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结构工程师论文

结构工程师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结构工程师计算机利用探究论文

摘要:计算机的滥用日益威胁着公众的安全,有意改变这种现状的人只是极少数,有能力改变这种现状的人也只是极少数.在工程界不少人迷信:计算机是知识的源泉,计算机是解决工程问题的源泉,计算机具有令人信赖的“智慧”。这些迷信都大大背离了事实,不可以简单地信赖计算机。有些人自称是结构工程师,但他们把计算机作为知识、经验、思维的替代品,而把自己对结构工程的无知隐藏在计算机的黑匣子里。有责任感的工程师必须保护公众免受这些人滥用计算机所带来后果的影响。他们必须认真地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办法,使人们免受这些迷信的影响。

关键词:结构计算设计软件设计制图

计算机是知识、经验和思维的替代品。纵观当今世界,这种非常令人不安的观点正在结构工程师中逐渐蔓延。人们似乎越来越愿意相信计算机使他们能对工程作出正确的判断,而根本不去想一想,如果没有计算机同样的工作需要哪些必要的知识和经验。按百分比计迅速增加的工程师相信,解决工程问题的专业知识就是怎样使用计算机以及计算机本身的专业知识。在结构工程界,把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当成能胜任工作的证明,作为一种观点正在象传染病一样到处蔓延。大量的结构工程师确实相信,他们仅仅简单地依靠计算机就可以“解决”工程问题了,而没有认识到高质量的工程只能是渊博的工程理论知识,大量的经验,以及艰辛的脑力劳动相结合的产物。

问题是过分强调自动化技术是以削弱实际知识为代价的,过分强调也演变成了不学习实际知识的借口。从教育和实践两方面来看,如此过分强调计算机带给朝气蓬勃的年轻工程师们一个错误的信息,工程学习和工程实践就是轻松地使用菜单和用计算机生成五颜六色的图画。

在工程设计环境中利用信息自动化技术有很严重的负面影响,信息自动化技术象一样能轻易地诱使大脑相信其虚幻的安全性,知识性和能力。在这些自动化技术实现其真正的价值以前,设计工程师必须不依赖计算机,而用学识和经验去解决工程问题。非常不幸,我们变得如此依赖于计算机,以至于正在迅速丧失不依赖计算机进行计算工作的技能。

与那些只有依赖计算机才能“解决”工程问题的人讨论问题时,一个称职的结构工程师什么样的痛苦和挫折没有经历过?这些人(不要把他们跟真正的工程师混为一谈)已不再有能力,或者从来没学过,不依赖计算机解决工程问题。从根上他们不懂得,计算机不可能记录有关模型、分析和设计的一些技巧。可以这样认为,除了具有快捷的计算速度以外,计算机程序只是一些离散的知识。这些人没有认识到,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了有限的计算机指令所能编程的界限。真正的工程知识是经验,直觉,灵感,领悟力,创造力,想象力和“认知”的巨大综合体,它超越了任何计算机程序和程序员对结构工程的“理解”。恰恰相反,这些人认定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有限元模型,而计算机能够并且也应该自动地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完成设计,打印出最终结果。“工程师”能做的,仅仅是区分规格和需求,给顾客开发票,牟取利润,并且迅速找到新项目。

今后,只有越来越少的工程师能独立地(即不依赖计算机)找出结构工程问题的正确解答,这种对计算机的依赖性将会带来巨大的麻烦。随着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的不断上升,谁来解决工程问题?是那些没有或只有很少的结构工程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程序员,或是有其他专业学位而不是结构工程学位的程序员来做?计算机现在不是,也永远不会是解决工程问题的源泉。只有合格的工程师才能正确地解决工程问题。如果结构工程师们继续制造这样的氛围,在结构工程实践中,首先靠计算机,而不是靠有学识、有创新和有丰富经验的结构工程师本身,就能够解决大部分结构工程问题,那他们就是自欺欺人,也欺骗了他们的服务对象。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结构工程师发现了一种既非常有效又方便的方式去为顾客服务,它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学习或理解结构工程模型,分析和设计的细节。这种“方式”就是计算机。工程师们现在的行为方式符合宇宙的自然规律,即用最低的能量消耗前进。现在,越来越多的结构工程师对自动化技术的响应就是让计算机工作,同时让自己不再去操心细节了。

全文阅读

《砌体结构施工》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为《砌体结构施工》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在情境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采取了两项措施来推进课程改革:第一步是进行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试,转变教师职业教育观念,提高教师项目化教学水平;第二步是开发该门课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

Abstract: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and situated learning has provided abundant theoretical basis for“Masonry Construction” projected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and situated learning, we are having taken two measures to advance the courses reform which are: firstly, carrying on the training & testing all the teachers’ vocational teaching skills; secondly, developing the course and making it work-process projected courses.

关键词: 《砌体结构施工》;项目化课程;课程教学改革

Key words: “Masonry Construction”;projected courses;courses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2-0263-01

0引言

当前,高职课程正处于两难境地,一些人批评高职课程不高,与中职课程没有太大区别;另一些人则批评高职课程简单沿用本科课程体系,是本科课程内容的压缩。这两个批评都是致命的,然而又是很难兼顾的。高职课程既要体现职业性,又要体现高等性,如何实现二者的融合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借鉴国外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经验,笔者认为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能够实现高职课程职业性与高等性的融合,培养出既高于中职学生,又有别于学术教育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本文探讨《砌体结构施工》这门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及途径。

1《砌体结构施工》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

全文阅读

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混凝土结构课程包括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和混凝土结构设计两大部分内容,是土木工程专业中最重要专业课程之一。本文基于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对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引言

在国家高校扩招政策和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很多高校和企业合作开办的独立学院相继出现。而随着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不少独立学院抓住这个良机开办了土木工程专业。但是与传统公办高校相比,独立学院的办学时间、办学条件和办学经验都有很大的差距。那么如何让这些独立学院培养出来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如何让独立学院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快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都对独立学院的新建土木工程专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把办学目标定位在“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坚定不移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人才培养道路”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宗旨是立足广东,面向华南,为区域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混凝土结构课程包括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和混凝土结构设计两大部分内容,是土木工程专业中最重要专业课程之一。与很多相关专业课程有密切联系如高层建筑结构、砌体结构、建筑结构抗震等等。因此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整个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那么如何在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中体现实践教学、产学结合,达到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成为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教师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实践。

2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知识结构

目前,绝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都存在“老的老,少的少”现象,即由两三个退休的老教授和大部分年轻的硕士毕业生所组成。教师的年龄结构很不合理,教师的梯队很难建设,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也不合理。这样的师资队伍很难满足我们要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尤其是土木工程专业要体现实践教学、产学结合的需要。因此加快引进实践经验丰富,高水平的教师成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同时,注重培养年轻的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大部分年轻的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到高校教书,缺乏实践经验。而土木工程专业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水平,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满足教学需要。因此要求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要利用寒暑假期等相对较长时间到一些企业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进行实习,积累实践经验,同时更好把理论知识如何应用到实际的情况教授给学生。另外,建议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积极报考相关的注册师考试,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和学习掌握国家的最新规范内容,一方面可以满足学院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

全文阅读

基于B/S的高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摘 要: 高校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是高校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讨论了运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的基于B/S的高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实现高校毕业论文工作的现代化,提高高校教学工作的水平,旨在更好地为高校教学创新服务。

关键词: B/S结构 C/S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 HTTP协议

1.省略技术,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采用该结构软件的优势在于:(1)无须开发客户端软件,维护和升级方便;(2)可跨平台操作,任何一台机器只要装有WWW浏览器软件,就可作为客户机来访问系统;(3)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4)可采用防火墙技术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有效地满足了当前用户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新需求。因此,该结构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领域中获得飞速发展,成为应用软件研发中一种流行的体系结构[1]。

高校的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是学校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面向的对象是教师、学生和教务。它把学生和教师高校中的两个主体联系起来,采用了当前流行的B/S结构和Internet网络技术,突破了原先教务系统使用地域的局限性,使整个校园网乃至Internet上的用户都可以访问教务系统。为促进学校教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减员增效、学分制等的顺利实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学校管理层提供了详尽的数据;增强了系统数据共享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

2.B/S体系的结构

B/S体系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对传统的C/S(CIient/Server,即客户端/服务器)结构进行相应的改进而产生的新型体系结构。传统的C/S结构基于两层结构,而且业务处理的程序主要集中在客户机(终端机)上;而在B/S结构下只有一小部分事务逻辑在客户端实现,其主要事务逻辑都在服务器端实现,因此形成了所谓的三层结构。在三层结构中客户端接受用户端的请求并将此请求以某种形式提交给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则从数据库服务中获得数据,然后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并将结果提交给客户端,这样用户在客户端就可以获得期望的结果。C/S结构是基于局域网,可连接的用户数有限;而基于广域网的B/S结构支持更多用户,并且可以根据访问量动态配置服务器以保证服务质量。C/S结构中所有的客户都必须安装和配置复杂的应用程序软件;而在B/S体系结构中客户端只需要安装标准的浏览器。从维护的角度分析B/S结构只需维护服务器,因此费用较小而且升级容易;而C/S结构的维护和升级涉及所有的客户机和服务器,代价巨大[2]。考虑到高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需要不断更新内容,支持的用户数量多,且地域较为分散,因此,基于B/S结构设计高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

B/S模式包括浏览器、服务器及连接两者的Internet/intranet网络。服务器端最重要的功能部件是web服务器,此外还有数据库及web应用程序,B/S模式的结构如图1所示。当有用户请求服务时,web服务器调用相应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调用其动态连接库文件对服务器端的文件代码进行解析,如果找到脚本代码,在把脚本代码生成的页面发送到客户端的浏览器中显示。网络一般采用以HTTP协议为基础并构筑于TCP/IP上的Internet/intranet。HTTP协议是一种简单的、无状态的、面向对象的协议。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浏览器要连接到服务器,只需发送请求方式和UR.L路径等少最信息即可,而它却可用来传输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等各种多媒体文件。在B/S模式下,浏览器并不是仅仅用来发送HTTP请求的,它本身也支持动态网页技术[3]。

3.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全文阅读

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软件体系结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实践。建立了基于Web的软件体系结构教学资源库和全真案例库,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课堂外的在线学习和远程教育平台,并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效果评价模型,从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和用人单位评价三个方面对近年来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实践表明,通过基于问题、基于榜样的案例教学和互动研讨,不仅帮助学生获得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为学生早日成为合格的软件架构师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体系结构:架构师:资源库

一、前言

软件体系结构(Software Architecture)虽脱胎于软件工程,但其形成借鉴了计算机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设计模式、分布式计算等学科的思想和方法。软件架构师是程序员的最终归属,也是软件人才成长链中最神圣的一环,他彻底摆脱了语言的束缚,兼百家之长,掌握软件发展趋势和各种软件产品的特性。中国现在急缺的软件人才是优秀的软件架构师。在人才结构上,我国软件人才的总体结构分布存在着两头小、中间大的不合理的“橄榄形”分布,特别是高端软件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国各高校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以及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的研究生教学中已普遍开设了软件体系结构课程,为软件架构师的培养提供了条件。目前,高等院校在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中,主要讲授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软件体系结构的动态性和适应性的理念,简单分析软件体系结构原理的具体应用。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概念繁多,学生普遍觉得太抽象,没有什么实际的东西。为了提高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我国不少高校进行了软件体系结构或软件工程的课程建设和改革,但是实践效果不够明显。近年来,在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有: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单一的软件体系结构教材,存在可用性差、更新缓慢、信息量不足等问题,不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索和发现的认知工具;课堂教学以教师的理论教学为主,主要讲授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只起到软件体系结构导论的作用,互动性较差;缺乏软件体系结构的习题库和全真案例库,没有建立丰富的资源库,学生无法进行必要的实战演练,学生普遍觉得太抽象,太理论化,教学效果不理想;没有形成适合课堂教学的完整的软件体系结构分析与设计案例,使得学生对软件架构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和过程缺少深刻的感性认识,无法纠正学生对软件体系结构的一些错误或模糊的认识,从而不能进一步深入理解软件架构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针对现有的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软件工程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对面向软件架构师培养的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

二、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软件架构师是软件项目的总设计师,是软件企业新产品开发与集成、新技术体系的构建者。软件质量本质上是由其架构所决定的,软件架构控制着软件的全局,包含软件所有最重要方面的重大决定。培养一个称职的软件架构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通过改革现有的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教学方法来减缓学生的学习曲线,帮助学生站在较高的起点来了解架构分析与设计的全貌,顺利地入门和少走弯路,则是完全可能和必要的。

全文阅读

工程结构计算应用于计算机技术

论文关键词:结构工程计算;结构计算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工程计算机制图

论文摘要:在工程结构计算中,应该合理的利用计算机的验算速度的快捷,但不能让计算机替代结构工程师的对专业知识的钻研、工程设计经验的积累、工程设计思想的思考、工程结构计算过程的理解。

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水利、水电、建筑、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工程中,就开始引入了计算机替代人工进行计算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应用,但是现在很多刚离校就业的大学生们,完全依赖着计算机,以计算机的计算数据为准,进行工程设计,这对工程建设的安全是极大的威胁。对工程勘察设计工程师进行正确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教育和提醒,是当前应该注意的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

1结构工程中计算机技术应用现状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计算机应用程序的开发形成了这一批结构工程师从走出校门,就在计算机上进行结构工程计算、设计。他们不再经历老一代结构工程师们通过手工计算的过程。甚至迷信计算机,以为计算机是解决工程问题的源泉,简单地信赖计算机。随着大量的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但又缺乏对计算机软件的质量的保证,包括对软件开发者和其技术支持的技术资质证明;软件开发商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过程的严格评价,软件中所用技术的理论依据的严格评价;简单和复杂例题测试结果的严格评价及其与其他独立求解结果的比较;等等很多威胁到工程结构安全的问题,被计算机软件应用的发展所掩盖了。

在当今世界,计算机的滥用开始日益威胁着公众的安全,计算机被抬高到了是知识、经验、思维的替代品。人们越来越愿意相信计算机使他们能对工程作出正确的判断,而很少有人在想,特别是年轻的结构工程们更很少去想,如果没有计算机,结构设计工程中需要哪些必要的知识和经验。大家都相信,解决工程问题的专业知识就是怎样使用计算机以及计算机本身的专业知识。甚至把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当成能胜任工作的能力。大量的结构工程师们相信,他们仅仅依靠计算机就可以“解决”工程问题。没有人认识到高质量的工程只能是渊博的工程理论知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以及艰辛的脑力劳动、高质量的设计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在工程结构设计计算中利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已有了很严重的负面影响,它使年轻的一代结构设计工程师们相信计算机的安全性、知识性和能力。他们变得如此依赖计算机,以至于丧失了不依赖计算机进行计算工作的能力。他们不懂得,计算机不可能记录有关模型、分析和设计的一些技巧。在现实工程实践经验中,工程结构,特别是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的模型是千差万别的,计算机不可能识别上千万种工程设计思想,除了具有快捷的计算速度以外,计算机程序只是一些离散的知识。而真正的工程知识是经验、直觉、灵感、领悟力、创造力、想象力和“认知”的巨大综合体,它超越了任何计算机程序和程序员对结构工程的“理解”。

现代工程具有复杂的理论依据、集体的设计思想,依靠计算机是不可能让人们学习有意义的经验的。越来越多的工程师们都期盼计算机软件能将结构工程设计程序完全自动化。希望在解决工程问题时他们只需要区化类型和条件,让程序自动生成必要的数学模型,完成复杂而重复的分析和设计过程。最后由制图工具完成设计图纸。这样,结构工程唯一的责任就是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评价最后的设计“成果”。而对于是否能可靠的检测特征值,在进行分析时是否用了足够的模型、状态,或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工程实际的特征,分析结果对工程结构敏感部位是否敏感,计算结果是否在条件允许范围之内,是否能根据实际的工程结构模型对某些边界条件进行调整。这些在年轻一代的结构工程师们心中,都变得模糊不清。

全文阅读

电视大学毕业论文教学问题分析

一、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选题简单化,思想上不重视。毕业论文撰写是从选题开始的,题目难易度适中,题目的内容与自己的工作实际联系紧密或自己熟知,是写好论文的重要一步,但不少学员思想上的不重视,态度上不认真,选题简单化、形式化现象较为普遍,有的题目过于陈旧,没有前沿性,也缺乏现实意义;有的题目范围过窄,工作量明显不足;有的题目很大,依照自己现有的知识和能力,几乎不可能完成工作任务。也有少数学员选题不认真,到撰写论文时,无资料可查,没有实际内容可写,临时更换题目,使论文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

2.收集的资料多且零乱,缺乏筛选、整理使之系统化能力。经贸类论文以文字表达为主,难以形成空间概念,不易找到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研究对象的切入点,达不到学以致用。学员在毕业论文写作前往往寻找大量缺乏系统性且未筛选整理的资料。这种过度依赖很资料,而又不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和加工,其结果导致对论文题目内涵的肤浅理解,对课题研究的目的不够清楚,不能对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核心问题进行归纳,使得论文的质量下降,甚至达不到毕业论文要求。

3.写作水平不高,论文不规范。在从学员交来的论文看,有的结构不完整,不能开宗明义,结构松散、缺乏条理,文章的前后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缺逻辑关系、只是将几个问题简单堆积在一起。有的写作时面面俱到,内容空洞,论述缺乏说服力,拖泥带水、颠三倒四,语句不够通畅。有的论述乏力,资料陈旧,不能选择典型代表性的事例,有时仅凭特定环境中的偶发事件,得出普遍性的结论。有的观点主观片面,缺乏准确性,往往以偏概全,调查研究不够,对问题没有全面的认识。有的论文中心论点提炼不够,论据分析不明,观点含糊不清,内容似是而非。有的使用材料不当或材料内容失实,使得文章失去价值。部分学生写作无计划,想到一点写一点,缺乏紧迫感和时间概念,往往是前松后紧,有的学员甚至临到答辩前夕才匆匆定稿,连消化论文准备答辩的时间都难以保证。导致少数学生只能草草过关。

4.把关不严,时有抄袭现象发生。少数学生对待毕业论文态度不端正,只求通过这个环节教学的思想比较严重,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们做毕业论文过程中东拼西凑、敷衍了事,用几篇他人的文章大段抄袭、剪辑和堆砌,没有自己的观点,更有甚者用网上或杂志上或以前毕业学员的文章全篇抄袭,稍作改头换面,权当毕业论文上交,达不到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目的要求,势必影响到学生的正常毕业。

二、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相关因素

1.学生因素。第一,学生认识、态度、自觉性、主动性对毕业论文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毕业论文的主要实施者,要使毕业论文按照规定的要求和质量完成,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而部分学员思想上不重视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认为简单写写,或找些资料后抄抄、拼拼,就能过关,存在一种侥幸心理,没有认识到毕业论文这一实践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提高学生红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的手段,达不到预期效果。第二,学好专业知识是做好毕业论文的基础要求,部分学员在学业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没有认认真真的学,没有将所有专业知识学懂、学透、融会贯通,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时由于专业知识掌握不精和能力缺乏,而导致论文没有深度和新意,只是照搬别人的观点或成果。反映在论文中,表现为基本功差,语言不流畅,论述不严密,结构不合理,甚至错别字多,写作格式不合要求。第三,有些学员工作岗位变动或是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不同类,自己又不选择适合专业的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因而对选题及论文内容不熟悉,资料的收集、整理、加工工作不恰当,论文写作困难,不能独立完成毕业论文。

2.教师因素。第一,教师的能力、投入与责任心对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有部分老师是电大创建时从中学调入,也有部分中青年教师是大学毕业分配到电大不久的,师资队伍中,真正符合毕业论文教学要求的教师比例不高,少数教师专业不对口,对经贸类学生的培养目标认识不清,研究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缺乏实践经验。部分教师基本功不扎实、接受新的知识、新的发展方向能力不强,缺乏前瞻性。第二,还有少数教师责任心不强,在指导论文过程中,只是等学生来找,学生不来就不管不问,对学生提交的论文是否符合要求或是否自己完成也不予理会,没有经过反复修改过程,答辩时也就擅自降低要求,照顾过关,这些指导老师对学生要求不高,把关不严,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第三,由于县级电大专业教师队伍人数不足,近几年电大开放教育学生人数猛增,指导老师队伍人员严重缺乏,一名指导教师带数名、甚至十多名学生的现象是常见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指导老师水平多高,责任心多强,但精力有限,也难在短时间内认真指导这么多学生。另外有些县级电大聘请一些高校的老师兼职指导,由于高校教师有自己尊重的教学教研任务,或因与学员不在同一城市,在空间上、时间上、精力上难以很好的进行指导,论文质量自然也就难以达到要求。

全文阅读

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

工程结构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主干课,也是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介绍了工程结构课程的特点,对工程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结合独立学院办学特色、工程管理专业特点以及工程结构课程教学实践,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增加实践环节,采用综合考核手段、教学评价机制以及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独立学院;工程结构;工程管理;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08504

工程管理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时新增设的专业,是一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复合性学科,2012年获准“可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1-2]。

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东方科技学院创办于2002年。独立学院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应用型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具有本科学历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一体化办学特色。东方科技学院开设了兼招文、理科生的工程管理专业。而工程结构课程作为构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工程技术知识体系的一门主要课程,既是结构类课程的核心,又是其他管理类课程的技术基础,在整个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专业主干课的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以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为例,对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课程特点

全文阅读

与注册师制度相结合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更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与注册师制度的要求是相切合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进行专业认证的必要性。高校需要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建立与注册师制度相适应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对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注册工程师制度接轨进行不断的研究。

[P键词]专业认证;注册师;土木工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118-03

全国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评估是由国家建设部授权的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对全国设有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进行的专业教育评估。专业评估是注册执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报考注册师的准入条件,也是加入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需要。[1]这与其说是对土木工程专业的评估,不如说是对学校是否具备培养国际认可的土木工程人才能力的“国家认证”。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作为一种行业准入制度,注册工程师制度明确了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推行这种制度能更好地规范我国的建筑市场,为我国更好地在建筑领域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建筑技术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我国从2010年起开始在建筑行业全面实行该制度以来,它有效地统一了工程专业从业人员的水平,有利于国际间在工程领域内的交流和互认。

我国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发展迅速,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很好地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适应。一是重理论、轻实践,与企业合作不足,工程教育与实践联系不足,学生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训练。二是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但概念设计能力薄弱,而概念设计往往是土木工程设计的灵魂。三是注册工程师不仅仅是技术人才,它要求从业者既是专家,又要懂工程经济、法律、管理,同时还要有相当的实践经验,是一名复合型人才。而目前课程结构不合理,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较窄,对现代土木工程必须具备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缺乏参与管理现代土木工程的领导、决策、协调、控制的初步能力和管理素质。四是高等教育与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严重脱节,比如注册结构工程师和注册建造师在目前教学体系中对应的专业都是“工民建”方向,然而前者是设计工作岗位,后者是现场工作岗位,两者的专业技能存在很大差别。再比如注册监理工程师要求对从基坑开挖、支护到主体建设甚至装饰装修等项目建设全过程都必须了然于胸,然而在目前土木工程教学体系中的专业划分却找不到对应的定位,“工民建”方向的不熟悉基坑开挖、边坡支护,“岩土”方向的不了解建筑结构。导致学生毕业后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二次学习,方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注册工程师。

高等教育要与经济社会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一条客观规律。注册工程师制度的推行,高等教育是基础,每年成千上万的工科毕业生是注册工程师的强大后备军。而高校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正是为了改变以往高等教育与执业资格认证脱节的问题,它要求高校在大学教育期间就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来培养具有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使毕业生能尽快适应行业环境,经过4至5年的工作经验累积后,便可参加统一的执业资格考试,从而成为一名注册工程师。

全文阅读

《汽车工程概论》课程建设与实践

摘要:《汽车工程概论》是一门课程容量大、服务专业面广的基础课程。本文从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介绍了进行该课程建设与实践的具体措施。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组织,改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汽车工程;课程建设;课程实践;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147-03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汽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汽车的设计、制造、销售、使用和维修。同时汽车的普及,大众对汽车的认知程度亟待提高,因此了解汽车知识势在必行,而作为在校大学生更应接受系统的学习。太原理工大学从2007年就开设了全校公选课《汽车工程概论》,车辆工程专业、工业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机电、机测、液压方向也开设有《汽车工程概论》课程。该课程容量大、服务专业面广,因此对其进行教学建设和实践十分必要。本文对《汽车工程概论》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提高该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

一、划分教学层次,采用多元化的课程目标

《汽车工程概论》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工业设计三个工科专业,同时是针对全校学生开设的公选课。由于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对汽车知识要求的深度广度不同。因此可以将该课程的教学对象分成A、B、C三个层次,根据不同的层次制定相应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

A层次是针对车辆工程专业低年级学生。对车辆专业,《汽车工程概论》课程是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了让学生及早地了解专业、认识专业,将该课程从原来的第3学期提前到第1学期,这样车辆专业的教师在第1学期就与学生有了直接接触,便于解答学生有关专业方面的问题,有利于进行专业介绍和教育。《汽车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汽车知识,明确车辆工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了解车辆工程课程体系的大体框架,激发学生对汽车专业的兴趣,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B层次是针对机械和工设专业的学生。对这些专业来说,《汽车工程概论》是唯一的汽车类课程,按照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要求组织教学。其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初步了解汽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知识,了解汽车的性能及相关新技术,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及未来可能从事与汽车有关的工作提供汽车背景知识。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