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文化的统一

经济文化的统一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论经济全球化使非洲国际商法统一的论文

一 .经济全球化是非洲国际商法统一化与协调化的根本原因

正如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一样,法律的统一化与协调化运动是当今国际社会法律发展的一大趋势,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其成因是多方面的,而经济全球化是其根本原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深入发展,各国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频繁,跨国民商事关系以前所未有的数量发生,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各国为了吸纳国际资金、技术和人员,无不在改善其国内法律环境,这样就需要各国法律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借鉴,这有利于各国法律消除差异,趋向统一;而就整个国际社会而言,要谋求共同发展,保证国际社会正常的经济贸易活动的安全,进一步推动国家经济贸易交往的扩张和深化,则需要制定更多的国际条约来规范国际商事关系,努力建立起反映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国际法律环境。法律的统一化与协调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世界范围内法律的统一化、协调化首先表现在民商法领域。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不同国家商人交易增多,为了降低交易风险,保障预期利益,就需要为商人之间的跨国交易设立规则,进而推动世界范围内商法规则的统一。 因为“协调化的法律规则能降低交易成本,并因此促进国际贸易和商业的发展” 。数十年来,国际商法的统一化进程已取得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 商人通过自己的机构如国际商会等创设或统一了大量的商法规则; 各国通过国内立法制定出与多数国家相一致的法律规范,从而使商事法律规范趋向统一。

国际社会通过制定大量的调整有关国际商事关系的国际公约,推动了国际商法的统一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必然,这就意味着,处于边缘化状态的非洲国家根本无法回避经济全球化。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非洲国家积极推进市场的联合与扩大,而“市场的联合总是与努力对有关金融和贸易方面的法律进行协调的活动相伴而行” 。非洲国家只有积极参与国际商法的统一化与协调化运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潜在好处,减少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中,避免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

二.非洲国际商法统一化与协调化的直接原因

消除法律的多样性,是非洲国际商法统一化与协调化的直接原因。法律的多样性在非洲尤显突出。非洲法律的多样性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单一国家内部法律的多样性。在一个非洲国家内部,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的习惯法。在殖民时代,一些外国法被强加于非洲本土法中,且二者继续存在。独立后,许多非洲国家采用联邦政体,使一国内部各地区具有依据本地情况进行立法的权力,而各地区的立法并不必然是统一的。

全文阅读

演化观和创意经济学发展诠释

摘要文化资源创意产业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意经济的演化历程,这一历程在演化动力上,表现为需求增长、消费转型与技术革新;在演化路径上,遵循了系统深化、系统广化的规律;在演化趋势上,反映出产业系统集成的组织特征,

关键词创意经济消费转型技术革新产业系统集成

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于2009年11月29日圆满落幕。文博会上,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重点发展的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行业以大量的创新成果。突出展现了强劲而蓬勃的发展势头,反映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进入加快发展期的新面貌、新商机、新趋势,彰显出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文化创意产业是全球化背景下,以消费时代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特征的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全球化过程中制造业充分发展、服务业不断壮大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结果,是继技术、管理和资本后又一新的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要素,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个产生经济奇迹的机会”。

本文拟运用系统理论与方法,综合产业经济学、新闻传播学、传媒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剖析创意经济的演化历程,探讨和揭示如何运用科学、合理和有效的举措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

一、创意经济的演化动力

从创意经济的演化历程看,推进创意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需求增长、消费转型与技术革新。

1需求增长

全文阅读

以嫁娶文化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我国社会发展软实力的重要源泉,它被赋予了强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有着良好地促进作用。本文就嫁娶文化为例,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嫁娶文化;传统文化;现代经济;促进作用

1. 中国传统的婚嫁文化

社会的不断发展导致民族民间的一些习俗都随之变化,也由于各民族的分布和支系的不同,经济形态的差异,以致在其婚俗地域性表现得尤其突出。以汉民族婚俗文化为例分析了中国传统独特的婚俗,汉族婚俗的基本仪程包括(1)纳采:纳采指的是议婚,男方家会派使者去女方家求婚;(2)问名:当男方家得到女方家同意后,便进行问名的礼节,便于占卜是否能够成婚,还有吉凶。问名主要问女子的出生年月日、时辰、姓名、在家中的排行等,也就相当于现在订婚;(3)纳吉:在男方问名之后,便会请人用龟甲占卜算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克,若得好的占卜结果便派使者去女方家报喜,也就是现在的合婚。在纳吉过后,男女双方的婚姻才算正式确定;(4)纳征:纳征礼是婚俗仪程中最为关键的礼节,男方派使者送聘财以完成婚礼,也称之为过大礼。在纳征过后,男女双方婚姻进入正式阶段;(5)请期:待男方家决定了男女双方的成婚吉日,才会正式通知女方。后来请期逐步演变为铺房、送妆、催妆;(6)亲迎:新郎接受父亲赐酒饮尽后,便出发迎娶新娘。

中国传统嫁娶文化它不仅仅是现存的一种现象,而是经过民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先民们遗留下来的民族文化遗产。在很多地区,传统的嫁娶文化仍然保留着最为原始的、带有特色鲜明的传统模样,通过这些有形的传统文化来表明传统文化的无形遗产是经过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而保留下来的文化精华。

2. 中国传统嫁娶文化的社会、经济价值取向

(1)中国传统婚嫁文化的社会价值:婚嫁是人一生中的头等大事,也是社会的大事。婚嫁,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当事者个人的事情, 而是两个家庭甚至族群之间的事。婚嫁,对新郎新娘来说意味着其人生角色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他们从此获得了新角色,有了新的责任和义务;(2)中国传统婚嫁文化的商业价值:我国传统婚嫁的每一种习俗,每一个仪式,都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传统嫁娶文化与其他文化形式的有效结合更是涉及到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以传统嫁娶文化为依托的商业模式更是数不胜数,并且嫁娶文化在这些商业领域中的发展潜力是不可估量的,例如:乐曲文化、旅游文化、服饰文化、礼仪文化、周易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等;(3)中国传统婚嫁文化的文学艺术价值:我国传统婚嫁文化和习俗经常会在文学或影视作品中出现,与传统背景下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现代人们对传统嫁娶习俗和文化的认识也大部分源于影视与文学,让人们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文学艺术价值。

3.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经济的应用实践

全文阅读

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协调机理探究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及“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的奋斗目标。因此,搞好搞活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推动产业升级、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而甘肃省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同时,甘肃省又是文化资源大省,如何实现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已成为甘肃省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课题。

一、理论基础与协同机理分析

( 一) 理论基础

1. 生态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生态经济是一门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运动规律的科学,其内涵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信息交流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1]。而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1966 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 Kelineth Boulding) 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2]。1988 年,以国际生态学会( ISEE) 创立生态经济学为标志,生态经济学才真正作为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关系的一门学科走上国际舞台[3]。生态经济学在国内的研究始于 20世纪 70 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如何实现二者协调发展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4 -7]。

2. 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经济增长点

文化产业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 1947 年由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其著作《启蒙辩证法》中提到 Culture Industry,直译为文化工业,即文化产业。作为介于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特殊形态,文化产业被不同的国家诠释为不同的含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解释为: 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8]。我国对文化产业做出清晰的界定是在 2004 年,国家制定出台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其中明确指出文化产业就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产业更是成为经济腾飞不可或缺的部分。

3. 协同理论

全文阅读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中原传统文化开发与利用

[摘 要] 对中原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能够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推动中原的崛起,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对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关键是与新兴文化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新兴文化的优势使中原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容得到展示与宣传,进而对中原传统文化进行更好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中原传统文化;新兴文化;开发;利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提升经济区的综合竞争能力是发展的必然途径。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中原经济区域的综合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对中原传统文化进行开发与利用,更需要明确到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融合。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意义

中原经济区在战略上定位是:中原经济区是国家非常重要的农业基地与粮食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主要示范区域,明确来说就是全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区域,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平衡支点,是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更是中原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

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助于探索不以牺牲农业与粮食、生态与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之路,为国家提供最安全的粮食保障,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好示范榜样,积累更多的优秀经验;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更好的落实,推动区域经济建设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中原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区域,明确河南省在我国经济发展大局中的优势,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更加完善,对中原地区的产业布局进行优化与整合,能将国民经济发展的空间拓宽,逐渐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的良好形势,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有助于中原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增加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对我国中原文化繁荣复兴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

二、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相互作用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对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不能仅仅依靠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毕竟时展速度快,不顺应时代的发展,会被很多领域所遗忘。而新兴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原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完全可以借助新兴文化的优势,例如:各种各样的数字技术、软硬件载体等等,能有效宣传中原传统文化,一旦形成了一定的局势,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发与利用。

全文阅读

社会经济发展促使楚雄彝族传统文化转型

[摘 要] 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促使彝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 彝族传统文化 转型

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型,都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整个社会的生产经营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彝族传统文化进入了向现代化转型的历史阶段,这种历史性的文化变迁,必然冲击了彝族传统文化,影响着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

一、社会经济发展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主

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从而使社会的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促使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竞争性和规范性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竞争机制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整个社会的富裕水平。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才能有效发挥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不仅要有健全的市场结构,而且要制订一系列严格的经济法规,确保经济政策的实施,达到预定的经济目标。

2.成熟的市场经济观念

全文阅读

藏族文化的生态经济研究论文

【摘要】生态经济伦理是近年来学术界较为关注的内容之一,是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尊重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未来生存的最佳抉择。文章试从藏族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生态经济伦理及其藏族传统文化对此的贡献所在。

【关键词】生态经济伦理;藏族;传统文化

近年来,关于人类的另一种伦理——生态经济伦理受到广泛关注。这种伦理既是对传统伦理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一种被时代赋予新内涵的伦理观。这种伦理有其产生的行为根源,是人类对自身行为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对人口、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渴望。藏族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生态经济伦理,对保护青藏高原藏民族的繁衍、生存具有一定导向意义,从藏族传统文化的视野剖析生态经济伦理,对于更深刻理解生态经济伦理及其内涵有一定的意义。

一、生态经济伦理及内涵

自美国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Carson)《寂静的春天》一经问世,便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关于发展观念上的争论。而其后的《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等著作,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形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经济发展的反思,是对“理性经济人”、“帕雷托最优”、传统发展观的挑战和革命。

针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频频发生,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始终处于对自然的“主宰”地位,而无视自然的生存权利,直到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人类的环境意识才被唤醒,生态运动由此兴起,并不断发展壮大。生态经济伦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生态经济伦理。

早在1923年A.施韦兹曾提出尊重生物的伦理学(《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在他的伦理学中,道德的基本原则:“善就是保护生命和发展生命,恶就是毁灭生命和妨碍生命”;人对其周围的所有生物负有个人责任。后来,A.莱奥波尔德从生物伦理学发展并提出《大地伦理学》(1993),提出了两个决定性概念:第一,伦理学正当行为概念,应扩大到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第二,道德权利概念,应扩大到生命和整个自然界,赋予它永续存在的权利。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伦理。这种新经济伦理熔铸了生态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环境学、生态学、环境文学、环境社会学等诸多人文社会—社会科学学科的丰硕成果,代表了当代人类从道德视角审视和关注人—社会—环境关系所达到的一种新的道德视角境界:它立足于追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三重价值的有机统一、协调和平衡,把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它的终极道德关怀,体现了人类在生态危机咄咄逼人的形势下不断追求道德文明的执著和智慧。生态经济伦理基本特征是:生态经济伦理意识的特殊性,生态经济伦理关系的独特性,生态经济伦理实践的特别性。生态经济伦理具有导向、调节、效率、教育、激励的功能。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第一,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第二,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平衡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处于协调、统一的状态。具体来说,首先,生态经济伦理要求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尊重和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其次,生态经济伦理呼吁人类在经济活动中自觉维护人类经济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平衡;最后,生态经济伦理要求人类在经济活动中有效地平衡各种经济协调手段。第三,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生态经济伦理对传统农业经济伦理思想和工业经济伦理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可以归结到一点上,这就是它崇尚一种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德理想。其实,生态经济伦理所关注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作为一种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既具有一切社会道德现象共有的一般本质、特征和功能,也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道德现象的特殊本质、特征和功能。

全文阅读

生态文化与经济生态结构

[摘 要]生态文化以极大的包容性、整合性甚至是基础性、有机性改变着人的价值观及文化存在。经济活动作为生态文化与复合生态系统整体运行的保证,必然内蕴着巨大的文化因素,它对人类整体文化的构形及演进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不可缺少的。经济的生态结构表现出人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的不可分离性。人类的物质生产方式与经济活动的存在方式必须纳入“自然的经济体系”整体结构中,既显示人类活动的特殊性,又呈现人的生态化存在的必然性。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经济生态结构;复合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1)06-0050-07

[作者简介]盖 光(1956―),男,山东烟台人,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生态哲学与生态经济研究。(山东淄博 255049)

Title: Ecological culture and structure of economic ecology

Author: Gai Guang

Abstract: Ecological culture is open, consolidatory, basic and organic. It changes our values and cultural being. Economic activities promise whole opera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and ecological system, contain great cultural elements, as well as advance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on of human culture. Ecological structure of economy shows inseparability of man’s economical activities and natural ecology. Human’s way of material production and economical activities must be contained in a whole structure of “natural economical system”, which shows not only particularity of human activity but also necessity of cultural being of human.

Key words: ecological culture; ecological economy; structure of economical ecology; compound ecological system

全文阅读

藏族生态经济伦理研究论文

【摘要】生态经济伦理是近年来学术界较为关注的内容之一,是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尊重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未来生存的最佳抉择。文章试从藏族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生态经济伦理及其藏族传统文化对此的贡献所在。

【关键词】生态经济伦理;藏族;传统文化

近年来,关于人类的另一种伦理——生态经济伦理受到广泛关注。这种伦理既是对传统伦理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一种被时代赋予新内涵的伦理观。这种伦理有其产生的行为根源,是人类对自身行为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对人口、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渴望。藏族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生态经济伦理,对保护青藏高原藏民族的繁衍、生存具有一定导向意义,从藏族传统文化的视野剖析生态经济伦理,对于更深刻理解生态经济伦理及其内涵有一定的意义。

一、生态经济伦理及内涵

自美国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Carson)《寂静的春天》一经问世,便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关于发展观念上的争论。而其后的《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等著作,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形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经济发展的反思,是对“理性经济人”、“帕雷托最优”、传统发展观的挑战和革命。

针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频频发生,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始终处于对自然的“主宰”地位,而无视自然的生存权利,直到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人类的环境意识才被唤醒,生态运动由此兴起,并不断发展壮大。生态经济伦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生态经济伦理。

早在1923年A.施韦兹曾提出尊重生物的伦理学(《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在他的伦理学中,道德的基本原则:“善就是保护生命和发展生命,恶就是毁灭生命和妨碍生命”;人对其周围的所有生物负有个人责任。后来,A.莱奥波尔德从生物伦理学发展并提出《大地伦理学》(1993),提出了两个决定性概念:第一,伦理学正当行为概念,应扩大到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第二,道德权利概念,应扩大到生命和整个自然界,赋予它永续存在的权利。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伦理。这种新经济伦理熔铸了生态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环境学、生态学、环境文学、环境社会学等诸多人文社会—社会科学学科的丰硕成果,代表了当代人类从道德视角审视和关注人—社会—环境关系所达到的一种新的道德视角境界:它立足于追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三重价值的有机统一、协调和平衡,把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它的终极道德关怀,体现了人类在生态危机咄咄逼人的形势下不断追求道德文明的执著和智慧。生态经济伦理基本特征是:生态经济伦理意识的特殊性,生态经济伦理关系的独特性,生态经济伦理实践的特别性。生态经济伦理具有导向、调节、效率、教育、激励的功能。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第一,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第二,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平衡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处于协调、统一的状态。具体来说,首先,生态经济伦理要求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尊重和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其次,生态经济伦理呼吁人类在经济活动中自觉维护人类经济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平衡;最后,生态经济伦理要求人类在经济活动中有效地平衡各种经济协调手段。第三,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生态经济伦理对传统农业经济伦理思想和工业经济伦理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可以归结到一点上,这就是它崇尚一种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德理想。其实,生态经济伦理所关注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作为一种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既具有一切社会道德现象共有的一般本质、特征和功能,也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道德现象的特殊本质、特征和功能。

全文阅读

企业家阶层形成渊源研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一个在企业家的主导下不断创新的过程;传统文化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路径:“观念人力资本”的塑成;建立在传统文化变迁基础上的经济发展的模型构思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传统主流经济学主要强调的是各种外在生产要素的投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或停滞的原因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企业家具备一种不同于常人的品质、企业家的“成功欲”、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是创新的精髓、我国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目前也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观念人力资本”源自于传统文化的熏陶、典型的如犹太教对财富的渴望和追求简直到了人生唯一目标的地步、一个地区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创新精神的大小是可用系数量化的、传统文化所凝集的创新精神和开放观念是企业家精神形成的源泉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的主体是“观念人力资本”即企业家阶层,而其形成与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创新精神具有内在的渊源关系。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型新构想,开创性地提出了“观念人力资本”的概念,而传统文化的创新精神是“观念人力资本”形成的源泉。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新;企业家精神;观念人力资本。

一、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一个在企业家的主导下不断创新的过程。

影响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因素是什么?传统主流经济学主要强调的是各种外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一是资本积累;二是自然资源的禀赋;三是技术进步水平;四是劳动力的投入。因此,西方经济学典型的经济增长模型表达式为:G=AF(K,L,R)式中:G表示经济增长率,A表示经济中的技术进步水平,K代表资本对经济的贡献,L代表劳动力的投入量,R代表投入的自然资源,F表示函数关系。

由此可见,传统经济学家主要是通过各种物质生产要素和技术的变化去说明经济增长问题的。自从亚当·斯密以来,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是沿着这条路径研究经济问题的,正如保罗·萨谬尔森所总结的:“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必定安装在四个相同的轮子上,无论穷国还是富国。”

新古典经济学家在建立以上经济模型时,一般把确定的制度、完全且对称的信息和零交易费用作为暗含的假设条件,而将人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信仰感情全部抽象掉。即使在最先进的经济中,这种过于苛刻的假设条件也是难以成立的,由此导致了新古典经济学在解释经济发展时,特别是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或停滞的原因时就显得力不从心。美国经济学家诺斯对此评价道:“新古典经济学在分析经济发展或经济史时,只有当它针对某一个时期或运用比较统计学,才能很好地说明某种经济的实绩,一旦用来说明某种经济在整个时期的实绩时,它就不大济事了”。因此,当社会发展需要经济学做出更为深入的解释时,将原来抽象掉的假设条件还原回去,不仅会增加经济学的解释力,而且也是经济研究向“现实世界”的回归。

正是在对传统主流经济学反思的基础上,20世纪初期,约瑟夫·熊彼特提出了以“创新”为核心内容的经济发展理论。他认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是“创新”,而“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从源头上看,“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就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针对传统经济学“生产要素决定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特别反驳说:“发展主要在于用不同的方式去使用现有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去做新的事情,而不问这些资源的增加与否”。“不同的使用方法,而不是储蓄和可用劳动数量的增加??改变了经济世界的面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是把历史的发展和理论的分析结合起来,揭示了经济发展的真谛是资源使用方式的进步———创新。那么,创新的主体是什么?对此,熊彼特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什么是企业家?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按照熊彼特的观点,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灵魂”,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企业家是把实现新的生产方法组合作为自己职能的人。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