现实情境,理解数对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

经历数对的抽象过程,探索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与方格纸上的对应关系,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发展空间观念与推理能力。

二、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及表示方

法,并能在方格图上准确确定位置。

三、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数对的产生过程,能正确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置。

四、

教具准备:课件。

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淘气和笑笑的学校本周星期六要召开家长会。如果要求每个家长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你能帮助淘气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说出他在教室的位置吗?(教师出示淘气教室的座位图,让同学们回答)

2、师小结,并出示课题。同学们都很爱动脑筋,但听得老师都有点晕了,为了让听的人清楚明了,我们必须统一标准,像这样《确定位置》时,我们通常用第几(组),第几(排)表示。(师出示课题并板书“组”和“排”)

(二)、讲授新课。

1、直观认识“组”和“排”。

(1)那什么是“组”?什么是“排”呢?(请同学回答)

(2)对。我们通常把(竖行)称为“组”,把(横行)称为“排”。

(3)

师边指着座位图边说:这一竖行就是一组,这一竖行也是一组。那这一横行是一排,这一

横行也是一

排。

2、说明观察顺序。

(1)组的观察顺序:确定第几组,我们通常从观察者的左边往右数。①、请同学在屏幕的座位图上指出具体的“组”:现在老师和同学们都是观察者,谁能找一找第一组在哪?第二组呢?·······(边说,电脑边演示。后几组全班同学边看边齐说。)②、组也可以叫“列”(板书)③、联系实际认识“组”。指教室的组:我们班这一列同学就是第一组,也就是第一列。请起立。那第二列呢?第四列呢?

(2)排的观察顺序:确定第几排,通常从观察者的前往后数。①、请同学在屏幕的座位图上指出具体的“排”。(边指电脑边演示,后几排全班同学边看边齐说)

②、

排也可以叫“行”(板书)。③、联系实际认识排:我们班的第一行的同学请起立。第三行呢?第七行呢?

3、运用“组”和“排”说明具置。

(1)用第()组第()排说一说淘气的位置。

(2)说一说你是怎样找找的?(先从左往右找到第二组,再从第二组的前往后找到第四排)

(3)练习:①、老师分别请第3组,第5排的同学起立。第6

组,第3排的同学呢?②、何止蝉的位置是什么呢?袁永莹呢?③、小结:(我们确定位置的时候应先从左往右找到第几组,再从这一组的前往后找到第几排)

4、看屏幕变化,抽象方格图。

(1)竖线:请同学们观察屏幕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用竖线代替了“组”。那这是第一组,第二组······这些竖线也叫纵线。竖线下面的数字刚好说明了它们分别是第几组。如:这个“1”说明这是第1组,这个“2”说明······那“3”呢?

(2)横线:请同学们继续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用横线代替了“排”。那这是第1排,这是第2排······左边的数字指明了它们分别是第几排。这个“1”说明这是第“1”排,这个“2”说明了这是第“2”排,那5呢?)

(3)方格图和图中的圆点:我们把它们围起来,就成了一个方格图。请继续看,老师用圆点表示了各个同学的位置。这个位置刚好是竖线和横线的交叉点。

5、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1)在方格图上指出淘气的准确位置。①、在这个方格图上,你还能找出淘气的位置吗?对吗?(学生回答后,表示淘气的点变红)

②、你是怎么找的?(先从左往右找到第2组,再从第2组的前往后找到第4排,这个第2组和第4排的交叉点就是淘气的位置。)③、那笑笑的位置是什么?小伟?小芳?小华?

(2)、认识数对。

①、过渡激趣:同学们真聪明!只用6个字就准确,清楚地说明了同学们的位置。但这还不是最简便的!大家想知道更简便的方法是什么吗?

②、看书自学,认识数对。

(1)看书自学。(2)汇报。(3)教师精讲什么是数对并板书。(淘气的位置可以数对(2,4)表示。前面的2表示第2组,后面的4表示第4排,中间用“,”隔开,再用小括号把它们括住。这种确定位置的方法叫做数对。)(4)为什么叫数对呢?(数对有两个数字。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组,第二个数字表示第几排)(5)读法。(读作数对(2,4),逗号和小括号都不读。)全班齐读。(6)试一试:用数对表示笑笑的位置,并写在练习本上。小伟,小芳,小华呢?(7)小结。(①、数对有几个数字组成?②、第一个数字表示什么?第二个数字表示什么?③、我们该怎样写数对?(先从左往右找到第几组,写在前面,再从这一组的前往后找到第几排写在后面,中间用逗号隔开,再用小括号括住)(8)练习。(用数对表示自己好朋友的位置。名字+数对)

③、根据数对找位置,加深认识数对表示的意义。做课本问题串3.(1)你是怎样找到奇思的?(因为奇思的数对是(4,3),数对(4,3)的第一个数字4表示第4组,我就从左往右找到第四组,第二个数字3表示第三排,我就从第四组的前往后找到第三排,第四组和第三排的交叉点就是奇思的位置了)(2)比较数对(4,3)和(3,4)表示的意义。加深认识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组,第二个数字表示第几排。(3)小结。(数对有2个数字组成。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组,数对的第二个数字表示第几排)(4)对应练习:请数对是(5.3)的同学站起立?(3,5)呢?为什么不是同一个同学?

④、总结什么是数对。

6、综合练习。(1)课本练一练1、2。(2)游戏。课本问题串4.。用数对表示你好朋友的位置,让同学们猜猜你的好朋友是谁。数对+名字

(三)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①、数对有几个数字组成。②、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什么?第二个数字表示什么?③、我们该怎样找到数对?)

六、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数对)

(列)

(行)

第2组,第4排(2

4)

(1

1)

(5

2)

四年级教案范文第4篇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保护我们的听力》是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突出在这个社会环境内噪音污染对人体听力和健康的影响。在前面的学习当中,学生了解了鼓膜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中的重要作用,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通过“鼓膜模型”的活动,认识到鼓膜是非常薄的一层膜,是很脆弱的,这对于提高学生保护听力的意识将起到很大的作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知道控制噪声是避免我们受到噪声侵害的根本方法,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在公共场所保持肃静的习惯。

教学目标

1、知道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2、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

3、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在公共场所保持肃静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和控制噪声的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多种方法实验验证控制噪声的方法。

教具学具:

教具:课件,发声罐,棉花,毛巾,报纸。

学具:发声罐,棉花,毛巾,报纸。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段视频,请在观看的时候思考,视频前半部分和后部分的声音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前半部分,听起来很刺耳,后半部分听起来很悦耳。前半部分,听起来很难听,后半部分听起来很悦耳。前半部分,听起来不舒服,对我们的听力有害,后半部分很动听,让我们心情愉悦。)说的真好,老师给这两段声音分别起了名字,噪声和乐声。你认为这两段哪部分是噪声,哪部分是乐声?哪种声音对我们的听力是有害的?(噪声)所以我们要远离噪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保护我们的听力。(教师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远离噪声。

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些听起来刺耳、令人不舒服、使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就是噪声,你能说出生活中哪些声音是噪声吗?(电锯声、玻璃摔碎的声音、汽车的喇叭声等)那么这些噪声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伤害呢?(噪音会使我们的听力下降,甚至耳聋,还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在遇到噪音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捂住耳朵,在噪音大的地方戴耳塞或头盔等保护装置。)

活动二:控制物体发生。

同学们真聪明,除了以上防护措施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思考后汇报:教师总结:控制物体发声。(教师相机板书)

教师演示:教师摇一摇发声罐,发出尽量大的声音。同学们听到这样的声音觉得舒服吗?你们有什么办法能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小吗?老师给同学们准备的器材有,发声罐、棉花,毛巾,报纸。小组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多?

小组交流,汇报。教师作补充,完善实验方案。将学生的方法在课件中记录下来。

教师出示“实验小提示”。请一名学生朗读实验小提示后,学生开始实验。

分小组汇报实验过程和结果。教师相机在课件中标注可行的实验方法。

控制噪声方法分类:

同学们所想的方法都得到了验证,如果要把这些方法分成两类,你认为应该怎样分呢?(学生思考汇报)第一类是控制声源;第二类是阻碍传播。

三、知识拓展

关注社会公德:控制自己的声音。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保护自己的听力,同时,我们还要顾及到别人的感受,在不同的环境,我们应该怎样控制自己的声音呢?出示;电影院、图书馆、医院、课堂四幅图片。学生汇报如何控制自己声音及原因。教师及时评价:你真是一个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孩子。

四年级教案范文第5篇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概括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培养相互间的交流、合作与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

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忆学习方法,铺垫本节教学

1、师:大教育家孔子有句名言叫“温故而知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和5的倍数,先来看一道题:

下面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

364

420

75

736

1028

905

302

谁来介绍一下他们各有什么特征?(生回答)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2、游戏活动:猜一猜

学生出题,随意说一个数,老师迅速地作出该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判断。

【设计目的:为了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创设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展开探究

1、观察数据,寻找探索规律

猜想“3的倍数可能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充分表达各种各样的猜想。

2、操作观察,初步发现

师:在刚才找出的3的倍数中任意选一个,用计数器把他拨出来,并记录下用了几颗珠子。

师:观察所用颗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所用颗数都是3的倍数。

师:其他小组所拨的数,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生:是的。

师:这个发现很重要,我们的研究有进展了。我们发现计数器上拨的3的倍数,所用的颗数都是3的倍数。

【设计目的:利用计数器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一方面,研究对象直观化降低了学生观察发现特征的难度,另一方面,使学生的思维更加聚焦于对数的特征的研究。】

3、逆向思考,完善新知

师:有了刚才的发现,我们能不能说“一个数,在计数器上拨出它,所用珠子的颗数是3

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这么说会不会有问题?

生:有可能不是。因为不是3

的倍数的数,用的颗数究竟是不是3

的倍数,我们还没验证呢?

师:接下来我们就找一些不是3的倍数的数,把他们在计数器上拨出来,看看他们所用的颗数是不是3的倍数。然后全班在一起交流。

学生操作、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

【设计目的:根据课前谈话,使学生自然地想到初次探究得到的结论倒过来说未必成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引导学生将这两种思路的操作过程做一比较,然后对研究方法做出选择。】

4、初步应用,归纳特征

师:现在给你一个数,不作除法,你怎样很快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师说数,生判断,说方法。

师:现在让你来说说3的倍数具有怎样的特征,你会怎么说?

生回答:(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设计目的:在应用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把先前发现数颗数的特征转化为数本身的特征,让学生在操作中自然归纳得出。】

三、完成练习,巩固新知

下面各数是3的倍数的有哪些?

14

350

100

332

74

188

502

363

210

102

990

(这是一个基本练习,使全体学生都能对新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四、快乐游戏,应用新知

1、看谁最聪明

用你的方法判断下列各数是不是3的倍数?

3693693693

13693692

121212127

9233......3

(这道题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挑战性,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拓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巧填数字

在口里填一个数字,使每个数都是3的倍数。

口7

4口2

44口

65口

12口1

(这是一个综合练习,以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五、教学总结,提炼方法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样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

六、思维拓展

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的研究方法去研究一下其他数的倍数的特征吗?老师给同学们留一个探究作业:同时是2、3、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把你的研究成果与同学或老师分享。

【设计目的:在课堂探究之后,把学生引向独立的探究活动,给学生提出新挑战,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3的倍数的特征”属于数论的范畴,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有一定的难度。而2、5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基础。因为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断,必须把其他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判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用复习2、5的倍数特征,迁移到3的倍数特征上来,并设计了“猜一猜”环节,让学生随意报数,老师快速判断所报数是不是3的倍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探索的欲望。调动了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为学习新的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这节课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特征。

四年级教案范文第6篇

教学目标:

1、我国传统文化中表达美好愿望的方法,学会分析吉祥纹样传达的美好寓意。

2、设计并剪制简单的吉祥纹样,表达内心的美好愿望。

3、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吉祥寓意的形象的认知,了解借助吉祥纹样的寓意和其相关事物的谐音表达美好祝福的方法,学会设计制作剪纸吉祥纹样,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祈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巧妙利用具有吉祥寓意的形象传递美好情感的方法。

难点:学习剪制艺术,设计制作吉祥纹样,表达美好祝福。

课前准备:

剪刀、刻刀、彩纸、课件、范作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创设情景,指示课题。

引入:学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很平常的彩纸,它可以变化出无数种美丽的图案,让我们来看看(师边说边示范)。

教师:为什么这个小小的彩纸有这么神奇?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小结:原来这些彩纸通过折剪,就变成美丽的图案。

揭示主题: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个原理,学习制作美丽的吉祥图案。

(出示课题)

2、探索学习,学做吉祥图案。

(1)欣赏分析。

教师:为什么我叫它“吉祥图案”呢?它和其他剪纸有什么区别呢?请你从作品中寻找答案。

①这些图案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②这些图案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小结:我国民间美术的吉祥图案,形式和题材多种多样,它们色彩鲜艳、构图饱满。人们常常借用一些吉祥图案与其相关事物名称的谐音,寓意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2)合作探究。(每组发张剪好的吉祥图案。)

请每组同学以小组探究的方式,研究其内容、形状特点,并试着制作。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这张吉祥图案的意义和制作方法。

教师:大家在制作吉祥图案的过程中碰到问题了吗?我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小结: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研究制作出了不同内容、剪法的吉祥图案,你们可真棒!

(3)学习借鉴。

提问:课本上的吉祥图案中主要有哪些内容?还用了哪些方法?(剪、刻)

三、创作作品

教师:听了每组同学的介绍,请你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或创造一种新的制作方法,制作吉祥图案。(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提高动手的能力。)

四、课堂展示

1、展示: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手多巧!一会儿功夫,我们就做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吉祥图案,请大家介绍一下你制作的吉祥图案有什么寓意?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你知道的吉祥图案还有哪些?

2、打开课本按要求填空:我知道的吉祥图案有哪些。

3、艺术源于生活,我们如何美化生活。

教师:大家经过自己的努力,制作出一张张美丽的吉祥图案,请你说说这么美的作品,有什么用,我们可以用它装饰哪里呢?小组讨论回答。

四年级教案范文第7篇

《彩墨世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中国传统绘画源远流长,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学习中国画对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绘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课是在学生以前学习中国画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

中国画的门类很多,风格多样,彩墨画就是在水墨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彩墨画特殊的风格和表现方法是儿童艺术活动充满趣味到重要部分。用惯了彩笔,蜡笔的学生们对中国画有着强烈的兴趣,教材中选用了很多名师的绘画作品,让孩子们感受线条朴拙和生动\墨色在画面中的融合与层次。通过这些作品更好的展现了中国画的笔墨用色及特点,墨的浓淡干湿,磨色的融合交错,用笔的轻重缓急。都产生丰富的画面效果。

注重儿童彩墨画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努力增强儿童彩墨画与生活的联系。本课要引导同学们大胆尝试,在学习技法的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体验笔墨带来的乐趣。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国画课新奇又胆怯,如果用传统的传授技法,单调机械的练习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失而远离水墨画。故而在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尝试用了闯关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视频、相册、微课等多媒体的运用形式,来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和思维拓展。多方面体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水墨交融的独特情趣。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引导:

1、

视频导入(选用中央电视台水墨宣传片)

设计意图:利用宣传片让学生感受水墨的神奇,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眼球和兴趣,为整堂课铺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2、一滴墨可以变化出这么多有趣的事物,那么如果加上色彩,一定会更加有趣,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走进神奇的彩墨世界。

出示课题:彩墨世界(运用小魔法彩色刷出示)

设计意图:彩墨世界,运用彩色魔法刷,刷出课题,吸引学生,并能给后面的魔法展示(微课)做好铺垫。

二、发展探究:

1、尝试

回顾

今天老师会在一个个有趣的闯关游戏中和同学们一起认识彩墨、了解彩墨、绘制彩墨!

第一关:水墨接龙。游戏规则,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在第一张宣纸上,每人画一笔,可以加墨、可以在颜色,也可以加水,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创作最有趣,限时三分钟。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对国画课新奇又胆怯,设计游戏的环节就是为了能让孩子们放下心中的胆怯,初步尝试彩墨在宣纸上交融的感受。

完成第一个知识目标。

师:通过这一轮的游戏,谁能说一说你认为哪一组的作品最有趣?

采访创作人,你是怎么画的?

生:

引出用中锋、侧锋用笔以及焦浓重淡清的墨色变化。

师:原来一幅国画彩墨作品可以在用笔以及与水的交融中有这么多变化,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画家们是怎样运用这些手法绘制出美术作品的?

设计意图:回顾三年级已学的知识,通过名家画作,让学生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本环节选用的范画为课本中的范画和吴冠中先生的作品,作品简单明快,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完成第二个知识目标。

2、欣赏

感悟

播放国画作品。(选用教科书中范画及吴冠中的作品)

介绍吴冠中先生

欣赏作品之后,谁能来说一说你对哪一幅作品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生:

师:同学们能在欣赏作品之后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恭喜你们,可以进入第二轮闯关游戏了。猜一猜、画一画。

3、认知

体验

游戏规则,猜一猜每一幅作品的背后都蕴藏着怎样的美术元素呢?

生:答

生:尝试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名家名作后,通过第二轮闯关游戏,了解、认知、体验如何运用点、线、面创作美术作品。完成第一个技能目标

总结:这几幅美术作品是通过点、线、面的艺术方式进行美术作品的

创作。接下来老师也用这些元素创作一幅彩墨作品。(现场绘画)

老师用点线面的结合,完成了一幅彩墨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作品吧!

设计意图:展示一副完整的美术作品需要有的各个元素,引导学生创作一副完整的美术作品。

4、提升

思考

现在你们肯定跃跃欲试,也想动笔创作吧!

别急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小魔法要悄悄的告诉你呢!

微课展示。(展示三种不同的技法)

设计意图:通过魔法微课的展示让孩子们充满好奇与惊喜,愿意尝试各种技法完成美术作品创作。完成第二个技能目标

有了这些小魔法,再加上今天所学的知识相信你一定可以顺利闯过今天的第三关,现在出示游戏规则。

师: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画面,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自己创作一幅彩墨画。

设计意图:利用闯关游戏贯穿整个课程,让学生们没有完成作品的压力,而是体验闯关游戏带来的乐趣和享受。

生:创作表现

三、展示与评价

画好的同学将画统一固定在教室前的展板上,形成两大幅美术作品。

生:说一说1、你最欣赏哪一幅,为什么?

设计意图:评价是美术课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是学生也需要有自

四年级教案范文第8篇

《红蜻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筰根据日本诗人三本露风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歌曲为3/4拍,共八小节。歌曲短小精炼,曲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具有梦幻般的意境。歌曲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旋律上行,第二乐句以下行作为呼应。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体验、感受、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参与不同的音乐实践活动,感受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3、知识与技能:在歌曲学习中掌握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能用轻柔、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能力较低年级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能发现自然界中各种音响,并能听辨出不同的歌曲情绪,能从音乐中体会歌曲的力度、速度、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在课堂上随音乐做出不同拍子的律动,感受音乐节拍来感受歌曲。

教学理念:

新课标提出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因此在本课中我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采用聆听法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音乐要素在音乐中所起到的作用,进一步体验音乐情感。本节课我以力度记号为切入突破点,解决歌曲知识的难点。我力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音乐诸多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与增强。

教学重点:

用轻柔、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难点:

在歌曲学习中掌握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并能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弹奏钢琴曲《童年的回忆》

【设计思路:教师弹奏钢琴曲的导入,即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

师:同学们,你知道老师弹奏的钢琴曲曲名吗?

是啊!一曲童年的回忆,勾起我们对童年的美好的美好回忆,每个人都拥有难忘的童年,童年是美好的,更是难忘的。在日本美丽的富士山下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当山上的桑树结满桑果的时候,小女孩就会在傍晚的时候,挎着一个小竹篮上山去采桑果。这时候,天空中布满了美丽的晚霞,很多很多的红蜻蜓在晚霞中满天飞舞,这景色真美啊,小女孩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沉浸在这美好的画面中,深深的陶醉了。红蜻蜓——这童年时代美好的记忆从此永远地刻在了小女孩的脑海中,不能忘怀。

童年多么难忘啊!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小女孩那美丽的童年吧。2、初听歌曲《红蜻蜓》。

【设计思路:依据课标要求,遵循音乐学习规律,以听觉入手,初步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节拍,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等】

3、揭示课题:

师:刚刚我们听到的歌曲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日本山田谱曲的歌曲《红蜻蜓》。

二、体验感受:

1、展开想象:

师:当我们听到这首动听的歌曲,你仿佛看见了怎样的画面?

生:略

师:用我们手中的小纸片,你能表现出怎样的效果。

A、听老师的树叶声有什么变化?

B、讲解力度记号:

渐强记号

渐弱记号

C、利用手中的小纸片表现出渐强渐弱记号。

D、听歌曲,用手中的小纸片为歌曲创设意境。

三、学唱歌曲:

师:通过刚才的聆听,你觉得这首歌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用词语形容一下。

生:

师:是怎样的节奏带给我们摇荡的感觉?

生:3/4拍

1、请你用不同的方式表现3/4拍

2、画拍表现3/4,强弱规律表现3/4拍,

3、用蜻蜓飞的动作表现三拍子。

【设计思路:课标中提到:“四年级学生能随着歌曲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因此我以蜻蜓的优美动作表现音乐,再次感受三拍子强弱规律,并渗透歌词红蜻蜓与红蜻蜓呀演唱时的区别。】

4、师范唱,听一听老师用了什么样的情绪?

【设计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生深情哼唱歌曲旋律。

师:旋律和歌词就像是画家的线条和色彩,为我们展示一幅幅美丽的图景,这首歌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从歌词中去寻找吧!

6、带节奏读歌词。

【设计思路:课标中提到,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此环节既是感受音乐的过程,也是体会三拍子强弱规律的过程,并以节奏做为切入点解决歌曲中演唱的难点】

7、填词。

【设计思路:学习歌曲的重要环节,准确的演唱歌曲是歌曲表现的先决条件】

8、加入力度记号演唱。

【设计思路:为了让音乐作品更好的表现,渐强渐弱的歌曲处理时必要的,这使得歌曲更加动听,让学生理解渐强渐弱记号在表现歌曲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四、表现歌曲:

加入表演、伴奏等形式演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