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货币需求论文

货币需求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货币需求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货币需求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富争论的理论之一,本文主要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初步讨论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和西方货币需求理论。

关键词:货币需求理论;马克思西方货币理论

[中图分类号]F224;F8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7-0007-02

从货币流通角度看,货币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商品流通对货币的客观的需求。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货币需求量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各经济主体对货币形式持有总和。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1.流通中必须的货币量为实现流通中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所需的货币量。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的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三因素。

全文阅读

我国货币需求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对中国货币需求的基本状况和特征进行分析,借鉴经典理论方法分析了货币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货币需求函数,以1992-200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实证方法得到货币需求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揭示了货币需求除受收入影响外,还受通货膨胀率、风险资产价格影响。因此,要关注货币需求变化的长期趋势,提高货币政策预见性;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货币政策决策应关注资产价格及新的制度因素等。

关键词:货币需求;通货膨胀;货币政策

一、中国货币数量的主要特征

(一)货币增长率

近30年我国广义货币量(M2)和狭义货币量(M1)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较大(见下图)。1979年以来,M1增长率最高和最低值之间跨度达31.6%,M2增长率最高和最低值之间相差也有25%。特别是1998年以前,波动十分剧烈,1999年以来波幅缩小。另外,多年来,M1和M2增长速度较快。1978-2007年间M1年均增速19.1%,M2年均增速22.4%,两者年度增长率最高时接近40%。从国际比较看(见表1),我国货币增长率偏高。

(二)货币流动性

M1与M2的比率是衡量货币流动性强弱的基本指标。从总体上看,我国货币流动性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0.82下降到1995年以来的不到0.4。货币流动性在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之前持续下降有多方面原因。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增长的活力得以释放,居民收入快速增加,促使货币需求快速上升。其次,从1990年两大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到1995年,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起步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证券市场很不发达的状态下,居民可投资的金融资产数量很少,因此增加的收入中很大部分只能以定期存款的形式持有,造成M2增长速度快于M1(见下图)。

近年来我国货币流动性(M1/M2)变化情况与其他国家的横向比较(见表2)显示,我国是在货币流动性偏高的国家行列中。对此的一种解释是金融服务的不完善导致货币与准货币之间兑换的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居民倾向于持有较多货币。

全文阅读

货币需求增加征收铸币税满足内需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征收铸币税,应对内需不足;货币供给与铸币税;我国征收铸币税的基本思路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陷入了供过于求、通货紧缩的怪圈、在国民经济中存在着漏出与注入、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表现良好,每年均为顺差、印制货币所需花费的成本极低、国际和国内利率的下降使货币的周转速度不断下降、买力平价理论导出国内价格也将会上升、国内商品供给过剩且存在失业时,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征收铸币税的可能性、征收铸币税的政策选择、征收铸币税作为我国稳健货币政策的一种工具、征收铸币税的必要性、征收铸币税的主要思想障碍等,具体请详见。

一、征收铸币税,应对内需不足

我国在经历了1993-1994年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之后,经济开始逐渐降温,1996年通货膨胀率下降到10%,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但不久就陷入了供过于求、通货紧缩的怪圈。从1997年10月至今,除在2000年的几个月中出现了物价持平或略有上升外,其他时间始终处于通货紧缩的阴影之中而难以摆脱。从1998年开始,中央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公共投资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内需仍然不足,低物价、低就业和经济的低效率始终困扰着我国的经济。

从国民收入流程图中可以看到,在国民经济中存在着漏出与注入。注入是使经济扩张的力量,它使流程中的总需求增加,并使国民收入扩张,经济得以增长;漏出是使经济收缩的力量,它使流程中的商品需求量趋于减少。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即使在我国的每一个财政结算年度都能使漏出与注人相等,按照宏观经济理论,也只能使一国经济不出现经济衰退,而不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推动力。要想使我国经济更快地增长,必须进行强大的资金注入。只有当注入大于漏出时,经济才会产生大于零的增长。这一思想可以表示如下:

总需求>总供给(1)

总需求=C+Ip+G+Ig+(X-M)(2)

总供给=YD+T(3)

式中:C代表消费,Ip代表民间投资,G代表政府日常支出,Ig代表政府的公共投资,(X-M)代表净出口,YD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T代表政府的纯税收。由于可支配收入可以表示为消费与储蓄之和,则:

全文阅读

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建模论文

摘要:在对中国货币需求理论研究过程中,制度变量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货币需求,但在建模时经常被忽略,而那些对制度因素感兴趣的学者往往无法测度出制度变量或者建模技术过于陈旧,难以给出较严格的货币需求函数。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利用1998~2002年的月度数据,选取了能够代表经济结构转型和企业信贷活动规模两个方面的制度变量,通过Johansen检验,试图找出长期稳定关系,并得出经过向量误差调整(VEC)的货币需求函数。本文的贡献就在于对若干制度变量的选取和测度,使得模型更具备对中国货币经济现象的解释能力。

关键词:货币需求函数制度变量协整分析向量误差调整

货币需求函数是宏观经济理论研究中的焦点,从费雪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古典学派,到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和托宾-鲍莫尔的存货模型,直至弗里德曼和梅尔茨的货币主义学派,投身于这方面研究的学者不计其数,所获得的成果也是相当可观。货币需求函数模型的建立也是政府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人们研究宏观经济形势的起点。进一步讲,对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是本文的出发点。

1.理论和研究方法回顾

1.1国内理论的回顾

由于国外的货币需求理论汗牛充栋,各类文献都有涉及,故本文不给予回顾,而是主要着眼于国内理论的新近发展。从国内的有关文献看,近年来的货币需求理论大多是在国外经典理论上的修补,部分学者看到国外发达市场上发展出来的货币需求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的货币现象,从而引入了制度变量。易纲(1991)提出旨在突出经济货币化因素的货币需求函数,他认为,中国转轨经济中货币化因素促使了超额货币需求的产生。根据其模型的推断,随着货币化程度的提高,货币化指数的影响程度必然会逐步缩小,货币化进程对超额货币需求的吸收能力也将逐渐变小。秦朵(1997)经过实证分析发现,用一般的货币数量论来解释我国改革以来的货币需求关系过于简单,仅仅构成Goldfeld和Sichel(1990)货币需求理论的一个特例,她对通用货币需求模型进行扩展时考虑了与中国经济制度有关的三方面因素:一是由计划控制造成的抑制性投资需求,二是计划体制软约束造成的过度资金需求,三是市场化改革引起的对货币的超常需求。李成(2002)在对易纲、秦朵、张杰等人的理论进行研究之后认为,中国在不同改革阶段,货币需求函数中包含的主要因素不相同,处在制度转轨期的中国货币需求函数需要做出不断修正和扩展,才能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加以解释。改革初期货币化进程是促成货币超额需求的主要因素,90代国家控制能力又成了促使货币供应量超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90年代末期迄今则需要新货币需求函数的出现。

另外,在选取制度变量方面比较有特色的有:郭浩(1999)从金融资产积累角度考察了货币需求。李恒光(2000)对美国和亚洲九国的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金融创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货币定义,而且也使货币需求动机和货币需求目标变量发生变化。谢富胜(2000)和焦瑾璞(2002)对证券市场的发展与货币需求函数之间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王平权(2002)运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研究了人口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王松奇(2003)通过对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内涵的重新解释,理论上解释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对货币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影响。

1.2国外研究方法的回顾

全文阅读

基于时间序列的中国货币需求函数分析

摘要:国内文献关于货币需求函数的研究大多采用季度数据,本文利用1985-2011年期间的年度数据,对长期货币需求函数进行回归分析,并且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短期货币需求函数。研究发现,货币需求函数长期均衡模拟效果比较良好,与实际国民收入成正比,与一年期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成反比,但后两者影响较小。而短期货币需求函数个别年份缺口比较大,表现出短期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

关键词:货币需求;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

中图分类号:F822;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可供居民的投资资产组合逐渐增多,在新的经济背景下,讨论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具有切实的意义,以期对政府的宏观货币政策提供相应地建议。在宏观经济学中,对于货币需求的研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凯恩斯的货币持有动机理论到弗里德曼的机会交易成本,再到后来的根据各国实际情况进行的修正,货币需求函数的模型纷繁复杂。

二、实证模型的建立

本文选择1985-2011年之间27年的年度数据。其中,名义货币需求量、名义国民总收入、通货膨胀率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版);一年期存款利率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的网站,由于自90年代以来定期存款利率调整较为频繁,每年的利率水平取每期利率的加权平均数。

模型采用修正后的货币需求方程为。其中表示实际货币需求量,;Y表示实际国民收入,;i表示利率,使用一年期存款利率来度量持有货币的成本;p表示通货膨胀率;u表示随机因素,包括收入分配、经济货币化进程等。令,再将上式线性化后变为:

全文阅读

西方货币流通速度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是连接货币供给和实体经济的重要指标,它反映出货币流通状况和经济运行质量的好坏,其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于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西方各大流派的著名的经济学家纷纷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结论,本文对此进行梳理总结,以找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货币流通速度 马克思 西方货币理论

自从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后,货币流通速度就成为经济学家们和政策制定者重点关注和争论的对象。根据费雪方程:MV=PY,货币流通速度决定着公式左边的货币流量(MV)了,进而相应决定了公式右边的国内生产总值,所以货币政策制定时必然要考虑到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影响。因此对货币流通速度理论的研究,与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它贯穿了整个西方货币经济史,相应的研究理论文献层出不穷,国内外的学者们对此也提出了各自的观念和研究成果。

一、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

马克思认为应该从运动的形式、经历的路线、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货币如何完成此运动这几个方面来考察货币流通速度。马克思把货币流通速度和流通中的货币量作为不同的两个问题来分别讨论,他认为并不能用流通中的货币量的研究去取代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由于货币的流通是一种随机分散的运动,它在流通过程中分解为众多个体的买和卖,货币在流通环节中不断形成买和卖的小循环,每一件商品都是一个循环的起点,由于商品的数量极其庞大,而且他们循环的时间也难以测定,所以这种循环难以控制和测量,更何况货币运动不仅反映着商品流通,而且它自身也在不断流动,这就使得货币流通速度的计量成为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对此,他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他认为同一些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流通次数可以用来作为货币流通的速度。因为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和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是完全不同的,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只有一种,是具有完全的独占性和排它性的,但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却有很多种。

马克思提出了货币必要量的规律: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他认为价格、价格的变动、市场中流通的商品数量、同一时间发生的买和卖的次数以及货币流通速度是决定流通手段量的重要因素,而它们同时又依赖于人口、城乡关系、生产的方式、分工的层次、信用水平以及运输的发展。总而言之,只要能够影响到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因素基本上都会影响到货币流通速度。

二、西方货币理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

1、古典经济学家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

全文阅读

制度变量对货币需求影响研究的进展与简评

摘要:西方经典货币理论曾对制度因素影响货币需求进行了论述,但由于制度变量的难测定性及长期稳定性,有关的研究一直以来未取得进展。自1976年Goldfeld发现了所谓的失踪货币之谜,制度变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才开始为人广泛关注并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介绍有关的制度变量及其影响货币需求的结果,并作一个简评。

关键词:制度变量;货币需求;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0)07-0041-06

一、前言

一般来说,货币需求由三类变量所决定,一是代表社会经济活动总量的规模变量(如GDP、GNP、零售总额等)。二是代表货币及货币替代物收益的机会成本变量(利率、汇率、股票价格等),三是规模变量及机会成本以外的代表社会制度变迁的制度变量。虽然费雪、庇古、凯恩斯、弗里德曼等货币理论家在其经典货币需求理论中曾对制度变量的影响作过系统详细的论述,但由于制度变量的难测定性及短期稳定性特点,在长期的货币需求研究及大量实证研究中,制度因素并没有作为影响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变量进入货币需求函数,而大都通过规模变量及机会成本两个变量来分析、解释、预测货币需求,制度因素基本被淡出研究视野。1976年Goldfeld发现所谓的失踪货币之谜,只含规模变量及机会成本两个变量的传统货币需求函数无法对现实货币量给予正确合理的解释,美国货币需求在1975年一季度向下位移出现断点(第二、三、四季度失踪现象明显加剧),小于传统货币需求函数的测定量。Goldfeld认为传统货币需求函数遗失了变量,导致了函数出现未能用规模变量及机会成本解释的误差,原因在于美国制度发展因素未包括在货币函数中,即NOW、货币市场基金等创新产品的出现,降低了货币与替代产品之间的转换成本,货币被相关产品广泛替代,而导致社会货币需求总量的下降。自此,制度变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才为人们所重视,而逐渐激发西方学者的研究兴趣。

一直以来,西方学者致力于通过社会制度因素解释货币需求的变动,建立了很多测度制度变量的指标,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由于制度因素的多样性、各国的差异性及研究视角的不同,学者们对各种制度因素并没有建立统一的、权威的测度指标,制度变量指标凌乱、松散,制度变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理论体系,也没有建立完整的理论模型,而是散见于各有关文献,而且目前对制度变量影响的研究还在不断探讨摸索中。鉴于此,本文就影响货币需求的制度变量进行一个分类梳理、列举,并做一个简要评论(本文只关注那些建立了测度制度变量指标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的文献,对于只从理论上论述制度变量影响的文献不在本文关注范围)。

二、影响货币需求的制度变量

1、货币化。

全文阅读

货币供给发展均衡思考

摘要:文章通过对货币均衡思想进行了回顾,均衡的货币供求思想导致了货币经济学对货币供给的研究忽视。无论新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主义,或者没有明确的货币供给的研究,或者对货币供给做简单化处理。由于坚持货币市场均衡思想,现代货币经济学也对货币供给的研究发生偏离,即关于货币供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货币供给内生与外生性的争论上。虽然内生和外生论的观点看似水火不容,但就其本质,内生货币供给和外生货币供给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它们都是货币供给均衡思想下的两个分支。

关键词:货币供给;内生和外生货币供给;均衡和非均衡;流量和存量

在整个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中,关于货币供给,我们很难找到一个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述,无论是新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后凯恩斯学派,在他们的理论中,或者没有明确的货币供给理论,或者是对货币供给做了简单化的处理,即货币供给或者是内生的或者是外生。正因为如此,引起了关于货币问题旷日持久而又毫无结果的争论。从最根本上来讲,造成货币供给分析几乎被所有的学派或忽视或简单化的原因就是在货币市场所有的学派都坚持货币均衡的思想。在货币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基本思想都经历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反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同观点,但是货币市场就是均衡思想。

一、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货币市场均衡思想

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中,货币被当成覆盖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其本身除了能够影响绝对价格水平等名义变量之外,对经济中的真实变量没有丝毫作用。货币数量说是他们关于货币的核心理论,简单的“费雪交易方程”或“现金余额方程”就能够满足建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大厦的需要。尽管我们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经典文献中寻找不到关于货币供给理论的明确表述,但是如果认为古典和新古典学派只有货币的需求而完全没有货币的供给的理论也是一种误解。古典和新古典学派存在一个隐含的货币供给理论,这个理论是以它们的利率理论为支撑的。古典和新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的核心是“实物利率”,这种理论认为,决定利率的因素不是货币而是经济中的真实资本的供求状况。维克塞尔的“自然利率”理论是古典和新古典利率理论的集大成者。维克塞尔把利率区分为“自然利率”和货币利率,如果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就会引起任对货币贷款的需求增加;反之,如果货币贷款的利率高于“自然利率”,人们就不会提出任何贷款申请。这种对货币的供给是以经济系统对货币的需求为基础的,即货币供给是由经济系统内在决定,这就是货币内生供给思想。

二、凯恩斯学派的货币市场均衡思想

中,他也开创了货币研究的新时代。首先,凯恩斯批判了新古典的利率由真实经济因素决定而与货币供求无关的思想,提出了“货币利率”理论。其次,凯恩斯抛弃了“两分法”。但是,在对于货币的具体问题研究方面,凯恩斯走得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远。

对于货币供给,凯恩斯在否定了新古典利率理论之后,维克塞尔积累过程就不会自动发生,因此,新古典的货币供给就不能成立,但是,凯恩斯对货币的供给过程却做了简单的处理,即假定货币供给是经济系统之外的因素,即主要是由货币当局或者中央银行决定的,货币供给影响经济,但其本身却不受经济的影响。这种无弹性的货币供给曲线确实给凯恩斯的分析带来了许多方便。显然,凯恩斯抛弃了新古典关于货币供给的内生思想,尽管凯恩斯本人事前、事后(即《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写作的前后)都明显表现出对货币外生思想的反对。而且,凯恩斯的外生货币供给只涉及货币供给的存量问题,而没有涉及流量问题。这一点,凯恩斯也和以流量供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古典理论存在差异。

全文阅读

土地资本化对货币需求的建模分析

摘要:本文根据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将土地资本作为其中一个代表变量构建数学模型。文中用M2作为因变量,用消费品零售总额Y、股市成交额SM、预期通货膨胀率EI、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R、非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本的比率和土地成交金额LA作为自变量,并提出相关的模型检验和优化方法。最后,在市场经济和金融深化的背景下,货币当局应该综合考虑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和要素市场以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此外,当局还要持续关注制度等变量的影响,提高货币政策的预见性和完善货币需求体系。

关键词:土地资本化;货币需求;金融深化;弗里德曼;存量要素

一、引言

资本是运动的并不断改变形式,同时在运动中不断增值,而资源是静态的,在静态中它不会增值;资源要增值必须运动和改变形式,而这就是资源资本化的过程。所谓土地资本化,就是土地资源转变成可以运动并增值的土地资本,具体地说,土地资本化是土地财产权利流动化的过程。土地最早是以资源的形态存在的,当土地能够带来收益,而且具有稀缺性,从而被人们当作财产占有的时候,土地就由资源转化为资产,当土地市场出现后,土地资产的各种财产权利在市场中进行交易,并且能够给所有者带来预期收益,产生增值,这时土地资产就转化为土地资本。因此,土地资本具有二元性,其兼具土地的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只有在运动之中土地资本才有存在的空间。在中国市场经济和金融深化背景下,土地资本化实际上就是存量要素货币化的过程。陈仲常等(2006)认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要素市场的培育使得土地、资产等非流通的生产要素上市流通,这是我国金融业不断深化的主要解释变量;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前提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转轨时期当局的货币政策应当考虑实体经济、培育金融市场与要素市场三个方面的货币需求。在货币需求函数方面,谢富胜等(2000)用回归的方法对我国货币需求函数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货币需求存在利率弹性以及证券资产需求对货币需求的影响;高云峰(2006)则以金融改革和发展为背景,从经典货币需求理论分析出发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校正模型对我国货币需求的稳定性问题展开研究。可以看出,虽然理论界对货币函数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和研究,但是目前还没有将土地资本化作为一个自变量来研究货币函数。本文根据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的基本形式,将土地资本作为其中一个代表变量构建数学模型,并提出相关的模型检验和优化方法。

二、土地资本化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1956年,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发表了《货币数量论—一种新的阐释》一文,文中提出了现代货币数量说,他认为货币需求决定于三项重要因素:以各种形式持有的财富量;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持有货币给人们带来的效用。据此推导出货币需求函数为:

M=f(P,rb,re,■·■,Y,ω,U)

其中,M表示名义货币需求量,P表示物价水平,rb表示固定收益证券的利率,re表示非固定收益证券的利率,■·■表示物价变动率,Y表示恒久性收入,ω表示非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本的比率,U表示其他因素,如主观偏好和制度性因素等。

全文阅读

基于Morishima替代弹性的人民币货币替代经验研究

摘 要: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持续疲软并伴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及美联储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未来随着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度的提升,当人民币面临持续贬值预期压力时,容易导致人民币大规模被美元替代并引发货币危机。本文基于货币服务理论,通过构建货币需求函数估计了2000―2015年人民币和美元的Morishima替代弹性,对人民币货币替代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之后,境内人民币与美元存在Morishima互相替代关系,而且美元名义利率和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对于货币替代的变动起主要作用。此外,2000―2015年人民币货币替代存在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13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被美元替代趋势上升迅速。本文结论不仅有助于我们分析和预测未来人民币货币替代的趋势,而且有助于制定针对性政策,积极预防和监控人民币货币替代风险,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货币替代;替代弹性

中图分类号:F8326;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6)01005608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自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持续疲软并伴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及美联储退出宽松货币政策,造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2014年人民币即期汇率贬值27%,这是人民币自2005年汇率机制改革以来首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年度贬值。从供求面来看,2014年下半年开始,中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减少和商业银行结售汇出现逆差,均表明人民币外汇市场供求格局正在出现深刻变化:市场对于人民币需求在不断下降,而持汇意愿随之上升。当前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已初步完善,人民币已经逐渐告别长期以来单边升值预期模式,进入了双向波动预期的“新常态”。未来随着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度的提升,当人民币面临贬值预期压力时,容易导致人民币大规模被美元替代,造成人民币国际化逆转并引发货币危机。因此,基于“新常态”背景来进行人民币货币替代研究,对于中国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防范货币替代风险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当前关于人民币货币替代(人民币被美元替代)的研究大多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关于货币替代的动因研究。这类研究多是从交易成本、汇率及汇率贬值预期、国民收入、通货膨胀、货币和金融资产利差等因素来研究对货币替代的影响,如范从来和卞志村[1]认为,人民币被美元替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民币贬值、国内通货膨胀以及本外币利差等。李富国和任鑫[2]认为,人民币货币被美元替代的决定因素还包括国民收入水平和一些制度性因素。岳意定和张琦[3]基于Koyck适应性预期理论构建了人民币货币替代模型,研究了国民收入水平、本外币名义利差、本币实际汇率水平以及制度性因素等对于人民币货币替代的影响机制。第二,货币替代对于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大多集中于货币替代对人民币有效汇率及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两方面,如巴曙松和吴博[4],张荔和张庆君[5]等认为货币替代率会显著影响着当地货币的有效汇率及其波动率,造成本币贬值并容易引发货币危机。还有学者如陶士贵[6],何国华和袁仕陈[7]等认为货币替代容易造成国际通货膨胀传递至国内,从而显著影响国内货币政策实施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现有人民币货币替代研究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缺陷。第一,缺乏人民币货币替代形成机制的理论研究。第二,缺乏人民币货币替代趋势研究。国外关于货币替代形成机制的研究相对成熟,代表性研究包括货币服务理论(Money Services Approach)和资产组合理论(Portfolio Balance Approach),这两种方法基于不同的假设前提来构建货币需求函数。其中,货币服务理论认为,货币替代的产生通常由于公众出于交易支付和结算等目的将持有的本币置换为外币,从而外币在货币职能方面部分地取代本币,如Corrado[8]基于货币服务理论构建了小型美元化开放型经济中的货币替代模型,研究了乌拉圭和柬埔寨美元化趋势及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美元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投资者抵抗当地通货膨胀风险,货币服务水平也就越高;但是高货币替代程度导致公众对于持有本币的信心不足从而容易导致汇率风险。Heimonen[9]基于CES货币服务模型研究了爱沙尼亚地区欧元替代美元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存在货币网络外部性和棘轮效应(Ratcheting Effect)等因素,短期欧元对于美元的替代存在刚性;而从长期来看,欧元对美元的替代进程是可逆的。而资产组合理论将货币作为公众手中持有的一种资产,认为公众为了使自身财富或效用最大化,对持有的本外币货币资产进行组合从而引发货币替代,如Civcir [10]基于资产组合理论构建了实际货币需求函数,研究了土耳其利率、国民收入、通货膨胀率和预期汇率之间的关系。其研究结果表明,实际货币需求方程中,通货膨胀率及实际收入对于实际货币需求的短期影响小于长期影响,而汇率预期对于实际货币需求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这说明土耳其市场存在明显的货币替代问题。Freitas等[11]基于个人投资者不能持有外币债券的假定,构建动态最优化模型研究了拉美地区的美元化现象,其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替代和资产替代难以区分,因此在本币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中,汇率贬值预期的符号为检验货币替代存在与否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检验方法,其研究结果表明,哥伦比亚、多米尼加等国存在显著的货币替代现象,而巴西和智利的货币替代则不明显。Adom等[12]同时考虑到了资本流动和货币替代对于货币需求的影响,基于资产组合理论通过构建实际货币需求协整方程研究了非洲八个国家的货币替代现象,并通过检验协整方程中汇率变量的系数及显著性来判断货币替代是否显著存在。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