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联网银行

互联网银行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银行如何“+互联网”

商业银行的服务效率长期没有根本性的提高,面临其他新型融

>> 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 传统银行如何“拥抱”互联网 互联网银行畅想 互联网如何养猪 如何检验“互联网+” 如何践行“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业如何蜕变 银行如何迎接互联网金融的崛起? “互联网+”时代,直销银行如何突围? 传统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时代传统银行如何突围 传统商业银行如何拥抱互联网金融 传统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 传统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出现 互联网探路民营银行 当银行遇上互联网金融 做真正的“互联网银行” 互联网巨头的银行梦 互联网金融挑动银行神经 互联网金融银行神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银行如何“+互联网” 银行如何“+互联网”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商业银行的服务效率长期没有根本性的提高,面临其他新型融资渠道较大的潜在竞争压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近期A股市场互联网金融概念股估值更是屡创新高。然而,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股的估值却远远不及。

传统商业银行的估值为何如此之低?首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已开始集中暴露,2013年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就出现双升势头。加之作为信用中介的商业银行必须对储户兜底,当大量项目违约时,银行将面临业绩大幅下滑的巨大压力,部分银行甚至可能破产倒闭。

去年12月,Lending Club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市盈率高达数百倍。以它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能获得远高于传统商业银行的估值,并非由于其风控手段更为严格、坏账率更低,而是因为其坏账损失由理财人自行承担,企业不予兜底,只退还其理财服务费用。

另外,银行的服务效率长期没有根本性提高,面临其他新型融资渠道较大的潜在竞争压力。互联网金融企业在运营成本方面极具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银行的生存构成挑战。

去年年初,美国富国银行发出备忘录,禁止其员工参与Lending Club和Prosper的投资。此事源于这两家企业的模式冲击了其社区银行业务。以Lending Club为例,随着贷款规模的扩大,其运营费用率(运营成本与贷款余额之比)低至2%左右,而富国银行社区银行业务的运营费用率则始终维持在5.5%―6.5%。

全文阅读

互联网巨头的银行梦

互联网金融一直是今年的热门话题。无论是近期纷纷扰扰的电商开银行传言,还是多家金融机构陆续的“触网”计划,都在为这个话题添柴泼油。一直以来,坊间盛传阿里巴巴和腾讯要进军传统银行业。尽管阿里巴巴和腾讯相关人士不断辟谣,但阿里巴巴和腾讯要进军银行业的猜测却越来越多。尤其是苏宁银行已经通过工商注册核准的消息传出后,不少业内人士惊呼:“互联网巨头的银行梦要实现了”。

国外早期出现的网络银行

中国目前尚没有网络银行,而美国早在1995年就出现了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SFNB。它得到美国联邦银行管理机构批准,并获得美国存款机构监管办公室颁发的开业证书,可以在网络上提供多种银行服务,其业务涵盖了电子账单支付、利息支票业务、基本储蓄业务、ATM、CDS、信用卡和回报性项目等。1996年SFNB开始提供电子支票和账单、汇率查询服务,1998年推出环球网服务,无需在用户端安装特殊的软件即可查询账户资金状况和投资情况。

虽然电子银行拥有不少的优点,例如无纸化交易、服务方便、快捷、高效、可靠、经营成本低廉和简单易用等特点,所以在短期内吸引了不少客户。到1997年SFNB存款达4亿美元,股价也翻倍上涨,但是由于经营问题,公司长时间未能盈利,最终于1998年10月被加拿大皇家银行金融集团收购了除技术团队外的所有业务。

虽然,SFNB作为一家独立的银行失败了,但是欧美各大银行却纷纷采用了这种新型的客户服务方式。如今,在发达国家中,挪威的网银使用率已经高达86%,芬兰达到82%,荷兰达到了80%,欧盟成员国的平均使用率达到了38%。而在美国,年薪10万美元以上的中高收入者网上银行使用率达69% ,年薪25 000美元的低收入者也达到了19%。在中国继1998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业务“一卡通”服务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光大银行等各家银行纷纷推出网上银行业务。时至今日,目前国有大行电子银行对柜面的替代率超过了50%。

从电商到金融,互联网巨头蓄势待发

其实大家都知道,马云从七、八年前开始就一直试图介入金融行业,并且还和建行、工行建立起了深度合作。但随着马云和阿里在金融行业越做越深入,以前的合作伙伴却渐渐变成了竞争对手。

自2010年以来,建行、工行先后停止与阿里的合作,各自单飞。意识到自己身份已经发生改变(不再受银行欢迎)的阿里,干脆彻底摆脱银行,自己成立了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向中小型企业和个人提供小额贷款服务。

全文阅读

百信闯入互联网银行

在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的时代,作为传统金融业的代表银行的表现中规中矩:既冷眼旁观,又不过分亲近,让市场摸不清其葫芦里究竟装的是啥药?直到此次中信银行刺破那层薄薄的面纱,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迎接金融混业新时代,传统银行一直在暗中较劲;而且,互联网金融时代,只有金融机构主导的互联网才是真正的金融。

尽管此前市场已有传言,但直到11月17日中信银行的一纸公告才终结传言:根据公告,中信银行董事会通过两项议案:一是与百度合资设立“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由中信银行绝对控股,经营范围暂定为直销业务;二是设立中信银行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此即为中信银行的理财业务分拆,目前已先后有光大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三家银行董事会通过理财业务分拆议案。

在首批获得互联网银行牌照的微众银行的高管纷纷出走,人们对互联网银行前景渐趋看淡之时,一向不显山露水的中信银行却在互联网金融合作方面大胆破冰,此举必将引发市场对传统银行介入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极大关注。

互联网破题混业经营

混业经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多年以前在传统银行占据主导地位的年代,已有不少银行尝试综合经营、金融集团等敏感业务和牌照。如今,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混业经营被披上了互联网的外衣,让市场颇感神秘和新奇:老调重弹的混业经营大幕会随着全新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而缓缓拉开吗?

正如一些机构不断强调的那样,在“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中国金融监管体系需与时俱进之后,对混业经营的预期是从现在开始一直贯穿2016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主线投资逻辑,也是2015年年底银行行情的最重要的催化剂之一。

实际上,在银行业务层面的混业经营已推进多年,由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既是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不断推进的客观要求。由于存在面向混业经营时代监管重构的内在动力,打破银行、保险、证券三大子行业的监管藩篱,使其成为更加有机融合和有效协作的体系迫在眉睫,也是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不断推进的客观要求。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混业经营既是“监管追上业务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混业经营得以持续、深入推进的大前提,否则各子行业监管机构之间的灰色地带将越来越大,越来越广泛的跨业合作将永远无法摆脱监管套利的阴影,为金融机构带来丰厚利润的创新和合作将永远无法走出管套利的阴影,也永远无法走出“赚利润、丢估值”的窘境。名正才能言顺,监管大格局理顺和业务阳光化发展,是金融尤其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和跨业合作实现“从利润到估值”的正循环的起点。

全文阅读

互联网探路民营银行

互联网企业加紧在金融领域的扩张,试图打开民营银行的新局面。

自1996年民生银行成立,由民营资本发起成立银行的梦想延续了近20年。

如今看来,这个梦想或许不再遥远。今年6月,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各地申请建立民营银行的热度上升,美的、新希望、红豆、奥康、中关村管委会到腾讯、苏宁、阿里巴巴都要开银行,大有势在必得的气势。

苏宁云商或许是这支队伍里最幸运的一个。苏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名称已经获得工商总局预核。自此有关苏宁可能成为首家民营银行的呼声高涨。

可以说,民营银行的这波趋势始于线下,但真正引发舆论又一波热潮的是苏宁、腾讯、阿里等拥有电商、社交平台的企业。他们的加入,让人们多了一份猜想与期待。

牌照之争背后

为什么这些互联网及电商企业都要争相开银行?

艾瑞咨询互联网金融分析师王维东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企业申请民营银行牌照,不仅有业务发展层面的需求,在资金支撑以及盈利方面也都有一定推动作用。

全文阅读

当银行遇上互联网金融

即将过去的一年,对于我国银行业来说是充满变幻的一年。

一方面,新一届领导班子一上台就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紧接央行就提出要利率市场化改革,旋即取消了贷款利率下限;而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众多互联网公司涉足金融服务,也为银行业带来巨大挑战。对此业界人士一致认为,银行业“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互联网金融“抢食”银行业

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时,马云曾夸下海口:“如果银行不改变,那我们就改变银行。”现如今马云的话现在正在变为事实。

今年下半年以来,以余额宝、百度百发理财,以及马云、马化腾、马明哲“三马”联手打造的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异军突起,因其方便灵活、收益率高等特点成为消费者的“新宠”。 今年6月13日,余额宝正式上线,6天用户数即突破100万户。官方数据显示,在短短上线5个月后,截至11月底,余额宝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互联网大鳄开始用实际行动,抢夺着银行业的蛋糕。

互联网公司纷纷“跨界”玩起了金融,在银行界引起不小的震动,更使他们有了危机感。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3》显示,有超过四成的受访银行高管承认,电商企业融资服务(如阿里小贷)对银行业务影响最大,将给整个银行业带来巨大挑战。同时,P2P贷款及电商企业代销也分散了银行部分的传统贷款业务。

据了解,仅2013年10月份一个月,银行储蓄就净流出4027亿元,11月存款增加5472亿元,其中居民新增存款仅为940亿元,增速同比降0.3个百分点。

在经济学家成思危看来,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务造成了冲击,其优势明显,交易成本低,交易完成迅速,但其并不会对银行造成致命性的冲击,因为网络上只能是小额交易,大额交易还是得通过银行。

全文阅读

互联网金融,哪家银行强?

如果说两年前,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尚处于被动还击,甚至还有些毫无章法,那么,2015年银行可谓在新金融领域迈出了一大步,甚至规划了剩下的九步棋局。

细数下来,包括工、农、中、建、交在内的五大国有银行,全部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有战略级的产品和布局。领跑的股份制银行要么选择以直销银行介入,要么选择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抢占互联网金融市场势头十足。许多城商行也不甘示弱,纷纷借资金存管等方式分杯羹。

在传统金融领域同质化竞争多年后,银行如何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抢占先机,既被视为提升现有客户服务能力的需求,也是获取新客户的有效途径。只是,各家银行在这场新金融战役中战略战术各有不同,排兵布阵质量悬殊,胜算几率自然不能一概而论。

电商之战,谁将胜出

前有蚂蚁金服声名鹊起,后有京东金融的强势追赶,跨界金融的电商平台们在支付、数据、供应链等方面颇具优势。于是,各大银行纷纷通过打造自己的电商平台参与到互联网金融领域。

其中,国有大行的态度最为积极。2012年6月建行“善融商务”平台最早上线。此后,交行“交博汇”、农行“e商管家”、中行“中银易商”、工行“融e购”也纷纷上线。只是近三年来,有些平台已略有模样,有些则依旧默默无闻。

工商银行尽管是最晚搭建电商平台的国有大行,却是跑得最快的一家。2015年3月23日,工行正式互联网金融平台“e-ICBC”品牌和一批主要产品。9月底,根据工行的发展战略,“e-ICBC”升级为以“三平台、一中心”为主体的互联网金融架构。这是目前互联网金融战略最为明晰的一家国有银行。

工行半年报显示,“融e 购”总交易额累计达2044 亿元;“融e 联”用户突破130 万户;直销银行自2015年年初上线以来交易额突破230 亿元。这些数据遥遥领先其他银行。

全文阅读

互联网银行保险论文

一、我国银行保险与互联网保险发展历程对比

(一)业务迅速发展的合作时期

1.互联网企业与保险公司的合作。2013年中秋节期间,由安联财险与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旗下淘宝保险共同合作推出一款中秋赏月险。2013年11月11号,所谓的光棍节前夕,平安产险与百合网合作,针对单身人群推出一款名为“险”的保险产品。2014年春节期间,生命人寿借助淘宝保险平台,推出了一款名为“小鞭炮”的意外险。2014年3月26号,阿里巴巴继余额宝风波之后,又推出了娱乐宝。其本质为阿里巴巴与国华人寿合作推出的一款互联网投连险产品。各家保险公司纷纷采取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方式,推出自己的互联网保险产品。2013年8月淘宝保险表示,淘宝保险平台正式上线3年来,完成的保险交易超过10亿笔。截至目前,与淘宝保险合作的财险公司有10家,寿险公司达28家,保险中介公司有3家。险种类别涉及健康险、意外险、理财险、财产险、车险、旅行险、少儿险等七个领域。从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可以看出,以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主体,给保险公司提出用户需求,保险公司对此快速研发出有针对性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是现阶段的主要合作模式。保险公司看中的是互联网企业海量的客户、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运营成本。而在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初期,保险公司同样看中了银行的海量客户和良好声誉,2000年至2003年期间银行和保险公司双方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产品种类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在合作初期实现了共赢。

(二)瓜分业务份额的竞争时期

1.银行打破合作模式。长久以来,我国保险公司与银行之间建立了以“资源共享”为标志的战略联盟关系。但随着合作程度的不断深入,银行更加了解保险公司的各种理财产品及相关服务,各家银行似乎并不甘心让大量的资金流向保险公司,自身只充当中介服务的角色,再加上政府在金融业混业经营方面政策的放宽,于是五大行开始跑马圈地寿险行业。2009年9月,中国保监会同意中国银行收购中银保险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同年12月,交通银行成功入股中保康联人寿保险。2010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以12亿元购买金盛人寿60%的股权。2011年7月,中国建设银行正式成为太平洋安泰人寿的控股股东。2012年11月,农业银行获批控股嘉禾人寿。此外,其他各家银行也纷纷效仿,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中邮保险、招商银行收购招商信诺50%股权、民生银行成立民生保险、光大银行全面控股光大永明、北京银行有效控股中荷人寿。银行设立、投股或参股设立保险公司,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相互合作和渗透的性质。银行系保险公司借助银行先天的竞争优势,以及合作时期对保险产品及服务的了解,必将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并瓜分传统保险公司的业务份额。2.互联网企业打破合作模式。随着互联网保险的进一步发展,类似于阿里的互联网企业不会仅仅只做平台。2013年11月6日众安保险正式开业。作为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开启了互联网企业成立保险公司的新时代。互联网保险公司虽然目前只有1家,但这已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保监会原副主席李克穆在两会间隙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在我国互联网保险未来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步放开互联网保险牌照。对比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自2009年以来,各大商业银行纷纷设立、投股或参股设立的保险公司,率先打破以往合作的模式,利用自身的竞争优势,迅速抢占并瓜分传统保险公司的业务份额。因此,众安在线的成立,不仅仅代表着互联网保险的进一步发展,更意味着互联网企业吹响了进军保险市场的号角。随着互联网保险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企业必将借助自身优势,成立自己的保险公司,从而影响整个传统保险业的格局。

(三)传统保险公司的业务调整期

1.各家险企在银保业务上做出被动调整。2013年第1季度,业务排名前7位的寿险公司中,除太平寿险和太保寿险外,其余5家保险公司的银行保险新单业务均出现了负增长。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和人保寿险的同比降幅都在20%以上,新华人寿甚至达到了54%的新单同比负增长。然而银行系保险公司却逆市上涨,建信人寿实现银保新单保费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47.8%。农银人寿实现银保新单保费收入17.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7.5%。此外,工银安盛更是实现1903.5%的惊人涨幅。2013年整个保险行业银保新单业务大幅负增长,银行系保险公司却一枝独秀。而对于银行系保险公司对整个寿险市场的冲击,传统保险公司只能被动做出调整。以平安寿险为例,经过连续几年的业务调整,平安寿险逐渐淡出了银行保险渠道这块江湖。这也从侧面说明平安管理层已经针对银行业垂涎寿险的行为做出调整。2.传统险企谨防互联网企业冲击。2014年2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京的《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3年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主体从28家上升至60家,年均增长率达46%,占全行业133家产寿险公司的45%;规模保费从31.99亿元增长到291.15亿元,三年间保费增幅总体达到810%,年均增长率达到201.68%;投保客户数从815.73万人增长到5436.66万人,增幅达到566.48%。对比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初期,在2001年至2003年期间,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同样迅速,规模保费从45亿元增长到765亿元,三年间保费增幅总体达到1600%,年均增长率达到312.31%。然而,从当前银行保险的业务状况来看,传统保险公司确实受到了冲击。因此,在互联网保险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保险公司应在银行保险上吸取经验教训,认清互联网企业在经营互联网保险上的优势,改进自身的不足,谨防可能来自互联网企业的冲击。

二、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优势

全文阅读

互联网银行起跑待突破

“打破传统银行垄断,合法地进行低息揽储、高息放贷业务,是金融行业的‘中国梦’。”北京一家小微贷公司经理杨斌对《经济》记者表示,拥有一家互联网银行,或者转型成为互联网银行,是大多数金融机构的目标。互联网银行牌照放开后,规范合理的竞争可以让传统消费者享受更好的银行体验。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也正在改变金融行业的格局,互联网银行在我国尚处探索发展期,开局好但问题也多。

两家互联网银行开始领跑

中国首批“互联网银行”备受瞩目。2014年以来中国银监会批准了5家试点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目前已经有两家在互联网上线了APP,分别是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

其中,网商银行注册资本40亿元,由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融服务集团与其他5家股东发起设立,以互联网为平台,面向小微企业和消费者开展金融服务,模式是“小存小贷”,主要提供20万元以下的存款产品和500万元以下的贷款产品。

《经济》记者从网商银行获悉,截至2014年底,其累计服务了160万小微企业客户和网络创业者客户,累计放贷超4000亿元,网商银行发放一笔贷款成本不到两元,而传统银行线下单笔贷款的成本则在2000元左右。

对此,招商证券银行业分析师肖立强向《经济》记者评论称,网商银行目前尚处于内测阶段,社会用户尚不能使用该APP进行开户等操作,所以互联网银行仍需完善整体的技术布局,同时,网商银行的未来之路应该是以同传统银行合作为主。此外,在阿里平台上存在着不少类似于刷单的数据造假,纯粹地通过大数据把控风险未必能做到百分之百可控。

微众银行则是我国第一家上线的互联网银行,由腾讯投资,用一个开放的平台把客户和传统的银行连接在一起。2015年1月4日,国务院总理在深圳敲下电脑回车键,卡车司机徐军就拿到了3.5万元贷款,这是微众银行作为国内首家互联网民营银行完成的第一笔放贷业务。仅仅在2015年6月这一个月内,微众银行便成功发放贷款6亿元。与网商银行不同,微众银行使用的是针对个人消费者和小微企业客户的“个存小贷”模式。值得关注的是,微众银行的贷款利息比P2P等金融机构低很多。

肖立强表示,业内对微众银行本有更多期待,但现实却不得不令人担忧。

全文阅读

银行出招拥抱互联网

2014年8月7日,民生银行直销银行“定活宝”发售首日,预期年化收益率6%,5000万元额度11分钟售罄。“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民生银行的直销银行在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先行一步。在互联网向金融渗透之际,像民生银行等一批金融机构也大力拥抱互联网。此间,有远见、步子快的银行,也可能成为互联网与金融竞合发展过程中的新势力。

转变金融生态

什么是直销银行?直销银行一般无营业网点,不发放实体银行卡,客户主要通过电脑、手机、电话等远程渠道获取银行产品和服务,业务拓展不以实体网点和物理柜台为基础,具有机构少、人员精、成本低等特点,能够提供比传统银行更便捷、优惠的金融服务。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利率市场化等背景下,直销银行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欧美发达国家。目前,国际上的直销银行已积累了成熟的商业模式,成为金融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些国家银行业的市场份额达9%-10%,知名直销银行如荷兰ING直销银行、美国Ally银行、德国Norisbank、西班牙Openbank。

在国内的商业银行中,民生银行在金融互联网化方面,无疑步子走得最快,效果相对最明显的。

2012年年底,民生直销银行联合项目组成立;2013年5月,该行赴欧洲对多家直销银行进行考察和交流,7月正式成立直销银行部,9月和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涉及直销银行业务;2014年2月28日,直销银行正式面市。据悉,民生直销银行首期推出了“如意宝”(客户可凭借电子账户活期余额自动申赎货币基金)、“随心存”(只要起存1000元,系统自动生成期限1年的随心存账户,此间可随时支取本金,系统根据存款期限按最大化结转利息)、“轻松汇”(基础资金汇划功能)三款产品,客户可通过网站、手机银行、微信银行进行交易。今年3月,时任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透露会加速推直销银行业务。该行其后推出“定活宝”,提供固定期限类第三方金融产品,并可质押实时获取贷款,在高收益的同时兼顾客户流动性需求.

互联网业务必须注重客户体验,民生银行专门抽调多个部门的业务骨干,成立体验小组。截至今年6月30日,民生直销银行客户数达68万户,“如意宝”总申购额为646亿元,这让民生银行电子银行部总裁任海龙对直销银行的信心更足了。他表示,接下来民生直销银行将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推出贵金属、小额贷款等产品,其中贷款类产品是重中之重。

除了直销银行,民生银行在移动金融领域也大施拳脚、成效显著,截至2014年6月30日,民生银行手机银行客户达896万户,交易笔数6,747万笔、交易金额12,184亿元,交易笔数和金额均超过去年全年总量。继2013年交易额突破万亿元跻身商业银行第一梯队后,在今年上半年其交易规模更是超过多家先发银行,市场份额跃居行业前三甲。2013年5月,民生银行新一代银行系统全面上线,行长洪崎称这是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开放式银行系统。加上2014年推出的直销银行,洪崎认为具备互联网特征的金融生态初步形成。

民生银行之外,其他商业银行业也开始抢滩互联网金融。像兴业银行早在去年12月就推出互联网理财品牌“钱大掌柜”,发力财富管理业务。截至2014年6月末,“钱大掌柜”签约总客户数67.7万人,累计财富产品线上销量约1490亿元。今年以来,数家银行推出直销银行:3月,兴业银行、华润银行;6月,上海银行、包商银行、南京银行;7月,重庆银行;8月,江苏银行、平安银行。

全文阅读

突破高墙的互联网银行

拥有网银市场七成的份额后,易诚世纪遭遇发展瓶颈,解决之道是做真正的互联网银行。

人们在享受鼠标轻触之间轻松管理自己的银行账户时,却并不知道这样一个公司的存在:它构建的网银系统被国内70%的网银用户使用,搭建了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内的超过100家的网上银行系统。它就是北京宇信易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44岁的曾硕是这家公司创始人。

2000年前后,互联网成为创业者们青睐的对象,丁磊、张朝阳是当时青年学子们心中创业的偶像。此时的曾硕还是南天科技集团的一员。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他开始思考,在传统的柜台服务模式之外,如何利用新的手段更好地解决网点覆盖率及柜台人员固有工作效率的局限性,减轻柜面压力,提升综合竞争力。

当时的人们还对通过网络实现动帐交易及资金划转将信将疑,但是曾硕依然决定放弃在南天科技集团的稳定工作,选择创业。2000年,曾硕创立北京易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易诚世纪),专注银行渠道的互联网发展策略和应用软件产品开发。他笃信,互联网将对社会生活及金融领域进行全方位的重构,“走银行和互联网相结合的创业路子一定没错。”

后来的事实证明,曾硕的判断是正确的,他很快取得成功。网银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的优势,使其很快取得了发展空间。2005年,曾硕和他的团队仅用5年时间,就占据了70%的网银系统市场。

2009年,曾硕对自己所在行业有了不同的思考。他认为,从事了10年的网银行业后,易诚世纪拥有了很多客户,但是却没有体现出互联网的真正价值。

2010年,曾硕以及他的团队提出了新的梦想――突破网上银行传统的安全观砌起的高墙,做中国真正的互联网银行。

曾硕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进入网银的业务量对柜面业务替代率达到甚至超过50%的高速发展阶段,银行却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些新的问题:网银同质化发展、缺乏持续创新能力、电商和第三方支付的挑战愈发凶猛、银行脱媒现象也日渐突出。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