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科技创新

建筑科技创新范文精选

建筑科技创新范文第1篇

建筑创意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说修正以往传统的建筑模式,利用一种新的思维,新的想法,创造新颖的建筑空间,来增强人的体验。这里要强调一下,建筑的创意不是创造出一些人们没有见到过,很新奇的建筑,不是创造奇奇怪怪的建筑,而已用创新的精神给人更多建筑使用上美好的体验。建筑师的定义是创新的建筑师,不是先锋建筑师,所以建筑创意在世界各国都有很广泛的应用。笔者认为建筑创意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形与形状的研究;(2)物与材质的研究;(3)现象与状态的研究;(4)功能与场所的研究;(5)环境与自然的研究;(6)概念、思潮、意识的产物研究。

二、科技创新的发展以及思维

现在的时代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强,如果一个国家的建筑和科技创新性思维和能力较强的话,那么就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产业的链条之中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就能得到更加有益的发展,也能够使世界经济成分更加的有活力,当然也能使得更多的企业不断的提高自己,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总而言之,建筑以及科技的创新性思维与能力已经毫无疑问的变成了这个时代经济活力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重点。从而也说明了建筑创新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经济上一活带动百活主要力量。

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环境就是一个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人在不同的环境里面会成长出不一样的性格与人格也会在以后的生活里表现出不一样的能力。人即是如此,更何况于科技创新的能力呢。如果是在一个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发展的环境里,那么势必也将会使得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当今的世界环境里,就是在一个不断发展科技的创新的大环境里。我们更自觉的去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方式。那么世界各国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下面就为大家一一介绍。(1)拥有一个好的文化环境。一个好的文化环境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就如中国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就因为有了一个很好的文化环境,所以那个时期中国各方面的技术都开始有所发展了。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文化环境,科技创新的能力是非常难培养的。(2)政府在制度方面大力的支持。如果想要将科技创新很好的发展起来的话,只是依靠个人或者是企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在个人和企业努力的同时,一定要有政府的支持,要有一些积极向上,有利于建筑创新以及科技创新发展的制度来做后盾。

思维:我们研究建筑创新以及科技创新,一个良好的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我们具体应该具有那些思维能力才能更好的发展起我们的建筑创新以及科技创新哪?首先是要拥有类比式的思维能力。类比式就是将一个熟悉的事物和不熟悉的事物相互比较,从而了解到这个不熟悉的事物的方法。类比式的思维能力扩展额我们的思维,提升了我们的认知能力,为我们发展建筑创新以及科技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其次我们要拥有良好的联想式思维能力。联想式思维就是通过一件事物的表面看到更深层的事物,甚至可以想到其他的事物。比如:从鲸鱼想到潜艇、从蝙蝠想到雷达、从变色龙想到伪装服等等。所以说联想式的思维能力是对类比式的一种发展,对我们的建筑创新以及科技创新具有很重要的能力。

三、结语

建筑科技创新范文第2篇

恒通科技(300374.SZ)主要从事以无机集料阻燃木塑复合墙板为核心产品的可循环再利用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组装。

在传统木塑复合材料技术的基础上,恒通科技通过改性技术研发和生产的无机集料阻燃木塑复合墙板不仅具有传统木塑复合材料的优点,同时具备建筑材料所需的物理性能。无机集料阻燃木塑复合墙板应用于房屋建造领域,公司已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共同制定了无机集料阻燃木塑复合墙板在房屋建造中的应用标准。

2011年-2013年,恒通科技的净利润分别为5203万元、6060万元、6175万元,实现稳步增长。

朝阳产业前景广阔

新型建筑材料属于朝阳产业,具有绿色环保、节约自然资源、可循环再利用等特点,符合中国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为此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上述产业发展的政策。因此恒通科技主要从事的业务获得了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同时,国家加大力度限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传统建筑材料的产能扩张,有利于促进节能环保新型建筑材料行业的良性发展,为其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此外,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价格逐渐上升,传统建筑材料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现场湿作业较多,施工时间长,劳动力消耗较大;而新型建筑材料及其配套技术,采用模数制标准化设计、工厂化规模生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仅需现场拼接、组装,大大减少了施工时间,降低了劳动力消耗。随着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新型建筑材料及其配套技术的综合成本优势逐步显现。

节能环保、可循环再利用新型建筑材料需要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具有时代性,符合现代建筑的要求;二是节能环保,符合生态化特点,有利于社会发展。恒通科技的核心产品木塑复合墙体材料主要应用于房屋建造领域,不仅具有新型建筑材料的时代性和节能环保特点,还具有可循环再利用的特点,可以减少建筑垃圾,促进自然资源消耗减量化。

创新优势突出

恒通科技的产品覆盖了墙体材料、建筑结构材料、建筑功能材料和建筑施工材料等新型建筑材料的多个应用领域,不仅可通过单独生产与销售上述材料实现持续盈利,而且还可以实现木塑集成房屋成套部品部件的集成化供应。这种产品配套优势使恒通科技具有了“市场覆盖多领域、盈利渠道广、抗风险能力强”的特征。

恒通科技的研发创新主要包括材料配方和产品应用创新。

材料配方创新主要是对配方进行不断改进,以达到提升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产品应用创新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产品的规格设计,主要创新点在于使产品规格符合实际应用需求并且能够与其他部品部件配套,由于规格设计属于外形创新,竞争者易于模仿,为了保护研发成果,恒通科技申请了相关的外观专利,并已获得58项外观专利权;另一方面是产品的具体生产流程,除材料配方外还涉及机器设备和模具改进等重要技术,均属于非专利技术。

恒通科技拥有无机集料阻燃木塑复合墙板技术、木塑集成房屋成套产品技术体系等多项核心技术。恒通科技的技术属于原始创新。核心技术来源于企业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研发,以企业自主创新为主,产学研合作为辅,各项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均处于成熟阶段,可以稳定、大批量的生产和应用。其中,无机集料阻燃木塑复合墙板技术和木塑集成房屋成套产品技术体系填补国内空白。

建筑科技创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激励机制

1科技创新的相关理论

1.1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

“创新”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创新理论的价值,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研究科技创新的热潮。科技创新是提出新观点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的统称,包含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站在新的角度对已知事物进行再认识等。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1]。科技创新体系是由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互相联系和制约的各种要素组成的统一体[2],包括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管理创新体系三大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可以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与完善,挖掘整合不同要素的潜能,使体系充分发挥整体效能。

1.2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特征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特征与其产品生产的特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在:由于建筑产品生产具有单次性、固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使生产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风险增大,从而使科技创新的组织与实施存在较大的困难。缺乏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建筑产品生产的特性造成了企业与用户的交流比较困难,增加了经营效益的不确定性,而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又面临着资金匮乏的压力,严重阻碍了企业引进新技术和改造新工艺的积极性。缺乏科技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受行业分割和管理体制的影响,建筑企业多限于某一具体工程项目的生产活动,导致其科技创新活动只不过是针对某一工程项目的工艺改造或管理改进,而缺少一些原创性的科技发明。

2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与制约因素

2.1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现状

近年来,中原地区建筑业的科技创新发展势头迅猛,但与周边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缺少自主性的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的应用,缺少科技成果的进一步开发,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科技创新趋同现象严重,科技贡献率比重较低,普遍缺乏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多数企业的高层决策者缺乏创新意识。

2.2制约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因素

制约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受到建筑产品特定生产方式的制约。建筑业作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其建筑产品生产产地的绝对唯一性和作业区域的相对扩散性,对企业之间的科技信息沟通产生了较大影响,建筑业产业链上的各个参与单位需要负担各自的创新费用并承担一定的风险,工程项目的外部环境往往复杂多变,从而制约了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发展。2)受到支撑条件匮乏的制约。资金、人才与信息是建筑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所必须具备的三大基本资源。目前建筑企业利润普遍较低,缺乏转化资金,没有可靠的投融资渠道,大量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被闲置,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复合型的创新人才严重匮乏,信息市场的建设比较落后,从而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实施。3)受到建筑市场竞争不规范的制约。建筑产品交易与其他商品交易的区别在于:建筑市场是先有商品交易而后才进行商品的生产,在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单个工程项目往往被肢解成几个工程,由多家建筑企业同时承担施工作业,扰乱了市场秩序,打破了科学的工艺流程,影响了工程质量,限制了新技术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4)受社会和政治背景的影响。由于建筑物和构筑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建筑业一直以来都受到严密的行业管制和具体的操作规程限制,在建筑产品的整个生产和使用过程都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这些限制和约束同样制约了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3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3.1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模型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目标是通过持续不断创新,将企业转化成创新型企业,使研发制度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得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3]。因此,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是观念与知识、制度与管理、研发与技术等各种创新活动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而构成的有机整体[4](见图1)。

3.2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内容

1)观念创新是一种思维和理念的综合性创新。建筑企业的观念创新就是要打破企业多年以来形成的陈规陋习,克服旧的思维模式,树立全新的科技创新观念,使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在建筑企业观念创新的过程中,管理层需要进行观念创新,要善于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应围绕如何更好地开拓市场,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借鉴好的管理实践,研制开发新技术应用和新工艺流程,合理使用新材料,不断完善企业的经营理念、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从而不断促进企业的观念创新。2)制度创新是在建筑企业现有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建立新的、更能有效激励员工行为的制度和规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5]。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依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激励,使其固化。建筑企业的制度环境包括宏观层面上的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及微观层面上的由企业制定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制度。从调研中发现,在中原地区的许多建筑企业中仍存在产权结构混乱、组织机构不合理、缺乏激励机制等现象,这些已经严重阻碍了其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应用。3)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发展机制共同构成了建筑企业的机制。其中,激励机制是科技创新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方式多种多样,这些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激励方式共同对科技创新人员起到作用(见图2)。4)知识创新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建筑企业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创建建筑企业的知识创新体系,应该让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等积极地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从基础研究开始,将工程项目做为媒介,持续不断地提升科学研究、技术协作、科技培训等过程[6]。5)技术创新主要是企业在生产技术方面的创新,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及其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个系统(见图3)。6)在建筑企业的管理创新中,应该以企业的管理者为核心,形成合理的决策,建立周密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与职工紧密协作开展创新活动。建筑企业应建立明晰的权力层级,明确的决策主体,妥善处理好责任、权利、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调整决策的形成过程,利用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和适度分权,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决策的及时有效性。作为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建筑企业结构越来越趋向于扁平化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企业获取较高的生产经营效益。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尽早地整合优化企业的核心文化,改善组织结构和建设科技战略,强化管理创新体系的指挥和协调,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益。

4建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途径

4.1发挥企业品牌与科技创新的整合效应

建筑企业在打造企业品牌的同时,要将其与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发挥二者的整合效应。无论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还是基层员工,都要树立起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为此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售后服务质量,爱护企业信誉,打造企业品牌。可以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增强建筑企业社会影响力,做好形象宣传,提高企业知名度。此外,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经营,使企业品牌打入多个相关领域,赢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4.2建立新型的人才管理机制

1)建立开放式的用人机制。目前建筑企业的员工普遍面临着工作环境苦、作业流动性强、工资待遇低等问题,企业很难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因此需要企业将人才引进与攻关课题研究相结合。2)建立优胜劣汰的人才使用机制。建立以岗位管理为主的人才使用机制,对每类人才进行跟踪管理,让员工时时处于一种良性竞争的动态环境中,使每个创新人才的潜力得到持续不断地自我挖掘和开发。3)建立以贡献大小和能力强弱为考评标准的评价机制。对企业的各类创新人才,应该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规定,建立以工程业绩为考核依据,以品德、知识、能力等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系统,制定客观公正的人才考评制度,奖惩严明,发挥创新人才评价的真正作用。4)建立真正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激励机制。要采取各种各样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激励措施,积极寻求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基础知识、专利技术与科研成果之间的转化方式,构建以价值为导向的创新激励模式。5)建立能够培养有创新精神的的人才培训机制。把培训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强化岗前培训,建立完善的继续工程教育体系,打造学习型建筑企业。要健全创新人才交流制度,可以采取轮岗互换的形式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的创新人才。

4.3创建快捷有效的科技创新信息系统

科技创新信息系统是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企业的科技资源能够充分地汇集和共享而建立的快捷有效的科技创新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为建筑企业提供信息沟通的平台,使科技信息资源能够充分高效地进行共享与交流,为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服务,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全方位积极推进企业科技创新[7]。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善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方式及手段,加速工程项目的科技信息集成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提高科技开发与管理效率,为企业开展异地项目研发、扩大经营范围提供强大的科技信息支持。综上所述,该项目的研究通过对建筑经济学、科技创新学以及企业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吸收与运用,探讨了在中原地区应该如何构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有关措施与建议。

作者:王 颂 刘汉州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

[1]金维兴,陆散弘,尚梅,等.21世纪中国建筑业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范维,王新红.科技创新理论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9(4):164-166.

[3]申立银,邓小鹏.建筑业企业竞争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叶建峰.建筑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战略途径[D].长沙:中南大学,2008:26-28.

[5]熊巍.大中型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2:31-36.

建筑科技创新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科技创新;材料;技术;设备

引言:虽然近年来随着建筑业产业规模、产业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我国建筑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尤其是一些单项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建筑技术的水平还比较低,建筑业作为传统的劳务密集型产业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建筑工程领域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全面推进施工企业技术进步,促进建筑技术整体水平提高的唯一的途径就是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将科学的管理和大量技术上先进、质量可靠的科技成果广泛地应用到工程中去,应用到建筑业的各个领域。

一、施工新技术的发展状况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供,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也相应得到了相当成熟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施工工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给传统的施工技术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这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推广和引导了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出现,而且新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一方面它降低了工程的成本、减少了工程的作业时间,另一方面更是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度,为整个施工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

目前建设部重点推广的“建筑业十项新技,包括深基坑支护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二、推广使用节能新材料

1、新型节能墙体

新型墙体材料的品种较多,从目前的应用状况来看,新型墙体材料在墙体材料中所占的比重正在逐渐增加。新型墙体材料主要包括砖、块、板三个大类,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等等。从目前建筑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各地需要根据本地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新型节能墙体,通过改变墙体材料结构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在这方面欧美国家的发展情况很值得借鉴,欧美国家的砖产量目前已经趋于稳定,并且在技术上向着大孔洞率和薄壁的方向发展。各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在欧美国家都有着比较好的发展,如混凝土空心小砌块主要向着装饰、轻质和保温隔热的方向发展,而加气混凝土则向着轻质和高硬度的方向发展。另外,国外加气混凝土容重普遍在 400―500kg/m3,非承重产品容重降低到 300kg/m3,且原材料大量采用工业废渣。另外,其他的一些新材料,如STP外保温板,粉煤灰砖在国外建筑市场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2、节能门窗

门窗是建筑物热交换和热传导最活跃的部分,因此成为建筑热能消耗比较大的部分。因而,节能门窗的使用,对于建筑业的节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以采暖居住建筑的能耗为例,建筑物的热能消耗量主要由建筑物围护周围结构的传导耗热量和通过门窗孔的空气渗透量两部分构成。而使用节能门窗,一方面通过门窗型材自身材质的选择或增加断桥或穿条等办法提高门窗框的热功性能,同时通过使用中空玻璃、Loe 玻璃保证玻璃的气密性和隔热性,另一方面,通过发泡保温材料减小门、窗边框和建筑物搭接之间的缝隙,减少由于门、窗的空气渗透而造成的热量流失。

3、节能屋面

屋面也是热量损耗的重要通道之一。一般情况下,屋面的节能保温是通过将容量低、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并且有一定硬度的保温材料铺设在防水层和屋面之间实现的。因此,可选择的保温材料有很多,可以使用加气混凝土块、膨胀水泥板块、水泥聚苯板、聚苯板、挤塑板等板块状材料,还可以使用膨胀珍珠岩、陶粒、浮石、炉渣等散料加入水泥进行现场浇筑。再者,还可以采用膨胀珍珠岩、玻璃棉、岩棉等松散料装进袋中,铺在屋面或者吊顶上部。最后,还可以采用硬质聚酯泡沫塑料和粉煤灰、水泥为主的泡沫混凝土等材料进行现场泡发浇筑。

三、施工工艺的控制

建筑工程实体建设中所采用的施工手段,包含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等的控制,主要应切合工程实际、能解决施工难题、经济合理,做好这点有利于保证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1、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的组织设计是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工程施工的指导性纲领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的目标实现。监理工程师在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时,要分析其工期、造价、质量的三者之间关系是否合理,有否质量预控措施以及针对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施工部署与方案能否满足工程实体质量要求,季节性施工采用措施是否合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能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以上这些都是关系到质量的很重要的问题。

2、施工方案

根据施工图及工程具体情况,提出施工方案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而做出的更详细的施工措施。是对工程中具体技术问题确定明确的施工步骤、控制工程质量的方法以及做出如何选用材料、如何检验材料的具体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应熟悉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在重要或关键部位施工前及早编制施工方案,并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全面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促使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工艺上先行、经济上合理,符合国家有关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有利于确保工程质量。

四、新技术的应用

1、防水技术

对于防水,很多工程都是在基层上直接做上防水层,只把管洞周围、墙体阴角处抹灰处理,但由于基层表面粗糙,防水层无法形成一个整体,使用一段时间就可能出现漏水现象。为使防水长期有效,可以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工艺,20%的108胶水,再掺以15%的水泥配成浆体涂刷。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控制10±2mm范围,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淋水养护。

2、裂缝技术

裂缝是钢筋混泥土常见的一种缺陷,其水化热是主要原因,一直困扰着建筑施工者,降低混泥土的水化热是减少裂缝产生的主要措施。可以在混泥土中添加粉煤灰,不仅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而且可以减少水泥的水化热,在混凝上初凝之后终凝之前进行一次振捣或进行表面的抹压,排除上表面的泌水,用木拍反复抹压密实,消除最先出现的表面裂缝。

3、计算机技术

现代建筑项目逐步实现大型化、规模化、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建筑业也不能落后于新技术。以往建筑设计图只能手工绘制,费时耗力,效率低,准确率不高,而且所设计的只是平面图,无法真实呈现设计效果。而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工作量,而且精确度高。比如应用CAD技术设计楼梯,只需输入踢段的宽度和踏步的步数和宽度,就可自动生成,且可以选择任意层楼梯的表达方式。

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可以提高项目管理力度,通过网络,可是进行网上投标、网上查询、网上会议等,实现资源共享,节约成本,避免投标由于压价而带来资金紧缺而造成工程质量不达标现象;通过计算机管理软件绘制各种质量评定线,实现对工程质量的动态控制。

五、创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发展方向

1、建筑施工企业要坚持技术效益型良性发展的思路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在技术的发展上应该走效益型持续发展的道路,能够充分考虑市场的实际情况,把科学和经济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开发手段、信息收集、机构设置和激励竞争等方面做好完善的开发应变机制,不断的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发展和科学成果的应用能力,逐渐实现自主创新的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不断的强化建筑施工产品的附加值,有效的见地产品的成本,使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强化,从根本上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2、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关键出发点,也是验收创新技术成败的主要场所,任何不被市场所关注的创新项目注定是失败的。这就说明,有技术不一定就具备市场,只有真正贴近市场的创新技术才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按照市场的需求,以效益为主要的目标来制定技术创新的战略,建立具备集约型增长需求的技术创新机制,从而使建筑施工企业的创新行为符合集群体、创新主体的集团化和创新管理的集成化。随着我国加入WTO,创新技术也逐渐成为了国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主要趋势,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不断的创新新技术和新产品,保证以最好的服务来开拓市场,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3、抓紧进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不断的收集许多国内外的科学成果,并引进对企业的生产和质量有着促进作用的成果,并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和完善自身的技术水平。除此之外,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创新机制,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从而立足于市场。

六、总结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行的进一步推进和节能思想的深入人心,建筑节能必将成为未来节能研究的焦点。我们相信通过推广环保型建筑材料,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一定能使我国的建筑业朝着绿色、环保和节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建筑科技创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科技创新

引言

我们正处于信息化社会中,科学技术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建筑施工的安全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减少施工现场的伤亡人数。

1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科技创新

1.1将电子信息技术融入到施工设备中

现在很多施工现场依然使用陈旧的施工设备。例如:大部分施工现场中升降机的使用依然由人工操作。假设因工人操作不当或没有定期检修而出现故障,就会发生危险。现代社会科技发达,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大型的施工设备中,做到施工设备信息化。利用计算机控制升降机不仅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减少人工的使用,节省了部分资金。在设备中安装报警装置,在发生问题前及时进行警告,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随着城市中施工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高层的出现又为施工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施工的风险。近些年来,施工现场问题频发,由此人们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问题越来越关注。用计算机这类精密的电子仪器来操作,可以尽早防范问题的发生。将用于高层的施工设备与地面计算机相连接,实现人工智能操作,使操作更加便捷、安全。警报装置的安装可以让地面工作人员及时做好防范准备,及时疏散周围人群,即使出现了事故也可以减少施工人员的伤亡。

1.2对施工现场脚手架的实用技术创新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使脚手架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同时脚手架也在不断的进行创新。脚手架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实用,性能变得越来越强,使操作变得更安全。但有时由于安全措施不到位或操作不规范而引发的问题也时有发生。例如:近几年来,“暖房子”政策的出台,工人们给居民楼披上了一层厚厚的外衣,使千家万户的冬日都变得温暖起来。但施工工人的安全却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部分施工现场使用的脚手架都采用的是钢管式脚手架。这种脚手架在操作时稍有不慎就会坍塌。通过出现的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大对施工现场脚手架安全的实用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应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完善脚手架的防坠落功能。在脚手架的使用材料上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创新。采用更安全、更实用的材料对脚手架的性能进行完善。在对工人的防护上,应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实时监控。例如:施工当天的天气是否会对脚手架的使用带来不便,脚手架能否承受住当前的重量,脚手架的升降高度是否会对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等等。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这些问题进行监控,避免问题的发生。同时,将脚手架上的每个部分完全覆盖到计算机的监控中,使计算机可以全天候的监督脚手架是否安全,工人的操作是否规范,将脚手架的使用风险降到最低。

1.3做到施工现场安全监控技术全覆盖

目前,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施工工程越来越多。其中,也不乏一些黑心老板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一味地要求尽早完成工期,将安全问题抛于脑后。在施工现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样一句话,但是真正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的又有几人?所以对施工现场进行全程监控十分必要。利用信息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360度无死角全覆盖监控。使施工现场的安全责任人可以通过显示屏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全新的监控技术使安全责任人在室内就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通过显示屏可以观测到工人在操作设备时是否规范,工人在施工时安全设施是否到位等。同时,在计算机上设置一个检测程序,将该程序投入到施工设备中,当有工人操作不规范或是建筑的某一层建造的不合格时这个程序就会及时的发出警告,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不至于酿成大的灾祸。我们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个关于施工现场方面的网站,将全国各个省、市正在施工的工地全部覆盖进这个网站中来,实行全国联网。这样有利于国家的相关部门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随时监督,对安全不合格的施工现场及时发出整改通知。这样,有利于施工人员将施工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这项新的科技创新将施工现场安全的防范措施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实现施工现场零风险。

2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科技创新途径

2.1国家加大对该方面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对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国家应该加大对该方面的扶持力度。首先,国家应该拥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和高超的科技水平。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水平较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我国应积极地借鉴外国的经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将学到的经验和我国的技术相结合,加快我国科技创新的脚步。其次,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来鼓励该领域的科技创新。对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进行奖励,这样对其他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就会起到激励的作用,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2加大对该领域人才的培养

第一,该领域人才在现代社会中的数量少之又少,应加快对该领域的学科建设。在各大高校应开设相关专业,学习相关课程,培养该领域的专业性人才。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技的创新,完善对该领域的学科建设,有利于加快该领域科技创新的步伐。第二,将该领域的优秀人才组成科研团队,注重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方面进行研究。并为该团队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为该团队设立用于科技创新的单独实验室,并配备高水平的仪器设备,为该团队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

3结束语

目前,在建筑施工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建筑施工中的设备只有和现代化信息相结合才能将这些隐患消灭在萌芽时期。对于建筑施工方面的创新,不仅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更需要该方面的专业人才运用其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创新,不断解决在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开创建筑安全生产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陶海明.关于提高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的策略研究[A].2015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6).

建筑科技创新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创新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建设创新性国家目标的提出,我国要求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住宅和房地产,作为我国支柱性的产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怎样通过技术的创新来发展我国的绿色建筑,并有效解决住宅在环保、节能以及结构质量通病是目前我国房地产业的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开始应用有效的工业技术与工业产品去建造大量的住宅以抵抗大自然的侵害,这虽然是住宅技术的创新,但是它还是无法解决目前住宅存在的环保、节能和结构质量通病的问题,而且还进一步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1]。因此,国家必须更进一步的促进住宅在技术方面的创新,坚持走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建造出真正的绿色建筑。

目前我国建筑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大量农民工的进程加大了城市的能源消耗量,而快速增加的建筑规模更是加快了建筑材料的消耗,使我国成为了全球建材消耗、污染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第一的国家。同时,随着集中供暖区的扩大、农村能源商品化、空调的普及和大量住宅面积的增加,使建筑能耗飞速增长,在社会能耗中的比重也在不断的加大。此外,随着欧陆风的盛行,大量“能源杀手型”的建筑出现,大大的加大了建筑的消耗。上述种种现象都显示出目前我国大力推行建筑节能的紧迫性要求,要想解决这一情况,就必须进行建筑模式的创新,大力推行绿色建筑,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创新型国家。

加强住宅技术创新的要求

对于“绿色建筑”这一概念,目前已经被部分房地产开发商给误解了,从而导致大量“非绿色建筑”被冠上了“绿色建筑”的标志,影响了我国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为此,建筑部对“绿色建筑”进行了重新的定义:绿色建筑就是指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工作的空间,并且在房屋建筑的全过程中高效率的利用相关的资源,最大限度的缩小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建筑物。在这里,它要求的是人们以有效节约并利用资源的方式来建造出低环境负荷的安全、舒适的生活、工作空间,是人、环境与建筑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建筑模式,属于“四节二环保”的建筑。因此,对住宅的技术进行创新必须以“四节”为切入点,逐步进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四方面的技术创新,然后建造出对外部环境和住宅内部环境的“二环保”模式。

首先,节能技术创新。在这里,就是要求在进行住宅建筑时,有效解决其高耗能和浪费土地的问题。通过在住宅建筑围护体系中推广应用双层中空节能门窗及遮阳技术等,来提高住宅建筑的整体节能效应。同时,在大力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倡导绿色建筑,有效的开发、应用相关的节能技术,并围绕以建立节约型社会和构建和谐人居的目标,建造出适宜人们健康居住的生活环境。

其次,节地技术创新。在众多的物质资源中,土地是最大的资源,因此,如何有效的应用这一土地资源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状况。在这一阶段进行住宅创新时,首先就要对建筑用地进行有效的规划,合理的利用土地,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建造出高品质、高舒适的绿色住宅。

再次,节水技术创新。在这一阶段,强调的是加强节水器具的有效推广应用,在进行住宅建造时,要根据节水标准合理的设计节水设施,和对污水的处理措施,以提高污水的再生利用率。

最后,节材技术创新。在我国,有关建筑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都是比较大的,因此,在发展绿色建筑的时候,就要积极的采用新型的建筑体系,有效推广应用那些高性能、低消耗、低污染和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从而不断的提高住宅建筑的品质,发展绿色建筑。

加强住宅技术创新的具体措施

从上述可知,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进行住宅技术的创新,必须从“四节”入手,从而建造出高质量的住宅基地。在实际的绿色建筑的设计中,要对住宅建造过程进行全程监管,将立项、规划、设计、施工、检测、竣工验收、销售、维护使用等环节进行有效的技术监管,并且全领域的展开节水、节地、节能、节材技术、住宅供热技术、结构设计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的有效创新[2]。比如大量推广太阳能技术、水源热泵技术等,并开发与应用风能、沼气能等可再生能源,以突破建筑在节能方向的技术瓶颈;在住宅小区普及中水回用设计方案,并进行“阶梯水价”、“推行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创新,从而完成对建设节水型的社会目标的实现。

同时,建筑节能作为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大实施力度。如在实际的生活中,加强对绿色建筑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加快相关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鼓励地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建筑节能政策的实施。同时,加强对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工作和建筑工程中的全程监管工作,从而建造出更多的绿色建筑,来满足人们对舒适生活的不断追求。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发展绿色建筑,并加强对住宅科技的创新,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其整体性和创新性的有机结合,并进行多方面的技术创新,这样才能有效的加快绿色建筑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发展绿色建筑 加强住宅科技创新[J].住宅产业,2009(3):10-13.

建筑科技创新范文第7篇

现代化的建筑工程建设离不开科学管理策略的完善支持,在管理实践中,建筑工程项目的综合管理内容涵盖广泛、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对项目工程的科学设计、对施工实践的全过程控制及对工程竣工的严格完善验收管理等环节,是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双重提升。

广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厦控股”)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发展起来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公司下辖建设、房产、能源三大直属集团和上海明凯等区域集团,主要经营范围涉及医疗、建筑、房地产、能源、金融、制造、教育、传媒、宾馆、旅游等领域,下辖的浙江广厦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建设部推荐的全国建筑业首家上市公司。

公司现有成员企业100多家,员工总数超过10万,企业总资产达260亿元,是浙江省人民政府重点培育的26家大型企业之一,被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联合会认定为“浙江省转型升级引领示范企业”。2010年,广厦控股全年共完成总产值603亿元,位列浙江省“十大领军企业”第二位、浙江民营企业百强榜第三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十位,中国企业500强第138位,公司全年创利税35亿元。

广厦控股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回报社会。造公园、办大学、建医院、设立慈善基金、投资希望小学…… 近年来,公司累计捐助、投资社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超过10亿元,2005、2006、2007年连续三届被授予“中国优秀企业公民”称号,并为2009年“浙商社会责任大奖“和“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下称公司)是中国广厦控股集团的骨干企业之一,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设计甲级、市政公用施工总承包壹级、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专业承包壹级、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壹级、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壹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贰级等资质。

公司注册资本8.4亿元,施工机械设备先进,能承担各类高、大、难工程的施工总承包。公司下辖20多个分公司及安装、装饰、机械化施工等专业分公司,施工基地遍及浙江和上海、江苏、安徽、江西、山东、山西、北京、天津、河北、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四川、重庆、贵州、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新疆等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

公司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国内率先以独立总承包商身份,并按EPC总承包模式承揽国际各类工程业务的施工企业之一。目前,在阿尔及利亚的业务总量超过6亿美元,以项目总承包模式承建的阿国住房部住宅项目、法院、污水处理厂等各类公建项目获得了阿国总统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赞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公司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00余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50余名,一级注册建造师100余人;二级注册建造师150余人。

公司一直非常注重科技创新,通过组建高水准的企业技术中心,与合肥工大等高校和有关科研机构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跟踪、推广、应用建筑前沿科技,科技创新能力日益突出,已获得丰硕成果:公司技术中心已经通过了省部级技术中心认定;公司信息化建设已经顺利完成并已投入应用;主编《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技术规程》行业标准1项,参编国家标准1项;取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取得省级以上工法8项,其中《型钢与ф48×3.5钢管组合支模工法》等四项工法被评为国家级工法;通过省级以上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验收5项,其中南昌孵化大楼二期工程被建设部确定为全国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创出国家级、省级QC成果10余项;在国家级专业报刊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

历年来,公司承建的工程合格率100%,创出“鲁班奖”7项、“国家优质工程奖”1项、“全国建筑安全奖”和“全国文明标化工地”14项,“钱江杯”、“白玉兰杯”“黄山杯”等省、地市级优质工程奖180余项,并有一大批工地获省、地市级文明标化工地称号。

公司以自己突出的业绩,先后荣获全国工程建设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建筑施工企业、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全国施工企业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全国全面质量管理“金屋奖”、中国建筑施工与创新管理优胜奖、全国建筑企业500强、中国工程建设社会信用AAA级企业、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首批建筑业重点骨干企业、省先进建筑施工企业、浙江省百强民营企业、省“AAA”级纳税信用企业、浙江省诚信企业、浙江省先进外经企业、上海市“进沪施工优胜单位”等荣誉。

建筑科技创新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城市建筑;建筑设计

1 项目概况

浙大·创新科技园项目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西北部,毗邻浙大紫荆港校区,项目用地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湖科技经济园区西南地块,北靠女儿桥港,南临西园一路,西向茹家路,东接西园八路,南侧稍远还有被称为“杭州之肾”的生态保护区---西溪湿地。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本次设计包括项目一期二标未完成部分及二期一标项目景观概念设计,要求一期整体绿地率≥30%,二期一标暂列地块指标。

2 设计依据

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规范;招标方提供的建筑设计条件;地块平面图及规划条件要求。

3 设计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全方位打造自然的舒适环境;以精致的设计手法将功能与艺术相结合,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环境中,带给住户尊贵的感受、精致的体验与身临自然之中的舒适生活;充分考虑车行、人行、消防通道、物管的功能要求;在合理的造价与运营维护费用内,通过合理的设计,尽可能的营造出良好的景观环境。

4 方案概述

本区块地理位置较佳,周边配套设施有待完善。从现有周边建筑和该区域的经济、社会角度等方面看,该区块具备较好地位,结合建筑设计的现代精品化产品、精品化小区的定位,我们的景观定位——“现代、时尚、健康、休闲”,满足人们“办公与休闲集为一体的”生活理念。

5 设计理念

对于基地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域,将成为西湖科技经济园新区集商业、办公用地的这一特性,我们在总结此区域的建筑规划特质的基础上,结合甲方的要求以及对科技经济园区的畅想展望,将此区域的景观风格定位为现代主义景观,并融入自然主义的景观元素,倡导营造一个“现代、时尚、健康、休闲”的办公环境区域。设计上充分运用美学上的影响力,用清新、现代的几何构图与植物、景观小品相结合,运用简洁、大胆、求新的设计手法,创造适应现代新区美感的要求形式,将人造环境和西面沿河区域的自然环境和谐的融为一体。

6 设计构思与布局

本案的景观布局主要为“五大主要出入口、三大景观主节点、两大庭院、三处屋顶花园” 。整体风格采用现代主义风格,主格调采用现代简约的手法。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营造时尚的高品质的休闲办公、购物场所;通过对小品、公共设施、铺装形式和植物的配置在有限的区域空间体现现代文化,突出几大空间的主题,打造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新精神,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在主要节点上,通过植物整合形式、铺装拼接形式、标志标识样式统一采用简洁的立体几何形状,达到自然与人工的完美融合,力求符合现代人的商务办公需求。通过对人文历史的深度挖掘,利用历史与现代的激烈碰撞,创造文化内涵丰富的景观节点,打造个性时代的多元商业、办公空间。本案主要采用三种设计手法,来体现办公楼的标志性出入口,不仅能达到标识的目的,而且还能丰富此区域景观。

入口设计采取简洁、大方的设计思路。使用黑色大理石与透明玻璃结合水景的形式,在玻璃处写上区域名称,借水景形成有声的引导标识。入口两侧绿化采取有层次的种植,使景观在统一中求变化:大面积色叶植物的栽植在丰富植物色彩的同时寓意商业事业蒸蒸日上;用几何图形的设计手法,用门廊框架结合花岗岩、景观小品成为一景,并以竹子作为背景,形成一道绿色屏障;右边的的景点用景石与树组合,景石的突兀与绿树的婆娑表现出软质的阴与硬质的阳的交融;入口标识用造型、质量较好的景观石,上刻“区域名称”并围合花灌木如杜鹃、苏铁等,背景处种植雪松——挺拔、苍翠、永不屈服的精神象征科技园发展前景的广阔。雪松下种植混播草坪,并且用色叶植物组成凤舞的图案点缀其上,配植一些红枫、小叶女贞,以增加植物层次上的变化。

内庭院一:此处为二期一标E1、E2办公楼之间较为开阔的休憩绿地庭院空间。为方便办公人员休闲活动的需求,将其设为一处交流、休憩、活动的公共活动空间。运用几何规矩形式的布置,结合规则式的花坛、错落式台阶、木质座凳、水景及现代景观小品等等,来体现象征高效、迅捷的工作节奏。而植物模纹花坛代表了一种祝福,是幸福、成功的象征。将此区域创造成为一个适合大众活动,交流的空间。

内庭院二:此处为二期一标E3号楼的内部庭院。由于内部庭院空间较小,此区域景观设计形式为主要绿地与卵石铺装相结合,在庭院中间设计两个脚印形状的绿地,周边设置铺装道路,并在绿地和铺装结合处放置两处休闲座凳,为职工提供休闲散步的地方,使人在闲暇之余养神蓄目、醉心绿林。此区域设计采取简洁的空间形式,既符合现代信息快捷、高效的特点,又保留了现代人需要空间的私密性。

7 结束语

城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集人类文明与传统于一身的聚集体,其结构庞大复杂,内容包罗万象。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诸如环境污染、城市的过分膨胀、资源的浪费及人口的过分集中等。城市是人们的家,如何让自己的家变得更美好,人们希望创造一种住着舒适、用着方便、看着美观的充满生机的独特的城市空间。对现状的无奈与对未来美好的渴望给人们提供了思考研究与创造的机会。建筑师、规划师和景观师纷纷研究各种理论与设计方法,以期能为城市添彩,创造更为舒适、更为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建筑科技创新范文第9篇

西建大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其前身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对于一所有着半个世纪甚至百余年办学历程的大学来说,最能追忆其精神脉络的地方非校史馆莫属。校史馆入口分别用木、砖、混凝土、钢做的“四重门”,是对建筑历史进程的一种诠释。整个建筑总平面形成一个简单的“U”字形,一些体块的突出强调,加强了建筑的时代感,建筑的规划设计在各方面都体现出建大的土木、建筑、市政类学科的特色。

与其他以理工为主的高校不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文化气息也很浓郁,著名的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就坐落在南院大门东侧。馆内有“城市:贾平凹的生存境遇与生命写作”等七个展室,以大量图片、著作、影像、泥塑等资料,如实地描述了贾院长文学创作的生命历程。文学艺术馆采用双流线组织交通,增加了一个光廊,既减小了对原建筑结构的干扰,又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魅力。这正是所谓的“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是支撑推进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两只不可或缺的子”,于学校而言,创建艺术馆既是对贾院长文学创作及研究的宣扬,亦为强化学校文理工科间的相互渗透与支撑提供了更多途径。艺术馆在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重要基地的同时,正日益成为古城西安的一张“文化名片”。

半个世纪来,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4 万余名各级各类优秀人才,贡献了一大批在海内外极具影响的科技成果。先后参加了人民大会堂、武汉长江大桥、北京地铁通风工程、黄帝陵、汉阳陵、华山风景区规划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规划设计任务,为华夏文明的传承、祖国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的每三年一次的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西建大先后参加7届大赛,6届榜上有名,共获14项大奖,其中在第十四届中获得最高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是国内外大学在此项赛事中获奖最多的高校。

提起土建类学科,就不得不说西建大的“一条龙”服务型人才培养。其建筑、土木、给排水、暖通等与建筑相关的专业都是学校的特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也是居高不下,很多用人单位更是早早就会来学校“预订”。一些固定用人企业还会拿出大量资金支持学校的学生培养,单是学校设立的企业奖学金就有13项,资助总金额达97余万元,每年都可以有大量的学生得到企业捐出的资助金,而优秀的毕业生也投桃报李,投身于这些企业。这样,企业就与学校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实现了校企合作双赢的局面。

此外,学校十分注重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聘请挪威科技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的教授为客座教授,并与之建立了稳定的校际友好合作关系,每年定期进行教学和科研合作。

建筑科技创新范文第10篇

1完善创新制度

制定了公司科技发展纲要、规划,制定并完善了公司科技攻关奖励办法、科技攻关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指导全公司的科技创新工作。对科技论文、专利、工法等进行目标分解,落实责任到人,并签定科技攻关合同,按市场化运作,奖优罚劣,让科技创新在全公司成为植根基层的大树,接地气使其枝繁叶茂。

2健全创新体系

加大投入,组建了科技创新管理团队——公司技术中心并获批为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组建了公司创新团队中冶矿山工程技术中心、钢结构技术中心。从公司内部聘任了公司技术专家,并聘请了行业内权威专家为公司技术顾问。各分子公司也相应成立了科技创新管理团队,形成了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公司技术中心负责公司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落实,科技创新各项制度的制定,科技项目的结题鉴定、报审等工作。矿山技术中心等负责国内超深井开拓开采技术,强富水条件下矿山开采技术等的研究与开发等工作。经费由公司承担主要部分,并申请上级部门适当资助。矿山技术中心目前运行良好,已取得重大成果5项,其中2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受上级部门委托编写的技术规程、规范,则临时抽调各领域相关专家组成编写组,编写完成后由行业内专家进行初审修改后发有关公司、项目部征询意见,再定稿报批。由华冶主编的国家行业标准《冶金矿山井巷工程测量规范》、《冶金矿山井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由华冶与中冶天工共同编制的《焊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现已由工信部,均于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通过主编国家规范,提高了公司科技人员的素质、开拓了眼界,也扩大了公司在市场中的话语权,为今后企业的资质升级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3搭建好创新平台

对各重大项目从投标开始就荟萃全公司各领域专家进行方案论证,以确保重大项目的方案先进、技术合理,使业主放心将项目交我公司组织施工。项开始前由各分子公司、各专业专家做施工组织设计,优先应用新工艺、新技术以及自行创新技术,通过反复比对、论证,将施工方案精化,然后组织行业内权威专家论证,以确保施工方案能够在技术上有创新、经济上合理。项目实施过程中成立科技攻关课题组,公司从人员、设备、经费方面全力支持,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同时安排专人进行科技创新资料的收集、汇总,并及时提炼科技成果,争取早日申请专利保护、申报科技成果,并转化为论文、工法及管理成果,在行业内推广应用,以提高整个行业的科技含量,扩大企业的影响力、美誉度。大连市体育馆工程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该工程为2013年全运会体育比赛场馆,建筑外型结构为斜切椭圆球体空间结构,长轴145.4m、短轴116.39m,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工程。该项目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了一套“大跨度椭圆形弦支穹顶钢结构技术体系”,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通过北京市住建委技术成果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4培养创新人才

在公司内部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才,提高全员科技创新水平,并通过各种措施动员、鼓励广大员工积极投身到科技创新工作中来。首先,聘请行业内权威专家、专利机构人员及公司的资深专家对技术骨干进行培训,从如何创新选题、课题科研报告编写、科技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形式,到专利申请书的主要内容等各方面进行培训、交流,以提高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其次,实行技术人员及高水平操作能手协商工资制,提高在科技创新方面有贡献人员的工资待遇。协商工资两年评审一次,对一个评审期内的科技创新成果有具体的指标约束,以使广大员工有动力进行科技创新。其三,对在施工生产中能够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的有功人员专门进行奖励,并做为今后提拔重用的一个重要指标。如邯钢老区火车受煤坑工程,西临20个高60m的两万t/仓的贮煤仓,东靠正运行的火车道,老煤场因长年渗漏,土壤、地下水污染严重,无场地大规模排土、排水。相关人员采用半逆作法施工技术,解决了施工难题,节约了资金,实施效果非常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公司对有功人员进行了表彰和奖励,极大地促进了全体员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5存在不足与下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