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师德师风论文

教师师德师风论文范文精选

教师师德师风论文范文第1篇

教育部在1999年为解决经济及就业问题,提出了大学扩招,随着高校本科生逐年的递增,高校开始涌现出一个庞大的队伍,即青年教师队伍。教育部截止2001年的统计,高校青年教师总人数已达到88万,总比例达到高校教师总比的62%。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有许多特点:这些人大多数出生在20世纪7,80年代,捧着书本苦读二十余载,大多数直到拿到研究生学位,博士学位,通过层层选拔,才有资格到高校工作。三尺讲台,对这些专门从事知识与传承的年轻人赋予了千钧重任。这数以万计的青年教师普通,平凡,没有骄人的业绩与显赫的名声。在做科学研究,职称晋升,学术成果时,许多青年教师在忙乱中已把“师风师德”四个字抛于脑后:只关心学术课题,不知国内外政治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只忙晋升职称,而忽略教学,使学生怨声载道;只与评审职称的教授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而忽略同事间的交流与合作;只关心论文与课题的数量,而对学术的严谨性嗤之以鼻,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不够自律。青年教师的现状堪忧,是社会压力,高校环境所导致的。如何使这庞大的群体在若干年后成为各高校的骨干与精华,如何使这几十万人成为副教授,教授之后为学生尊敬,为社会叹服是教育理应考虑的问题。其中,不断加强高校师风师德建设更是重中之重。

2高校师风师德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

师风师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即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对政治的了解与关心,对职业的投入与热爱,同事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良好得体的语言与着装,自律及要求等等。高校青年教师思维灵活,工作弹性大,大多数工作态度端正,充满着正面力量,高校需要这些青年教师夯实高校的建设,而与此同时,在社会经济过热的浪潮中,青年教师还需要道德沉淀与文化素质修养,以把这支队伍建设成为具有职业道德,作风严谨,蓬勃向上的一支队伍。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笔者通过走访调查与五年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经验,总结出青年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几点问题。

2.1一线教师学术作风不够严谨教学工作不够认真

一线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与精髓,是学生们答疑解惑,模仿尊敬的对象。而近年来青年一线教师人数过多,岗位认定与职称评定的竞争愈加激烈,导致青年教师们将精力大半投入到积累论文的数量,参与课题的数量以及奖项评选中。科研工作者普遍了解,论文的产出需要做实验,实验数据是大量的试验以及调研产生的,只有严谨的科研才会产出对本学科有积极贡献于社会意义的论文,青年教师有教学的压力以及家庭的压力,因此对于论文产出喜欢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许多论文的产出仅仅是为了凑数,这样论文的质量可想而知,更不用提对本学科做出贡献。抄袭现象屡禁不止,且大都发生在青年教师当中。课题的报送面临的压力更大,不但要求青年教师拿出切实的研究成果,还需要与申请部门协调关系。青年教师在工作中面临如此强大的压力,导致很小部分精力放在学生身上。许多教师听到下课铃直接信步走出教室,不与学生交流,不解答学生课堂上的问题,对学生有问题的邮件匆匆一瞥,做不出合理与学术的解释,许多教师一学期过后还叫不出三个以上学生的姓名,令学生及其不满,与师风师德建设严重相背离。与此同时经济过热又导致青年教师们普遍认为自己收入过低,想方设法为自己再招揽一份兼职。在各个城市的私人培训机构,经常可见到高校教师在为中小学生们补课的身影。长此以往,青年教师教学的精力越来越少,会严重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以影响日后的学习。最后,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些许问题。多数青年教师缺乏科研经验使得课堂上理论内容较多而缺乏动手实验,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发挥。一些青年教师不够为人师表,课堂上有时满腹牢骚,将许多时间花在批判社会现状上,不给学生们正面力量,迟到早退的教学事故时有发生,从而导致自己忘记什么是“为人师表”,学生们忘记什么是“传道授业解惑”。

2.2青年辅导员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待提高

目前,各个高校的辅导员大多都是青年教师,青年学生辅导员可以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经常可见学生与辅导员关于生活学习的问题促膝长谈,辅导员的确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与情感的依赖对象。但是辅导员队伍的过于年轻化产生了许多道德建设的问题。笔者通过对辅导员的调查发现现状堪忧。辅导员队伍中许多都是研究生刚毕业的学生,在道德上不太善于掌控自己,对学生奖惩不一,有的有严重的情感偏向,在大是大非面前显得犹豫躲闪。许多辅导员决定着奖学金等级,优秀学生的称号,学生党员的名额,这就使辅导员们有情感偏向,归根到底是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其次,学生经常遇到生活学习上的问题乐于与辅导员探讨,有些辅导员在道德建设方面不够成熟,很少给出中肯切实的意见,这使学生有时感到困惑,不知遇到问题该与谁去讨论,及其容易走极端,说到底这是师德建设的问题。

2.3教辅青年工作者思想意识不够成熟

高教的教学机关与教学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高校机关是高校运转的命脉。青年教师不断地涌向机关也给教辅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青年教辅人员由于社会经验少,对本校的运转缺乏了解,经常在工作中出现纰漏,态度冷淡,知识贫乏是青年教辅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这些青年教室们思想意识不够成熟,师风师德建设有待提高与完善。

3完善师风师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笔者参考了不少讨论此论题的文章,大多数作者对师风师德建设的提出建议非常有限,且主要目标放在强化学习教育,规范教师行范,设立严格的奖惩机制上。而笔者认为,师风师德建设欠缺的主要原因在于青年教师科研与教学的工作压力过大而导致的,笔者决定另辟蹊径,提出几点完善师风师德教育的建议。

3.1缓解教学与科研的压力以抵制学术不严谨作风

针对科研与教学的两座大山,笔者听取了沈阳药科大学外语教研室吴秀萍教授的评论“没有做过科研的教学工作者只能在讲台上重复别人的东西,不可能将创新能力与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笔者深有同感,抵制学术不严谨的作风,应把第一步放在缓解教学与科研的压力,理顺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中去。笔者认为,青年教师进入高校工作,应首先承担着一部分科研任务,学校应给与适量的经费让青年教师搞学术研究,并对青年教师的产出论文产出质量有严格的审订,只有发表出对本学科本专业有教学意义,社会贡献的论文,才有可能让这些青年教师在职称评定中有资格参与副教授的评选。而将更多的教学任务给予教授与副教授,因为学生更喜欢听有着科研经验,创新经历与学术积累的教授们上课,这样学生更有积累,更有启发,个高校产出的本科生更加有质量。只有学术严谨,才会更好的完善师风师德。

3.2拓宽青年教师视野成熟青年教师的思想意识

笔者指出,许多高校青年教师思想不够成熟,没有文化沉淀,这导致了这些教师视野狭窄,不能更好的进行科研与教学,笔者认为,刚入校的青年教师应该至少学习一门与本专业无关的科目,做出课堂笔记与评价报告,以达到拓宽视野,充实思想的目的。同时教师在完成教学的同时应结合专业特点,多下基层锻炼,例如在高铁建设现场试验,在其他高校实验室得出科研数据。此外,青年的教师申请的课题报告应由评审团反复讨论与不断修改,因为只有这样,青年教师才会对自己本专业的知识不断的进行深入,创新;对其他专业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以完善自己的思维,拓宽自己的视野。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会使师风师德建设进一步完善。

3.3营造浓厚的师风师德建设氛围

强化管理与严格考核许多青年教师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模式,大多数是上班,下课,回家。教师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对学校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的大事件缺乏了解,针对授课教师这一特点,笔者认为,教辅机关应该在学校营造浓厚的师风师德建设的氛围,积极倡导“德育为主,教育文本,教学育人”,定期将一线教师聚集起来,使教师们有更多的机会交流,使这些会议成为青年教师表达意见,提出观点的有效渠道。同时,学校也应该强化管理和完善考核机制,多多听取学生们对教师的评价,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作为主要的评选依据,使得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成为青年教师的自觉行为。

4结语

教师师德师风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师德师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是先进文化形成的源泉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不仅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更是道德建设的教育者,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特殊的积极作用。教育学辞典中,教师定义为“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和专业人员”。因此,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一、目前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影响

当前,高校都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效果,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总体上是好的。但各类社会思潮给教育和教师带来极大的冲击,师德师风建设方面还存在着种种问题,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1.敬业精神不强,存在功利思想。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方面,教师为了增加课时津贴,疲于应付教学,忽视了教学质量以及对学生在学习和做人方面的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减少,不利于直接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另一方面,个别教师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越来越浓厚,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出现某种程度的偏差,对物质金钱产生过多追求,过多地考虑个人利益,也给学生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2.育人意识淡薄。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教师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只注重业务知识的传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对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置之不理,不主动关心学生的思想和看法。因而,当大学生的思想发生变化的时候,教师没有及时指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上的各类现象,致使大学生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

3.学术不够严谨,学术风气不够端正。迫于学术和专业技术评聘的压力,高校教师存在剽窃,抄袭,照搬他人学术成果的现象,在做学术时敷衍了事,态度不求严谨,将学术研究功利化。部分教师存在抄袭学生的科研成果,这样的学术风气扩散了到学生中间,在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上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4.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上存在不足。部分教师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但是缺乏实践经验,课堂讲课内容集中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培养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弱,不利于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上的才能发挥。部分教师缺乏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意识,课堂上教育学生要遵守法律,遵守社会规范,严以律己,但生活中不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言语粗俗、举止不雅,甚至违公德,严重影响了教师在心目中的形象。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因此,要着力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着力解决教师在观念上存在的问题。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仅教会学生各种技能和知识,也要解决学生在成长中存在的各种疑问。但是,部分教师在观念上仍然存在问题,认为上好课就是好教师,把教师在育人方面的责任片面的从教学中分离开来,或者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解为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跟任课老师无关。因此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改变这种错误管观念,要让教师在工作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树立师德师风的先进典型。要善于树立一批思想素质过硬,热爱教育工作,关心学生的典型人物,达到利用现实中的先进典型教育教育大学生的目的。通过师德标兵的评比、“三育人”等评选先进典型活动,激励先进,树立先进典型,推动整个师德师风建设发展的示范作用,提高教师整体的思想道德水平。这样在鼓励教师们加强自身思想品德素质的同时,也给学生树立了榜样,使学生认识到崇高的思想品德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肯定。3.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制度。师德师风建设不能仅凭简单的说教,必须从制度上予以保证。高校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师行为,在实施师德规范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教师的引导,调动教师接受规范的内在积极性,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是非观念、杜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同时,建立切实可行的师德评估标准,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把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放入教师岗位考核指标中,将师德师风与聘任、职务晋升、评优、奖励等挂钩。

4.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培育。首先要求教师提高道德认知水平,认真学习师德基本理论和师德规范提高明辨道德善恶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学校应主动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近况,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可定期在教师中开展思想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和优秀教师举办专题讲座,增强对教师这一职业的使命和责任的认识,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是教育学生思想道德的重要手段。高尚的师德师风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社会主义理想和崇高的思想境界,督促学生加强道德品质的修养,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总之,在建设好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前提下,才能更有效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海涛[1]江洪军[2]浅析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教文汇2009.03106页

教师师德师风论文范文第3篇

青年教师刚刚走上岗位,对于良好的师德形象还比较模糊,积极的导向机制对于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至关重要,政府的政策导向和社会舆论氛围直接影响着广大青年教师价值取向和外在行为。因此,须建立积极正确的政策导向机制和社会舆论机制。在政策导向机制方面应着重通过教学评价制度、科研评价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构建利于良好师德师风形成的制度保障环境,做到公平、公开、公正。社会舆论机制方面,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通过一系列的主题宣传活动,挖掘典型示范事迹和人物,大力宣传,在社会中树立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教师地位和形象,展现人民教师的良好风貌。

2不断完善的激励制度

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调动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逐渐引导青年教师养成符合社会、学校所倡导的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促使青年教师形成符合学校期望的师德师风观念和行为,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可以从三个面努力:一是构建合理的科研激励机制。青年教师的发展与其科研能力的提升和相关科研成果直接相关,而学校整体的教学、科研等基础条件以及评价的科学性、学术研究规范和公平性都决定着青年教师能否发挥其科研主动性。学校应尽可能创设条件,为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奖励。二是重视情感激励机制。这要求学校的领导和管理者与青年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切实解决他们在学习、个人发展以及思想等各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营造团结、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增强其归属感。三是学校在工作津贴、职务晋升和职称评定等直接关乎教师利益的方面给予青年教师一定扶持政策,并逐渐提高薪酬待遇,快速改善生活物质条件。

3科学的评价制度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要靠教育引导,更多的依靠靠科学的评价制度为保障。要将师德师风评价作为其重要措施和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对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考核体系。考核是评价的基础,在考核中应尽量量化各考核指标,重点考核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成果和职业道德,并将考核结果分为若干等级,并及时公布考核结果,根据考核等级给予相应的奖惩。二是建立对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评价体系。应建立科学完整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应包含为人师表、教学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内容。只有公平、公开、公正的科学评价过程才会有效激励教师切实提高师德师风水平。

4完善的培训制度

教师师德师风论文范文第4篇

1.教师要通过教育活动进行教书育人。

高校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特别是工科类的教师,更是要将做事精细的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发扬出来,传输到大学生的脑海里。教师要淡化“长尊”意识,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适时点化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要积极探索学科领域的前沿。

高校教师要带着适度的怀疑批判精神,突破僵化的知识体系,探索新知识、新技艺。教师在科研过程中,应根据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将他们带入科技探索的殿堂,以培育其基础科研能力。

3.教师要加强社会服务意识。

高校教师要走出校园,走上社会,为社会服务。教师的教育成果还体现在学生对社会的服务与贡献上,因此,教师培养的大学生要具有产研结合能力,要能够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

二、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师道德风尚是伦理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从总体上说,广大高校教师仍能坚守道德底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教师的意义,推动着良好师德师风的发展。但客观来看,我国师德师风建设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一)教学热情淡化

部分致力于献身教育科研事业的青年,迫于生活的压力,选择了高压高薪行业;部分教师忽视“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职业底线,无法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例如:忽视教育教学的连贯性,上班只做分内事,下班就消失;上课“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无法在教育方式上突破创新;恪守“师道尊严”,与学生保持距离,不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等等。

(二)科研动力退化

部分高校执行的教师评价制度过于简单化、标准化,且过于注重科研。科研任务已经成了高校教师的“家庭作业”,部分教师为了顺利完成科研任务,剽窃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科研课题申请、职称评定等盘根错节的评价制度,打击了部分教师科研创新的积极性,抑制了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使高校教师的职业信念产生了动摇。

(三)服务意识错位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高校教师的趋利性越来越明显。科研课题的优劣不再以学术质量论高低,而是以科研经费的多少为评价标准。研究成果成为了课题的附属产品,课题研究充满了营利性思维,这影响了学生对教育科研的正确理解,对学生形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三、师德师风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全球化和网络化

全球化和网络化为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平台,高校教师大都通过网络搜索科技信息,交流专业知识,表达学术见解。但是,这也造成部分高校教师运用自己在本专业领域的人脉资源,“汉化”国外成熟的科技成果,换取“名利双收”的短期效益。

(二)教育体制改革的阵痛

我国教育体制在不断改革:从以师范教育为基础到多元化教师培育,从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从大学生学费公费到自筹,再到师范生免费政策的宏观调整……这一系列变化使得高校教师增强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法制观念。但是也有一些教师受西方思想的影响,道德观念逐渐模糊;矫枉过正的回归传统的教育理念,又固化了部分教师的思想。

(三)知识产权制度有待完善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本土化到国际化的艰辛过程,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相对淡薄的知识产权意识导致部分高校教师引用无度,甚至直接剽窃他人成果。高校教师道德品质的堕落,导致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倒车”现象。

(四)师德师风建设体系不健全

高校教师考核制度单一,过分强调教师的全面发展。高校教师的年终评价内容一般包括学生评教、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同行评价等项目。由于评价项目由学生、教师等个体来完成,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导致部分教师为了好评而改变策略,讨好学生。科研经费报销制度过于繁琐,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大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师德师风的平衡发展。

四、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措施

(一)强化师德师风的理念教育

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师德培训,帮助高校教师改善政治思想、职业理想和道德、法制观念等。要对新入职的高校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建设培训,增强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要建立指导教师责任制度,引导新入职教师适应高校教师生活,帮助其梳理职业规划和科研学术思路,做到同事之间的“教学相长”。

(二)教育事业回归公益化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我们应继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教育投入,逐步铲除附着在高等教育上的商业土壤,为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提供良好的环境。教育回归公益化,有利于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三)师德师风体系法制化

应逐步健全我国教育法律法规,进行制度化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法律依据,为高校教师创造宽松的教学科研环境。还应通过多方位、立体化的淘汰制度,让高校教师自觉遵守师德师风底线,预防教师腐败堕落,促进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

(四)教师评价体系人性化

教师师德师风论文范文第5篇

私立幼儿园多数聘用非学前教育或教育专业的工作者从事幼儿教育。大部分教师没有敬业精神,专业素养不高,不注重为人师表,对幼儿缺乏耐心和细心。个别教师个人素养不高,工作时带有情绪,使幼儿园出现虐童、侮辱幼儿等行为;有部分教师为了达到自己目的出现了收礼等现象。

二、私立幼儿园师德师风问题的成因分析

1.私立幼儿园招聘门槛不高,多数聘用非本专业教师

第一,现阶段,私立幼儿园招聘教师的主要来源有三方面:(1)私立幼儿园向社会招聘时,多数招聘下岗人员,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和少数大专毕业生。(2)部分教师是公办幼儿园或当地中小学退休的老教师。(3)还有一部分为办园者或合伙人,投资者的家人、亲戚、朋友等。第二,私立幼儿园多数聘用非本专业教师,教师本身素质不高。由于私立幼儿园的招聘门槛低,以盈利为目的。幼儿教师工资普遍不高,各方面社会保障不完善,很难转档落户,这样一些专业教师在择业时很少选择私立幼儿园。而私立幼儿园在中国幼儿园占大部分,教师需求量大,面对社会招聘只能招聘非专业的教师,这就导致私立幼儿园的师德师风降低,从而影响幼儿园的教育水平,也是近年来私立幼儿园频频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2.私立幼儿园薪资低

由于私立幼儿园投资主体单一,办园经费不高,经费的主要来源除了投资者的资金外,多数依靠幼儿的保教费用。政府给予的经济扶持又很少,使私立幼儿园的经费紧张,不得不缩减聘用教师的费用。多数私立幼儿园的教师工资低,其工资不以教师执教年龄的增长和教师的优秀表现而有所增加,甚至有的教师工资从未增长过。部分私立幼儿园社会保障制度没有真正落实,私立幼儿园教师没有社会保障,教师对工作热情不高产生职业倦怠。由于收礼导致教师对幼儿的不公平对待,使幼儿接受不良的教导与影响。

3.私立幼儿园教师社会地位不高

社会对私立幼儿园重视不足,导致私立幼儿园幼儿教师在教育事业中地位最低,一些人认为教导幼儿不需要很高的文化知识、道德修养、专业知识,任何一个有些文化的人都可以担任,这也成了私立幼儿园教育落后的原因。现阶段国家提高了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视,加大对学前教育人员的专业培养,但目前中国处于调整期,各项政策未完善,导致部分私立幼儿园依旧保持原有的教育方式,聘用教师条件低,使非专业的教师仍保持自己对幼儿教师的认识,教师自身没有感觉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与使命感,导致其职业倦怠,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个人素养,影响教师的师德师风。不良的师德师风很难赢得家长的认可,导致家长对教师的偏见,从而导致私立幼儿园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降低,很难聘用优秀教师,留住优秀人才。

4.私立幼儿园管理不严,管理体系不健全

私立幼儿园管理者多数为幼儿园的投资者人、合伙人,创办人。这些人中很少有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也很少有私立幼儿园聘用专业的幼儿园管理者,而这些非专业人员对幼儿教师的认识不足,导致幼儿园的管理体系不健全,没有完善的园规,没有好的领导者引领教师,对教师的工作没有及时监督,对教师的奖惩不明确、不及时,对教师的管理不完善。私立幼儿园的教师很难转档落户、评定职称,出去学习培训,这些问题直接导致部分教师丧失工作热情,影响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5.国家对私立幼儿园监管力度不强

目前,大部分地方行政部门未能设立专门的幼儿园管理机构,聘用专职的幼教管理人员,私立幼儿园基本上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盲区。这样容易造成相关部门管理不到位,管理不及时。各部门分工不明确,互相监管力度低,导致有的部门只负责收费发证,缺乏过程监督,致使一些无办学资质者乘虚而入。

三、私立幼儿园师德师风的改进策略

1.提高私立幼儿园教师准入园门槛,招收专业人员

第一,私立幼儿园不应和过去一样要求聘用教师,要统一进行面试考核,要求应聘者必须持有教师资格证,要求教师自身素养要高,做好为人师表的榜样。私立幼儿园应改变以往聘用教师的来源,要从专业学校毕业的学前教育人员中聘用品德良好的教师,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教师师德师风的问题。第二,招收专业学前教育工作者承担幼儿的教育工作。在私立幼儿园提高招收标准,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的同时,应大量聘用专业教师承担幼儿的教育工作。因为专业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经过专业的学习,能更好地教育幼儿,从身体、心理、智力等多方面教育幼儿。经过专业的培训,教师的专业素养高,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这样可以改善和提高幼儿园的整体文化素养及教师的师德师风。

2.提高私立幼儿园教师薪资

私立幼儿园教师工资、社会福利待遇不高。很难招聘有资质的优秀教师,所以私立幼儿园应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聘用专业的学前教育教师。对优秀教师给予奖励,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加强教师的责任感,降低教师的流动性。

3.提升私立幼儿园教师社会地位

私立幼儿园多数不能接收教师档案,使一些教师不能在当地安家落户,从而使教师的流动性高。私立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很低,私立幼儿教师很少有机会出去学习,给予幼儿教师更多的培训机会,提高福利待遇,使教师可以接档落户,从而使专业教师愿意到私立幼儿园工作,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4.健全幼儿园的管理体系

私立幼儿园投资者应聘用专业的管理人才,对幼儿园进行整体改革,设定有利于幼儿园发展的园规,加大管理力度,赏罚分明,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

5.国家加强对私立幼儿园监管力度与扶持政策

教师师德师风论文范文第6篇

创先争优是党领导下的政策,结合党的政策去加强初中教师的师德建设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更可以加强初中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的能力,且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可以将创先争优和教师的本职工作实现真正的无缝对接

创先争优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切不可脱离自己的本职工作而空谈创先,空谈争优。换言之,就是要真正地实现本职工作和创先争优的衔接,相互促进相互结合。教书育人,传播文化知识本来就是初中教师的本职工作,本职的要求就是要教师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加强师德建设和创先争优对初中教师的要求如出一辙。在整个活动当中,初中教师可以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文化建设,是本职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求和期待,并且和创先争优的活动要求不谋而合。

(二)可以充实初中教师师德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当前,党内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创先争优。针对创先争优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方式,中央省委和各学校都明确地提出了各方面的要求。各初中学校要在加强师德建设的过程中细化师德建设的目标和内容,明确上级和各学校在师德建设中对初中教师提的要求,提出创新的规定,实现加强师德建设主题和内容的升华,不断提高师德建设工作的总体水平。

(三)可以充分激发初中教师师德建设和培养的主动积极性

通过各种不同的、有效的方法和形式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各初中院校需要提高争先创优活动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让活动有更好的效果。将各初中院校的师德建设划入创先争优活动当中去,让初中教师在这个具体的活动形式下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和水平,在各种实际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的指引下,立足自我提高,让创先争优成为初中院校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各种实践可以证明,在创先争优中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和学生都乐于参加的一种新的形式。

二、加强初中教师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在讲如何加强初中教师的师德建设之前先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要加强初中教师的师德教育。加强初中教师的师德建设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它是手段,也是需求。加强师德教育可以增强教师对爱岗敬业的意识。教师是对人类影响作用最为深远的一个职业,尤其需要爱岗敬业的态度和积极向上的教育情感,教师进行教书育人的基础就是爱岗敬业,这是对教师本职工作的最好诠释。教师对自己的工作热爱与否可以通过其付出的汗水、智慧和情感来表现出来,它具有特殊性,教师是否对学生负责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学的本职要求是塑人和育人,那些杰出的教育工作者无一不是爱岗敬业的典范,爱学生、爱工作是作为一个初中教师最根本的要求。如果一个教师不对学生付出自己的爱,那也就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而已,而不能在情感上对学生有积极的指引和教育。教师最能体现对本职工作热爱的体现就是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积极的影响,美化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在学生心灵深处播种下爱的种子。

三、师德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工作职责所在,所以说想要在初中教师的师德建设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把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师德教育的核心。学校要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体现师德建设。首先,要加强理论的学习,要使教师真正地有责任感就必须让教师的理论文化知识得到提高,从而全身心地将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去。集中学习、外出学习、自学以及参加专门的培训都是行之有效的学习理论的方式。其次,还要将活动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比如,开展教学比赛、学术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使教师对自己的要求有所提高,敢于去挑战自己。最后,还要将制度规范化,通过建立一系列的管理和评价制度让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更加得规范。

四、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

教师师德师风论文范文第7篇

近几年来,环江县一中坚持把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关键点和重要点,大胆尝试,开拓创新,积极工作,分别以教师建设年为依托,不断创新师德师风建设新形式;以科学完善的制度为载体,全面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新标准;以良好的社会声誉为支撑,营造特色浓厚的师德师风建设新氛围;以独特的论文传播为抓手,及时宣传师德师风建设新成果;以广泛的交流沟通为纽带,不断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新发展等五个举措,唱响了全校师德师风建设之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以“教师建设年”为依托,不断创新师德师风建设新形式

为了不断创新师德师风建设新形式,我校领导班子在认真学习新时期新阶段《教师职业道德纲要》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县两级师德师风建设要求,以开展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年”、“班主任建设年”为依托,多种形式强化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同时,通过教师自我总结和民主评议等方式,认定教师的师德是优秀、合格还是不合格,并对不合格的教师进行必要的教育整改。为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我校还针对社会反映比较强烈的不符合师德要求的现象,如教师违规补课、违规收费,教师收受家长钱物,对学生施以体罚以及仪表不端、谈吐不雅等违规行为,突出了“两个建立”和“三个结合”。“两个建立”即建立以人为本的工作体系,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一方面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引导教师写师德修养日记,建立优秀教师事迹备忘录,积极促成教师队伍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另一方面,强化师德建设的外部机制,学校在领导班子、各处室负责人、各组教职员工等三个层面中设立行风监督员10人,其中学生和学生家长占一定比例;在建立这两套机制体系的过程中突出知与行相结合,统一步调与基层特色相结合,树立师德典型和查处违规行为相结合的方针。此外,我校还公布了各部门处室的师德师风举报电话,以最大限度地对师德师风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和查处。

2.以科学完善的制度为载体,全面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新标准

几年来,为全面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新标准,我校出台了以下五个标准:

2.1教师的教育思想道德标准。即教师必须有全面的质量观、科学的人才观、教育创新观、现代教育价值观、现代学生观,还要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会使用现代教育手段,成为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

2.2教师的教育教学道德标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道德要求教师必须做到热爱科学、精通业务、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注重效果、科学检查、更新观念、改革创新。这是我校教师职业道德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

2.3教师的语言道德标准。我校教师语言道德修养的具体要求是:思想正确、以理服人、情真意切、以情感人、准确生动、引人入胜、礼貌文明、为人楷模等几个方面。

2.4教师的交际道德标准。我校教师不但要求思想高尚、业务精良,还要有广泛的社交能力,讲究社交道德。具体内容是:能正确处理课堂外与学生、同事、领导以及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许多方面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要求做到热爱学生、平等待人、尊重家长、密切联系、团结同事、善于协作、社会交往、公正无私。

2.5教师的个人生活道德标准。我校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明确提出了教师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精神充实、作风严谨、仪表端庄、文明礼貌、举止文雅、以身示范。

3.以良好的社会声誉为支撑,营造特色浓厚的师德师风建设新氛围

我们知道,良好的学校声誉和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一所学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发展,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肯定和好评离不开良好的校园师德师风建设,同样,凭借良好的社会声誉为支撑,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就会越浓厚,师生就会多方面得到和谐发展。学校这几年来,共获得“全区教育文明单位”、“市级优秀常规管理学校”、“全市优秀质量管理学校”等多种荣誉。这些荣誉的取得,使学校的办学魅力越来越大,学生、家长和社会不断认可。在这种条件下,学校果断采取了以良好的社会声誉为支撑,营造我校特色浓厚的师德师风建设新氛围,为全校师德师风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4.以独特的论文传播为抓手,及时宣传师德师风建设新成果

为进一步加大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激励教职工以良好的形象积极投身于教研教改工作实践,全面展示学校教师新形象,为全面促进学校提出的“管理上档次、质量上水平、服务增效益、整体上台阶”的工作目标顺利实现。这几年来,学校又进一步提出了“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为氛围抓教研,以独特的教研论文传播为抓手,及时宣传师德师风建设新成果”的师德建设和教研教改新思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学校出台了具体的工作制度。一是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宣传报道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宣传报道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分别由校长、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分管办公室和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其他副校长及各处室主任为成员,由校办公室主任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全面加强对教职工撰写师德师风建设论文及舆论宣传工作的领导;二是学校实行教研论文及宣传报道按处室下达基本任务制度。每年年初,由学校办公室向各处室下达宣传工作任务,各处室组织教职工在当年度完成。学校对各处室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与奖惩。秋季学期时间为9月1日--12月31日,春季学期为1月1日--8月30日。每学期期末各处室将完成任务情况及稿件或材料原件和两份复印件上交到办公室,由办公室指定专人进行统计,将复印件汇编成册存档,并将奖惩情况计算到处室相关人员,报学校领导小组批准后发放奖励(各处室上报的稿件必须是宣传学校教学教育改革经验的文章或论文,否则不计奖励。)

在以上措施的作用下,我校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取得新发展,师德师风建设论文研究成果累累,自2009年以来,我校共结集教师论文集6期,共收集高质量有价值的文200多篇,其中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有20多篇获国家级奖并在重点刊物上发表,有35篇在省市级重点刊物上发表,全校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5.以广泛的交流沟通为纽带,不断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新发展

多年来,环江一中不断创造条件,发挥优势,不断加强与校内校外的交流沟通,努力争取教师员工更多交流沟通的机会,寻找发展自我、超越别人的平台。一是规定校内每年度按春秋学期开展两次全校性的师德师风交流评比会;每季度组内职工小组交流一次;每月个人自我反省一次。学校规定,教研组和教职工个人每次交流都必须有详细的书面汇报材料。二是以“请进来”或“走出去”的形式,开展有目的、有计划地与县内外兄弟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互动交流活动。目前,我校教师队伍不断成长成熟,20多位中青年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园丁工程培训,此外,我校每年都有多位教师被评为全校、全县、全区市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师德师风模范个人。

后语:智慧要用智慧去启迪,人格需靠人格来塑造。教育是事业,需要我们献身;教育是科学,需要我们求真;教育是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创新,经过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师德师风水平已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的教师队伍正在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事业光明大道上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教师师德师风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高校 80后辅导员 师德师风 机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80s Counselors Virtue

Abstract College 80s counselors as college counselors team, its virtu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this paper aims to combine college 80 counselors virtue "80" feature, colleges 80s counselor teachers' virtue of building a long-term mechanism to establish.

Key words college; 80s counselor; virtue; mechanism

1 高校80后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研究的时代意义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有关师德师风的研究不在少数,但随着高校80后辅导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其师德师风具备了一定的“80后”特征,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从总体上看,高校80后辅导员普遍具有学历高、想法新、潜力大、反应快等优势,但由于年纪轻,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原因,80后辅导员在师德师风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这也是新时期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因此,高校80后辅导员作为高校发展的希望,其师德师风建设研究是时展的需要,对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2 高校80后辅导员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

(1)不少80后辅导员缺乏专门的师范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的专业性发展和高校扩展的需要,不少没有经过系统师范教育的80后辅导员直接进入高校辅导员队伍,而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育人、为人师表意识淡薄等。(2)思想政治水平不高,社会价值缺失。和平年代里成长起来的80后,受多元文化和教育环境的影响,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水平低下这一问题,缺乏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感,以及为高校教育事业服务的决心。(3)重利益,轻奉献。80后自我意识增强,社会、家庭压力大,这一个性特点和社会因素反映在80后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方面的问题是部分80后辅导员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将读书育人的责任感抛于脑后,过度计较个人得失而缺乏奉献意识。(4)年纪轻,实践水平低。目前,“80后”辅导员带“90后”学生,这在高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由于80后辅导员自身发展的不全面,往往缺乏教育经验。

3 对高校80后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3.1 建立严格的辅导员选拔机制,把好准入关

高校辅导员选拔是高校80后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源头工程,高校在选拔辅导员时除了考虑学历、科研能力等符合学校发展的硬性条件时,还应从辅导员育人的本职工作出发,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对应聘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条件进行合理评价,最终确定辅导员人选。

3.2 建立长期的、规范的培训机制,加强对80后辅导员内在素质的培养

高校辅导员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首先“要进行师德理论和知识规范的学习教育,然后才能转化为师德意识(包括师德理想、师德观念和师德价值等),形成师德情感,磨练为师德意志,进而才能外化为师德行为。①可见,加强师德师风的培训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1)建立规范的岗前培训制度。绝大多数80后辅导员都缺乏大学教育相关知识的系统学习,因此岗前培训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道岗。高校应对新进的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师德师风、教育法规、岗位职责、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并且严格考核和监督,把是否熟悉和掌握师德理论作为能否上岗的又一重要依据。(2)完善长期的在职培训制度。师德师风建设任重而道远,高校应完善在职培训制度,并可将其开展和落实情况纳入各部门的年度考核体系。一方面,定期输送80后辅导员参加岗位培训,明确师德师风的要求,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做好历届优秀辅导员事例的宣传工作,引导80后辅导员形成正确的教学价值观。(3)丰富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是从事大学教育工作的基础,针对80后辅导员思想政治水平低下这一特点,高校应积极丰富培训内容。首先,积极发展辅导员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在师德师风方面的带头作用;其次,在高校辅导员内营造读书看报的学习氛围,鼓励80后辅导员了解和关注时事;最后可以积极开展红色教育。(4)建立新进辅导员帮扶责任制。相关部门为新进80后辅导员配备为期一年的帮扶导师,不仅在教学、科研各个方面给予指导,更要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上起指导作用。

3.3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合理考核辅导员师德师风

师德师风评价是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这种评价和考核可以激发教职工的荣誉感和职业责任感,能够进一步强化良好的职业道德,改进和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养”。②高校应建立学生评价、辅导员互评、职能部门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做到客观公正、等级鲜明、奖惩分明,并将定期的评价结果作为辅导员年度考核、职务聘任、职称评比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3.4 建立公平的激励机制,有效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

建立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激励机制,主要是激发辅导员积极工作的良性动机,并激发整个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高校应该从80后辅导员个性及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有效的途径激发高校辅导员自觉参加师德师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 师德师风建设研究目标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广大的高校辅导员只有胸怀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党和人民的事业长远发展出发,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才能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也唯有拥有这样一支高校辅导员队伍,才能真正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科教兴国的宏伟目标。

我们要响应同志的号召,把加强辅导员队伍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辅导员,提升辅导员素质,注重辅导员培养,形成更加良好的师德师风,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辅导员队伍。

注释

①②王正荣.构建长效机制,加强师德建设[J].教育探索,2006(11).

参考文献

[1] 刘芬.论师德师风建设[J].科教导刊,2011(1).

[2] 陈润羊,李勇.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11(3).

[3] 刘静,芦伟.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宿州学院学报,2010(12) .

[4] 宣天鹏.关于高等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校教育研究,2009(3).

[5] 朱开芳.谈提高校师德修养的途径[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

教师师德师风论文范文第9篇

师德师风的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和教育体制、教学业务、教师生涯规划与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牵扯到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师德师风建设不是单纯一面的,不能为师德师风建设而建设,应考虑到其与多方的联系和互动。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遗书》卷十一有“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的论述,北宋理学的奠基者程颢明确指出,世间万物都有联系之面,不可避免的和其他事物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即使在一个事物的内部也不例外。汉代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天地之气,合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1我国古代哲学早就认识到事物的整体性,认识到事物的存在不是独立、孤立的,而是多方面的统一。师德师风建设同是如此,撇开教育、教学、学生、文化,孤立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失之偏颇,这种为师德师风建设而建设的做法并不可取,不可避免的要走弯路,难以收到理想之长效。

二、师德师风建设应遵循传统文化的思想要义师德师风建设

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师德师风建设从表面上看,好像只是教师个人之间的事,与学生关系不大,实则不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育人,教育学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往往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从学生层面来看,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化育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对此有着明确的阐述。指导学生如何交友时,传统经典《孟子•万章下》指出:“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善于开导、循循善诱,《论语•述而篇》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时,孟子《孟子•公孙丑上》曰:“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因此,师德师风建设对于如何求知、如何育人,育什么样的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德师风建设若忽视了“化育学生”这一关键要义,师德师风建设将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从教师层面看,师德师风建设还亟需“化育自我”。“化育自我”不仅仅是教师个体立身做人的基本需要,也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建设的需要。教师要想化育好学生,必先化育好自我,此是万丈高楼之根基,对此,中国的文人先贤们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教师首先应学会安身立命,培养自我积极的生活态度。《孝经•开宗明义章》首先指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始于孝,却不终于孝,教师应关爱自己,珍惜生命,筑牢自我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更好的“化育学生”。其次,教师应有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论语》中对此论述颇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等。再次,教师还应养成高尚的人格修养。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教师应依法执教,廉洁从教,以自身高尚品格来“化育学生”。由此,师德师风建设决不能偏于一隅,顾此失彼,只有充分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对于学生和教师自我的双重作用,认识到“化育学生”与“化育自我”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动互补,将“化育学生”与“化育自我”有机统一,两体并用,才能真正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真正意义,才能由此找到师德师风建设的切入点。

三、师德师风建设应符合传统文化的行为规范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师德师风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 青年教师 师风师德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明显的今天,市场化和信息化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国际合作与竞争也空前激烈,21世纪是人类更快发展和进步的世纪,也是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一切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育,而教育的希望则在教师,教师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的职业道德,在当代中国,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通过其自身的师德、师风体现。所谓师德,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就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2011年4月,京城知名学府北师大管理学院教授,董藩发微博称:“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并且称:“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该言论一出,在内地网络上引起极大回响。然而,时隔不久,在第27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网络上又惊现一杭州女教师雷人语录:“宁可为妓,绝不为师”,博文一出,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原本不“太平”的网络更加动荡不安。网络的极大回响和动荡不安的背后映射出人们对师德师风的极大关注,其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以德治国、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需要

在教育整个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先。教师是落实以德治国的倡导者,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和实施者,是人才成长的引路人。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和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需要。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方面,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会在本质工作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另一方面,通过言传身教,能够带动广大学生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提高道德水平。因此,落实以德治国,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责无旁贷的使命,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需要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教师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肩负着为人师表的社会责任。目前,部分学校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办学行为,如招生不公平,录取结果不公开,教育乱收费,教学活动弱化,行政倾向严重,这些严重损害了教师和学校的形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规范办学行为、树立教育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师德师风建设在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规范办学行为。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带动校风学风整体建设的需要

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教师的思想水平、敬业精神和个人修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素养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培养是一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这就是教学相长的作用。教师通过他们的崇高思想行为和精神境界来言传身教,实施灵魂塑造工程,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到教学科研活动中,承担起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价值取向正确,精神状态昂扬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培养良好的校风学风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已提前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教师队伍也随之创历史新高,其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教师队伍的2/3,毋庸置疑,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主力军, 目前从总体上讲,青年教师学历普遍层次高,知识视野广、思维活跃,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并且都能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但不可否认在青年教师队伍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术不够严谨,学术风气不够端正

自古以来人们视教师为圣人,将学术领域尊为纯洁的圣土,容不得学术作品有半点瑕疵。但是现实情况是,迫于学术和专业评聘的压力,部分青年教师存在剽窃、抄袭、篡改和照搬他人学术成果的现象,在做学术时敷衍了事,态度不求严谨、将学术研究功利化。有些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甚至利用作品署名之便,占用学生研究成果,更可甚者,官僚或经理读硕读博成为时尚,与此有关的就是权力的寻租,出现权学交易、钱学交易等等。这样的学术风气扩散了学术研究的歪风,玷污了学术殿堂。

(二)搞教书育人“分家论”,言行举止偏激

有句俗话说得好:“只教书不育人,培养出来的是危险品;只育人不教书,培养出来的是废品”。教书和育人本来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要自觉担负起育人的任务。教书育人的结果就是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能力,而且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然而有些青年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传授知识,至于育人那是学校领导的事、政治课教师的事、班主任的事。更有甚者,有的青年教师在课堂上迎合学生的一些不健康的意识,发表一些偏激的观点,这无疑无益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功利思想浓厚,缺乏敬业精神

勿庸讳言,现实社会是一个功利性极强的社会,拜金主义抬头。在这种浪潮的冲击下,部分青年教师敬业精神下滑,心情浮躁,无心教书育人,人生理想趋向于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实用主义盛行,片面强调个人得失。有的教师利用高校闲暇时间比较多的有利条件,去社会上兼职、兼课,搞项目;甚至有些青年教师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发展副业,将精力主要放在经营副业上,而将教学放于次要地位。这种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影响了教学和科研的发展。

(四)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不足

高校大部分青年教师学历高、基础好,专业理论功底扎实,新兴科学、新技术知识丰富,但教学、社会实践经验不足。绝大多数是刚走出校门又进学校做老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不了解企业需求,课堂讲课内容集中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缺乏深度和宽度。培养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弱,不利于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上的才能发挥。

三、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青年教师思想认识

师德师风主要是教师思想认识的问题。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统一思想,提高青年教师思想认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年教师师德师风问题。首先,青年教师要不断地加强思想道德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教师的职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和师德水平。其次,强化青年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正确的职业理想是工作的目标和奋斗的动力,是形成高尚师德的力量源泉[2]。走在时代前列的广大高校青年教师,在21世纪的今天更要树立起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深入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讨论,把教育观、人才观和教学质量观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思想认识是营养品,长效机制才是苦口良药。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不但要加强组织领导,还要建立起长效的监督、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首先,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就是使教师的言行举止、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等受到监控与约束以增强其自觉性。一方面,通过设立师德监督意见箱,对有违师德师风的行为现象,通过间接的投诉和检举进行揭发,让学校领导班子及时对不良行为的教师进行限期整改和教育,不断提高其思想认识,转变其行为方式;另一方面,由团委组织、学生会等牵头,设立师德文明监督岗,负责对教职工的违规违纪行为直接、及时、当场揭发,以防不良现象消极蔓延。其次,建立合理的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就是根据《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和学校实际制定诸如《师德考核细则》、《教职工奖惩条例》、《优秀教师评选标准》等建立一种公开、公正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对教师重点考核其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考核结果直接与教师的奖金、津贴、评优、晋职、聘用等挂钩,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同时对师德师风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优良的师德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可以造就人、也可以锻炼人,优良的师德环境能对青年教师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师德环境的营造也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应充分利用办公楼、教学楼、会议厅、会餐厅、图书室等创设富含师德师风内容的标语、板报、书法等墙壁文化氛围,以熏陶和警醒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此外,校园网站、广播、电视、录像、橱窗、报栏、文学社等是学习和宣传优秀人物及先进事迹的重要渠道[2]。学校要弘扬正气,树立典范,激励先进,积极推选优秀教师和师德先进,努力营造一种比学赶帮的优良师德师风环境。

(四)加强领导作风建设,打造优秀管理团队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领导管理体系和各方面齐抓共管作为组织保证。学校领导必须长期坚持理论、政策、管理学习,以不断提高领导艺术和管理能力,同时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上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起到表率作用。学校从事行政工作的教职工,也应严于律己,率先遵守学校相关规章制度,俗话说“学生看老师,老师看行政。”,杜绝“老师上课迟到是事故,行政上班迟是故事”的现象发生!通过构建团结、和谐、稳定的管理格局,使师德师风保持长期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李江涛,钟晓兰,;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