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建筑的教育和教育的建筑: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学楼设计

春秋战国时期,在齐国都城的稷门附近,齐国建立了“稷下学宫”,云集了当时数百上千的学者,几乎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都到那里去过。可以说这是东方当时的最高学府,如果挖掘一下历史,可以看作是现代高等学府在东方的前身,遗憾的是这个学院的形制没有被继承下来。那时就有了“稷下先生”和“稷下学士”、“博士”的称号和身份。在同一个时期的希腊,这时也有了一个相似的学校――柏拉图学园,它被后人看作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从地名得来的名字Academy也就成为后代西方高等学院的通用名称。

另外的观点认为,学院的前身是寺庙和修道院。人类历史上,宗教是最早的也是一直在传授人类文明的组织,很多被世人遗忘的知识都是依靠宗教经典流传下来,甚至很多的经典就象谜一样,至今没有被人们理解和破译出来,今天已经被很多领域应用的解释学,就是从解释宗教经典发展出的一门学科。在各种宗教建筑中,都能体现出很强的教育因素。

前几年去作建筑考察时,寺院的形制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藏传佛教的寺院从某个角度来看也就是大学。每个大寺院有一个措钦大殿,措钦大殿内设有拉康,拉康即是佛堂。再下一级的组织是扎仓,意译就是僧院,是一个独立的组织,每个扎仓有自己独立的学习内容,有的是历法、有的是藏医,比如青海的塔尔寺设有四大扎仓

①参尼扎仓,即显宗学院,研究内明、因明。

②居巴扎仓,即密宗学院。

③丁科扎仓,即时轮学院,研究天文、历算、占卜。

④曼巴扎仓,即医明学院,研究医药治病,专门培养医药人才。

扎仓下面还设有康,就是喇嘛们居住的地方。每个扎仓基本形式是一个中间带有院落的方形多层建筑,中间有佛堂和院子,四面的房间面向中间开放。喇嘛们在四面的房中学习和修行,而在中间的佛堂中拜佛,在院子中辩经。

全文阅读

建筑院校法学课程教学

建筑院校法学教育作为我国现阶段法学教育体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建筑院校的法学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改革的切入点是对建筑院校自身从事法学教育进行正确定位,在此基础上确立新的法学教学模式。同时,还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一、建筑院校法学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手段。考察我国建筑院校法学课程教学方法,虽然在某些教学环节和手段上有所创新,然而对比法治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规格与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要求却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一)沿用传统政治理论课的灌输教学模式。一方面,尽管法学课程和政治理论课是截然不同的两类课程,但建筑院校法学课程中的《法律基础》课程是传统“两课”的组成部分,由于将《法律基础》课程简单视同于政治理论课以及教学师资多由从事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老师承担等多种原因,其教学方法基本沿用了传统政治理论课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缺乏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教给学生法律思维和法律方法的必要深度,难以起到开启学生法律智慧之门的应有作用。

(二)片面移植传统建筑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法律和建筑都强调面向社会需要解决实际社会问题,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所以法学课程教学和传统建筑专业课程教学应有某些相通之处。然而部分建筑院校夸大法学课程和传统建筑专业课程在教学上的相同之处,实践中常见的也是任课老师仅为案例而讲案例、仅为实践而进行实践,缺乏对案例背后的深层原因和法律规范背后深层的法律理念以及法律规范的漏洞和存在的问题的评判。

(三)夸大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在建筑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给教学方法带来了深远影响,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多媒体教学在弥补传统面授教学方面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然而法学课程教学首要的是法律理念的引导和法治观念的塑造,法学教学应从根本上塑造“法律人”而不是仅仅培养能机械记忆和使用现成法律规范的建筑专门人才,何况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要因时因地不断发展和变化,相对不变的是其背后的法律精神和法律原理。

二、建立科学的建筑院校法学课程教学方法体系

我们认为,适应建筑院校法学课程教学需要的教学方法并非仅仅是一两种传统或现代的教学方法、手段的使用,而应是立足于建筑院校法学课程作为传统法学课程在建筑教育领域的延伸和发展的本质特征,适应时展和高等建筑专门人才规格、培养模式转变的需要,以启发、训练学生法律思维为目的,以课堂理论讲授为基础,综合采用案例、问题、实践、比较等等多种教学手段传授学生法律知识,不同法学课程或同一课程的不同内容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重在培养学生学法、守法和用法能力的教学方法体系。此处主要介绍在建筑院校法学课程教学方法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方法论意义的课堂讲授教学法和课堂讨论教学法。

全文阅读

建筑教学论文:农林院校建筑学的实践教学

作者:1洪苗,2何礼平,3颜晓强

1国内农林院校本科建筑学的发展

不同院校将建筑学划归不同的学院,包括水利土木工程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城乡建设学院等,体现出各院校差异化的专业办学背景。部分农林院校建筑学建立在原有园林景观专业的基础之上,体现出农林院校建筑学区别于其他工科院校的专业发展基础和条件。

农林院校本科建筑学基本都属于新办专业,由于办学历史短,专业实力普遍较弱。

比如教学资质浅,基础底子薄,发展力量弱,缺少明确的指导方向。在众多院校的建筑学专业中,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但是基于中国快速城镇化的现状,村镇建设蓬勃发展,不排除未来几年农林院校新增建筑学专业的出现。若只是原封不动照搬资深建筑院校的办学模式,结果可能因为缺乏自身特点而适得其反。农林院校有特殊的发展条件,其特殊的院校背景是跨学科建设专业、寻求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办学特点和基础,在现有框架下发掘自身特色提升办学实力,走基于自身特征的发展道路至关重要。

2农林院校建筑学特色化发展条件

2.1村镇建设蓬勃发展

我国城乡发展方针历来突出乡镇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乡镇的庞大数量,以及在发展农村经济、吸纳农业人口、推进城镇化等方面的强劲作用,乡镇的健康发展得到更多关注。另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工作是目前重点。除村镇建设发展外,各类古村古镇保护非常急迫,需要大量人员进入一线研究。乡镇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一批力量强的建筑队伍,有一批熟悉设计施工业务的监理工程师。作为农林院校有一系列与农村农业相关的专业体系,与建筑专业相结合能更好地服务村镇发展建设。农林院校应抓住机遇,建设有基于自身特点的建筑学。

全文阅读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简介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坐落于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吉林省重点建设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吉林省城乡建设领域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科技研发基地和决策咨询与服务基地。学校始建于1956年,时为国家城市建设部设立的首批10所建筑类专门学校之一。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并举办本科教育;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学校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等次。

学校设有建筑与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和国际交流学院等18个院(部),开设本科专业45个,涵盖工、管、理、艺、文、法六大学科门类。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1.3万人,研究生近千人。土木工程、建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等7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方向)近30个。另有管理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还有建筑与土木工程、工业设计工程2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以及工程管理等5个专业先后通过全国土建类专业教育评估,工程管理专业(国际工程专门化方向)通过国务院学位办审批并获得双学位授予权。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3个学科为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有包括“松辽流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内的14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研究中心),有建筑设计院、工程勘察公司和工程监理公司等实训基地。学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亿元,图书馆藏书200余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12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400余种。

学校有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00余人,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600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300余人。学校拥有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人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录选人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留学回国人员以及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学科带头人、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跨世纪中青年骨干教师、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一二三层次人选和吉林省勘察设计大师等40余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

学校在北方寒地建筑节能、先进建筑结构材料和绿色建筑材料、先进工程装备制造、热能回收与利用、流域水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设计等重点领域开展重大工程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为推动区域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并获得国家住建部授予的“全国建设系统科技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32项,省部级以上勘察设计奖励20余项;教师公开发表学术科技论文3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国际重要检索机构刊物收录650余篇。

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及各类建筑、规划、结构设计竞赛等重要赛事中,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表彰、奖励300余项。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对外交流日趋活跃,已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俄罗斯国立太平洋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学校坚持“不管遇到什么障碍,我都要朝着我的目标前进”的校训,秉持“唯实”的办学理念,培育“和谐、创新”的优良校风,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建校方略和“立足吉林、面向全国、服务城乡基本建设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正朝着“建设土建优势彰显、办学特色鲜明的建筑大学”目标努力奋斗。

全文阅读

巍山的书院和社学建筑

历史可以兴旺古老的文化,历史也可以掩盖昔日的显赫。

在巍山,好多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建筑,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脱下了荣耀的外衣,只有一座座书院和社学建筑,在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之后,至今仍然还书声琅琅、学子如织。

置身其中,面对那浓浓的书卷香气,刹时间只觉市井中的浮华和喧嚣立刻烟消云散,似乎时间在几百年前就在这里停滞了下来。白墙青瓦,古街窄巷,古旧的木门漆迹斑驳,门前的布幡在清风中簌簌扬起,明媚的阳光照在悬山顶牌楼式的大门上,这就是位于巍山古城月华街的北社学。

北社学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历代多有增修。步行其中,建筑坐东向西,共四进三院,分大门、前殿、后楼。前殿为单檐硬山顶建筑,面宽三间,进深大于面宽,前后檐使用飞橼,其枋和梁均施以雕刻,整个建筑古朴浑厚。其中最著名的先师阁被移建至蒙阳公园内,改名为“奇嘉阁”,阁楼建于清代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檐歇山顶,呈正方形,面宽10米,四面设廊,其余三面皆以土墙围之,楼梯设于后山墙前,楼上四面开窗,上、下层檐下皆设斗拱。先师阁以小巧和富丽堂皇著称,雕花构件甚多,梁、枋、斗拱、花罩、雀替或平雕、或镂雕,皆作花卉、鸟兽图形,形象生动。

巍山古城华兴街止点的文华书院是巍山保存最为完整的书院之一,书院呈坐东向西,由大门、二门、半池、雁塔坊、魁星阁、藏书楼及两厢房等大小九个院落组成。现存建筑为雁塔坊、魁星阁、藏书楼及部分厢房,以藏书楼、魁星阁保存最好。魁星阁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宽三间,四周设廊,上、下檐下皆置七彩斗拱,雕刻细致,繁缛华丽。藏书楼建于石砌台基之上,面宽五间,前后设廊,为重檐歇山顶建筑,翼角出檐甚长,虽无斗拱,但梁、枋及其附件雕刻生动流利,整个建筑体量高大,气势宏伟。

檐下的轩窗碎格如画,古城的风低低地吹着,高大的古柏树,遒劲的枝干和树叶在和风之中轻轻地摇摆,太阳里有柏树的暖香在空气里缓缓地游动。难得的是,文华书院的房檐屋角、轩窗绮户都不像别处的雕梁画栋、飞金流灿或是破败残剥,它自然古朴,略事雕琢,一层蒙尘淡褪的浅色附在上面,宛如古巷深处被关锁多年的旧美人,风华残漏,芬芳昏沉,清秀且寂静。

位于古城土锅街的南社学,始建于明代,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更名为育德社学,因其在城南,故称南社学。跨过轻染绿苔的门槛,便没有了平日里的不安与烦躁,前庭后院,方正幽深。南社学呈坐北朝南,三进两院,西设花园、大门、过厅、两厢房等建筑,后阁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宽和进深均为10.6米,阁的上、下檐四周皆设斗拱,上檐为五彩斗拱,下檐为三彩斗拱,古朴浑厚,整个建筑除上檐四角经幢柱外,其余柱子皆采用方柱,且露明柱子皆作梅花柱式样,前檐柱采用移柱作法,解决了明间与次间悬殊过大的问题,使建筑外观越发显得匀称。

南社学系明代广西左江道兼提学道宫廷式住宅改建。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战乱,大部分建筑受到破坏,清光绪年间重修。清代在此设义学,民国年间先后在此设立过学校和蒙化县参议会。

全文阅读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多层地下交通枢纽多灾种安全评价体系中的指标权重计算

再生骨料中粉料性能的研究

征订启事

PVC纤维土三轴试验分析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烟气冷凝热能回收利用装置烟气流动方式优化研究

供热系统优化配置研究——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新校区为例

高大空间建筑不同送风形式气流组织研究

全文阅读

独立学院学生动手能力建筑学论文

一、建筑学专业动手能力课程现状分析

通过近几年来学生就业后的信息反馈,现在大多数用人单位对建筑学专业毕业生的质量不太满意,多数从事方案设计的学生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快速进入状态,对设计工作的流程不够熟悉,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进入工作状态;进行效果图绘制的学生不能够独立完成。反馈信息说明了建筑院系在教学模式上和用人市场脱节。市场需要的是拿来即用型的建筑学毕业生,而学校在实际教育中对学生的实际设计的应对能力却不够重视,在高年级设计课程的教学中,虽有真题真做,但是面对学生对设计形式的追求时过于理想化,真题设计大有纸上谈兵之势,这种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建筑设计的真实性、实践性、严谨性,使学生对建筑实务的过程缺乏了解。在教学模式上的脱节,造成了建筑学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设计任务时的孤芳自赏和无视社会需求而进行设计的现实。当浪漫而空洞的学院派理想面对经济利益冲击下的现实时,大量的建筑学毕业生会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面对这种情况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可以采用统一的“美术一建筑初步一建筑设计一分类建筑设计”的教学模式,但应紧密结合地区情况和建筑学专业性质,以及独立院校与地方经济互动,紧紧抓住建筑学专业应用型这一核心特征,强调学生的设计和实践能力,并贯穿建筑学五年教学始终,取得可持续发展。

二、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开展动手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

1、培养目标上,突出建筑学专业的特色

在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体系设置上根据独立学院的自身优势合理进行课程设置和专业定位,拉开与普通本科的区别。独立学院最大的特点就是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学生的专业素质及专业技术能力应侧重于适用和实用,走出学术性、研究型的精英教育模式,对学生就业市场的定位不能太高。对于建筑学五年学制如何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本人认为主线是以能力训练为主、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内容,注重独立学院教育的模式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应该符合就业导向,突出特点。可适当压缩建筑理论及前沿理论部分的课时,加强效果图绘制能力和建筑画技法绘制能力,以及建筑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程的培养等。根据建筑行业对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一是需要在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中加大建筑设计实例部分的讲解,二是实例的操作需要建筑专业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据此,在建筑学专业积极开展动手实践性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2、调整课程的教学方法,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独立学院培养建筑学专业人才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传统的建筑设计课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人在讲台上讲授理论知识,然后是针对设计题目进行相对的设计辅导,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得不到锻炼。随着建筑学学科内容的不断扩展与更新,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正促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现代化与多样化。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表达能力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充分地说、充分地展示,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建筑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可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1)案例教学

全文阅读

浅析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建筑结构教学

文章从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的特点出发,分析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与创新的实践教学思考。

建筑设计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特点

建筑结构课程是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在众多设计课程中,建筑结构课程属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建筑结构设计理论基础,在进行建筑构思和设计中,具有基本的结构件逻辑与体系概念,增强建筑设计中结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做出比较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建筑方案设计。

一座建筑物能够得以实现,结构往往具有关键的作用。在具体设计工作中,建筑设计专业需要同结构专业密切配合,建筑设计师往往需要具备相当深入全面的结构知识。所以,建筑结构课程对于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建筑结构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定位

课程定位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筑结构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二是建筑结构课程自身的定位。

在建筑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设计类课程是核心课程,技能类课程是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类课程则是建筑设计的支撑。在实际教授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理论类课程的部分。过分的强调设计表现或者计算机操作,让学生在工作后很难掌握建筑设计工程性的本质。

全文阅读

略谈学院建筑学专业教育研究

一、西部独立院校建筑学的教育现状分析

1地域条件分析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双落后,人才短缺和流失也阻碍了该地区的崛起。自2000年,国家制定西部大开发相关政策,一时间,属于大开发行列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云南、贵州、广西、内蒙、重庆、四川、等12个省、市、自治区,土地面积占比71.4%、人口比重25%、GDP比重15%的西部地区,迎来了巨大的机遇。正所谓,起点低、底子薄,则潜力大,教育发展也更有针对性,这些特点,也为西部建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独特的生长土壤。2办学条件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差异性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二者也制约着西部的建筑教育发展。笔者调查广西、、新疆、宁夏、青海、甘肃、云南、贵州、海南等教育比较落后的九个省、自治区的独立学院专业设置情况,该九省、自治区共有36个独立学院,但目前开设建筑学专业的独立院校只有4所,它们是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文理学院以及贵州民族学院人文科技学院等。这四所独立学院广西有2所,云南1所,贵州1所,均分布于西南地区,而新疆、青海、等西北地区的为0,区域分布不均。3教师队伍分析建国后,依据计划经济需求,按照地域分布,从财务到人才等资源分配情况,统一调拨,成立建筑老八校。而改革开放后,区域性经济发展差距加大,院校差别也加大,造成了各自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不平衡性。独立学院则附属于各自大学,师资力量不均衡性尤甚。以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为例,2006年,建筑学专业成立之初,只有3位建筑学老师,其中1个助教2个讲师,副教授及教授为0。到2012年建筑学老师数量发展到12个,其中,副教授2个,讲师8个,助教2个。从此数据上看,副教授和讲师比例较以往增加,助教减少,但是师资力量仍无法与其主校桂林理工大学甚至东部发达地区的独立学院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4教学与科研分析教学与科研是衡量一所大学学科发展的两个重要指标,两者对于建筑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而在这两个方面,西部院校的建筑学教育存在着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西部地区,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文理学院以及贵州民族学院人文科技学院是仅有的四所有建筑学的独立学院,均位于西南地区,通过现阶段这四所独立学院师生比例状况来看,这四所院校的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工作也相当繁重,而这也表明了这四所院校的建筑学教育的艰巨性和历史的责任性。科研方面,这四所院校的教师所发表的论文和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明显少于发达地区的独立院校,究其原因,繁重的教学工作对科研的制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解决西部地区三类本科建筑院校数量与质量的问题,是提高西部独立院校本科建筑教育质量的根本。5人才培养分析西部大开发导致西部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城市化也高速发展,导致需求大量的建筑人才,而建筑人才的匮乏也严重制约了西部城市建设。截止目前,一级注册建筑师的数量比例,西部地区仅为全国的15.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也刺激了西部建筑学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独立学院这种以技术培养为主的三类技术本科院校的发展。

二、西部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教育教学的探讨

根据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社会化、国际化、信息化、个性化和终身化,再结合西部地区独立学院的建筑学教育现状,总结如下: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课程设置多样化、信息化,转变教学管理理念,采用现代教育方法及现代教育技术,增强师资力量、加强继续教育等。1开放的教学理念成立固定的约束条文和奖励机制,邀请业内专家进行理论讲座、实践指导,并与有资深经验的规划、建筑师通过实际工程联合、互动教学,加强信息流动和资源共享,让学生学会做教学资源的分享者。2合理设置课程课程的设置要注重知识传授与素质培养相结合,综合考虑课程的设置。一方面,加强基础课程设置,使建筑教育的基础课程广泛化、知识通识化、方法便捷化。另一方面,课程综合化。以建筑学专业课为核心,同时,让学生选择性的学习文、理、工等多学科相互渗透性课程,培养良好的思维性和实际工作性。尤其像建筑设计、结构、规划、抗震、防洪、防火等法规和规定,使学生的建筑设计更有针对性、可行性和严谨性。3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最早的“包豪斯“教学理念指出了建筑学教育的实践性:设计强调自由创造,反对墨守陈规;手工化与机械化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与实际动手能力,这都为建筑学的教育具有强大的启示性。国内外许多高校和工业界都发现大学与企业之间互不相通,已经阻碍了新技术的发展。所以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教育与社会实践挂钩。随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和生产一体化趋势的出现而成为联合体。同时,也紧密结合社会,孤立学生参加全国以及国际上的各种竞赛,让学生提高眼界,拓宽视野。4教学信息化当今是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也应大力运用在建筑学教育领域。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使科技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加强信息资源的共享化、提取速度化、学习的有效化、电子化。从而是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的户型综合化,最大限度利用资源、最有效教学,加强师生间的有效的信息交流,缩短师生间距,便于交流和教育。建筑教学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电子邮件、MSN群、QQ群、BBS等各种途径和资源,综合利用信息的手段和技术,对教职工、学生加强信息素养培训,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学、研相结合,加强理论学习和创新性,保护学生、教职工的知识产权,鼓励师生使用电子信息资源,加强教学信息化健康、快速发展。5重视绿色环保教育随着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世界范围内发生能源危机,绿色环保和科学发展观提上日程。绿色建筑设计也逐步成为建筑设计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随着国内科学发展观的国策的推出,社会各界也逐步把绿色建筑设计纳为对社会贡献的一部分,像深圳、上海等地举办各种绿色建筑竞赛,山西大同市举办国际绿色建筑竞赛,此时,应鼓励学生多参与这方面的竞赛,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培养和工程项目的实践性有较大的教育作用。建筑学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加强教师绿色建筑专业知识的学习,使之运用到绿色建筑教学中,同时邀请绿色建筑业内专家进行专业课教授或者绿色建筑讲座,加强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6加强教师的素质的培养①学院建立相关政策机制,鼓励青年教师上进学习,加强建筑学专业教师的知识更新化,防止知识老化,教师的思想应与时俱进,注入新的建筑思潮,保持建筑学教育的时代性。②建立工程实践机制,与规划、建筑设计院、房地产企业、施工企业等社会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并鼓励建筑学专业教师参与实践项目,在实践中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加强建筑学教育的实践性,使之完成“学院型———工程型———学术型”身份的转化。

三、结语

西部独立学院建筑学教育面临机遇和挑战,怎样利用当前的历史条件、地域条件、经济条件、政策条件等机遇以及结合当前的教育现状与发展状况,应加强西部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的硬件、软件的建设,包括信息化建设、课程设置、教师素养的培养、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面建设。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地域环境、教育资源虽然大大影响了西部院校的建筑教育发展,但是建筑学教育也有其独立性,尤其是西部独立学院的技术本科办学理念和办学方法,这种理念和方法区别于传统院校的科学本科的理念,有利于独立学院解决其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对于建立良好的学术和技术教师梯队,有着较好的社会条件。因此,西部地区独立学院建筑学教育充分挖掘自身所在的地域环境和现有资源,利用其自身教育的独特性,大力发展建筑学教育发展,对西部地区的城市建设提供人才和科技技术。

作者:冯贵秀傅艺兵梁振然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全文阅读

本科院校房屋建筑学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房屋建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找出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课时分配不合理、理论课和实习相脱节以及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积极性低等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改方案,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研究

宿州学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职业素质与学历教育相结合,而非培养传统的学术型人才.我院在2012年新开设土木工程专业,而房屋建筑学不仅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本专业的一门呈上启下课程[1],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学习本课程来让学生在掌握相关建筑设计和构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具备工程实践能力[2].对房屋建筑学进行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给土木专业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实战平台,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更好的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而非培养传统的学术型人才.

1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一些问题,并结合我校12级,13级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总结:

1.1课时少且分配不均匀

房屋建筑学理论知识繁多,总学时只有48个课时,课时少,而且分配不均匀,讲授课程只有12个课时,课程设计所占学时达到36个课时,虽然说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的是本科层次上的实践动手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强调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只有扎实基础知识的铺垫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土木工程专业在教学内容上要有别于建筑专业的学生,所以不必对建筑设计的要求过高,只需要学生能进行一般的民用房屋建筑设计,以及选用合理的建筑构造的基础上能绘出相应的建筑施工图即可.

1.2认知实习和课程教学脱节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