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迦南诗歌

迦南诗歌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时间的玫瑰

一九九二年底,我和多多的漂泊之路交叉,同住荷兰莱顿。被那儿阴冷潮湿的冬天吓坏了。我们像候鸟往南飞,去看望住在西班牙地中海边的杰曼。他是比利时人,在台湾做汽车生意发了财,八十年代末金盆洗手,在西班牙买房置地,专心、写诗搞出版。他的庄园居高临下,俯视阳光灿烂的地中海。他家一窖好酒,令人动容。我和杰曼白天翻译赫尔南德兹(Miguel Henmdez)的诗,晚上开怀畅饮。杰曼满脑袋关于诗的狂 热念头,加上法国红酒助威, “新感觉主义”诗歌运动诞生了。“感觉主义”(sensadomlism)来自葡萄牙诗人佩索阿,这正好与同时代的赫尔南德兹相呼应,后者写道: “我憎恨那些只用大脑的诗歌游戏。我要的是血的表达,而不是以思想之冰的姿态摧毁一切的理由。”

翌日晨,我们开始了文学朝圣之旅,以便确认运动的大方向。由杰曼开车,我们先去赫尔南德兹的故居。他和洛尔迦、马查多被公认为自西门斯以后西班牙三大现代主义诗人。马查多是“九八一代”的代表,洛尔迦是“二七一代”的核心。赫尔南德兹是衔接“二七一代”和“二七一代”后诗歌最重要的一环。环环相扣,西班牙诗歌的精神命脉得以延伸。赫尔南德兹一生贫困,只上过两年小学。内战开始后他加入共和军,后入狱,三年后因肺结核死在佛朗哥狱中,年仅三十二岁。从赫尔南德兹的家乡出发,一路向南,直奔洛尔迦的格拉纳达。

最初读到戴望舒译的《洛尔迦诗抄》是七十年代初。那伟大的禁书运动,加深了我们的精神饥渴。当时在北京地下文化圈有个流行词“跑书”,即为了找本好书你得满世界跑。为保持地下渠道的畅通,你还得拥有几本好书作交换资本。一本书的流通速度与价值高低或稀有程度有关。遇到紧急情况,大家非得泡病假开夜车,精确瓜分阅读时间。当《洛尔迦诗抄》气喘吁吁经过我们手中,引起了一阵激动。洛尔迦的阴影曾一度笼罩北京地下诗坛。方含(孙康)的诗中响彻洛尔迦的回声;芒克失传的长诗《绿色中的绿》,题目显然得自《梦游人谣》;八十年代初,我把洛尔迦介绍给顾城,于是他的诗染上洛尔迦的颜色。

全文阅读

《深歌集》:把心撕碎了歌唱

摘 要:深歌①给予人震撼的力量,她是凄美的,一如诗人的爱与死亡。深歌的声音被洛尔迦谱写成诗篇,诗人对之裸的爱与迷恋在这短小精简的诗歌形式中显露无遗,他认为那是“来自第一声哭泣和第一个吻”的热情。《深歌集》让我们重温洛尔迦对深歌的热爱。诗行的言语风格刻画出深歌的热烈、渴望、迷醉、激昂和凝重,跌宕起伏间无不是深歌意象的延展。

关键词:深歌 洛尔迦 《深歌集》

洛尔迦的深歌组诗写于1921年11月,他在十天内写了23首,月底前又成八首,命名为《深歌集》。诗人在倾听深歌的哭泣重围中,道出他的热血、爱与挣扎的气息。1922年,洛尔迦在他24岁生日的六月,于格拉纳达一家旅馆朗诵了这辑《深歌集》。一周后,在法雅②的提议下,深歌艺术节在阿拉汉伯拉宫的阿尔西比广场拉开序幕,吸引了近四千名观众。到会的还有拉蒙・戈麦斯・德・拉・塞尔纳③、圣地亚哥・鲁西尼奥尔④和当年的部分文人墨客及艺术家。参赛歌手如醉如痴,“尽情歌唱时,嘴唇有鲜血的味道”。 在洛尔迦心中,这场深歌艺术节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说是“岛上的虾子”葛马龙⑤那副被形容为“破碎的灵魂”的歌声带我们走进深歌的世界,那么,洛尔迦的《深歌集》则让我们领略到了深歌的精神色彩。魂魄之音在其诗句下娓娓道来,极尽情绪及意象的延续。诗文中无不见洛尔迦“刚强下哀愁”的诗趣[1]与深歌的悲惝、纠缠和撕裂之交相呼应。之于张承志所描绘的《把心撕碎了唱》,还有林达的《深歌在枪声中倒下》、洛尔迦的《深歌集》更能让人在品读之余感受到他对一种民族文化的爱之深、恸之美。这“随口唱出的即兴歌谣”是一种生命与灵魂的歌唱。然而洛尔迦的个性是忧思敏感的,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细腻,让他热爱深歌的粗粝。有时,人心往往更加向往自身内心缺乏的气质。

《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大词典》对深歌的注解是“一种具备深厚情感的纯正地道的安达卢西亚民歌”,也称为cante hondo。西语中hondo意为“深的,深切的,深重的”,而jondo一词是安达卢西亚地区方言中hondo的读法,所以人们更熟悉cante jondo这一说法。从语言使用的根源上来看,j是源于腓尼基语中h的送气音。然而,Máximo José Kahn⑥认为jondo是源自希伯来语词组jom-tob或者yom-tob,即部分犹太民歌的词尾。García Matos⑦和Hipólito Rossy⑧认为不是所有的佛拉明哥歌唱曲式都是深歌。曼努尔・德・法雅把深歌归为“古老的民歌,佛拉明哥曲式则是现代曲风的演绎”。[2]深歌是为洛尔迦创作的源泉,只因安达卢西亚大区是加西亚・洛尔迦出生及成长的所在,也是深歌和佛拉明戈的故乡,这片“汪达尔人的土地”有丰富的文化融合的传统和基因,[3]正所谓近水楼台。

深歌也称为佛拉明哥深唱法(cante jondo),属于佛拉明哥艺术①三大组成部分之“歌唱”(cante)的范畴,比较贴近佛拉明哥形成初期的清唱形式。在1922年的深歌艺术节中曼努尔・德・法雅划定了深歌曲式(palos)的范围,乃siguiriya gitana,las serranas,el polo y la ca?a,las soleares,los martinetes,las carceleras,las tonás,las livianas和部分saetas viejas。其中以soleares,saeta和siguiriyas居多。soleares被认为是最纯粹的一种,源自西语词“soledad”,乃“孤独”之意,用以诠释肃穆庄严的事物和悲烈孤独的情绪。Saeta源自安达卢西亚的民间艺术,是一种宗教歌曲,在圣周游行队伍中即兴清唱,无伴奏,唱词中大多为宗教格言诗。因其意为“箭,矢”,所以也称为“箭调”。洛尔迦认为siguiriyas是深歌曲式的原型,也有人认为最早的佛拉明哥乐谱的调式就是siguiriyas。其乃所有曲式中最深沉悲惝的情绪表达,歌词多为死亡、孤独、绝望、悲伤和沮丧之意。因其唱技要求难度很高,不易表现其抒发的深度与力度,因此基本上不搭配舞蹈,偶有吉他伴奏。

深歌在形式上多为四行诗,前两行为六音,后两行分别为五音节和六音节体格。演唱一般以一阵深沉粗犷的呼喊声“啊―咿―咿―咿―咿”开场,歌词简单朴素,内容遵循比兴对仗的格律。歌手在深沉狂热的淋漓尽致中让所有情绪肆意倾斜,将悲怨苦难倾倒诉说,撕碎一般的声音在胸怀释放开来,势如破竹,无法抵挡。粗粝的声线时而紧致时而拔高,回旋跌宕的效果直逼人心,袒心裂肺间将听者的心攫住不放,强烈的伤感“”胸中,感动着歌者的感动,痛苦着歌者的痛苦。所以,深歌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悲歌,最宜表达悲哀、痛苦、沉重的复杂情感。

全文阅读

以《吉檀迦利》为文本解读泰戈尔诗歌的人文价值

摘 要:《吉檀迦利》是泰戈尔诗歌中的代表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普世的人文价值。本文以《吉檀迦利》为文本,分别从真的价值、善的价值、美的价值三个维度入手,在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两个层面,解读泰戈尔诗歌的人文价值。

关键词:吉檀迦利 文本 泰戈尔 人文价值

泰戈尔是印度近代文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为印度近代文学赢得世界声誉。二十世纪初,泰戈尔仅凭《吉檀迦利》就征服了西方文化,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的诗歌富有东方情调的纯洁和自然等特质,犹如一股清凉的风,为处于深度焦虑、冲突挣扎、迷茫失落和异化的西方人熨帖心灵、慰藉灵魂,提供最后的精神家园;西方学者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被泰戈尔诗歌中洋溢的普遍价值和“自然美感”深深地震撼了。从此东方文化的“他者”真正进入了优越感很强的欧洲文化,也为中西方文明的对话提供了互动的平台。在西方人从《吉檀迦利》中品到和谐宁静、自然神秘等精神性东方特质时,东方学者却又品出了其中亦蕴含着西方最崇高的“绝对精神”或者“理念世界”,感受到诗歌中蕴含着觉醒的潜力和振兴民族的自信心,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对光明自由的梦想。于是,泰戈尔便是不只属于东方,也不只属于西方,属于东西方的融合;不仅属于当下的时代,更属于永恒的未来。然而,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里,泰戈尔灵魂深处充满矛盾,既主张与殖民主义者进行斗争又害怕暴力革命,他的思想与甘地的思想如出一辙,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独立。所以,在泰戈尔的诗歌中内心的矛盾和焦躁是很明显的,但这不影响诗歌的价值,相反还显示出艺术上的高度成熟。《吉檀迦利》很能代表泰戈尔这个时期的创作水准,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普世的人文价值。

《吉檀迦利》的普遍价值是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相统一的价值,是泰戈尔追求的一种崇高的理想,它包含真善美三个方面。第一,真的价值。《吉檀迦利》的发展主线类似于一个人的精神历程,越到后面,对真理的认知就越深刻。就像诗集后半部分关于“死亡”的诗,反映了诗人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真的追求。第二,善的价值。《吉檀迦利》中的善的价值综合了苏格拉底和尼采的观点,苏格拉底认为“德性至善”,尼采则认为“生命至善”,泰戈尔在诗歌中对善的定义集两人之长。诗集中表达的对劳苦大众的关爱,对追求名利的贬斥,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接近;对自由、光明的渴望,对力量、勇敢的追求,和尼采的思想接近,体现了诗人对善的追求。第三,美的价值。《吉檀迦利》内容上抒发的是同一的感情而艺术上又各有千秋,具有美学价值。

一、真的价值:从生活世界的有限走向梵的世界的无限

哲学界关于人类普遍价值的探寻从来没有中断过,从本体世界到意义世界,再回到生活世界,一旦普遍的价值标准被证明存在了,就可以以此引领生活、塑造未来。在《吉檀迦利》中就有一种普遍价值,这种价值存在于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的边缘,用泰戈尔自己的话说就是“把泛神和泛爱”统合起来,“把生活世界中的有限”和“梵的世界中的无限”融为一体,实现“梵我合一”,跨越“无限之生”,用普遍价值建构人的意义世界,并指导人的生活世界。

在《吉檀迦利》中,神成了无限生命的象征,无限人格的象征。在泰戈尔的生命哲学中,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生命是统一的,无限生命与有限生命是统一的,无限在有限中并通过有限来表现自己。她也潜藏在诗人生命的深处:“我生命的荣枯围绕着她起落”。她使生命充满欢乐,显示出伟大的价值。诗人礼赞生命之神,在有限的生活世界中唱出生命之歌,实际上表达了诗人热爱人生、热爱自由、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无限的人生哲学。

在泰戈尔的世界里,梵是绝对的唯一,且处于发展和变动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创造了世界和芸芸众生。梵是一种存在,却又很难捕捉到,“从来没有看到他的脸,也没有听过他的声音”(第十三首),似乎只有心灵才能感觉,通过梵建构起具有精神属性的意义世界。正如黑格尔预设的“绝对精神”一样,梵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价值的世界,具有一切合理性,所有对美好未来的渴望,所有对追求自由的梦想,都可以在这里最终实现。这里不仅仅是一个静谧和谐的世界,更是一个价值得以彰显的世界,是生活世界的升华,同时对生活世界有着价值引领作用。正如泰戈尔自己所说“如果神是太阳,那么神的分身如同阳光”(第七十五首),梵的世界普摄生活世界的每一个细节,有着终极的价值意义,通过梵的世界,让人们知道还有一个可能的世界,这个世界比当下的生活世界更美好,只要付诸于努力,就有可能把这两个世界链接起来,从而获得更好生活的力量。

全文阅读

试论《长恨歌》中千古名句的翻译

作者简介:黄敬(1987.08-),女,西南石油大学外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翻译理论。

摘 要:《长恨歌》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 其流畅的叙述、华丽的词藻以及丰富深刻的蕴意使之成为中华文学史上绚烂的一笔。中外译者也先后对《长恨歌》进行了翻译,给出了不同版本的诠释。本文拟从哲学阐释学的角度出发,以迦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诗中最著名的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几个不同版本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对不同的翻译做出比较评价,同时也试着通过这一过程论证哲学阐释学对于翻译的定义―翻译即阐释。

关键词:哲学阐释学;迦达默尔;视域融合;长恨歌;白居易;唐诗英译

一、哲学阐释学与翻译

1. 哲学阐释学的历史

在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赫尔墨斯(Hermes)负责向世人传达奥林匹亚山众神的旨意,这是古希腊词“hermenia”的初始源头,也是英语中”hermeneutics”一词的来源。阐释学主要有两个来源:古希腊的语言学和中世纪的圣经注释学.(潘德荣,齐学栋;1995)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和教义来源, 《圣经》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文献,而是带有宗教的神秘主义色彩. 因此在中世纪对于《圣经》的诠释也囿于神学家的经文释义和文献考证.

到了16世纪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 《圣经》也逐渐世俗化, 为普通阐释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作为著名的《圣经》注释学家,施莱尔马赫被视作现代阐释学的开创者. 他将阐释学从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将其发展成方法论, 建立了方法论阐释学. “现代阐释学之父”的狄尔泰继承了施莱尔马赫的方法论阐释学, 将历史哲学融入了阐释学中, 使阐释学成了整个人文科学的基础(Raman Selden,1995)。但狄尔泰的阐释学过于强调诠释的客观性,忽视了诠释的主观性。20世纪初,海德格尔的巨著《存在与时间》问世.海德格尔认为”人们只看到这种或那种存在者,却不去追寻存在者的根据和意义, 即存在者的存在.”(潘德荣,1995). 正是这种对”存在者的存在”的强调使得海德格尔开始了由方法论阐释学到本体论阐释学的转向. 迦达默尔继承了海德格尔的思想, 是哲学阐释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巨著《真理与方法》的出版标志着系统的哲学阐释学的真正建立.

2. 哲学阐释学与翻译

全文阅读

试分析藏族古典文学中的格言诗与比兴

摘要:藏族古典文学中的格言诗结构严谨,意思完整,情节动人。其具有寓意深刻、音韵铿锵、生动感人、语言流畅、精炼等特点,不仅是藏族古典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藏族文学历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对格言诗进行解读,有利于藏族文化的了解和传承。因此,本文对藏族古典文学中的格言诗与比兴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对发扬中华民族文化,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藏族;古典文学;格言诗;比兴

格言诗不仅是藏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藏族哲学的一种载体,是藏族历代高僧智慧的结晶。藏族格言诗涉及的内容非常宽广,例如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宗教、社会、教育等,因此给予人们许多的启示。众所周知,藏族文学是在多元的文化格局中形成的以民族为依托,展现了一个民族多样的生存现象、生活智慧以及生命特质。所以格言诗表达的不仅是民族原生态的生活状态,而且由审美情趣向多维角度进行延伸,充分体现出了民族精神,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藏族格言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特征

(一)藏族格言诗的产生的时代背景

在公元七世纪时期,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那个时候的繁荣、国力强盛,赞普从尼泊尔和唐朝引进佛教。但是在佛教传入一百年左右的时间,还没有形成体系;传统的苯教仍然占据着统治的地位,而这个时期的佛教传播主要是规范人们的道德观念。随着吐鲁番社会阶级与奴隶统治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并经过王室几次的佛苯之争,进一步促进了佛教的发展,提高了佛教的地位。到了赤松德赞时期,第一个佛教寺院,桑耶寺成功修建。在赤松德赞之后的赞普也大力扶植佛教,并建立了僧人供给制度。但是赞普的兴佛措施引起了许多贵族不满,导致他们谋害赞普,并开展禁佛运动。此后,朗达玛的两个子嗣云丹和奥松为了争夺王位而开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底层的劳动人民渴望稳定和谐,而各个政治集团为了自身的利益笼络民心,又继续扶持佛教。因此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个支派,各个支派的高僧也为了宣扬教法,纷纷著书立说,格言诗因此而产生。

(二)印度和藏族的诗赋传统

藏族格言诗其实都是由佛教各个高僧撰写的诗歌体裁作品,在文学领域中属于写作形式,但是由于是高僧所写,因此具有深刻的意义。在印度佛教时期,就已经有许多诗歌散布在佛经中,例如《佛所行赞》,其对释迦牟尼的一生进行了记叙。除此之外,还有《三身赞》、《八如来赞》、《一百五十赞》、《三宝赞》、《法界赞》、《圣度母赞》等。而藏族的格言诗最早可以追溯到吐鲁番时期,在《贤者喜宴》、《五部遗教》中,都可以看到吐鲁番时期所吟唱的一些诗歌。但是藏族格言诗政治兴盛的是在的后宏时期,关于这点可以从《水树格言》、《萨迦格言》中得以佐证。

全文阅读

安达卢西亚·诗人与弗拉明戈

我们在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旅行。

我们在洛尔迦的诗句中旅行。

从牛郎喷泉镇——诗人的故乡,

到响彻弗拉明戈的格拉纳达,

我们看到,明亮得直指死亡的阳光,

痛苦的然而同时更骄傲的弗拉明戈,

洛尔迦在这一切中间歌唱。

洛尔迦

全文阅读

“贡桑廓洛”

青藏高原不仅以其巍峨的雄姿屹立于世界屋脊之巅,以其独有的山川地理、宗教文化闻名于世,更有古老绚丽、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令世人惊叹!笔者在这里讲述的就是一种古老的、美妙绝伦的诗。

回文诗形式

藏语回文诗为“贡桑廓洛”,意为尽妙转轮,系四大明论工巧明词语修饰法音韵修饰中的难作体,是藏文诗歌创作中最具难度的一种体裁,绝非一般舞文弄墨者所能及。回文图案诗可以从图案的纵、横、斜,乃至中心向各个方向诵读,其形式变化无穷,非常活泼;顺读、倒读、交互读,只要循着规律读,都能读出优美的诗篇。其内容大都是对寺院或经堂主尊神灵的歌颂礼赞,作用是供众生瞻仰与顶礼。

回文诗图案为圆形或方形,中心以赤橙黄绿紫白等饱和色块依序排列分割,每色块中都用墨或金色工整地书写着藏文亦有梵文,与装饰画八祥瑞等图案巧妙地结合,用极其优美的颂词礼赞世界。整个图案周围还配有内涵丰富的图案,如宝幢、华盖、汉式屋顶,莲花、斜棂花格、七珍宝、菱形孔格等花纹,或被双鱼、蟠龙环抱等,十分典雅协调。回文图案诗多写画在藏传佛教寺院的经堂、佛殿等建筑物的回廊、门厅两侧的墙壁上,与周围的图案浑然一体。

回文诗产生之源流

回文诗所属工巧明之道在藏族王权制度尚未出现之前已有之。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大臣吞米・桑布扎创制新藏文(乌金体,至今有1300余年)成功后,在晋谒给藏王松赞干布的贺词中,有两首就是难作体定韵回文诗――

释迦彻悟真理智,了知唯有禅定寂;克制愚味圣祜主,三毒魔障全调伏。

容颜放光而神采奕奕,教诫深奥而分别传迷;恶业熏习全部被消除,不败弥勒神圣而高毅。

全文阅读

她爱上诗 第9期

小女孩的时候,曾经也痴迷过新诗。为了买一本诗集,步行很远很远,穿过村庄和田野,去另一个小镇上的书店买书,为此,这么多年,我还记得那个书店的店名“夜雨”以及那个瘦高清白的店主人。在他的书店里,我买过余光中、泰戈尔、席慕容等的诗集。那个时候,我还读顾城,读北岛,读戴望舒,读舒婷,读徐志摩。每当电台里乔榛朗诵《雨巷》,丁建华朗诵《致橡树》时,我都激动不已。学校举行朗诵比赛,我读余光中的《民歌》,获奖。在班级的新春联欢上,我读余光中的《乡愁》,读到自己哽咽。“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以及“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等等。那些或朦胧或忧伤或激昂或哲理的诗句,给一个乡村女孩平淡苍白的生活平添了许多绮丽的色彩。读到一首深深震撼心灵的诗句后,女孩儿会凝入沉思中,眼神也迷离起来,思绪不知飘忽到何方,也会拿起笔,写下稚嫩的诗句,在班级和学校的墙报上涂鸦上随性写下的断行。或许,青春就是一首诗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诗歌从我的生活中逐渐远离,工作、结婚、生女,每天睁开眼就是开门七件事,生活不再像是一首诗,而是一篇平淡朴实的纪实散文了,直到她,我的女儿,重新让我回忆起那段青春朦胧的岁月,重新让我回到诗歌的世界。

在女儿的阅读中,我从来没有刻意去让她读某一样类型的文学作品,除了适合她的年龄特点之外,基本上和我自己的阅读一样,都是随兴所至。我清晰记得她第一次和我兴奋谈起的第一个诗人是西班牙的洛尔迦。那是她在读林达的《西班牙旅行笔记》中,邂逅了洛尔迦,她一见就喜,和我大谈洛尔迦的生平、洛尔迦的诗句。“吉他/开始哭泣,黎明的酒杯/破碎。”这恐怕是她最爱的一句了,就连没有读过洛尔迦的我也被她感染得耳熟能详。另一个让她痴迷的诗人是聂鲁达,不知她在哪儿读到了聂鲁达的诗,之后央求我给她借了一本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出版聂鲁达的《诗歌总集》。这本书几乎被她放在桌边床头,随时翻读。她被聂鲁达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繁复的意象以及南美大地的壮阔丰美所深深震撼。对聂鲁达的长诗《大地上的灯》,她写有这样的评论:

亚美利加州的爱 ——读《大地上的灯》

《大地上的灯》是聂鲁达的《诗歌总集》中的第一首长诗。

茂密的雨林,缠绕着巨蟒的参天巨树,潜伏着鳄鱼的危机四伏的大河,突兀的山岭,飞鹰与邦巴斯草原,地底下暗黑岩石的矿藏,古印第安民族建造的金字塔与神秘的鲜血淋漓的祭祀仪式……那个与我们隔着整片太平洋的南半球的大洲在诗歌中展现出了奇丽而又壮观的景色,但那不仅仅是景色,而是生命,仿佛远古时期施下的神秘巫术,给予那里一切万物涌动的生命与灵魂。名为亚美利加的大地,诗人的父亲,与母亲。

我同样惊异于一系列事物叠加产生的令人震撼的效果:

红木制成的

全文阅读

罗汉的那些传说

进入佛教寺庙,殿堂廊庑之中的那些炫丽奇异的壁画、雕塑,常常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除了如来、弥勒佛、西方三圣、文殊、普贤以外,大家最习见的恐怕就是各式各样、神态相异的罗汉了。

罗汉的来历

罗汉是阿罗汉的略称,根据梵语音译得来,有的佛经中也称阿卢汉、阿呵、呵。意译应供、杀贼、不生、无生、真人等,意思就是能够断除一切烦恼,不再受轮回之苦,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佛教分为小乘、大乘。简单地说,乘就是筏子的意思,佛法就是超度此岸之众生到觉悟之彼岸的筏子。小乘求自度,大乘则是自觉觉他,还要普度众生。修悟小乘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罗汉了。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迦叶、阿难、目连等都证得了罗汉果。

十八罗汉

对于一般人来说,最熟悉的罗汉是所谓十八罗汉、五百罗汉。其实,佛教原来没有十八罗汉之说,较早说的是十六罗汉。据说这十六位罗汉受佛祖之命,永住世间,护持正法,济度众生。这一说法最早出自公元2世纪时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庆友尊者所撰的《法住记》,里面记载了十六阿罗汉的名字和所住地区。他们是宾度罗跋罗惰阁、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厘惰阎、苏频陀、诺讵罗、跋陀罗、迦哩迦、伐阁罗弗多罗、戍博迦、半托迦、罗怙罗、那伽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茶半托迦。这部佛典后来由著名的玄奘法师,也就是唐三藏,在唐高宗永徽五年译成汉文,十六罗汉说开始流行中土,受到信众尊奉。盛唐大诗人王维信佛,他就画过十六罗汉图,与他同时的画圣吴道子的弟子卢楞伽也画过。在十六罗汉说之前,中土较早是在西晋的时候接触到的四大罗汉说,即摩诃迦叶、君屠钵叹、宾头卢、罗云(罗喉罗)。

一直到晚唐之前,中土文籍中都很少有十八罗汉之说,佛教艺术作品中也少有相关作品。据说唐玄宗时的“塑圣”杨惠之塑有十八罗汉,现在苏州用直的保圣寺里还保留着其中的九尊。这也可以说是目前保存下来最早的十八罗汉塑像了。到了晚唐五代,多有画家以善画罗汉而闻名,其中以画十六罗汉者为多。这些画家经常被人加其姓于“罗汉”前,称为“某罗汉”。像五代前蜀画家张玄善画罗汉,被世人称为张罗汉。但其时画罗汉最出名的当属僧人贯休,世称禅月法师。这是一位诗书画兼通,又清奇倔怪的高僧。他画的罗汉笔法与众不同,其形象奇诡古怪,非人间所有,据说是得自梦中,因而其罗汉图也常被后世作为塑造罗汉像的范本。

有一种说法认为,最早的十八罗汉像即是贯休所绘。北宋大文豪坡有《自海南归过清远峡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十阿罗汉》一诗,对他所看到的“禅月所画十阿罗汉”一一作了赞颂;身处两宋之际的葛胜仲有《十八罗汉赞》诗,序里说他曾经让人拓禅月画大阿罗汉十八躯。不过,现在可以看到的贯休罗汉组图的摹本,一是在日本皇宫内厅的宋初临摹画,一是在杭州碑林中的摹刻的刻石,都是十六位。

中土把十六罗汉扩展成十八罗汉,可能是因为在寺庙之中,它们常常分为两排相对而列,世俗更倾向于接受九九相对的情形。这里面或者有中土对“九”这一数字的喜爱。同样,传统上,“十八”也是一个较为民众喜爱的数字,唐太宗时有十八学士,佛教在晋朝时就有庐山十八高贤之说。较早描绘十八罗汉形象的还有前面说的张玄。坡也为他的画写下了著名的《十阿罗汉颂》。十八罗汉的说法在坡的时代已经是十分流行了,十六罗汉说开始逐渐湮没。民间的信仰和相关艺术作品也围绕十八罗汉展开了。

全文阅读

造像塔上的佛陀故事

题记:佛经,既是佛教的经典,又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瑰宝。那里边有富有哲理的神话、预言、故事,其丰富的内容、美妙的文字、向善的点播已经不单纯属于佛教范畴,而是构成了全人类共有智慧的一部分,成为人们生活中常常引用的典故。

它的传播极为广泛,特别是因为玄奘历尽千难万险取经印度,就在中国流传得更广泛些。时过百代,中国无数佛教圣地已然成为宗教旅游游人密集的线路,而山西沁县发现的民间佛教石刻大窖藏,把经典立体化在一尊尊造像塔上,神话、预言、故事中的内容与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由于有6个馆藏的造像塔,一个造像塔上又有数十个佛经故事,因此,这里只能在浩瀚的立体经典故事中撷取几朵 “小花”,这“小花”的芬芳与光泽尤为与众不同。

南涅水石刻馆1126件藏品中,有造像塔400余件,最为壮观。它是民间继北朝凿石开窟造像之风兴起的佛教雕刻形式。它既为塔又为柱,塔柱综合,多层组合,从底层向上层依次减小,层次不等,有5层、7层甚至9层。每层可分离、组合、移动、变向,堪称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那塔上故事镶着“美丽金边的衣裳”

你是否看过《佛经图画故事》这本书?那上面描绘的佛陀传说从环境、情节、构图等方面吸引你:喜马拉雅山是众神居住的地方,万神之王因陀罗在仙气中牧赶云朵。白天,太阳神驱策着金色的骏马,从东到西,不停地驰过苍穹;晚上,月亮神把她一身的柔情化作如水的银光倾泻下来;四大天王护持着喜马拉雅山下的迦毗罗城,湾流水畔,繁衍生息着释迦人……

而在南涅水的造像塔上,这令人神驰的环境之美、情节之奇、构图之特比《佛经图画故事》更强烈,它们以像传神汇言,立体地生长在“塔林”上。

塔,从印度传入我国,梵文“Stupa”的译音,用来藏舍利和经卷。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