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调研报告

教师调研报告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师研训情况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教师研训工作情况,提高教师“研训合一”模式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促动教师培养出符合新时期要求的学生,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访谈校长、调查教师和评估课堂教学等多种形式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写成报告,具体如下:

一、“研训合一”模式取得的成绩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组织教师集中精力进行调研,精心设置继续教育课程,顺利完成了继续教育任务,取得了较大成绩,得到了上级教育领导部门的认可,基层学校教师也普遍认为:参加继续教育,在教育理念更新和教学能力提高等方面有长足进步,在访谈中,许多校长也对以往研训工作给予肯定,认为取得很大成绩。

二、“研训合一”模式有比较一致的认识

1、“研训合一”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新形式,正在全国各地的教师教育机构中广泛地推行

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与刚走出师范学校、教学经验尚浅的新教师在教学能力、教学观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他们的培养模式也应该有所区别,即便是在“研训合一”的大模式下也应该有所同也有所不同。针对新教师与老教师在经验与观念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与弱势进行区别教育,可以提高新教师“研训一体”培养模式时效性。

2、“研训合一”首先是一种教师继续学习发展方式

其目的通过教学实践、培训提高、教学研究三方面的结合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把教师的发展融合于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之中,使教师的培训提高和教学研究在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过程中,把教师培训提高和教学研究工作转到以校为本的轨道上来,建立和完善校本研训制度,使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这样可以进一步地带动广大教师从教学实践中发现不足进而弥补不足、培育优势、发挥特长,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的目的。

全文阅读

德阳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调研报告

摘 要: 针对当前一些高校青年教师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个别教师言行

>> 论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浅析高校青年教师师风师德建设 高校青年教师基本状况调研报告 浅议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及对策 转型社会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探析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论基于大学文化视角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高校基层工会推动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科学探讨如何提升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 青年教师如何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 加强中学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关于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中职学校青年教师现状分析调研报告 贵州师范学院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上海海洋大学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引领 教学笔记对于青年教师成长的作用中期调研成果报告 关于“青年教师培养与提高问题”的调研报告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浅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11-19.

[2].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2014-9-10.

[3].在五四青年节上的讲话.[EB/OL].http:///11zjt/xdth/201305/t20130517_3240601.htm.2013-05-04.

作者简介:唐黎(1977-)女,硕士,副教授,就职于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学部,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政治理论教育。

全文阅读

教师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__区学校教师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而作为教育第一资源的教师,其文化建设则是学校文化建设诸多方面的核心内容。教师职业的基本功能决定了教师文化的内涵,良好的学校教师文化潜移默化地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并影响着我们国家的未来。因此,加强学校教师文化建设,是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工程。前段时间,教育局人事科组织人员对全区八所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座谈调研,总体上看各校(园)对教师文化建设工作较为重视,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以指导今后学校教师文化建设。

一、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师对教师文化建设的认识很不到位。在座谈的近40位教师中,能说出教师文化基本内涵或外延的教师很少,不知道或不曾思考过什么是教师文化的教师占大多数,许多教师坦然地说“不知道”或“从未去想过”这一问题,特别是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在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要求是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的二十一世纪,不知道什么是“教师文化”的必定不是一位好教师。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年轻一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教育方针、教学大纲的具体执行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可塑性特征,决定着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巨大的作用。作为教师必须了解什么是教师文化,教师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应该怎么样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2.学校领导层对教师文化建设未引起足够重视。经过区教育局几年的引导,各校领导对学校文化建设都已比较重视,我们所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各有千秋,特色办学初具成果,从“会说话的每一堵墙”,到足显艺术特长画廊、展厅,到能出一台表演节目的很多班级,很多学校领导可说是动足了脑筋,开拓创新、填补空白、特色创建、重点推进,在学生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成效,也成了学校领导津津乐道的话题。但对教师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想得不多,做的更少,比如开展教师怎样与家长、学生或者同事等沟通能力的培训,帮助教师学会如何穿着打扮,告诉教师应该怎样待人接物等等,许多教师由于平时忙于学校工作,很少与社会各界学习交流,导致与家长沟通缺乏经验,教育学生谈话缺少技巧,穿着打扮缺失品位,一言一行常失文雅,甚至个别年轻教师把课堂当作是对社会满情绪的发泄地,说些严重出格的话,既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益,又对学生造成误导,也有个别教师业余生活沉迷了麻将等娱乐活动,上班期间精神疲乏,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

3.教师文化建设细节问题亟待深化。何为教师文化?从内容看,它是教师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教育信念、教学观念以及教师角色认同等精神因素的总称;从形式看,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习性、习惯、思维与行为方式。前者主要体现在教师身份文化之中,后者则主要表现在教师形象文化、交往文化之中。这样看来,教师文化主要由精神因素和行为方式两部分构成,精神因素需要的学校领导、全体教师的共同营造,行为方式则表现为全体教师的一言一行。在与教师的座谈、办公室的走访、校园环境的察看乃至教室的布置,只要细心地去观察去品味,校园里所有的一切均与教师的文化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班主任工作细致负责的,教室桌椅摆放井然有序,教室布置文化气息浓厚;精神饱满的教师,讲话中气十足,举止彬彬有礼,显得很有教养,给人以良好的印象;反之不修边幅的教师,作业批改经常马虎潦草,办公桌很少整理;常吐脏话的教师,一开口便给人没修养的感觉,与教师身份极不相称,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4.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内驱力不足、学校激励机制尚未完善以及教师对高水平管理领导的期待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内驱力不足导致教师上进性不强,难以形成积极向上共同提高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教师队伍;学校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做多做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久而久之,势必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学校领导管理水平不高,会导致教师对学校未来发展丧失信心,使学校步入下坡路。

二、加强教师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全文阅读

教师队伍管理调研报告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实现“人均强县”的基本保证。按照县政协年初工作安排,县政协经科委从11月下旬12月上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开展了教师队伍管理的视察。视察组先后视察了4所中小学;分别召开了部分中小学校校长、教师和政协委员座谈会。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在教师队伍管理现状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77所(小学70所,初级中学4所,综合中学1所,幼儿园1所,师训教研中心1所),校舍建筑面积41351平方米,在校学生9303人(学前教育749人,小学4717人,初中2621人,普高801人,职高415人),寄宿生5091人(小学2120人,普通中学2971人),农村留守儿童2063人。教职工607人(幼儿教育21人,小学458人,中学228人),小学、初中、普高和职高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8.5%、96.4%、73%,小学教师的大专率和初中教师的本科率分别为72.4%和44.3%。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把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摆到了重要位置,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状况和加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为重点,调整布局,深化改革,优化管理,注重成效,取得了明显进展。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布局调整,高标准、高水平新建、扩建、改建了部分学校,显著改善了办学条件。在重视外延建设的同时,注重提升内涵水平,认真抓好师德建设、人才培养、人事改革三项重点,以理论学习和法制教育、师德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了教师队伍管理。

(一)管理从不规范走向逐步规范。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为教师管理提供了全面而可靠的法律依据。此外,与这些法律法规配套的其他一系列有关教师队伍管理与建设的文件,则为教师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操作办法。因此不管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对教师管理的盲目大大减少,提高了其整体管理的科学性。

(二)管理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活力。教师聘任制的逐步推行、教师结构工资制的试行,教师聘任制与结构工资制相结合管理模式的探索,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激进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也带来了学校工作的生机。

(三)管理使队伍建设取得了成绩。一是教师队伍总量稳中有增,基本满足需求。二是学校内部管理基本形成了由教师聘任制度、岗位负责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绩效激励制度等构成的管理体系。三是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四是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有所提高。

二、面临教师队伍管理的问题

全文阅读

教师解放思想调研报告

根据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在校委会调研组的领导下,我先后深入教育教学一线,广泛与教师座谈、交流,虚心征求他们的意见,并接受社会各界反映的问题,对我校教师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成效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专题调研,了解了我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现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校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现状

近几年来,我校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举行“强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广泛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尤其是教师大会、党员会、民主生活会的召开,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使其使命感、责任感普遍增强,人人争创一流成绩的浓厚氛围正逐步形成。

(一)广大教师敬业爱岗,争创一流教育质量

目前我校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他们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敬业爱岗,尽职尽责,兢兢业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铁山港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铁山港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全校涌现出了一批师德高尚、教学成绩优秀、在学校和社会上享有较高威信的模范教师。他们的爱岗敬业和忘我奉献,影响和带动了整个教师群体,广大教师变“要”为“我要干”,一心扑在工作上,追求一流的教学成绩和育人质量,使我校教育质量稳步上升。

(二)当前我校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由于教师队伍比较庞大,思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受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违背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目前,部分教师虽说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的还不够。普遍认为,抓质量是硬任务,每时每刻都不能松动,而师德建设是软任务,是间歇性的工作,见效慢,致使师德建设工作不能深入开展,不能持之以恒。

全文阅读

学校教师管理调研报告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实现“人均强县”的基本保证。按照县政协年初工作安排,县政协经科委从11月下旬12月上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开展了教师队伍管理的视察。视察组先后视察了4所中小学;分别召开了部分中小学校校长、教师和政协委员座谈会。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在教师队伍管理现状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77所(小学70所,初级中学4所,综合中学1所,幼儿园1所,师训教研中心1所),校舍建筑面积41351平方米,在校学生9303人(学前教育749人,小学4717人,初中2621人,普高801人,职高415人),寄宿生5091人(小学2120人,普通中学2971人),农村留守儿童2063人。教职工607人(幼儿教育21人,小学458人,中学228人),小学、初中、普高和职高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8.5%、96.4%、73%,小学教师的大专率和初中教师的本科率分别为72.4%和44.3%。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把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摆到了重要位置,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状况和加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为重点,调整布局,深化改革,优化管理,注重成效,取得了明显进展。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布局调整,高标准、高水平新建、扩建、改建了部分学校,显著改善了办学条件。在重视外延建设的同时,注重提升内涵水平,认真抓好师德建设、人才培养、人事改革三项重点,以理论学习和法制教育、师德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了教师队伍管理。

(一)管理从不规范走向逐步规范。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为教师管理提供了全面而可靠的法律依据。此外,与这些法律法规配套的其他一系列有关教师队伍管理与建设的文件,则为教师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操作办法。因此不管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对教师管理的盲目大大减少,提高了其整体管理的科学性。

(二)管理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活力。教师聘任制的逐步推行、教师结构工资制的试行,教师聘任制与结构工资制相结合管理模式的探索,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激进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也带来了学校工作的生机。

(三)管理使队伍建设取得了成绩。一是教师队伍总量稳中有增,基本满足需求。二是学校内部管理基本形成了由教师聘任制度、岗位负责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绩效激励制度等构成的管理体系。三是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四是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有所提高。

二、面临教师队伍管理的问题

全文阅读

学校教师治理调研报告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实现“人均强县”的基本保证。按照县政协年初工作安排,县政协经科委从11月下旬12月上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开展了教师队伍治理的视察。视察组先后视察了4所中小学;分别召开了部分中小学校校长、教师和政协委员座谈会。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在教师队伍治理现状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77所(小学70所,低级中学4所,综合中学1所,幼儿园1所,师训教研中心1所),校舍建筑面积41351平方米,在校学生9303人(学前教育749人,小学4717人,初中2621人,普高801人,职高415人),寄宿生5091人(小学2120人,普通中学2971人),农村留守儿童2063人。教职工607人(幼儿教育21人,小学458人,中学228人),小学、初中、普高和职高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8.5%、96.4%、73%,小学教师的大专率和初中教师的本科率分别为72.4%和44.3%。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把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摆到了重要位置,以进步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状况和加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为重点,调整布局,深化改革,优化治理,注重成效,取得了明显进展。教育行政部分按照县政府的同一部署,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布局调整,高标准、高水平新建、扩建、改建了部分学校,显着改善了办学条件。在重视外延建设的同时,注重提升内涵水平,认真抓好师德建设、人才培养、人事改革三项重点,以理论学习和法制教育、师德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了教师队伍治理。

(一)治理从不规范走向逐步规范。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为教师治理提供了全面而可靠的法律依据。此外,与这些法律法规配套的其他一系列有关教师队伍治理与建设的文件,则为教师治理提供了科学的操纵办法。因此不管是教育行政部分还是学校,对教师治理的盲目大大减少,进步了其整体治理的科学性。

(二)治理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活力。教师聘任制的逐步推行、教师结构工资制的试行,教师聘任制与结构工资制相结合治理模式的探索,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激进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进步了教育教学质量、也带来了学校工作的生机。

(三)治理使队伍建设取得了成绩。一是教师队伍总量稳中有增,基本满足需求。二是学校内部治理基本形成了由教师聘任制度、岗位负责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绩效激励制度等构成的治理体系。三是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进一步进步。四是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有所进步。

二、面临教师队伍治理的题目

全文阅读

幼师英语教学调研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长期以来,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以班级集体授课为主。主要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学生听和记笔记,但这种教学形式只强调知识的传递与拷贝,而不强调知识的建构。而且由于课堂交流方式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交流,缺乏了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际。再加上一般都是大班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机会少,锻炼口语能力的机会少,影响了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偏重讲授英语语言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语言知识运用的训练,这样极易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束缚着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只重视学习结果,而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使不少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再次,结合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生今后的工作主要是幼儿的启蒙教育,在幼儿教育逐渐实施双语教育的趋势下,抓好幼儿教师的语音、语言水平及口头表达能力的教学是幼师英语教学的关键,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大量的口头训练,在课堂上多说多练,才能有进步。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教学需要从实际出发,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全面开展的教学模式,而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团体合作活动,通过pairwork、teamwork、groupwork等形式进行合作学习,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水平。

国家教育决策部门也非常重视以团体合作活动的形式来开展教学的教改实验。国务院20*年5月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英语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它的第三部分内容关于情感态度方面还特别指出:“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合谐的健康向上的品格。”新英语课程标准规定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是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基本能力和必要的语言知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英语教学不可推谢的责任。它既是我们的教学任务,也是达成其它教学目标的手段。

因此,以团体合作活动的形式进行教学是一种切实可行而又有效的科学的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打破原有陈旧的教学模式,采用新颖并有效的新的模式营造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创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情境,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和水平。它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活动,简单地说,团体合作活动就是依靠小组之间成员的互相活动,互相提携帮助,依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弥补目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学习、学生之间无法互相交往的缺点。对于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的班级来说,尤其象我校学生生源水平介于普高和职高之间,这种互助互动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彻底改变课堂上由老师讲,学生听的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验,在初中和普高的英语教学中已开展过,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更加强调口语等运用能力的幼师英语教学中,课题的研究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近期目标:理论学习和理论建构。了解有关开展团体合作活动教学的理论、合作的内涵和外延、开展团体合作活动进行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基本策略。

2.中期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实施这一教学方法,从分析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基本策略的运用、选择设计合适任务、明确教师的作用和学生的职责、教学评价反馈等几个环节着手,基本掌握开展团体合作活动的课堂教学步骤流程与教学方式技巧。通过团体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获取、处理和综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重点是听、读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最终目标:通过实践探索和研究,建立一套完整的利用开展团体合作活动的形式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全文阅读

教师建设科学调研报告

一、学院师德师风现状

1、学生对我院师德师风状况的评价,选择“很好”和“较好”的比例分别为16.81%和59.83%,选择“一般”和“较差”的比列分别为20.80%和2.56%;这说明学生对我院教师总体的师德师风评价还是不错的,但是也应该看到还有二成多的学生对教师由更高的期待和希望。

2、在对本专业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测评中,选择“非常满意”或者“比较满意”的比例达到66.66%,选择不满意的比例为3.74%;这一数据说明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离学生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发挥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3、从学生对学院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中,“育人意识淡漠”、“学术功利化严重”、“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和“自身表率作用欠缺”分别达到38.44%、26.43%、18.62%和16.52%;从教师自身角度来分析目前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术功利化严重”、“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不强”、“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分别列前三位,分别达到34.5%、27.6%、24.1%,而“育人意识淡漠”仅为3.4%。学生和教师对“育人意识淡漠”这一点认识还是由很大的差异,学生认为教师育人意识还比较淡漠,而教师则认为育人意识方面都做得还不错;教师可能还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真正确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主体地位。此外,学术功利化现象,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是目前影响着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很负面的因素,需要学校有关部门引起一定的重视,加强学术评价方面的引导工作。

4、在加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方式的选取上,选择“加强氛围建设,培养教师道德自觉”的比例高达62.1%,“加强制度建设”和“奖惩结合,以奖为主”都为17.2%。这足以说明,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同时要适应时代要求努力进行创新,以高度自觉的精神,同时辅以必要的制度建设和奖惩措施,才能扎扎实实地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二、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形成师德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加强对师德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学院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系主任、学科负责人、教学督导组、辅导员等组成。学院党委书记作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主体是学院领导、专业教师、实验室人员、办公室人员与辅导员。建立健全“师风师德信息员”制度,建立一支信息员队伍,及时反映沟通学院师德师风情况。

全文阅读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调研报告

“师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师德师风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人生追求、品德修养和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关。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更高的道德境界,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力量影响教育学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业崇高而神圣,教师的劳动同社会进步、国家兴衰与人类文明紧密联系;教师是学生效仿的楷模,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为此,学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调研工作,现将调研结果整理如下:

一、学院师德师风现状

1、学生对我院师德师风状况的评价,选择“很好”和“较好”的比例分别为16.81%和59.83%,选择“一般”和“较差”的比列分别为20.80%和2.56%;这说明学生对我院教师总体的师德师风评价还是不错的,但是也应该看到还有二成多的学生对教师由更高的期待和希望。

2、在对本专业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测评中,选择“非常满意”或者“比较满意”的比例达到66.66%,选择不满意的比例为3.74%;这一数据说明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离学生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发挥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3、从学生对学院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中,“育人意识淡漠”、“学术功利化严重”、“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和“自身表率作用欠缺”分别达到38.44%、26.43%、18.62%和16.52%;从教师自身角度来分析目前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术功利化严重”、“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不强”、“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分别列前三位,分别达到34.5%、27.6%、24.1%,而“育人意识淡漠”仅为3.4%。学生和教师对“育人意识淡漠”这一点认识还是由很大的差异,学生认为教师育人意识还比较淡漠,而教师则认为育人意识方面都做得还不错;教师可能还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真正确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主体地位。此外,学术功利化现象,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是目前影响着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很负面的因素,需要学校有关部门引起一定的重视,加强学术评价方面的引导工作。

4、在加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方式的选取上,选择“加强氛围建设,培养教师道德自觉”的比例高达62.1%,“加强制度建设”和“奖惩结合,以奖为主”都为17.2%。这足以说明,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同时要适应时代要求努力进行创新,以高度自觉的精神,同时辅以必要的制度建设和奖惩措施,才能扎扎实实地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二、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形成师德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