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冀教数学论文

冀教数学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冀教版方形特点下的小学数学论文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节的内容,除了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和特点加以了解,难点在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求解方法,通过教学设计,让小学生能够理解到平面图形的面积就是图形包含的单位面积的个数,由于小学生的空间观念较差,理解的时候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节的内容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三部分:

(1)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特点,在学习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

(2)使学生们掌握求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运用公式求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节的内容的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求解方法,正确地运用公式。难点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观察和操作,自己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求解公式区别,对于教学过程中需要准备课件和若干个1cm边长的正方形。

全文阅读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战略研究

【摘要】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本文首先对京津冀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借鉴长三角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成功经验,要与京津高校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最后提出河北省高等教育战略对策。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河北省高等教育,对策

京津冀一体化是把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河北省虽然具有其他省份无可比拟的环京津的地缘优势,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无论规模还是质量都明显不如京津,河北省高等教育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应当采取怎样的发展对策,兴利除弊,加快发展,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京津冀高等教育现状

1.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为区域内高等教育一体化营造大环境。京津冀独特的区域特征,以北京、天津为“双核心”,以河北为腹地。京津冀地域相连,文化相通,为区内高等教育一体化提供前提条件。尤其自京津冀一体化提出,区域内三地政府、各行各业都在挖掘各自资源优势,相互依托,优势互补,在资源、能源、生态、产业、交通等领域的共谋合作也已拉开帏幕,尤其是环首都“1小时交通圈”的建成,大大缩短了彼此距离。所有这一切都为区域内高等教育一体化奠定物质上的基础。

2.丰富和不可比拟的高等教育资源。目前北京有部属院校32所、市属院校30所、民办高校100多所,高校总数超过200多所。这些高校加上研究院所拥有的博士点、文科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理工科重点实验室以及文、理、工、农、医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占全国总数的55%左右。目前,天津共有普通高校44所,其中,本科院校18所、高职院校26所、另有独立学院10所。职业教育方面,天津现拥有2所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重点建设单位, 65所国家级、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河北普通高校88所,其中本科院校26所,省属骨干大学10所,民办高校14所。区域内丰富的教育资源为高等教育一体化提供了雄厚的基础和必要的条件。

3.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上的支持,为此京津冀三地政府于2006年底,在津举行“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联席会议”,共同签订了人才开发合作的三项协议,为三省市人才开发一体化搭建平台。2008年底,河北省与北京市就深化区域发展合作进行了交流,并达成包括“扩大教育合作”在内的10个方面的共识,打开了两地的教育合作交流的新局面, 为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奠定基础。

二、长三角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之经验

全文阅读

人力资本发展对京津冀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

【摘要】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河北的经济增长远远落后于北京、天津的发展,与河北的人力资本发展远远落后于北京、天津的发展密切相关,具体体现在河北的高等教育发展、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以及外来人口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缩小河北与北京、天津的经济增长差异,需要协同发展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大力吸引外来外来高素质人才,实现京津冀地区人力资本共享,推进京津冀人力资本协同发展。

【关键词】京津冀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一、引言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是相对应的,凝聚在劳动力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经济学家们对人力资本理论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但现代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发端于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Schultz的人力资本投资报告,他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并认为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大于比物质资本投资。[1]Romer(1986)构建了知识溢出模型,认为知识生产是推动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知识投入又是受到私人决策行为支配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即知识在使用中几乎没有成本,但在研发中却投入巨大的成本,因此只有建立合理有效的私人知R投入机制,才能够最终促进经济增长。[2]Lucas(1988)建立了人力资本溢出模型,提出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在研究经济增长的模型中,必须要考虑人力资本要素,并利用动态规划理论研究最优人力资本投资和最优经济增长问题。[3]Mankiw、Romer和Weil(1992)在Solow(1956)的基础上引入人力资本,用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人口增长率3个变量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包含人力资本投资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能解释不同国家间每个工人平均产量的差别将近80%。[4]该模型简称MRW模型,在人力资本实证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此后的学者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大多是对MRW模型进行扩展。例如,Park和Brat(1996)通过加入R&D投资扩展MRW模型,发现R&D投资也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5]Nonneman和Vanhoudt(1996)同样加入R&D投资扩展MRW模型,研究发现包含R&D投资的MRW模型对OECD国家之间收入水平差异的解释能力高达73.2%。[6]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内生经济理论的研究学者也在尝试扩展 MRW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杨建芳等(2006)在MRW模型中增加了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发现与物质资本积累相比,人力资本积累对增长的影响力更大,人力资本投资(包含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比物质资本投资更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7]孙淑军(2012)在对我国1978~2008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力资本投资量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利用拓展的MRW模型及相关数据考察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投入对我国人均实际产出及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对我国人均实际产出及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8]

从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经济学家对促进经济增长源泉的探索促进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深入研究。总的来说,经济增长理论分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中,人力资本逐渐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投入要素或是技术内生化的一种方式。人力资本逐渐成为促进各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人力资本的发展状况。本文的目的是将人力资本理论运用于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增长之中,探讨人力资本发展对京津冀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

二、京津冀经济增长差异

全文阅读

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以京津冀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分布状况、产业分布情况、国内500强企业在三地的分布情况为基础,采用综合分析法探讨京津冀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京津冀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京津冀; 高职教育;高职院校;协同发展; 一体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6-0013-04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带来了京津冀地区高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作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联系最为密切的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高技能型人力资源支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实施京津冀区域高技能型人才一体化培养, 能大大加快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笔者根据京津冀校企资源发展现状,探讨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服务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现状

(一)区域产业分布状况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整体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经济总量不断提高,GDP在全国的比重逐步提升。201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亿元,超过全国 GDP 比例的10% ,占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三大经济圈生产总值的29.36%。当前,京津冀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布局情况见表1。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全国第一;河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是京津的10倍。

(二)京津冀区域内国内500强企业分布情况

全文阅读

推进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提升河北高校的教育引领作用

摘要:从京津冀三地的高校分布看,京津两地处于优势,河北处于劣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也非常重要。河北省应该抓住机会,迎头赶上,同时,也需要北京、天津主管部门和高校的大力协同,推进北京高校优质资源向河北转移或传递。

关键词: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

北京高校雄踞全国领先地位,天津高校也有相当的地位,而河北省高校在全国的地位较低,影响力也较弱;不论从数量上看,还是质量上看,三地高校严重分布不均衡。京津冀三地高校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是:国家和三地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推进北京高校优质资源向河北转移或传递,推动京津冀三地高校的合作办学和合并办学。

一、目前京津冀三地高校的比较分析

(一)数量比较

从高校数量与人口总数相比较看,京津冀三地每百万人拥有大学数量分别是:5.22,4.18,1.47。也就是说,在北京,每一百万人就有5所大学,即差不多20万人就拥有1所大学;在天津,每一百万人有4所大学,即25万人就拥有1 所大学;在河北,每一百万人只有1.5所大学,即近70万人才拥有1所大学。

从高校数量与地域面积相比较看,京津冀三地每万平方公里拥有大学数量分别是:64.29,52.21,5.70.也就是说,在北京和天津,每万平方公里拥有大学数量是河北的11倍和9倍。

可见,从数量看,河北高校数量与北京、天津高校数量有很大差距。但同时也反映出北京、天津的高校发展从空间和生源看存在相对弱小趋势。从长远看,北京、天津的高校可能会存在地域空间狭小和生源不足的问题。

全文阅读

大数据背景下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系统研究

摘 要: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日益显现,河北和京津地区教育水平和资源有着明显的差异,在京津冀发展的今天,这种差异并不是好的现象,只会阻碍京津冀的发展。本文就京津冀一体化配置的研究并结合大数据和高等教育政策等信息,突出教育一体化在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一体化教育发展建设的所需的基本思路和平台建设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和方向。

关键词:大数据;京津冀;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

相对长三角和珠三角来说,环渤海经济圈在全国地位有不断弱化的趋势。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层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和加速对整个区域具有重大意义,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但由于京津冀区域有两个直辖市,行政区划的限制使区域内经济不协调,这也导致教育在“一体化”方面较为封闭,为此迫切需要构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体系。

一、大数据背景及作用

当今社会,互联网从出现变得到人们广泛关注,经过这几年的飞速发展更是改变了商业,政府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现在他是一种新技术具有巨大的变革能力这便是 “大数据”。大数据(big date),或大量的数据,大量的数据信息是指手动所涉及的数据量太大,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内捕获、管理的过程,成为一个人类可以读取数据。大数据出现以后影响巨大,他给很多行业打开了一道信息大门,其中爆炸的数据更是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机会,减少了许多盲目的资金投放而且大数据的倡导者认为,处理大量的数据,并不是和因果有着很密切的关联,只要从大量的甚至杂乱无章的数据信息中提取出有关的信息即可。从而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1]。

在大数据时代,“用数据库( 包括教学效果、图书资料、办学经费、仪器设备、专业和课程、教学水平、学校情况、学生基本情况等数据群组信息) 可以达到全面监控教育质量的目的,形成动态的、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见大数据对于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或数字化教育信息平台建设至关重要。从京津冀三地的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角度看大数据可以极大的减少各高校老师之间的交流,联系学习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2]。

二、京津冀高等教育可以形成教育一体化的现实依据

京津冀是一省嵌两市的地域, 以北京,天津为两个核心以河北为辅助,京津冀之间地域相互连接文化内容相互交融,这本身就为京津冀教育一体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并且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京津冀三地各政府和各行各业都在凭借自己资源优势,齐心协力相互帮扶,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自2005年以来,河北省首钢曹妃甸,批准进一步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资源同时,能源、生态、产业、交通等领域的发展和建设没有限制,特别是从北京到石家庄,北京到秦皇岛、石家庄到天津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一切物质基础为一体的高等教育[3]。因此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经济基础,加快了京津冀教育一体化的发展。

全文阅读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高校合作机制探析

【摘 要】随着2014年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三地的高等教育合作也迎来了有史以来的高峰。文章在三地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方面,探索如何整合三地高等教育资源,促进三地高等教育深度合作。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 高校合作 合作机制

高等教育合作是为实现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共同目的和共同价值追求而展开的一种合作主体之间身份独立、自愿、平等、自利和互利的相互活动。高等教育合作整合了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生产能力,知识生产、传播和扩散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一种管理创新模式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探析高等教育合作的意义

针对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在2009年11月《京津冀教委(厅)就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达成六项合作意向》中就采取了一系列的合作方式和措施,使京津冀地区成为各级各类教育合作最早达成的共识领域,并且在2015年河北、北京、天津陆续召开的两会上,“京津冀协同发展”均被写入三地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如何使河北省的高等教育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抓住发展的机遇,成为河北省创新驱动的强大助力,是河北省高等教育实现高效性跨越式发展的核心问题。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河北省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探析高等教育合作,对于提升河北省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借助京津地域发展优势,助力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有着天然的地域优势,其高等教育、高科技人才等输入量极大。天津作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汇集了众多的教育资源及科研机构,在经济及教育方面也处于前沿。河北省借助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机遇,利用京津两地的优越资源,快速提高高等教育水平,促进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确立自身定位,从实际出发,才能发展河北省高等教育

全文阅读

京津冀高等教育空间布局与区域发展:关系、特点与构想

摘要:京津冀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现状是区域内高校过于集中,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在地域上双雄并立,本科高校和专科高校区域间落差大,部分地区高等教育还不能充分满足人口发展的需要,区域间高校数量的差距大于区域GDP的差距等。结合高校空间布局现状与区域发展概况发现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的空间布局可以更加合理,其布局构想可以概括为“一轴两翼”,即以京、津、廊高等教育发展轴为基础,大滨海地区高等教育研发带和城镇密集地区人力资源储备带为两翼,在智力和人才上为区域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空间布局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1-0106-06

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美国经济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前半叶的高速发展就部分得益于其地区间差距的缩小。①京津冀区域作为我国北方经济崛起的关键所在,倍受瞩目。2007年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明确将京津冀都市圈列入优先开发区域,这对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在推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曾指出: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能建设一流国家。高等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它肩负着发现和传播最新知识、造就会学习的人才、创立新思想、引领社会风气的重任。②因此,研究和分析京津冀高等教育空间布局情况,优化区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将有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缩小地区差距、提升京津冀区域的整体竞争实力奠定基础。

一、京津冀高等教育空间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教育资源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提供的智力支持是区域崛起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发展的速度和模式。

(一)高等教育是传承文化的动力和源泉,为区域发展构建相互认同的人文环境

全文阅读

基于经济流的京津冀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

【摘要】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研究2010―2014年间京津冀城市群经济流强度的变化及经济隶属度的演变,从经济流强度和经济流方向两个角度分析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相关性,分析两个经济增长极(北京市和天津市)和河北省各市的空间联系。

【关键词】经济流 空间联系 京津冀城市群

一、引言

城市群是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的多个城市的集合体,京津冀城市群包含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11个城市,京津冀城市群以北京为核心,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城市群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演变的众多要素流中,经济流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研究京津冀城市群经济流的强度方向以及空间分布是否合理,对于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布局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济联系强度模型

经济联系强度,反映了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和周边城市对中心城市辐射力的接受能力。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公式,构建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将人口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市间距离三个因素考虑在内。

(二)要素流的方向

全文阅读

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探讨

摘 要 京津冀三地卫生职业教育各有优势、各有所长,但是发展不均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对6所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成员单位教学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学术教学资源不均衡,存在重复投资、资源使用效率低等问题。而且由于缺少相应的组织机构和有针对性的管理体制、课程建设技术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又使教学资源不能实现高效共享,进而提出构建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包括网络课程及资源共享、人力资源共享和课程认证共享。

关键词 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京津冀;共享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7-0051-04

随着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构建区域共同市场,实现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与深层次整合成为必然要求。2015年5月31日,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发展联盟成立,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作为理事长单位,邀请来自京津冀地区的17所职业院校和21所医院、企业参与了联盟建设。联盟以“协同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全面整合卫生职业教育和行业优质资源,形成规模优势,在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校院合作、社会服务和科研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卫生职业教育与健康服务业对接,为京津冀健康服务业人才培养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通过建立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整合京津冀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能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智力保障[1]。京津冀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科技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均衡,在l生职业教育领域不可避免地存在资源配置不平衡。因此,突破区域格局,实现京津冀地区卫生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有效提升京津冀城市群教育资源集群与规模效应,实现区域性的卫生职业教育资源优势互补。

一、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一体化产生的背景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国家区域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其重要地位与作用不断凸显。2013年,该区域晋升为国家主体功能区,承担起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重任,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2014年,京津冀区域的一体化发展迎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使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步入实质性发展阶段。京津冀区域拥有我国最强的高等教育与医疗资源,教育、医疗协同发展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内容,又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手段。然而其发展也存在诸多挑战,如区域内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差距悬殊,区域教育、医疗发展结构有待优化,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等等。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京津冀区域内教育、医疗如何充分认识自身发展的优势与挑战,准确识别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需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之间构建更高的契合度,实现提高区域内教育质量和医疗水平,是摆在京津冀面前亟需破解的重大课题。

京津冀区域教育、医疗合作与协同发展起步较早,但成效甚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行政壁垒的阻碍、要素资源流动积极性低的掣肘、协同效益显现周期较长的顾虑等。新时期,应不断加深对协同发展的认识,积极探索协同发展的有效方式。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