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省教育统计工作会议暨*省教育经济学会教育统计分会成立大会。首先,我代表省教育厅对获得20*学年度*省教育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称号的单位和同志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并对*省教育经济学会教育统计分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多年来,省统计局、民政厅等有关部门对我省教育统计工作给予热情指导、大力帮助。今天,省统计局李悦副局长亲自到会祝贺和指导。我代表教育厅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都是教育统计工作者的优秀代表。近年来,全省在教育统计制度建设、推进统计信息化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统计数据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教育统计服务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省广大教育统计工作者默默无闻地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希望大家戒骄戒躁,工作中再接再厉。希望全省广大教育统计工作者以先进为榜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新的优异的业绩,为我省教育统计事业作出新的贡献。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正确认识我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教育部门的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各级政府统计部门的指导下,全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部门和广大教育统计工作者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事业发展大局,积极努力,不断进取,强化服务,较好地发挥了自身作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业务素质。目前,我省教育统计专、兼职统计人员已达上万人。我省每年在教育统计报表布置会上,都对软件使用、指标解释变化、填报要求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有针对性地进行计算机知识、法律法规、统计业务知识方面的培训。现已形成了一支能熟练使用报表系统软件,快速校核数据,并能运用编程等方式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统计骨干队伍。为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我们还多次与省统计局合作组织培训,使我省基层教育统计人员学习了有关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业务知识,增强了法律意识,提高了业务水平和能力。
2.完善制度,使统计工作程序化、制度化、法制化。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省统计管理条例》和《教育统计工作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增强教育统计法制意识,规范教育统计行为。20*年11月,省教育厅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意见(试行)》,就加强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加强教育统计基础建设、加强统计数据资料管理、严格执行程序、规范统计行为等方面提出了严肃要求。20*年7月,省教育厅制定下发了《*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比方案》。今年,共评选出20*学年度基础教育15个先进集体、40名先进个人;高等教育10个先进集体,20名先进个人。
摘要: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了高校教育统计在高校科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教育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归纳加强教育统计的对策与建议,即:加强组织建设,提高队伍工作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统计管理水平;开展相关研究,加强指标体系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加强数据联系整合。
关键词:
高等学校;教育统计;科教管理
高校教育统计是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高校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以取得科学、直观的教育基础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的整个过程[1]。高校教育统计是认识教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并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是高校自身及教育主管部门掌握教育本底数据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科教管理水平的基础性工作[2]。本文主要分析高校教育统计在高校科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教育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1教育统计的主要内容
凡涉及教育相关内容的统计都可以认定为教育统计,教育统计外延较大,内容丰富,没有统一且标准的统计指标与统计内容,目的不同,统计内容不尽相同。2015年8月,教育部了新修订的《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修订后的指标体系共102项,分为综合教育程度、国民接受学校教育状况、学校办学条件、教育经费、科学研究5大类,其中涉及高校的指标达54项。此外,一些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也可以作为教育统计的内容,如《QS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为学术同行评价、教师人均论文引用率、生师比、全球雇主评价、国际教师比例、国际学生比例共6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则有指标12项。教育统计者须从自身需要出发来确定指标以及统计的主要内容。
2教育统计在高校科教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依法统计、加强保障,营造良好的教育统计工作氛围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育统计数据的质量
强化教育统计体制机制建设,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作方式
重视教育统计数据的规范、分析与应用,提升服务能力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进教育统计信息化工作,初步形成机构健全、全省上下重视教育信息统计的良好风气,探索建立了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统计信息化体制机制,有效地服务和应用于地方教育科学决策。
一、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统计工作氛围
坚持依法统计。一是遵守法规,完善工作基础。在实践中,牢固树立依法统计思想,依法规范统计行为、维护统计秩序,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靠,提高统计公信力。二是努力建构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统计环境。严格要求统计人员坚守职业责任,恪守职业道德,坚持用数据说话,以科学态度行事。
大力强化教育统计保障措施。一是保障经费投入。省教育厅积极加强与省财政厅、统计局等相关单位的协调,省财政每年列支110万元预算,为州市县级开展数据更新维护提供必要的经费。省教育厅从业务经费中每年拨付20余万元,专门用于教育统计基础能力建设和人员培训等。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根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实际,合理设置教育统计工作岗位,创造良好工作条件。在培训中,根据统计人员工作年限和业务能力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统计分析和监测、信息化手段运用等基本能力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在实践中,坚持以老带新,注重“传帮带”,确保工作不因换人而断线。
在教育局党组的领导下,全科人员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顺利的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计财科2007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财务工作
1、审核汇总所有预算单位上一年度的经费决算;预算外资金决算。有关直属单位的基本建设决算。并按时向有关部门上报了决算资料。
2、组织部署各直属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对各预算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了全面的清查盘点,经过一个多月的清理登记、汇总,基本上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为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对新归属的林业四校的财务状况,后勤管理及经费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向有关部门及有关领导提供了有关数据及资料,以保证林业四校的平稳过渡及学校正常工作的运转。
4、配合xx审计局对全xx普教经费的拨付,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经过审计,计财科的财务工作得到了审计部门的充分肯定。
5、抽调部分财会人员,参加了由xx财政局组织的对文体广电局预算外资金的收入,管理支出情况的对口检查。
6、针对2007年我xx各项教育事业的经费需求,诸如:“义教工程”配套资金,逸夫赠款配套资金,直属单位预算包干缺口资金,直属单位各项维修费,购置费等。经积极协调,请示报告。到2007年末共争取到xx本级各项一次性经费310万元。
【文章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事业的不断发展,相关的教育行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手段有着一定严格的规范要求,根据不同教育专家以及技术分析系统的综合意见阐述,以及内部财务管理活动的难点、重点指标划分流程,结合必要的系统分析手段进行一定规模范围内的改进。在整个政府财务统筹规划管理方案内容的实施范围下进行整体预算制度的改进,确保相对稳定的教育资源以及设备的引进完善,满足现代化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建立高效的成本维护效能标准。
【关键词】
教育事业;内部财务管理;现状;改革标准;具体实施手段;探索性研究
我国教育事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正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国家政策的积极落实效应以及必要的经济投入,结合目前办学形式的主要完善手段以及筹款渠道进行必要的改进。经过我国国际竞争保准与人才市场的强力呼唤,教育行业凭借长期的效益增长处理经验以及内部管理责任的重大影响认知态度,根据教育系统内部的具体计算机多媒体控制设备以及教学环境的总体设计标准进行着全面的研究,实现整体教育系统财务重点落实效应的完美应对。这就要结合长期的实践管理经验以及最新的财务运转思维进行不断的体制创新,确保相对合理的长足发展标准经济效益和社会认同标准等综合素质在整个教育部门的长期响应。
1 我国教育财务管理的具体现状
根据我国科技治国战略意义的长期普及,以及内部人才教育机制的主流思想渗透,为确保整体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需要结合创新改革的教学政策进行细致的管理手段制定,结合必要筹资渠道的开通以及管理各项支出计划指标的全面覆盖,实现整个教育资金总量的合理流动。但目前我国教育事业根据必要的系统环境改善与设备条件支持指标进行改建,避免不了初始阶段的不足效应,为了确保长期的成本维持效应,促进长期发展价值规格的延续,就必要根据细致的环节处理活动进行必要的财务监督,实现整体管理流动资金的清晰报账处理,保证不良现象的杜绝水准。我国长期的办校模式主要是坚定政府政策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社会力量的支持模式进行整体部门的法规化以及效益化经营管理,结合定性支出的合理验证流程进行效益维持标准格式的合理转变。经过国家教育政策的不断落实改进才处理,结合内部管理职能的强化以及适当权力下放规程手段进行粗放式规范活动的审查补充,实现过程控制的主要优势,根据必要的国家政策法规进行违章行为的严格监督排查,促进主管部门行政职能落实的标准效益,充分保证教育单位内部的自主灵活性进展效益。
在整个财务管理部门的支持影响下,对于我国整体的教育经费需求计划编制的控制范围作用下,结合我国先进管理理论的探索效应及各级教育经费内容的供需现状分析,实现具体收支差距的合理控制,保证整个财政投入内部主体渠道的深度延伸的作用。根据长期的社会部门单位资金运转情况的发展实况以及预算制度的逐步落实,使得教育主要管理部门以及财政单位的具体教育经费的计划管理以及运转操作的宏观控制手段有了一定的指标界限,确保内部细节处理活动的积极配合。根据国家专项教育资金的使用管理渠道管理标准以及实际项目的执行程度监督、细致流程处理和相关总结经验的导向作用,结合既定目标的分布控制规格进行必要实践经验的引进输入,全面促进整个经费在教育方面的落实标准,促进相关使用效益的大幅度提升,保证内部各级管理事业改革水准的积极拓展。
根据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省编办关于全省中小学教职工基本情况调查统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办电[**]53号)的要求,为全面系统掌握全市中小学校教职工人数和基本信息,正确分析我市教师队伍的现状,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市政府决定从3月中旬开始,利用1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小学教职工基本情况调查统计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调查统计范围
调查统计范围为全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及幼儿园经县级以上组织、人事、劳动、教育、编制等部门办理手续的在册正式人员、离退休人员。同时统计公办中小学代课人员数量。
二、调查统计工作程序
调查统计工作以县为主进行,主要了解全市中小学校教职工人数、编制、职务职称、工资收入等基本信息。
(一)学校信息采集与录入
1、各学校按照调查统计工作要求,对在册正式教职工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务职称、编制状态、工资收入和离退休人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离退休前职务职称、离退休费等基本信息逐项采集,认真填写《**省中小学教职工基本信息登记表》。(表格请在省教育厅政务信息网下载,网址:**)
2、信息采集结束后,对拟录入的在册正式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姓名在校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通过“**省中小学教职工统计分析系统”录入教职工信息,并通过系统打印纸质材料,经学校校长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后上报学校上级主管部门。
在教育局党组的领导下,全科人员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顺利的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计财科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财务工作
1、审核汇总所有预算单位上一年度的经费决算;预算外资金决算。有关直属单位的基本建设决算。并按时向有关部门上报了决算资料。
2、组织部署各直属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对各预算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了全面的清查盘点,经过一个多月的清理登记、汇总,基本上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为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对新归属的林业四校的财务状况,后勤管理及经费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向有关部门及有关领导提供了有关数据及资料,以保证林业四校的平稳过渡及学校正常工作的运转。
4、配合盟审计局对全盟普教经费的拨付,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经过审计,计财科的财务工作得到了审计部门的充分肯定。
5、抽调部分财会人员,参加了由盟财政局组织的对文体广电局预算外资金的收入,管理支出情况的对口检查。
6、针对年我盟各项教育事业的经费需求,诸如:“义教工程”配套资金,逸夫赠款配套资金,直属单位预算包干缺口资金,直属单位各项维修费,购置费等。经积极协调,请示报告。到年末共争取到盟本级各项一次性经费310万元。
一教科文资金管理系统实现的目标
1科技项目管理为了科学、合理地确定科技项目支出预算
规范和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部门完成行政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财政部门加强对科技项目的管理是非常有意义的。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若干意见,例如:国务院以国发〔2014〕11号印发《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了加强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总体要求、建立完善了覆盖项目决策、管理、实施主体的逐级考核问责机制,强调了加强科研项目和资金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为加强对山西省科研开发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和财政部、科技部相关规定,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山西省省级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晋政发〔2014〕32号),进一步规范明确了科技研发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了山西省教科文事业的不断发展。该系统建设遵循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合理排序、滚动管理的原则。大致可以将项目为单位固定项目、滚动项目、新增项目。目前,科技项目管理系统以项目考核跟踪为主线,涵盖项目录入、项目跟踪考核、项目统计分析、项目绩效管理等所有涉及具体项目的文档资料管理内容;管理与项目预算及项目资金支付和使用有关的全部内容。科技项目管理系统将对科技专项资金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过程跟踪,包括规划立项、项目进度、项目跟踪、项目质量、财务制度建设情况、政府采购情况等各种情况进行跟踪。实行全过程监督检查,主要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立项、分配、使用、验收等整个管理过程的监督检查,参与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工作,将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重点抽查、分片检查、交叉巡查相结合,严把“项目关”和“资金关”,监督好项目实施单位,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和按项目实施方案使用,确保项目的完成。
2教育基础数据管理参照财政基础数据规范
建立一套与教育资金管理相关的教育行业基础数据规范,按此规范建立教育基础数据管理系统,此系统依托金财应用支撑平台,按基础数据规范及技术规范与教育部门的相关系统进行衔接,包括学校学籍管理、贫困生助学金管理、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系统、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可以从教育部门的系统直接采集提取数据,同时也可以通过教育系统的网络从教育部门所管辖的基层单位采集数据。数据采集涉及教科文资金的有关基础数据,具体包括:教育方面为全省各级各类教师及学生信息、学校资产信息等,科技方面为全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信息、执行信息等。教育基础数据管理是财政针对教育系统需要的基础数据,开展数据服务查询。例如首先学校资产情况,可从学校性质分,包括学校的资产情况需要采集学校的总占地面积、绿化用地面积、运动场地面积,学校的图书总数、当年新增数量、电子图书资源,计算机数量、其中教学用计算机数,语音实验室个数,多媒体教室个数,学校的固定资产总值、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信息化设备资产总值,其中软件资产总值。这些资产还需要区分出学校产权和非学校产权。其次学生基本情况,可从学生类型、培养方式分类的在校学生学籍中提取数据。还有教职工情况,基础数据包括校本部教职工和聘请校外教师,对教师要分职称统计,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对教师情况还要分学科、分学历、按学校分别查询。综上所述,规范基础数据,建立教育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开设各基础数据查询、汇总、统计功能,可为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特别是财政部门提供全面、便捷、准确的数据依据。
二教科文资金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
教科文资金管理建立覆盖所有的教育、科技类政府性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网络化监控机制,对教育科技资金进行及时跟踪监控和综合分析。
1技术架构基于财政部“金财工程”应用
教育局计财科工作总结
在教育局党组的领导下,全科人员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顺利的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计财科200*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财务工作
1、审核汇总所有预算单位上一年度的经费决算;预算外资金决算。有关直属单位的基本建设决算。并按时向有关部门上报了决算资料。
2、组织部署各直属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对各预算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了全版权所有面的清查盘点,经过一个多月的清理登记、汇总,基本上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为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对新归属的林业四校的财务状况,后勤管理及经费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向有关部门及有关领导提供了有关数据及资料,以保证林业四校的平稳过渡及学校正常工作的运转。
4、配合盟审计局对全盟普教经费的拨付,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经过审计,计财科的财务工作得到了审计部门的充分肯定。
5、抽调部分财会人员,参加了由盟财政局组织的对文体广电局预算外资金的收入,管理支出情况的对口检查。
1引言
科技人力资源是科技活动的主体,是国际与区域竞争的核心要素,在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早在2006年《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就已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科技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提出,要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及其核心地位,这标志着我国人才发展在实践和政策上的重大突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促使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研究成为关乎国家利益的重大课题。科技人力资源在我国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发达国家对此早有研究。但迄今为止,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套用的概念界定和统计框架。为此,2006年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部署了中国科技人力资源研究课题,2007年最终形成首个国内权威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这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国内科技人力资源界定与统计研究的最新进展。由于科技人力资源涉及的领域各不相同、统计工作复杂以及时间等种种因素的限制,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于相关研究的起点———科技人力资源概念———迄今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和统一的内涵界定,科技人力资源、科技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人员等概念经常被混淆使用,这样尤其妨碍统计意义上的科学规范性以及学术研究的应用价值水平。因此进一步探讨科技人力资源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仅十分必要,也有助于顺应我国当前创新热潮的需要,促进人才优先战略的深化和发展。
2科技人力资源界定的理论回顾
1964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了以《研究与发展调查手册》(即《弗拉斯卡蒂手册》)为标志的科技统计规范,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CO)以该手册为核心内容,分别于1978年和1979年推出了《科技统计国际标准化建议案》和《科技活动统计手册》,由此,R&D统计迅速在世界各国推广开来,此后,OECD国家一直把R&D人员作为衡量科技人力资源的指标。但是近10年来,“各国逐渐意识到作为国家创新活动中重要核心力量的R&D人员仅仅是国家创新活动中的很小一部分力量,并不能完全反映国家科技人力资源的整体发展状况”〔1〕。于是1995年,OECD颁布了《科技人力资源手册》(又称《堪培拉手册》),首次权威界定了科技人力资源(HRST)概念,并给出了国家HRST测度的统计框架和标准方法,对“科技人力资源的基本定义、分类标准、相关因素与数据来源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解释,是国际上第一个有关科技人力资源统计的标准和规范”〔2〕。世界各国,特别是OECD和欧盟成员国基本上参照该手册进行本国的科技人力资源统计调查和分析研究。该手册指出:“从理论上,科技人力资源指的是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促进、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以及广义的科技人力资源:“包括所有完成高等教育的人,不管他们是否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工作”〔3〕。《堪培拉手册》从科技人力资源供求的角度,以资格和职业两个指标为基础,对科技人力资源进行了统计意义上的界定。具体来讲,科技人力资源是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人:
2.1资格完成了科学技术学科领域的第三层次教育(即完成大专或大专文化程度以上教育的劳动者,或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的标准分类是完成第五层次或第五层次以上科技教育的劳动者)。也就是说,人们一旦完成了科技领域的高等教育,不管职业如何,他们终身都属于科技人力资源。
2.2职业虽然不具备上述正式资格,但从事通常需要上述资格的科技职业。与资格不同的是,对那些并不具备正规资格而按当前职业列为科技人力资源的人们来说,他们从被聘用的第一天起就被算作科技人力资源,一旦改为从事科技以外的职业、退休、被解雇或不工作,就不再作为科技人力资源的身份存在。国内相关的研究中,宋加金(1998)、徐治立(2001)、王玉谦(2001)、王大刚,王伯良,周纬杰(2001)、谢智波、李向东、赵华锋(2004)、杜谦、宋卫国(2004)等人对科技人力资源的界定有过不同的探讨,张喜照(2005)对此做了简要的概括〔2〕。我国在《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首次启用了基本上与国际接轨的国家HRST总量指标,并从200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进行了测算。
3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统计应用的主要问题分析
3.1统计指标不一致、数据缺乏代表性关于科技领域的范围,虽然《科技人力资源手册》的定义最为广泛,认为“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技术”是指知识的应用,但是国际上的看法并不统一,这是导致统计指标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韩国,研究者认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都不属于“科学技术”的范畴。我国将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以及部分与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及应用密切相关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纳入科技领域的范围。从我国的现状来看,由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研究起步较晚,基本上是借鉴了OECD权威的国际定义,但统计单位还没有能够完全按照国际口径来展开有关的统计工作,这是初始时期必然,造成了统计指标使用上的不一致,应用理解上的多义性,使得分析结果代表性降低,缺乏可比性。从收集到的相关文献中发现,大多数研究者只能利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正式公布的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人员、研究与开发(R&D)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等存量统计数据作为或者等同于科技人力资源来展开分析,而实际上专业技术人员是“按国际职业标准分类的、具有中专文化程度以上在岗就业的白领专业技术劳动者,不包括工人、高级技工以及没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企业家、政府官员和工作人员”〔4〕,也即专业技术人员的统计口径远小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口径。刘璐,张一兰(2008)指出:“科技活动人员的定义与科技人力资源的定义基本一致,但是两者涉及的科技领域的范围有所不同。科技人力资源对科技领域使用的是广义的定义,我国国家统计局对科技活动的定义,使用的是狭义的定义,统计口径比《堪培拉手册》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口径要小”〔5〕。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统计仅限于国有企事业单位,随着我国经济成分多样化的发展,非国有单位增加和职工人数增多,该统计数据的代表性也随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