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育人论文

教师育人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校教师成人教育论文

一、成人教育教师的专业性

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进入大学来获取知识。成人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段时期内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目前成人教育的生源人数略有下降,但在未来还将发挥作用。就北京市而言,每年的成人教育生源稳定在九万多,如何为这些学生开展符合其要求的学习,成为每一所开办成人教育的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成人教育学生来源于中等职业学校,而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很多是没有考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相关调研表明,中专学生个体素质一般,文化基础较差,人文知识较缺乏,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入、不扎实,专业知识基本掌握,操作技能较熟练。他们只知道应该这样做,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只知道干活,不注意思考,也不会思考。这些学生通过成人高考进入大学学习后,成人教育教师对其原有知识水平应有一定的认可。造成这样的情况并非学生单方面的原因,其中也有社会、学校对中专教育办学方向的问题。成人教育的教师是办好成人教育的重要环节。成人教育教师绝大多数来自高校,他们承担着各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如研究生、本专科生、成人教育学生,还有部分网络教育学生。这就对教师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即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内容的教育。

在高校,要单独建立一支成人教育教师队伍是很困难的。第一,由于高校教师编制有限,除了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教师还要承担各层次教学任务。第二,由于对成人教育的偏见,教师将研究生和本专科生课程列为重点,成人教育课程则最后才考虑。即便是作为教学任务或单付酬金,教师仍不情愿。第三,由于成人教育课程多在休息日,要占用教师的业余时间,这使得教师在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双重压力下,不愿再承担成人教育教学。没有专职的教师队伍,使得成人教育的教学面临困难。成人教育的教师可以不专职,但应当“专业”。成人教育是各类教育中比较难的部分,对于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成人教育学生不同于本专科生,成人教育教师要针对其特点,因材施教,而不能照搬照抄其他教育形式的内容或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全日制学生的素质基本在一个小范围内浮动,相关教学宜采用引导和启发式的方式,对拓展性思维要求较高。而成人教育学生,其素质千差万别,不同地域、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在一起学习,使得单一、教条的灌输式教育很难起到作用。教师授课难度较大。为说明成人教育学生的需求,这里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此门课程为基础课、必修课,是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的课程。A班教师采取多媒体教学法,使用PPT和口述对学生进行教学;B班教师采取板书方式,一步步推导演算过程。期末考试的结果是,A班学生有近一半不及格,B班学生90%都及格。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内容,仅仅是教法的不同就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原因在于,成人教育学生的基础较差,对于初等数学尚且一知半解,学习高等数学难上加难。A班采用的教学法,学生反映跟不上、听不懂,越跟不上,后面就越听不懂,整体效果不好。B班采用板书法,符合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在推导过程中,学生逐步理解内容,从而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在成人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作用非常关键。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成人教育教师并不是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了。认识成人教育的独特性,真正掌握成人教育的规律,十分必要。

二、成人教育教师的道德性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人教育处于“补学历”时期。很多在“”时期没有机会上大学的,通过成人教育的形式提高了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此阶段学生整体年龄偏大,学习目的较为单纯,学习态度比较端正。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成人教育的生源绝大多数来自中等职业学校,应届生年龄在十八岁上下,往届学生二十岁出头,年轻化趋势明显。这部分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既接触到社会生活,又带有学生的质朴。成人教育教师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成人教育教师要有很好的道德修养。一方面,成人教育教师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助于自身的成长;另一方面,对成人教育学生可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成人教育学生均为在职学习,他们将社会上的风气带入校园。特别是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成人教育学生的维权意识要远高于全日制学生。由于成人学生大多采取业余或者夜大形式上课,其各类组织关系并不转入高校,因此,除了来校上课,基本不参与学校的任何活动。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处于游离状态,使得管理十分困难。

成人教育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广泛、最密集的人,其整体修养对班级整体风尚的影响至关重要。由于个人性格和个性的形成远早于认知的形成,因此,在基础教育即学龄前教育及义务教育阶段应加强德育教育工作,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随着个人年岁的不断增大,即便遇到复杂的社会环境或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挫折问题,都能够有一个比较准确的、符合社会主流意识的道德意识形态。成人教育学生所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相对要多一些,社会环境对其影响较大。在尚未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时候,他们就得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冲击,有好的,也有不好。例如,有的学生纯粹为了拿学历而学习,而掌握多少知识、掌握得是否扎实并不重要。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既有内容的问题,也有方法的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社会的浮躁,功利性目的太浓。社会压力使得成人教育学生就业和学习之间本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今却变成了互相制约。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各类关系间的矛盾。而教师只有本身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才能通过感化使学生主动掌握方法论的内容。教师道德修养之影响所及的范围是巨大的。很多学生认为,对其影响最大的教师都是在人格魅力上有独到之处的教师。当教师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到达一定的瓶颈,需要寻找下一个学术增长点时,其道德修养的高低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启发教师逐渐从琐碎的事物中跳出来,开始从哲学的视角审视人生。如此升华,使教师的所见所知大有不同,不但带动工作的进步,也使学生从中受益。

三、成人教育教师的先进性

教师本身知识的积累无疑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一积累不能脱离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来自工作一线,他们对知识的要求与全日制学生有很大不同。全日制学生没有工作经验,教师需要在夯实理论基础上,引入实践,使他们学以致用。当然,更多的经验和方法需要学生大学毕业后在实践中积累。而来自工作一线的成人教育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经验和处世方法,因此,他们希望能将学到的内容很快地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从而产生价值。尽管社会对成人教育评价不高,却无法否认成人教育是将知识转换为价值的最快途径。成人教育教师应该注意所教授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但这一点实际上做得并不好。这一结合不但需要成人教育教师下大功夫,花大力气,而且其中也有很多问题。第一,教师会考虑这样一件事是否值得做。教师面临教学、科研的双重压力,一篇SCI论文远可能比一学期讲几十课时效用更大。因为在职称评审时,授课学时的量不是一个硬性标准。因此,给予足够的激励政策会有助于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成人教育教师要想做到授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身必须对实践有深刻的认识,具备一定的经验。但目前,高校教师脱离实践环境,渐渐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一方面,学校要创造机会,使教师能够到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另一方面,教师要自觉地开展实践活动。二者缺一不可。

全文阅读

教师教育培育师资人才论文

论文摘要:教师教育是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基地。就综合性大学而言,出现了教师教育观念逐渐淡化、现状与未来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教育类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我们应从加强教师教育研究和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教育实习、改善育人环境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强教师教育。

论文关键词;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培养模式

教师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中等教育师资人才的主要基地。12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高科技、信息化时代,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前途与命运,作为教育事业基础部分的基础教育与中等专业教育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等必然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这对我国传统的师范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过程中仍面临不少问题,笔者结合湖南科技大学的实际情况,就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作进一步分析。

一、我校教师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观念逐渐淡化。湖南科技大学是由湘潭师范学院和湘潭工学院两所本科院校合并而成,有几十年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历史,它凝集子几代人在教师教育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在社会上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两校合并后虽然保留了原有的师范专业,但学校基于提升学科水平、提高师范毕业生考研和到非教育领域就业的竞争能力等方面的考虑,将工作的重心转向了追求专业的学术性和综合性,教学内容向综合性大学靠拢,直接导致了师范专业的教师教育特色的削弱。比如我校从2(0刃年到205年,师范类的招生人数依次是1841、1955、1553、1772、1589、1492,在校师范类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

(二)教师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我校目前尚缺乏教师教育的整体观念,对教师行业的师资培养缺乏整体性的制度安排,师资培养并没有把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师资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从而导致教师培养和培训一体化程度不高,与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衔接不够。高等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缺乏衔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辐射与职业教育师资的养成缺乏衔接,教师的双专业特征没有能够体现,不利于教师资源的整合。

(三)教育类课程设置不合理。在传统的“学科本位”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因此,学生的本体性知识掌握良好,而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太小,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较差。近些年来,实习单位和社会用人单位对我校师范生的普遍评价是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我们的学生不是自己“不会”,而是老师不知道怎么教学生“会”。目前,在我校的师范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教育类的课程一般是“老三门”,即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论,再加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测量与评价。以我校2(0)4级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类课程为例,教育心理学犯学时(2学分)、现代教育学犯学时(2学分)、现代教育技术犯学时(2学分)、教育测量与评价犯学时(2学分)、语文教学论70学时(4学分)。教育类课程总学时为18时(共12学分),仅占总学时数的8.2%。而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类课程普遍在20一30%之间。如美国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为73%(教育实习占21%),法国占巧%,德国占03%,新加坡占60%。

(四)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教育实习时间短,模式单一,成为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校师范生基本上采用四年级利用6周的时间集中到中小学进行实习的模式。在此期间,实习生除了进行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外,还要进行课外活动指导、教学实验、社会实践、教育教学调研等。由于实习时间短,上述许多内容只是走过场,很多实习生刚刚进人角色,实习就已结束,加之实习期间经常受到就业和考研的干扰,使得教育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另外,目前的实习只是一次性的,不重视“模拟实习”和“见习”的作用,实习生缺乏对中小学的感性认识,更不了解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规律。这样的实习,难以使师范生迅速积累个人实践知识,形成教育教学能力。

全文阅读

体育教师人际关系论文

1结果与分析

1.1中学体育教师人际关系总体状况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体育教师人际关系的状况,首先对其总体状况进行了分析。从IRIDQ测量问卷上的得分情况可知:中学体育教师人际关系的平均分为12.36,其中无困扰组(IRIDQ得分为0~5.36)的教师13人(占11.6%),普通组(IRIDQ得分为9~13.12)的教师71人(占63.4%),严重困扰者组(IRIDQ得分为15~28)为28人(占25%)。说明中学体育教师人际关系总体状况一般,被调查的教师中有1/4的教师目前存在严重的困扰。

1.2中学体育教师人际关系年龄特征为了探讨中学体育教师人际关系的年龄特征,根据研究需要,将调查对象分为三个年龄段,22~30岁为Ⅰ组,31~40岁为Ⅱ组,40岁以上的为Ⅲ组。结果显示:中学体育教师人际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且Ⅰ组年龄段的人际关系较Ⅱ组、Ⅲ组年龄段的人际关系更和谐一些。同时从表2可以看出:Ⅰ组分别和Ⅱ组、Ⅲ组存在显著性差异,Ⅱ组和Ⅲ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1.3中学体育教师人际关系性别特征为了解中学体育教师的人际关系在性别上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T检验对不同性别之间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从表3可见:中学体育教师人际关系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测量数据显示,男性教师的人际关系略好于女性教师。总体来说,男性和女性在性格上存在很大差异,男性比女性具有攻击性,他们的冒险精神比女性强,在面对危险时更容易迎头而上。还有在兴趣和职业偏好上的男女也存在性差异,男女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女性好像文静很多,男性比较急躁。男性在冒险活动、运动中比女性应该更感兴趣。而女性在家庭活动和办公室工作比较喜欢。因此,尽管讨论的同是体育教师这一群体,上述提到的性别上的差异,同样存在于体育教师这一群体中,但是正是由于这一些差异,导致了他们在生活工作中相处的群体也不同,男体育教师更多在是在运动中交流感情,促进关系,且生活圈相对于女性更广一些;而女性体育教师更多的则是在聊天、逛街、聚餐中增进感情,维系关系。因此,体育教师的人际关系在性格上不存在差异,且男性优于女性也是符合常理的。

1.4中学体育教师人际关系职称特征为了解中学体育教师的人际关系在职称上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T检验对不同职称之间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从表4可见:不同职称的中学体育教师的人际关系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t=-1.986,P<0.05),且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人际关系大大优于中级职称的教师。高级职称的评定相对中级职称的评定条件苛刻,但凡能满足高级职称评定资格的教师其教龄相对较长,思想行为成熟稳重,业务上相对成熟,学术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在本专业中也是骨干教师,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学校肯定,同行认可,学生尊重。在人际交往中,能够更好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积极主动的与人交往,自我认可度也较高;而中级教师在生活中、工作中较高级职称教师存在更大的压力,由于相对比较年轻,个人问题、家庭问题、育儿问题、职称晋升等问题都成了中级教师需求思考的问题,而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无形中让中级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积极维系同事、朋友之间的感情,合适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高级职称的教师人际关系大大优于中级职称的教师,且二者在人际关系这个项目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1.5中学体育教师人际关系职务特征为了了解职务这一个维度对于中学体育教师人际关系的影响,根据研究需要,将教师分为普通教师和担任了某职务教师(下文及下表将其简称为“领导”)进行比较,从而来分析中学体育教师人际关系的职务特征。从表5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普通教师对于人际关系的测量结果要优于担任领导的教师,且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t=-2.382,P<0.05)。得出这一结果,可能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通过对心理学专家的访谈得知,社会上所认为的人际关系的好坏与自己对于自我认识人际关系的好坏是存在很大差异的,这样一说,就不难理解,中学体育教师中担任领导的这一群体,对于自身人际关系的评价并不高,这可能与其工作中的压力,以及由于工作而引起的家庭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引起的,说明其周围真正可以让他们放松身心,不带面具交流的朋友不多,从这个层面上来分析的话,其人际关系较之普通教师更差些,也是合理的。而普通教师较之领导层,没有那么多压力困扰自己,自然在人际关系的自我认可度上要更高一些。

2结论

1.中学体育教师的人际关系总体情况一般,被调查的教师中有1/4的教师目前存在严重的困扰。2.中学体育教师人际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且22~30岁组年龄段的人际关系更和谐一些,且与其他两个年龄段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3.中学体育教师人际关系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男性教师的人际关系略好于女性教师。4.不同职称的中学体育教师的人际关系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且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人际关系优于中级职称的教师。5.普通教师对于人际关系的测量结果要优于担任领导的教师,且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全文阅读

培养高校教师人才的美术教育论文

1 关于培养目标和就业面向的调整

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对于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掌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美术绘画技能技法,能在中小学从事美术教学,组织课外活动和竞赛工作的中小学美术教师。虽然各院校在对培养目标的具体表述上略有差别,但基本内容大体一致。本专业的就业面向是:中小学、企事业、群众团体的美术教师或管理工作。从对培养目标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其实是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对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的简化版本,没有能够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目前,我国开办美术教育专业的高校很多,有专门的美术学院和艺术学院,有部属师范大学、有省属师范大学和师范学院,还有高等职业院校(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等)。这么多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其办学层次、专业侧重、办学能力都不尽相同,各学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几乎相同肯定是不合适的,不同类型学校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应该根据自身特点而有所差别才对。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如果不根据自身实际确定有差异的人才培养方向,盲目地向本科层次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靠拢,是不切合实际的,更是没有出路的。伴随着中等师范教育的取消,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的教育师资培养任务也主要由高等职业教育来承担,并培养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学前和初等教育的师资。从近几年麦可思研究院编制的就业蓝皮书中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高等学校的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被看好,在就业前景最不被看好的红牌专业中列第9位。在报告中也同时指出,高职高专专业中的学前教育类和中小学教育类专业就业满意度较高,就业后行业转换率较低,就业前景被普遍看好。我们认为,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应紧紧把握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方向,把培养目标的定位调整为培养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美术教师以及社会美术活动人才。

2 关于人才质量观念的更新

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要走有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就需要更新质量观念,根据培养目标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来树立恰当的人才质量观。高等教育在21世纪初经历了大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更多的是体现在数量和规模上,并没有从更深的层次上改变教育的体制和模式。高等职业教育虽然越来越多地被熟知和接受,但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还属于边缘的范畴,学生选择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更多的是一种无奈而不是情愿。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是真正喜欢美术和有从事美术教育这一职业,更多的原因是文化课程成绩低而不得已选择了美术专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职高专的艺术类专业(美术教育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等)成为一些低分考生的“收容站”。我们的高等教育多年来一直是实施立足于学科本位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生怕学不足;近年来普通高等教育教育本位、素质本位的口号也越来越响亮,生怕学不宽;这都直接影响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质量观念。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人才应具有高度职业适应性,这就需要在职业技能的培养上下足功夫,高等职业教育更要考虑的应该是学不学的专的问题。文化课成绩偏低、美术技能基础弱,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普遍状况。这种情况造成在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下组织教学难度大,教学质量难保障。我们也看到,文化课程偏低的学生普遍的表现出对技术技能类项目的一种爱好,对技术操作性较强的实践课程的热情超过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换个说法:这些学生“爱玩”。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体特征,依据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对美术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从实际出发,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

3 关于课程设置的改革

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是针对社会对某种职业岗位的需要来设置的,其课程体系也必须根据特定某一类社会职业岗位对知识与技能的整体要求而设计。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也应根据社会对学前教育及初等教育的美术教师这一职业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来确定课程体系,而不是简单的模仿普通高等学校的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主要有:美术基础理论、基础素描、色彩写生、色彩构成、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小学美术教材教法、中小学美术教学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社会调查、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针政策,掌握美术绘画的技能技艺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技术能力。”这与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对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去甚远,仍在强调美术专业技能(尤其是绘画技能)的训练,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脱节,造成专业能力与培养目标脱节、与社会需求脱节。学前教育阶段的保教工作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坚决纠正和防止‘小学化’,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初等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凸显视觉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活动是倾向于精神愉悦性和情感体验性的人文实践行为,这就要求我们高等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要把握这一特点,具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体系。要进一步强化“大美术”的观念,紧扣《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拓展教学内容,将绘画、雕塑、手工、设计等有机融合,合理加大美术实践类课程和教育技能课程的比重;对同类学科和相邻学科进行适度整合,改变学生单一的知识结构,扩展学生的新视野,使培养的人才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在美术学科方向上有所专长和课程开发的能力,能从事多门课程的教学。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学前教育以及初等教育教学实践的衔接。以培养胜任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为宗旨,以专业与职业的无缝对接为导向,通过不断革新教育观念,持续优化课程结构,真正实现专业与职业的结合,使高等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实现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夏其磊 单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全文阅读

高师院校人文教育专业论文

一、长春师范大学人文教育专业的现状

长春师范大学作为在全国率先设立人文教育专业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之一,2000年经吉林省教育厅批准,开始设置文科复合实验班,在国内率先进行人文教育本科师资的培养;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人文教育本科专业,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2008年,被国家教育部评定为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被批准为“吉林省重点建设专业”。到2013年,人文教育专业已经发展成为长春师范大学较为成熟的专业,并且在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教材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学科专业建设长春师范大学人文教育专业自设立以来,曾先后归属教务处、教育科学学院等部门管理。2008年划归历史文化学院以来,紧紧依托历史文化学院特有的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优势,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历史教育是人文教育专业主要的专业方向之一,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的基础学科之一,历史学科建设是长春师范大学的优势和特色。近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历史学科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一院、二基地、三中心、四研究所”的系统性研究机构。其中“一院”指历史文化学院,“二基地”指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研究基地,“三中心”分别指中国东北边疆历史研究资料信息中心、东北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与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四研究所”为东北亚研究所、萨满文化研究所、满族文化研究所与国外文献译介所。2011年,历史学与其他三个学科一起,成功申报为长春师范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东北民族与边疆研究成为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历史学科的强势发展为人文教育专业提供了强大的学科支撑和专业后盾。长春师范大学人文教育专业于2008年被国家教育部评定为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被批准为“吉林省重点建设专业”。

(二)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既是检验人才培养规格、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又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按照2012年9月教育部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的要求,长春师范大学最新修订的2013年人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一中心、两段式、三方向、四平台”的课程体系。“一中心”是指课程体系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两段式”是指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的基础教育阶段和两年的专业方向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过程;“三方向”是指人文教育专业的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与哲学三个专业培养方向;“四平台”是指四级教学平台,即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平台、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平台、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平台与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平台。课程建设是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前提。多年来,长春师范大学人文教育专业一直坚持把课程建设作为提高专业办学水平的基础工程来抓,至今已完成三批五门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其中包括两门省级精品课程———世界通史和中国古代史,三门省级优秀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历史。

(三)师资队伍建设与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专业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发展的关键。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们成立了以学校主管教学副院长为组长的特色专业指导委员会,调整、充实、完善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建设了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精品教学研究团队。在长春师范大学人文教育专业25人的教学团队中,35岁以下的有5人,35-45岁的有6人,46-55岁的有14人;具有讲师职称的有5人,副教授13人,教授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有1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有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0人,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的有2人。2008年12月,人文教育专业教学团队获得“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荣誉称号。教材建设也是加强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到目前为止,我们共编写了《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专业教材2部,规划中的特色专业教材1部。(四)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质量人文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师范性和创新性的特点。长春师范大学人文教育专业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目标确定为: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专业理论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现代教师教育技能,扎实的文史哲等人文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能在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从事人文学科综合课程教学及相关分科课程教学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为达到以上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以下具体培养要求:1.热爱教育事业,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师职业道德;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具有扎实的教师基本技能,具备人文学科的教学能力和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2.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的能力。3.具有扎实的文学、史学、哲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宽厚的人文科学知识,并了解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4.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历史与动态,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5.具备英语的听说读写基本能力,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6.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长春师范大学人文教育专业一方面立足于师范教育,强化对学生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一方面强调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在狠抓智育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做好德育工作,帮助学生在政治上要求进步。据用人单位反馈,我校人文教育专业毕业生理论视野开阔、专业基础知识深厚,具有较浓厚的人文综合素质、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场适应能力,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能力强,与人协作能力强,教师基本技能过硬。

二、高师院校人文教育专业发展的方向

人文教育专业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高等教育专业改革综合化的成果,属于新兴专业。我们认为,无论未来学科专业如何变化调整,人文教育一定会是人文教育专业的神圣使命,也会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坚定方向。人文教育专业在实现人文教育理想的过程中,或许会以人文学科教育为桥梁,承担起沟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历史使命。人文教育专业的产生源自教育界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和对人文教育的倡导。实现涵养人文精神的人文教育理想,是高师院校人文教育专业承载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只是,目前学术界普遍存在的各门学科和各类专业各自为政的现象,也是近代学术分科以来学界不争的事实。学术在近代分科以前是一个整体,被冠以“哲学”称谓。近代以来,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资料积累得越来越厚重,人们不得不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于是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近代学科专业纷纷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各自形成明确的研究领域与学科范围,哲学也由研究具体知识转向研究“人类认识的前提”,在此背景下,近代教育应运而生。由此可以看出,近代学科分工产生了近代教育,近代教育的产生和形成又反过来强化了各学科之间的专业分工,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教育局面:学科壁垒森严,学术界限分明。然而,随着人类研究领域的拓展和研究深度的跃进,人们愈来愈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单靠某一领域的知识无法解决,时代的发展呼唤交叉学科与综合学科的出现。与此同时,人们发现,现代学科的精细分工导致“专业人才”的人格缺失。于是对通识教育、人文精神的呼唤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成为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主流,至今方兴未艾。人文教育专业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产物和高等文科教育综合化的结果,义无反顾地扛起了教育改革的大旗。

人文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无论是在西方的古希腊和古罗马,还是在东方的古代中国,最初的教育都是注重受教育者人格完整的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到了近代,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在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化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与此相适应,学术分科的背景导致教育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和专业化,受教育者成了教育产业生产线上的特殊商品,而人本身的需求成为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勿庸置疑,近代教育为工业化社会培养了大量合格的专业人才,但也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和人自身的危机。在此背景下,引发了教育界关于通识教育与专识教育孰重孰轻的广泛争论。近代著名教育思想家潘光旦认为,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应以“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从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角度而言,应以“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因此,高等教育应在培养通专兼顾人才的基础上,以培养通才为重点。“窃以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中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因为“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也赞同“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观点,要求“学生对自然、社会与人文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综合的知识”。潘光旦和梅贻琦所说的通识教育其实就是人文教育,它指的是一种超越功利性和实用性的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而非教育产品,它注重受教育者内心的真实需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和谐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和对人类文化的高度关切,其实质是涵养受教育者的人文精神,这是教育的最初目标也是其终极理想,因此毫无疑问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人文学科教育是人文教育专业走向人文教育的必经之路,人文精神的涵养和人文教育理想的实现只有经由人文教育学科设置的途径才能完成。因此,肩负基础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双重使命的人文教育专业注定要经历不平凡的改革路程。

全文阅读

临床研究生导师人文教育论文

1医学人文素养的内涵

1.1人文素养

“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人文素养是相对于科学素养而言,它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①人文知识、方法层面,即对各种人文科学所创造的精神价值的认知与运用水平;②人文精神层面,对常见文化现象所蕴含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特征的把持程度,如气质、人格等。

1.2医学人文素养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Luria指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是科学与人文的有机体,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医学人文素养,是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内在品质和人文情怀的综合表现,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生命的尊重、对患者尊严的维护以及对患者生存价值的关怀;它是医务人员非技术因素如仁爱之心、社会道德、责任情感等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长期修炼和内化的结果,均关联着患者的健康与安危。医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人类服务,若忽视人的社会性质,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就会出现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理念,医学的使命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

1.3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辩证关系

医学包括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互为条件、互为基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如同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共同演绎着医学事业的发展与医学人才的进步。任何割裂二者的行为,或只重视其一,不重视其二,顾此失彼,均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不论是医学教育、医学人才培养,还是医疗实践、医患关系处理,都要遵循这规律。

1.4临床研究生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全文阅读

育人工作论文:教师育人工作的几点建议

本文作者:杨萍、王海峰 单位:扬州职业大学

部分专业教师深知教书育人同样重要,可是客观上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一来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教学无方无术,德育渗透能力缺乏,育人工作不是在教学中自然渗透,显得十分生硬,结果虽然尽力边教书边育人,可是课堂上学生却睡倒一大片。二来专业教师周课时一般都达到12节课以上,备课压力很大,业余时间有点时间还要搞科研和教改,课堂育人工作挖掘的深度不够。三来许多高校都建在离市区较远的大学城,教师为避免一周跑多次的情况,纷纷采取“少去几次,一次多‘塞’几节课”的措施,许多老师在学校就是在课堂,而一下课就得急着赶班车回市区,因此“一下课学生就见不到老师”的情况的确存在,更谈不上深度交流。

在一些高校还存在部分专业教师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个性偏激,怀才不遇,在课堂上当众演讲一些另类言论甚至错误观点,对社会的不满一吐为快。表面上看针对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了“疏导”,但却是误导。因为教师的理想、信念、情感都会被学生看在眼中,听在耳里,存入脑海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每天仿佛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十双精细的、敏感的、善于窥视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眼睛不断地盯视他,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受着这么严格的监督,也没有任何人能像教师这样对年轻人的心灵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这样的育人不如不要。

专业教师忽视育人工作的原因透视

1育人工作效果的滞后性俗话说“一年数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于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性劳动,因此,要让学生取得一点点进步教师都要付出长期而大量的劳动,其价值却不是今天或明天就能看到的,是隐形和滞后的。加之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许多教师也跟着变得浮躁和急功近利,于是乎对于无明显成就感的育人工作显得有些职业倦怠。

2育人工作尚未完全纳入教师的绩效评估体系绩效评估机制是对教师内在素质以及实际成绩的客观描述和评价。目前各高校主要通过核算专业教师教学工作量、论文课题数量及等级来了解教师劳动价值大小,并以此作为奖惩教师的依据。至于专业教师育人工作的要求,充其量只是职称晋升中班主任工作的年限规定。这种政策导向很容易使教师产生了“十年供销路路通,十年政工一场空”的思想,专业教师既无育人工作的动力也无育人工作的压力。

育人工作尚未真正摆到高校发展应有的地位。问及每所高校的育人工作,他们肯定会表态都是围绕学生的“3个为了”,可是实践中却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许多高校在新校区建设和示范院校建设中把主要精力用在教学和学校的硬件建设上,忽视师德、师风、校风、学风的现象客观存在。即使是师德创先争优专项活动,许多高校也是走过场,一些专业教师甚至把花时间研究学生问题、找学生谈心等当作副业、窗外事,他们只顾上课,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由于从上到下没有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因此专业教师逃避育人工作当然也没有舆论的谴责。

推进专业教师育人工作的几点建议

全文阅读

德育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论文

摘要:关于人格,虽然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有广泛的使用,但却很难为之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一般趋向于认为,人格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时所形成并显示的独特个性。它是在个人的生理基础上,在环境、遗传、教育等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心理倾向和各方面的特征。无数事实证明,优秀教师往往是学生模仿、学习的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榜样和道德形象。

关键词:教师人格力量;教育任何一种社会职业,都没有像教师这样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高期望和严要求的约束。这一方面体现了教师的职责及其这职业的角色特征,另一方面,也应归结于优秀教师所具有的人格力量的影响。

一、语文教师人格的教育价值

由于教师特定的社会角色及在受教育者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其人格特点及教育方式和态度对受教育者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给予学生的人格形成上的影响,无论是在学科指导方面,还是在生活指导方面,凡是同学生有关的地方,无一不表现出来。

教师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但是其教学方式是可以探讨的。即通过教学使学生学到取得最优效果的途径,以及在班级教学的场所里,使学生通过同教师、同学的互相接触来发展自己的人格。教师应该采取怎样的行为,才能给予学生人格形成的正面影响呢?笔者觉得应注意: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从认知和智力开发的角度来看,学生既是认知主体,又是发展主体;从德育角度来讲,学生既是受教育的主体,又是健康成长的主体。学生是主体,就是说他们生来就蕴涵有一定的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要靠语文教师引导才能使学生固有的“四性”表现得当。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格力量。

(二)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和技术。在教学中多用启发式、情感式、多向式、开放式。通过现代教学技术的使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基本原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人格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应注重培养学生如下能力:自学能力;搜集、整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比较鉴别、判断是非的能力;应用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创造思维的能力;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等等。提高能力也是对学生人格的正面引导,因为能力是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想办法提高学生能力应该是语文教师工作的一个重点。

全文阅读

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论文

一、研究高师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必要性分析

肩负着在社会中传播音乐文化的重要使命及培养基础音乐师资的任务,高师音乐教育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不断地输送人才,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高师音乐教育却一直没有找到自身真正的定位。一方面从我国目前就业形势来看,我国各地中小学校的音乐师资大多数呈饱和状态,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对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造成困扰。不少学生迫不得已选择其他行业,以至于学生在学期间没有动力和目标,甚至荒废学业。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相似,通常是以传统的小规模授课为主,并以其他一些课程为辅助的教学模式。不仅忽视了培养基础音乐师资的使命,还和以培养演奏、演唱等专业表演人才为目的的音乐学院相混淆。并且高师院校在师资方面远不如专业音乐院校,生源的平均素质低,导致培养出的毕业生就业时无法与专业院校的毕业生抗衡。在保护和继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人才时,把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同发展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相结合,是一个比较好的思路。一方面,从高师音乐院、系建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相关专业入手,着手创办不同于专业音乐院校的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兼具理论知识、专业技巧和实际教学能力的优秀毕业生,为学生就业问题答疑解难。另一方面,利用高师院校分布广泛的优点,与各地方的特色文化如民间曲艺等联系起来,制定出有利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有利的社会氛围,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的“非遗”保护事业。不仅在基础音乐教育之外开辟了广泛的就业渠道,也提高了整个高师音乐院校的教学水平。

二、探索高师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师音乐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目前高师音乐专业培养模式存在重技术、轻理论、重教学、轻实践等普遍问题。高师音乐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经历多次改进,但由于整体教学定位不精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课程安排上,以钢琴、声乐等为主的必修课是专业技能培养方面的主要课程,对其理论方面的研读比重较小。并且在理论课程方面重视西方专业的传统理论和历史,忽视中国在其专业领域的历史,至于地方民族的传统音乐理论更是没有一席之地。教学过程中,重视西方艺术,一些必修课均以西洋曲目为主,主要学习西洋美声唱法,中国的声乐及唱法均为辅。学习过程中教学实践经验几乎为零,存在一定形式主义,没有真正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忽视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以致用。

(二)发展文化遗产事业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现有培养模式进行优化与互补

以就业方向为指导,加强社会实践,从新生入学时开始加入实践课程,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专业技能及理论知识并做出及时改进,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并掌握自身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在社会上举行宣传活动,到人员密集的场所进行演出和讲解。建立完善的上岗实习体系,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历、学习并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学生成为专业人才。让实习不流于形式,帮助学生尽早建立职业角色意识。在专业技术课的授课上应增加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比重,比如多布置中国乐曲,使学生能够了解到一些地区的民族艺术。同时在声乐课上增加中国声乐课程,增强自己的民族文化底蕴。并且注重学生的个人素质及文化修养的提高,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和文明程度的培养,以满足音乐教育师资素质方面的要求。

三、结语

全文阅读

教师以德为先育人管理论文

第一教育的首要职能和根本任务

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教育具有社会性、个体性和教育性三种价值,它们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从社会存在、发展所需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个人创造以及教育自身发展需求三者结合的角度看,教育的核心价值是育人,是“铸人铸魂”。其最大特点就是把受教育者当作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立足于人的生命整体,使学生的知识、能力、体魄、内质、个性、创造性以及社会适应性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成为一个能够秉承人类文化成果,具有思想、智慧和专长,能够担当社会主体责任的人。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活动,但教育的方向性、目的性决定了教育的道德性是教育诸多属性中最为重要的属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也不应当专读书,其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世界著名教育家艾伦•德瓦艾特认为,教育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要使学生聪明,一个是使学生做有道德的人。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也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和谐的人要靠和谐的教育来培养,它要求教育要有全局观念,不仅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视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教育要以德为先,让受教育者先学会做人,把外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升华为个人的稳定的品质和素养,使得社会文明在个人身上得以传承。要求指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开放的胸怀,具有现代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责任意识,积极迎接社会的挑战。作为学校教育其价值取向的核心应是让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在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基础上成为一个“整体”的人。

第二加强师德建设,强化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是学校全员育人的关键。应从思想、理念、制度、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强化教书育人工作。第一,加强敬业爱生和学术道德教育,强化教师教书育人职责。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树立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明确育人职责。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又要全方位关心、爱护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要引导教师正确看待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将思想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服务的各个方面,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第三,加强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工作,切实为教师释疑解惑。以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为契机,组织力量,针对广大教师存在的思想困惑,加大对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力争把“说不清”的问题说清楚、说明白,帮助教师们消除怀疑和误解。积极探索德育教育规律,借鉴重点有利学生道德教育的做法和经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不断提高教学实效。

第四,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体系,用制度落实“全员育人”。建立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长效工作机制,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所有教师都履行育人的职责,所有课程都发挥育人的功能。对以教学或科研为主和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师分类制定考评体系,对于那些热爱教学,教书育人,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应加大奖励力度,实行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发挥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采取措施,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德育一票否决制”,将教书育人状况纳入教师考评奖惩制度。

第五,要以“教书育人”为切入点,通过评选师德优秀群体和师德标兵等活动,树立师德先进典型。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推动师德建设,促进学校良好的学风、校风的形成,积淀学校精神品牌。大力弘扬恪守师德、教书育人的忠诚情操,默默耕耘、不计名利的奉献精神,严谨治教、刻苦钻研的敬业作风,积极顽强、无怨无悔的执著追求,构建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引导广大教师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师德传统,结合时代要求,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目标,严于律己,以德施教,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力量影响教育学生。引导教师发掘蕴涵在各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高德育水平,增强学科育人魅力。使学生在教师的对育人契机恰到好处的把握和高超的育人艺术中,体验和感悟“正确的价值观”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六,学校要以教师为本,关心、爱护教师,为教师排忧解难,形成一个更加注重质量、注重教学、注重教师的良好氛围。认真研究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了解教师的工作、思想和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师的工作。把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注意关心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发展问题,不仅给他们压担子、提要求,更要关心他们的思想素质、生活待遇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创造好条件。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