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务系统论文

教务系统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教务系统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务系统论文范文第1篇

1.图书、档案、情报同出一源,历史上很难区分开。早在远古时代的档案、图书、情报是很难区分的,三者同出一源、同为一体。古代档案与图书是名副其实的“一体化”,图书馆与档案馆融为一体。

2.图书、档案、情报具有相同特征。

图书、情报、档案均具有信息性、知识性、服务性这三个特征,图书、情报、档案工作均属提供知识信息的服务工作。

3.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系统论机理。根据贝塔朗菲发现的著名定律:整体系统的属性与功能大于各孤立子系统的总和,即整体的发挥不是简单地1+1=2,而是>2。应用到“一体化”研究中,即图书、档案、情报各自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有着自己的独立功能,但这三个系统功能简单相加的总和,是会小于“一体化”整体功能的,只有图书、档案、情报融为一体后,他们才能产生横向联系与协作,促进图书、档案、情报资源共享,才能产生1+1>2的系统效能。

4.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一体化管理提供了现实可能。

计算机设备和技术的推广为信息综合管理提供了初步的物质基础,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的综合教育,使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为实现

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奠定了初步的人才和智力基础。

二、高校二级学院图书、情报、档案管理的特点分析

1.工作人员少,管理水平低

二级学院从事图书资料管理和档案管理的人员数量很少,特别是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多为文秘或教务人员兼任。图书资料和档案管理水平普遍比较低,表现为硬件条件差,普遍缺少相应的管理和利用设施;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程度低,信息共享难以实现。鉴于以上特点,各高校二级学院理应实行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整合有限的信息资源和管理人员,发挥整体服务效能。同时,实行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与高校现有的管理体制没有大的冲突,易于为各个方面所接受,在实际操作中障碍较少。

2.数量规模小,信息内容单一

二级学院是各高校的基层单位。由于各高校普遍设有图书馆、档案馆(或综合档案室)开展高校的图书情报和档案工作,面向全校提供图书情报和档案服务,高校二级学院所拥有的图书资料和档案的数量都比较少,内容和载体形式也比较单一。图书资料多为本学院所设置专业的专业书籍和刊物,档案多为本学院在教学管理中形成的教案、毕业论文等。

3.特征更为接近

档案具有信息性和知识性等特征,但其最本质的特性在于其具有原始性,表现在载体上档案往往是孤本,在价值上档案具有历史凭证作用。但对于高校二级学院来说,其保存的档案,如教学管理中形成的教案、毕业论文,其价值更多地体现为情报价值,需要发挥历史凭证作用的档案比较少。因此,二级学院保存的图书和档案,其特征更为接近,均表现为信息性和知识性。

三、高校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的应对措施

1、提升思想认识。

通过研究宣传,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实行高校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是档案、图书管理工作适应时展的重要举措,是谋求新形势下图书、档案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理论研究的重点,更是实践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确立高校档案、图书管理新的价值观,树立文献资源共享,全方位开放的理念,将档案、图书管理工作与知识创新结合起来,使档案、图书工作从思想到行动实现一次大的变革。

2、统一档案、图书管理的业务标准。

要以一体化管理为目标,研制并应用档案、图书通用的信息处理方法、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彼此之间信息能互相识别、互相利用。逐步协调和统一档案、图书在文献管理、检索方面不一致的地方,组织人员编制和采用适合各系统使用的分类、著录、标引和检索的分类法、著录法、主题法及文献标引法等,达到规范化、标准化,以利于资源共享和现代化手段的实现。

3、改革管理体制。

建立统一的文献信息管理机构,切实解决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问题。赋予新的文献信息管理机构双重职能(业务与行政管理职能),并在这一机构下设置两个中心,即档案信息中心与图书文献中心,,统一协调管理。合理配置档案、图书文献资源,使其呈现出适应知识、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度的整体性、统一性和协调性。

4、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高校要加大档案、图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高校文献信息管理机构也要多渠道、多途径等集发展资金。以此获得在设备更新、软件升级方面的资金保障。同时,加强网络和数据库的统一管理和建设,建立共同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体化的网络平台,以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

5、建立利益平衡机制。

实行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必须从现实出发,坚持平等、互利、互惠的原则。要通过每一项一体化活动,使原来的档案、图书管理机构在融合的过程中彼此平等受益,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与义务。在利益分配上,可以投入的多少来换取收益;也可事先签好协议,在协议中明确双方之间的职责、权利及收益。总之,应尽量减少冲突和摩擦,激发双方在一体化过程中的积极性。

6、培养一支适应一体化要求的文献信息管理队伍。

新型的一体化管理,需要精通图书、档案业务工作,熟悉检索技术,并具有计算机技能的通用型管理人才。从未来发展看,以档案、图书为主的文献信息业必然形成“二位一体”的紧密结合机制。面对这一发展趋势,高校文献信息管理机构必须培养一支适应一体化发展需要的管理队伍,使之素质不断加强、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知识结构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1]钟常青,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贺于,高校图书、情报、档案工作一体化障碍初探[J],兰台世界(理论版),2007,(3)。

教务系统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质量评价;管理科学

论文摘要:在科技创新时代,为了实现低碳经济,培养绿色的创新人才,更需要实施现代化的管理科学手段,来检验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实践活动,这是高校教育管理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高校教学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兴衰,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需要得到广大师生积极支持和参与,才能保证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促进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提高和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得到了划时代的进步,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模式转变为大众化的教育模式。近些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对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开展了水平评价、专业评价、基础实验室评价等类型的评价工作,政府对学校的质量评价日益得到了重视。目前,在高校对大学生的质量评价,也从单一的学习成绩转变为评价大学生的素质能力。这不仅给对大学生的质量评价增加了难度,同时传统的评价方法也不适应对大学生质量的评价。

高科技时代,人类社会对科技创新的人才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高等教育已经转化为素质教育的模式。建立科学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对于加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国各高校对大学生的质量都很关注,但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水平不同,相应的教育质量评价系统也必然不同。武书连的大学排名模式虽然不是政府行为,但是他对我国大学、大学生、家长的影响力度是不容忽视的。在武书连的大学排名中,我国排名三甲的高校,无疑教学质量属上乘,起码近几十年其它高校无法逾越。但还是希望通过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用一种科学、系统、促进教学效果提高的质量评价体系,来加强教学的管理手段,提高我国高校的综合教育水平。

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多元化的复杂体系,它的基础原理是根据学科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运用适宜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考查,旨在探索该学科的教学规律,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实际上是对教师教学考核的评价体系,是对高校教育结果考核的评价体系。对高校今后的发展事关重大。需要所有关心高校事业发展人的支持。因此,在科技创新时代,为了实现低碳经济;培养绿色的创新人才,更需要实施现代化的管理科学手段,用高校内部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来检验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实践活动,这是高科学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和实践的领域,是高校教育管理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l.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的理论依据

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评价理论,是搞好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由于评价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因此,教学质量评价研究与管理学、教育学、教育统计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哲学、系统论、控制论等方法论也是评价理论的基础,它是以重视教学质量的理念和对质量的责任感为出发点,采用科学手段对教学工作进行设计,实施检查及分析,以保证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实现的一种管理方式,也是高校管理者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管理规律,对教学各要素及教学过程的环节进行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使其规范有序,高效优质地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系列职能活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应用科学,在设计与使用中具有明显的实践特点。

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理论上是互相促进的,但多年来,由于成果和利益的驱动,使教师形成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长期以来教学工作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使高校内部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成为“为评估而评估”,教师“为评估而教学”的现状。

在高校负责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主管单位是教务处,它是由教务处实行自上而下,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查的评价工作。没有注意到教育专家、教育学者、广大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忽视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导致教师之间心理的不平衡,没有达到内部教学质量评价的初衷。教师教学质量的优劣不仅反映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对大学生质量的评价,不能仅以大学生文化课的考试分数论优劣,应该重视评价学生在大学中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发展状况。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高度专业化又充满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探索的结晶,高校教师在教学事务中“应当而且事实上享有相当广泛的自主权”。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教学评价的目的,使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促进高校的发展;而不能使评价的结果成为对教师的奖惩、考核或者评定职称、划分等级的依据。

评价工作旨在通过教学质量评价的手段和过程,形成科学的激励机制,调动师生共同努力承担教育革命的使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而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又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它不应该是教师教学工作的结论,它应该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延伸,它是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发展和提高,是为了通过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动态过程。因此,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是教学质量的内涵。“评估是为了更好地教学”,而绝不能仅仅是“教学是为了评估”。高校的评价工作一定要把握是“为了人的发展而评估”,不是“为了评估而评估”。从教师的思想深处改变把评价看作是人为地划分等级、制造摩擦。应该使教师深刻的认识到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是教学创新、科技创新精神的有力保障。

2.高校各部门要积极参与数学质量评价

学校教学质量的总体评价包括办学指导思想、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专业建设、实践教学、育人环境、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效果以及办学特色等十大内容。其评价方式应采取专家组深入各院系、各职能部门实地考察的综合评价办法。评价的目的在于推动学校各个部门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通过教学质量评价,努力进行教学改革与教学的基本建设,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2. 1加强高校师生对教学质量评价的认识

世界上要做好一件事必须要理念一致,步调才能一致。要提高教育质量,为我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大批的劳动者,高等学校就必须重视对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评价,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样才能使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我国高校已经实施,但是,在对教学质量评价的理念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师生和教学管理干部,在思想理念上对教学质量评价不重视;一些高校在教学和科研不是相互促进,而是以科研为导向的评价模式替代了对大学生教学的主线,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承担的主要工作,虽然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理论上应该是相互促进的两个基点,但在实践中却成了一轻一重的关系。而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关系到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应该重视教学和科研这两项教育工作,切不能偏废。

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价,可以由许多途径获得,但全面地、系统地评价是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因此,应将师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结合起来,使教学质量评价过程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使教学质量评价在运行过程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

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又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实验条件、教学环境等多因素组成的一个功能系统,在这个功能系统中,任何因素的疏忽或变动都会对教学质量后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学校的教学质量的优劣与学校所有成员相关,只有依靠广大师生员工的智慧,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才能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使高校的广大师生在教学质量评价中得到收益,增加信心,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质量的评价活动中来,保证教学质量评价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会促进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质量,促进高校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在高科技时代,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手段,利用高科技的评价手段,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这种评价体系应建立在对教师教学内容全过程的评价上,也就是说,不仅要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同时要将对教师的评价范围延伸到教学的其他环节。 教学质量的评价系统从设计开发到正常运行,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评价工作实行的原则是自上而下的评价,但教学质量的评价系统的构建确是来自自下而上的信息资源,在收集信息资源和使用评价系统时,要重视领导、专家、教师、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和主动性。要通过采取不同的评价形式,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学生整体素质要得到全面的发展。

2. 2树立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远大目标

高校内部教学评价活动主要是大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评价。这是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有效地使大学生的评教工作得到预期的效果,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反馈教学信息,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这项工作是由学校主管教务的校长和教务处、各学院领导负责。但要做好这项工作,高校的团委、学生处、各学院院长、负责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学生辅导员,同样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对教育质量评价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大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是靠思想教育工作来完成的。辅导员和大学生接触最多,最了解大学生的思想需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如果大学生对学习态度不端正,或厌倦学习,那么这部分大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就会有不正常的态度,结果不仅会损伤教师的积极性,也违背了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的初衷。因此,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中,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大学生掌握知识的渴求。这样,当我们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就可以使学生按照为教师负责的态度,把教育质量评价规定的项目和程序,公正地给任课教师评定分数或划分等级,使教师通过教学质量评价得到收益,以利今后的教学和提高。

如果参评的一些学生,不能对课堂教学评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大学生就会以自己感情上的好恶来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将自己的主观意念随意放大,这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同时还会使教师在感情上受到伤害。长期下去就会使教师为了得到学生“好”的评价,放弃教学大纲;为了迁就、迎合学生,就会降低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了和学生保持“友好”关系,就满足一部分学生的要求,用原则换取评价分数。为了避免出现由于严格要求学生的教师得分不高,保持有好关系的教师得分高的不正常现象,只有通过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才能在大学生行使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中,遏制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同时,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是通过学校教务处职能部门来进行的教学评价工作,但是,这种评价的工作不仅仅是教学工作,还包括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评价,包括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评价。因此我们说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工作。学校党委、校长都要亲自抓、亲自管,在开展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的初期,高校党委和校长都要通过会议强调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的重要性,都要强调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的全员性。只有充分地估计到,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对教学质量产生的影响,才能使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做到宣传、交流工作到位;才能使学校教务处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使大学生的评价结果成为优秀教师的标准,通过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起到激励教师努力教学的作用,增强教师的责任心,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使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使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得到预期的目标。

2. 3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要把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做好,必须把握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我国现行使用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师自评、同行评议和学生评教等。其中,教师自评是教师了解自己教学状态和行为的基本手段,它往往借助于课堂录制等技术手段实现。多所高校通过质量评价工作指出,同行评议不仅有利于被评价者提高教学,也有利于评价者提高教学。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规范化,使一些教师为了达标而违心地放弃个性化、创造性的教学风格,来迎合教学质量评价的要求。因此,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必须设计合理,不能只注意考核表面的、形式的、易于操作的表征现象,要重视教师内在的、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和创造性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才能通过教学活动展现教师的科技创新工作。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因此,评价教学工作的主体多元化,是国外大学教学质量评价的特点。显然,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是针对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仅就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质量评价而言,这种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就必须根据教学规律。例如,教师的备课情况、讲课内容、重点和难点的确定、语言的表述能力、课内的时间安排等等内容,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把这些关键因素进行有效的组合,利用机算机系统的编译,就可以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目前,高校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划分为: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同时,我们要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要注重党的教育方针,要有利于进行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在课堂教学中应重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绿色创新的先锋。

教务系统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学校心理辅导;心理辅导行政;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辅导也称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20世纪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观念,它作为现代学校的一个标志,逐渐受到心理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的关注。近十多年以来,在心理辅导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已初具规模。然而,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国大陆地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是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缺乏明确统一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换言之,从区域教育或整体管理角度看,学校在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上依然存在着随意性、盲目性,缺乏规范性、统一性、科学性、实效性。另外,尽管各级各类学校均已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从管理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大陆当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心理辅导行政,导致了学校没有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其负责人没有明确的责权和地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往往孤军奋战,没有吸引广大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积极参与。 

学校心理辅导行政是指根据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建立学校心理辅导组织,选择合适的心理辅导教师,拟订切实可行的心理辅导计划,运用领导、沟通、协调等现代行为科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切实有效地执行,并评估其成效,以实现心理辅导的工作目标。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在学校心理辅导行政上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究。因此,本文回顾和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现状,总结和吸纳国内外心理辅导行政经验,并对我们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新的展望。从而为我国大陆地区开展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实践建设奠定基础。 

 

一、国内外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历史与现状 

 

(一)国外学校心理辅导行政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吴增强指出:“在美国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参与作用不可忽视,美国的一些州通过立法来支持学校心理辅导。”1946年通过的《乔治—巴登法案》(the george barden act)促使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一个心理咨询人员的培养计划。1957年,美国联邦政府推出《国防教育法》(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规定学校要推行辅导及评估计划,识别天才及迟缓的学生并因材施教,而大学也不断增设辅导训练课程,并给辅导工作提供专门的经费,这一法案极大地刺激了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会(apa)下属的学校心理学分会(dps)和国家学校心理学学会(nasp)制定了从事学校心理辅导的人员必须达到专业标准。 

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一些心理健康研究者提出在学校建立学校心理健康中心(school-based mental health center),由学校自己实施心理辅导。1970年,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率先在学校设立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为全校学生、员工及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服务。1976年,弗吉尼亚州第一个通过立法,实行心理咨询执照制度,美国的学校心理辅导逐步走上专业化道路。 

基于学校心理健康计划的成功,1980年美国社会掀起了一股“学校心理健康运动”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为学生提供综合的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服务,给学生创造一个完整、协调、健康的学习环境。 

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各种社区服务机构和社会专业机构加强了合作,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专业支持,加快了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1990年,全美32个州的中小学只有178个学校心理健康中心,1993年约500个。1995年,美国联邦政府出资在加州和马里兰州成立了校本心理健康援助中心,并且提供资金帮助、教师培训、技术指导,有效地促进了校本心理辅导的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校本心理健康中心快速发展,1998年已经超过了1150个,到2000年,全美45个州有1400个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目前校本心理健康教育仍在不断地发展,追求整合的学校心理辅导将仍是美国中小学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美国,几乎每所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或学生心理辅导室,即使是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在所属的学区内也有这样的机构为学生服务。学校心理教育人员的职能形式日趋多样,职能范围也不断扩大和延伸,由最初的筛选者角色,发展到修复者角色和咨询师角色,以及现在的“工程师”角色。 

现代学校心理辅导在美国的兴起和发展,广泛地影响了世界各国,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心理辅导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1960年马来西亚出版了由教育部编著的《学校辅导服务》,以政府的力量推进心理辅导的发展。日本学校教育法则规定,心理辅导由地方教育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在初级中学设立学生辅导主任,负责学生辅导;设立前途辅导主任,负责学生职业选择和其他前途辅导事项。学校均制定周全的辅导计划,包括学生、学业的辅导重点,各部门辅导活动的计划等,并建立严密的组织网络和专门的学生辅导部。在人员配置方面,以中小学教师的兼职辅导和地方心理学专家的专职咨询相结合,调动一切力量,重视班主任的作用,发挥生活委员等学生干部的力量。 

(二)我国台湾地区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现状 

在我国,与大陆相比,台湾地区与香港的心理学研究显得更加成熟,在心理学的应用上也更加广泛,尤其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应用,显得更加完善。 

樊富珉、古怡指出,“台湾地区青少年心理辅导走的是一条自上而下的道路。教育主管部门陆续制定并颁布了从小学到大学有关学生辅导工作的法规、条文,确定行政组织、人员编制和聘用、工作实施目标及要点等,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保证了辅导在学校教育中的落实。”刘华山曾指出:“台湾地区自1954年开展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经过了由教育学术团体倡导到教育行政当局明令建立相应制度的过程,辅导工作已步入正规化。如今,一个从小学至大学各级学校纵向贯通的辅导体系已建立起来。在学校中,辅导内容涵盖了生活、学习与职业选择等各个领域,形成了辅导、教学、训导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在台湾地区,中小学设有辅导工作推广委员会,委员会日常工作由执行秘书负责。委员会下设两个组织,即学生辅导中心和心理卫生中心,两个中心之下又分别设有生活辅导、教育辅导、职业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五个组具体负责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主要职责是收集并了解学生情况;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举行咨询与个案会议;进行参观访问与调查工作;定期举行各种心理测验;与家庭密切联系,进行家访与召开恳谈会等;设计各级辅导方案,供有关教师参考实施。 

依照法令,台湾各级学校均设有辅导组织及专职辅导工作人员。各个学校辅导组织的形态,是由学校行政首长根据对辅导工作的认识、学校的设备及学生的人数而决定的。所以,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人文环境的学校,其辅导组织的类型各不相同。现以“国小”“国中”及高中辅导三级组织为例: 

台湾的“国民小学”一般由学校辅导委员会统筹安排全校的辅导工作。它由校长牵头,下设主任委员和执行秘书各一名,另有委员会成员3~4名,聘请专职辅导教师担任。委员会细分为资料、辅导、联络和特教组,相互配合,再由各科任教师、级任教师和年级主任等共同参与,推动辅导工作的开展。 

台湾“国民中学”的辅导工作也由学校辅导委员会统筹安排。由校长牵头,下设推行计划委员会、特殊个案研讨会、就业辅导委员会和升学辅导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向校长负责,做好自己所承担的辅导工作。辅导委员会的实际领导为执行秘书,负责整个委员会的工作。秘书有一人,有的也有多人。执行秘书主要抓委员会下设的几个小组:行政业务组、生活辅导组、学生辅导组、职业辅导组、研究计划组和测验统计组。各年级导师参与生活、学业、职业三级活动。 

台湾的高级中学辅导工作组织,依照台湾“教育部”1979年公布的《高级中学法》而设置。学校的辅导工作由专设的机构——辅导工作委员会统筹规划,校长兼主任委员,作为全校辅导工作的总负责人。委员会成员包括教务、训导、总务、实习辅导及图书馆等处室主任,主任教官,主任辅导教师,教学、训育、管理、卫生、实习、就业等组长,各科教师代表若干名及辅导教师。辅导工作委员会设置专任辅导教师,以每15个班设置1人为原则,由校长聘请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担任,并由校长从辅导教师中选一人为主任辅导教师,负责规划、协调全校学生辅导工作。 

 

二、我国学校心理辅导行政建设的展望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行政组织是一个围绕着组织目标,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开放多维的有机的整体系统。一般来说,行政组织主要包括以下基本要素:组织目标、机构设置、权责体系、法规制度、人员构成、物质因素。与行政组织一样,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组织也是由以上六大要素构成。鉴于美国和台湾地区的心理辅导行政建设经验,结合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我们认为在我国大陆地区开展学校心理辅导行政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组织目标是组织建设和努力的方向。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组织的最根本目标是从学生心理成长的角度,实施对学校辅导的管理,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全面而健康地发展。从具体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学校心理辅导室来说,各自均有不同层次的工作目标,心理辅导行政需要对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规范、系统的组织目标体系,从而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序开展。 

第二,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组织三级工作网络 

在机构组织的建设上,可以采用“三级工作网络”的组织体系。在“一级工作机构”中,由教育局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负责该区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实施、管理、指导及考核工作;在“二级工作机构”中,各学区辅导中心、直属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本学区、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工作;在“三级工作机构”中,由各中小学成立“心理辅导室”,具体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运行与实施。 

第三,加强中小学心理辅导行政的权责体系的建设 

权责体系是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核心要素之一,明确心理辅导室的核心地位和权责能够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我们认为应将心理辅导室作为学校的一个独立部门来设置,使之成为一个与教务处、政教处、科教处、总务处并列的处室。换句话说,心理辅导室主任可以确定为学校中层领导。这样做,有助于学校心理辅导室参与到学校校园环境的建设、师生心理环境的创设和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最终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四,加强中小学心理辅导行政法规制度建设 

法规制度的建设有助于心理辅导行政的可持续发展。法规制度的建设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指导性文件,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运行机制、管理办法、评估方案等;(2)教师队伍建设文件,如提高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能力的文件;(3)评估考核性文件,如学校心理辅导室等级评估体系等。 

第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教师培训的关键是要引导、鼓励和发动广大教师参与和投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提升教师的心理辅导理念和技能外,更要提高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热情和效能感,以及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在培训途径上可以采取多种途径结合,如相互听课、评课、个案研讨、学术沙龙等。 

第六,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 

教务系统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技术中心;定位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1-0099-04

引言

教育技术中心是高校电化教育事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对高校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改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形势下,为了顺应高校教学机构改革的潮流,教育技术中心经历了拆分、合并、重组的过程。但由于先天经验不足,同时也缺乏具有针对性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其在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中心职能定位不合理、职责繁杂模糊等问题,这在不同程度上动摇了教育技术中心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本研究将通过对已有相关文献资料的深入分析解读,结合实地调查的情况,从高校教育技术中心定位的关键、突破中心面临困境的有效途径、强化中心持续发展的动力三个方面来深入分析研究。

已有文献资料的分析

自该研究主题出现至今,教育技术中心职能应该如何定位更加准确合理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仔细阅读分析了可检索到的研究文献,经比较分析将目前学术界比较赞同的观点归为三类:

第一,以服务教学为核心职能的机构。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教育技术中心的核心职能应定位在与服务有关的主题。孙祥祯教授撰文从教学过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两个方面论述了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和任务,并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在教育技术实践活动中不应当是主力军,而应当是“添加剂”,积极协助教师完成已经立项的教学设计研究课题。在资源建设和管理方面,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要与一线教师紧密配合,广大一线教师是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教育技术中心要发挥指挥、协调、管理的职能。[1]

第二,以研究为核心职能的机构。陈文、李庆华等人认为在教育信息化和教学现代化的形势下,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定位应从传统的教学媒体技术服务型机构向媒体教学机构转变,从单纯的技术服务型机构向科研型机构转变。[2]

第三,复合型职能机构。张小红教授把教育技术中心置于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基于对高校教育技术组织机构的调查分析,论述了教育技术中心职能定位的问题,提出高校教育技术中心职能定位应具有建设、服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五大功能,它是平行于教务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的学校二级独立部门,是教学服务部门也是职能部门,更是信息化环境下培养师生信息素养的实践场。[3]

现状调查分析

笔者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直接进入我国中部地区六省100所高校(15所国家985、211工程类院校,85所普通类高校)的教育技术中心网站,通过分析与统计,得出100所高校教育技术中心设置情况表,如表1所示。

由表1得知参与调查的100所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基本情况:①中心隶属关系。参与调查的100所高校中有76所高校的教育技术中心为处级独立机构,占调查总量的76%,此类设置的教育技术中心具有便于协调网络、信息等部门的关系,明确不同部门间职责分工,集中技术资源开展教育技术工作等优势,基本上定位为学校直属单位和教辅部门;少数挂靠教务处或隶属行政机构,占调查总量的24%,为科级设置的教育技术部门,与处级设置的中心相比该类教育技术中行政管理权限较小,基本上是所挂靠机构开展教学服务工作的技术支持部门。②985/211工程类高校与普通类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部门设置存在明显差异。参与调查的15所985/211工程类高校中有8所高校的教育技术中心都是学校的直属部门,占调查总量的一半以上,而在普通高校中,教育技术中心则更倾向于设置成教辅机构或其他,如将教育技术中心直接归属于教育学院或者信息管理部。

通过对高校教育技术中心职责范围和权限的实地调查分析,结合前文已有文献分析的结果,笔者将其职能主要分为教学、培训、研究、开发、推广、宣传、管理、维护八个方面,并统计出参与调查的100所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分布表,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100所高校教育技术中心职能分布的整体情况是:①教学和培训。根据实际的调查情况,相比普通类高校,工程类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教学职能逐渐被弱化,相关方面的教学工作已交给各学院内部,他们更加注重对教师的教育技术理论、多媒体课件制作及相关技能培训的职能。②研究和开发。从表2中的信息可以得知,86.67%工程类院校的教育技术中心具有研究和开发的职能,而普通高校的教育技术中心具有研究和开发职能的不足调查对象的一半(具有研究职能的占28.26%,具有开发职能的占42.35%),由此可以看出各高校在资源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③推广和宣传。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高校教育技g中心的推广和宣传职能都被埋没或误读。中心的推广和宣传职能是对先进的教学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推广宣传,而非学校新闻或政治思想宣传的职能。④管理和维护。100%的高校教育技术中心都具有管理和维护的职能,这说明中心应具有资源管理、技术保障和维护的功能和作用已形成广泛的共识,尤其体现在教学媒体设施的管理和维护、辅助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等方面。

由此得知,中心在教学媒体资源管理和技术保障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延伸和发展了相关职能,拓展了教育技术工作的路径和思路,初步具备了管理维护、教学培训和研究开发等多个层次的职能,但总的来说这类中心数量还偏少,大多数仍然以媒体技术管理和支持为工作重心,将中心定位为从事教学媒体设施资源管理、维护,为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提供技术保障的教辅单位或业务单位,未能及时将工作范畴和内容拓展到“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因此,中心工作需要密切联系教学实际、深入教学过程,需要提高教育技术创新推广的观念和认识,进一步明确职能、找准定位。

高校教育技术中心职能定位的思考

1.中心职能定位的关键:服务教学

调查发现,部分高校教育技术中心其实质是网络中心和信息中心的组合机构,承担着校园网规划建设和网络环境维护方面的工作,但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相关服务几乎缺失,如此何谈推动教学改革和促进教学信息化,这样的中心显然是有名无实的。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和实践范畴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对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固然重要,但不能脱离教学实际,不能为了追求新技术而应用技术,关键在于技术是否契合教学需要,是否能够实现教学优化的效果。国内外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根本目的都是优化教学过程从而促进学习提高绩效,要优化教学效果,前提是实现教育技术与教学发生实质性联系,深层次整合后服务于教学过程。

明确服务教学的宗旨,树立优化教学的目标,要从学校需要、师生需求和社会需要三个层面着手,深入调研了解,结合校情和工作实际,依据教育技术专家的建议和自身专业理论知识,围绕师生教与学进行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和新型教学模式构建等,并以管理和支持为保障,以教学科研为动力,通过教学和培训等途径,实现教育技术新型理念、方法和产品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广应用,逐步实现教学改革的任务,推进教学信息化进程。

2.突破中心生存困境的有效途径:教学促进

传统教育技术中心工作以“教学支持”为主,即提供技术支持和教学媒体设备维护管理服务,工作方式较为被动,一旦师生没有信息技术方面的诉求,一些工作就难以开展,其地位和作用逐渐降低。相对于教学支持,教学促进则是一种主动性的服务,通过分析教学实际需要和挖掘师生教育技术需求,提供技术资源和智能支持等方面的服务。同时,宣传介绍先进教育技术理念和新型信息技术或资源,激发师生应用和研究教育技术的兴趣,提供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建立评估反馈机制,适时调整完善教学促进服务体系。此外,教学促进更关注教学效益,改变传统重视媒体技术使用、忽略教学理念更新,重视教学形式、忽略教学效果的弊病,通过对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的分析,选择适当的教学和学习策略,创建适宜的学习情境,选择和设计教学媒体资源,帮助学习者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

教学促进可以更好地解决教育技术与教学的关系,满足师生教育技术需求,促进专业发展和学习成长。通过对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规律、数字化学习、教学质量评估、学习者信息素养等方面的研究,为教师教学工作和学校信息化管理者提供质量评价和规划设计方面的支持,为全校师生提供合理有效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优质教学资源。同时帮助学生提高信息获取、处理、整合能力和素养,形成正确的媒介观念。此外,合理有效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是促进师生学习的基础保障,是教育技术理念深入人心的物化手段和显性条件。

教育技术的环境、资源和理念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影响,教学促进可以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从系统论和教育工程学的角度,将三者紧密围绕在教学中心,提供切实需求服务,促进教学变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水平。

3.中心发展的持续动力:创新推广

从前文调查情况看,大多数高校还没有认识到创新推广的重要性,尚未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由此,教育技术中心工作应关注教育技术理念和产品的推广应用。

中心的任务就是建立教育技术创新理念或产品与学校师生之间的联系,采取一系列措施,培养他们创新应用和评价的能力。中心应主要着手以下工作:①与师生建立信息交流的关系,帮助师生发现教育技术应用的需要,让师生明白教育技术应用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革的重要性。②帮助师生发现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找出不能解决问题的症结。③激发师生教育技术创新的意愿。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之后,与师生探究其他可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案,形成研究成果,给予一定的奖励,使师生具有成就感和优越感,激发教育技术创新的兴趣和热情。④将师生创新意愿付诸行动,确保创新的实施。中心在对师生需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影响师生创新的决策,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在师生采纳教育技术创新并应用于教学过程时,中心应尽量帮助他们将这一行为方式固化,一旦遇到类似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其间可能出现创新效益不明显或者操作程序复杂等问题,中心需要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咨询服务,避免师生中止创新应用。⑤确立师生与教育技术创新的关系,达到推广应用目标。创新推广的目的是培养师生教育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自觉地评价创新,顺利地做出是否采纳的决策,以及采纳后对创新的再创造能力。[4]

通过创新推广,教育技术中心与师生建立平等互助关系和面对面的联系,可以顺利地深入教学,围绕教学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服务工作,更好地解决“三深入”的问题,重新成为信息技术支持师生教与学无可替代的部门,成为构建新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要支撑,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避免被撤销或重组,从而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结语

教育技术中心在促进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方面的重要性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教学单位还是实践基地抑或是资源中心,都应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如何真正地深入教学过程更好地榻萄Х务这一问题上。教学促进和创新推广可以更好地解决教育技术与教学和师生的关系,更好地发挥中心创新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改革的作用。创新推广是一个长期性的社会过程,短时期效益难以体现,评价起来也较为困难,而且对于如何实现教学促进,如何开展绩效评估,都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孙祯祥.解析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与任务[J].现代教育技术,2003(4):63-67.

[2]陈文,李庆华,施芝元.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新型职能定位[J].现代教育技术,2013(6):47-51.

[3]张小红,王亚琴,陆和萍.新时期高校教育技术组织机构职能定位研究――兼论“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的融合[J].现代教育技术,2013(12):42-47.

教务系统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导师制度 大学生 激励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Mentor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Training

WU Mingzuo[1], DING Lanzhen[2], ZHU Fenju[1], FANG Fang[1]

([1]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2;

[2] He'n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Vocational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 The main problem for school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hallenge Cup"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mpetition, proposes to establish a long-term full mentoring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incentive policies and measures, provide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work in a similar contest.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entor system; college students; stimulate

大学生科技创新及其能力培养已有很多报道,但对于培养模式及实践检验则少有系统论述,并且在培养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争论;①尤其对于农业大学的针对性研究很少。②本文根据我校参加数届“挑战杯”科技创新与创业计划的竞赛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设本科生导师制度,为以后更好地参加该类活动提供基础。

1 存在的问题分析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③④⑤注重创新能力与成果而忽视了创新意识培养;现行课程安排压力太大,课外实践时间太少;各种保障不完全到位,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教师指导和帮助,从而导致选题的盲目性与内容不当、前期准备不足,科技创新水平较低;科研论文撰写水平低。

河南农业大学自参加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中,共创作各类科技作品1483件,其中16件作品获国家二、三等奖或银、铜奖,学校连续8年被授予“高校优秀组织奖”。林学院参加该类活动时间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近三年来,参与“挑战杯”竞赛的人数每年都在400人以上,每年要报送到学校70~80项,其中获得省金奖1项。

由此可见,我校参赛作品的总体数量较多,但高水平的较少,所占比例很小,从组织过程与参赛作品的总体状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参赛学生局限性较大。我校参加“挑战杯”竞赛的主体是二年级学生,而从教学计划来看,二年级学生主要学习基础课或者部分专业基础课,尚未真正接触专业课程,因此与专业结合不紧密;或者对专业了解不足,缺乏专业基本知识,作品深度不够,导致作品整体水平难以提高。

(2)组织者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基本脱节。多数教师并未真正了解竞赛的具体要求,不能参与作品指导;即使有教师参与其中,也因为职责不清,指导不足,导致难以提高整体层次。竞赛成了组织者与学生的事情,似乎与教师无关。

(3)没有参与教师课题或参与时间较短。按通常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学生多数是在毕业实习时才参与教师课题,而且多数教师课题的主体部分由研究生来参与完成,参加竞赛的学生一般未能真正参与到课题中去,多数学生只有在准备竞赛的较短时间内才与教师沟通,参与课题较少部分,因为时间较短,导致整体思路不清楚,仓促应战而准备不足,提高作品档次的难度较大。

(4)缺乏教师激励机制,教师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我校所有参赛作品一般均配备有指导教师,但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导师激励制度,教师指导的积极性不高;部分作品因为是自选题目,因时间仓促而未能准确地选定导师,从而使导师的作用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出现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指导教师没有制度保障而未能调动其积极性有关,也与组织过程中难以将指导教师准确定位有关。因此,本文提出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建立长效的全程导师制度。

2 导师制度建设

已有学者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内涵与特点、作用与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基本措施,但未涉及到这种制度与“挑战杯”等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及其结合的措施。⑥⑦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应当建立全程的、与班主任制度相结合的双师制的本科生导师制度。

建立全程长效的导师制度。从学生入学,最晚在一年级下学期就应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开始有阶段性地全程指导四年大学学习,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专业,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同时可以较早接触科研,明确学习方向,达到建立导师制度的基本目的与要求。为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的水平与层次,导师应在早期就注意挑选部分有发展潜力与科研兴趣的学生,进入自己的科研课题,或者开展自选课题研究,可为以后正确选题打下基础,也为积累竞赛资料做足准备。

将导师制度与班主任制度相结合,形成双师制度。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主要负责人,主要职责是与辅导员一起共同管理班集体的思想、学习与生活;班主任工作对于形成良好班风具有重要作用。导师是学生专业学习的主要负责人,全面指导具有不同兴趣的学生的不同的课外专业实践与科技创新活动。

导师制度的作用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常见且有效的是开辟第二课堂,将由“第二课堂”组建的课外科技团队活动与“挑战杯”竞赛有机结合起来,⑥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与意识,对巩固理论学习,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均有帮助。同时,对于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种社团、创业协会等,也可以引入导师制度,将这些机构与导师课题有机结合,或者选派导师进行业务指导与咨询,可以推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可以发现与培养一批骨干分子,为以后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还可以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其将来的创业积累有益经验。此外,我校及林学院均设立了两级中心实验室,实行统一管理,因此,可以专业或专业基础实验室为基本单位,建立导师负责制度,对大学生开放,为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应该充分利用这种条件,挑选有兴趣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或者完成导师课题,或者完成自选课题,均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意识。

导师制度的建立不可能也不需要以教学班为单位。因为学生的科研兴趣并非一致,故应以导师的研究方向与内容为基础,以上述各种不同的形式为基础单位,一个导师可以自由组建不同年级不同教学班的同学,一个班级也可以有许多个不同专业方向的导师,形成科研兴趣小组。学校可以对小组项目进行管理,从中筛选表现良好、有前途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并协助其参加未来的科技创新大赛。

应以导师的研究方向与学生的兴趣取向,在个人或兴趣小组的导师配置、课外社团与协会的导师选派,均应实行双向选择。同时,学生的科研兴趣是多方向的,建立导师制度就不能仅局限在本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可以是专业基础课或者基础课教师,也可以其他专业的教师。为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总体质量有所提高,应鼓励多专业、多学科的协同,吸引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介入。

3 导师制度的激励措施

一般地,本科生导师可以实行学校与学院两级管理,但管理重点应该在学校一级。学校可以由学生处、团委、教务处、人事处、科技处与研究生处等部门联合实施日常管理。无论何种管理方式,均应在导师制度建立的同时,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措施,用以激励与约束导师,其内容至少应包括导师工作条例、导师培训计划、导师制度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导师工作量核算办法等。⑦

目前本校还没有制定这些政策措施,现行的工作量计算办法也没有涉及到导师的课外学术指导,从而导致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导师定位不准确,职责不清楚,导师指导时无所适从,全凭个人的热情与责任感,导师的作用不能真正发挥,参赛作用的质量难以提高。因此,学校除制定相关的基本政策与措施外,还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需要的激励措施,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教师向学生开放科研课题、开放院级与校级实验室、导师指导工作量核算办法等,为真正实施导师制度提供保障,也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开展提供有力的条件支撑,使参赛作品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对于指导竞赛的导师应予以相应的物质保障。如果对导师计算工作量,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再给予某些物质保障,但如果项目开展得好,可以选择为竞赛作品,则可以适当地予以物质支持,用于除课题外的学生竞赛支出。

除对导师进行激励外,对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实践也需要激励,学校应改革现行的教学培养方案,将参加科研活动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给予一定的学分。本校已经实行学分制度,具有改革的基础,但现行的学分考核并没有完全落实学生课外实践的计算,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创新基本上是凭学生处与团委的动员,以及学生本人的兴趣,不利于在全校形成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因此,应加紧制定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管理条例、本科生课外实践学分认定办法等,通过必要的激励措施,在学校内形成“我要创新”、锐意创新,积极参与各种课外学术科研活动,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为参加创新竞赛打下基础。

不仅要采取措施激励导师,也要有相应的措施制约导师,选定的导师应符合一定要求,不仅要有时代使命感和无私奉献精神,在开放课题、组建科研小组方面,需要有伯乐之才,在课堂、实验室、其他学生活动场合与学生接触中发现人才;在开展科研活动中要为人师表;在指导竞赛时要有科学的方法等。

注释

① 任丹,魏鹏.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体制机制及路径研究文献综述[J].现代农业科学,2008.15(2):85-86,93.

② 汪振明,时卫东,韩春霞,张艳玲.论农业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陕西农业科学,2007(3):166-168.

③ 丁三青,王希鹏,陈斌.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基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1):96-105.

④ 邬家瑛,钱辉.论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9(1):63-65.

⑤ 凤启龙.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设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96-99.

教务系统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构建了美国公立高校分层管理的四种模式,这四种模式分别反映了政府、市场和公立高校三个作用力在不同阶段的相互关系。在公立高校分层管理模式中,政府、市场及公立高校三者之间既共生共荣,又彼此独立。政府扶持、调控公立高校分层定位的走势,同时,政府也依赖市场调节和市场竞争制约着公立高校分层定位格局的形成,政府、市场及公立高校三者之间体现的是利益博弈和角色互动的关系。

关键词:分层管理模式;美国公立高校;政府;市场

美国公立高校分层管理是指“美国公立高校在分层定位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1]由于利益纠葛、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等种种因素的存在,为达到院校分层秩序井然的目的,需要实施对各层次公立高校的管理,由此,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及公立高校相互配合,产生了对美国公立高校分层定位的一系列管理行为和活动。从19世纪初期至今,美国公立高校分层管理经历了初期萌芽、探索成长、政府规范和成熟发展四个阶段,通过对这四个历史发展阶段的详尽分析,笔者将美国公立高校分层管理模式归纳为四种模式,即“自由发展模式”(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政府探索模式”(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政府主导模式”(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共同作用模式”(20世纪70年代之后)。政府、市场和公立高校三个作用力是公立高校分层管理模式中的三个主要因素,在每一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中,政府、市场和公立高校三者之间所呈现的作用力是不尽相同的,通过对不同阶段分层管理模式的解构,可以对美国公立高校的分层管理予以更为清晰、客观的认识。

一、美国公立高校分层管理“自由发展模式”

在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美国公立高校分层管理初期萌芽阶段的独特历史情形下,政府、市场和公立高校三个作用力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都是按照各自的方式,依靠自身力量自行发展的。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初期的“美国高等教育处于一种自由发展、自生自灭的局势,高等教育的办学也处于一种不断的‘试误’时期”[2]。因此,“自由发展模式”适用于分层管理的初期发展阶段,此时虽然真正意义上的公立高校分层尚未形成,但由于对分层管理历史的探索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自由发展模式”适用在此处,以深入分析处于分层管理早期萌芽状态的三个作用力之间呈现的关系。“自由发展模式”在此阶段呈现出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点。

1.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争斗使公立高校的作用力发挥地力度十足。在19世纪初期,各种宗教派别、各州政府和私人团体都试图组建各自所属的、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各种利益团体对高等学校控制权的争夺非常激烈。一些州政府试图将本州的私立院校改造为公立高校,在著名的达斯茅斯学院案件裁决之后,私立院校得到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办学权力。由此,私人团体、宗教团体及各州政府之间的竞争得到规范,也进而促成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各种公立院校、私立院校、教会举办的院校以及政府举办的院校举目皆是。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争斗也进一步促使公立高校的作用力得到十足发挥,此时公立高校拥有的自力也在逐步扩大。不论是在公立研究型大学的创建过程中,还是在社区学院的创建过程中,社会有识之士、知名学者和公立高校的领导者们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积极倡导并创建了仿照德国模式的研究型大学和与四年制本科学院相分离的社区学院。

2.政府和公立高校两个作用力之间看似无任何影响,实则有所影响。从“自由发展模式”的运行过程来看,政府、市场和公立高校三个作用力之间似自行其道,彼此之间不发生任何关系,但政府和公立高校两个作用力彼此之间还是有所影响,只是影响的程度没有20世纪下半叶那样深入、透彻。由于政府在此时尚没有大规模介入公立高等教育,因此,公立高校在政府立法支持的作用力影响之下,积极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起以州立大学和学院为主的公立四年制本科学院。19世纪初期,由于美国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办学方针不符合国家建设要求,更难以适应西部和南部新州建设的需要,国会出台《莫里尔法案》,鼓励各州大力兴办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州立大学。在《莫里尔法案》的实施过程中,联邦政府基本上没有参与各州建校的具体实施过程,只是以立法形式鼓励各州大力兴办州立大学及学院。各州政府充分调动州内公立高校的自觉性,一方面将原有的州立学院升格或合并,提高其办学水平,将它们发展成为州立大学;另一方面建立新的州立大学以满足各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州立大学及学院的建立过程中,公立高校自身的作用力发挥地最为充分。

3.市场竞争在此时发挥的作用力尚不明显,但社会团体发挥的作用力较为引人瞩目。20世纪初期成立的美国大学联合会以其较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对公立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给予严格规范,美国大学联合会成立初期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对其成员大学的研究生质量认证工作,认证工作使公立研究型大学的办学质量得以保证,也进一步提升了研究生教育水平。

从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初期,“自由发展模式”在美国公立高校分层管理的初期萌芽阶段表现较为充分,正因为处于“自由发展模式”状态下,政府、公立高校和市场三个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尚未成型的,因此,看似蓬松的发展状态却促成了公立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态势的形成。在私立院校和各种宗教团体大力兴办各类高校的情形下,公立院校也毫不示弱。在政府影响下,在充分调动公立高校积极性的情形下,这种“自由发展模式”的运行符合美国社会结构的变革和经济起飞的需要,满足了美国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促进了该阶段公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第一,促使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第二,促成了教学、科研和服务三大职能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新体制的建立,此阶段公立研究型大学及州立大学及学院的发展使公立高等教育突破原先仅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的职能,而将社会服务职能引入高校发展之中,在对人才培养、工农业生产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也进一步保障了科学研究的进展;第三,为美国经济腾飞铺平了道路,尤其是为各州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懂得农业知识及生产技能的农业工程师、懂得工业技能及相关技术的工业工程师,加速了工农业生产的快速进步。

二、美国公立高校分层管理“政府参与模式”

在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40年代期间,美国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改革是加强州集权制,因此,政府对公立高校分层管理的作用力逐渐进入尝试性的参与与探索之中,政府正在考虑该以何种程度的作用力影响公立高校的布局和层次结构,因此,“政府参与模式”适用于该阶段美国公立高校的分层管理态势。在“政府参与模式”中,市场和公立高校两个作用力处于不稳定的发展态势。“政府参与模式”在该阶段呈现出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1.以州政府为主的政府作用力在该模式中发挥了关键的引导作用。在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40年代期间,美国公立高校分层管理处于一种对各州公立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探索阶段,各州政府固然是摸着石头过河,对如何调整各州公立高等教育布局的思路不是很清晰,但在经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之后,对各州高等教育的总体布局已有了一个比较明晰的轮廓。为适应不断发生变化的高等教育发展和外在环境的要求,州政府根据各州高等教育资源的供需状况不断调整着各自的公立高等教育布局和结构。此时分层管理模式的主要作用力是以政府为主,在各州公立高等教育布局的调整中,代表各层次公立高校的利益集团为争夺有限的办学资源,依然要使出浑身解数与政府进行不断地斡旋与协调之后,方能达到自己在办学方面的某些要求。

2.市场的作用力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此阶段,大量的公立高校升格、合并或者关门的现象都有,这种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正常合并或升格现象,满足了市场作用力在“政府参与模式”中的运用,但是在非正常的院校升格或合并中,市场作用力的发挥就不尽如人意,如,有些州政府希望某些公立高校按照他们的意愿进行升格或合并。在以政府参与和探索为主来调整高等教育布局的分层管理模式中,市场作用力的发挥要受到政府作用力的某种影响。当然,这种影响力度并不是太大,还没有影响到市场作用力整体功能的发挥。

3.公立高校的作用力在“政府参与模式”中处于不稳定的、上下摆动的“摇晃不定状态”,本文把这种状态称之为“升格与合并的演绎”。高校的升格或合并归根到底与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无法脱离关系。资源基础论认为:高校在资源获取方面的差异是导致不同层次高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美国,各层次公立高校的资源配置权力掌握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手中,而各级政府对各层次公立高校的资源配置通常是根据院校的层次地位而确定的,加之,美国社会的各种教育利益集团对各层次公立高校的排行和认证也都是基于声誉和名望而排序的,因此,遂使得一些公立高校无法不产生升格的愿望,迈入一个较高的办学层次,其所获得的高等教育资源也将会随之增多。20世纪50年代末期,加利福尼亚州立师范学院不断扩张的步伐就形象地呈现出对高等教育资源的追逐过程。当然,对美国公立高校分层管理历史上曾经呈现的在各州政府期望值中一路发展起来的公立高校来讲,这种对办学层次的追求是符合它们所在州对高等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化过程的。在20世纪上半叶各州公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各州高等教育的发展布局是颇为不均衡的,大多数州的公立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同一类型或同一层次的公立高校重复设置,大量的高等教育资源被消耗或被浪费。各州政府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对高等教育布局的调整就是对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不能被合理配置的一种整合,换而言之,对高等教育布局的调整也就是对高等教育资源的整合。在高等教育布局的调整过程中,一些院校通过升格满足了州政府的期望值,一些院校通过合并满足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需求。20世纪初经济大萧条时期,为适应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需求,阿肯色州、肯塔基州、明尼苏达州、南达科它州、佐治亚州等一大批学院被合并。20世纪下半叶,升格与合并的现象也同样反复在上演,究其原因,就是为使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而导致公立高校升格与合并现象的产生。

从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40年代,“政府参与模式”对美国公立高校分层定位格局的形成起到了甚为关键的促进作用。在政府、市场及公立高校三个作用力当中,以政府的作用力为主要着力点,市场和公立高校的作用力配合政府共同构成公立高校分层管理的“政府参与模式”,这种模式对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40年代期间公立高等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政府的协调和引导作用使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初步提升。各州调整公立高等教育布局的目的在于消除课程重复设置、办学资源浪费的现象,伊利诺斯州、俄勒冈州、加利福尼亚州、威斯康星州、俄亥俄等十几个州在公立高等教育布局调整中发挥了主要的协调、引导作用,采取各种方式对各州高等教育总体布局和结构陆续进行调整,对州内各层次公立高校的办学功能予以整合和调整,初步提升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二,使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层次结构经历了一个初步优化的过程。按照系统自组织的原理,就系统演化而言,在同一瞬间和不同瞬间,各类系统自身和相互之间必然会表现出千差万别的涨落作用。任何差异变化过程,都是一定的涨落过程。涨落作为系统自组织过程中的调节剂和催化剂,影响着系统自组织演化的结构方式。[3]因此,在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40年代期间,无论是各州政府对州内各层次公立高等教育的布局和结构的调整,还是各层次公立高校经历的不断升格与合并,都属于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内的一种微涨落。这种微涨落的作用力不仅没有破坏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反而使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在不断的微涨落中得到新的稳定与新的有序化。

三、美国公立高校分层管理“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适用于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公立高校分层管理的发展阶段,在这种模式中,政府扮演的角色是最为明显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政府主导模式”在此阶段体现出的具体特征如下。

1.政府的作用力在该模式中扮演着宏观调控的主导角色。一方面,它引导公立高校在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实现合理的分层定位格局;另一方面,它充分利用市场,以公立高校举办者的合法身份主导着公立高校的分层定位,即主导着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在这一阶段,政府主导公立高校分层管理的特点非常突出,由于政府手中掌握着大量的高等教育资源,所以它拥有强势话语权,此时期公立高校分层管理的进程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和影响的。

2.市场力量在该模式中发挥着明显的调节作用。一方面,劳动力市场、消费者市场对公立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起到合理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科研经费竞争、招生市场变化、对院校层次地位的认证、公众对大学排行的认可、教育利益集团的各种活动都从不同层面引导着公立高校形成合理的公立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

3.公立高校在该模式中发挥着能动的配合作用。在政府的引导和资助下,公立高校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机制之中,不仅有效强化了各层次公立高校对外界社会需求敏捷的反应能力,而且形成了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变通能力,在积极寻求自身社会价值和生存机制的同时,勇于革新,规划反思,不断进取,努力办出自身的特色所在。在“政府主导模式”中,以政府为主导的作用力是与市场和公立高校发挥的作用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政府、市场和公立高校三个作用力在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督制约和高校自主办学的基本框架内力所能及地发挥着自身的作用。

在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政府主导模式”对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首先,强化了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各层次公立高校每一个重要的起飞阶段,都是依靠国家利益的拉动而得到蓬勃发展的,正如安迪·格林所认为的:“美国公立教育……与美国这个民族的形成密切相连。在欧洲各国,教育被证明是创建一个国家最有力的工具,同样的,美国的公立学校教育也被证明是形成民族意识的最强有力的武器,而这也正是发展公立教育的最初推动力所在。从革命时期起,教育就被认为是对形成民族特点、培养社会凝聚力、推进共和观念具有独一无二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一个松散的、种族多元化、因建立不久还很不稳定的共和制的国家。”[4]美国的国家利益在“政府主导模式”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

其次,使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在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40年代期间,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内经历的微涨落,使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得到初步优化。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末期,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又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涨落。巨涨落是一种能够改变系统整体性的并且其作用足以改变系统结构原有稳定性的涨落。巨涨落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产生,又被该时空条件放大或稳定下来。[5]二战之后,联邦政府不惜重金支持公立研究型大学和公立两年制学院的发展,不仅使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的规模得到大发展,而且改变了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使公立高校的层次地位正式形成。

第三,使公立高等教育得到繁荣发展。在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的大力资助下,公立高等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和大变革,学生数量激增,公立高校的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目标与职能发生重大改变。公立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的地位和职能变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公立两年制社区学院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任何公民都能进入、也能为任何公民服务的机构。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有了新的突破,更加依赖并且服务于各级政府,服务于社会,并且在此基础上紧密加强与企业界的联系,各类科技园区的成立不仅使大学在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地位有了空前提高,而且给大学的科学研究和学生培养也带来巨大动力。

四、美国公立高校分层管理“共同作用模式”

“共同作用模式”表现的是政府、市场和公立高校三者之间作用力的最佳状态,尤其体现出三者之间要达到的一种势均力敌、旗鼓相当的状态。这种状态从理论上来讲是成立的,但在实际运行之中要达到这种状态需要政府逐步转变管理方式,加大市场作用力的发挥。从对美国公立高校分层管理的系统考察可以看出,美国公立高校的分层管理要不断地回应外界变化和各种因素的影响,诸如回应政府、立法院、州际层面的高等教育管理委员会等政府部门的影响,回应包括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院校认证、大学排行、卡内基教学促进会、各类高校协会等利益集团在内的市场的影响,回应各层次公立高校自身发展的影响等。我们可以把这种模式作为一种美国公立高校分层管理的未来发展模式,即作为对未来发展的构想。美国公立高校分层管理的未来发展模式应该是一种“共同作用模式”,即政府、市场及公立高校等各种因素以其固有的内在合理性继续存在,并且在持续不断的博弈中实现共同利益,形成平衡互利的发展格局。

在公立高校与政府的博弈过程中,由于政府是公立高校分层管理的主体,因此,在公立高校与政府的博弈过程中,实际上是由政府主导着博弈过程,这种博弈的关键在于政府对公立高校实施管理的程度大小。虽然政府对公立高校分层管理实施的是宏观层面的调控,但政府在某一段时期内对公立高校实施管理的强弱度是任何人都无法预测的。公立高校自身是微观领域内分层定位的主体,公立高校自身的层次定位也会随着办学使命、办学目标、办学规模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公立高校的发展定位不仅仅只是公立高校自身在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内位置的轻微变动,更重要的是一所高校或多所高校的变动将会影响整个国家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和高等教育整体结构的变化。因此,在公立高校分层管理的未来发展走向中,公立高校自身的定位和政府对公立高校的宏观管理之间将会是一个不断摩擦、不断求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作为分层管理的主体,会根据国家利益整体需求和高等教育整体结构的发展需求,配合市场发出的需求信息,在宏观领域内对公立高校实施相对宽松的调控,将政府与公立高校的博弈约束在相互合作的、对全局有利的、可持续发展的范围之内。公立高校自身则要兼顾整个公立高等教育整体结构的需要,制定理性的战略发展规划,以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为中心,在同一层次、同一类别内展开竞争,以有效促进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健康、有序、协调发展。

在美国公立高校分层管理模式中,政府、市场及公立高校三者之间既共生共荣,又彼此独立。政府扶持、调控公立高校分层定位的走势,同时,政府也依赖市场调节和市场竞争制约着公立高校分层定位格局的形成,政府、市场及公立高校三者之间体现出的是利益博弈和角色互动的关系。美国公立高校在与政府、市场等作用力不断博弈的过程中,它本身所在的公立高等教育系统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依然要持续不断地发挥自组织能力,即为适应外界变化、维持自身稳定而不断进行演化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自我调节能力实际上体现的是公立高校在系统内部为达到有序分层而表现出的一种自组织能力,这种自组织能力将始终伴随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个运行过程。为使公立高等教育系统达到较佳的分层管理状态,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层次高校之间不断地进行着自我适应、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的适应性调整。这种适应性调整将不断满足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结构对公立高等教育改革的适应和满足状态,以有效促进公立高等教育各层次之间的有序竞争,增强公立高校的办学竞争力,提高公立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宇晖.美国公立高校分层管理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7.

[2]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