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引言
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从教学管理的理念和教学管理的手段入手。应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是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之一。RFID技术是一项信息标识与自动获取技术,我们借助于教师证与学生证(工作证与学生证就是RFID卡)来标识个人的身份和相关信息,对学生上课与教师教课情况进行统计管理,从后台管理系统中可以实时动态了解全校各班学生的到课情况、教师上课情况,通过这些信息的实时掌握,来及时分析全校师生的教学情况,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2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
RFID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空间电感耦合或者电磁耦合来进行通信,以达到自动识别被标识物体的目的。RFID应用系统一般由电子标签、阅读器、中间件、信息处理系统4部分组成。电子标签又称为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通讯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数据的交换。发生在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射频信号的耦合类型有两种:(1)电感耦合。变压器模型,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依据的是电磁感应定律。(2)电磁反向散射耦合:雷达原理模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反射,同时携带回目标信息,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电感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中、低频工作的近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225kHz和13.56MHz。识别作用距离小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10~20cm。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高频、微波工作的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433MHz,915MHz,2.45GHz,5.8GHz。识别作用距离大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3~l0m.将RFID标签安装在被识别物体上(粘贴、插放、挂佩、植入等),当被标志物体进入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阅读范围时,标签和读写器之间进行非接触式信息通信,标签向读写器发送携带信息,读写器接收这些信息并进行解码,传输给后台计算机处理,完成整个信息处理过程。RFID技术具有如下特性:数据的读写功能;标签容易小型化和多样化;耐环境性;可重复使用;穿透性强;数据的记忆容量大,与传统的条形码相比,条形码识别物品的种类,而RFID技术确定每一个单独的物体对象。
3系统实现可行性
课堂教学是整个高校教学工作的主体,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战场,教学质量是一个高校的重中之重,因此,高校领导会高度重视用信息化技术来推动教学管理的智能化,领导的重视是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作为物联网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的RFID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应用,技术的成熟推动了行业的应用,目前高频RFID技术无论从技术性能还是价格等方面都有大幅改善。RFID近距离自动获取信息技术完全能做到在课堂环境下对师生信息的非接触式提取。采用RFID防冲撞技术可以实现同时多标签的识别与读取,达到对教学过程的实时控制与管理。高校一般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园综合性业务网络,教室、实验室、办公室等与教学相关的场所都接入了网络,而且大部分高校也建立了各种无线局域网,各种应用服务器配置比较齐全,这些为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打下了网络与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的智能化管理最终还是信息的处理与控制,采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前端自动获取,我们借助于高校已有的应用服务器来搭建后台的信息服务器平台,实现课堂教学动态信息的储存与处理。另外,高校师生大多都采用了电子标签作为师生的身份标识工具,电子标签的应用,方便了对师生课堂教学的智能化管理。
4系统设计及管理过程
4.1总体技术方案在高校各种教学场所如教室、实验室和办公室区域一般都实现了网络化,大多数高校还实现了无线局域网的全面覆盖,我们在本设计中采用无线局域网作为网络传输平台,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管理的智能化,在系统设计上,我们在各教学场所的入口安装一台带有无线网络功能的RFID阅读器,另外也可适量配置移动式RFID阅读器,方便各类管理人员灵活应用。基于RFID的智能化课堂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该系统主要由RFID电子标签与RFID手持或固定式阅读器、RFID课堂信息处理子系统、教学动态管理终端子系统、远程教学动态查询子系统、实时信息系统和教学信息处理系统等组成。其中教学信息处理系统是智能化课堂管理系统的核心.它对以无线方式传递的感知射频标识信息进行处理,并反馈给相应的子系统,从而实现智能化管理。4.2智能化课堂教学管理过程智能化课堂教学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是师生个人信息的数字化标识。利用RFID电子标签给师生制作个人信息及相关的教学信息。在后台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下,这部分工作在师生开学报到时就能顺利完成。课堂信息的日常获取是整个系统管理过程的关键。师生上下课在特定时间内经过教学场所的入口处,阅读器从师生身上携带的师生卡非接触式近距离获取信息,通过无线局域网的传输,多种信息存储在信息系统服务器上。前端阅读器同时也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对一些特殊情节(如:忘带学生卡、多人同时通过等)进行实时处理。师生上下课的实时信息基本上反映了全校日常教学的一个整体情况,教学动态管理终端子系统用来处理这些信息,经过对全校课堂教学动态信息的分析处理,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呈现给教学管理人员,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师生上课情况。也可以依此分配资源协调各部门做好教学工作。当然可以利用实时信息系统在LED大屏幕上动态课堂教学信息。目前,Internet网络十分普及,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远程服务功能,做到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掌握全校的教学情况,并能及时发出处理指令。
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题
1.1学生在理解知识过程中会遇到阻碍。
大部分大学生在毕业之前都没有接触过社会,对他们来说所有的知识都来自课本,很少有实际的社会经验,因此,对他们来说,只能从课本上接触信息管理系统学科,却不熟悉实际的业务系统,因此,课本中所列的数据以及内容学生们并不能轻易理解,这会大大加深学生学习的困难,更不要说设计一个完整的数据库。
1.2学生无法适应教材内容。
目前,信息管理系统类专业的教材基本上分为两种,其中包括给工商管理类学习的专业性不强的总括和给信息管理系统类学生学习的专业性很强的教材。对工商管理类学生来说,教材中的内容只是简单对信息管理学科进行讲解,告诉学生此学科的重要性,同时对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进行描述,并没有很强的理论性;而对信息管理系统类学生来说,教材中具有很强的专业理论性,其中包括编写文档以及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开发,要想学好这些内容就要求学生必须有很强的计算机知识以及信息技术知识,同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一定要求。综上可知,不同专业在学习过程中侧重点并不相同,两者中唯一相同的就是这两种教材都没有办法体现其各自的专业特色,学生在接受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1.3学生缺乏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兴趣。
对于工商管理类的学生来说,信息管理系统课程主要是为将来从事软件开发工作而打下基础,需要比较强的计算机知识,而工商管理类的学生将来并不会从事此行业,因此,对于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大都抱着可学可不学的态度。而且,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并不了解此课程的企业背景,教材中也不会对其进行过多描述,因此使得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度大大增加,从而使得其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1.4教师队伍单一。
摘要: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信息管理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计算机辅助管理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历程。借鉴了很多国外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经验,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管理也逐步发展起来。就学校而言,教学管理是一件很重要却很烦琐的事情,如果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库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开发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它可以大大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效率,降低对这些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时间。教学管理系统的开发方法为自顶向下和模块化的系统开发方法,其开发顺序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的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实现在线查询、管理员对教师学生的信息进行修改等功能,安排课表,登录成绩等。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直接面向用户,进行教学的各项查询;后台是进行数据统计、管理和控制。
关键词: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0-0000-02
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蓬勃发展,逐渐出现了在线教育的教育新模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资料表明,截至2010年12月,我国IPv4地址数量达到2.78亿,预计IANA在2011年2月将IPv4地址资源最终分发完毕,IPv4向IPv6全面转换更加紧迫。
我国域名总数下降为866万,其中,CN域名435万,网站数量下降为191万个,CN下网站为113万个,占网站整体的59.5%.网站数量的下降与国家加大互联网领域的安全治理有关,网站等互联网基础资源的质量随着“水分”的溢出而得到提升,虽然网站数量下降幅度较大,但网页数和网页字节等互联网资源数在大幅度增长。
IPv6将原来的32位地址转换到128位地址,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可以解决互联网IP地址资源分配不足的问题。目前有一些系统和设备厂商开始支持IPv6,但从IPv4尽快转换到IPv6还需要从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组织机构等多个方面入手,确保能够顺利地从IPv4过渡到IPv6地址。由此可见,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是多么地快速。
本系统从用户角色上分为了三大模块:管理员模块、教师模块和学生模块。管理员模块,该模块主要提供了管理员在本系统当中能够进行的各项功能,包括用户信息的管理,班级信息的管理,课程信息的管理,教室信息的管理和课表信息的管理。用户信息的管理包括对管理员信息的添加、修改和查询,教师信息的添加、修改合查询以及学生信息的添加、修改和查询。班级信息管理包括对班级的添加、修改和查询。课程信息表管理包括对课程的添加、修改和查询。教室信息管理包括对教室的添加、修改和查询来维护教室资源。课表信息管理包括对课表的添加、修改、查询和打印,其中查询分为对班级课表的查询、对教师课表的查询和对教室课表的查询。以管理员的身份进入系统之后可以管理管理员信息、班级信息、学生信息、教师信息、教室信息、课程信息和课表信息。教师模块,该模块主要提供了教师在本系统中能够进行的各项功能,包括对班级课表的查询打印、教室课表的查询打印、教师课表的查询打印、教室的查询和修改自己的密码。教师登录进入系统之后可以对课表和教室进行查询、添加或者修改.学生模块,该模块主要提供了学生在本系统中能够进行的各项功能,包括对班级课表的查询打印、教室的查询以及修改自己的密码。
系统功能设计目标设计,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功能如下:在网上教学安排,主要内容包括课表、上课地点等;管理学生信息。
一、教务系统信息化是教学管理的必然发展
1、各分院各科室之间数据流通不畅。
2、教务处与各教学单位存在数据交换形式不统一、不科学、效率低下的现象。
3、现有的教务管理软件下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工作需要。所以如何更好的开发教务管理系统,以此来满足教务管理的当前需要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充分的运用信息技术,使学校信息运用将变得轻而易举,故此,信息技术走入高校管理已是必然趋势[2]。
二、综合教务管理系统
1、系统概述
本系统是一个作用于教务管理工作各项环节的功能性软件,是面向全校各教学部门使用的多模块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2、系统相关技术
摘要:考试题库管理系统在教学管理中起到重要的意义。本文简明阐述了C语言题库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建立。系统运用C/S架构设计,主要分成四个功能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试题管理模块、组卷管理模块和试卷管理模块。在传统的考试出题时,由教师从庞大的题库中手工挑选试题,不仅难以保证试题的覆盖度和试卷的难易程度,而且耗费教师大量的精力,造成有限的教师资源浪费。因此考试题库管理系统,有助于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并为试卷的规范性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教学质量的评估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关键词:题库管理系统 C/S架构 Access java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b)-0221-01
1 研究背景与现状
1.1 本设计的背景、意义
在当今社会,建设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新模式是我国现代化教育业的发展新方向。题库管理系统正是为教师方便、快速、高效的出版试卷而开发的。计算机生成试卷的方式与传统的方式相比较,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节约了人力资源及时间;其次使用科学的衡量、评价及统一试卷难易程度的有效手段;第三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可以让繁琐的工作由计算机处理,使之达到考试规范化,科学化,消除命题者主观意愿所带来的不利因素,更加客观,真实,全面地评估教学效果。因而实现自动化的题库管理系统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现状及设计目标
本研究课题是为了更加客观、准确、高效地去评估、检测一个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题库管理系统其中主要包括:通过计算机管理题库信息;查询和检索出所需数据;有选择性的录入试题,并按一定的规律原则组织起来,将题库建设为优良试题的储存库,其知识覆盖面广、质量高、试卷可以快速的自动生成,并且能够灵活的进行组卷的功能。这是网上固定试题考试所不具有的。
摘要:运用系统理论分析了《管理学》课程教学系统,指出一个全面的《管理学》课程教学系统应该分为五大子系统:课堂教学系统,专题讲座系统,学生自学引导系统,学生校园活动指导系统及学生社会实践交流系统。对各个子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全面理解《管理学》课程教学体系,为《管理学》课程的教研与教改提供新的思考。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系统;系统论;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233-02
1 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管理学这门传统学科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掌握管理学基本理论与技能的人才需求快速增长。以重庆为例,2008年重庆市高校毕业生中管理类专业毕业生近2万人,比上一年增长16%,占全市总毕业生的比重近20%,其中,研究生、本科生、专科(高职)的比重为4:52:44。本科生管理类的毕业生增长速度最快,比上年增长26%。此外,许多其他专业的院系都纷纷开设《管理学》课程或选修课,以适应复合性专业人才的需求。保守估计,大学生在校学习过《管理学》课程的学生至少在50%以上。同时,由于研究生的比重较少,做管理学术研究的学生数量有限,《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以培养掌握实用管理理论与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事实上无论是从事学术研究还是培养实用管理技能,通过《管理学》课程的学习,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了解管理的实践经验,培养对管理的兴趣,都是《管理学》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本文将结合系统理论,探讨以培养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管理学》课程的教学问题。
2 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子系统研究
关键词:LotusNotesDomino教学准备课程教学
原文
办公自动化,英文OfficeAutomation,简称OA,是办公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它利用先进的技术,使人的各种办公业务活动逐步由各种设备、各种人机信息系统来协助完成,达到充分利用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生产率的目的。办公自动化由70年代未80年代初在我国的提出,到现在已有了近二十年发展历史。由于办公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办公自动化新产品不断的出现,办公自动化的内涵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最早的办公自动化指的是传真机、打字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使用。接着,办公自动化指的是用电脑进行文书存贮、排版、及输出工作,使用电脑进行人事、财务等进行管理。
现代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观点认为:办公实际上是人与人、人与部门、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交换、组织、分类、传递及处理,活动的协调,从而达到企业整体目标的过程。传统的办公自动化多是指字处理系统、轻印刷系统、文档管理系统,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交换、传递,无法实现单位、企业内部的协调,难以对非文本的如:声频、视频、图形、OLE对象、扫描图象等多媒体信息、超文本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传统的电子邮件系统没有对办公过程中的工作流提供良好的支持,难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工作状态采取不同的措施,更好的跟踪事务的处理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作用相当于动物的神经系统。目前较成熟的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的电子邮件系统和协作系统,较先进的Intranet/Internet(WEB)方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系统,都是企业的数字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录
前言
一、LotusDomino/NotesR5系统概述
二、可行性分析
在互联网信息管理操作便利且高效的基础上,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管理信息化、现代化以及科学化,并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在学生学籍管理工作方面同样使用了这一管理模式使学籍管理工作实现了现代化及科学化。我国高校在扩大招生之后,学生基数持续增加,对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从学籍管理系统的构成以及教务系统管理平台下学籍管理工作的内容着手,分析出教务管理系统下的学籍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从而促进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发展。
一、学籍管理系统的构成
1.公共代码模块的构成
公共代码模块是学籍管理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在学籍管理系统中起主要的支柱作用。公共代码模块主要由学校基础公共代码以及学籍公共代码两部分构成,学校基础公共代码包含了校区、院系、专业、专业方向、班级、学期等信息,学籍公共代码则包含了奖惩类别、学生类别、收费类别以及培养方式、学籍状态等信息,相关信息管理维护人员需要将这些基础信息的维护工作做到位,就可以在直接输入相关代码信息之后导出学生的基本学籍信息。除此之外,相关信息管理人员也要做好信息的保护工作,防止学生的基本信息有所遗漏。
2.学籍管理模块的构成
学籍管理模块主要包含学生的基本学籍信息,是学籍管理系统的关键部分。学籍管理模块分为功能及报表两个模块,功能模块包含着个别学籍及批量维护、学籍异动管理、奖惩情况以及其他信息维护等;报表模块中包含着学生的人数统计、学校各专业年级的人数统计,以及打印班级学生名册等。经过学籍批量管理维护工作后,就能将学生的学籍信息导入到学籍管理系统中,能快速便捷查询学生的有关信息。除此之外,还能单独的查询个别学生的学籍信息,有错误之处还能够进行修改。通过该模块能够对学生的奖惩情况及成绩单的发放进行科学管理,在该系统中能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科学分辨出学生的奖惩信息以及照片、成绩的分析,从而对不同的学生信息进行统计,学生也能因此从教务平台系统上查询到自己的有关学籍信息。
3.注册模块的构成
注册模块能够反映学生自报到以来开学前的整体状况。注册模块包含学生各个学年的学籍注册信息,并能够在这一模块中查看学生的学期注册数据、未注册原因以及学号查询。注册模块划分为四个方面:单个注册、批量注册、取消注册以及学生未注册情况维护。报表模块能查询学生的注册情况以及报到签字情况,该模块还包含了各系、各年级的情况汇总表。新学期开始之际,学籍信息管理人员就要对学生注册信息进行录入,并完善学生的注册以及请假状况,并对学生的请假事由加以统计。
1课程当前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当前的教学内容
笔者在网上检索宣称适合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售教材,80%以上是国内学者编著的,它们的主体内容大多由5个部分组成。
1.1.1信息系统的概念与作用这部分内容多是介绍信息与信息系统的概念以及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少数教材对于信息系统对不同管理层的支持也有介绍,但都不深入。
1.1.2信息系统技术的基础介绍计算机硬件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发展趋势,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数据仓库的概念及其数据库的发展趋势,数据通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1.1.3信息系统的应用主要介绍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类型,信息系统的最新发展,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联机分析处理、商务智能的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也有一些教材会提及具体的产品。
1.1.4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开发讲解信息系统规划的目的、意义和步骤,信息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几乎所有的教材都以这部分内容为重点,而且篇幅很大,一般都会安排4个章节。这些内容与计算机专业里的《软件工程》的内容是一致的,只是没有《软件工程》讲解得全面、专业。
1.1.5信息系统的管理介绍信息系统建设的不同组织方式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特点,及其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计划、控制、人员管理的一般方法,信息系统日常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基本内容,信息系统常见的安全问题一般控制措施。此外,有些教材还加进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内容,但也多是从概念和技术层面去讲解。
摘 要:高职院校的核心在教学,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中,教学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信息管理技术更深层次地应用到教学管理中来。本文重点分析了高职院校目前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应用。
关键词:教学管理系统;高职院校;应用
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在生源日益紧张、竞争更加激烈的大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为了继续生存,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革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创造管理效益,以趋在同类院校中取得优先地位。
一、高职高专教学管理中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信息管理是通过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在高职高专的教学管理进行应用,将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分析、保存等过程。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搭设方便进行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具体来说有如下功能。
1.教学计划的功能。在使用信息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对于特定用户发放管理权限,便于这部分管理人员实施教学计划层面的管理,可以通过信息管理对数据库进行更改和操作,但是这些操作应该符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并和学校教务处的教学计划相匹配,对于不同的课程设定出一定规律的课程编号,并在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后进行相关操作。
2.教学课程的功能。学校课程管理相关部门,根据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教学计划,对学生所需要学习的课程进行编排,并到信息管理平台中去;对既定的课程编排进行临时调整时,亦可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及时,既方便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的沟通,同时也方便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方便教学的顺利实施。
3.学籍系统的功能。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学生学籍相关工作的管理,学籍可以记录学生在学习期间的整体情况表现,如奖惩状况、转专业情况、休学日期、毕业时间等信息。学校老师和管理者可以及时清楚学生的真实情况,有利于进行相关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