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团队工作总结

教师团队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信息技术(电教)教师团队工作总结

这学期我们学校实行团队管理,以团队为单位开展一些工作、学习、娱乐活动,最终评比出优秀团队。期末工作总结大会上,由团队组长负责三分钟述职--代表团队总结这学期的工作、学习情况。我细心整理本学期团队所负责工作的材料,精心收集、分类、撰写述职报告,力求把每个人的工作亮点全部展示出来,不遗漏,不夸大,公平公正把团队在本学期的收获与不足展示给全校教师。以下是我述职的讲稿,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学期的电教教研工作即将接近尾声。本学期中,全体电教组成员树立服务意识,真情奉献,密切合作,发挥集体智慧,团队精神,积极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优质服务。我们微机工会小组紧密围绕学校总的工作计划和学期初的电教工作计划,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就将我校本学期的电教工作汇报如下:

在工作中,各位领导、老师给了我们有力的支持、配合和帮助,在此我们微机组全体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有信心在后继的电教工作中,不辜负老师和领导对微机组的关爱,出色地完成了学校分配的各项任务,再创佳绩!

一、 政治思想方面

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校服务的思想。真诚、热情、公正的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平时能严格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平时从不迟到、早退、不中途离校。严格遵守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做到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严于律己,尽心尽责,以较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

学校电教工作其核心就是服务--就是要竭尽所能为学生们服务,为老师们服务,为领导们服务。我们学校这块人手很少,只要接到任务,总是第一时间出色完成,不计个人得失,加班加点完成,干活时都勤勤恳恳,工作态度绝对一流。用6个字概括:热心、齐心、用心。

二、 软硬件建设方面

1、 软件建设

全文阅读

毕业设计论文:队伍毕业设计教程的探索与实现

作者:张熠 常春耘 张瑛单位: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团队毕业设计的指导

团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通常由2~3教师组成指导小组,其中一名担任组长。指导小组肩负的职责、指导方法在团队毕业设计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可以将团队毕业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第一阶段:从申报团队课题至开题报告完成。指导小组讨论拟定团队课题,经批准后,拟定总任务书、子课题任务书,通过双向选择组建学生团队,下达任务并提示方案设计;分工指导各成员、查阅文献资料、完成总开题报告和子课题开题报告。在这一阶段,指导教师将通过课题宣讲与个别指导完成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使学生明确团队毕业设计的宗旨、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从团队毕业设计一开始就树立责任观念与协作态度,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完成好个人承担的子课题,确保团队总任务顺利完成。

二是总方案与子课题方案设计提示。指导小组需对方案进行提示,涉及多种方案时进行比较和评价。与独立课题毕业设计不同的是,即使分工确定以后,总方案与子课题方案的设计均要求全体成员参加并进行讨论,令学生深刻感受总任务的要求与子课题的责任,领会课题意义与设计意图,提升认识水平、训练思维方法。三是拟定进度计划与协作制度。指导小组应指导团队制定总课题进度计划和子课题进度计划,规划成员间协同设计的策略,避免被动和推诿,保证设计过程的效率,形成积极配合、扎实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从开题报告完成后至子课题任务完成。这是毕业设计工作的主体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将完成子课题设计任务,接受中期检查,并完成外文资料翻译等工作。在这个阶段,指导小组将给予团队全面指导和督促,在指导方法与内容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研究与设计方法的指导。在设计方案和进度计划都明确以后,指导教师需及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二是资料文献查阅与软硬件工具的使用。三是方案实施的指导与进度控制。四是协同设计组织与条件支持。除了早期建立的协同设计基本计划与策略,在设计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人格塑造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同其他科研工作一样,必然经历很多艰辛,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小组应引导学生树立信心,不怕困难,培养坚强的意志,塑造健全的人格;重视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有利于活跃思想,克服难关,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阶段:总课题系统整合、测试完善,总、子课题成果验收,毕业设计报告撰写,答辩。撰写团队总报告、子课题设计报告;答辩环节也包括总课题答辩和子课题答辩,编写答辩PPT文档。这是毕业设计最后环节,指导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指导工作:一是对已经完成的部分给予评价,对任务的系统整合、测试与完善提出宏观与微观要求,对课题验收做出必要说明。二是对论文撰写做详细要求,使其明确论文应达到科技报告的一般要求,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图表规范。对答辩及PPT进行说明并进行预答辩。三是课题总结,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团队及个人完成的工作,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提升认识水平,为今后的工作做进一步的准备。

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构建

全文阅读

工科团队毕业设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团队毕业设计通过团队形式完成大型设计任务,为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培养协同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供了高效平台。通过工科团队毕业设计教学的实践探索,将团队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团队毕业设计的教学方法与指导内容进行了总结;对团队的选题、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建设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团队毕业设计;工科;教学模式;团队合作

作者简介:张熠(1970-),男,江苏徐州人,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讲师;常春耘(1968-),女,江苏扬州人,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江苏 南京 210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邮电大学教改重点项目(项目编号:JG03310JX02)、实验室建设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1XSG02)、通达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TD00311JG2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110-02

毕业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实际问题开展综合性地设计或研究,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衡量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团队毕业设计得到了广泛重视和推行。[3,4]团队毕业设计要求通过团队形式完成规模较大的综合性设计任务,为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协同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供了高效平台,相对于独立课题毕业设计,团队毕业设计在选题、指导乃至教学管理模式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团队毕业设计的选题

全文阅读

开放远程教育双师教学团队建设

一、“双师”教学团队的建设

1.建设目标

(1)素质能力。高校理应引导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帮助教师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集体观念、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促使其更多、更快、更好掌握本学科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不断拓展现代化科学手段和教育信息技术,时刻联系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2)教学团队。根据组织行为学的团队建设理论,高效的团队应在能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使用最少的人数。一般来说,一支高效的团队规模在10人左右,并且由不同背景的人组成最为合适。根据教育总体规划,专任教师数量需要达到10人以上,青年教师中硕士学位及以上比例达到70%以上,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企业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比达到1∶1。一个团队中至少保证教学团队带头人1~2人,中青年骨干教师3~4人;到著名高校聘请特聘教授1~2人;聘请企业兼职教师2人以上,教学管理服务人员1人。

2.建设方法

“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是开放与远程教育专业师资建设的重点和核心。由于“双师型”队伍建设要求人员整体素质高、资金前期投入较大,因此建设主张以引进或者聘请教学名师、培养青年骨干教师、通过专业教师“走出去”持续深化校际、校企合作,建设一支学历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协调、专兼比例满足要求的高素质教学团队,积极拓宽教师队伍的来源途径,优化改进“双师”教师队伍,健全管理机制,实行激励制约相结合,采取“引进、聘请、选送、下放、带起来”和“内培外引,双向交流”等措施,深化两个“双配制”,建设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1)引进。即可加大高层次师资引进力度,重点引进来自企业一线的工程设计专家、技术人员等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又可根据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和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引进人才,重点引进学科、专业带头人,设立教育奖励基金,专门奖励优秀教师,加大培养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聘请。即可探索建立聘请企业在职或退休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教师的机制;对综合性、设计性比重较大的课程,还可聘请校外专家兼职授课。高校要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培养环境。

全文阅读

课程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

在远程教育领域,课程组并非是新鲜事物,早在上世纪70年代,英国开放大学在建校伊始就提出并践行了后来被世界各国远程教育机构普遍采用的课程组机制。但是,很多人对什么是课程组还存在一些误解,以为课程组的任务仅仅是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实际上课程组在建设好资源后,工作重心马上就转移到组织教学实施上,并在课程使用周期内做好课程的维护工作。从目前国内对课程教学团队的实践与探索来看,我们的课程教学团队与国外远程教学机构课程组可能在某些方面有不同的侧重,但在本质上讲并没有很大的区别。我个人认为,课程教学团队应该是一个指导性的组织,它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学生,还包括辅导教师,并通过辅导教师来服务学生。由于国家开放大学面向全国,学生的需求不尽相同,各地的教学条件环境也不一样,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教学团队所提供的教学指导模式的“标准化”应该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长期以来,电大系统实行主持教师、主讲教师、责任教师、辅导教师的运行机制,表面看来,这似乎也是一个团队,但是在实践中,还是呈现出各自为政的鲜明特点,还没有发挥“1+1>2”的效应,就像一位教师在发言中提到的,电大系统不是没有团队,而是一个松散的团队。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和规范运作对于现在的国家开放大学来讲的确是一件新鲜的事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09年10月,中央电大启动了首批课程教学团队试点工作,在电大系统掀起了一场组建课程教学团队的热潮,教学团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客观地讲,这场热潮对于促进教学教研,提高广大教学员工的团队意识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必将能够进一步提高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但由于是新鲜的事物,“摸着石头过河”,或者说是“带着镣铐跳舞”,所以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在某些方面尚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课程教学团队的功能定位和建设模式。国家开放大学的情况和国外的远程教育机构不同,第一,我们的不少教学资源(尤其是主教材)的建设,并不是电大本身专职老师担纲主持的,而且各种媒体资源既不是同步开发,往往也不是同一批人马完成,因此,对于这种课程,教学团队的主要职责不是开发主要教学资源(主教材),而是开发生成性资源和扩展性资源。第二,国家开放大学规模庞大,其远程教学是分级进行的,各级学校教师角色不同,责任也不同。在这样的国情下,如果照搬国外远程教育机构的做法,由一个课程教学课程团队负责全国的教学组织、监控和评价工作,显然是行不通。因此,我认为国家开放大学课程教学团队和国开分部教学团队在功能定位和建设模式上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

首先是国家开放大学统一开设的课程和分部自设课程,如果一门课程的教学资源是由教学团队开发的,那么,团队在完成课程资源制作之后,马上就应该转入课程教学的组织、监控和评价这些方面的工作。具体说,第一,提供教学法方面的指导。一门课程或者说这门课程的各单元或章节可以怎么组织教学,提供多种选择,以满足不同学习对象、不同教学环境等的不同需要,同时,设计和开展一些教学模式创新的试点,及时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可供选择的教学法路径。第二,制订并采取科学的措施监控各地具体教学情况。比如实地检查面授教学、检查网上教学环节、抽查学生作业等。第三,制订并采取科学手段收集师生对于课程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教学设计、学习设计、考核环节和内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以及辅导教学(包括面授和网上教学)的反馈意见,及时修改、更正、更新相关内容,不断提高课程的适用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如果课程的主教材并非由教学团队负责开发,那么,团队的职责除了上述三点外,还应包括配套资源(生成性资源和扩展性资源)建设。国家开放大学统设课程的分部教学团队,在总部团队的领导和指导下,协助总部团队做好教学组织、监控和评价工作,尤其是在总部团队的统一安排下具体开展教改试验、收集师生反馈并结合本省实际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

关于团队成员结构,多位老师在发言中提到了团队成员背景要多样化、互补性,有些老师也讲了专业技能、态度和团队成员的条件等。我认为国家开放大学教学团队和分部自设课程教学团队可以适当吸收普通高校专家或行业专家,或者聘请他们为顾问,尤其是师资比较薄弱的专业或课程的团队更应该这样做。课程教学团队主持人应该由有扎实远程教育理论基础、远程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在开放大学系统的同行中有较高威信、有较强组织和协调能力的总部教师或分部、乃至地方学院教师担任,团队成员的挑选也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而且有一定互补性,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规模也不宜过大,宁缺毋滥,一般控制在10人左右。当然,如果团队负责课程资源建设,那么其规模就必须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扩大。国家开放大学统设课程的分部教学团队,可参照总部团队的标准进行组建,此外,团队成员可以包括条件合适的兼职教师。

目前不少地市级办学机构(地方学院)也在积极组建课程教学团队,从开放大学系统的办学实际和师资队伍情况看,我认为对于省级以下的办学机构来讲,可以不组建课程教学团队。但为了保证上下沟通渠道的通畅,建议国家开放大学建设一个辅导教师平台,成立基于课程的辅导教师共同体,鼓励专兼师积极参与共同体活动,国家开放大学和分部的课程教学团队成员担任召集人。厘清定位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重复劳动,提高效率和效益,而合理的团队人员结构则能使团队更加充满生机活力。

二是课程教学团队的评价体系。谁来评价课程教学团队的工作?我认为学生、辅导教师和专家三者缺一不可,权重各占三分之一。有老师在发言中提到既要注重权威部门和同行的评价,又要注重学生的评价,因为学生对改革和教学的优劣最有发言权,我对此十分赞同。学生评价包括两项内容:课程各种教学资源实际使用情况和学生对于课程资源的评价(包括学习指导、学习活动设计、考核形式和内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负担等)。一句话,就是评价各种课程资源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辅导教师评价包括三项内容:一是从教学的角度对于各种课程资源配置的评价和对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评价(可以参照学生评价的第一项内容);第二,对教学支持服务的评价(包括课程教学指导、教学信息和日常沟通等);第三,从学科的角度评价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新颖性。专家评价同样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课程教学模式(包括模式改革的试点)的评价,第二,对教学监控措施和实际执行情况的评价,第三,对教学团队针对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拟采取的改进措施的评价。值得一提的是,专家的上述三项评价必须结合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和反馈意见,减少主观性。

全文阅读

打造教学团队 提升教学质量

摘要:教学团队的打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团队工作措施得力,才能解决团队工作存在的问题。职业学校应努力打造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成绩突出且充满活力的教学团队。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学团队;教学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1-0065-02

一、打造教学团队的主要措施

(一)研发团队综合培训项目,提升团队综合职业技能

为了促进团队成员在技能及课堂教学、编写教材等能力的全方位提高,笔者制订了详细的团队培训工作计划,设计了一个组合部件对教师进行全方位培训:从图纸设计——零件加工——企业培训——实践教学——校本教材——职业资格认定等,整个培训过程都以所设计的组合部件为主,这样一个培训结束了,教师们的能力提高了,相应的教材也出版了,个人的荣誉也获得了,真正达到了个人收益、团队成长的目的。

(二)设定团队技能大赛项目,加强大赛与教学渗透

为了参加省级技能大赛,我们组织了大赛项目组,由团队负责人担任项目组组长,成立车工、钳工、数控车、数控铣为代表队的集训队,每一个集训队由一名技能教师与一名该项目的课程负责人或者骨干教师组成。如车工项目训练队教师都是团队成员,负责把好技能关,同时深入研究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他们共同负责训练队的日常训练,共同承担训练队的比赛任务,共同享受大赛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全文阅读

团队激励在中小学教师团队文化中的作用

摘要:团队建设和团队激励是构建一个高效的团队必不可少的内容。我国中小学校教师管理中加强团队组织建设和实施团队激励策略,既是现代团队组织管理理念的运用,又是调动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提高我国中学管理综合水平的有效途径,更是深化我国中小学校教育管理改革的必然之路。

关键词:中小学 教师管理 团队激励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15

1 团体(队)和团队激励的内涵及其特点

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活动,他们的关系就构成群体。但群体的存在有两类,一种是松散的群体,即人们缺少共同目标的随机组合,没有严谨的关系结构。另一种是人们的关系较为紧密的群体,这类群体是能相互负责的,具有共同目标、共同的执行目标和共同方法的、有互补技能的一些人构成,我们把它叫做团体(团队)。因此,一组人在一起工作是群体,但并不一定是团体(团队)。在团体中,其成员在工作上互相依附,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在感情上交互影响,在行为上有共同的规范,成员对团队具有归属感、自豪感、认同感、责任感,团队的存在和发展能提高成员生活和工作的信心、勇气和力量,这便形成了团队对其成员的激励作用。团队激励具有集体性、自觉性、交互性、发展性和内隐性。

2 我国中小学校教师管理中实施团队激励策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1 我国中小学校管理体制中的教师团队

我国的中小学管理系统主要由若干级管理层构成的。绝大多数中小学的组织结构采用直线参谋制形式,学校的最高领导是校长,校长配备了专门的助手来协助完成决策与指挥工作,这种专门的助手通常包括总务处、办公室、教务处、教育处等几个职能机构,由此构成学校的管理网络。

全文阅读

打造团队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群体中个人主义文化占据重要地位,表现在多数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集中在自己所任教的科目和班级上,很少花时间与同科目、同年级一起来分享观点、研究教学内容和合作教育。甚至个别教师为了自己任教的学科考试分数高,特别是班主任,不惜牺牲其他学科,把学生的所有时间都用在自己学科的教学上。我深深意识到对于一个集体、一个学校团队精神是非常关键性的。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团结协作精神,其力量是脆弱的,也是不能长远发展的。

1提高教师对团队精神的认识

团队精神是一个集体所必须具有的,它能够将团体中每个成员的心紧紧地系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奉献,奉献成为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动力,为工作注入能量。做为一所学校,校长首先要有奉献的精神,进而引领教师们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奉献。团队精神的精髓是承诺,团队成员共同承担集体责任。没有承诺,团队如同一盘散沙。做出承诺,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一个学校往往有几十个班级,几千名学生,几百名教职工,而校长只有一个,只有依靠一个个团队,管理才能有效。用人所长,团队合作,宽容理解,激励奋进。

1.1帮助教师认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现代教育理论上有一个很著名的教育思想――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即简单地说三个教师组成的一个有机团体决不等于三个教师的简单组合,其发挥的作用也不是三个教师个人所能发挥的作用而远远大于之。如一个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是几个科任教师的教学成绩的总和,而是要各个教师通力合作,发挥集体的智慧,才是取得最大的成绩。班中的某一学生语文、数学成绩不错,但英语成绩跟不上,那么就要几个教师共同协商,把这一学生的英语成绩搞上去,才是最大的成功,否则也是失败的。

1.2帮助教师树立“双赢”思维。在团队之中,各个成员之间可以形成优势互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哪个班级的语文科成绩不太理想,那么同年级的教师就共同进行分析,找原因。这样,学生的成绩提高将比较快,教学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学生的总体成绩也就进步了;这就是团队精神的结晶。

1.3让教师体会“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的成功快乐。团队获得的信息量是个人信息量的数倍甚至是几十倍,而丰富的信息量对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同年级几位教师或同班级的科任教师必须要经常进行教育教学信息交流,不单打独斗,并实行集体备课,共同解决疑难问题,相互了解各自的教学风格,这样,教师们在相互交流中,收到双羸的效果。

1.4强化教师的全局观念。教师只有把所教课程摆在全局的恰当位置上,才能增强相互合作的自觉性。廉颇与蔺相如均为赵国栋梁之才,就其对赵王和赵国来说,无不尽心尽力的,但如果将相不和,赵国被灭亡的时间就提前了。因此,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动员教师相互协调,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不嫉贤妒能,树立大局的观念。如同教材的教师要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同班级的教师要相互沟通,齐抓共管。

2积极调动教师团队的积极性,挖掘教师的合作潜力

全文阅读

理工科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摘要:高等院校教学团队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我国理工科院校的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具备一定特色。本文以相关理论为基础,阐述了教学团队的内涵、特征及组建方式,并以大连理工大学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实践为例,剖析、总结了理工科院校金融专业教学团队的组建方式和人才引进与培养模式,为同类教学团队的建设提供了一定借鉴。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金融专学业;教学团队;人才引进与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11-03

高等院校教学团队建设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联合推行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校开展教学工作的有效组织形式。作为高校教师之间缄默知识传送、转化的纽带,教学团队的建设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整合、优化教育教学资源,因而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主题之一。相较财经类院校、综合性大学等其他类型高校,理工科院校所设的金融学专业一般起步相对较晚、投入有限,体现金融专业特色的某些专业课程的教学力度、教学深度或多或少会受到一定影响[1],但也同时具备数理基础雄厚、突出实践能力发展、注重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等优势特征。相应的,理工科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也处于探索阶段,需结合其院校优势、教师特质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相关的教学团队组建方式、团队规模和结构以及引才与考核机制等。

一、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研究

1.教学团队的内涵与特征。上世纪80年代,团队研究开始被应用于教育体系,美国学者Joyce B.和Showers S.率先提出了“同伴互助”(Peer Coaching)的概念,他们通过实验结果的比较,认为教师应协同互助,形成同伴关系共同对教学进行研讨,并实行系统的教学训练与反馈,相互学习并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2]。我国学者对于“教学团队”这一概念尚未形成统一定义。马廷奇从高校发展的任务需求角度出发,认为教学团队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由为共同的教学改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3]。孙丽娜、贺立军将教学团队定义为,由某一专业或某一课程的教师组成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而相互协作、共同承担责任的教师群体[4]。张意忠则指出,教学团队是由少数技能互补、愿意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分工明确、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的队伍[5]。上述研究虽对教学团队的界定有所不同,但都突出了教学团队的两大基本特征:一、目标同一性,教学团队需具备明确、一致的团队建设目标;二、责任互担性,教学团队成员应相互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承担团队建设的责任。

2.教学团队的组建模式。作为一类非正式教学组织,教学团队的组建模式有很多种,如基于教学研究室组建,基于课题组建,基于一级、二级学科组建,基于课程组组建等。根据学科方向、教学内容要求和培养模式等,成立数个由多门课程组成的课程组,组建相应的教学团队,这一组建模式不仅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任务要求,同时有利于教学团队的形成和发展。数据显示,我国2007~2009年来批准的205个国家教学团队中,课程(群)型教学团队数平均占90%,并逐年升高,2009年提升到100%。这种比例构成及变化说明,基于课程组的教学团队组建模式,是各高校教学团队通过逐步探索而形成的共识[6]。

3.专业教学团队研究。专业教学团队研究即以某一具体专业的教学团队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其实践过程进行提炼与归纳,进而对相关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进行经验总结。专业教学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如,李静敏通过对目前经济与管理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人才引进机制、绩效考核和科研激励机制改革等相关意见[7],葛欣、许望和卢德馨总结了南京大学大理科基础平台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新探索和新成果[8],但目前尚无针对理工科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进行的专门研究。

全文阅读

2010—2011第一学期团支部工作总结

本学期团支部具体完成了六件工作,现总结如下: 1、毕业生团籍转接工作。

七月份我校送走了一批九年级毕业生,当学生团员走进新校园的同时,我校团支部迎来了团籍转接工作,制作学生团员档案,为学生团员证注册等。圆满地完成了初三毕业生的团籍转接工作。

2、组织观看《建国大业》。

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团支部积极响应学校号召,除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纪念活动外,还组织青年教师免费观看《建国大业》,这是一次普及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机会,青年教师也积极参与,而且收获良多。

3、继续安排团队干部进行值日。

团支部每学期都安排了值日生检查两操完成情况以及教室卫生情况,具体检查时间是在每天上午的课间操时间。有效地监督了两操及教室卫生。

4、开展团支部常规工作。

团支部的常规工作就是入团积极分子培训以及考核和组织新团员入团仪式。本学期,团支部组织了一次系统的入团积极分子培训,学习了团的有关理论知识,还一起回顾了过去团支部所开展的工作。之后对入团积极分子进行了考核,并组织了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50多名新入团积极分子加入到中国共青团组织。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