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论文

教师论文范文精选

教师论文范文第1篇

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具体地说——

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教会学生做人的根本,形成学生高尚的人格。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博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高尚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以及信、义、诚、达、礼等一些优秀的人格层面,这就是做人的根本。正如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孙奇逄所说,教人读书,首先要使受教育者"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所谓添一个丧元气进士,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但是,关键还在于教师本身是否具备这些品质。学生对老师的信奉程度是同其受益程度成正比例的。西汉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扬雄指出:"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

教师只有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才可能教育学生遵规守纪。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现行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条文,强化法制观念,在学法的同时,要懂法、守法、护法,以身作则;在学生中宣传政策和法律条文时,就会受到双重的教育效应。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当代社交的一般常识,讲究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注意礼貌,平等待人,首先自己要能做出表率。

教师要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教师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而且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随着形势的发展,高科技突飞猛进,让人感觉到一停止学习,就会落伍。当今的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教师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学习能力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形象的生命更重要".丰子恺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只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和谐统一,才能为人师表。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

二。没有爱心的培育就没有师德的提升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中国古代师生关系中尊师爱生的佳话不胜枚举,许多事迹感人至深。孔门师生之间感情相当深厚,关系十分密切融洽。孔子对学生充满了爱心。学生生病,孔子亲往探视,例如,"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入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师生之间亲密如同父子之情。颜渊不幸病死,孔子极其悲痛,"哭之恸".对学生没有高高在上的心理,而是采用一种平等友善的态度。《吕氏春秋》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师徒同体"、"师徒同心".对于教师而言,要能"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对学生而言,则要尊师敬业。为什么要师徒同心呢?因为"人之情,爱同于己者,誉同于己者,助同于己者";如果师徒相互异心,就会相互怨恨厌恶——"人之情,恶异于己者","不能亲其所怨,不能誉其所恶".倘若师徒同心同德,学业便由此而彰明,道术由此而大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但是,我们有的老师,却没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例如,有一位中学老师,他从初一开始接了一个班,班中有一位学生,上课从来不举手,即使老师点名,她也不发言,已经到了初二第二个学期了,她还是如此,有一天,老师为了让她发言,就想出一绝招。老师首先叫这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而这位学生站起来,可是头是低下的。老师说:"请你抬起头来,往前看,看见了什么?"这位学生轻轻地回答说:"我没有看见什么?""你再仔细看,看见了什么?"学生还是摇摇头,老师就指着黑板问:"这是什么?""哦,这是黑板,""对,你的前途就像黑板一样黑!"老师回答说。老师从他的出发点来说,他是为了关心学生的学习,可是,一句话,不仅伤害了那位学生,而且,伤害了全班学生的自尊心。

传统的"仁义",谦爱"思想是可以引导着师生关系的优化的。倡导"仁义"的孔子始终以"仁"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奉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道;墨家要求"兼爱"——爱天下的人。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当然应该时时事事以君子的标准作为自己行为准则,追求一种由感情构建的永久性关系;而并非由物质利益粘合的临时性关系。《吕氏春秋》认为,"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

三。矢志不渝地锤炼稳定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开放意识。教师要从书斋、教室、学校走出来,结束那种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状态;立足岗位,立足国情和当地实际。通过各种信息传递方式,把视野多角度地扩展到外部世界;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观察、分析、认识问题,把握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动态。要从头脑想着应试题,心里盼着高升学率的禁锢中挣脱出来。与旧的、保守的,甚至是阻力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素质观念、教学方法等划清界限。寻找自我素质结构定位,并积极创建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在参加目前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实践的同时,看到素质教育呈现的未来前景。一个有作为的教师,能够预测未来教师的形象,研究未来教师的素质结构和教师的类型,从而站在前瞻性的高度,构筑21世纪教师素质结构,以此作为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

其次坦诚地接受学生的挑战。在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虽然教师担任教授角色而学生扮演受教育角色,但教师与学生是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增益的。教师作用于学生,而学生又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教师。这就是双方教学相长的规律。明确提出这一规律的《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而《学记》的这一思想主要是以孔子与其弟子的教学活动经验为依据的。这在《论语》中颇多记载:学生批评了孔子,孔子非常欣慰,认为这是自己的幸事。例如;他当着弟子巫马期欣然承认自己的过错:"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学生子路、冉求、''''樊迟经常与孔子争执,但他们非常尊敬孔子;而孔子也颇为器重他们,将之都培养成出类拔萃的英才。在教学中认真接受学生的意见;使教师不断提高,这也是荀子的观点。他指出,为师者应"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决不能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他自己就是"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贼也。"教师要虚心接受一切人包括学生提出的正确的批评性或肯定性意见;拒绝诌谀奉承的言行教师在教学中应虚心向后辈与学生学习,而后来者居上;学生也可能超过老师,这就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韩愈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生之间存在着"道"的双向交流。清代教育家张履祥甚至认为学生如果不听从教师的教导,那么教师不应完全怪罪学生,而应过来从自己教学方面来寻找原因,他说:"子弟教不从,必是教之不尽其道。为父兄师长者;但应反求诸己;未可全责子弟也"由此联想到保罗。弗雷尔在《不平常的教育思想》中的一段令国际教育界人士颇为欣赏的论述:"在解放教育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作为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必须''''死去'''',以便作为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者重新''''诞生''''.同时,他还必须向受教育者建议:他应作为教育者的受教育者而''''死去'''',以便作为教育者的教育者而''''重生''''."

再次要能包容学生的过失。子曰:"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教师先于学生学习了大量的社会、政治、经济的理论和丰富的科技知识,而后成为教师的;教师教育的对象,相对地是一些年纪轻,阅历少,知识欠缺的人。

指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一个有公民意识的人,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个有爱国主义思想和中国国格的人,一个真善美的人。

指导学生"学会做事",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与人合作中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导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会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可以说这是教师工作的全部。但是——

教师论文范文第2篇

扫描从2006年开始,山西省明确将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分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教学型、专职班主任及辅导员四个类型。2014年对教学型教师界定为“以教学为主,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全校思想政治理论、公共外语、公共体育、大学语文、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等公共基础课教学的专职教师”。为了相对全面掌握高校教学型教师师德状况,课题组选择了位于开放发达的广州市“985”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相对边远的西部地区西宁市“211”大学———青海大学以及内陆省份太原市的山西中医学院,进行了包括教学型教师和学生两个被试群体在内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45岁以上教学型教师的师德状况总体是值得肯定的,但是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公共课教学工作重视不够,师德状况堪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客观现实困惑,职业理想迷茫。93.2%的教学型教师认为,自己的待遇低于本校其他类型教师的收入;55.6%的学生对公共课教师的师德状况是满意或比较满意;28.3%的35岁以下青年教师是因为热爱教育事业才选择教师职业。大部分青年教师价值选择严重迷失,并没有把教师职业当作报效祖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崇高理想,而是当作一种谋生手段甚至是别无选择的权宜之计,缺乏事业心、责任感、使命感。

2.教育环境畸形发展,职业意识严重缺失。“德育”是人才的灵魂;“体育”是人才成长的基础或者载体;“智育”是人才的具体内容。然而现实中评价一所大学的实力,毫不夸张地说,依靠的是所谓的专业“硬”实力,人才灵魂的“德育”和人才载体的“体育”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仅限于师范类院校而被重视,在其他专业类院校,重视的是仅限于与专业有关的“研究人员”,或者说是那些以研究为主的“教师”。对于全校思想政治理论、外语、体育、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等公共基础课,学校几乎都是采取最大班容量的授课方式。在教学型教师中,那些从事教育时间短、学历高、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的部分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身份的认识不到位。事实上,有52.3%的青年教师课后不愿主动与学生联系,缺乏“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自身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重视不够,只教书不育人;82.8%的学生不知道公共基础课任课教师的姓名。

3.行为不规范,态度不端正,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奉献精神。部分青年教师上课迟到早退,随意调、停课,上课接打手机,不注重仪表,信口开河等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备课、讲课、辅导、答疑应付了之,教学精力投入不足,仅有68.5%的青年教师能认真或较认真备课。学校缺乏人文养成、文化素养、人文精神等教育氛围。

二、教学型教师师德现状原因分析

1.自身修养缺乏等主观因素。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基本是80后,多为成长于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独生子女。这个时期,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精神文明相对滞后,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思想道德观念多元、多变。转型时期的独生子女特殊群体,主体意识增强,成就动机强烈,但是由于受思想修养、自身阅历、个性心理等自身因素的影响,这一代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和人生价值的选择存在较大的困惑和不确定性,道德认知和行为选择上的偏颇在所难免,当受到社会错误价值观和消极思潮的误导时,出现漠视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2.环境、文化及制度等客观因素。“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高校环境与整个社会的环境密切相关,甚至共生。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社会矛盾充斥着高校,社会上多元的利益实现模式带来了物质财富的迅速累积。高校教师收入偏低的事实,使得青年教师产生自我确证的心理困惑与压力;繁重的教学、科研以及学历普遍提高需要继续深造的工作压力;住房、家庭等现实问题的生活压力。一些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青年教师出现了漠视责任、追名逐利、弄虚作假等违德违规甚至违法行为。浮躁之风和功利心态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普遍的道德危机。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确立是一所高校内涵建设最艰难的事情,然而纵观我国高校跨越式发展进程,伴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城、新校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与这些硬实力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方面,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相对滞后;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功利思潮愈演愈烈。试想,一个青年教师整天生活在忙于拉关系、跑课题的氛围中,何谈教书育人、精耕细作。高校没有形成对青年教师具有感召力价值导向的文化氛围,何谈潜移默化,培养大师。高校普遍重视教师聘用、职称晋升、年度考核等激励机制上的科研成果和教学工作量等显性要素,而不重视或者忽略师德状况等隐性要素。尽管许多高校都强调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也制订了诸如“师德一票否决制”等措施,但大部分流于形式。由于缺乏科学的量化评价指标,师德建设的实效很不理想。

三、加强高校教学型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研究的对策

1.尽快完善教学型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突出教学特色,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大教学型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研究力度。在教学型教师师德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的前提下,加大教学特色的定量化比例。例如:学生及同行评价结果,教学工作量统计,教学基本功比赛成绩等。而且对于不同职称教师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初级和中级职称的教学型教师以考核教学基本功为重点,高级职称的教学型教师应以考核授课内容为重点。把隐形的师德通过这些具体内容以量化呈显性的考核指标,作为引进人才的准入门槛。坚决摒弃“唯学历”“唯职称”“唯成果”“唯科研”的考核方式,将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学术水平综合考察,在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2.确立教学型教师评价和激励的新机制。道德建设不能仅依靠道德主体自我约束来完成,必须依靠公正的制度。“离开制度的公正性来谈个人道德的修养和完善,甚至对个人提出严格的道德要求,那么,即使本人真诚相信和努力奉行这些要求,充其量也只是充当一个牧师的角色而已。”结合教学型教师的基本特点,针对性地建立充分体现以教学为特色的师德建设制度框架,依靠公正的制度来约束和导向,全面提升青年教师师德素养。首先,建立符合实际、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教学型教师道德考核体系。把相互尊重、平等的人格,积极向上、向善的心灵,关注学生未来发展、人生幸福的责任感,坦诚温暖的人文情怀等作为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考核指标,但是通常情况下这些无法量化的要素很难通过显性指标外显出来,而且没有体现出教学型教师的固有特征。因此,可以尝试一定数量的教学工作量代替科研及其他工作量,形成一种引导及激励措施。试想,一个兢兢业业、完成大量教学任务、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学型教师,如果缺乏一定的科研及其他奖项,终身得不到晋升机会,这公平合理吗?所以对教学型教师不能用简单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而应积极探索由多主体参与、符合教学型特色,便于操作的教师道德评价体系。其次,教学型教师道德考核体系必须与学校的实质性激励体系紧密相连。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学型教师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完成大量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在师德评价方面予以倾斜和奖励;对于师德行为高尚者,可以在职称晋升、住房分配、岗位津贴、课时酬金等方面加大奖励力度,提升教学型教师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对无视师德规范的教师,坚决给予严厉处罚,以产生警示作用。

3.对各种类型的教师进行师德理论教育,营造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必须明确道德、品德、职业道德、师德几个基本概念及其之间的联系;必须明确师德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必须明确不管是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教学型,还是班主任、辅导员型,最基本的身份首先是教师,就必须遵守教师基本道德规范。坚决打击师德沦丧、学术失范、学界腐败等现象,加强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大学教师的价值观教育。结合各自高校校园文化特点、校风校训精神,对师德优秀的教师,要理直气壮地树立榜样,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事迹,把人格魅力和模范行为生动地展现在广大教师面前;把道德说教与人格示范结合起来,开展新时期青年教师形象及素质讨论;通过每年教师节举行青年教师宣誓及召开师德论坛等形式,营造和强化青年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

4.解决教学型教师的现实需要。从青年教学型教师的角度出发,切实思考他们的现实需要。一些教学型教师为了增加收入,从事大量兼职工作而不屑授课;有些教学型教师疲于授课,无暇顾及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高校公共基础课的特性,决定了他们的科研难度比其他类型教师的科研难度更大,他们的收入比其他类型教师的收入更低。市场经济的今天,教学型教师在“忧道”与“忧贫”的现实冲突面前,选择“忧贫”的果决性远胜于其他类型的教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以研究型大学的青年教师为样本做过研究,得出“青年教师普遍感到压力较大或很大,大部分教师对物质生活感到不满意”的结论,教学型青年教师中大量人才的显性和隐性流失也就不难理解。只有切实关注教学型教师的经济收入、住房条件、政治待遇、职称晋升、科研项目申报、获奖评比等合理需求,只有把师德建设的要求与教学型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统筹考虑,教学型师德建设才能行之有效。

教师论文范文第3篇

所谓导向性迷误,就是当前很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均注重制度导向而缺乏人性导向来促进教师整体师德水平的提高,结果却无济于事甚至隐性生恶。就当前各类学校师德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加强制度建设已成为一种“共识”。诚然,制度建设是一种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在任何单位和团体里,制度建设都应该成为一种现代化的普遍文明追求;但是,诚如本文前面所述,道德本身是一种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内在意识,属于人们的动机领域,而制度则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规范。严格地说,道德和制度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运用制度来促进道德建设,难免有“文不对题”之嫌。笔者不否定制度的重要作用,也不否定制度对于有效限制人们作恶所产生的积极效用。实际上,用制度来主导人们为善、践行道德,这本身有悖于道德发展的规律。师德的建设同样如此,如果我们过多地重视制度规范,试图以制度规范去主导教师成为具备高尚师德的人,最终的效果可能微乎其微,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能还滋生了教师表面为善而内心却生恶或难以脱恶的严重后果。这也许是当今教师队伍中出现某些“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恶劣分子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解决这类迷误,像前面第二点一样,笔者认为应该重点不在于制度导向,而是应该转向于启发和教育教师去认识师德本身的普遍法则,去营造一种尊重师德普遍法则的良好氛围,而不是硬梆梆地规定教师这样那样去“践行师德”,否则就难免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以上所列的当前三类常见的师德建设迷误,很多时候交织在一起,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遗忘了道德本身,不同程度地偏离了道德发展的轨道和规律,甚至走向了反面。

二、师德建设的出路

其一,注重师德发展的文化环境塑造。我们知道,师德作为人类社会道德体系的一种特殊类型,它的发展首先也必然符合人类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那么,什么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呢?诚然,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但其中仍然有一些共同的“本质”可循。众所周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立场,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上层建筑,是一种和时代、环境相适应的产物,是对一定现实生产关系的反映。这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3]434马克思强调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作为人类道德观念产生的根基,放在当下的时代,尤其是中国的现实社会中,同样起作用。教师作为我国工人阶级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道德观念理应反映我国当代社会主义的基本生产关系。相对于普通社会公民和职业角色的道德来说,教师道德(师德)又具有比普通公民和职业角色更高的要求,其主要体现在师德本身应该具有强烈的“为人师表、行为世范”之“示范性”作用上。很显然,真正的“示范性”必须体现在动机和行为的一致性上面,只有这种“示范性”才是真诚的,也只有这种“示范性”才可能长效。那么,作为教师本身应该具有的“示范性”之内涵又具有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具有“知识之渊博、精神之高尚和行为之得体”三个方面。以上所述的这些方面的素质,理应成为师德之“示范性”的根本元素。如果仅有知识之渊博,就只是一个“学人”;如果仅有精神之高尚,就只是一个“仁人”;而如果仅有行为之得体,就只是一个“行人”。而真正的“师者”、“人师”,则三个方面素质缺一不可。诚然,这些师德素质的养成和铸就,关键在于教师主体的内在努力;但是也不能忽视教师生活、工作和成长环境影响,尤其是文化环境的影响。这里所说的文化环境,主要是指教师作为师者的工作要求、行为导向、精神诉求等方面面临的具体境遇。一是学校应该创造充分的自由学习和研究的环境,不应过多给教师制定各种细化的统一约束机制,从而让教师们愿意潜心研究和学习、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二是学校的环境也应该允许教师在法定的范围内充分享有教书育人的自由,这种自由主要体现在允许教师们个性的存在,而不应以一种“一刀切”的方式来统一“规范”和要求教师,从而让教师享受教学创造的乐趣;三是学校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聚居地”,应该营造一种知识分子“精神家园”的整体氛围,而不应过多地引入各种商业项目,从而让教师们在其中找到满足各种精神诉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能够享受精神盛宴的乐趣。以上这些就是本文所言的文化环境,虽然表面上和师德并无关系,但是实质上能够促进教师道德的萌芽和成长。因为师德作为一种内在的“自由性”道德规范,其萌芽和成长更多依靠的是宽松自由的文化土壤,过多的外在“压制”,很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反观中外历史事实,我们也同样看到一个现象———即“重压之下无道德”,至少没有真正的道德,充其量也只是行为和动机深度分裂的“伪道德”。

其二,注重师德发展的社会舆论引导。如果说师德发展的文化环境创设任务主要由学校来承担,那么还有一个重要的环境———社会舆论环境,则是在更大的范围内,需要由全社会来完成。客观而言,当前形势下,师德较之以往,似乎有“往下走”的趋势,这当然需要整个教师群体来进行反思,教育主管部门也需要对此有所反思。笔者认为,社会也应该对此有所反思,尤其是整个社会舆论应该对此负有一定的责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绩,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社会对于教师的种种苛责也由此增多,尤其是对于某些有师德“失范”行为的教师,社会的苛责尤为强烈。以至于当下社会对教师群体似乎都具有了道德上的偏见,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社会媒体因为个别的师德失范行为而无限放大,似乎这些个别的失范行为对于整个教师群体来说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笔者并没有为某些教师道德失范行为开脱之意,而是要强调一点,任何的教师个体,其本身也是一个生活于具体社会环境的“血肉”个体,其自身也有常人所具备的普通情感、欲望等。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任何教师个体都并非是仅仅具有高尚“神性”而没有普通“人性”的“圣人”。也正是这个原因,社会在对待教师时,不应该预设教师本身就是“圣人”这一前提,而应该从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个体、一个社会职业的现实出发,正确地看待某些教师道德失范的现象。在分析某些教师道德“失范”的案例时,应该首先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对特例的情况不应该将之“扩大化”,更不应该动不动就给整个教师群体带上某些特殊的“标签”。反观当下的社会,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一方面对某些个体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进行不公正、不客观的分析,并因此对整个教师群体带上“抹黑”性标签的事则常有发生。在媒体的某种不恰当“曝光”下,大量的社会普通民众则一哄而上,似乎在“分享”某些个别行为带来的恶俗“盛宴”,大有“里应外合”之势,不达淋漓畅快之目的决不罢休。试想,在这种恶性的社会舆论氛围之中,原本确是“圣洁”的师德能够顺利地生根发芽和成长吗?此境之下,所有教师,作为个人和群体都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面对社会、面对普通民众,这已是“扭曲”了的心灵,何来生发“圣洁”的道德之美?在整个社会的“恶意”关注下,教师群体的精神幸福已经丧失殆尽。试想,一个没有精神幸福的群体怎么可能在内心生发真正的“道德崇高感”之美呢?对于职业幸福,马克思曾经这样强调过:“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4]459试想,当同时代的人沉浸在“以恶为乐”、“以丑为美”的大气氛中时,又怎么可能生发社会职业人的正常的道德感、正常的幸福美之总体呢?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正常的师德发展也同样遵循这样的社会规律。简言之,没有美的社会、没有美的社会舆论,美的师德难以生根发芽。

教师论文范文第4篇

境界,育德也不例外。提升教师眼界,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读书。为此,学校多次开展读书征文活动,并精心挑选优秀图书赠给全体教职员工。《世界是平的》、《窗边的小豆豆》、《用生命润泽生命》、《影响教师的100个习惯》、《诗意人生与教师专业成长》等一大批书籍,让教师在文本知识提供的情感世界中陶冶情操,在先哲圣贤们的精神沃土中汲取营养。

二、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思

第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支持。为了展示学校师生风采,搭建社区、家长、学校之间合作互动的桥梁,学校经常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课堂教学展示、亲子活动、家庭教育咨询、心理健康咨询、青少年鹰眼健康咨询、作业展览、拓展课观摩、家委会活动、校长接待等,家长通过参加活动进一步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认同校园文化,共同营造学校和谐的育人氛围。

第二,在做好校内师德工作的同时,学校还以支教、托管和领衔项目形式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例如,支教工作。学校积极参与与外省市兄弟学校对口支援的各项工作,连续3年选派副校长带队、骨干教师参加的支教队伍,前往海南省陵水实验学校、屯昌育新中学、文昌田家炳中学开展支教工作,并以高度的责任心接待了这些学校教师来我校跟班学习。同时,我校部分教师作为暑期志愿者进入社区,组织当地学生度过一个更有意义的假期;还有教师作为第一届全国教师勇气更新活动的志愿者,在酷暑时节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提供服务。在活动中,大家体验到无私奉献所收获的真诚与快乐。

第三,以写促思,以思促发展。尽管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许多,但反思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途径。为此,我校采取了如下举措。一是读后感征文,以读促写,以写导读。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在读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教学实际撰写一篇读书心得或征文,所有文章都由校长批阅点评,挂在校园网上供所有教师交流和学习;几个学期下来,教师读书的自觉性和理论素养有了明显提高。学校还从中评选出优秀文章进行表彰,进一步激励教师读书的积极性,树立学习典型。通过一系列的自我感悟和同伴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教育为人民服务,教师为学生着想”的思想,形成人人争做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师德典型。二是专题征文,以写激情,以情动人。作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我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征文活动,教师深情地回顾自己教学生涯中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感受着教师这个职业的成就与幸福。三是实践记录,以写促研,以研兴教。教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研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让这些内敛的隐性经验显性化,督促教师养成实践记录、以写促研、以研兴教的习惯,学校以案例征集、论文征集等形式进行征集和评奖。

三、多元评价,全面激励

第一,让教师更了解学生———问卷调查。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应了解学生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为此,我们在全校40个班级中随机抽取学号开展问卷活动,问卷结果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进行反馈。从学生的评价和建议中,教师既看到了自己工作中尚需改进的地方,也为学生发自内心的建议而感动。有的教师说:“真没想到,那些看来似乎不懂事的孩子们,心里装着那么多对老师的关心和热爱!”这次调查,既让我们看到了存在于师生之间的问题,也拉近了师生相互了解的距离。

第二,让学生和家长发现身边的美———网络评选。为弘扬师德先进、树立师德典型,进一步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和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分别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和“金爱心教师”评选活动,每学年交替进行。为了认真做好每一次评选活动,我们对学生和家长的评语进行整理和归纳,并从中总结出南汇二中好教师标准:教师要具备宽容公正的品格,遵守承诺、言而有信,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博学多知、与时俱进;教师要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要善于与家长沟通、接受家长建议,能够营造微笑的生活、激情的课堂,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追求卓越,尊重学生、上课决不拖堂,要有幽默的魅力、让学习快乐起来。整个评选成为了教师学习、提高、交流以及师德建设的一个载体。通过网络评选活动,既发现了许多教师的优秀事迹,也增加了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教师工作的认同度,激励学校更好地为学生和家长服务。

教师论文范文第5篇

一、师德建设的策略

究竟该如何进行师德师风的建设?很多学校都意识到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但却没有有效的办法和途径来实施。大多数学校只是一味地安排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外参加相关的理论(讲理论、讲大道理)培训,而缺少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培训学习,所以多数教师也只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只能将其过一遍心,不能很好的理解消化,培训效果可想而知。其实,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作风建设和道德建设的主要方面,对于一个学校的科研能力的提升、社会影响的扩大、人文精神的培育、文化品味的形成以及学科建设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要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建立相应的机制,采取全方位的行动,笔者认为:第一,从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进行整体的策划,要有明确的目的与目标,从根本上树立学校良好的教育理念、精神追求、价值观,从而达到良好的学校风气。建立相应的职能部门,负责对师德师风建设的策划与实施。为保证师德建设正常有序的开展,职能部门要时时总结公布师德建设的进展。第二,组织系列培训。此培训不是片面的讲理论、讲大道理的一次性灌输式授课,应是与教师情况相结合的,有针对性的以教师活动为主的系列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以激发唤起,从而达到培训的目的。第三,定期开展相应的活动,以此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学生评选“我心中最完美的教师”活动,对评选出来的优秀教师,学校要进行专门的表彰奖励,学校的宣传部门做好宣传,可以向媒体推介,可以增强教师的自豪感。组织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活动,教师通过自我反思,来检查自己的不足,从而加以纠正提升自己。这种自我检查、自我批评、自我纠正、自我提升的办法,有助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从而使师德师风建设得以健康发展。第四,建立相应的机制。建立学校负责师德师风建设的职能部门,并定期组织本校师德师风问题的师生进行工作检查及考核,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能够得以有效的处理;建立奖惩制度制,每年度评选师德优秀教师,将师德表现作为评奖评优的首要条件。在同等条件下,师德表现突出的,在教师职务(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研究生导师遴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领军人物选培,各类高层次人才及资深教授、荣誉教授等评选中优先考虑;同时制定本校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并明文规定出现哪些言行可直接进入“不合格”等次,以示警醒。这些机制的建立,在执行实施前要在教师中做好充分的宣传,让教师参与讨论,达成共识。以上举措,若能坚持,一定会让学校树立良好的学校风气!

二、结语

近日,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提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发展的基石。,国民教育也好,平民教育也好,最核心的精神应该是教育的公平,而职业教育是实现公平教育的一个途径。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一线教师,最本质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要做好这项做基本的工作,教师更应该做到“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人范”,我们应该珍惜当前的大好形势,把自己的工作与祖国的发展相联系,把自己的教育与学生的未来相联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为学做出行为的榜样,真正的用自己的热情去感化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信其道,而循其步。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作者:尚亚刚单位:博兴县职业中专滨州市技师学院

教师论文范文第6篇

一、对教师教育行为的校正调节

调节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师德的基本功能。这里所说的调节功能,是指通过评价、命令、教育等方式或途径,指导或校正教师的行为,协调教师的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以达到教育目标的实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面对着复杂的矛盾关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需要一种调节机制。师德是帮助教师选择行为方式的最主要和有效的调节机制。师德以其特有的形式向教师呈现明确的行为准则或规范,鼓励和支持他们采取有利于教育目标实现、教育过程展开的行为,对于相反的行为则给予抑制和反对,从而促使教师和进入教育过程的其他各方建立协调一致的关系,顺利完成教育任务。教育实践中,调节教师行为的机制不限于师德一种。现在我们正努力追求的法制化社会,即依靠法制来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教育法制的完善,教育管理的法制化,也构成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这意味着法律同样是教师行为的调节机制,与师德在目的层面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由于法律是以具体条文的形式呈现,由政府专门机构特别制定并按一定程序强迫推行,因此它的优势和劣势都表现在外部强制性和不可随情势而论的呆板机械性。和法律相比,师德对人行为的约束更具温润圆透的特点,用一句俗话说就是更有人情味。在教育过程中,制度、条例或法律一旦建立就不能随意更变,因此它不能迅速准确地反映教育过程中的特殊矛盾。例如,教师守则中可能规定教师不能迟到早退,却不能明确说明在何种特殊情况下迟到早退是合理的、被允许的。这些条例、规定“就事论事”,在内容方面缺乏广泛包容性,因此对教师行为的调节在范围上有限。例如,“教师不能迟到早退”、“不能擅离岗位”等规定,都是针对某种或儿种具有行为,全没有“爱岗敬业”这一道德教条来得大方和游刃有余。正因为法律和行政规范、制度无法完全调节教师的教育行为,所以才需要更为灵活方便、广泛有效的师德规范莅临“指导”。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法律、行政制度和道德作为调节教师行为的三个方面,不是互不相关、截然分离的;实际上,法律和行政制度等等都需要道德的支持,具备道德的基础,体现道德的精神,否则它们就是非人性的或反人性的东西。反面而观,之所以在师德之外还要建立各种法律、行政制度,是因为师德的调节作用与方式是有限的。总体说来,师德的行为调节功能是通过社会舆论、教师个体的内心信念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力量来实现的,其基本作用方式是诉诸人内心的自觉自愿。所以,师德总是被人称为教师的内心大法。师德造成的社会舆论是调节教师行为的外在力量。当教师的行为符合师德要求时,社会舆论就会给予正面评价,教师会有积极的情绪、情感反应,并强化已有教育行为;当教师的行为有悖于师德要求,社会舆论就会对其进行谴责或批评,教师会有消极的情绪、情感反应,倾向于纠正原来的错误行为。社会舆论作为一种外在的道德力量,它的作用一是通过个人的内心自觉实现的;二是在法律、制度等强制手段无能为力时发挥独特作用。例如,教师对学生实行“攻心为上”的“心罚”,贬抑学生的人格,当法律还不能惩罚他时,道德法庭会执行对他的审判。

二、对教师的行为激励作用

师德对教师同样有激励功能,其功能主要是通过评价来实现。比所有具备此种道德取向的教师都会得到积极的舆论评价,被倡导、被赞赏、被鼓励。教育领域中评选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模范班主任等活动,就具体体现了这一点。有一点也许应该特别强调,即师德对教师进善取向的激励,不仅仅局限于“调节教师的道德行为”这样狭窄的一个方面。师德的激励功能有广泛的表现,它不仅看教师的道德行为效果,而且看道德行为动机;不仅看道德行为,而且看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态度、道德意志等素质发展情况。这充分体现出师德的丰富内涵,即只有道德的行为表现还不能说明拥有道德,师德的激励也就不单纯指向教师的道德行为。把师德单纯理解成外在的教育行为规范是很可悲的,因为这样的师德对教师来说只是一种束缚,是套在教师头上的紧箍咒。而实际上,师德不仅告诉我们该干什么,不应干什么,而且还明示我们如何干得更好,并使思想与行为统一。师德从不鼓励我们为沽名钓誉而做表面文章,从不逼迫我们成为道貌岸然,具有双重人格的伪君子;它提倡我们言行一致、心口统一,它鼓励我们言为心声、行为心表。教师真正拥有师德,表现为他自觉皈依师德,崇敬师德;社会真正形成良好的师德文化,表现在教师自愿投入师德怀抱,并使它成为自我追慕的精神财富。

作者:翟玉强 单位:吉林省汪清县天桥岭镇教育办

教师论文范文第7篇

1.教育环境畸形发展,职业意识严重缺失。“德育”是人才的灵魂;“体育”是人才成长的基础或者载体;“智育”是人才的具体内容。然而现实中评价一所大学的实力,毫不夸张地说,依靠的是所谓的专业“硬”实力,人才灵魂的“德育”和人才载体的“体育”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仅限于师范类院校而被重视,在其他专业类院校,重视的是仅限于与专业有关的“研究人员”,或者说是那些以研究为主的“教师”。对于全校思想政治理论、外语、体育、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等公共基础课,学校几乎都是采取最大班容量的授课方式。在教学型教师中,那些从事教育时间短、学历高、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的部分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身份的认识不到位。事实上,有52.3%的青年教师课后不愿主动与学生联系,缺乏“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自身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重视不够,只教书不育人;82.8%的学生不知道公共基础课任课教师的姓名。

2.行为不规范,态度不端正,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奉献精神。部分青年教师上课迟到早退,随意调、停课,上课接打手机,不注重仪表,信口开河等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备课、讲课、辅导、答疑应付了之,教学精力投入不足,仅有68.5%的青年教师能认真或较认真备课。学校缺乏人文养成、文化素养、人文精神等教育氛围。

二、教学型教师师德现状原因分析

1.自身修养缺乏等主观因素。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基本是80后,多为成长于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独生子女。这个时期,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精神文明相对滞后,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思想道德观念多元、多变。转型时期的独生子女特殊群体,主体意识增强,成就动机强烈,但是由于受思想修养、自身阅历、个性心理等自身因素的影响,这一代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和人生价值的选择存在较大的困惑和不确定性,道德认知和行为选择上的偏颇在所难免,当受到社会错误价值观和消极思潮的误导时,出现漠视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2.环境、文化及制度等客观因素。“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高校环境与整个社会的环境密切相关,甚至共生。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社会矛盾充斥着高校,社会上多元的利益实现模式带来了物质财富的迅速累积。高校教师收入偏低的事实,使得青年教师产生自我确证的心理困惑与压力;繁重的教学、科研以及学历普遍提高需要继续深造的工作压力;住房、家庭等现实问题的生活压力。一些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青年教师出现了漠视责任、追名逐利、弄虚作假等违德违规甚至违法行为。浮躁之风和功利心态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普遍的道德危机。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确立是一所高校内涵建设最艰难的事情,然而纵观我国高校跨越式发展进程,伴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城、新校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与这些硬实力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方面,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相对滞后;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功利思潮愈演愈烈。试想,一个青年教师整天生活在忙于拉关系、跑课题的氛围中,何谈教书育人、精耕细作。高校没有形成对青年教师具有感召力价值导向的文化氛围,何谈潜移默化,培养大师。高校普遍重视教师聘用、职称晋升、年度考核等激励机制上的科研成果和教学工作量等显性要素,而不重视或者忽略师德状况等隐性要素。尽管许多高校都强调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也制订了诸如“师德一票否决制”等措施,但大部分流于形式。由于缺乏科学的量化评价指标,师德建设的实效很不理想。

三、加强高校教学型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研究的对策

1.尽快完善教学型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突出教学特色,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大教学型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研究力度。在教学型教师师德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的前提下,加大教学特色的定量化比例。例如:学生及同行评价结果,教学工作量统计,教学基本功比赛成绩等。而且对于不同职称教师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初级和中级职称的教学型教师以考核教学基本功为重点,高级职称的教学型教师应以考核授课内容为重点。把隐形的师德通过这些具体内容以量化呈显性的考核指标,作为引进人才的准入门槛。坚决摒弃“唯学历”“唯职称”“唯成果”“唯科研”的考核方式,将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学术水平综合考察,在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2.确立教学型教师评价和激励的新机制。道德建设不能仅依靠道德主体自我约束来完成,必须依靠公正的制度。“离开制度的公正性来谈个人道德的修养和完善,甚至对个人提出严格的道德要求,那么,即使本人真诚相信和努力奉行这些要求,充其量也只是充当一个牧师的角色而已。”结合教学型教师的基本特点,针对性地建立充分体现以教学为特色的师德建设制度框架,依靠公正的制度来约束和导向,全面提升青年教师师德素养。首先,建立符合实际、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教学型教师道德考核体系。把相互尊重、平等的人格,积极向上、向善的心灵,关注学生未来发展、人生幸福的责任感,坦诚温暖的人文情怀等作为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考核指标,但是通常情况下这些无法量化的要素很难通过显性指标外显出来,而且没有体现出教学型教师的固有特征。因此,可以尝试一定数量的教学工作量代替科研及其他工作量,形成一种引导及激励措施。试想,一个兢兢业业、完成大量教学任务、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学型教师,如果缺乏一定的科研及其他奖项,终身得不到晋升机会,这公平合理吗?所以对教学型教师不能用简单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而应积极探索由多主体参与、符合教学型特色,便于操作的教师道德评价体系。其次,教学型教师道德考核体系必须与学校的实质性激励体系紧密相连。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学型教师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完成大量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在师德评价方面予以倾斜和奖励;对于师德行为高尚者,可以在职称晋升、住房分配、岗位津贴、课时酬金等方面加大奖励力度,提升教学型教师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对无视师德规范的教师,坚决给予严厉处罚,以产生警示作用。

3.对各种类型的教师进行师德理论教育,营造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必须明确道德、品德、职业道德、师德几个基本概念及其之间的联系;必须明确师德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必须明确不管是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教学型,还是班主任、辅导员型,最基本的身份首先是教师,就必须遵守教师基本道德规范。坚决打击师德沦丧、学术失范、学界腐败等现象,加强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大学教师的价值观教育。结合各自高校校园文化特点、校风校训精神,对师德优秀的教师,要理直气壮地树立榜样,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事迹,把人格魅力和模范行为生动地展现在广大教师面前;把道德说教与人格示范结合起来,开展新时期青年教师形象及素质讨论;通过每年教师节举行青年教师宣誓及召开师德论坛等形式,营造和强化青年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

4.解决教学型教师的现实需要。从青年教学型教师的角度出发,切实思考他们的现实需要。一些教学型教师为了增加收入,从事大量兼职工作而不屑授课;有些教学型教师疲于授课,无暇顾及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高校公共基础课的特性,决定了他们的科研难度比其他类型教师的科研难度更大,他们的收入比其他类型教师的收入更低。市场经济的今天,教学型教师在“忧道”与“忧贫”的现实冲突面前,选择“忧贫”的果决性远胜于其他类型的教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以研究型大学的青年教师为样本做过研究,得出“青年教师普遍感到压力较大或很大,大部分教师对物质生活感到不满意”的结论,教学型青年教师中大量人才的显性和隐性流失也就不难理解。只有切实关注教学型教师的经济收入、住房条件、政治待遇、职称晋升、科研项目申报、获奖评比等合理需求,只有把师德建设的要求与教学型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统筹考虑,教学型师德建设才能行之有

教师论文范文第8篇

优秀的教师爱生如子。爱是互相的,透过孩子们的眼神看到,他们对好老师依赖、信任与眷恋。教师是一种职业,学生是教师培育的对象。可这是一种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成长,他们无时无刻不再向外界获取信息,真正的好老师,是将传道者与父母亲二者的完美结合。语文之美,美在语文教师本质的无私善良,她用温柔的情感,呵护着每一个学生的稚嫩心灵。美在语文教师将语文教学当成人间精品一点点精雕细琢。

二、美在教学过程是有机的整体

教学过程为有机整体,这大概是我们在教学当中往往忽视的一点,我们往往只是单纯地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而已。曾经看过王老师和余老师的视频课堂,我发现将教学过程视为有机整体,不但可以使学生把握整体知识框架,而且可以使学生的情感意识得到升华。虽然二位老师没有将初高中的课堂情景给我们展现,但是,我能在老师的每一节课上感受到无论她们讲述哪个知识点,都是有头有尾,我想她们在正式上课时肯定也是这样的。一堂出色的语文课,大致如一篇优美的文章一样,风头豹尾,前呼后应。往往我们在平日里的教学之中,教导学生作文章之时,要前后呼应,突出中心。那在我们平日的教学之中,是否可以将这一写作手法,用于教学呢?语文之美,美在语文课堂应是一副精彩绝伦的美景,整幅图韵味十足,意味深远,让每一位观赏者都身心愉悦舒畅,获益匪浅。

三、美在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起引导作用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最多听到的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一次在听完某特级教师的语文课后,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一句话首先应该前后颠倒,其次应在“主体”后面加上“地位”,“主导”后面加上整节课完全是学生在自己操作,学生自己主持自己安排;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身后看他们如何自己获得心灵的感悟:主持人精彩的主持和回报,下面学生精彩发言,激烈的辩论,现在那个场面还在我头脑之中回荡。其实,学生们往往没有我们想象之中的那么差劲,只是缺乏教师给与机会展示,缺乏我们教师给与鼓励的肯定,缺乏教师在关键时刻给与恰切的指点与引导。语文之美,美在学生。将精彩一幕努力让学生们自己主宰,让他们自己体验美的过程,获得美的感受。

四、美在教师自身的个性化艺术魅力

优秀的教师他们身上有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才会吸引他人的注意,才会被众人所肯定。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们往往想从名师身上学到教学技巧,学到教学方法,或是想得到什么秘籍。从而自己在教学时,能用上,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老师能将学生的兴趣与方法统一,能将学生的动力与方向统一,更能将教学的过程与结果统一。在这三方统一的背后,是教师充分的准备;是教师丰厚的经验知识;更是教师教书与育人完美的结合。这便是优秀教学的艺术魅力所在。

五、结束语

教师论文范文第9篇

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

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首先,提起学生对

教材的兴趣,否则就是桥搭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二、在阅读上教师应做打开学生阅读视野的大门的钥匙。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的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学生光学会教材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在语文教学上就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发展课外阅读,开拓阅读视野。

语文教师要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就要求我们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课外学习。

怎样才能做好开拓学生阅读视野的钥匙呢?一、培养阅读兴趣,要给学生阅读自由,比如阅读内容,除不健康之外不管历史、科技、社会等都可以读。二、做好阅读指导,如怎样选书,怎样看书等都要做认真指导。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记读书笔记习惯,阅读中提问题的习惯等。

语文教师做好学生课外阅读工作,不仅对课堂教学有帮助,而且对学生自身发展也是个促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师的这项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三、在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上教师要做艺术感染的天使

人文精神不能靠强行说教传给学生,这样做会适得其反,人文精神传输重在熏陶,感染。

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到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这们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

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要在这几方面加强修养。首先是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即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有风度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作为的表帅。最后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创造这些美。

四、在创新精神上做学生的开路先锋

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传统教育上教师处于学生之上,其思想统治束缚着学生的思想。如:要听老师的话,要按老师要求的去做,似乎老师是真理之神,一切都是正确的,不容许学生对自己去怀疑甚至批判,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勇于担负起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

教师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师范专科学校教师教育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师范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师专)已由单一的教师教育办学格局转为教师教育与高职教育共存发展。教师教育在“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转型中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先,培养目标的下移,由培养合格的初中教师转为培养小学教师;其次,小学教师已经由量的需求转为质的需要,必须以内涵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教师。再次,教师要由熟悉的初中教师的培养方式转为小学教师的培养方式,这对每一个教师都是一种考验。新的挑战也为师专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明确发展路向,师专的教师教育,应该大有作为。

一、发挥优势,树立为国家培养基层人才的自信心

师专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功不可没。近十几年来教师教育改革进行得非常神速,中师资源几乎丧失殆尽,相当多的师专或独立升格,或与有关院校合并后升格。目前,仅存的师专不足50所,其中80%以上分布在地(市)一级,是地(市)唯一的一所高等学校。顺应师范教育的转型,师专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培养重点转向为国家培养基层人才(小学教师)。

一是源于转型的培养目标要求师范教育体系由三级向二级转变,取消原来的中师,小学教师的培养任务由师专承担。

二是源于师专大多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在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尤其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优势,为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本科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对培养普通小学师资兴趣不大。1998年教育部师范司正式启动“面向21世纪培养专、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专业建设”项目,从此,我国开始了高师院校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尝试。2002年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被正式列入国家教育部设置的本科专业目录,小学教师培养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中。截止到2005年,全国高师本科院校有96所,培养本专科师范生的综合性非师范院校达到207所。而目前全国仅有97所高等院校开设小学教育专业,大多数高等院校对培养小学教师兴趣不大。“本来期望其他大学都来培养师资,但综合性大学对培养普通中小学师资根本没有兴趣”。这为师专发挥优势占领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四是本科师范院校(或综合性高校)在“教师职前培养中“去农村化”非常严重,师专仍是农村师资的培养主体。多数师范院校(或综合性高校)培养农村教师的目标不明,他们普遍缺乏培养农村小学教师的经验,相关师资也缺乏农村教育体验,对农村教育教学规律,农村中小学生的特点,适合农村学校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了解不够,培养的学生也极少愿意回到农村,特别是“村小”任教。而师专所具有的处于地级市的地理位置和培养农村初中教师的经验,使其熟悉农村、了解农村中小学校和中小学生,在培养农村师资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可见,师范专科学校的教师教育在农村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要树立信心,加强内涵建设,努力为农村教育输送更多的高素质的毕业生,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科学定位,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

学校办学定位是事关学校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是大学的理想与价值追求的体现与反映,是办学成败的关键。师专的教师教育要走好转型发展这步棋,首先,要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对教师教育进行科学定位。师专教师教育的定位要立足于自身的办学实力和现实状况,从自身的校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同时要考虑地方性和市场性。只有准确、合理的定位,才能保证教师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师专教师教育的定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办学方向定位。师专大多分布在各地级市,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依托地方,这是师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而教师教育应以满足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主线来确定办学目标,为农村地区“两基”成果巩固和发展需要,做强做优教师教育。二是培养目标定位。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优质师资奇缺,部分边远山区的初中教师仍需要师专培养。因此,师专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服务地方农村地区小学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教育理念先进、师德良好、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强、体魄健全、学生欢迎、人民满意的优质基础教育师资”比较切合实际;三是服务面向定位。师专是地方高校,教师教育在服务面向上理应发挥地方优势。立足地方、服务基层,为提升地方基础教育品质提供丰富的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四是办学特色定位。办学特色对高校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高校只有在某方面有所突破,形成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发展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地方师范院校来说,其办学特色不能离开“师范性”和“地方性”两个基本前提。因此,师专应针对自身的特点培养优秀的小学师资,占领农村小学师资市场等方面形成办学优势和特色,从而更好地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服务。

三、产学结合,实现校校合作双赢

产学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师专教师教育产学结合主要是通过教学与生产冲小学校)、科研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地方输送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在“依托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三个不同层次上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依托基础教育。教师教育应紧紧依托农村基础教育对人才的素质需要、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资源、学校的教育教学场地等进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农村学校的实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设置、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基础教育提供较高水平的师资来源;让中小学及其优秀教师参与到教师教育体系中来,共同培养未来教师。通过选派中小学的优秀教师作为师专的兼职教师、为师范生开设专题讲座,使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实践层面的最新发展动态,丰富师范生的感性经验;依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场地和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共建教育实践基地,搭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系的桥梁,为师范生的教育见习、顶岗实习提供便利,为师专教师的教育研究提供平台。

服务基础教育。这应该是师范院校的一个重要使命,一项基本职能。因此,师专教师教育要立足于地方基础教育的发展,不断引导教师面向基层,服务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要主动走出去,进入地方,深入农村中小学,在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为农村中小学校提供全面支持。首先,积极回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充分考虑并满足中小学的需要。其次,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不仅进行理论培训,还要参与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指导。再次,主动与中小学开展课题合作研究。使研究做到即时现用,有效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引领基础教育。实质就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引领具有以下特点:客观性(依据客观实际情况);创新性(提供有效的帮

助);示范性(发挥辐射作用);实践性(深人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高师院校积聚了一批教育研究人员,其学科构成与中小学相对应,并有一定的沟通渠道,高师院校引领基础教育比其他院校更有优势。“引领的基础是研究和参与。师专的研究人员和教师要深人中小学教育教学一线,与教育实际工作者展开合作对话,在合作对话中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一线教师并开展教育教学的行动研究。应避免教育研究人员与中小学一线工作者之间产生“生产——消费”“传授一接受”的单向关系。

在产学有机结合中,中小学校可以获得师专的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支撑和研究成果支持得以实现改善。教师可以获得师专的专业人员支援得以发展,师专在人才共育和实践基地共建中达成人才培养日标,教育研究人员能够在一线的研究中获得新的理论生长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为专业的持续发展注入生命力,从而实现产学结合、校校联动、合作共赢的格局。

四、加强建设,以品牌求发展

师专的教师教育要做强做优,关键在于加强建设,把教师教育打造成品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与本科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师范大学拼学术研究、全国知名度不是师专的长处,坚持打造“精品师范”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求特色、创品牌,在地方形成一枝独秀不是不可能。因此,要加强建设,完善机制,重视规划,保证投入,确保形成地方品牌。须抓住几个最关键环节: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国以来,师专办学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培养合格的初中教师。教学过程普遍存在重教师传授,轻学生研究;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理论学习,轻实践应用;重专业知识,轻职业技能。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工作的适应期长。在新的形势下,师专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尤为迫切,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下移的现实,可采用“l+l+l”的培养模式,即建立“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教师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小学教师需要的是宽广而不是专深的专业知识,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有较强的职业技能,而且他们最好在艺术方面有所专长。因此,在第一年的通识教育阶段,应注重文理渗透,重视培养艺术修养,学生集中修完公共专业课、专业通修课。第二年学生集中一年时间修完学科专业课程,最后一年修完教师教育课程,完成教育实习、自主研习和实践活动训练。该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有利于综合型、多能型小学教师的培养。

二是课程建设。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在课程设置方面不能简单照搬原来培养初中教师的课程来培养小学教师。应以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反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的新要求和农村学校的实际设置课程。在课程体系、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要加大课程建设的力度,建立课程负责人制,由课程负责人组建教学团队,围绕该课程进行精品课程、网络课程、重点教材、教改项目等建设。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力求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了解,树立扎根农村教育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