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

【摘要】

问题学生是教育管理中的特殊群体,本文从定位问题学生、分析问题源头、问题学生的转化三个方面分析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以能重新唤起问题学生的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习惯,引导促使其回归健康。

【关键词】问题学生 教育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把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缺陷的学生称为问题学生。问题学生在高校、初高中都存在,对于问题学生,教师不仅不能弃之不管,还要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让他们健康成长[1-2]。为班级的正常教学工作的实施酝造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实现教师的价值、履行教师的职责。

1.定位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是指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存在问题的学生,对问题学生的定位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个人对自身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的重新认识,将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

2.分析问题的源头

可以通过观察、谈话、采访等方式找出导致这些问题行为的原因。包括在这种行为出现之前或之后的前因后果,以及问题出现的时间、地点、问题指向等。利用所获得的信息,判断出引发这些问题行为的原因,及时捕捉他们的心理活动,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

全文阅读

体育教师教育问题探讨

1素质差距与角色转换:新一轮基础教育体

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面临的问题这种在课程改革中对教师培养的忽视和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轻视似乎蕴涵着这样一种认识,即课程改革没有教师的参与和投入也能够取得成功。忽视教师条件而能取得课改成功的认识无疑是荒谬的。美国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结构课程改革,在开始阶段也曾进行得轰轰烈烈,在两年之后开始举步维艰了,实验学校从最初的占全美的90%下降至10%左右,改革的发起者布鲁纳终于在1963年发表“需要一种教学理论”的讲话,指出教师的素质与课改要求的差距以及相应教学理论指导的缺乏是造成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美国课程改革的前车之鉴启示我们,处在一线的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如果体育教师对新课改的精神没有充分了解,对于课程实践的条件没有实际的把握,那么新课改的初衷与实际效果将存在巨大落差,再先进的体育课程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都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只能是“新壶装旧酒”或“穿新鞋走老路”。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体育教师的素质水平与新课程的推进所需要的教师素质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当布鲁纳在60年代初苦闷于美国教师在推行“结构课程”所表现出的素质问题时,美国教师职业的最低学历标准已经达到本科了。

美英两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基本取消了本科以下的师范学校,体育教师大部分由高等学校培养,日本也在1970年左右实现了小初教师本科化(或以上)、高中教师硕士化(或以上)。而对照我国,截至1999年,小学专任教师共计5860455人,学历情况为0•74%(大本)、15•52%(大专)、72•89%(中专),初中体育教师152850人,学历情况为12.31%(大本)、64.27%(大专)、23.42%(中专及以下),高中体育教师38502人,学历情况为50.44%(大本)、44.05%(大专)、5.51%(中专及以下)。[1]从我国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来看,整个体育课程框架主要是以借鉴新西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体育课程模式为主,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和体育师资条件驾驭发达国家的体育课程方案,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反应。二是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要求实现整个基础教育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即由体育教学大纲的“实施者”或“执行者”转向体育课程的“开发者”或“设计者”。作为“执行者”,并不需要过多关注如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教学内容,因为这是行政管理人员和课程专家的事,教师所要做的只是“按照蓝图施工”。

而一旦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型,体育教师有限的体育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设计能力就显得捉襟见肘了,以致有教师反映:“以前按体育教学大纲还知道怎么上体育课,现在按照课标都不知怎么上课了”。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所面临和经受的不适和困惑课程改革的照理也是正常现象,因为任何改革都会存在过渡期的“阵痛”,这不能成为逃避改革的理由,然而,如何克服这一“阵痛”却是不容回避的,否则,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就将最终流于形式。

2“母机”滞后:从遇到的问题反思体育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体育教师所处的困境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培养他们的教育领域的一些由来已久的问题。首先,“运动技能”取向的体育教师专业性定位制约了体育教师实践智慧的释放与发展。在体育界,尤其在学校体育界,我国在体育教师教育目的论层面上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是“运动技能”价值取向,人们评价一位体育教师是否“专业”,主要就是看其自身是否具有或曾经具有相对较高的运动技术技能水平。形成这种价值判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体育教育科学理论以及教育科学理论的水平不高,因为制度化的体育教育以前以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体育教师对教育内容的把握无需借助附加的外在力量,而简单的限定好的教学内容也使“教学方法”问题并不突出,现实生活化的模仿与实践基本能够满足需要。因而,体育教师自身可外显的运动技术技能便成为其职业培养与培训的全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体育科学和教育科学的飞速发展,运动技能取向的体育教师教育已经不能够满足由传统经验的体育教育演进为科学的体育教育的特殊要求。因为很显然,“学科专业的智慧不同于以学科专业为职业的人的智慧,具体说就是数学教师的数学智慧不同于陈景润的数学智慧,李吉林的语文智慧不同于文学家的语文智慧,米卢的足球运动智慧不必相同于场上球员踢球的智慧”[2]。

将“运动技术技能”作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点,不仅使体育教师“专业”被替代现象的产生有了可能性和现实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目的论上的“狭隘性”造就的更多的是一批适应新环境能力差、创新乏力的“匠”才,原本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实践智慧被规约于一个狭小的空间内。二是体育教师教育部门与体育教师使用部门的隔离形成了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位差”。自1903年《癸卯学制》规定设“体操科”以来,中国在近100年的时间里一直把体育学院及师范院校体育系科看成是培养体育教师的惟一途径和体育教师队伍的惟一来源,并由此而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垄断性体育教师市场。体育教育“母机”的先进性、导向性以及对学校体育的指导性无从体现。三是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忽视制约了体育教师专业的成长与发展。在当前世界各国轰轰烈烈的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理念的教师教育改革浪潮中,教师继续教育被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并以“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来突显教师继续教育的科学化、连续化、终身化和个性化内涵。即使在北京这样的经济发达城市,有研究表明占62.2%的体育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来自于外部刺激,即把继续教育源于强制性政策及评定职称晋级的需要,而28.4%的体育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主要推动力来自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只有9.5%的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机是出于对自己工作的不懈追求和实现自身人生的价值途径。[5]可以说,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忽视已经成为制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3与时俱进: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策略

全文阅读

漫谈教育的问题?

有专家说:“美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越富创意,越会突发奇想。”因为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就是教育的成功。而中国学生的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这是不争的事实。原因是: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把“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有问题”作为教育成功的标准。这是中外教育存在的本质区别。

据说,美国的家长每天必须问孩子“今天你向老师提了几个问题?”中国的家长每天关注的是,今天老师提问你几个问题!同样是“问题”,一个是努力追求有“问题”;一个是努力追求没有“问题”。有人说,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别。其实,这种观点掩盖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这就是由于教育的差别而导致文化的差别,关键还是教育的问题。

“有问题”和“没有问题”,它所反映的是不同教育的价值取向,更是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问题。努力将学生教出“问题”来,这是富有个性化和人文化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先进的、是成功的、是符合时展要求的。

“没有问题”的教育,是压抑个性的,是片面的和缺乏创新的教育。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只具有考试的能力。“没有问题”的教育弊端是严重的,它造成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这已是目前教育中不可争辩的事实。

我们追溯孩子的成长过程,一个孩子在学龄前是那样的天真、活泼可爱,他(她)们会时常提出一些离奇古怪的问题来,这是儿童的天性。科学家通过研究指出:儿童的思维是最发达的、最积极的。儿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能力很强。但是,儿童一上学,随着年级的提高问题会越来越少,直至没有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孩子的天真哪里去了!纵观我国目前的课堂教学,教师一直习惯于将现成的答案呈现给学生,学生习惯于接受教师给予的答案。这样,久而久之就弱化和丧失了学生的创新意志,何谈创新精神的培养?另外,有的教师常常这样发问:不会的请举手,有问题的请举手,在这样的问题中学生不会应答。因为,教师和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那就是你提出了问题,你就没有认真听讲。谁还敢有问题。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就越发没有“问题”了。

美国的一位学者指出:美国的学生考试能力远不及中国的学生,可是,美国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远远超过中国的学生。这就是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根本原因。这位“老外”的观点可能有些片面,但是足以说明我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没有问题”其实是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中国的“应试教育”在历史中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在人才奇缺的年代,为了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确实显现出了它的优势。但是,在世界范围内,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能具备单一知识技能的人,已经远远不适合社会的需要了。国内的一个著名集团公司,在一次人才招聘会上,没有招聘到一个大学生。记者采访了负责招聘的负责人,问其原因,负责人说:“与其说要一张随意涂鸦的画,还不如要一张质量上乘的白纸!”这位负责人又说:“其实,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差不多。我们的用人标准是复合型、综合能力强的人”。

事实的确如此:数理素质、人文素质、创新能力已成为新型人才的必备标准。现在的社会用人,更注重的是协调、协作和善于沟通的能力;更注重的是富有创意和善于提出有价值问题的人。用人单位在对应聘者面试时,会让应聘者对相应岗位提出自己的设想。多数人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很难让用人单位满意。从这一角度,同样暴露出目前中国教育的弊端,就像一位著名专家所说:“中国的教育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就像一屉一屉蒸出来的馒头,一个模样。”这就说明,中国的教育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注重的均是应试的教育,这种教育就是压抑学生个性和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学校和教师共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教得“没有问题”。“没有问题”,是教育的理想,是教师的理想。可见,学生提不出问题就不足怪了。

全文阅读

问题学生教育谈

问题学生是指学习成绩差、道德品质差、心理有问题和身体有缺

陷的学生。问题学生可分为以下五类:

(1)学习问题生:这类学生学习基础差,在学习上困难重重,已失去了学习信心,在他们身上往往表现出非常严重的厌学行为,如迟到、早退、旷课、抄袭作业、考试舞弊或逃避考试等等。

(2)品德问题生:这类学生思想品德差,抽烟、汹洒、赌博、讲流氓话、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偷盗、抢劫、甚至吸毒等等,是他们经常性的行为。

(3)心理问题生:这类学生心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有的属于心理烦恼、有的属于心理障碍、有的属于心理变态、有的属于心理疾病。

(4)身体问题生:这类学生身体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有的表现为外在的支体残疾,有的表现为内在的身体疾病,他们往往身残志也残,甚至引发出心理问题,并向其他问题生转化。

(5)综合问题生:是指一身集聚多类问题的学生。问题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学习问题生往往导致品德问题和心理问题;品德问题生往往导致学习问题或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生也会导致学习问题或品德问题;身体问题生也会导致学习问题或品德问题。

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

全文阅读

教育的“社会问题”

日在年末岁首思考这样一个话题,皆缘于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一系列与学生和老师有关的恶性事件: 2015年8月30日,江苏仪征实验小学一名女教师因“活着真累”而在开学之日跳楼自杀;10月18日,湖南邵东县三名上网成瘾的学生劫杀了一名女教师,嫌疑人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13岁;11月6日,安徽蚌埠市五河县第三小学一名六年级女生因被老师怀疑作弊跳楼自杀;12月4日,湖南邵东创新学校高三班主任约谈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时,被其用水果刀刺死……

在上述事件中,包含有三个关键词,那就是“学校”、“学生”和“教师”,显然,都是和“教育”密切相关的。现实社会中,凡是能和教育扯上关系的话题,总能引发广泛的关注与热议,从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应试教育、网络游戏、家庭因素、心理问题、师德师风等不同角度,各色人等都在对引发上述事件的原因进行着分析和解读,不可谓不全面、不透彻,尽管说辞各异,角度不同,但最终的指向还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教育出了问题”。

要说我们的教育没有问题是不客观的,有些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但是这些问题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哪些是教育自身的问题,哪些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似乎需要作更加深入细致的探讨,需要透过这些被许多人称之为“个案”的事件,挖掘其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如果从网上搜寻一下学生自杀和教师自杀以及弑师之类的信息,就会发现有两个字像幽灵一样总在眼前闪现,那就是“压力”。它和许多极端行为或明或暗地联系在一起。教师和学生的压力从何而来?为何会导致极端情况的发生?当下的一些问题到底是“教育问题”还是“社会问题”?这些都有必要逐步厘清。

长期以来,人们对现行教育体制的批判应该说从来没有停止过,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如今的教育早已不是教育系统的教育,也不是教育部门的教育,而是整个社会的教育。学校应该怎么办,学生应该怎么教,考试应该怎么考,已经不是教育部门、学校和老师能够完全说了算的,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深度介入,已经成为左右教育走向的一股巨大力量。

从各级教育部门的负责人,到基础教育阶段各类学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没有人不被这种巨大的压力所笼罩,教育现在面临的许多问题,客观上讲,其根源都不完全来自于教育本身,教育的现状和困境,很多时候都是社会现实的选择,而不是教育自身的选择。

比如由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教育问题,几乎让所有家庭承受着“输不起”的精神焦虑,从而奠定了重智轻德的应试教育的强大社会基础;比如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留守儿童问题,他们缺教少育的成长风险,很大程度上都要由学校教育来承担;比如网络和游戏对学生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往往使教师付出的很多心血付诸东流;比如整个社会价值导向严重偏差给师德师风带来的冲击,使得为人师表者常常成为众矢之的……凡此种种,都不是教育和教育者所愿意看到和承受的。我们提出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从教育的角度对各种社会问题所带来的巨大压力的正面反馈。

尽管社会和家庭在教育问题上都会承受不同的压力,但这些压力最终都将通过不同渠道,传导到学校、教师和学生身上,之所以从总体上看还没有产生更大的问题,是因为在强大的体制面前,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适应,只有少数“意志薄弱者”走向了极端,但这并不能弱化问题的严重性。在上述事件中,教师和学生其实都是受害者,他们都在外部的各种压力之下,做着自己不能不做、不得不做的事情。 由于这些都不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所以他们都感到很“累”,以至于要用自杀或者杀人的方式来寻求一种解脱。那位高三学生在杀死自己的班主任后说,现在我自由了,可以尽情看小说了。但剥夺了他看小说自由的显然不是他的班主任老师,因为他的老师自己也没有选择的自由。为此,我们不能不对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作深层次的探讨,更不能忽视多数人在现实压力下的真实状态,否则,这种极端化的悲剧还有可能继续上演。

全文阅读

问题学生的教育

问题学生的存在令班主任、任课老师十分头疼,他们不仅自己不能按要求遵规守纪,完成学习任务,反而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无疑给班级的正常管理带来难度,因此,如何教育问题学生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问题学生的产生是有非常复杂的原因的,如家庭、个人、学校、社会等等。在大多数老师的眼中这类学生是令人讨厌的,但只要我们细心的观察,就能发现这些问题学生是十分敏感和脆弱的。其中,许多问题学生的内心存在一个常人无法触及的痛处,或者思想上存在一个暂时无法打开的结,也许他们平时表现的生龙活虎,但更多时候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是一种茫然和不知所措,内心充满着矛盾。如果班主任能用心的教育,我想挽救的不仅是一个孩子的命运,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所以,他们需要我们。

问题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还包括思想品质、日常行为处于一个越轨的边缘。也许他们不在乎学习,不在乎成绩,甚至不在乎父母的打骂和老师的责备,但是,他们内心始终有一种渴望,那就是一种成人式的理解和尊重。如果班主任能放下架子,真心诚意的与他们交流、沟通,本着关爱的精神,细心的观察,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进步,哪怕是很小的光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帮助他们建立信心,让他们感觉到有人在关心和帮助他们。但是这种建立起来的信心是相当脆弱和不稳定的,处在随时都能崩溃的边缘。需要长时间小心翼翼的呵护与维持。如果一个闪光点或者一个进步只能建立千分之一的信心,那么十个闪光点或者十个进步就能建立百分之一的信心,而现实中,往往是班主任先丧失了信心,不愿为了百分之一的信心的建立而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如果班主任能认识到问题学生的教育是一份长期而复杂的工作的话,并能始终保持信心进行关爱和教育,我想那是学生的幸运。问题学生的教育任重而道远,贵在坚持。我们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大多数问题学生的内心都存在错误的认识而得不到及时的纠正而陷入了一个恶性的循环轨道,大家只要稍微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问题学生很容易和问题学生成为好朋友,因为他们在思想存在的问题有很大的相似性。这无疑给班级的管理带来难度。对于问题学生的管理,往往正面的批评教育和劝导教育收获甚微,甚至,有些问题学生因为逆反心理的影响会变本加厉,使班主任认为这是个铜墙铁壁的学生,无从下手,从而放弃教育。当正面的教育行不通时,我们不妨换一个切入点,进行侧面引导。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上课不听讲,总是讲话,不写作业,我总是批评他,他家长也经常到学校来,但效果不明显,我和家长都很无奈。在偶然的一次交流中,我知道了他心中的错误认识,他认为,老师、家长总是批评他,自己是个没有用的人。曾经也想学好过,但是过一段时间就放弃了。于是我就转变了一种教育方式,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批评他了,而是坚持在每次考试后给他爸爸打电话说他进步了,尽管有时候是假话,并且时常在班级表扬他,并经常通过小纸条来互相交流自己的一些想法,还取得了其他任课老师的支持。我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左右,我发现他思想上有了一些转变,开始完成作业了,尽管其他方面还有待提高,但我认为,他已经脱离了问题生的群体。

有时候,一些正面的教育方法行不通时,我们不妨冷静的思考一下,换一个切入点,从侧面进行引导,也许会柳暗花明。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方法、策略是班主任管理的核心,是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也体现了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方法、策略的多样性,科学性和可执行性为班级的正常管理提供了保证。比如说批评的方式有很多种,有无声的批评、激励式的批评、商讨式的批评等等。鼓励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有嘱咐式的鼓励、刺激式的鼓励、无声的鼓励等等。只有真正能用于实际中的方法、策略才是有效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学生,每次考试都是最后一名,让我十分头疼,他的同桌也是一名问题学生,他俩关系很好,于是我就想了一个方法,每次班会课我都点名表扬他的同桌和他周围的人,就是不表扬他,我能看出来,他有点难过,有点想让我表扬,果然,期中考试他前进了一名,于是,我发给了他一张大大的奖状,五本笔记本,二十本练习本,并且亲自送给他一本书,从那以后,成绩总是在提高,尽管不太明显,还是让我甚感欣慰。每个问题学生内心都有被肯定的欲望,如果班主任能正确的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对他进行刺激,激起他的斗志,就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前提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爱的语言去温暖,用爱的心境去包容,用爱的眼睛去观察,用爱的行为去感染。对于这类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弄清这样一个概念,到底是为了管理学生而管理学生,还是为了教育学生而管理学生,只有把这个概念搞清楚了,我们的思想才有了指导,我们的行为才有了方向。对于问题学生我们不能求全责备,往往个性的发展需要缺点,整齐划一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只有我们对准他们的音调才能共鸣,才能给他们心灵的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才能共同谱写和谐之曲,我想着不仅仅是对他们的善待,也是对自己的释怀,更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全文阅读

教育公平问题

新闻背景:2月17日《中国青年报》以相当篇幅报道了城市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现状,长时间内,这些“非法”的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游走在城市的边缘,在艰难中跋涉前行。

难道连最低限度的上学机会都要毁掉吗

现代民主精神要求每一个公民都有享受基础教育的权利,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必须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与提供教育服务。其中,基础教育领域的公平乃是具有根本性的底线公平。但城市中的公办学校不但对民工子弟筑起了高不可攀的“门槛”,更没有为民工子弟留出足够的“座位”。各种民办打工子弟学校虽然只能提供恶劣的硬件设施与质量低下的教学服务,但它们毕竟能够以民工兄弟们可以接受的价格提供聊胜于无的基础教育。不要让事实竟然变成这样:对于民工子弟而言,以维护教育公平为法定职责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非但不能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而且连他们最低限度的受教育权居然也要毁掉!(文/毛飞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莫忘农村的娃娃

20年前的2月16日,上海展览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亲切地摸着一名娃娃的头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20年后的现在,这句话产生的威力已经在城市中随处可见,各种电脑的广告没完没了,面向娃娃的培训班多如牛毛。由此衍生的新名词层出不穷:昨天还是ADSL,今天又是10兆以太网,明天又变成迅驰加无线宽带…… 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陕北的黄土高坡上,在云贵的藏苗山寨,在湘赣的大山谷中,在内蒙古的草原深处……许许多多农村的娃娃还不知道什么叫PC,什么叫软件,什么叫硬件,他们很少见到真正的电脑,更别说会使用了。许多娃娃见过的,还只是书本上的图片或者电视里的图像。我国农村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农村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在计算机普及这个关系到中国未来的重要事业上,可不要忘记农村的娃娃们!(文/赵亚辉 摘编自《人民日报》)

教师为何最关心“自己的待遇”

一项调查表明,在3390名受访的高校教师中34.66%最关心“自己的待遇”,而关心“国家大事及国际形势”的只有1.68%。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在逐步增加,然而,毕竟“僧多粥少”,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不可能享受到相同的“甘露”。一边是教育资源的极度浪费,一边是教育资源相当紧缺。一面是条件好的城市学校,教师享受到丰厚的待遇,一面是贫穷的农村学校,教师连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生活都成问题。目前的教育状况是不乐观的,“富”教师要比“穷”教师少得多,怎能不让教师关心自己的待遇呢!(文/张魁兴 摘编自《光明日报》)

审慎看待大学生就业“大众化”

全文阅读

教育的三农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党和国家对占我国教育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教育越来越重视,党的十七大把教育公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面对我国教育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实,改造建设好农村学校,培训提升农村教师素质,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农村学生的教育质量,不断拉长农村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的“短板”,是教育发展到现阶段的本质要求。

教育“三农”问题的提出

相对于城市学校而言,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低;农村教师流失严重,优质师资缺乏;农村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差,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必须重点解决好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农村学生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简称教育“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关系着国家发展的全局,教育“三农”问题,同样也关系着教育发展的全局。

破解教育“三农”问题,是教育自身发展的现实要求。从现行的教育结构看,农村教育具有面广、量大、比例高的特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作为教育事业重中之重的农村教育,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最薄弱的环节,农村教育是整个教育的“短板”,没有占教育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就没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破解教育“三农”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正处于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阶段,农村人口素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瓶颈。从根本上讲,教育需要有农村的价值定位,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必须依靠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在中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日益凸显。不管城市化发展到何种水平,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农村学生都将长期存在。因此,破解教育“三农”问题,端正农村教育发展观,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破解教育“三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推进,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农村教育真正进入大众化时代,应该摒弃完全精英教育的理念和做法,不能仅限于教会学生“如何生存”。农村教育更需要关注农村学生文明观、世界观的培养,使他们懂得怎样“理解生存”,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追求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教育的公平是最大的社会公平,破解教育“三农”难题,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让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共同成长进步,让农民能够获得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是破解教育“三农”难题的基本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教育“三农”问题的破解之道

本世纪初,在全面深入调研,准确掌握实情的基础上,衢州市邀请著名教育专家顾明远先生主持制定了《2003-2010衢州教育发展规划》。在规划的指导下,衢州市、县党委和政府统筹安排,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工作重心定位在农村教育上,以创建省级教育强县为抓手,着力建设办学条件优良的农村学校,大力培养适应教育发展的农村教师,全方位保障农村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在破解教育“三农”问题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全文阅读

教育科研的问题

一、科研的认识

科研的本质——创造,“提供新的,第一次创造的、新颖而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曹日昌主……

二、科研的选题

科研首位的是选题。题目选错了,不是达不到目的,如没有研究的条件;就是达到目的而无价值,如别人已经研究过了。科学高度分化与高度结合,以高度综合为主的当代,因题目选择不当,付出巨大的劳动、甚或耗费终生的精力而一事无成的人,不乏其例。选题一般应考虑:

第一、社会价值,即实践、理论意义。

第二、研究的条件。如资料的积累、前期的成果、实验的设备等。

第三、个体的知识结构(或群体的特色)。作为研究个体,他的知识是个积累过程,研究则是个系统工程。作为研究群体(如学校),要考虑自己的历史、特色、持续发展和名牌效应。

三、成果的表述

全文阅读

论教育公平问题

摘要: 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分析了在我国影响教育公平的要素,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教育公平要素有效途径

教育公平是社会基本的公平,在人的生存问题和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以后,教育就成为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教育公平对社会的影响是潜在的、长期的。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影响教育公平的要素

1.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且分配不合理

首先,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不足。从教育经费绝对投入水平来看,目前全世界年人均教育经费已接近500美元,发达国家的教育投入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六倍,而我国2005年人均教育经费还不足10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5。其次,三级教育所占份额不合理。在有限的教育经费中,中央政府的财政拨款过多地用于高等教育,对义务教育投资不够。最后,教育经费的地域分配也极不合理。地区间、城乡间、学校间经费投入不均衡状况十分突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的教育投入水平远低于东部地区和城市。

2.教师资源配置失衡

首先,多年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区别对待的教育政策偏向于城市。如教师编制政策等,而就实际情况而言,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学校数量多,规模小,农村教师配置编制理应等于或高于城市。其次,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其他因素,导致中东部地区的师资远远优于西部偏远地区,形成新的不公平。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