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课改论文

教师课改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教师课改管理论文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发展的进代、挑战的进代、竞争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新进代里,教育将继续担负着振兴经济、振兴民族、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

为适应时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关键。新课程、新教材是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编制的,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都要经受新课程的洗礼。因此,语文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否适应课改革的要求,每位语文教师都应在新课程实施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当前课程改革要求。

一、面对课改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当前,面对语文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必要的观念更新,课程改革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教师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更新观念。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自已的课堂教学。在传授多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时行思想道德教育,实现“以德治校”。同时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要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改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能教职工各种类型的学生,并使他们各自的特长都充分得到发挥。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终生学习。只有这样才会“与时俱进”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种种新问题材的挑战。

二、做好课改中教师角色的变化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1、由权威者向参与者,激励者转变

要培养学生装创新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师放下权威,师长的架子,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实现生命的超越。

全文阅读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摘要]20世纪,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经历了由设置独立的“定向型”师范体系向设置多元的“开放型”教师培训体系的过渡,存在诸多问题,如在课程设置上教育类课程比重较低;在课程传授方法上,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价值取向上,我们应该转向实用和技术取向;相应地,在课程结构、课程模式等方面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主要由独立的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和教育学院承担,部分综合性大学也成立了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培训中心和进修中心,但由于起步晚,部分已参与教师培训和培养,部分还处于边缘化状态。虽然在世纪初终于开始了由独立的“定向型”师范体系向多元的“开放型”教师培训体系的过渡,但反对师范教育的呼声从未间断。如何加强我国职前教师教育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我国师范类院校和非师范院校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存在着两类职前教师教育制度。一类是原有的各类师范院校开办的师范专业,这类学校是教师教育的主力军。另一类是部分综合性大学开办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研究机构,部分承担教师教育的任务,与前者相比,这类学校的教师教育才起步。师范大学转型和教育学院的组建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普遍性的课程设置问题。主要表现在:

其一,我国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教育学院”的成功办学模式,眼下在综合大学组建的教育学院,还不能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这些高校大多对教师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教师教育在整个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不高。尤其是合并类综合性大学,学校的兴奋点是在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在全国的综合排名上,因而建多少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多少博士点、硕士点等等,才是学校关注的重点。非师范院校开办的教师教育专业化特色淡化表现在课程安排上,教育类课程比重较低,大多高校教育类课程只占全部课程的10%左右,而公共学科课程则占到全部课程的40%左右,学科专业课程占50%左右。

其二,传统师范大学混合式的教师培养模式根深蒂固,师范性已经渗透在各个专业的办学理念和行为方式之中。各专业学院与教师教育分离,在短期内还难以适应。各类高等师范教育机构在盲目向综合大学看齐的价值取向驱动下,课程存在着严重的窄、旧、杂、空的弊端,课程结构极不协调,其中学科专业课程比例过大,占72%,而教育专业课仅占7%,公共基础课程占21%,教育实习仅为6周。

其三,地方师范大学理应承担相当规模的高中教师的培养任务,新组建的教育学院还不能全部承担本科和教育硕士层次教师教育的任务。因此,地方师范大学的转型以及新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建立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全文阅读

语文教师课改研究论文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发展的进代、挑战的进代、竞争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新进代里,教育将继续担负着振兴经济、振兴民族、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

为适应时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关键。新课程、新教材是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编制的,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都要经受新课程的洗礼。因此,语文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否适应课改革的要求,每位语文教师都应在新课程实施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当前课程改革要求。

一、面对课改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当前,面对语文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必要的观念更新,课程改革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教师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更新观念。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自已的课堂教学。在传授多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时行思想道德教育,实现“以德治校”。同时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要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改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能教职工各种类型的学生,并使他们各自的特长都充分得到发挥。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终生学习。只有这样才会“与时俱进”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种种新问题材的挑战。

二、做好课改中教师角色的变化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1、由权威者向参与者,激励者转变

要培养学生装创新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师放下权威,师长的架子,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实现生命的超越。

全文阅读

新课改下教师教学论文

一、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一)教学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教学作为一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体。一方面,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教学活动中不可互相代替的两方面,分别决定了教学活动的共性与个性、客观性与主观性、可重复性与创造性、概括性与情境性等;另一方面,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又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共同决定着教学的过程,两者缺一不可。缺乏科学性的教学是无法保证教学的目的与计划的正常实现,而缺乏艺术的教学则往往是没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教学,只有艺术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结合,教学才为有其独特之处的社会活动。所以,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不仅要求教师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具备高超的教学技能。

(二)教学的不确定性而非统一化,使因材施教成为一种趋势

传统的教学大多都是统一化的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评价标准等的统一,整齐划一成了传统教学的标志。这种统一化的教学严重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与多元化发展,失去了教育本真的追求。教师眼里没有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只有被工厂加工出来的一模一样的相同型号的机器,这样的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着截然不同的内在需要,于是,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便应运而生,成为教师在教学中的追求。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应该被视为一种天然的宝贵教学资源加以区别对待。每个学生都有其不确定的方面,使得教学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也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提供了空间。

(三)教学的自主性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其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努力地去实践,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是理论自身无法全部预料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较高的教学智慧,要具备去解决这些“防不胜防”问题的技巧。教师应自主参与,充分发挥自主性,积极地做出改变,才能适应“新教育”。教学大纲变成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对学科内容中各章节的具体要求没有了,课时规定没有了,难度和深度要求的具体规定没有了,教学顺序的要求也没有了。教学不能仅仅依赖于教科书和教参,教材中的内容也不再是考试的唯一依据,不再起支配作用。课程标准只是要求学生在学完某一门学科后要达到怎样的目标,但是教师自主选择什么样的教材、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手段等来完成这些目标最终还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教学的民主性与创造性

全文阅读

教师课程改革论文

一、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内生动力为何缺失

1.全社会氤氲着一种不合理的教师观在日常生活和学术讨论中,相对于教师观,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学生观,并经过艰苦的“去蔽”过程,将学生从类似于“容器”般物的隐喻回归到生命的本质属性上来。事实上,教师观也亟需一个“去蔽”的过程,甚至这一需要要比学生观迫切百倍。因为遮蔽在教师头上的雾气依旧弥漫的情况下,学生的天空不可能一片晴天。也许有人会心生疑问,教师一直被社会赋予“园丁”、“蜡烛”、“春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美誉,何谈不合理的教师观呢?在笔者看来,这些所谓的美誉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正是遮蔽教师本真的固见,教师已然成为家长期望子女成龙成凤、教育主管部门完成教育规划、学校提高升学率、专家实施教育理念的工具,充斥耳际的都是为了学生的进步、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应该怎么去做”,并且教师所做的因为美誉所彰显的“无私”、“奉献”、“牺牲”等伟大精神而被视为理应如此,从而绝少去主动征询教师“您认为可以怎么去做”。比如,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虽然以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内生动力为初衷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然而很多教师培训却变成了“领导的训话会”、“模式的宣讲会”、“专家的成果展示会”,既没有在培训前对将要接受培训的教师进行前期调研,来明晰他们教学生活中所面对的实际问题,也没有在培训的过程中给出一些空间来供教师表达看法,更没有在培训之后对培训内容的后续影响作跟踪式调查。教师在氤氲着“视教师为工具”的教师观的社会里,在来自多方面的种种“指令”和“要求”下疲于应付,在自我定位上很难将自己视为课程改革的真正主体,而只是被动地去做课程改革忠实的“执行者”和“服从者”,自然对于课程改革的前因后果、理念的内蕴精神、纲要标准的内容解读没有探究的兴趣和意愿,因为这些事情在他们看来并不是自己“份内”的事。

2.教师心怀“恐惧”地参与课程改革对于教师的恐惧,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ParkerJ.Palmer)曾指出,“当我们(指教师)试图把我们自己及学科与学生相联系时,我们会使得我们自己,还有学科,都容易受到漠视、评判、嘲讽的伤害”,“为了减少我们易受到的伤害,我们与学科分离,与学生分离,甚至与我们自己分离。”正是由于心怀恐惧,教学实践中人与人之间构筑成一个相互防范的网络,就此笔者曾撰文指出,“在这样的网络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无法获取充分的空间可以真正地发挥自主性,在这个网络里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往往也是不准确的。”回到第一部分的案例中去,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该教师在我们听课时会选择自己驾驭不了的组织辩论的教学方式?为什么不去讲教材中的内容?为什么听课的同事在评课时不涉及教学中所存在的任何问题?因为我们作为研究者和显在或潜在的评价者进入教学实践的场域之后,成为了教师的提防对象,他们认为最安全的做法是将自己真实的想法深藏,使自己的教学行为起码在形式上符合当前流行的外在评价标准,而在意见表达时始终与集体意见保持一致。曾有一位教师敞开心扉地对笔者说,“现在家长向课堂教学要学生的成绩,领导向课堂教学要改革的成绩,研究者向课堂教学要理念实施的成绩,于是,我们不得不准备给家长听的课、给领导听的课、给专家听的课等多种课型。”在这种境况下,教师分身乏术,有时甚至顾此失彼,这也许就是帕克·帕尔默所说的“自我保护”性的自我与实践的分裂。当教师不愿或不敢在自我的教学实践中展现“我的教学观”、“我的教学智慧”,而封闭自我的心灵与思维时,其参与课程改革的内生动力之火也就随之熄灭了。

二、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内生动力培育的途径

1.以生命的视角来认识教师无论是将教师推上“神坛”成为身具美德、肩负特别责任的“圣人”,还是将教师拉下“神坛”成为实现特定目的的“工具”,都漠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教师既不是无所不能的神人,也不是只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躯体,他(她)是具有个性化的知识、能力、爱好、情感、价值观以及家庭的生命的存在。全社会只有理性地去看待教师,将教师视为日常生活中的一员,教师才能够从外部强加的种种桎梏中解脱出来,寻回本真的自我,并缝合课堂教学中的“我”与日常生活中的“我”的裂缝,敢于也愿意在课程改革中表达“我的意见”、“我的看法”。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改变过去“跪着教书”的姿态,以一个整体的人的姿态站立于社会之中,心怀一份教学的信念和自我完善的追求投入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而这一点是单纯依靠增加财政拨款、优化教学设施、重新编制课程等措施所无法实现的。

2.以“和而不同”的方法论来推进课程改革“和而不同”是典型的中国本土生长的方法论,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这里,“和”并不等于“整齐划一”,而是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那种隐藏自我观点所形成的单调的、僵化的“同”是被批判的对象。为此,“和而不同”方法论的要点在于容“不同”方能达到“和”的境界。需要指出的是,“和而不同”的方法论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以及“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等主张是相呼应的,即这里的“和”并不是通过“强施”达成的和,“不同”也不是偏执而达成的刻意的异。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中间充斥着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之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之间所形成的种种关系,这是任何一种所谓的“理念”和“模式”都无法按照统一的方案来解决的,它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来适时应对。这也意味着“理念”和“模式”所能发挥作用的层面主要在观念引导层面,而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层面则需要教师在内化“理念”和“模式”内蕴精神的基础上,依据自身特点和教学实际来自主设计合适的教学方式策略,并根据实施效果对已有的“理念”和“模式”进行反思、批判以及改造。当课程改革为教师们构建不同风格的课堂教学提供充分空间的时候,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内生动力也便被激发出来,一种五彩缤纷、繁荣向上的改革局面才能够得以实现。

3.以专业发展为目的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日本教育家佐藤学(ManabuSato)认为,“学校这样一个场所,即便外面如何采取改革的措施,内部倘若不同时改革,也会是无动于衷的保守的场所”,“而学校内部的改革能否实现,取决于教师们能否构筑起将彼此的实践相互公开、相互批评、合作创造的关系。”构建以专业发展为旨归的教师成长共同体便是构筑起这一关系的重要体现。在我国的学校管理体系中,一直存在着学科教研组的组织,它为教师群体开展合作活动搭建了平台,这些活动包括集体备课、集体听课等,但其活动的聚焦点大多集中在某一节课怎么样,而非教师的专业成长上。为此,活动的话语权大多为骨干教师所掌握,其他教师多为被动参与,从思想上将同事间的合作视为一种形式大于内容的活动方式。针对这一现象,佐藤学指出“如果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打开教室的大门,并且从内部彻底粉碎这种权力关系,那么,学校的改革是不可能实现的。”也就是说,对于学校里的课程改革来说,只有教师个体的投入是不够的,它需要的是教师群体的全身心投入。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将教师间的合作活动由甄选意义上的结果性评价功能转变为发展意义上的过程性评价功能,去除教师在参与合作活动时封闭自我的盔甲,使教师群体作为协同发展的成长共同体来参与学校的课程改革。总之,对于课程改革来说,能否形成有益于培育教师内生动力的土壤,并将这一动力很好地激发出来,是影响到改革成败的关键。而这一点并不能仅存于认识层面,它需要全社会每一个关心课程改革的人,尤其是与之密切相关的教师、教育主管人员、家长、专家学者等群体的共同努力,并且这也将是一项长期的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落实的工作。

作者:齐军 李文珠

全文阅读

教师成长下课改论文

一、多元评价激励教师成长

教师团队的打造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通过优秀教师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充分调动与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其职业认同和归宿感,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和源泉。推评课改先锋。以工作一年以上的教师为评价对象,期末召开学校教师大会,从候选人名单中推荐10名教师,学校课改领导小组根据被推荐者的课改研究情况、教学效果等综合评价,认定其中6名为课改先锋。星级教师评定。以全体教师为评定对象,根据教师课改常规工作和教师讲坛、主讲研究课的考核,教学质量及生评教情况等综合排名,得分排在前1/2的教师晋升一颗星。名师骨干教师评定。以全体教师为评定对象,对教师讲坛、课改课堂、教学质量、个性得分等进行综合评价,分别评出一、二、三级骨干教师和名师。

二、搭建平台助推教师成长

教师的成长就像植物的生长,需要肥沃的土壤、温润的雨露和丰沛的阳光;学校要为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提供充足的能量,输送精神养料,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特别是青年教师初涉教坛,更需扶持和鼓励。一是相互交流的平台。学校每周“三个一”的交流活动,即一次集体备课,同年级学科组教师进行交流,实行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督查人),力求实效;一次教研组晒评课活动;一次研究课,定时间、定主题、定对象,一周一次,听一节评一节,全体教师参与来解决重点问题。二是反思提升的平台。通过三个反思(平时反思、周反思和学期反思),总结自己的成绩,发现自己的问题,通过富有实效的反思让理论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提升了教师的实战水平。三是展示分享的平台。教师参加“两课一坛”(晒课、研究课及教师讲坛)展示活动;教师讲坛采用讲、议、评的形式,教师们分享主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生活感悟,在互动中拓宽视野、更新观念,进而提升精神境界。

三、精细管理服务教师成长

一是编写课改手册。为深入推进课改工作、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需要建立一个科学严谨、公平民主的管理体制,构建一套循序渐进、高效平等的教师发展体系。为此,我校成立了三个“中心”,即教学管理中心、学生管理中心和服务宣传中心;并制定课改制度,采用“教研组质量协作体”评价方式,使教研组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发挥教研组教与研的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和学校的发展。

二是走进教师心灵。构筑精神家园,营造温暖的人文环境,充分尊重、理解信任、关怀激励、真诚宽容每一位教职员工。缓解教师在社会、家庭和工作中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与自信心。例如,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天一杯牛奶,香甜可口的牛奶滋润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心田;每天一次阳光体育运动,做韵律操、打篮球、打羽毛球等,丰富的体育活动使教师身心愉悦、精神振奋;每月一次民主生活会,举办家属职工联谊、年级组趣味运动会等,每位教师都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和幸福;每学期一次送温暖活动,校领导走进有困难的教职工家庭,送去真诚的慰问和关心。教师在享受教育职业的成功与幸福的同时,也推动了学校的持续发展。

三是实现自我价值。在学校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强化感恩教育,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大力介绍、表彰先进教师及先进事迹;每年教师节和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期间,隆重表彰“十佳教师”与优秀班主任;并通过镇里主办的报刊大力推荐我校名师、骨干教师和课改先锋。

全文阅读

教师学习论文:新课改教师的学习综述

本文作者:丁峙工作单位:河南省开封市回民中学

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拥有广博的知识。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要求教师要终身学习,作为一名教师,要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古人也曾训诫我们:“板凳要坐十年冷,学问不做半点空”。在当今喧嚣、浮躁的社会,教师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坚守住心灵的一片净土,神圣的精神家园。因为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他们行为的示范者,引领者。新课改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而教师就要首先成为终身学习者。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得更直接:“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教师就应当是什么人。”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通过不断学习、充电,提高和完善自己,记住陶行知先生的教诲:“因为必定要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是落实新课程,实施新课改的需要。同志曾说过:“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的问题”。这个论断一语破的,十分中肯,而又千真万确。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教师必须广泛学习,更新和扩展知识,建立一个科学的、合理的、适应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体系,才能适应新课改下的教育教学工作。王充曾告诫我们“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在新课改下提倡开放式课堂教学,学生思维活跃,激情飞扬,无论教师课前多么完美的预设,在课堂上都有可能面临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挑战,学生会提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不能仅仅靠所谓的“教学机智”来处理,需要教师的真才实学;更不能仅仅依靠教师诚实的“不知道”来解决,需要教师的博学多才。要实现课程改革,培养新世纪人才,教师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拥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2010年7月召开的全国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和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12)》,都把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提了出来。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颁布《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中学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其实,早在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就提出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如今,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而这种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是教师从接受师范教育的学生到初任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学者型教师、实践教育家的持续发展的过程。简而言之,是教师从职业型教师、事业型教师到专业化教师的发展过程,是从教书匠、教师到专家的发展变化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全文阅读

教师新课程改革论文

一、建立小组,选拔组长

我们的习惯是:以6—8人为一小组,男女搭配。由班主任协同各科教师对班内成员进行分组,遵循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所谓“组内异质”就是挑选不同层次、不同专长的学生聚集一组,形成“群英荟萃”之势。对于偏科学生,促其寻找优势学科的方法技巧,再将这些方法技巧传授到全组,甚至其他各个小组。这样,优劣势学科学生相互彼此“接轨”,让学生在充分保持优势学科的基点上去填补弱势学科的不足。从而达到均衡发展的目的。所谓“组间同质”就是尽量做到各小组成员之间综合实力均衡,以便展开公平竞争。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使命感、责任感,小组始建之时,教师的秘密武器之一是———任命两个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为学习小组长和行政小组长,将其管理方式及作派树为楷模,让小组成员效仿并可依实际情况再有所创新。当一切准备就绪后,教师再次抛出另一个秘密武器———依序变换各小组成员角色,就是采用轮流值周的办法,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尝试一下做领导的角色。这个时候,让学生在感觉到成就感的同时,再让他们感觉到肩负小组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他们的班级主人翁意识,而后,他们会在各种活动中身先士卒,做出榜样。然后再趁热打铁,竞争上岗。每个月每个小组评选出优秀小组长,每个学期在全班评选出最有人气小组长,并施以奖励机制。几轮下来就由学生推选出最合适的组长人选。这样,不仅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班骨干的标准去要求自己,还能激发他们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做到心服口服,在小小课堂中也会涌现出更多的“班级新星”。这岂不是一举多得吗?

二、给小组命名,并设计组徽和组训

就像我们每人都有名字一样,每个小组作为一个整体,都要有自己独特响亮的名字,这个名字既是小组的口号,也是小组的奋斗目标。把它写在学生眼前的组牌上,让它时时刻刻提醒学生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奋斗。另外,还根据学生的要求设计了组徽和组训。写在了本组的黑板上,以此来激励大家时刻进步。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曾经就小组名称、组徽、组训展开过热烈的讨论,比如,“扬帆”小组,组训是扬起生命的风帆,准备远航,寻找自己生命的真谛。组徽是一支扬帆起航的小船。“星梦”小组,组训是坚持不懈,放飞梦想,炫丽星组,永放光芒。组徽是五颗小星环绕着一颗大星。另外,还有“雄鹰”“阳光”“慧心”“腾飞”等等名称,命名在一定程度上也彰显了他们内在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和竞争意识,学习氛围也逐渐浓厚。

三、培训小组长

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所以培训小组长至关重要,这时就要亮出我们的又一个秘密武器———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这样不但可以洞察他们一周之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而且还能使小组长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从而更好地为班级服务。在此基础上在对他们一周内的班级工作和平时表现进行及时评价,肯定他们的成绩,并指出不足,引以为戒。另外我们还要鼓励学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培养学科组长,这样不但可以给学减轻负担,而且也能调动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训练组员,两手一起抓,充分运用表扬机制

有许多教师担心成绩差异生混在一起,使品学兼优的学生被异化。其实,这种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的本性确实会让一部分学生流于涣散状态。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秘密武器就是两手一起抓,一手抓优等生,另一手更要关注差生———我们做的就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职业的神圣,就体现于此了。我们作为执教者,就应该用平视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我们的秘密武器就是深入学生,灵敏捕捉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影踪动向,教他们在小组中学会分工合作,鼓励他们全员参与,一旦发现其闪光点,立即将其扩大化。哪怕他的闪光点是一闪即逝的火花,我们也要将他的“星星之火”转成“燎原之势”。给他们足够的信心。让每一个学生每节课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全文阅读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观念改革论文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它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那么,对一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面对这次课改呢?

首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然后,要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执着地研究,不断地实践,立志在为课改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新世纪优秀的语文老师。

其次,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要准确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重新认识教学内容。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课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今后的教师,不应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课程的建设者。

二是重新认识语文教学。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今后的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与鱼”,终年辛劳而收效甚微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与渔”,教导孩子拥抱生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教练,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

新课程期待着老师们重新审视对职业角色的定位,把自己从“神坛”中请下来,能与生为善;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敢自以为非。期待着老师们正确地发掘其内涵,变通地实践其要求,给学生烹调出丰盛的素养套餐。期待着老师们来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对这个大课题,面对新课改,让我们大胆地去实践,留下我们共同探索的足迹吧!

全文阅读

教师课改下的当代文学论文

一、教师的一个重要工作

是根据专业特征对这门课程进行重新定位,改变专业不同但课程定位趋同的现象。之所以学生会觉得课程难度大,有畏难心理,还是因为最初此门课程是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名,“文学史”课程所要求的学习目标对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确实是过高。不同专业的学生基本能力构成并不相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主要生源是艺术特长生,理论课并非他们的专长,他们的专业培养目的也不是研究型人才,而是要成长为应用型人才。所以,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回落到文学阅读,以“作品赏析”为主,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析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从而具备较强的艺术鉴赏能力。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也都要作出改变。教学内容方面,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发展线索,每个时代的重要作家与他们的代表性作品,是此门课程学习的基础知识,不能全部砍掉。而且鉴于课时的限制,一两个学期的课不可能穷尽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所有内容,也能够为学生进一步自学提供线索。但所占比例应缩减,可在课程开始时用两个学时先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轮廓介绍给学生,之后再穿插在作家作品的讲解中。每个阶段文学发展的社会背景与总体特征,本来也是理解作家作品的一项重要内容,将两者融为一体,学生能够渐次吸收,比一次性将“史”的线索强灌给学生的教学效果要好。

二、作品赏析是课程的主要内容

但不宜过于分散,应精选每个时期的典型代表,每次课两个课时,主攻一个作家一部作品。大一学生还是初学者,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了解只是基于中学阶段零散的阅读,阅读量较多的学生也没有文学史的意识,求多对初学者来讲并非好事,往往会生出杂乱无章之感,抓不着头绪,最后收获就很少。诸如鲁迅,他的经典作品数量很多,如果为了求全一个课时讲四五篇甚至更多,每篇分配到的时间短自然就不能细读,学生只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久而久之学习兴趣自然大减。其实鲁迅的《祝福》、《孔乙己》、《药》等作品学生之前都学习过,“阿 Q 精神”说起来都头头是道,不必再重复,可从学生不太熟悉的篇目中选一篇进行细读。当然,经典的标准有争议,所以教师要做好统筹规划工作,综合教师的研究专长、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总体安排等因素,在篇目安排上尽可能兼及各种体裁、不同风格的作品,尽可能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文学鉴赏方法。进入文本细读之前,应先对作家生平创作等背景知识稍作讲解,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作家有虽简单但较为完整的认识,弥补单篇细读容易留下“以偏概全”印象的弊端,也培养学生对该作家进一步的阅读兴趣。在细读文本过程中,也可穿插其他作品相互比较。以《狂人日记》为例,讲到“看客”时可联系到祥林嫂、孔乙己周围的看客们,即便以前学习时未有讲到,在熟悉故事的支撑下,学生自然能够加深对“看客”的理解与认识;讲到“吃人”情节时,也可联系到《药》等作品,如果对学生“吃人”的象征涵义掌握情况良好,甚至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狂人”吃人与华小栓吃夏瑜血馒头的异同,进而分析国民性及知识分子问题。同样的,其他作家作品也可拿来比较,纵横比较之下,拓展知识面自不必说,对深层次把握作品也是非常有益。教学方法也应多样化。

三、传统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主

这对初学者来说也并不全是坏事,在几乎不了解一门课程的背景下,学生需要先学习。在学生打好基础之后,教师则应采取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避免“填鸭”。每个班上经常主动发言的学生一般只有十多位,为了调动很少发言或从不主动发言的学生的积极性,开初需要进行强制性的提问,由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逐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诸如叶绍钧的《潘先生在难中》,作家安排了很多细节刻画潘先生这一人物,像是下火车后与妻儿走散而生出家破人亡之感这一细节,因为很多学生都有挤火车与同行人暂时走散的经验,不管何种程度的学生都可就此对潘先生的性格作出点评,有学生会认为这是潘先生爱家爱妻爱子的表现,也有学生表示反对,认为潘先生未免太大惊小怪,不过走散而已不至于就家破人亡了。有争论就有思考,老师再加以引导,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堂讨论也是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很多同学都是心里明白但说不出来,到后期这种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讲,文学与影像的互读、讲授与表演的结合是结合了文学与影视两者专长的教学方式,也为学生所欢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很多名著都已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或话剧,影像的加入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改编与原著之间的差异也是很好的思考点,像是电影《家》与小说虽然故事走向一致,但很多细节不同。以瑞珏难产死亡为例,小说中高觉新就在产房外,电影中高觉新则是被家人强硬拦住未去探望瑞珏。将这种差异比较布置给学生,让学生结合专业特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提升了文学鉴赏能力,也巩固了专业知识。表演的进入课堂也是如此,将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截取出来让学生表演并对自己的表演加以陈述,他们的表演是否到位反映了他们对作品理解的程度。但应注意的是影像与表演的加入不能喧宾夺主,毕竟“现当代文学课还是要立足于‘文学’”。

四、考试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是检测教学成果的主要方式,也能帮助教师反思改进教学效果。传统考核方式倾向于一卷定乾坤,不注重能力的日常训练,往往造成高分低能的窘境。“高校应努力克服期末考试成绩决定学生课程成绩的弊端,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增强教师的责任心,扩大教师考核的自,鼓励他们寓教于考、寓考于教。”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不同,没有办法将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作为主要考核内容,还是需要依赖考卷的形式,同时增加平时考核的力度。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可以分别占 30%与 70%的比例。平时考核的方式多采用作业与小论文的形式,学生的课堂活动(讨论、表演等)也都计入成绩。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模式,考试内容应合理分配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的比例,尤其是作品鉴赏部分,不让所谓的“标准答案”禁锢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中国现当代文学面临新的时代变革、新的专业形势,应该致力于发展转型,重新定位课程目标,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机制,建立一套适用于应用型文科专业的教学体系,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