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漫谈教育的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漫谈教育的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专家说:“美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越富创意,越会突发奇想。”因为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就是教育的成功。而中国学生的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这是不争的事实。原因是: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把“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有问题”作为教育成功的标准。这是中外教育存在的本质区别。

据说,美国的家长每天必须问孩子“今天你向老师提了几个问题?”中国的家长每天关注的是,今天老师提问你几个问题!同样是“问题”,一个是努力追求有“问题”;一个是努力追求没有“问题”。有人说,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别。其实,这种观点掩盖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这就是由于教育的差别而导致文化的差别,关键还是教育的问题。

“有问题”和“没有问题”,它所反映的是不同教育的价值取向,更是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问题。努力将学生教出“问题”来,这是富有个性化和人文化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先进的、是成功的、是符合时展要求的。

“没有问题”的教育,是压抑个性的,是片面的和缺乏创新的教育。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只具有考试的能力。“没有问题”的教育弊端是严重的,它造成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这已是目前教育中不可争辩的事实。

我们追溯孩子的成长过程,一个孩子在学龄前是那样的天真、活泼可爱,他(她)们会时常提出一些离奇古怪的问题来,这是儿童的天性。科学家通过研究指出:儿童的思维是最发达的、最积极的。儿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能力很强。但是,儿童一上学,随着年级的提高问题会越来越少,直至没有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孩子的天真哪里去了!纵观我国目前的课堂教学,教师一直习惯于将现成的答案呈现给学生,学生习惯于接受教师给予的答案。这样,久而久之就弱化和丧失了学生的创新意志,何谈创新精神的培养?另外,有的教师常常这样发问:不会的请举手,有问题的请举手,在这样的问题中学生不会应答。因为,教师和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那就是你提出了问题,你就没有认真听讲。谁还敢有问题。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就越发没有“问题”了。

美国的一位学者指出:美国的学生考试能力远不及中国的学生,可是,美国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远远超过中国的学生。这就是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根本原因。这位“老外”的观点可能有些片面,但是足以说明我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没有问题”其实是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中国的“应试教育”在历史中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在人才奇缺的年代,为了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确实显现出了它的优势。但是,在世界范围内,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能具备单一知识技能的人,已经远远不适合社会的需要了。国内的一个著名集团公司,在一次人才招聘会上,没有招聘到一个大学生。记者采访了负责招聘的负责人,问其原因,负责人说:“与其说要一张随意涂鸦的画,还不如要一张质量上乘的白纸!”这位负责人又说:“其实,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差不多。我们的用人标准是复合型、综合能力强的人”。

事实的确如此:数理素质、人文素质、创新能力已成为新型人才的必备标准。现在的社会用人,更注重的是协调、协作和善于沟通的能力;更注重的是富有创意和善于提出有价值问题的人。用人单位在对应聘者面试时,会让应聘者对相应岗位提出自己的设想。多数人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很难让用人单位满意。从这一角度,同样暴露出目前中国教育的弊端,就像一位著名专家所说:“中国的教育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就像一屉一屉蒸出来的馒头,一个模样。”这就说明,中国的教育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注重的均是应试的教育,这种教育就是压抑学生个性和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学校和教师共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教得“没有问题”。“没有问题”,是教育的理想,是教师的理想。可见,学生提不出问题就不足怪了。

据媒体报道:2006年香港各大学面向内地的招生中,拒招了11名各省的高考状元。理由很简单,这些“状元”面对考官手足无措,既回答不出考官提出的问题,又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最终落败而归,不能不说,这是令人遗憾的事情!是谁给这些“状元”造成的遗憾?是我们“没有问题”的教育,是没有创新的教育!

“没有问题”教育的弊端是明显的,教训是深刻的。唤醒个性化、人文化和创新教育的回归,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真正让我们的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努力将我们的学生教出问题来。这应该是我国当前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