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薛富兴单位:南开大学哲学院
艾伦•卡尔松(AllenCarlson)的环境美学有一个从自然环境美学到人类环境美学的转变过程,建筑美学既是其人类环境美学研究的具体起点,也是其整个人类环境美学思想的发源地。卡尔松关于人类环境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都在其对建筑的讨论中获得、确立。抓住了卡尔松建筑美学的核心观念,也就抓住了卡尔松人类环境美学思想之根本。本文欲对卡尔松最初的建筑美学思想成果略作介绍与评述,以便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必要基础。
一、对传统建筑观念的反思
卡尔松在其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的理论建构期,即开始了对人类环境的关注,建筑则是此种关注的最初着力点。1986年,卡尔松发表了一篇以建筑美学为主题的论文———《建筑美学再思考》(ReconsideringtheAestheticsofArchitecture),标志着卡尔松的环境美学出现了新兴趣、新领域。更重要者,卡尔松对建筑的初步涉猎即为建筑美学带来了革命性的新观念。该文之开篇,即对传统建筑观念提出战略性质疑:依传统,建筑美学一直被视为艺术美学之一部分,建筑本身经常被当作一种低级的,然而又在统一的艺术美学中必有其适当位置的艺术。那些用于分析精致艺术或纯艺术的美学观念、理论已被用于分析建筑。因此,建筑美学一直集中关注那些与艺术作品相较而言,可被视为“建筑作品”,并带有那些我们在艺术品中所发现的审美兴趣和审美愉悦特性的独特结构。建筑美学的焦点被集中于孤立、独特的结构,这些结构为建筑师作为艺术家而精心设计和创造。如果它们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艺术品,或者特别地是雕塑之类的东西,这便更好。简言之,建筑美学的重心已被集中于单个的巨型建筑物———艺术家的一种作品①。在此,卡尔松对传统的建筑美学观念提出双重质疑:首先是将建筑视为艺术品的观念,即在艺术范畴下观照和阐释建筑的观念;其次,在此基础上,将建筑美学视为艺术美学分支的观念。依传统,并非所有的建筑物,而是建筑物中极少数经作为艺术家的建筑师们精致设计与建筑工人们精心建造后,最终在外形上精致如雕塑的单个建筑物,才会荣幸地成为“建筑作品”,即类似于艺术,具体地,类似于“美的艺术”的建筑,特别是类似于雕塑艺术的建筑,才会引起人们的审美关注。确实,在西方,自从近代“艺术”,特别是“美的艺术”(fineart)观念确立之后,建筑就被列入艺术体系,成为空间艺术的基本形态之一,黑格尔的《美学》即将建筑与绘画、雕刻、音乐和诗歌相并列。此后,整个近现代西方美学,对作为艺术的建筑观念,鲜有存疑者。但是,卡尔松一进入建筑领域,即对此种传统建筑观念提出了深刻怀疑,因为他获得了观照建筑的新视野。传统的作为艺术的建筑观念之下,建筑的一些基本事实被长期遮蔽,人们长期对此视而不见。在此新视野下,卡尔松将它们呈现出来:作为建筑物,它们具有许多功能,因此,它们与人以及使用者的文化内在地相关,作为建筑物,它们亦与其他建筑物相关。它们不只在功能上与那些有相似用途的建筑物相关,并且在结构上相关于那些有着类似设计与构造的建筑物,甚至在物质上和与之相近的建筑物相关。再者,作为建筑,它们被建造于某处,因此它们也就不止与邻近的物理建筑物,也与存在于其间的都市风景和景观密切相关。基于此相互联系之网,抽象的“建筑作品”概念就很难有牢固基础。挑出特殊的“建筑作品”在人们眼里就开始变成一种武断的过程。简言之,一旦我们开始观察和思考建筑,便会意识到:建筑很难与类似于我们所钟情的艺术品观念相适应,那是一种独特、非功能,且通常是指审美欣赏便当对象的观念。①卡尔松在这里揭示了为传统建筑观念———作为艺术的建筑观念所遮蔽的两项基本事实:其一,建筑是被人们用来居住和使用的,是一种“功能性”对象。根据这一最为重要的基本事实,建筑就不应当被视为艺术,特别是旨在超越现实经验物质功利目的的“美的艺术”。如果说雕塑是近代艺术及美的艺术观念的典型代表,那么,建筑恰恰处于其反面。任何一座雕塑作品都只能用于非物质功利性的纯粹观照;但是建筑如房屋、办公楼、桥梁等,则首先是用来服务于人们的物质实用目的。就此事实而言,我们不得不承认:近现代西方美学将建筑列入艺术,实质是对建筑十分严重的方向性误解。其二,建筑物并不同于作为艺术的“建筑作品”,它不是一种孤立的单个存在物,相反,它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它处于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之网”中。在此方面,它再一次处于雕塑的反面。雕塑作品可以独立欣赏,在很大程度上,它可以独立于环境,可以被安置于不同的美术馆或广场欣赏;建筑则不行,建筑是一种环境性对象,一座建筑物一旦与其相关对象、环境及其所使用者相脱离,它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丧其原初功能,也就会失去其作为特定建筑物的本质。如果说,一件从欧洲诞生地被运往美洲博物馆进行展出的雕塑精品仍不失为雕塑杰作的话,一座离开了河流的桥梁,一座不再有宗教崇拜活动的教堂,一栋无人居住的公寓,就会如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下被彻底遗弃、荒废了的百年农场一样,成了一片萧瑟惊人的“鬼城”。建筑一旦获得独立,也就失去其灵魂或本质,就不再有引人的审美价值。
二、建筑美学的生态学方法
将建筑从传统的艺术观念中解放出来后,卡尔松要将建筑置于何处?他郑重地向我们提出了欣赏建筑的一种新思路、新视野———“建筑美学的生态学方法”(anecologicalapproachtotheaes-theticsofarchitecture):生态学方法要求我们在最广泛意义上将建筑感知为我们自己自然的人类环境,即感知为我们自己创造的景观、城市风景,以及与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相类似的建筑物和结构。要将功能适应作为欣赏人类自身创造物,及其发展、可持续生存的指导性观念。①卡尔松的“建筑美学的生态学方法”要义有二:首先,将建筑从传统的艺术观念中解放出来后,将建筑在本质上理解为一种环境性的存在,具体地,理解为人类环境中的存在物,理解为人类环境对象,或构成此环境之一部分。如此一来,建筑审美欣赏的观照视野大变:从微观的单个对象欣赏,转变为在特定整体环境背景下欣赏建筑。生态学方法给我们的主要教导是:在人类环境中,如同自然环境,没有任何东西可被孤立而又完善地欣赏。每座建筑,每种城市风景或景观,我们都必须根据存在于建筑物内部,以及该建筑物与其更大环境之间的功能适应关系欣赏,不能做到这一点,便会失去许多审美趣味与价值。②这便是建筑审美欣赏重心的变化。不再是特定建筑物的形式、形状或结构,而是关系,特别是功能性关系成为我们建筑审美欣赏新的重心。在“建筑生态学方法”的新观念之下,卡尔松概括了建筑审美欣赏的三个要点:建筑物与其环境,不同建筑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物与其居民之间的关系。作为环境性存在的建筑,审美欣赏到底要欣赏什么?就是要欣赏建筑的“功能适应”,即建筑物因各相关要素间的相互适应而使建筑整体具备特定的价值利用功能,欣赏的正是这种因相关适应而实现了其预先设计的特定功能。在其他美学家从建筑中发现了形式美时,卡尔松却从中发现了其实用功能。“功能适应”就是一种功利主义观念,它正处于传统建筑美学以及整个传统美学之反面,它为建筑美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很多情况下,一片景观或城市风景,甚至一处特殊的建筑物,随时间的流逝,已自然地生长为一种有机物,它适应了人类的需求、兴趣和关注。于是,它有了一种并不需要有意设计的适应功能,人类的需求铸造了它,因此,要素间的适应便自然发生了。③在这里,由于观照视野发生了由微观而宏观的变化,建筑欣赏的内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所谓“功能适应”,卡尔松在这里所欲强调者,并非建筑师在单个建筑物设计中其预定功能目的的实现,即建筑师作为艺术家,其艺术创造行为———精心设计的特定建筑功能目标的实现。恰恰相反,它指的是一组处于人类环境中,或作为人类环境的建筑物,在其长期的服务人类生活、实现人类生活价值目标的历史过程中,“无意识地”相互适应、配合,最终因相互适应与合作而“自然地”成长为一片为人类生活价值而存在,因而实现了其对于人类的文化功能的人文景观。确实,作为人类生活整体环境或景观而存在的一群建筑物的功能适应效果并非任何一位建筑师在特定时间内有意设计的结果,而是许多建筑物在漫长的历史时段内前后相续、自然磨合的结果。其审美价值也是一种群体效应,而非任何单个建筑物的魅力。由于卡尔松将建筑欣赏的重点确定在欣赏一片建筑物长期磨合、相互适应,“自然的”历史过程上,于是,传统的建筑欣赏之背后主人———作为艺术创造活动的建筑师对单个建筑精品的精心设计,在此便渐渐淡出建筑审美欣赏的视野,作为艺术家的建筑师之艺术创造才能应用、情感表达及其独特的艺术观念等,这些传统建筑欣赏中的决定性因素便都失去其往日的审美价值。代之而起,进入建筑审美欣赏中心地带的,是如自然生态形成过程般的建筑整体适应、功能实现效应。由于这种整体效果显然超越了任何一位建筑师的努力,它是所有相关建筑物前后相续、长期磨合的结果,虽然其中的每座特定建筑物仍然是特定建筑师精心设计的结果,但是,由于我们所关注者是作为环境与景观而存在的建筑集团,而非其中任何一座单个的特定建筑物,所以,在这样的作为环境的审美欣赏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功能适应”是一种“自然”过程,它似乎与自然环境中所发生的一切同样“自然”。
那么,卡尔松为何能提出这种关于建筑美学的新观念呢?对任何农业景观而言,这意味着作为功能性景观欣赏之。在一处总体的功能性景观中,人们创造它和为之铸型,是为了实现人类的目的。这种景观典型地经过精心设计,用于实现其必要功能,达到相对重要的目标。①卡尔松在一篇关于农业景观欣赏的文章中就使用了“功能”这一概念。农业景观与建筑不同,它不是典型的人类文化环境,而是处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中间地带。但是,农业景观中,农场各类建筑、设备与其所服务的各种农作物、农田,以及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须相互配合,“功能适应”,在这一点上二者当彼此相同。因此,卡尔松是从农业景观这种不太典型的人文环境中为建筑这种典型的人类环境对象提炼出“功能”这一核心概念。可是,他在农业景观欣赏中使用的“功能”概念又从何而来?我也对自然环境美学感兴趣,认为自然环境美学里有建筑美学可资利用的资源。②我们需首先注意:自然环境由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构成,它有我称之为“功能适应”(func-tionalfit)的特征。每一生态系统自身必须与各种其他系统适应,同样,任一系统内要素间又必须相互适应。③“自然”在卡尔松的建筑美学中并非一个形容词,一个隐喻。卡尔松关于建筑审美欣赏的核心观念———“功能适应”,若对其思想过程追本溯源,实得之于自然领域,而非人文领域;得之于自然环境美学,而非人类环境美学;得之于自然,而非得之于建筑。经卡尔松考察,“功能适应”首先是一种在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系统中行之有效的自然法则、自然智慧,然后才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建筑审美欣赏的建筑原则与人文理念。卡尔松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道法自然”或“师从自然”的理论命题,但是,这实际上正是其建筑美学核心理念提出的真实逻辑脉络,是他所积极拥护的。正因如此,我们才可以理解,卡尔松为何将自己关于建筑美学的核心观念———建筑审美欣赏的独特方法命名为“生态学方法”。这意味着:虽然我们可以在建筑创造与审美欣赏中大力提倡“功能适应”观念;但是,若对“功能适应”这一原理做认真的知识根源、现实背景的考察,我们不得不承认:它首先是一种生态法则。大自然生态系统早已据此而产生与维持,这是大自然生态系统得以生生不息之根本秘密。人类环境中的建筑,只不过是在效仿与应用自然智慧、自然原理而已:我在此强调生态因素,仅就如此认识而言:建筑作品并非一种艺术品的类似物,而是人类生态系统的有机部分,就像组成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那些要素一样。④以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学法则重新阐释作为人文环境对象、人类文化创造成果之建筑,乃卡尔松建筑美学的根本特色、核心秘密。但问题是,卡尔松为何能在建筑美学领域提出这样的新观念,其建筑美学思想为何会如此独具特色呢?我们不应忘记:卡尔松首先是一个自然环境美学家,然后才是一个建筑美学的讨论者,自然美学是卡尔松环境美学的学术起点。卡尔松的环境美学之路可以追溯到10年之前的20世纪70年代。此文发表的20世纪80年代,正是卡尔松自然美学及自然环境美学的积极建构期,卡尔松在本时期成功地建构起其独具特色的自然美学及环境美学理论———“科学认知主义”(ScientificCognitivism),对自然对象及环境的思考是其本时期的学术重心。卡尔松首先在自然美学、自然环境美学领域卓有建树,对自然对象与环境有了深入的考察与理解,然后才进入到人文领域,进入到对建筑的关注。这也就从根本上解释了为何他一进入建筑美学领域即可有所建树,并用自然智慧、“生态学方法”来解读人类建筑了。
在上述对建筑传统观念的反思中,卡尔松着力指出:不应当把建筑理解为像雕塑那样的孤立存在的单个对象,而应当将建筑放在与其他建筑物、其所存在的整体环境,以及使用这些建筑的人的文化与生活价值相互关联的“网络”中欣赏建筑。他为何能提出这样的反思?我们只要重温一下卡尔松关于自然环境欣赏的某种核心观念就可恍然大悟。先看他对传统自然审美欣赏模式———“景观模式”(LandscapeModel)的反思:这一模式要求我们将环境视为一幅静态画面,这种画面实质上是“两维的”。它要求将环境简化为风景或视角。但我们必须意识到:环境并不是一幅风景,不是画面,不是静态的,也不是两维的。问题在于:这种模式要求我们欣赏环境,并不依环境之本然与特性,而是依据某种自身并非如此,并无此特性的东西来欣赏。①再看他所极力推许的新的自然审美欣赏方法———“环境模式”(EnvironmentalModel):它强调自然是一种环境,它是这样一种我们生存于其中,每天用我们全部的感官体验它,将它视为极平常生活背景的居所。②在讨论自然审美欣赏时,卡尔松极力强调不能把自然当孤立的对象欣赏,而要把它理解为包围着我们,我们正生活于其中的整体环境。以环境观念代替对象观念,以宏观视野取代微观视野,这正是卡尔松在其自然环境美学领域中已经取得的重要成果。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当我们考察其建筑美学时,发现他极力地要把建筑从孤立的艺术作品中解放出来,并将建筑重置于人类生活环境,又用“功能适应”关系解读建筑的核心审美价值,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在此意义上,即强调建筑的环境性存在、建筑欣赏的整体性视野上,我们似乎也可以将卡尔松的“建筑美学的生态学方法”理解为“建筑的环境模式”(EnvironmentalModelforArchitecture)。
摘要: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文章结合江西省文化资源优势,运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课程评价指标的确定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校长、任课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民主决策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更能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中学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江西省特有的艺术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审美教育,提高现实生活中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是中学美术欣赏课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试图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因素进行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喜好的矛盾冲突,促使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感和多样性。教学方法死板,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与教师的课程内容安排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教师的主观意向取代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出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因为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弊端。
【摘 要】建筑艺术魅力是一种综合了社会物质内容和文化内涵的美感效应,是审美动力系统运动的产物,它所涵括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变化的。本文通过对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建筑艺术魅力的静态分析、建筑艺术魅力的动态分析、建筑艺术魅力的群体发生和建筑艺术魅力探寻的方法论的阐述,试图分析与探寻建筑作品蕴涵的艺术魅力的一点线索。
【关键词】建筑艺术魅力;本质;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方法论
The Analysis and search of Architectural art Charm
Lou Shi-feng
( Pingdingshan City Planning Bureau Planning Center, Pingdingshan,henna 467000 )
【Abstract】The charm of architectural art is a combination of social and material content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beauty effect, aesthetic power system is the product of movement; it includes the cont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constantly updated changes. Based on the essential charm of architectural art, architecture artistic charm of static analysis, construction of the dynamic artistic charm, and artistic charm of the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groups in exploring the artistic charm of the methodology described in an attempt to explore with the architectural works of art contains the charm Some clues.
【Keywords】architectural art charm; nature; static analysis; dynamic analysis; Methodology
1.前言
在高中开设美术课,是为有机地衔接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一方面为培养美术专业人才奠定基础;但更主要的任务,是为激活广大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鲜明独立的创造个性,以促进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格和品质。为此,自1996年以来,省教委逐年加大对该项工作的力度,每年都组织高中美术大纲、教材的教师短期业务培训,并以优质课的评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然而,其整体状况的改善,仍不能让人满意。普通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加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本人在考察、观摩了一些高中美术欣赏课的课例之后,引起了一些思考。
一、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
1.专题欣赏课
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我们以第十册的欣赏内容为例谈一谈专题欣赏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课是欣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教材上共提供了十幅有关传统建筑艺术的照片。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即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获得哪方面的知识?起什么作用?本课的教学目的应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懂得建筑的三大要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比较,了解“传统”二字与“现代”的区别,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建筑史及灿烂的建筑文化,了解宫殿、楼阁、亭台、寺庙、佛塔、陵墓、民居等独树一帜、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特点。
进行专题欣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采取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要启发儿童观察分析,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2.随堂欣赏课
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包括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作)课业中所穿行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较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可引导学生对素描知识的加深而出示一些合理范画,这就是随掌欣赏的教学过程。
内容摘要: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文章结合江西省文化资源优势,运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课程评价指标的确定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关 键 词:美术欣赏课 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校长、任课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民主决策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更能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中学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江西省特有的艺术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审美教育,提高现实生活中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是中学美术欣赏课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试图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因素进行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喜好的矛盾冲突,促使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感和多样性。教学方法死板,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与教师的课程内容安排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教师的主观意向取代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出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因为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弊端。
内容摘要: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文章结合江西省文化资源优势,运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课程评价指标的确定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校长、任课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民主决策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更能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中学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江西省特有的艺术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审美教育,提高现实生活中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是中学美术欣赏课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试图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因素进行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喜好的矛盾冲突,促使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感和多样性。教学方法死板,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与教师的课程内容安排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教师的主观意向取代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出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因为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弊端。
摘要: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文章结合江西省文化资源优势,运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课程评价指标的确定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校长、任课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民主决策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更能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中学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江西省特有的艺术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审美教育,提高现实生活中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是中学美术欣赏课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试图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因素进行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喜好的矛盾冲突,促使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感和多样性。教学方法死板,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与教师的课程内容安排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教师的主观意向取代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出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因为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弊端。
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开设美术欣赏课,是高校审美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美术欣赏是一个观察、体验、品味艺术作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以及一定的美学知识。美术欣赏课在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丰富审美心理结构、优化情感结构、提高审美能力、提升人文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高校非艺术专业的美术欣赏课是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因为当前中国的很多中学美术课仅在初中开设了一点素描、色彩的临摹课程,很多学生对美术常识和美术史论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艺术是以感知为基础的,人们认识美、发现美、鉴别美、创造美都离不开感觉,这种感觉绝不是依靠某些逻辑推理或者数字计算得来的,比如对画面物体和人物的比例关系的把握就是如此。比例本来是数字形态的东西,我们可以依据数理逻辑变换出多种方案,但是,只有使数字形态视觉化以后,才能靠感觉来比较、推敲、判断出美与不美。而对艺术的感受力的加强,就会迅速找到它的美的所在。再从色彩上来分析,色彩的构成要素十分复杂,色彩的生理效应更为微妙,色彩美感的个性特征更强,尽管有着十分详尽的色彩理论,有各种色表、色立体和各种配色宝典的工具手册,也只能对色彩的学习与使用起一定的指导作用,最后还是要落实到视觉感觉上来。正如音乐家对乐感的感受、舞蹈家对肢体语言的感受、书法家对笔墨挥毫的感受一样,他们无一不是凭借着一种强烈的艺术感觉来实现着艺术的升华[2]。如何通过美术欣赏这门课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笔者通过总结认为,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美术欣赏课上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多媒体技术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各种媒体信息与计算机集成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多媒体集成系统,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能及时、直观、生动和大量地把各种图、文、声、像信息展示在学生眼前,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多媒体技术以其生动、活泼的形象及悦耳动听的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都参与感知活动。大量事实证明,情感积极时,人的精神振奋,情绪高涨,注意率高,思维活跃。而情感消极时,注意率低,思维受阻,记忆力低,对学习感到腻烦厌倦。 好学的情感可以来自需要,也可由一次一次高涨的情绪强化发展而来。可以说,多媒体技术全面进入美术课教学课堂,将在美术课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1利用多媒体技术为美术课创设理想的视觉条件和环境 多媒体技术能为美术课创设理想的视觉条件和环境,能营造出美的氛围,引起学生美的情绪反映,激发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兴趣,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绘画的艺术语言是指为形象地揭示绘画的内容而使用的造型手段和艺术手法的总和,它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文字、音乐作品中的节奏韵律同样丰富多彩,包括形体与结构、透视与空间、明暗与光影、色彩与色调、肌理与质感……所有的精彩与经典都是无法直接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说”得清楚的,必须通过视觉感官和内心体验来完成鉴赏过程,多媒体技术能够将这些精彩与经典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欣赏品味绘画的艺术语言。 在传统方式的教学中,由于教材图片印刷质量不高,画幅太小,在欣赏时视觉效果较差。而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的作品为数字化图像,画面精真,可以展示全图,又能做局部放大欣赏。例如,在欣赏桑德罗•波提切利的作品《春》时,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观赏到每个人物的神情,通过多媒体手段的局部放大,就能清楚地观赏到,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认识到作者这样表现春的含义。在工艺美术的服饰和广告作品欣赏中,如果让学生只限于欣赏教科书上静止的画面,学生就会感觉乏味。而用多媒体技术将课前编辑好的时装表演和动态广告呈现给学生欣赏,更能调动学生的审美激情,达到高效能的欣赏效果。 2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听觉艺术引入美术课堂 多媒体教学除了视觉上的优势外,它还能将听觉艺术(音乐)融入到美术欣赏中来,使美术与音乐、影像、文字、语言等完美地结合,创设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在欣赏过程中达到共鸣,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得到美的感受,达到最佳的欣赏效果。例如我们在欣赏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教师备课时将油画储存在电脑中。在欣赏时,《伏尔加船夫曲》音乐与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融为一体,这样学生很快进入审美心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觉,从而体会纤夫们的艰辛,产生审美感情。最终使学生们为纤夫坚韧顽强、勇敢不懈的拼搏而感动,为画家高超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而叹服,使美术欣赏课达到让学生触景生情的效果。 3利用多媒体技术为美术欣赏课提供大量的开放性的信息资源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广和深入,美术课程资源不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必将拓展到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等领域,美术欣赏的教学也不例外,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大量的美术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信息化资源),并保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达到信手拈来的效果,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要达到这种要求,传统手段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利用多媒体电脑系统的网络功能,就能在课堂中打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快速获取美术教学资源,让教师和学生驰骋于古今中外,在美的知识长河中倘徉。 4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立体欣赏 在进行建筑欣赏时,教科书上的照片不能进行立体的欣赏,难以满足建筑欣赏的特点和要求。运用多媒体技术可让学生欣赏到高质量的三维互动全景数字的建筑照片,全方位地欣赏到建筑的内部、外部结构和周边环境的美,达到“身临其境”的欣赏效果。欣赏建筑艺术,我们不但可以用惯常的视觉方式欣赏建筑物在静止状态下的形态或内部构造,而且可以做动感显示,让建筑物不同角度地旋转起来,让学生欣赏到建筑物的多个侧面;也可以设置一条观赏路线,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可以跨越桥梁,穿过街道,欣赏周边的建筑外形,也可以按设置路线浏览一座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陈设等。#p#分页标题#e# 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现场感、真实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 总之,多媒体教学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可以说,多媒体的发展正在推动着教育史上的一场革命,它能促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推动美术教育向高层次、多元化、信息化发展,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它对培养探究型、创造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施展的平台。在美术教学中应充分运用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挖掘硬件和软件的潜力,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开设美术欣赏课,是高校审美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美术欣赏是一个观察、体验、品味艺术作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以及一定的美学知识。美术欣赏课在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丰富审美心理结构、优化情感结构、提高审美能力、提升人文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高校非艺术专业的美术欣赏课是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因为当前中国的很多中学美术课仅在初中开设了一点素描、色彩的临摹课程,很多学生对美术常识和美术史论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艺术是以感知为基础的,人们认识美、发现美、鉴别美、创造美都离不开感觉,这种感觉绝不是依靠某些逻辑推理或者数字计算得来的,比如对画面物体和人物的比例关系的把握就是如此。比例本来是数字形态的东西,我们可以依据数理逻辑变换出多种方案,但是,只有使数字形态视觉化以后,才能靠感觉来比较、推敲、判断出美与不美。而对艺术的感受力的加强,就会迅速找到它的美的所在。再从色彩上来分析,色彩的构成要素十分复杂,色彩的生理效应更为微妙,色彩美感的个性特征更强,尽管有着十分详尽的色彩理论,有各种色表、色立体和各种配色宝典的工具手册,也只能对色彩的学习与使用起一定的指导作用,最后还是要落实到视觉感觉上来。正如音乐家对乐感的感受、舞蹈家对肢体语言的感受、书法家对笔墨挥毫的感受一样,他们无一不是凭借着一种强烈的艺术感觉来实现着艺术的升华[2]。如何通过美术欣赏这门课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笔者通过总结认为,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美术欣赏课上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多媒体技术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各种媒体信息与计算机集成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多媒体集成系统,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能及时、直观、生动和大量地把各种图、文、声、像信息展示在学生眼前,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多媒体技术以其生动、活泼的形象及悦耳动听的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都参与感知活动。大量事实证明,情感积极时,人的精神振奋,情绪高涨,注意率高,思维活跃。而情感消极时,注意率低,思维受阻,记忆力低,对学习感到腻烦厌倦。 好学的情感可以来自需要,也可由一次一次高涨的情绪强化发展而来。可以说,多媒体技术全面进入美术课教学课堂,将在美术课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1利用多媒体技术为美术课创设理想的视觉条件和环境 多媒体技术能为美术课创设理想的视觉条件和环境,能营造出美的氛围,引起学生美的情绪反映,激发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兴趣,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绘画的艺术语言是指为形象地揭示绘画的内容而使用的造型手段和艺术手法的总和,它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文字、音乐作品中的节奏韵律同样丰富多彩,包括形体与结构、透视与空间、明暗与光影、色彩与色调、肌理与质感……所有的精彩与经典都是无法直接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说”得清楚的,必须通过视觉感官和内心体验来完成鉴赏过程,多媒体技术能够将这些精彩与经典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欣赏品味绘画的艺术语言。 在传统方式的教学中,由于教材图片印刷质量不高,画幅太小,在欣赏时视觉效果较差。而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的作品为数字化图像,画面精真,可以展示全图,又能做局部放大欣赏。例如,在欣赏桑德罗•波提切利的作品《春》时,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观赏到每个人物的神情,通过多媒体手段的局部放大,就能清楚地观赏到,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认识到作者这样表现春的含义。在工艺美术的服饰和广告作品欣赏中,如果让学生只限于欣赏教科书上静止的画面,学生就会感觉乏味。而用多媒体技术将课前编辑好的时装表演和动态广告呈现给学生欣赏,更能调动学生的审美激情,达到高效能的欣赏效果。 2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听觉艺术引入美术课堂 多媒体教学除了视觉上的优势外,它还能将听觉艺术(音乐)融入到美术欣赏中来,使美术与音乐、影像、文字、语言等完美地结合,创设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在欣赏过程中达到共鸣,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得到美的感受,达到最佳的欣赏效果。例如我们在欣赏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教师备课时将油画储存在电脑中。在欣赏时,《伏尔加船夫曲》音乐与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融为一体,这样学生很快进入审美心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觉,从而体会纤夫们的艰辛,产生审美感情。最终使学生们为纤夫坚韧顽强、勇敢不懈的拼搏而感动,为画家高超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而叹服,使美术欣赏课达到让学生触景生情的效果。 3利用多媒体技术为美术欣赏课提供大量的开放性的信息资源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广和深入,美术课程资源不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必将拓展到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等领域,美术欣赏的教学也不例外,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大量的美术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信息化资源),并保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达到信手拈来的效果,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要达到这种要求,传统手段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利用多媒体电脑系统的网络功能,就能在课堂中打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快速获取美术教学资源,让教师和学生驰骋于古今中外,在美的知识长河中倘徉。 4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立体欣赏 在进行建筑欣赏时,教科书上的照片不能进行立体的欣赏,难以满足建筑欣赏的特点和要求。运用多媒体技术可让学生欣赏到高质量的三维互动全景数字的建筑照片,全方位地欣赏到建筑的内部、外部结构和周边环境的美,达到“身临其境”的欣赏效果。欣赏建筑艺术,我们不但可以用惯常的视觉方式欣赏建筑物在静止状态下的形态或内部构造,而且可以做动感显示,让建筑物不同角度地旋转起来,让学生欣赏到建筑物的多个侧面;也可以设置一条观赏路线,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可以跨越桥梁,穿过街道,欣赏周边的建筑外形,也可以按设置路线浏览一座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陈设等。#p#分页标题#e# 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现场感、真实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 总之,多媒体教学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可以说,多媒体的发展正在推动着教育史上的一场革命,它能促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推动美术教育向高层次、多元化、信息化发展,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它对培养探究型、创造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施展的平台。在美术教学中应充分运用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挖掘硬件和软件的潜力,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爱美是人的天性,儿童对美的事物感受也很早,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对艺术享受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更应该顺应儿童爱美的需求,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论,创新教学方式,更好地实施美术欣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爱好和欣赏能力,从而陶冶他们的情操。笔者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
美术这门课程是一种视觉艺术,视觉艺术是增强学生感知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我的想法是:在美术欣赏课上,当今的学生正是需要这样的感知能力才能更好地鉴赏全国乃至全世界艺术大师们的作品。所有创造性思维假如没有一定的感知能力都难以实现。多媒体工具的盛行给美术欣赏带来了便捷,学生有了更为直观的视觉感受。譬如教师在教学《中国画欣赏》一课中,同学们赏析各种唯美的中国画,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发表自己许多不同的看法,同时在讨论中,得知中国画在我国古代绘画史上的辉煌历程。鉴赏作品不但能使学生对于艺术的视野更加宽阔,而且能够让学生领悟到一幅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这样在课堂中,学生的视觉感受在多媒体工具的运用中不断增强,思维也不断发展。这样看来,多媒体已经成为了现代辅助美术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注重作品文化情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美术作品创作时依托的文化环境和条件以及创作的构思就是人们说的文化情境。基于此,当今的美术教学过程中,不可单纯停滞在基本的技能技巧的欣赏方面,还要把美术作品放到相应的文化情境中去,让学生们通过学习来认识到美术的特点及其表现方式的趣味性与多样性,了解美术对现代社会和日常生活的重要贡献和独特作用,与之同时,也可以培养莘莘学子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尊敬及信仰。美术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随处都能捕捉到它的身影。由此建议在教学时,教师可将教学题材与有趣的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现代建筑艺术》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逛一逛,瞧一瞧,从而更加清楚地观察校园的建筑样式,并结合校园周围的建筑,对校园及周边建筑的布局与特征进行归纳、分析与评价,使学生更深一层次地感受建筑美。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到建筑的艺术性和独特的价值。而在赏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则可通过对作品的介绍与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宋代绘画艺术的空前盛况及作品的伟大成就,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即欣赏作品的文化情境,进一步深刻学生对这幅作品的理解,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三、重视学生亲身体验,培养学生自主欣赏能力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是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鼓励学生亲自参与艺术探究也是美术教学的重点。课堂中需要师生积极活跃地进行互动,才能充分体现美术教学的蓬勃生命力与旺盛活力,并且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加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如《认识图形标志》一课,教师课前组织学生收集图形标志,并要求他们对收集的图形标志自行分析。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图形,同时让学生们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图形设计的设计意图和特点,相互提问,相互解答,互相补充,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一番热烈讨论,学生很好地了解了图形的艺术特征,达到教学相长的良好的、新型的美术教学。除此之外,与以往单方的枯燥的接受式教学相比,它更能让学生享受课堂教学的过程,给师生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
四、欣p与动手相结合,让学生感悟更加深刻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