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听课汇报

教师听课汇报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效研讨,深入交流,让科学探究更完美

研讨交流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探究活动后的信息进行处理加工的过程,是学生在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科学解释的过程。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小学生的科学概念是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获得的,因此,对于学生来说,研讨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目前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却普遍存在研讨交流不起来,忽略、甚至取消研讨交流过程的现象。

笔者曾经听过某老师执教的一节《我们的小缆车》一课,该教师从导入、实验指导、学生探究等环节都非常精彩,学生也学得津津有味,但是在探究活动后的研讨交流环节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当每一组把实验数据汇报以后,教师把所有数据汇总在一张表格中,然后让学生观察数据,并说说发现了什么?虽然每一组的数据有差异,但是学生一看数据后还是能轻易的发现规律,一学生举手回答说,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教师把这句话板书在黑板上后让学生再读一遍,就到下一个拓展延伸环节了,整个研讨交流环节时间不到两分钟。

上述这种现象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经常见到,甚至在很多公开课、示范课中也能看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教师思想不够重视,没把研讨交流当做一回事;其次是教师缺乏有效的组织、调控手段,从而导致研讨交流时学生无话可说或者不知道怎么说,甚至于有些老师害怕研讨交流,怕放开去后收不回来;最后是学生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许多学生在其他人汇报交流时 根据上述这些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个几方面着手,扎扎实实地开展研讨交流活动,提高研讨交流的有效性,使科学探究活动更完美。

一、让教师重视研讨交流

以刚才《我们的小缆车》一课为例,在课后我问那位老师,为什么没有深入开展研讨交流活动?该教师认为,学生已经把实验结果说出来了,没必要再开展研讨交流活动了,不开展也无所谓。从对话中可以看出,该教师根本就没把研讨交流当做一回事,认为研讨交流可有可无。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曾经说过,我们教师要把研讨交流当作一回事,如果没把研讨交流当做一回事,实际上就是没把探究活动当作一回事,教师都不重视,导致学生也没把研讨交流当做一回事。科学探究活动是全班的协作活动,小组之间的研讨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探究活动后的信息处理加工过程,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这么说,研讨交流之前的探究实践活动就是为研讨交流做准备的,因此,作为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研讨交流。

二、让学生有时间研讨交流

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尤其是要给作为探究活动后重头戏的研讨交流留出足够的时间,确保学生有时间进行研讨交流。许多教师往往以为科学课应该让学生多动手进行探究,导致探究活动时间很长,而研讨交流的时间却很短。许多老师认为一节课总共就40分钟时间,既要让学生多动手,又要让学生研讨交流,哪里来的时间。其实教师只要少说空话、合理设计核心问题、有效指导探究活动,学生在探究活动环节的时间就会精简,就会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研讨交流。曾经听过两位老师同课异构执教《摆的研究》一课,第一位老师探究活动前的指导只有3分钟,探究活动时间约有20分钟,研讨交流时间只有3分钟;第二位老师探究活动前的指导时间约5分钟,指导得十分有效到位,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时间用了15分钟,研讨交流时间有7分钟。两位老师三个环节加起来的时间差不多,但是从课后的学生测试反馈来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却是第二位老师好得多。

三、让学生有话可交流

全文阅读

教师汇报课活动方案

善于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勇于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常于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为了检验和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夯实全体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加强学习和掌握现代教学设备、教学手段、展示教师风采,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互动的交流平台,根据学校教学计划,于本学期分期开展全体教师汇报课活动,以此来激励教师,使青年教师的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也以此促进全校教师之间的了解。

全体教师。

按照教学进度由上课教师自定课题。

教 研 组第一期3月30日-4月10日小学低段语文组、初中语文组第二期4月13日-4月24日小学高段语文组、初中数学组第三期4月27日-5月8日小学数学组、英语组第四期5月11日-5月22日理化生组、政史地组、体英美微组

1、青年教师和本组教师共同参与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全过程。组长辅佐和把关,青年教师要认真对待,虚心请教。同组教师积极参与,充分体现各备课组团结协作的精神。组内成员主评,做好记录活动过程。

2、合理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熟练、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要体现实效性和高效性。课件既要生动形象,又要有实效,要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

3、在教学内容方面既把握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教学过程要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学科知识信息要准确无误,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予以丰富,容量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4、要能够灵活驾驭课堂,师生互动自然。熟练的控制时间,张弛有度;教态自然,仪表大方;语言规范、清晰、简练、富有亲和力、感染力;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晰。

全文阅读

教研活动教学改革论文

一、有效教研活动提出的依据

随着我国教育部课程改革步伐的进行和深入,教研活动的实施效果也要求再上一个新台阶。因此,接下来的教研活动要以更加清晰明了的方案开展。以此,要扎扎实实的搞好教研活动,就需进行教研活动的创新,有针对性的进行活动研究,以此达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效果。传承教研活动实施方案改革精神,下面就以小学二年级数学中《对称图形》的教研活动为案例,解说教研活动的创新为教学改革所提供的新鲜血液和活力。

二、活动实施的背景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只注重于过于盲目地给学生灌输知识,不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下去,很可能会扼杀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了克服这一不良现象,我们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让教师们在听课、评课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的教学技能,从而诊断自己的教学问题,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在我们日常的教研活动中,传统的每学期每位教师只上一节汇报课的做法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一学期一节的汇报课不能整体反映一学期教师的授课情况,也不能充分体现教师在处理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个难点的分析情况,进而会影响优质教学目的的实现。其次,一学期上一节汇报课在落实的过程中次数较少,通过汇报课体现出的促使课程改进的层面也较少,不能较好的起到对身居教育一线的工作者的鞭策和规范作用,相反,如果在进行的过程中方法不得当的话,还会使一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产生倦怠、疲于应付的心态,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三、活动策划安排:

活动目标:在《对称图形》这节课的教研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需秉承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对称图形相关的一系列图形的积极性,旨在引发学生对图形问题的思考,鼓励学生在图形方面知识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掌握有效学习图形知识的方法,进而使学生在今后学习图形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一来,如果使《对称图形》这节数学教研活动能够达到以上效果,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并进行恰当的引导是其形成的必要条件。

活动准备:做好听课、评课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教师要做好听课、评课的各项准备工作。

全文阅读

量化考核教师教学管理论文

1量化考核方案考核内容与方法

1.1学生反馈考核(10%)

每班由班主任负责选出一名责任心的同学,由教务科统一负责管理,培训如何填写《教师授课情况统计表》,包括:学生出勤、听课教师、授课形式、组织教学、作业检查等,负责班级记录的学生于每周六中午将本周记录情况送到教务科汇总,教务科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并征求修改、改进意见,教务科对学生反馈表,进行分类统计,并汇总记入教师量化考核月报表;

1.2教师本人考核(10%)

作为教学一线教师,除了要让学生认真听讲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授课教师需要认真准备每一堂课,及时备课、认真讲授,根据自己在本月内的教学表现及学生反馈进行自评,客观地填写教师量化考核月报表,填写无误后上交至教研室主任;

1.3教研室考核(20%)

每一位教研室教师统一服从教研室主任统一管理,教研室主任将根据该教师的授课计划、课件制作、教学材料书写、教研活动、听课、教学检查、服从安排等方面进行考核,教研室主任先给每一位教师打分,然后与教师自评进行核对,如上下相差超过3分时,应及时与当事人沟通,保证量化考核公正、公平,填写无误后上交至教务科;

1.4教务科考核(30%)

全文阅读

基于小组合作进行英语主题汇报的行动研究

摘 要:通过在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的PPT主题汇报,开展行动研究,分析在高职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掌握交际策略、提升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实践发现,在高职英语课堂上进行课前小组合作的PPT主题汇报活动能有效督促和引导学生以英语为载体来进行合作与探究学习,在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沟通、信息技术应用和学术研究能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英语汇报;行动研究

基金项目: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实践项目(JGXM201428)资助。

公共演说是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能力,公共演说在美、英大学教育很多课程中都有体现。在信息全球化时代,英语演讲技能成为我国人才能力素养构成的基本要素。国内外语学界认识到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听说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但受制于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教材资源、教学计划、考级导向、班级规模、交际环境、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心理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制约,教改成效并不显著。

本项研究贯彻“以内容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理念,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探究学习成果汇报,旨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学术能力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引用资料的能力、演示或陈述自己论点的能力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与团队成员不断研讨,决定开展行动研究,尝试将“小组主题汇报”作为课程项目之一,督促和引导学生在课外以英语为载体来学习和探究知识,并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展示;同时,通过问题互动和师生评价环节,确保汇报质量和合作学习效果。实践证明,这种合作式探究学习的小组汇报展示活动的有效展开,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又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和初步学术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本项行动研究历时一个学期,经历了观察与设计、实践与观察、发现与反思等多个阶段。

1 教学观察与设计

笔者通过高职英语课程第一学期授课发现,摆脱了高考压力的高职学生对外语学习热情远远低于专业课,多数学生仅仅在英语课上才捧起英语教材,课堂上只有在老师强调并明确要求时才会拿笔记笔记或作标记,课后作业敷衍了事,课堂参与师生互动的学生总是那么几个人,多数学生希望老师课堂上精讲词汇,满足期末考试和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需求就行了,对于提高口语能力并没有个人目标和强烈愿望,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与高中无异。

课题组的课程教学设计从第一学期寒假作业开始,为了督促学生假期自主学习,向学生公布新学期的5个教学单元主题,要求每个学生自选一个主题,查阅资料,制作PPT,开学第一周在班内进行3分钟英语口头汇报。

全文阅读

CET―4听力改革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新闻听力教学策略

摘 要:2016年6月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CET-4听力考题进行了局部调整,增加了短篇新闻这一新题型。在这一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对听力教学进行适应性改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新闻听力水平。

关键词:CET-4;新闻英语;教学策略

1 引言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于2015年底了《关于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试题调整的说明》。根据说明,自2016年6月起CET-4听力考题有了局部调整,其中听力理解的分值比重35%仍保持不变,取消了短对话和短文听写,新增了三段短篇新闻。本次调整着眼于提高听力测试的效度,旨在强调英语听力能力的重要性并体现了新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新要求。在这一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必须针对现有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应性改进,积极探讨教学策略并加以实施,以契合改革后的听力考试方向,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新闻听力能力。

2 新闻英语的基本特征

一般而言,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其语言具有简练、准确和具体的特点。而新闻英语作为一种朗读性的书面语,其文体结构和语体词汇方面都具有自身特点。

1、篇章结构特征

英语新闻的主体结构通常由标题、导语和正文三个部分组成,具有独特的“倒金字塔结构”。所谓“倒金字塔”即新闻的内容按照其信息重要性递减的顺序依次安排。作为新闻报道最重要、最吸引人的内容,新闻导语置于新闻最前面,紧随其后的是次要内容,而后则是最不重要的内容。新闻导语被视为新闻报告的灵魂,是其核心思想的高度浓缩,一般通过六个要素来陈述新闻事实,也即五个W:Who, When, Where, What, Why,一个H:How。在听新闻报道时只有抓住了导语要素,听懂了导语的内容,才更易于全面纵深把握新闻。

全文阅读

品味秦玲老师的作文讲评

又是一季“青年教师汇报课”,学校紧锣密鼓的筹划,执教者宵衣旰食般的苦熬,终于画上了完满的句号,静听数节“汇报课”感触颇多。

作为指导老师,我是尽职尽责的,翻看自己的听课笔记,学期过半听课26节,走进秦玲老师的课堂,听评课13节;同时也是有愧的,因为大部分的听评课仅限于常规课型,而对其作文指导课听评还是第一次。

授课毕,评课间,秦玲老师在说课中两度落泪,多次哽咽。或许为自己近半个月艰辛付出、辛劳熬夜而泪,或许为课堂未达预期效果而泪,或许为突破重重教学瓶颈走向成熟而泪。为此次上好汇报课,她的焦虑不安、秉烛熬夜、精批细改、用心设计,凡此种种,作为对桌的我看在眼里,明在心头。总之,通过这次汇报课,她正行走于教学漫漫长路上,是有收获的,更是有成长的。

可以说,秦玲老师的作文讲评课告诉我们至少三个方面的思考。

一、秦玲老师的作文讲评课告诉我们,学生习作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文本

作文教学有“两个”文本,一是教材文本,二是学生习作。长期以来,老师们更关注第一个文本,即“作文指导”,而忽视第二个文本,即“学生习作”,只把“批改”作文,看成一项“累死人”的工作,从来没有认真地想过,要把学生习作当成“教学文本”。唯有从学生的“作文”出发的教学,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的教学。

秦玲老师的汇报课,这一点做得很实。因为月考是网评,学生只能看到分数,对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心中茫然,一头雾水,而她做了以下工作:找出纸卷、精批细改、查找问题、分类析因、选点备课、拟定重点、思考难点、多次教案、制作课件、尝试上课、课后修改、二次备课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足以彰显一位语文老师“求真务实、潜心研究、扎实备课、以生为本”的良好素养。

她的讲评课,不只“研读”习作,并将“研读”后的问题,进行了教学上归纳“重整”。如果说,“研读”学生习作是教学态度使然,那么,“重整” 问题则是秦玲老师一年半教学经验的再现,她深知,学生在学习中缺的,就是老师要在课堂上强化的,这不但是教学行为的觉醒,更是教学经验的累积。老师示范,生生互动,师生互评,高度重视“学生写作”这一文本,秦玲老师功课做得很足,心思用得透。

全文阅读

探究中产生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

【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在实验探究后的汇报交流环节是探究式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帮助学生理清、调整思路,掌握科学探究技能,得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小学科学课堂中,在实验探究的交流汇报这一环节,学生思维的参与度较低,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交流总是在极少数几个学生中进行,并不能真正地进行全班交流。因此,如何促进学生在实验探究后有效进行汇报交流,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探究 交流 习惯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课程的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汇报交流是探究式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帮助学生理清、调整思路,掌握科学探究技能,得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重视科学课堂中的有效交流,对于有序地引领学生锻炼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与他人相处合作,养成自主探究习惯,发掘自身创新潜能,提升科学教学的实效等具有积极的意义。但目前小学科学课堂中,在实验探究的交流汇报这一环节,还存在着学生思维的参与度较低,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费时而低效的现象。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促进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后有效地进行汇报交流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良好的交流习惯是基础

叶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说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可见,要提高课堂上汇报交流的有效性,首先必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和科学的表达习惯。

1. 我们共同的习惯――安静倾听

在科学课堂上,汇报交流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处理好踊跃发言和虚心听取的关系。我们在课堂观察中可知,学生比较在意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而不重视同学的发言。因此,良好的倾听习惯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这就需要从学生刚接触科学课就开始培养习惯。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逐步、渐进式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倾听。但是,众所周知,一种习惯的养成开始往往是艰难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聪明才智,用一些小方法来帮助孩子。比如,教师在汇报交流活动中,给倾听的孩子提一些具体的要求。这些小方法都是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我们应该借鉴。

2. 我们共同的语言――科学用语

全文阅读

关于中学英语教学活动有效性分析与改进建议

论文关键词:教学活动 有效性 实例分析 建议

论文摘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新课程理念的产物,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能力与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何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困扰着很多教师。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例从教学目标、活动情境、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面入手对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旨在帮助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依据明确具体的 目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在设计、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两个方面 .即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如果教学活动的目标只在少部分学生身上得以实现或者活动耗时过多.该活动的有效性就会 出现问题 .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决定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下面笔者结合听评课过程 中关注的一些教学实例.归类分析中学英语教学活动有效性方面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问题一:活动设计重趣味,轻日标一些教师常采用竞赛以及其他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但大多数教师在设计游戏或者 比赛活动时过度关注趣味性.结果活动很有趣 .却没有明确的目标

实例 1:一位初三教师在上课开始时 .把学生分成男女生两组进行 words memory比赛 其形式为:教师在 pff上迅速闪过一个本单元学过的词语或者表达法 .叫一名举手的学生先说出再 口头拼出刚闪过的那个词语或者表达法.如果该学生 回答不出.教师则叫另外一名学生 举手参与者不多.都是对这些词语掌握较好的学生 教师用时 8分钟呈现l3个词语和表达法.而后给获胜的女生组在黑板上画了红星.进入听力环节。

评课研讨时.授课教师说她观摩其他教师课堂教学时 .一位教师采用 了这个活动 .学生非常感兴趣 .课堂气氛活跃.所以她决定在 自己的班级尝试这个活动.但是在 自己的班级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课堂气氛不活跃 .学生也没有积极参与。

活动有效性分析:在此活动中,教师侧重的是活动形式 的趣味性和课堂气氛 .却没有思考这些因素应该为何种教学目标服务.似乎确定了获胜方 。

全文阅读

绽放语言的花蕊

“展示汇报交流”是现阶段教育所认识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最终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教师搭建学生语言交流平台,建立课堂上生生间“语言场”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展示汇报交流成了当下课堂上的一大主流,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达到课标对口语表达的要求有着明显的效果。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展示交流呢?本人以《亲近长城》的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为例作进行认真思考。

要想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发挥同辈群体的互助功能,达到良好的汇报效果就要先从汇报的展示前的准备工作入手。

欲治兵者,必先选将

“欲治兵者,必先选将”(唐・张九龄《选卫将》第八章)。小组长是展示活动中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所以选择一个小组长是尤为重要的,而若“置将不善”,则可能“一败涂地”(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这会让整个的小组汇报交流效果不佳,反而还会使组员失去信心。

从小组汇报效果来看,小组长的语言表达能力强,他们组的汇报效果也强于其他组。比如:第二组主题是长城的诗歌,组长声音洪亮,M员也就随之被带动起来,组长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所以在选择小组长方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要选择组织能力较强,平时发言积极,有强烈表达欲望的学生当组长;

虽然组长能力强,但是也要对组长的工作进行指导: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