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类中级论文

建筑类中级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基于K―均值聚类分析法的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级

摘 要:火灾危险度FR是衡量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等级的指标因素。通过对36所建筑物进行评判,计算出火灾危险度FR,再利用K-均值聚类分析的方法对这36所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级。最终将这36所建筑物按照火灾危险性分成Ⅰ、Ⅱ、Ⅲ、Ⅳ四级。

关键词:K-均值聚类;建筑物;FR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 3198.2016.22.087

0 引言

当前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新时代的主题,随着现代建筑中人员和财产的高度密集,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必将失去控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为了尽可能的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如何对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级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

1 建筑物火灾危险性评判

全文阅读

基于“超量恢复理论”的“赛练结合”式建筑学专业设计课教学

[摘要]以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设计课教学为例,文章介绍了基于“超量恢复理论”的“赛练结合”训练模式,以及“超量恢复理论”对设计课教学的适应性,进而提出设计课程教学领域的“赛练结合”模式。“赛练结合”式设计课的教学条件与基础有专业能力基础、竞赛题目“量”与“质”的把握、信息获取的多元化与时效性。“赛练结合”式设计课教学组织应考虑竞赛题目的适时性、组织形式的灵活性、竞赛数量合理性。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超量恢复理论 建筑学设计课 设计竞赛 赛练结合

[作者简介]解旭东(1979- ),男,山东青州人,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山东 青岛 26603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144-02

一、引言

当今建筑设计行业市场的需求,正在引导着设计课程教学的转型。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后,建筑设计市场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建筑设计竞标体制的引入,使得大量国内外设计公司参与到相应的建筑设计市场竞争中来。这种以“竞标及设计竞赛”为先导的行业运作模式,在提高了建筑设计水平的同时,也对建筑设计教学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这个模式是建筑学专业学生由学校学习走向社会工作的过程,就是由“设计练习”走向“设计比赛”的过程。因此,对于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教育模式,从训练强度与提高竞争力来讲,可以从面向比赛的竞技体育训练理论中得到启发。因此将基于“超量恢复理论”的 “赛练结合”培养模式,应用到建筑学专业设计课教学中,从而提高建筑学专业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其教学质量,促进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发展。

二、由“超量恢复理论”到“赛练结合模式”

(一)基于“超量恢复理论”的“赛练结合”训练模式

全文阅读

网络资源导航系统的调查分析

[摘要]根据对设有建筑学专业的有关高校统计及对其使用建筑学导航库的调查分析,从导航库的界面布局、资源组织类型、资源收录数量、检索功能等若干方面进行分析,探寻建筑学网络资源导航库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学科导航 网络资源 建筑学

1概述

1.1 概念界定

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是以学科分类系统为基础,以提供重要学术网站和免费学术资源为目的的集中服务的全球网络资源导航数据库[1]。

建筑学作为国家89个一级学科之一,其下设有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以及建筑技术科学等4个二级学科[2]。目前,可利用的建筑学网络资源导航库(以下简称导航库)有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门户――建筑学”[3],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的“方略知识管理系统――土木建筑工程”等[4],另外,大连数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曾建有“数图之家――全球电子信息资源门户”。此外,设有建筑学专业的高校图书馆也建有导航库。

1.2 调查范围

据统计,全国共有144所高校设有建筑学本科专业,具有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的高校有21所,具有建筑学“博士一级”授权单位的高校8所,具有“博士点”授权单位的高校6所[5-7]。本文以具有建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暨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22所高校图书馆,以及全国13所建筑院校图书馆为调查对象[8],以2010年8月底为检索时限,根据其所使用不同导航库之间,在界面布局设计、资源组织体系、资源类型选择、资源收录数量以及检索功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分析,探求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全文阅读

基于就业方向的地方高校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结合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和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联系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立足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模块,提出了修订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与考核方法、强化教学资源建设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地方高校;就业岗位;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复合型人才;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TU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3009405截至2010年底,全国就有286所高校设有建筑学专业,每年毕业生高达9 000多人[1]。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欧美城市建设速度放缓,海外建筑事务所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一些海归建筑师及时转战国内,加之近两年国内房地产调控带来的建设降温,而毕业生数量不减反增,造成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学生自身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处于“建筑老八校”和“职业技术院校”夹层中的地方建筑类高校,只有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改革“与老八校同质化发展”的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才能更好地适应时展需要。本文结合南阳理工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校企合作开发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研究与实践”,对五年制建筑学专业高年级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一、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查与分析

南阳理工学院自2005年开始招收五年制建筑学本科学生,截止到目前,共毕业5届学生,合计429人。毕业生就业去向汇总如表1。

由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毕业生绝大部分进入设计单位工作,而且大量集中在d类小型的设计机构中。这一类的设计机构,不同于前三类的设计单位,通常不设置专门的方案所(室),而是由1~2位方案主创建筑师带领设计人员完成方案的创作及表达任务。毕业生进入这些设计机构后,跟随主创设计师加入设计团队,主要进行建模推敲形体、方案局部修改、平彩渲染、文本制作等工作;有的要参与动画漫游、实体模型制作、现场方案汇报工作;方案中标或批准后,部分人员还要继续完成施工图的设计、图纸交底与施工现场服务。可见,就业市场对地方建筑类高校毕业生,不要求具有太强的方案原创能力和理论素养,而是要求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表1南阳理工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汇总表(2005届~2010届)行业考研设计单位行政主管部门房地产公司其他行业人数12abcd93174202合计:316人214337比例3%74%5%10%8%注:表中a类设计单位为中国建筑设计500强设计院,b类设计单位为除a类外的综合甲级设计院,c类设计单位为员工人数为50~200人的中型设计机构,d类设计单位为员工人数为50人以下的小型设计机构。

二、设计单位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自2012年开始,笔者所在课题组连续3年跟踪毕业生,调查就业单位意见、收集学生诉求,了解在校期间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及所掌握的能力对工作的重要性。对在设计单位就业的学生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0份,问卷汇总分析如表2~表4所示。

全文阅读

谈支盘桩的岩土工程勘察

【摘 要】岩土工程勘察是设计的先决条件,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关键词】支盘桩;岩石;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是设计的先决条件,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1 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

岩土工程勘察是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的型式和荷重特点等,按照规范的技术要求,运用地质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学的理论,按照科学的勘察程序与方法,利用有效的测试仪器和技术,调查、分析、论证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评价与岩土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问题,并将所得成果编制成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提交相关部门,为工程建设的规划布局、设计计算、施工等提供翔实可靠的技术依据,为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等提供翔实、科学、准确的地质资料,而且尽可能避免因工程的新建而恶化地质环境,引起地质灾害,达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2 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可以理解为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的综合,包括岩土类型及工程性质、地型地貌、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由此可见,工程地质条件是一个综合概念,在我们提到工程地质条件一词时,实际上是指上述六个要素的总体,而不是指任何单一要素。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所在场区地质及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具体包括:

2.1 岩土类型及工程性质

全文阅读

高层建筑供配电技术方案及其可靠性研究

摘要:如何根据建筑高度以及层数的不同为其选择最为合理的供配电方案,是目前社会上的建筑研究人员极其关注的事情。而本文便是从这项高层建筑的具体供配电工作出发,通过对高层建筑的具体状况进行分类分析,谈论了其能够使用的供配电方案,并着重地探讨了相关方案的可靠性,希望能够使高层建筑获得进一步完善的供配电建设。

关键词:高层建筑;分类;供配电方案;可靠性;特点

高层建筑在当前经济发展逐渐加快的环境中,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点,各种综合办公楼、商业大厦以及高级宾馆等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为我国城市增添了又一景观。而高层建筑具有其自身不可忽视的特殊性,尤其是对于供配电建设的要求,更是成为了目前高层建筑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推动高层建筑的供配电建设实现更加优化的方案选择,是目前高层建筑研究人员正在着力研究的热点。而本文也是处于完善高层建筑供配电建设的目的,首先分析了高层建筑的分类情况以及不同建筑对于供配电方案存在的不同的要求,然后具体地谈论了其供配电方案的可靠性。

一、高层建筑具体分类及对于供配电方案的需求

目前,我国对于高层建筑的分类主要是从其用途方面来分的,包括一类、二类与超高层这样三种,而每一种高层建筑都因为具有其不同的使用特征而对供配电的建设具有不同的需求,建设供配电施工人员以这种需求为基础来选择具体的供配电方案才能够真正地使高层建筑发挥出其应用的功能。本文下面就具体地对高层建筑的分类以及其对于供配电方案的需求进行一下具体分析:

首先,就一类建筑来讲,它主要包括建筑的50m上或者24米以上部分具备1000平方米多的面积的综合楼、展览楼、商业楼等,以及具备1500平方米以上面积的商住楼,中央或省级的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重要档案楼、邮政楼等,还有高级旅馆、医院、藏书在100万册以上的图书馆与书库等,此外,具有50米高度以上的普通旅馆、教育楼、档案楼等也被涵盖在内。其次,就二类建筑来讲,它主要就包括一类建筑之外的那些与一类建筑相仿的建筑,比如普通的(即省级以下的)邮政楼、电力调度楼、电视楼、防灾指挥楼等,还有综合楼、图书馆、书库、医院、电信楼、财贸楼,以及高度在50m以下的教育楼、档案楼等。再者,就超高层的建筑来讲,它是指民用的高于100m的建筑、公共的超过250米的建筑这样两类。

这样三类高层建筑对于供配电系统存在着不同的电力负荷需求,既一类建筑利用一级负荷要求、二类建筑用二类,而超高层则利用一类一级中的特别重要的负荷等级来设定消防用电。从这些高层建筑具体的供配电需求来讲,它们都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的供配电系统。第一、10kv或以上的电压等级的双电源供电系统,且双电源要能够同时供电,同时结合具体建筑物的结构状况以及其所处地区的配电条件为其设置必要的配电所,对于有防火要求的建筑设置耐高温的液变压器或干式的变压器,并采用预分支的电缆或者是封闭式母线来配置低压的馈线,用单母线的分段接线来设置一次主接线。第二、以变电所的方式来供电,但不适合设置在最底层,必须设置时也应该将其地坪提升到高于同层地面的300米以上,而且要具备独立的隔热通风以及排水和防渗水设备,还要有完善的检修以及消防通道,超高层建筑要具有专业高水平的供电系统接入方案,并经过审核。

二、高层建筑的供配电建设方案的可靠性分析

全文阅读

浅析绿色建筑思潮下高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调整与应对策略

【摘要】本文着眼于对绿色建筑人才培养策略的分析。绿色建筑思潮的影响对推动与加快绿色建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对此的回应,高校建筑学专业应适时适度地对教学计划、课程大纲进行相对的调整与改革。具体的改革措施可以分别从专业理论课和课程设计课两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绿色建筑 课程构架 专业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01-02

1. 绿色建筑发展与人才培养概况

1.1 我国绿色建筑人才培养的迫切性

绿色建筑作为建筑界应对环境问题的回应,已经成为世界建筑研究与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并在发达国家被不断实践与推广。在国内,绿色建筑的概念开始为人们所熟悉,绿色建筑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也已经成为业界的热点。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把绿色建筑产业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重点,建设工程在建项目和新建项目到2015年必须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就大量增加了社会特别是建筑行业对绿色建筑专业人员的需求,给加快绿色建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1.2 绿色建筑思潮对高校建筑学专业发展的影响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学科。它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构造某种体系环境。高校建筑学专业是培养具备建筑设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摇篮,在推动绿色建筑人才的培养这一需求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与任务。要使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不但了解与熟悉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更能够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一般性方法,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够贯彻绿色建筑的指导方针,身体力行地实践绿色建筑设计,这就要求高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将绿色建筑设计理论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本文旨在站在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的角度对此展开的探讨与分析。

全文阅读

浅析中西方建筑模数制度差异

摘要:对模数制度的研究一直是中西方建筑历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通过对中西方模数制度概念的分析,对比中西方模数制度的内容构成方面的差异,同时对它们的内涵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和说明,以此促进对中西方建筑营造技术的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模数制度;概念差异;中西方

中图分类号:TU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7-0075-02

1.前言

在中西方传统建筑中,模数制度都被认为是营造技术的重要内容,尤其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模数制度与建筑营造观念和思维、营造制度和营造技术及建筑项目的组织管理都有密切的联系。随着建筑史研究的进步与发展,对于模数和模数制度的认识和研究也不断扩展,至今已有多项研究课题针对模数和模数制度的概念进行分析和阐释,从不同角度拓展和扩充了模数制度的概念分析与研究。

2.西方建筑模数制度

全文阅读

8度区高层板式剪力墙住宅钢筋用量分析

摘要:文章对4栋典型8度区高层板式剪力墙住宅钢筋用量进行了分析,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出在某些指标下的钢筋用量函数。结论对8度区高层板式剪力墙住宅项目的决策、造价控制、结算审核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板式剪力墙住宅;钢筋用量估计;钢筋用量曲线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04-0088-02

研究数据选自作者本人亲自参与预算、结算全过程的北京地区4栋高层板式剪力墙住宅项目。数据具有极强的真实性,通过对钢筋用量的研究,用统计学的方法加以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性结论,并以正式出版物的数据加以辅助验证。结论对于项目的决策、造价控制,结算审核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案例:工程名称为某小区B2#、B6#、B8#、B9#住宅楼,建设地点为北京市郊区。工程的主要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防火设计建筑分类:B2#楼为一类高层,其余为二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场地类别为三类,地基处理方案为CFG桩,基础为筏板基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一、研究数据的选取

第一,直接分析数据的选取及数据分析软件的选用。选取B2号、B6号、B8号、B9号四栋剪力墙高层住宅的总体和细部钢筋量进行分析。

第二,对比分析数据的选取。选取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技术经济委员会和建设不标准定额研究所合编,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02年12月出版的《民用建筑经济技术指标城市住宅建筑》中北京地区高层剪力墙民用住宅七个工程进行对比。以校核和验证本论文对高层民用剪力墙住宅各项指标分析所的结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全文阅读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教学研究

摘要:建筑设计方法是建筑学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初级技能,本文从独立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二年级建筑学办学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以建筑设计方法入门为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的思考、教学环节的把控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尝试。

Abstract: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method is the primary skill need to be grasped by students majoring in architecture. This paper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course in grade two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xbridge College, made a attempt from these aspects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the teaching links control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etc., taking the elementary teaching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method as the goal.

关键词:设计方法;教学;建筑设计

Key words: design method;teaching;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9-0200-03

0 引言

建筑学传统教学方式为老师对学生实行一对一的指导,实行小班教学。在独立院校的教学中,往往模仿大校的方式进行,而由于生源及师资力量的差异,实际效果却不佳,只能止步于模仿阶段。我们在数年的教学中,在独立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形成了从基本建筑组合建筑秩序建筑逻辑建筑训练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从建筑设计启蒙建筑设计方法深化设计能力拓展设计能力研究实践创新的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由此保证体系的逻辑性和完整性;而教学方法上侧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及方法教学,力求有更强的操作性。由此深入浅出,使大部分学生掌握基本建筑设计方法,一部分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可实现从“术”到“道”的觉悟过程,由此实现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

1 课程基本情况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