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制造业论文

制造业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制造业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制造业论文范文第1篇

目前,国内对产出服务化的分析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所以本文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产出服务化的现状。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企业不提高服务水平,顾客在采购产品时获得相应的产品安装调试服务和产品的操作培训,使产品的使用得到保证,对产品品定期维护和检查,保障了产品的正常运行。目前,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一些龙头企业服务化水平较高,已经有向服务转型的迹象。作为机床行业的领头企业,沈阳机床已经明确向服务转型的战略意图,从“工业制造商”向“工业服务商”转型。东软集团正在逐步转型成为综合性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2013年公司解决方案业务占总营收比重已经超过60%。软件和系统集成业务未来还将稳定增长,预计2017年收入将突破100亿元。

二、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模式目标和框架

1.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模式目标。本文建立制造服务化模式的目标是改变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使服务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动力,通过实施制造服务化模式,提高产业的服务化水平,使企业完成服务转型,为客户提品和服务,增加企业的收益,提高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推动沈阳市经济发展。

2.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模式框架。沈阳市的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模式主要有两部分构成,即政府引导,产业支撑。政府引导是制造服务化模式的外部客观条件,所谓的政府引导,即政府积极引导装备制造业向制造服务化发展,为服务化发展提供环境保障;产业支撑是必要条件,生产业为装备制造业提供内部服务支撑,使服务嵌入装备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两者从外部和内部共同推动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缺一不可,同时两者互相促进,即政府鼓励生产业支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生产业支撑装备制造业服务化,使政府产业政策得以落实。

三、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模式建立

政府引导是沈阳市政府积极引导装备制造业向制造服务化发展,为服务化发展提业支持、助推科技创新、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政府针对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制定专门的产业扶持政策,以各个产业集聚区为中心,吸引和发展产业关联密切的生产业,鼓励专业物流企业为集聚区内的装备制造企业和客户搭建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其物流服务水平,深化铁西、浑南和东部集聚区内装备制造企业与科技服务企业。金融机构的合作,提高其科技服务水平和金融服务水平,同时,鼓励各产业集聚区以大企业总部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推进生产业的有效聚集,为其他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进而提高整个集聚区企业的服务化水平。政府成立专项资金,支持重大专项技术研发,加快推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牵动力强的重大科技项目,重点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双示范区”、汽车产业聚集区、国家级检测平台等项目建设。同时,政府带头,沈阳市各高校、科研机构参与,发展以高技术关键类设备为主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实现高新技术领域率先突破,为装备制造业推动制造服务化提供技术支撑。政府主动搭建产业互动服务平台,一方面使装备制造业迅速获得信息、技术、资源等,加快产业服务化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通过构建产业互动平台,集中各产业集聚区的相关优势资源,进行合理传递与配置,使企业将非核心部分外包,集中精力研究核心环节,最终使企业的生产制造更具有协调性。

产业支撑是指生产业支撑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使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实现升级,将生产业嵌入进装备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形成新的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在产业链上游,沈阳市各产业集聚区的科技服务企业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和科技研发支持,使得企业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成果通过科技企业扩散,进而提升整个行业的科技水平,也为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在产业链中游,通过信息服务平台,三大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将非核心制造环节外包给其两大配套产业区的企业,实现集聚区之间的协同生产制造。在产业链下游,以沈阳制博会为代表的会展服务业,为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提供展销服务,提高了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整体品牌的知名度,拓宽了产品的销售渠道。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银企联合,形成金融生态区,提高整个集聚区的金融服务能力。在生产业对装备制造业支撑下,沈阳市的生产业也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尤其是具有高精尖技术特点的生产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新产品技术的研发、开发与应用能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具有高精尖技术的生产业能够将新技术进行最有效的推广和传播,通过提高生产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创新需求、技术开发需求、新产品的技术需求以及开阔新的市场需求的满足。

四、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制造服务化模式实施路径

制造业论文范文第2篇

通过专业化服务保证制造业生产过程的连续、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各环节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技术水平的进步。生产业发展建立在市场经济不断成熟和社会分工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具有专业化、知识化、高附加值的特点,其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最好体现。从产业链来看,生产业涵盖研发、设计、融资、物流、采购等多个环节,根据服务性质不同,生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等。生产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符合新一轮世界工业革命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化大趋势,也是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生产业将以其专业化、智能化、高度分工的特点成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二、加快生产发展是产业发展的趋势所在

加快生产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符合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根本方向。当前,新一轮产业革命已经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分布式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工程等领域初现端倪,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与第二产业紧密结合,制造业由以自动化技术为核心向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转变,制造业发展将越来越离不开信息、金融、物流、咨询等方面相关配套生产业的支持。从劳动力、资金、决策、流通等制造业发展重要环节来看,增材制造等智能制造技术的普及将使劳动力资源对制造业发展贡献相对减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将为企业生产决策提供重要信息支持,金融服务的发达程度将直接决定制造业企业融资的难度,而物流业的发展程度也是影响企业流通成本高低的重要原因。

加快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后发国家经济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分别是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财富驱动阶段。当前我国正处于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产业升级主要表现为向产业链的高端转移、产品技术更新换代、创建新产业三个方面,生产业在这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产业链附加值较高的设计和销售环节由生产业主导,产业技术更新换代主要通过智能制造、信息化等新技术的普遍应用和管理咨询、经营分析等生产流程的全面优化,互联网金融等新兴生产服务业本身就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产业。生产业对制造业的智能化、信息化改造是加快产业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创新驱动的关键所在。众多生产服务性企业共同形成产业发展的完善服务体系,并为社会提供大量知识型、较高收入就业岗位,培育相当数量的中等收入阶层。在生产率提升方面,生产业企业专注于产业链特定领域服务,通过提供财务、咨询、设计、物流等专业性较强的服务将企业生产各个环节连接整合,企业购买外部专业服务成本明显低于由企业内部提供,有利于企业专注于产业链中竞争优势较强领域,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在附加值提高方面,国际产业链分工附加值符合“微笑曲线”规律,处于曲线两端的研发设计和市场销售端往往获得大部分利润,而生产制造环节的附加值较低,发展生产业是进入高附加值领域的必然途径。

加快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完善市场环境的重要抓手。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生产服务业破解信息不对称壁垒、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减少经济运行效率损失的能力将进一步凸显。当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很大原因是因为银行等资金供给方缺乏必要的企业信用及经营情况信息,随着数据分析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通过历史数据及实时经营数据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并出具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的第三方数据分析服务公司已经出现,银行可以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对企业进行合理授信,从而实现企业、银行、数据分析公司的多赢局面。同时,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新型服务业也以便利的交易方式、较低的服务收费和交易成本、更好的服务体验,成功地释放市场消费需求,为社会创造大量就业。

三、制约我国生产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对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重要性认识不足。我国第二产业大而不强、多而不精,处于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工的中低端,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较低,对新一轮产业革命大背景下生产各环节的智能化、模块化、专业化趋势认识不足。生产业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制造业内部生产由市场供给的过程刚刚起步,生产业在促进产业链高端转移、带动产品技术更新换代、创建新兴产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仍未得到充分认识,制造业与生产业发展“两条腿”、“两张皮”现象突出。

(二)体制机制环境僵化。有利于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制度环境尚未形成,生产业发展面临的土地、财税、融资、审批等瓶颈制约因素较多。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建立,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对生产业发展支撑能力不强,生产业企业的自身研发能力较弱,针对生产业的资金支持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待加强。

(三)新兴商业模式的应用推广不足。一些新兴商业模式对改善制造业发展市场环境具有明显作用,但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有待大规模推广应用。目前,新兴商业模式的规模化和系统化趋势正在形成,对就业和经济带动作业也逐步得到显现,但新兴商业模式的发展应用需要企业、银行、政府等社会各方面的接纳和支持,综合发展环境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四)国际产业竞争激烈。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和投资准入的放宽,国际先进生产业企业将更加积极地进入我国制造业服务市场,可能在管理咨询、数据服务、商业设计、会计审计多个领域取得领先优势,对我国生产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未来,贸易自由化趋势将继续深化,我国生产业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对我国生产服务业企业加快提升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和挑战。

四、促进生产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发挥好市场主体地位方面,应进一步放宽信息通信、贸易流通、中介咨询、金融服务等领域市场准入,尊重企业首创精神,支持互联网金融等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支持民间资本加大对生产业投资,鼓励制造业企业以投资参股、战略合作、混业经营等多种方式带动生产业企业发展。在发挥好政府支持引导作用方面,要抓紧出台加快发展生产业的指导意见,落实支持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严格规范审批行为,加强企业服务,逐步形成支持鼓励生产业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

(二)加快推进财税金融土地等相关领域改革。逐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通过完善企业征信体系、健全融资担保机制、发展风险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加大对生产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增加生产业企业上市规模和企业债券发行规模。进一步深化税收制度改革,稳步扩大生产业增值税征收范围,对不同行业实施差别化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研发费用扣除、投资购买设备抵免等方式,实现税后优惠与税前调节相衔接的多样化税收优惠模式。比照工业用地支持生产业发展土地需求。

(三)发挥生产业与制造业综合产业园区集聚发展效应。出台支持生产业与制造业同步发展政策措施,鼓励在产业园区内配套建立生产业发展孵化区,支持制造业产业链与生产业全面整合,强化产业园区的综合集聚效应。深化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生产业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建立与制造业产业链各环节相对应的创新链和服务链,促进制造业系统性创新和升级。

制造业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制造业人力资源建设在企业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过程中具有引领、示范、推动、凝聚作用。要把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和人力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紧密结合,为企业培养培训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撑。

一、上海电气人力资源基本状况

上海电气集团共有企业387家,其中资产管理公司277家、有限公司103家,总公司下属7家。

集团共有职工114709名,其中,在岗职工为74584名。所属企业中,资产管理公司拥有职工68211名,其中32899名职工在岗;有限公司拥有职工45467名,其中40654名职工在岗。

在岗职工中,有专业技术人员共18221名,占职工总数的24.43%;有技术工人35535人,其中技能人才33139名,占职工总数的44.43%。根据电气集团人力资源分类统计表,在岗劳务工用工总数13480人。集团在岗职工中,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职工1277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7%,占在岗职工的1.7%,职工的学历学位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集团共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38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0.6%,占在岗职工的2.6%。集团共有高级技师202名,技师1685名,两者分别占技术型人才的0.6%和5.1%,占在岗职工的0.3%和2.3%,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型人才比例为5.7%,占技术工人比例为5.3%,占工人(含劳务工14066人)比例为3.8%。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型人才比例为24.4%,占技术工人比例为22.74%。

在职工教育培训投入方面,2006年。上海电气职工教育培训投入3501.6万元,在岗职工人均469.5元,其中,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总投入1049.8万元。技能人才人均316.8元。技能人才培训占总投入比例为30%。有限公司职工教育培训投人2313.5万元,人均投入569.1元,其中技能人才投入566.1万元,技能人才人均276.8元。有限公司技能人才培训占总投入比例为24.5%。

同时根据调查,45%的职工在过去一年中参加了企业组织的培训。但有77.5%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群体中有52.5%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有26.7%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3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群体中38.2%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其中有65.20%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企业高层领导中23.1%的人员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68.5%的人员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

综合上述情况可见,上海电气集团已经拥有一支专业配套、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人才队伍。近三年来。职工队伍建设态势良好。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在岗职工比例在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为1.87%、2.17%、2.28%,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比例在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为7.68%、8.8,%、10.03%,呈现上升趋势。

二、上海电气人力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级技能人才在总量、结构和素质上还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根据2006年西门子年度报表,2006年西门子共有员工474900名。其中173000人(36.42%)的员工具有本科学历。2006年,西门子在世界范围内新雇佣了75200位员工,其中36%具有本科学历,在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新员工中,有60%是科学家职务或者是工程师。西门子公司高级技术工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0%以上。而上海电气高级技能人才从质量到数量都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技师、高级技师人数偏少;二是学历结构上偏低;三是高技能人才年龄偏大;四是劳务工技能等级低。缺乏相应的培训。

2、高端、紧缺、关键人才不足。对集团人才队伍存在问题的反映主要有:一是高端管理和科技人才比例较缺乏。西门子公司大学本科以上员工占50%,而上海电气仅16%;二是适应战略发展需求的人才缺口很大:三是高级技术工人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大的差距。西门子公司高级技术工人占1/3以上,而上海电气高级技术工人只占技术工人总量的24.4%。值得关注的是,根据电气集团人力资源统计表不完全统计,党政管理人员中的本科及以上学历3223人,占党政管理人员总数的25.16%;同时党政管理人员的总量较大。共有12809人,占调查企业人员总数的22.93%。

3、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存在不足。调查显示,54.6%的职工表示过去1年内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77.5%表示过去1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技术人员群体中52.5%表示过去1年内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76.7%表示过去1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中基层管理人员中33.6%表示过去1年内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68%表示过去1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35岁及以下本科以上学历群体中38.2%表示过去1年内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65.2%表示过去1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企业高层领导中23.1%表示过去1年内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68.5%表示过去1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

三、进一步加强上海电气人力资源建设的对策

1、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工人队伍。上海电气作为是中国最大的装备制造业集团,技术工人的水平和质量应该走在全国前列。按照集团发展规划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要求,到“十一五”末,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比例要超过30%,其中技师、高级技师比例要达到8%,45岁以下中青年高技能人才占高技能人才比重达80%左右,并涌现一批中青年领军高技能人才,带动中、初级技能工人队伍相间梯次发展。全面提升职工队伍整体技能、素质水平。

要加强劳务工的建设。参加教育培训、提升工作等级已经成为劳务工的迫切需求。上海电气集团职工队伍结构老化的矛盾较为突出,劳务工的加入使得职工队伍老化的状况大大改善。目前集团一线劳务工10175人,占一线职工的35.7%,占劳务工总数的75.48%。如在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电焊和冷作两个主要工种中。劳务工已占在职工人数的30%,10年内30%的在职焊工和冷作工退休。在职技术工人学历层次偏低,年龄偏大;劳务工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技术技能的掌握也比较粗浅。76.9%的劳务工比较希望和非常希望参加教育培训,目前有39.4%劳务工参加过技术培训,55.9%的劳务工没有参加培训。要立足上海、延伸国内外,在外省市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加强对技术工人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与计划工作,通过教育培训、鉴定考核、择优选拔,建立分层、分类实施的技术工人培养体系,造就一支高、中、低合理配置的技术工人队伍。

企业通过建立能级体系,制订相对科学的、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培训体系,推进企业各类技术工人队伍的建设工作。

2、实施科技专家、项目科技带头人、首席技师的选拔制度,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培养科技创新领军旗帜型人才。要实施上海电气科技专家、上海电气项目科技带头人、上海电气首上海电气席技师的选拔制度。以推进集团科技进步、技术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激发广大员工的创造激情,培养和造就一批科技和高技能领军人才。与高校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加强上海电气人才资源的投资和开发,大力提高人才资源对上海电气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构筑上海电气人才资源建设,使之成为上海电气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3、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使人力资源建设与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一是要坚持和完善学习培训制度。建立培训——上岗——使用——考核——奖惩的配套制度。完善制度建设,为教育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基础。制定规范和促进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制度,《生产人员持证上岗及技能鉴定实施办法》、《师傅带徒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四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生产一线员工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供电企业生产一线用工管理暂行办法》、《“首席岗位制”管理办法》、《员工培训考试考核奖惩规定》、《兼职培训师管理办法》、《首席工程师管理暂行办法》、《优秀人才管理办法》。《高级管理人员学习培训制度》、《技术创新人员学习培训制度》、《技术工人学习培训制度》、《劳务工学习培训制度》等。

二是建立培训激励制度。要完善的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建立公平、公正、客观的业绩考核标准;公平竞争的晋升规定和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分配原则。

为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公司建立员工能力素质模型,实施职业生涯管理,设立管理、技术、技能人才三通道职业生涯发展体系。对优秀高技能人才,在晋升、工资、福利、带薪学习、休假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制造业论文范文第4篇

京津冀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其制造业30个产业按增加值大小排列,前10个产业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这10个产业的增加值占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增加值的74.10%,其中前4个产业占51.49%。

1.北京市

北京市制造业增加值占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增加值的29.86%。制造业30个产业按增加值大小排列,前10个产业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这10个产业的增加值占北京市制造业增加值的78.73%,其中前4个产业占53.68%。

2.天津市

天津市制造业增加值占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增加值的27.39%。制造业30个产业按增加值大小排列,前10个产业依次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这10个产业的增加值占天津市制造业增加值的78.58%,其中前4个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55.99%。

3.河北省

河北省制造业增加值占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增加值的42.75%。制造业30个产业按增加值大小排列,前10个产业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这10个产业的增加值占河北省制造业增加值的74.39%,其中前4个产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占53.67%。

二、产业市场优势

在京津冀地区制造业30个产业中,市场占有率较高的10个产业依次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2.15%),医药制造业(14.04%),食品制造业(12.44%),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1.70%),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0.7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0.71%),金属制品业(10.68%),专用设备制造业(10.28%),饮料制造业(10.20%),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9.94%)。前9个产业市场占有率均在10%以上。

1.北京市

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前10个产业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5.81%),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5.7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6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5.46%),专用设备制造业(4.15%),食品制造业(3.91%),医药制造业(3.79%),饮料制造业(3.5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3.1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95%)。其中,前4个产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市场占有率均在5%以上。

2.天津市

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前10个产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8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62%),医药制造业(4.28%),金属制品业(3.9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0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04%),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2.98%),橡胶制品业(2.9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82%),家具制造业(2.80%)。只有一个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市场占有率超过5%。

3.河北省

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前10个产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5.15%),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6.66%),食品制造业(6.19%),医药制造业(5.9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92%),农副食品加工业(5.22%),饮料制造业(4.67%),造纸及纸制品业(4.64%),金属制品业(4.45%),橡胶制品业(4.15%)。其中,前6个产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市场占有率均超过5%(见图1)。

三、产业竞争优势

1.北京市

竞争优势系数(单位投入所获得的市场份额,以全国同行业为1)较高的产业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3824,全国第二),烟草制品业(1.3962,全国第五),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3223,全国第七),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2849,全国第八),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460,全国第九)。

2.天津市

竞争优势系数较高的产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2791,全国第一),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4470,全国第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1787,全国第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3768,全国第四),农副食品加工业(1.1875,全国第四),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3389,全国第六),金属制品业(1.0844,全国第六),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0705,全国第六),医药制造业(1.0349,全国第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3123,全国第七),通用设备制造业(1.1367,全国第七),饮料制造业(1.0362,全国第十)。

3.河北省

竞争优势系数较高的产业是: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9880,全国第一),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5902,全国第二),食品制造业(1.3282,全国第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2305,全国第二),橡胶制品业(1.1308,全国第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2010,全国第六),农副食品加工业(1.1662,全国第七),通用设备制造业(1.0204,全国第八),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0082,全国第八),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1.0428,全国第九),家具制造业(1.0188,全国第九),烟草制品业(1.1708,全国第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0157,全国第十)(见图2)。四、综合分析及结论

1.总体来看,对京津冀地区制造业贡献最大的是河北(总产值占京津冀地区41.14%,增加值占42.75%),京津的贡献不相上下(总产值,北京占29.01%,天津占29.85%;增加值,北京占29.86%,天津占27.39%)。分产业来看,对京津冀地区制造业贡献较大的产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这4个产业创造了京津冀地区制造业产出的一半(总产值的53.30%,增加值的51.49%)。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河北贡献最大(增加值占京津冀地区65.14%),北京次之(20.31%),天津最小(14.5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天津贡献最大(59.28%),北京次之(37.21%),河北最小(3.5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北京贡献最大(40.13%),河北次之(30.75),天津最小(29.1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北京贡献最大(46.93%),天津次之(31.15%),河北最小(21.92%)(见表1)。

2.京津冀三地比较,制造业30个产业的市场占有率之差异,天津市最小,河北省最大,北京市居中。在制造业30个产业中,北京市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产业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5.81%),最小的产业是化学纤维制造业(0.14%),极差为5.67%,标准差为1.72%;天津市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产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82%),最小的产业是化学纤维制造业(0.31%),极差为5.51%,标准差为1.25%;河北省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产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5.15%),最小的产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25%)(见表2)。以上表明,京津冀制造业30个产业市场占有率之分布特征:天津市较为集中,河北省较为分散,北京市介于天津市与河北省之间表明天津的制造3.京津冀制造业整体竞争力(=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竞争优势),河北最高,天津次之,北京最低。京津冀制造业中,北京和天津以机电制造业最具竞争力;而河北则以资源加工业最具竞争力,其次是轻纺制造业(见图3);京津冀机电制造业中,北京和天津均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最具竞争力,其次是北京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京津冀资源加工业中,河北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最具竞争力,其次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而天津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京津冀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均有一定竞争力。京津冀轻纺制造业中,河北的农副食品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及纺织业具有较强竞争力(见图4)。

摘要]基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从产业规模优势、产业市场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等三个侧面对京津冀三地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京津冀三地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分析。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优势;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武义青,顾培亮.竞争优势测定的一种新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6).

制造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产业集聚;地理集中指数;镖靶模型

产业集聚具有“嵌入性”、“地理集中”、“弹性专精”、“集体学习”等特征,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自马歇尔提出著名的产业空间集聚三个原因后,经济学者对产业集聚不断进行深入探索,从不同的视角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了研究。国内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主要集中在产业集聚方式、性质、成因及其优势等方面,从量化角度研究产业集聚的文献更少。张威(2002)、梁琦(2003)、吴学花(2004)利用产业基尼系数对我国制造业的集中现象进行了研究;范剑勇(2004)利用Bluhar关于欧盟产业分布的计算公式计算了全国六大区域1980年和2001年的地区产业集中率;罗勇等(2005)、王子龙等(2006)利用产业空间集聚指数和行业集中度指标对中国部分制造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但由于数据和方法的限制,国内现有产业集聚水平测度基本只研究部分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水平,未能全面反映我国制造业总体集聚情况,且对产业地理集中程度进行精确测度的研究成果更不多见。鉴此,本文系统总结并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有关产业集聚度量方法,并利用Ellision和Glaeser(1997)以镖靶模型为基础的测度方法对2003~2005年我国制造业产业空间集聚进行测度,实证研究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总体情况、发展趋势和产业类型情况。

一、产业集聚程度测度方法

(一)产业基尼系数

通过某一产业在区域上的分布相对于整体经济活动的偏离程度来界定该产业的区域集中状况。

由于该系数没有考虑到企业规模差异,因此系数大并不一定表明存在产业集聚现象,而且在比较不同产业的集聚程度时,会由于各产业中企业规模或区域大小的差异而造成误差。

(二)区域规模优势指数

区域规模优势指数也称为区位商,是分析区域产业集聚的规模指标,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相对集中度。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i表示第i个产业;j表示第j个地区;Xij表示第j个地区的第i产业的产值指标。区域规模优势指数表示该地区某行业的规模在全国的位置。指数越大意味着该地区该产业的地方专业化程度越高,比较优势越明显,集聚能力越强。相对于基尼系数,该指数能更好的从区域角度分析产业地方专业化程度,以反映产业集聚能力。

(三)H指数

H指数指赫芬达尔指数(Herfindahlindex是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重要指标。

其中,x代表产业市场总规模,Xj代表j企业的规模,sj,=Xj/X代表第j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Ⅳ代表该产业内部的企业数。日指数实质是赋予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sj的一个权重,通常对大企业给予的权重大。H指数在测度产业集聚水平时具有三个优点:一是能准确反映产业或企业市场集中程度,因为它考虑了企业的总数和企业规模两个因素的影响;二是能及时反映市场垄断与竞争程度的变化。由于日指数是用市场相对规模的平方之和测定产业集聚状态,所以H值对市场占有率较大企业的份额变化特别敏感,而对市场占有率很小的企业份额变化反映相对迟钝;三是对产业内企业的合并与分解反应灵敏且计算方法相对容易。H指数的缺点是对数据的要求较高,而且含义不直观。

(四)产业地理集中指数

为解决产业基尼系数失真的问题,Ellision和Glaeser利用源于企业定位选择概率模型的镖靶模型,构造产业地理集中指数来测定产业空间集聚程度。

假设某经济体某一产业内有N个企业将该经济体划分为M个地理区域,这N个企业分布于M个区域之中。Ellision和Glas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计算公式为:

Ellision和Glaeser产业地理集中指数弥补了空间基尼系数的缺陷,充分考虑了企业规模及区域差异带来的影响,能够进行跨产业、跨时间的比较,是目前最常被经济学者和经济地理学者所采用的测度方法。二、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实证分析

(一)样本数据和计算说明

尽管产业集聚现象已呈现从工业向第三产业扩展的趋势,但工业仍是集聚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工业的核心是制造业,2000、2001、2005年中国工业产值中制造业所占比例分别高达83.90%、84.36%和86.15%,因此以制造业为对象研究中国产业集聚水平变化趋势具有代表性。由于2004版《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开始采用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体系对行业进行分类,为保持统计口径的一致,我们选择的研究时段为2003~2005年,研究对象为我国GB/T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中c门类制造业中的30个大类(即2-SIC)行业。本文的样本数据源于2004~2006各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鉴于Ellision和Glaeser产业集聚γ指数的优越性,本文将采用该指数来测度中国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并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对其变动趋势进行比较分析。

(二)计算结果及数据分析

根据产业集聚γ指数计算公式,计算出我国制造业2003~2005年间的产业集聚γ指数。

参照Ellision和Glaeser关于产业空间集聚指标的三个划分区间:(1)r<0.02,表示该产业不存在区域集聚现象;(2)0.02≤r≤0.05,表示该产业在区域分布相对较为均匀;(3)r>0.05,表示该产业在区域分布的集聚程度较高,我们将2005年制造业行业集聚程度按照指数进行分类排序。

综合分析发现:

第一,从不同行业的产业集聚γ指数变化情况看,2003~2005年30个制造业行业中有23个行业的γ指数增长,这说明我国大部分制造业集聚趋势加强。增长幅度较大的行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等,增幅均超过150%。这些行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存在较强的规模效益,且产品的需求弹性较高;食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是成熟型产业,增幅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老的行业过去较分散,起点基数小,因此集中指数稍有增长便显得增幅较大。γ指数下降的行业有橡胶制品业、印刷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7个行业,这些行业中橡胶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属于目前各地发展经济大力扶持的行业,这两种类型的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下降可能是因为各地重复建设严重。

我国大部分制造业产业集聚趋势增强与经济发展趋势相符合。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步由粗放模式转为集约模式,区域的发展也强调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并以主导产业带动整个地区产业的升级调整,产业内集聚度的提高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是由于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国际产业转移、跨国公司价值链的全球布点、外包等分工协作深化、虚拟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供应链的全球最优配置,使得各国和地区在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延伸产业链,促使集聚程度不断增强。

第二,比较30个制造行业2005年产业集聚γ指数可以发现,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制造业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与资源相关产业集聚在原料所在地。如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化工及炼焦业等;二是由于地方生产传统形成的集聚地,如家具制造业等;三是一些中高技术产业,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此外,产业集聚程度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实际上也是产业从技术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劳动密集型转移的过程,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集聚γ指数在3年的计算结果中一直都处于领先地位。这可能是因为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更易集聚,其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相对突出。

第三,通过30个制造行业2005年产业集聚γ指数可知,30个制造业中有9个制造业行业产业集聚明显,12个制造业行业产业分布处于均匀状态,9个制造业产业集聚不明显,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尽管我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普遍存在,但制造业总体空间集聚程度一般,制造业发展的区域特色有待进一步突出。

制造业论文范文第6篇

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世界的制造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我国在家电等若干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设计、先进制造工艺和装备及现代化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还不是制造强国。本文仅就机械制造企业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和技术发展趋势作一些研究,供机械制造企业制定信息化方案时参考。

2.机械制造企业目前管理中存在问题

中国机械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国外的技术、资金、产品大量涌入中国,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局面。竞争要求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质量高、价格低、交货及时、服务好。这些市场竞争的武器与企业管理的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密切相关。然而中国企业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由于受到30-40年计划经济的影响,上述竞争武器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1)生产计划控制的模式落后

尚未实施ERP的机械制造企业几乎100%采用台套计划的方式。即以产品最长生产周期作为构成产品各种物料的采购提前期和生产提前期。过分夸大的提前期是造成库存和在制品储备高,流动资金占用大的根本原因。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脱节,零件成套水平差,不能准时交货。或者用高储备来保交货期。距离现代管理方法物料需求计划MRP、准时生产JIT、供应商管库房VMI、同步生产相差甚远。

(2)企业应变能力差

今天的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按订单装配MTO,按订单制造MTO,按订单设计MTD,大规模定制MC。品种规格繁多,生产、采购异常复杂。从客户—销售—设计—生产—采购—财务—成本,需要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才能动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适应千变万化市场和客户定制化的要求。

(3)成本计算不准确,成本控制差

人工成本核算一般只能计算产品成本,无法计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费用分摊很粗,大量成本数据采集是人工归集的,数据准确性很差,使得成本计算不准确。一般不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也很少进行成本分析,因此成本控制差。

(4)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

制造业产、供、销、人、财、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之间存在大量信息交换。然而人工管理信息分散、缺乏完善的基础数据,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大大影响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5)科层式的组织机构而不是面向业务流程的扁平化的组织,一般业务流程不合理,业务流程的管理和控制不规范,随意性大。

(6)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式化的管理,管理的优劣因人而异。尽管通过ISO9000制定了一系列的程序文件,执行的效果可因企业和管理者而异。

(7)管理工具落后,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手工分散管理或微机单项管理的阶段。有的企业也建立了全厂的计算机网络,但应用仍是分散的,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8)现代化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差。例如:敏捷制造AM、虚拟制造VM、准时生产JIT、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电子商务EC、企业资源计划ERP等。

3.用信息技术提高机械制业管理水平

上述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影响着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企业的竞争能力。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刻不容缓任务。所以建立联接厂内外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选择先进、成熟、适合企业管理需求的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电子商务EC等软件系统,通过管理咨询和业务流程重组,优化设计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应用上述软件系统,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以克服目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企业的竞争能力,是企业面对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做出的必然选择。系统建设的目标是:

(1)建成一个覆盖全公司的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的高度统一与并行运作,并通过Intranet、Internet实现企业内、外部充分的信息交流及企业与外界的联系,形成有效的敏捷供需链系统。

(2)采用先进的生产计划控制方法。打破台套计划的方式,按各种物料的采购提前期和生产提前期编制物料需求计划。建立一个有效、灵活的由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车间作业计划的三级计划所组成的生产计划管理体系,最大限度的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采购周期、准时交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和成本,提高售后服务水平。有条件的企业推行准时生产JIT、供应商管库房VMI、同步生产等先进管理方法。

(3)实现全公司基础数据(如物料数据、产品结构数据、产品设计工艺数据、生产能力数据等)统一生成、统一维护和统一管理,供经授权的各相关部门使用,真正做到数出一家、数据共享,避免冗余。通过ERP系统的建立和实施进一步理顺企业的管理程序,做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4)针对目前各管理部门中信息分割的情况,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动态信息反馈和监控体系,实现对每项任务从合同签订、设计、生产、采购、成本核算到成品发货全过程的动态跟踪,使每项任务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下。

(5)加强财务管理和健全成本核算功能。真正建立起二级成本核算体系,采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较为准确地核算出零部件成本和产品成本,为销售报价和财务核算提供可靠依据。进行成本分析,找出降低成本的因素,有效降低成本。

(6)使用计算机加强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充分利用质量检测数据,利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的统计和分析。有力地监督和提高质量水平。

(7)通过计算机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将广大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机会学习管理理论和提高管理技能,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4.中国机械制造业管理的特点

机械制造业与其它制造业的管理具有共性也有个性;机械制造业本身随着生产类型,生产批量,生产组织方式不同其管理方法存在差异;中国的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企业文化、法律、制度的不同也有其特殊性。下面就这些特点加以论述:

(1)机械制造业是典型的离散制造业,其管理软件根据企业的生产类型,生产批量,生产组织方式不同,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下图列出生产类型的划分:

这些制造类型的特征:

离散制造——不同的物料经过非连续的移动,通过不同路径,生产出不同的物料和产品。如汽车、机床、飞机、计算机、家电等。

流程工业——物料经过混合、分离、成型或者化学反应,物料大多连续地通过相同路径,生产出有价值的产品。它又分为连续生产、批量生产和混合制造几种类型。在管理上要求配方管理、副产品、联产品、多种计量单位,同一物品多个质量等级、批号跟踪、保质期等特点,一般用专业流程工业软件。

单件生产——产品按订单设计、按客户需求生产,产品很复杂。产品生产周期一般都很长。有时一个合同按部件多次交货。如三大动力厂(大电机、汽轮机、锅炉)重型机械、造船等。生产组织按工艺划分,设备是通用的。生产管理中除应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整套方法外,需增加网络计划(项目管理),关键资源排序。这里CRM就并不重要。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产品是标准的或选配的。需求可以是预测,或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装配。生产组织按工艺特征分车间、工段、班组,如铸、锻、铆、焊、车、铣、刨、磨、装配等。生产计划的特征是典型的MRPII加配置控制。他们也需要CRM,SCM等。

大批量生产——产品是标准或少数选配。需求主要靠预测,也考虑订单。生产设备是以物料(零件、部件)为对象组成一条条流水生产线。生产计划的特征是将传统MRPII与JIT混合制造,中长期计划和批量生产的零件采用物料需求计划MRP,执行计划采用JIT、看板(电子看板)、反冲库存、条码物料跟踪等计划。CRM,电子商务就很重要。

大规模定制——将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满足不同客户个性需求和大批量生产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的优势相结合。生产组织仍是流水线,但产品配置是多种多样。在生产计划控制方面它需要结合MRP、JIT、配置控制等综合应用。是前两种的混合制造模式。

所以,企业生产类型不同,在选择ERP软件时要按这些不同的管理特征去寻找满足企业需求的软件。你是个年产10万辆汽车的生产厂,软件中没有JIT我看就不合适。你是个重型机械厂,他产品中没有项目管理,关主件质量跟踪,我看也不行。另外,不同的企业管理的重点也不尽相同,有的企业销售非常复杂,但生产简单。有的采购和生产制造非常复杂,但一年只有几个合同,销售管理并不重要。所以,一定要辩证施治、对症下药。

(2)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西方ERP系统在中国的应用问题。

西方以“法”为重心的管理模式,所以西方ERP系统是根据以法为重的企业文化、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税收政策、设计开发的;比较重时间进度,重计划,以保证交货期为目标,以时间计划为主线,以标准化为基础,强调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物料按正确的量送到正确的地方。软件功能和逻辑符合所在国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税收政策。人们严格遵守合约,重计划、守纪律。应当说,ERP较好地解决了发达国家的制造企业的集成化管理问题。

东方以“情”为特质的管理哲理,这种管理由于偏重于人的作用和价值实现,却忽略制度效应和条例管理,从而表现出在强调人事关系方面理性精神表现得充分,而在强调任务和规则方面,理性精神表现得不充分。因此,法规制度的不严,人事关系过多,理性精神不足,正是中国式管理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其在管理上的表现,就是较多考虑“后果”。所谓的“主人翁”精神,否认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注重自己行为的价值标准,他们重承诺,轻合约;重调度,轻计划;重情感,轻制度;随意性强,守时性差。所以西方ERP在中国的应用必须注重对人的价值观的管理。所以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全面进行企业绩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3)ERP这个现代制造业的管理工具,它有其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两个方面。就其自然属性而言,中外企业没有多大差别。它们都追求最大限度的缩短生产制造周期,降低成本,降低库存,准时交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因此ERP的普遍原理是中外适用的。但就其社会属性而言,企业管理受国家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税收政策、市场环境的影响。因此ERP一定要考虑国情化。例如,ERP中的财务软件,它必须符合中国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电算化的要求。在现阶段还要处理“三角债”;以物易物的“磨帐”处理;在成本核算中保留计划价逐步接转,差异分摊的方法;既有财务应收帐,还要记录销售应收帐;双重工时定额等。

(4)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管理是最复杂的。机械制造业由于物料品种规格多,生产不连续,生产制造过程复杂,所以机械制造业的管理比其他制造业复杂。另外,中国机械制造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组织模式,专业化分工没有像国外那样细,中国企业内部的管理相对国外要复杂,所以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管理是最复杂的。

5.械械制造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不断涌现,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作为机械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工具---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和发展。下面我们从管理思想、系统性能和软件开发平台三个方面讲述其发展趋势。

(1)管理思想的发展

1.在网络系统支持下,新的ERP系统将给世界带入这样一种境界:消费者或客户通过互联网络在电子商场了解产品性能、价格,通过电子商务给生产厂商下达订单;生产者通过ERP系统下达物料采购和生产制造指令,通过电子商务完成物料采购、支付活动;经过生产制造,最后将商品按时送交用户,在网上完成交易和结算。它使供应商、生产者、分销商、客户,通过供应链紧密集成,物料不间断的流动,达到减少库存,最大限度减少经营成本,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所以供应链管理SCM,电子商务EC将必不可少。

2.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制造商要从过去的“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客户关系管理CRM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客户视角,赋予企业更完善的与客户交流的能力,是一种最大化客户收益率的方法。它在充分了解客户的特殊需求基础上,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提高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使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其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系统,使企业在客户服务、市场竞争、销售及支持方面形成彼此协调的全新的关系。CRM既是技术,又是一种新型的管理哲理和机制。

3.支持敏捷制造和虚拟制造。敏捷制造是使企业具有卓越的自适应能力,在多变的环境中占据竞争主导地位的总体战略。在经营管理范畴中其实现的技术手段包括:准时生产JIT,精良生产LP,并行工程CE,业务流程再造BPR,虚拟制造VM等。通过快速建模工具和参考模型库,加快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采用基于浏览器/服务的体系结构和软构件技术,通过标准虚拟专用网VPN技术,完全可以构建虚拟制造的环境,支持虚拟企业和虚拟制造的管理需求。

4.企业绩效管理EPM(EnterprisePerformanceManagement)。EPM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设置各个部门的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层层分解为每个员工的目标,通过ERP系统采集其执行情况,并与分配的目标进行比较,以确定员工的报酬和奖励。并对整个公司、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进行分析。EPM包括计划、管理和分析的全过程。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促成公司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的绩效。

5.ERP要走专业化的道路。鉴于不同行业在管理细节上存在较大差异,需要针对不同的行业特点、运作机理,设置相应的业务流程、搭建相应的组织结构并设计相应的软件架构去实现。不能指望用一个通用解决方案去适用所有行业,特别是在涉及到生产、销售、采购和成本这样的企业业务细节时,必须拥有专注于某一行业的方案才能有效解决不同应用环境的信息化问题。另外专业化的ERP软件产品其开发周期短、升级换代快、实施容易、成本低等特点。

(2)系统性能的要求

1.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ERP系统需要发展商务过程管理(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和工作流管理,支持业务流程重组和企业动态建模。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实现功能可裁剪、系统可配置、流程可重构、过程可管理。

2.为了使广大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广大员工进入应用系统,ERP系统必须提供对内对外的可集成性和灵活性。对内ERP系统要与CIMS、OA、立体仓库、条形码,数据挖掘等系统紧密集成。对外与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的异构系统集成,充分实现信息共享;支持移动办公和无线接入。

3.支持集团公司业务。支持多公司、多组织,跨地域的商业运作模式。

(3)软件开发平台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管理功能和系统性能的要求,ERP软件开发平台必须采用以下技术:1.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多层体系结构。为了使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操作数据成为可能,大大拓展客户范围,将客户扩展到整个Internet网络上,采用J2EE或.NET开发平台,实现客户端的浏览器层、Web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库层的多层体系结构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实现模块之间的互通、互操作,管理构件的搭建与跨环境的部署和管理,都需要中间件的支撑。

2.了使ERP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可集成性、互操作性,必须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开发语言、开发工具、通信协议和数据库系统。使应用软件真正做到独立于操作系统(NT,UNIX,Linux),独立于数据库(ORACLE,SQLSERVER,Sybase,DB2)自然也独立于硬件平台。

3.了实现系统可配置、流程可重构,软件开发要采用软构件技术。

制造业论文范文第7篇

一、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制造业的若干重要特点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对中国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中国成为世界“生产制造中心”的呼声越来越高。其实,观察现代跨国公司和传统跨国公司的区别,跨国公司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中的地位,已由“一个中心”成为“多个中心”。

1.生产制造中心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生产成本低廉,许多外国厂商相继将生产据点移往中国。例如,2001年7月,松下电器公司停止在美国肯塔基州生产微波炉,将其生产基地集中到了上海。8月,东芝公司宣布停止在日本国内生产电视显像管,把包含数字电视在内的电视机生产线全部转移到中国,至此,日本主要彩电制造商松下电器、东芝、三洋电机、三菱电视4个公司都已将彩电生产的主要基地移至中国。此外,日本的其他家电产品如录像机、复印机、空调、CD、单放机、DVD等也主要由日本在中国的工厂生产。据统计,中国在世界出口额中的比例,1990年不足2%,2000年上升为4%,2002年进一步提高至6.5%。就轻工纺织产业看,以家电为例,2001年全国微波炉共计出口1252万台,占当年全国生产量的69%;2001年全国电饭锅共计出口822万台,占当年全国生产量的57%。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多数家电产品世界最大制造基地。再以鞋业为例,目前,全球鞋类年产量约100亿双,在中国,2001年广东省鞋类年产量近30亿双,约占世界产量的3/10;温州市鞋类年产量10多亿双,占世界产量的1/10。就中国而言,堪称世界最大的成品鞋生产基地。

一般而言,制造业有消费品制造业和资本品制造业、轻型制造业和重型制造业、一般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之分。如果说前一时期跨国公司向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主要集中于消费品制造业、轻型制造业或一般制造业的话,那么,自2002年起,资本品制造业、重型制造业或装备制造业将成为跨国公司新一轮向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受“广本汽车”示范引导,2002年,本田、丰田、尼桑都陆续将不少生产厂搬到广州,由此广州可能很快形成一个上千亿元产值的汽车产业。同时,一些跨国公司已开始把集成电路、计算机和通信等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基地逐步转移中国。例如,菲利浦已投资15亿美元建立了芯片生产厂;由几家大公司联合投资62亿美元设立的芯片生产基地——中芯国际,首批芯片已于2002年底前后下线。此外,新惠普、东芝、夏普、三星等国外主要计算机生产商也先后在中国建立了大规模的整机生产基地。目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形成了一批在全球举足轻重的产业带。从昆山到南京形成200公里IT产业带,产值超过1500亿元;从太仓到南京形成200公里的重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带,产值超过1600亿元。在上海浦东张江,单是中芯国际一家企业周围,就聚集了国内外82家配套企业。在江苏省吴江开发区,目前生产最终产品的外商IT企业,其选用的装配材料中有80%以上不用出区就能配齐。如果再与周边的一些IT企业相衔接,配套水平可达98%以上。

2.跨国采购中心

在全球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的同时,流通领域包括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塔斯科、伊藤洋华堂、欧尚等众多跨国零售巨头瞄准中国市场采购。2001年底沃尔玛的全球采购中心从香港地区搬到深圳,一两年内,沃尔玛将停止采购外包,而将年销售额1900亿美元的商品全部交给在深圳设立的全球采购中心及其所属的采购网络完成;家乐福不仅在上海设立全球采购中心,而且2002年内建立10个区域性全球采购中心,中国已成为家乐福在亚洲最大的采购基地;麦德龙把上海和天津作为中国南北区域采购供应的枢纽。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跨国零售集团从中国采购出口的商品达300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出口总额的12%。其中,美国沃尔玛从中国采购额达103亿美元(还有一说是近200亿美元),占中国当年出口总额的4%,占沃尔玛全球销售总额的近10%;法国家乐福从中国采购额为35亿美元;麦德龙从中国采购额为50亿元人民币。

制造业企业同样热衷于中国采购。目前,福特汽车每年全球汽车零配件采购金额总值约900亿美元,在中国每年采购零配件金额仅2亿美元。据悉,福特汽车已将中国列为主要零配件采购国家。该公司计划从2002年7月到2003年中的一年内在中国采购汽车零件超过10亿美元,未来零配件采购金额高达60亿美元,占福特汽车全球采购金额的7%—10%。这将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福特汽车全球采购第二大国家。为此,2002年4月,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了采购部门,设置庞大的采购团队以实现福特汽车在中国的采购目标。摩托罗拉早就声称,2006年前在华采购将达100亿美元;爱立信计划在未来5年内,从中国采购的出口额将由2001年的14.9亿美元增加到45亿美元;GE(中国)董事长兼CEO孙礼达上任伊始就称,GE要在中国“买得更多”;杜邦公司在中国采购的物品早已不限于为其产品配套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而涉及到在本土建厂房的建筑材料。

大型跨国采购集团进入中国,便于更多国内企业的产品进入跨国集团的国际营销网络,这可以说是在家门口把产品“打出去”的重要方式。一方面,中国产品“价廉物美”,而且无限的劳动力供给可以长时期地抑制工资成本的上升,从而支持“价廉物美”制成品的大量生产和供给;另一方面,目前中国产品大量进入跨国采购集团全球采购网络的潜力巨大。据统计,2001年进入世界500强跨国零售集团的全球销售额超过了15000亿美元,而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中国产品的金额约为300亿美元,中国产品所占比重仅为2%。为此,国家经贸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旨在鼓励和方便外国大型连锁商业企业采购中国产品,这一系列措施包括,鼓励跨国商业企业在华设立采购中心,并解决其通关、外汇管理、税收等问题;支持国内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档次,使产品质量、性能及包装等适合跨国商业企业的要求;举办类似“跨国零售集团国际采购会”等活动,为国外大型连锁商业企业与国内生产企业建立直接贸易关系提供条件。据统计,到2002年底,已经或有意在深圳设立全球采购配送中心的跨国公司约20家。2002年1—7月,上海新批跨国采购机构15家,其中绝大多数是跨国公司和国际著名企业。在2001年年底已吸引22家跨国采购机构的基础上,到2002年底,在沪安营扎寨的跨国采购机构累计已达45家。

3.研究开发中心

过去,跨国公司只把中国企业作为一个“生产车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开始在华设立研发部门,但是,当时的研发部门只为生产服务,没有真正的核心技术研发。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全面实施,研发本土化成为必然选择。一些跨国公司不仅充分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工,而且大量雇佣中国的高级智力,一批原创型技术研发基地投向了中国。近年来,已有通用、大众、IBM、微软、杜邦、拜耳、爱立信、摩托罗拉、朗迅、惠普等一大批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据初步统计,目前这类研发中心已近400个。

2002年,日本欧姆龙集团在海外设立的首家健康医疗领域的研发中心在大连成立。东芝在日本东京等地的计算机生产和研发中心,今后也将逐步向杭州转移。截至2002年底,已有12家跨国公司将研发中心迁至苏州新区。目前,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西安等知识密集型城市,都已成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集聚地区。

4.服务中心

为了拓展在华投资业务,近一两年来,跨国公司开始在华设立服务中心,以更好地服务于在中国的制造业投资。例如,上海宝德浦东与浙江温州两个BMW服务中心先后开业,上海宝德BMW服务网正式启动,而南京和杭州的BMW服务中心也分别于2002年底和2003年初相继开业。

5.地区营运中心

近几年来,诸多跨国公司相继将其亚太地区总部从日本东京、中国香港等移往国内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其中很多为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通过在京、沪、津等城市的地区总部,向其在亚太地区和中国的各个子公司、工厂和办事处发出指令,进行资金、生产、贸易、人才、信息的集中整体运作。截至2002年8月,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218家,注册资本总额达128.63亿美元,其中外国投资者出资额为120.84亿美元。据统计,截至2002年8月,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已达78家,占全国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总数的35.8%。过去,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地区总部是以投资性公司的名义出现的。目前,现有的部分投资规模较大的投资性公司正计划向地区总部过渡。

二、跨国公司进入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1.跨国公司进入对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分析

(1)制造业的增长机制。跨国公司的进入是“一揽子”性的投入,包括资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人才、市场、管理、机制、理念乃至文化。实践表明:名列世界500强或处于国际同行业领先地位的跨国公司,他们:一是全球先进技术代表,二是全球先进管理代表,三是全球先进机制代表,四是全球先进理念代表。与跨国公司合作,更重要的则是与其理念、机制、管理、技术上的对接。这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在与跨国公司合作中获得的一笔最大的“无形资本”。通过它,可以实现利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无形资本”盘活中国最大的“有形资本”之战略性发展。

(2)制造业的增长速度。200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达31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增速比上年加快2.7个百分点,成为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2年,在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以及冶金工业等7个行业,对全国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8.5%,拉动增长7.4个百分点。而以上7大类行业正是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最为集中的行业,二者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3)制造业的增长质量。跨国公司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具有项目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出口产品多、投资领域宽和投资方式多样化等特点,具有全方位提升中国制造业增长质量之功效。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例,近一两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连创新高,其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已超过20%,而个别省市区甚至更高,如北京市2002年高达40%。据统计,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市场主要分布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约占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市场的70%。通过吸引大规模的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及其所带来的前沿技术,以引进外国技术和投资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这是中国制造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的基本模式。

(4)制造业的增长效益。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加显著。据统计,2002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52%,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6%,外商投资企业工业销售收入占全国工业销售收入的28%,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收入占全国企业所得税收入的20%。

2.跨国公司进入对中国制造业影响的讨论

(1)谁更安全?与中小企业不同,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具有上下游一体性、规模性、集中性等特点,往往处于控股地位。而且,大量外国直接投资进入,造成中国GDP和GNP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这在苏州、昆山等市尤其显著。因此,有人担心它会对中国制造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诚然,作为受资国的人民,我们惧怕跨国公司这个“庞然大物”进来。然而,作为投资方所在地政府,他们更担心跨国公司把本国财富转移出去,以此“掏空”国民经济。这是因为,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是表层现象,其背后则是国际研发转移和国际技术转移,与此同时带来的还有投资国的就业转移、纳税转移和收入转移。因此,从全球化的观点看,就国家经济而言,对外投资比引进外资风险更大。目前,一种观点认为,就业是一国最大的经济安全问题。国际产业转移实际上是就业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据此,这无疑提升了受资国的经济安全程度。

(2)受剥削吗?从全球化的观点看,中国制造业的绝大部分企业必须专注于价值链上的某一区段,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纳入其全球产业网络,以此融入经济全球化。也就是说,某一产品,往往是你做一段,我做一段,然后全球集成。就制造业的“制造”环节而言,至少有三个区段:核心部件制造—一般部件制造—组装。一般来说,在大部分高新技术产品的制造中,目前中国往往只能做低端的组装和一般部件制造,而高端的核心部件制造则往往由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来做。这里,是否存在一个剥削问题。从实际运行看,风险与收益是对称的。高端产业往往需要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高投入,带来的是高风险,能够承受这种高投入和高风险的企业通常只能是那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之下,低端产业则属于低投入、低风险,理所当然地获取低回报。

(3)“引进来”还是“走出去”?企业融入全球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引进来”的全球化,二是“走出去”的全球化。目前,欧美日等大型跨国公司强力向中国“走进来”,国内越来越多的产业被跨国公司整合,纳入他们的国际生产体系和销售体系,以此进入欧美日等国市场。中国应该顺应这种潮流乃至走向,而不是过分地强调国内企业要“走出去”。研究表明,通过在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并将产品打入其市场的做法只能是中国极少数企业的行为,绝大部分中国企业应当选择在国内通过与欧美日等跨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或被欧美日等跨国公司并购的方式,将自己的产品出口到欧美日等国市场。企业“走出去”,其目的在于产品“走出去”,不能为“走出去”而“走出去”。何况,“两个市场”已经联为一体。从这个角度看,在国内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就是在世界参与全球产业分工。

(4)“姓内”还是“姓外”?就跨国公司而言,过去,我们曾以总部所在地作为判断跨国公司所属国家的标准;现在,不少跨国公司总部已由母国转向他国。而且,所谓的“总部”——脑袋部分也在“四分五裂”,分布在多个国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问:跨国公司,你姓什么?随着全球融资、全球融智、全球融心、全球研发、全球制造、全球销售、全球服务的发展,任何产品都已变成“万国产品”、“全球产品”,任何企业都在走向“国际企业”、“全球企业”。就一国经济而言,民族企业、民族经济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一国经济的纯民族性正在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本土企业、本土经济。不管国别(地区)来源如何,只要企业设在中国(注册),中国可以得到就业、税收好处,甚至可以分红,这个企业就是本土企业。可见,这个时代,“民族情结”淡化,“国际情结”骤升。与此相适应,过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现在,“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

三、积极应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制造业

1.建立跨国公司规制体系

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面对日本“购买美国”而不采取限制措施,结果美国没有虚弱下去,倒是对市场准入限制过多的日本虚弱了。还有,西欧人的“民族工业瑰宝”——电信、汽车、航空等产业,拉美人的“民族工业圣牛”——石油工业,也并未因跨国并购而衰弱。如果欧美日跨国并购由于我们的民族情绪而受阻,那对中国经济来说将是不幸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应对跨国公司。无论是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看,政府通过规制控制大型跨国公司已经成为行之有效的办法。从宏观上看,政府规制控制比股权控制更重要、更有效。因此,中国亟须探索和建立政府规制控制体系,而且其中必须树立以国际惯例为主流的指导思想,按照国际惯例利用跨国公司。

2.利用跨国公司扩大出口

跨国公司是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载体。借助跨国公司这个载体使中国制造业“走出去”,这是进入欧美日市场的最佳捷径。为此,在利用外资的政策层面上,鼓励以全球生产布局为主的跨国公司投资,通过跨国公司的内部调拨进入欧美日市场,带动中国产品出口。这要求中国利用外资政策导向作用的深化,不仅仅通过外商投资的产业目录引导投向,还要针对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配置特点,在规范跨国公司价格转移方面有所作为。此外,原厂委托生产(OEM)是国际上一种较为流行的生产加工方式,是国际分工在行业内部的深化。这种方式通过合作各方在生产投入要素方面比较优势的结合,如劳动成本、无形资产、技术、流通渠道等,形成一种利益关系上的战略联盟,有助于避免或解决来自国外的反倾销、反垄断等问题。

3.借助跨国公司融入全球

如果把一个制造企业的价值链条分为四个区段的话,一是研究开发,二是生产制造,三是展览营销,四是营运管理。这里,生产制造是“躯体产业”,研究开发、展览营销和营运管理则是“脑袋产业”。今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形成“两极分化”:一类是以实体为基础的“躯体产业”,一类是以知识为基础的“脑袋产业”。目前,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领航企业已经开始实行“脑体分离”经营,即只做“脑袋”,不做“躯体”。不仅如此,脑体产业还要再分离。就脑袋产业再分离而言,一类是做研究开发、展览营销的“小脑袋”企业,一类是做营运管理的“大脑袋”企业。就躯体产业再分离而言,一类企业做核心部件制造,一类企业做一般部件制造,还有一类企业从事组装业务。脑体产业的分离和再分离,是对价值链的革命性重构。这个时代,企业不再追求价值链的完整性,而是使自己的价值链朝“小”、“专”、“精”的方向发展。近几年来,中国制造企业通过业务流程重构,开始专注于价值链上的某一区段,做专做精做强,纳入跨国公司全球制造产业网络,以此扩大利用外商投资。实践表明,在制造业的发展上,要想做大,首先做小;要想做大,首先做精;要想做大,首先做专;要想做大,首先做强。

目前,全球制造业正面临以价值链重构为主题的“大洗牌”。在制造业价值链分解的基础上,每一企业只能根据自己拥有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资源,从事价值链上的某一环节、某一区段。任何企业,必须融入某一产业链中才能生存、发展。过去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现已变成了一个价值链与另一个价值链之间的竞争。而且,一个企业其所融入的群体规模越强大,运行效率越高,运行成本越低,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目前看来,全球各产业的“链主”已是各领域为数不多的3—5个超级跨国公司。在目前中国绝大部分制造企业尚不能成为全球某一产业“链主”的情形下,融入超级跨国公司的产业链中,与高的发展平台实现对接,这是绝大部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现实选择。

4.利用产业集群吸引外资

在全球经济中,一国制造业欲获得竞争优势,仅靠本国的全球化大企业是不够的,更需要扎根于全球的中小企业集群。亦即:同种产业或相关产业的制造企业在地方上有机地集聚在一起,通过不断创新而赢得竞争优势。例如,在美国,有硅谷和128公路的电子业群、明尼阿波利斯的医学设备业群、克利夫兰的油漆和涂料业群,西密歇根的办公家具业群、达尔顿的地毯业群、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业群、马萨诸塞的制鞋业群等。在德国,有索林根的刀具业群、图特林根的外科器械业群、斯图加特的机床业群、纽伦堡的制笔业群、韦热拉的光学仪器业群、雷姆沙伊特的工具制造业群、巴登一符腾堡的机械业群等。再如中国珠三角地区,在某种程度上已表现出产业集聚现象:建陶产业主要集中在佛山市,铝型材产业主要集中在南海市大沥镇,家具产业主要集中在顺德市的乐从镇、龙江镇和东莞市的厚街镇,家电产业主要集中在顺德市,灯饰产业主要集中在中山市古镇镇,内衣产业主要集中在南海市盐步镇,服装产业主要集中在东莞市虎门镇,休闲服装产业主要集中在中山市沙溪镇,IT产业主要集中在东莞市等。实践表明,集群发展,是现代制造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在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些地区,其产业细分和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化,并由此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平台,“马太效应”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更加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在这些地区的大范围集聚。例如,在一些大型跨国公司——“龙头企业”的周边,都有大量的配套厂围着它转。只要“龙头企业”订单一到,马上就近配齐材料,很快能够投入生产。据调查,有些料件的配套生产企业与“龙头企业”甚至仅隔一条马路,用周转箱就能把刚下线的配料运上装配线。这种全方位、高水平、大范围配套的产业集群,可以大大降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制造成本,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国的强劲动力。

5.加入全球制造范式革命

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使制造业的资源配置由一国范围扩大到世界范围,生产全球化、销售全球化、融资全球化、服务全球化和研发全球化,导致制造业在全球范围重新分布、组合和“洗牌”。某一产品,可能在甲国研发,在乙国生产部件,在丙国完成组装,在丁国销售;某一产品,可能用甲国的原材料,乙国的劳动力,丙国的资金,丁国的技术联合制造;某一产品,可能由甲、乙、丙、丁四国联合研发、联合投资,然后交由其他国家制造、销售。企业通过国际互联网、局域网和内部网,可以实现对世界上任何一地的用户定单而组建动态联盟企业,从而可在一个无国界的大市场中实现异地设计、异地制造和远程销售。例如耐克公司,它不拥有任何生产能力,而是依靠一个全球化的网络公司,分别负责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包装、运输和销售等各项业务的网络,实现全球化的生产和销售。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技术和管理,更重要的是,它引发了一场制造产业范式转变的大革命。中国制造产业在利用外资乃至在全球化发展中必须与时俱进、与世俱进,加入这场全球制造范式革命,适应现代制造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海舰:《新国家经济安全观》,载吴家骏、李海舰主编:《中国产业经济发展与企业制度改革》,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2]李海舰:《引进外资的形势和结构变化》,载吕政主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2),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3]李海舰、聂辉华:《全球化时代的企业运营——从脑体合一走向脑体分离》,载《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2期。

[4]李海舰:《跨国公司是全球“四个代表”》,载《经济学家茶座》总第7期,2002年1月。

[5]李海舰:《现代企业家:玩什么?怎么玩?》,载《经济学家茶座》总第11期,2003年1月。

[6]苏民:《我国成为世界家电主要制造基地》,《经济日报》,2002年4月22日。

[7]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载《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3期。

[8]卡林:《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经济日报》,2003年1月16日。

制造业论文范文第8篇

制造业指的是通过可以制造的资源,比如技术、信息、资金、劳动力、能源以及物料,通过市场的需求,透过科学的制造方式,将可制造的能源转变为可以供人们所应用的大型设备、工业品以及生活用品的行业。制造业的能力是评价国家的发展能力的主要标杆,制造业能力较高的国家通常会被归为发达国家。对于制造行业的产业升级来讲,以往的成本会计具有很多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展现。

1.没有正确的计算产品成本

制造行业要通过实现制造业信息化的方式进行升级。制造业信息化体现着电脑和机器设备会在制造行业的生产系统里取代人为活动,这样就形成了人力劳动在制造行业中的使用率逐渐降低,这就体现了人工成本在总成本的比重里直接降低。并且信息化的使用还会使得其他工业费用更加多元化,对于繁琐的工业费用只是依赖以往的人力方式会较难核算出正确的产品成本值。

2.标准成本同实际发生成本的对比系统在一个新的环境里的反作用

在以往的成本会计里会存在一个实际发生成本以及标准成本对比的体系,在这样的评论体系中,制造企业为了盈利,就会在采购方面降低原材料的质量,或者在大量采购时,通过价格差进行盈利。可是这样的方式只会令产品的质量降低,并且影响企业的信誉度。对于传统的成本会计来讲,这两点都会严重危害到制造企业,而战略成本会计则具备了符合市场以及制造企业的竞争优势,这就形成了制造业中战略成本会计应用的必要性。

二、战略成本会计的应用条件

1.应用决策的基础体现在组织结构以及管理体制的完善程度方面。进行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就要创建相符合的组织机构以及管理体制,方可确保战略成本会计能够顺利进行。

2.战略成本会计通过战略管理实践实现了有效的应用空间。以市场作为导向,通过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投入,在我国的企业当中不断扩大战略成本会计的空间。

3.战略成本会计的实施以信息技术来做为技术支持。战略成本会计需要通过较特殊的信息加工方式给予支持,先进的信息、科学的加工方式直接影响到战略成本会计需要的信息质量,也决定了实际应用的宽度及深度。

三、战略成本会计的系统设计

当前的战略成本会计同以往的成本会计相比,更加重视收集信息,强化了战略成本会计设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相互间的沟通,战略成本会计能够供应比传统成本会计更为专业的信息,真正体现出成本会计人员收集以及管理信息的特点,战略成本会计的信息化管理包含了信息的收集、信息的输出以及信息的处理等方面内容。

1.收集信息

收集信息体现了企业的经营氛围的转变、经营活动方式的财务数据、非财务数据。如果将收集信息具体化,就包含了企业开发产品的信息、竞争方、供应商、消费者、政府机关的相关数据以及市场的供求程度等方面。对于执行市场供求信息的收集时,要令相应的人员到市场进行实地考察,才能真正了解到到底是供大于求,还是求大于供。如此对于在进行产品生产的过程里就能够判断产品的生产规模以及产品的成本。

2.处理信息

不论是企业内部的信息还是企业外部的信息,都应当透过指标系统的处理才可以变成管理人员用来决策的依据。一个标准的战略成本会计体系包含了战略性指标以及诊断性指标。战略性指标指的是可以体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令企业可以取得战略优势的主要原因以及企业创造活动结合起来的指标。而诊断性指标是指可以证明企业的运行是否在掌控之中,而且可以显示需要马上处理的非正常事件的标准。战略性指标令成本会计系统能够更加完善、详细的判断企业的经营形式。

3.输出信息

战略成本会计的输出信息指的是处理完成后将所有知识传输给管理人员,这样才可以有利于管理人员给予正确的判断。输出信息主要通过报告的分析将信息展现给管理人员。编排分析报告,应当理清以下几方面内容:信息的使用人、信息的用处、信息的内容、信息的收集形式、信息的时间、信息的空间、信息提供给使用者的时间等。所有的战略成本会计分析报告都要依照管理人员的需求进行制定,这样才能够确保信息的相关性。

四、制造业中战略成本会计应用的具体方法

通过制造业中的战略成本会计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结合我国制造业的战略成本会计推行的实际状况,提出以下方法。

1.加强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业里应用的重要性

战略成本会计是目前成本会计进行的一个方向,对于制造行业的管理人员来讲,更应当认识到这一点,而且要对战略成本会计在制造行业中的应用给予支持。

2.加快制造业的信息化

战略成本会计对于制造业的应用脱离不了信息化,所以我国的制造业应当不断加快信息化的发展,不仅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硬件,通过配备电脑、局域网来创建企业的信息网站,对人才进行培养。还要努力寻求企业信息化以及战略成本会计综合的方法。

3.创建具体的战略成本会计管理部

创建管理部门,认清管理体系,才有利于加快战略成本会计的进行。因此,为了在制造业实施战略成本会计,就要在企业建立一个专门的管理部门。

4.创建符合战略成本会计实施的组织体系

进行战略成本会计工作要和企业内部的所有职工一同进行,脱离职工的企业战略成本会计就不是完整的,极其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所以,为了符合战略成本会计的要求,制造业要通过满足战略成本的需求来实施组织体系。

5.通过制造业管理顺序创建战略成本会计的实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