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交往艺术论文

交往艺术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共性与八十年代艺术话语共同体重构

摘 要: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艺术公共性重建和公共话语共同体重构的时代。在此期间,艺术话语个体从政治集群中离散出来,在社团、学会、沙龙、报刊媒介中进行公共话语交往,艺术共同体形成新的交往理性。《美术》杂志作为八十年代的关键刊物系联着其他艺术和社会话语场域,在“私人性-公共性”的交织和“公众-公开-公共性”的矛盾悖论中集中体现着话语圈/话语共同体的聚合、演变。

关键词:《美术》杂志;公共性;艺术话语共同体;重构

中图分类号:J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329-03

八十年代是艺术公共性重建及话语共同体重构的时代,这一时期,艺术话语个体从政治集群中离散出来,走出生于斯、长于斯的场所,通过志趣、气质和爱好的共识走进学院或建立社团、学会、沙龙,并在公园、广场、展览馆及报刊媒介中进行公共话语交往,艺术共同体在新的交往理性中亦随情境变化离散、聚合。据不完全统计,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正式出版发行并颇有影响的美术报刊有18种,与美术界交往密切的其他文艺报刊有47种,非官方报刊在八十年代初则已有50余种,从1977年到1986年间活跃的艺术群体有79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先锋艺术展有187次。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段时期,包括公园、广场、文化宫、艺术馆在内的展览场所多是临时的、随机的,诸多报刊杂志虽纷纷创刊、复刊,亦经历着停刊、改版,而《美术》杂志尽管历经编辑主体、资金背景、运作方式的变化,但仍是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相对稳定的公共话语载体,且因其官方文艺政策背景与同人办刊方式相结合,面向艺术家、评论家、业余爱好者、学者、普通读者的开放程度最为广泛,辩论氛围也最为浓厚,这令八十年代不同立场的话语主体皆或多或少地参与了借由《美术》杂志而形成的话语圈/话语共同体,并由其系连至其他艺术话语/社会话语场域,促成了多元艺术话语共同体的重构。

一、“私人-公共”与话语共同体生成

“公共性”(Publicity)概念在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解释如下:“公众范围内的公断,则具有公共性”,汉娜・阿伦特则强调:公共领域(public domain)是在保证人的自律性和差异性基础上进行平等对话、理往的政治空间。由阿伦特、哈贝马斯等开辟的公共性研究迄今尽管有不同历史背景及立场的延伸,但形成的共识即:公共性建立在私人理往基础之上。八十年代《美术》杂志与哈贝马斯所言欧洲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理想愿景有历史性差异,但在私人内心领域及理性话语(discourse)交谈二因素上则有共同的分析视角。

《美术》杂志创刊于1950年,1966年停刊,1976年复刊,1978年趋向公共讨论氛围。1979年前后,包括艺术青年、艺术家、学者、爱好者在内的个体通过高考、返城及其他方式进入新的话语场域,这一新型交往关系建立在思想和爱好的共识基础上,呼吁平等、自由的话语氛围。《美术》杂志在这一时期不仅作为话语主体参与艺术公共氛围的建立,同时也作为公共话语媒介促成新话语交往网络的建立。一方面,《美术》杂志与《文艺研究》、《美术研究》、《文艺报》等公共报刊媒介一起形成互文性话语对艺术家身份问题予以充分探讨,1979年3月,《文艺研究》集中重发五、六十年代文艺发言及社论,并借由政策性话语对艺术个体的合法性进行呼吁,《美术》杂志几乎在同时予以回应,连续发表文章对艺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分殊、艺术家创作时间、空间、主体和方式多样性方面进行表述。1980年至1983年间,《美术》更发表16篇长文讨论艺术家创作的“自我表现”问题,为艺术家个体的话语权和独特性释出充分的可能性;此外,有关文艺作者从集体创作中抽离出来并获得个人创作权和署名权的问题、个人创作的物质与精神回报问题、文艺/学术团体自愿组合的问题亦得到讨论,这即在公共媒体上对私人/私权的合理性进行公开讨论并达成公共意见和共识。尽管这些观点均在来稿中进行表述,但正如《美术》杂志在1981年12月刊《致读者》一文中所言“任何一个刊物都不可能不具有鲜明的倾向性”,杂志对来稿的集中选登亦是表明提倡艺术家个体性的基本立场。

公共性的实现首先基于个体和私人性的独立,同时亦要求私人理性话语交往而形成批判性争论及共识。对此,《美术》杂志在1980年3月《编后》一文中借话题评论表明了办刊态度:“报导和文章涉及到美术创作中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我们希望以此为开端,在刊物内外,逐步展开讨论和争鸣”;1981年杂志再刊发《致读者》一文:“既然是争鸣,就要允许各种不同的意见都能有公开发表的机会……目的就是为了引起讨论,通过讨论得到澄清……经过争论逐步求得一致的认识。”在以编辑部名义发表的这两篇文章中,“平等”、“公开”、“讨论”是其主要态度,并强调应区别学术批评与政治批判,建立自律性和理性的话语秩序,而这也是《美术》杂志八十年代办刊的主要基调。从1979年到1989年,由《美术》杂志推动的话题、发起的征文活动大致有25个,这些话题讨论多为书信体、商榷体、问答体及笔谈,如“正确对待人体美术问题”话题包括6篇笔谈、17封来信、1篇社论及1篇作品推介,关于油画《父亲》的讨论包括8篇商榷文章、3篇评论、1封作者来信,八十年代中后期围绕青年艺术群体的话题则包括评论、社论、艺术家自述、访谈、往来书信等大量争论、交谈。以书信体、商榷体、笔谈等为主要形式的话题讨论建立在话语发出者与回应者的交往与争论之上,此类文章多以私人交谈为基调,然而一开始即是要发表在公共媒介之上,这既使个人态度得以自主发挥,同时又富于公共话题性以推进话语认同及思考,这亦是艺术话语主体在脱离地缘、血缘等自然共同体后在新话语场域内势必要发展的新型公共交往关系。

全文阅读

区域文化在交互艺术中的视觉延伸研究

摘要:交互艺术中区域文化的视觉表达是跨学科的文化艺术研究,包容了人文、信息技术、艺术设计等元素。本文从交互艺术的概念和设计入手,讨论了区域文化在交互艺术中的应用和区域文化的视觉延伸。

关键词:区域文化;交互艺术;视觉延伸

前言

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造就了各有特色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以山川水土等资源作为调节,展现了我国丰富的地域文化内容。作为文化中坚实的一部分,区域文化广泛应用于艺术品的包装设计封。交互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态,用计算机、电子传感装置等设备承载艺术行为和思想,以互动的形式展现出交互艺术所要达到的不同效果的美甚至是对于人性的理解和思考。艺术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上层建筑,不可避免地会融入一些地方性的文化元素,这些区域文化通常能够赋予交互艺术以独特的吸引力,让数字化的交互艺术融入人情味道,让艺术作品的视觉效果富有高度区别性的地方特色且更具亲和力的艺术表现力。

一、交互艺术

(一)概念

在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正在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准确而高效的便捷服务,交互艺术是一种新兴的艺术类别,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家创作观众欣赏的么模式,交互艺术通常会让观众参与进艺术作品的创作之中,通过让观众和装置、自己互动达到艺术创作所预期的一个整体效果。交互艺术的灵感来自于行为艺术,技术支持则是现代科技――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传输设备、显示设备等等,交互艺术按照设计的思维和理念灵活选择应用装置,让交互艺术更具吸引力和现代感,同时交互艺术的互动性往往可以吸引年龄层次更广泛的人群关注到艺术的形式,进而了解交互艺术索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思想。

(二)交互艺术作品的创作理念

全文阅读

艺术在不同文化中的多层次体现

【摘 要】文化本来就无所谓绝对的单一性,唯有长满生活信息的羽翼才是拥有旺盛生命力的机体。在人类社会文化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艺术与文化结合形成进一步思考,艺术人类学着眼于艺术行为背后的文化,尊重文化的差异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互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和理解意义体系,其实质是作为交往主体的人自身的实践所致,它既包括不同个体之间的文化交往,又包括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理想交往、行政交往。

【关键词】人学;艺术人类学;文化交往

人是主宰所有事物的主体,它是一切研究的发掘机。艺术好比是一面镜子,人们往往是透过艺术看中国的本质,世界人的本质。也正是艺术与文化的融合激发了人们创新思考与研究的潜能。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是从艺术入手,通过艺术形式分析、类型分析、结构分析、工艺过程和场景描述本身,进一步说明艺术背后的文化理念,说明这些艺术形式之为什么的问题。也可能去回答艺术研究者所关心的问题,如形式、情感、激情、想象之类。

1 “主体”与文化

“人”作为主体,是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人通过言语、神话、艺术等基本功能实现人类活动的基本结构与有机整体,而音乐能从艺术层面上回答人在基本活动过程中的思维①,其主体是人,目的也是人,在本质上属于“人学”②。郭乃安先生提出音乐学要把目光投向人,因为“人是音乐的出发点和归宿”③。音乐文化正是通过“人”的选择、表达,揭示从本体形态到文化内核的特征,如桥梁般连接着音乐文化的表层与里层,以“人”为管可窥视中国传统音乐的组织方式及其所蕴含的“人”的内涵④。

人是音乐的出发点和归宿。艺术作为人们的表意系统,是揭示人类历史的一种学术或研究科学。艺术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人类学是不同时期的人类的生活习惯、风俗、文化的分析、研究。文化,作为人类所特有的现象,已成为现代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基本课题。按照唯物史观对文化的理解进行梳理与研究。例如艺术与劳动,艺术产生的前提是劳动,艺术作为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原始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劳动活动引起的主题自然文化,如躯体器官结构。

2 艺术与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艺术作为人们的表意系统,在人类社会文化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艺术与文化结合形成进一步思考,艺术人类学着眼于艺术行为背后的文化,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如果用生活的视角来解读艺术人类学就好比人穿衣服。以前人类穿衣服是为了保暖,用一件兽皮披在身上,后期慢慢发展,兽皮做出了图样和花样为了视觉的美观,这就是一种进步,是人类的发展的一种。例如艺术与劳动,艺术产生的前提是劳动,艺术作为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原始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劳动活动引起的主题自然文化,如躯体器官结构。艺术是多层次的一个载体。艺术人类学是与文化人类学很相近的学科,以文化人类学来定义艺术人类学。应该是以文化为研究对象,揭示它的科学发展规律、本质和意义。对各种艺术形式,比如音乐、美术等,用人类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艺术人类学着眼于艺术行为背后的文化,尊重文化的差异性。例如巫术,巫术在北方就叫萨满。萨满艺术我们虽称为艺术,但它并没有脱离巫术。艺术人类学在解说萨满跳神,我们称为萨满艺术,可单独在人类学中就不会称为舞蹈,它不被认为是艺术。

全文阅读

作为审美交往活动的“复调”和“对话主义”

内容提要 尽管巴赫金的思想往往被简化为“复调”、“对话”和“狂欢”,但如果要真正把握其思想的源头,还必须回到其早期的哲学美学思想之中。巴赫金正是在自己独创的建立在“我与他人”关系基础上的行为哲学,以“作者与主人公”(包括其未展开的“主人公与读者”之间的)审美活动为对象,引入马克思主义交往思想,从而形成了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倾向的审美交往理论的,而其以“作者与主人公”间的交往对话为特征的“复调”和以话语为媒介、以外位性和长远时间为特征的“对话主义”也只有在审美交往的范畴内才能获得更为准确的理解。

关键词 巴赫金 马克思主义 审美交往 复调 对话主义

[中图分类号]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1)05-0087-09

与其他许多被称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学者不同的是,围绕巴赫金及其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问题仍是困扰学界的难题,以至于成为一桩学术公案。本文拟从审美交往理论的角度,来透视巴赫金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理论关联。我们从理论自身的逻辑发展中仍可以清理出一条非常清晰的线索,以展现巴赫金以“复调”、“对话”为特征的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审美交往理论来。尽管巴赫金的思想往往被简化为“复调”、“对话”和“狂欢”,但如果要真正把握其思想的源头,还必须回到其早期的哲学美学思想之中。巴赫金正是在自己独创的行为哲学的理论基础上,以审美活动为对象,引人马克思主义交往思想,从而形成了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倾向的审美交往理论的,而“复调”和“对话”也只有在审美交往的范畴内才能获得更为准确的理解。

一、“我与他人”:作为交往行为的审美活动

首先,巴赫金的行为哲学是其审美交往理论的基础。他将“行为哲学”视为“第一哲学”。这一哲学的核心是“存在即事件”,“这个存在即事件,诚如负责行为所了解的,并不是行为创造出来的世界,而是行为在其中以负责精神理解自己、实现自身的那个世界”,它不仅仅是一个实有的世界,更是一个精神的、价值的世界,巴赫金的行为哲学即是以这一“负责任的行为世界”作为研究对象的。

要理解巴赫金的“行为哲学”,必须要理解何为“行为”。在巴赫金看来,哲学研究所思考的“存在”就其现实性而言,就是人的行为世界、事件世界,即他创立的术语“存在即事件”,而“行为”则是对事件的参与。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推论性理论思维,还是历史描述,还是审美直觉,这些行为活动的内容涵义与其历史的实际存在之间是彼此分离的,尽管行为是存在即事件的真正活生生的参与者,“但这种参与性并不反映到这一存在的内容涵义方面”,因此,内容涵义与实际存在之间的分离“便出现了彼此对立、相互绝对隔绝和不可逾越的两个世界:文化的世界和生活的世界”。巴赫金的这一思想最早发端于其短文《艺术与责任》一文中,巴赫金探讨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相互隔绝的问题,提出两者只能在个人身上获得统一,只能统一于个人的责任之中;艺术与生活既应该相互承担责任,也要相互承担过失。在《论行为哲学》中,这种将行为统一于个人的责任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展开。巴赫金将这种责任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自己的内容应负的责任,他称之为“专门的责任”;一种是对自己的存在应负的责任,他称之为“道义的责任”。专门的责任应当是统一而又唯一的道义责任的一个组成因素。只有通过这一途径,才能克服文化与生活之间互不融合、互不渗透的关系。因此,在巴赫金看来,行为的目标,即在于弥和文化与生活之间的鸿沟,克服文化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分裂。

那么,这种行为如何才能统一于个人的责任之中呢?巴赫金指出,从自我出发的生活和行为,并不意味着为自我生活,为自我实现行为,“我”在对存在即事件的参与性中居于中心地位,也不意味着就等于个人中心、自我中心。事实上,这种“我”或“个人”始终是处于与“他人”的关系之中。巴赫金将“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我眼中之我”、“我眼中之他人”和“他人眼中之我”。其一是“我眼中之我”,即我对自我的确认。巴赫金对这一关系赋予了极高的地位:“我眼中之我是行为发源的中心,是肯定和确认一切价值的能动性的发源中心,因为这是我能负责地参与唯一存在的那个唯一出发点,是作战司令部,是在存在的事件中指挥我的可能性与我的应分性的最高统帅部。只有从我所处的唯一位置出发,我才能成为能动的,也应当成为能动的。”其二是“我眼中之他人”,即我对他人的认识及与他人关系的确认,任何他人都是建立在与“我”的关系之上的,都是以“我眼中之他人”进入到我的意识之中的,因此,无论是生活世界还是文化世界,对他人的理解都首先建立在对“我”的位置及其与他人关系的确立基础之上。其三是“他人眼中之我”,即他人对我的认识及与我关系的确认。这即是强调了“我与他人”关系中,他人的能动性,即他人永远不是被动的、接受“我”的认识和确认的,而是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与“我”的认识和关系的确认之中的。而审美行为正是介于文化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一种行为活动:一方面,它创造了想象与虚构的精神世界,即文化;另一方面,它又是由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个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境遇中采取的行为方式,即生活。艺术活动中的创造与欣赏同样也是游走在对现实生活的再现与超越之间,因而成为行为哲学最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全文阅读

当前文艺理论学术意识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文艺学学科建设问题意识间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

论文摘要: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文艺学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1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么,树立问题意识、间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等学术意识,对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马克思主义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全文阅读

文艺理论建设学术意识论文

摘要: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文艺学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1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么,树立问题意识、间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等学术意识,对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文艺学学科建设问题意识间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马克思主义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全文阅读

浅论当前文艺理论建设中的学术意识

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文艺学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1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么,树立问题意识、间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等学术意识,对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马克思主义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文学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全文阅读

现代性语境中的艺术交往论

【摘要】 由于精英主义意识美学的长期宰制,在艺术交往活动中生成的审美经验,被欧陆主流学界所贬低与放逐。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在其晚年所撰写的《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一书中,基于现代性历史进程中的艺术生产、接受与交往活动的实际情形而为审美经验正名,进而在主体间性的基础上重新阐释这一概念的源流演变与功能意义。

【关键词】 主体间性;审美解释;艺术经验

[中图分类号]J0-02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有鉴于审美经验长期以来为欧陆学界所“污名化”,接受美学双子星座之一的姚斯,在其学术转型之作《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一书中,细致描述这一概念所蕴含的主体间性。这一努力旨在藉由对艺术经验基本特征与历史演变的回溯探勘,敞亮现代性语境中艺术文本与观/读者的接受活动,进而揭橥艺术经验对社会现实的形塑作用。质而言之,在接受美学家看来,作为承续往昔、完善当下、通向未来重要力量的艺术经验,不应踯躅于观/读者的审美接受经验,还应该涵纳艺术生产者所积淀负荷的创造经验。正是在主体间性审美互动的交往地平线上,姚斯以现代性为参照框架,将审美经验重新语境化,结合其在特定时空中的衍化变迁,系统考查审美愉快(审美经验的内核)的三个基本范畴,即体现艺术生产方面的“诗意性创造”(poiesis),作为接受维度的“感受”(aisthesis),以及表征交流功能的“净化”(catharsis)。

一、艺术经验的生产方面

纵观姚斯关于“诗意性创造”的回瞻论述,其实也包括其他两个范畴的历史考察,始终隐含着一以贯之的隐蔽视角,即审美现代性的思想烛照。具体来讲,在针对西方艺术思想史的细致梳理中,从作为西方精神原乡的古希腊直到中世纪的前现代社会,艺术创造都首要指称人类的生产性制造活动,以及藉此所相生之身心一体、主客同一的审美,因而富有诗性光辉的理想含义。事易时往,斗转星移。时至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社会,其美学涵义也追随时代精神的历史脉动而为之一变,缘此艺术创造在此时此地,则主要被阐释为意识主体的对象化活动,其在艺术领域特指艺术家生成作品的审美实践。至于在18世纪的近代西方社会,其不仅意指完善再现的真理模仿,也用于表示创造“美的外观”的艺术创造力。而在青年马克思所处的19世纪欧洲,诗意性的审美创造更是跃出自律论的审美畛域,成为扬弃异化现实、通向终极解放和全面发展的主要进路。那么进入现代性繁盛阶段的20世纪,与时俱化的艺术创造,又具有怎样的深刻意涵?一句话,诗意性的创造活动,已然由少数天赋异秉的艺术家延伸到大量匿名的观/读者,即“阅听人”在主体间性审美交往活动中的诗意创造力,必须成为审美经验的重要内容。有道是回眸史实乃是理解当下的必由之路,显然这种迥异古典时期甚或有别于近代时期的审美现代性意义,便是以历史感见长且特别关注观/读者主体性的姚斯,其所要论述的重中之重。

姚斯以犀利如锋的语言说道,随着艺术先锋派的横空出世,艺术创作的意义指向发生划时代的历史转折。诚如法国象征主义诗人保尔·瓦莱里(Paul Valery)在《列奥纳多和哲学家》(Léonard et les philosophes,1929),这篇建基在主体间往观上关于构成的创作理论所示,求新谋变的现代艺术,一旦超越古典美学的伦理准则与形式规训,就能够另辟一番全新的美学天地。在其看来,成为日薄西山、生气全无的优美传统,业已被新颖激烈、奇异独特的“震颤价值”所置换取代。不断触碰观/读者的接受底线与挑战接受难度的现代艺术,其念兹在兹的美学旨趣,就在于让“阅听者”远离心斋坐忘、静观沉思的孤立状态,以及附着在此的主体性意识美学。缘此,原始生命力之不可遏止的非理性抑或超理性的审美冲动,成功加冕为现代性思想的新近王者,而由“完美”这一传统愿望所驱动而出的艺术生产品则日益罕见。质而言之,标新立异、离经叛道的现代艺术,摒弃审美对象的完美形式以及永恒之美的形而上学,抛弃“理念先验存在”以及艺术家模仿实存的独断真理,同时也放弃观察者不介入创作状态以及静思默想、凝神观照的陈旧诗学,从而在审美现代性的废墟瓦砾中另辟空间。换而言之,令人眼花缭乱并且挑战接受惯习的现代艺术,使得审美本质虚化而捉摸不定,必须在新的语境中重新定义,从而挣脱客体性美学之“美是永恒实体”的陈腐观念。更为重要的是,其大声质疑审美过程中“意义先于形式”的美学律令,最终告别认知真理的理论模型,从美学家们的知性认知获得自由解放。正是在此意义上,姚斯认为大眼通脱的瓦莱里于此丰富补充美国文坛怪才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在《创作哲学》(The Philosophy of Composition,1846)中的天才洞见,“对一个哲学家来说,他很难理解艺术家几乎可以不分形式和内容便从形式转向内容,又从内容转向形式;在他把意义赋予形式以前,形式可能已经在他心中呈现;或者,对他来说关于形式的想法毋宁是要求给予形式的想法。”[1]124由是观之,具有召唤结构的现代艺术,使得当下观赏者再也不可能如从前那样,悠哉悠哉、轻松闲适的作壁上观,而是要充分调动主体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审美对象的构成填空,缘此现代艺术的创作活动,同时意味着艺术作品的观赏者已然成为共同创造者的美学事实。

全文阅读

技术理性下社交网络对艺术专业学生的影响

摘 要:在今天的社交网络时代,人们往往仍然强调技术的重要性而不是人的重要性,必须看到社交网络在给当代人的交往方式带来深刻变化的同时,也在不断侵蚀着使用者的心智与情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问题。当代艺术专业青年大学生对社交网络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热衷于通过社交网络交流,但也要看到社交网络给艺术专业大学生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艺术院校的教育者应该加强教育,采取措施如下:及时了解社交网络舆论动态;加强对社交网络舆论的引导;积极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认知能力和对网络信息的辨别选择能力;大学生应培养主体自觉意识,强化交往理性。

关键词:技术理性;社交网络;艺术专业大学生;影响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4-0055-02

技术理性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受到了众多人的推崇和赞同,一度达到至高的地位,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渐渐疏远了其与人文的关系。对此,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曾指出科学危机在于技术理性“抽象掉了作为过着人的生活的人的主体,抽象掉了一切精神的东西,一切在人的实践中的物所负有的文化特征。”[1]可见,在技术理性发展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是注意到科学技术发展给社会和人类生活带来的正面效应,忽略技术理性的张扬所带来的负面问题,使得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走向异化。在今天的社交网络时代,人们往往仍然强调技术的重要性而不是人的重要性,必须看到社交网络在给当代人的交往方式带来深刻变化的同时,也在不断侵蚀着使用者的心智与情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问题。

一、社交网络对艺术专业大学生思想行为的调查结果分析

社交网络作为一种虚拟交往模式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认同,社交网站主要访问对象为16至35周岁的人群,其中大学生群体占85%以上,社交网站与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作为艺术专业青年大学生对时尚和新生事物更有着天然的敏感性,这一群体对蓬勃发展的社交网络同样是没有免疫力的。

为了较好地说明问题,课题组特意在某艺术院校进行了具体调查的工作。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达96%。在受访者中,约40%的被访者是男生,60%的被访者是女生。受访者中约25%是大一学生,30%是大二学生,35%是大三学生,10%是大四学生。本次调查问卷设计“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基本情况”“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人际交往情况”“社交网络给大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四个方面共计30道相关题目。

人人网是大学生访问的主要社交网站。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高达90%的学生表示自己经常访问人人网,有40%的大学生表示经常访问的是QQ空间,有20%的大学生还访问其他社交网站,如开心网、豆瓣网等。受周围同学或朋友的影响是大学生注册社交网站的主要原因。

全文阅读

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当代文论话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当代中国文艺理论观念、范式及话语形态的多元拓展与对话,越来越聚焦在当代大众文化艺术形态与既定的文化艺术形态的相互关系上,从而引发了关于当代文学的生存境况与发展前景问题的不同认识和论争。我以为,这是一个涉及社会、文化转型的文学(文论)话题,但要对之作出符合人类文化变迁与文艺发展规律的阐释,就须联系全球化的语境,立足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文艺实践,从学理层面对文艺蜕变与当代文化的内在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

当今中国,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现代化的深入发展,现代都市拔地而起,城乡联系密切,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广泛的变化。从衣食住行、消费观念到思维方式,从家庭生活到职业领域,从个性发展到完善人生,从现实世俗到理想乐园等一切方面的价值,都在经历着急剧的变化。变化意味着旧有的平衡与稳定被打破,新生的在冲突与变异中孕育。与此相关联的文化艺术观念,也陷入了新与旧的撞击和激荡之中,由此导致传统文艺结构的裂变和新的文化艺术格局的逐步形成。

一方面,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网络媒介)为手段,按照商品市场规律运作的大众文化的崛起,为现代都市人拓展了新的文化空间。普通市民,尤其是现代的“上班族”和青少年,把地摊的畅销书、流行音乐、娱乐影视、时尚报刊杂志、广告、电脑游戏和网络艺术视为自身参与当代文化转型,并从中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艺术形态。因为都市人在商品经济大海中奋力搏击,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劳累奔波,大众文化快餐恰好满足他们休闲娱乐的需求,适应人际关系变化的新特点,符合他们追求刺激、新奇与多样化的情感方式。总之,大众文化所诱发、催化的日常消费性的艺术审美,与普通百姓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彼此契合,以致经典文学和高雅艺术遭到冷落,甚至随着人们消费享乐的不断膨胀,审美体验的钝化,而造成对崇高美的艺术境界的淡漠或拒斥;同时,还容易在感求的满足中,或在媒体所制造的虚拟世界中,认同大众文化所包含的一些低俗、消极的观念,疏离了个人的价值层面与体现当代社会文化前进方向的基本价值观念的关系。

另一方面,都市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又是变动不居,复杂多元的。一些人或因厌倦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紧张,以及快餐文化、流行艺术对生命价值提升的阻隔,形成了一种向往宁静致远的心理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与升华;或随着他们在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交往中不断增强感受、体验生活与艺术的能力,而超越日常消费性的审美,转而从文学经典和艺术杰作中提高自身的欣赏层次。他们或者重返经典文本的阅读,从唐诗宋词、古典小说名著到中外现当代的名家佳作,感受优秀文学作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体悟中外现当代文学创新的独特审美意蕴和魅力,提升自己的艺术审美境界;或者关注新时期的力作,特别钟情于饱含大众情感、且寄托人生理想的那些作品,从中品味到文学作品不仅能够调适身心、陶冶性情,而且有补于世道人心,由此感佩这些作家坚执于文艺的精神品位的文化人格,深信严肃文学、高雅艺术将不断地融入大众日常艺术审美活动,拓展其生存、发展空间,从而鼓舞了作家、艺术家。诚如一位作家所说:“文学这个金字塔是有层次的。金字塔的下面部分是读者最多的,而顶尖部分则是读者最少的。所谓纯文学;就是这个金字塔的顶尖部分”;“即精神层次较高、内涵深邃,一般大众难以马上进入其境界的作品。”因此,“纯文学虽然短期内不能赢得巨大数量的读者,但细水长流,其吸引潜在的读者的能量是非常大的。”[1]当前一些人把文学经典引入家庭和社区的图书室,把普及高雅艺术当作城乡公共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或许预示着当代文化与文学艺术在互动中的发展趋势。

由此可见,当代大众文化艺术的崛起,正是社会文化转型期的重要特征之一。它表征文学、艺术不仅是社会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的重要形式,而且日益广泛地渗透到物质生产与物质交往之中,作用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与审美活动。所以,大众文化及日常消费性艺术审美崛起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对文艺娱乐功能的凸显和强化,而是在现代工业文化和后现代信息文化的影响下,以新兴科技与传媒为中介手段,冲击建立于新现代文化基础上的、以文字符号和其它“语言”符号为媒介的文学艺术的既有形态和规范,形成一种适应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价值趋向的新型文化艺术形态。在它生成的过程中,虽然承续着中外通俗文化艺术的传统,吸纳了民间文化和市民文艺的精神资源,但实际上它同文艺既有形态的关系,不全然是以往那种雅、俗之间的关系,而是当代多元文化艺术建构中,两种既有联系又有极大差异的文艺形态的互相关系。

那么,又该如何认识当代社会、文化的转型,正在改变文学、艺术的生存境况与存在方式呢?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