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联网大佬

互联网大佬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互联网大佬爱运动

日前,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一年一度的企业“大佬”相聚,让大家把目光聚焦到了这些企业家身上。在工作压力及亚健康的威胁下,不少企业家开始重视养生和锻炼。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清晨五六点就起来吃早餐,然后开始晨跑;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每天凌晨四点起床,6点开始晨跑。今天我们来听听一些企业大佬的养生经历。

柳传志: 逼家人一起锻炼

据胡润研究院的《2016中国高净值人群(指净资产达到3000万美元及以上人群)医养白皮书》指出,78.8%的富豪选择跑步。

今年72岁的柳传志(联想集团董事局名誉主席)日常的锻炼除了走路和散步,就是在跑步机上慢跑,每天坚持,从不间断。不仅自己锻炼,他还督促家人锻炼。柳传志很关心老伴平时的运动,“她喜欢鼓捣新设备,比如给电脑更新升级、把照片在电脑里进行编辑,很当个事来做。但对锻炼身体很不重视。”他现在要求老伴跟自己一起去走走路,或者去练瑜伽。

柳传志认为人一定要逼着自己锻炼,不能因为没有病或懒就放松,等到生病时再锻炼就太迟了。

马云: 超级喜爱打太极

3年前,50岁的马云(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在事业巅峰期卸任集团CEO(首席执行官),选择“退休”。现如今,他过上了闲云野鹤般悠闲的生活,他还和李连杰一起开起了太极学校。

马云曾无数次在公开场合表演太极拳,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商人马云把太极打出了商业效应,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练太极拳已经有十几年了。

全文阅读

互联网大佬如何给自家App取名?

提升认知类

作为国内互联网搜索引擎大佬的百度,目前推出了多款App产品。有网友将百度的应用搜索出来,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百度99%的子产品的名称,都包含着“百度”二字。例如,作为生活消息类分享平台的“百度身边”,提供搜索服务的“掌上百度”,还有“百度知道”、“百度魔图”、“百度新闻”……有网友认为这种延伸命名的方式影响了百度App的推广,吐槽称“那些一个个的产品名称,仿佛在向我们控诉着:我复姓‘百度’,名‘身边’;我是百度和外国人生的,请叫我‘百度HI’;我生活在云里雾里,我叫‘百度云’;我是百度过继来的儿子,我改名叫‘百度魔图’……”认为这种“子随母姓”的方式不能帮助产品树立独立的风格,在消费者头脑中形成新鲜、独特的印象,对产品而言是一种失败的定位。

然而事实上,没有以“百度”命名的应用产品,其推广效果也并不理想。例如百度旗下的“有啊”、“爱乐活”、“乐酷天”,其业绩就比不上带有“百度”二字的产品的业绩。有网友指出,其原因在于百度的大部分产品都基于搜索,离开了“百度”这一品牌是很难存活的。

同样作为搜索引擎巨头的谷歌公司,其旗下的产品也几乎都冠名“Google”。例如“Google地图”、“Google+”、“gmail”等等。前谷歌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就认为,沿用原品牌的名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提升用户的认知和感情,从而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在他看来,“品牌的经营,不是为了‘开明’,而是为了强化公司品牌、使命、产品三者的关联”。他认为,百度的应用产品随母姓的品牌策略是非常标准的国际公司策略。

独立定位类

正如宝洁旗下的产品都没有冠名“宝洁”,而是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对产品进行独立定位一样,互联网大佬也有对App进行独立定位的范例。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支付宝、阿里妈妈……每一个业务都使用全新的品牌,做独立的运营。还有网易,推出的搜索引擎叫“有道”,有道旗下有款产品叫“饭饭”,做美食搜索推荐,采用独立的品牌;还有款产品叫“有道云笔记”,采用了品牌延伸,延续了网易“有道、有态度、严肃经典”的品牌形象。

互联网走入受众细分的时代,在与母品牌的主要功能关系不大的情况下,对旗下的App进行独立定位,差异命名,满足受众不同的需求,是互联网大佬们打造自家App产品的又一妙法。这种脱离母体的命名方式能够在受众的脑海中形成全新的形象,让使用者更容易接受产品的功能。

有网友指出,不论是提升认知还是独立定位,在互联网的细分领域里“争第一”都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争第一”更多的是发生在竞争激烈的红海领域,而互联网的每一个细分领域都不能算是一个红海。谁能先发制人,在使用者脑海中形成第一印象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产品太多,用户记不住第一,用户只会记住那个定位最准的、最有特色的产品。”网友这样评价道。

全文阅读

“出逃”互联网,大佬们能走多远?

“出逃”之后,玩起工艺与情怀

小牛电动的会上,久未站在演讲台上的李一男,用略显生涩的表达向观众叙述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并将最后一次创业的初衷归结于完成埋藏在心底的梦想。这与动不动就放言颠覆某个行业的创业团队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气氛。

年轻团队渴望声名鹊起,所以急于证明自己。而早已“名利双收”的大佬们,需要的是外界对产品和产品的价值观的认同。正如张向东所说:“为了智能而智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智能。”

张向东的产品理念与李一男不谋而合。如外界所见,小牛电动的核心卖点并没有放在智能和互联上,而是围绕机身的工业设计、续航能力和平衡性能等基础性能上下足了功夫。在产品理念上的转变包含着一种隐喻,既曾经叱咤一时的大佬们在繁华之后逐渐归于平静。与叱咤风云的过往相比,这是另外一种境界。

人到中年难免遭遇诸多困惑,这种困惑既来自对过往经历的重新审视,也来自对未来的恐惧。他需要重新构建自身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探寻个体存在的意义。一年前突然从小米“出逃”的黎万强用摄影、读书和自驾唤醒了另一个自己。一年之后,当李一男、张向东和黎万强们再次回到公众视野时,不知道世界又会给出怎样的回报?

面对新领域,大佬们只是一个过客?

从一个领域跳到毫无关联的另一个领域,总是难免招致一些质疑。正如媒体对老罗英语教师身份的调侃,一个外行进入手机领域,除了来自业内的嘲讽,还要接受公众的质疑。特别是在产品问世之后,市场反响平平的情况下,这种无形的压力便会陡增。对于跨界玩情怀的互联网大佬而言,新的创业项目是否会在一番折腾之后沦为一个失败品,这个担忧并不多余。

尽管在产品之前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造势,李一男的再次回归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但在小牛电动之后,高高在上的定价却成为挡在产品与消费者之间最大的障碍。而张近东的700Bike同样也陷入了“性价比较低”的质疑,并且与同价位的传统自行车品牌捷安特和美利达等相比,在性能和实用性上差强人意。

全文阅读

互联网大佬“撞机”是一场“娱乐”

互联网的巨人们都在号称要推出自己的“智能手机”,真的也好,假的也好,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移动互联网已经让互联网大佬们“真的上心”了。为什么?

首先,手机即将成为网络的第一终端,一切没有在手机上提供的互联网服务,都将是“非主流”的。

其次,在手机上,服务的“触发模式”由PC的浏览器模式演变为“桌面”模式,甚至“语音触发”模式。小小的手机“桌面”第一屏最多也就能容下10个应用而已。

第三,像传统电话行业,由单位到家庭,发展到移动电话时,行业达到成熟;互联网也一样,当移动互联网普及时,也是互联网格局定型之时。

所以,移动互联网的格局将是最终的互联网格局。大佬们“撞机”就不难理解了:雷军的小米,是希望借移动互联网打个翻身战,弥补在早期互联网的缺憾;盛大是希望借移动互联网摆脱腾讯的重压;阿里是希望借移动互联网确立绝对的优势;百度是希望借移动互联网扩大地盘;360是借移动互联网实现争霸……

那么,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争夺,为什么偏偏要“撞机”呢?“智能手机”在移动互联网的市场格局中,真的那么重要吗?

我的看法是:重要,但不那么重要!理由是:

靠手机硬件的强行捆绑,确实可以让一个互联网应用在手机的生命周期中,具有“入口优势”,但是,主流的手机用户,不会选择“杂牌”。其次,消费者对于应用的选择,最终还是要看应用本身。互联网时代,应用的好坏极易分别,也极易形成口碑传播。

全文阅读

互联网大佬搞农业雷声大雨点小

1月14日有消息称阿里巴巴全面布局农业,不过笔者从阿里巴巴了解到,所谓布局农业,不过电商加大拓展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并非投资和全面布局。笔者了解到,此前涉足农业的网易、京东商城等互联网公司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丁氏猪”至今没有出栏,“强东大米”也悄无声息了,在互联网公司今年纷纷紧缩腰包的背景下,他们涉足农业的梦想更难化成现实。

阿里巴巴否认全面布局农业

有报道称,阿里巴巴正在农业领域下一盘很大的棋,这些举措包括:B2B业务拆分为服务国内和国外农产品批发、淘宝网有机频道打造生态农业服务链、聚划算推出生鲜农产品以及支付宝部署农村等。

不过笔者从阿里巴巴了解到,阿里巴巴并没有布局农业的说法,不过是更多引入农产品和向农村市场渗透。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元月9日的一份报告称,2012年阿里巴巴平台上农产品的销售额达198亿元,销售农产品的网店共计26万家。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支付宝公司表示,为扩展中国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非电商类的用户规模,已正式成立新农村事业部。

该公司强调看好农村市场,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将成为中国电商和支付企业的“下一个金矿”。“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越来越多样化,线上线下结合成为未来发展趋势。”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晓说。

从目前看,阿里巴巴并未像网易养猪那样直接投资农产品养殖业。

大佬纷纷看好炒作多过实干

实际上,部分互联网公司虽然看好农业投资,但只是小打小闹,炒作多过实干。比如网易宣布的养猪计划已经过去三年多,至今未有结果。去年底,一些媒体记者亲赴浙江一睹“丁氏养猪场”,看到的依旧是一大片林地,生长着竹子、茶树等作物,而这些作物原先就有,到现在也没改变模样。在整个养猪场,笔者没有看到一头猪。

全文阅读

互联网大佬客厅抢夺战

对于国内的电视行业而言,近来足以用“疯狂”两字来形容。在门外等得已经失去耐心的互联网巨头们,终于决定“挽起袖子自己干了”。

不经意间, 电视机生产商成为配角,现在站在聚光灯下的,是乐视、爱奇艺、阿里巴巴、小米这些互联网公司。先行者乐视已经抢在今年5月预告了超级电视X60和S40的诞生,开始以“门外的野蛮人”姿态出现在电视圈。9月以来,聚在门外的“野蛮人”越来越多:先是小米公司了47寸的小米智能电视;接着,背靠着百度的爱奇艺与TCL走在了一起,了TV系列智能电视,然后阿里巴巴也与创维结成对子,推出最新酷开TV互联网电视……传统的电视产业正在被强行注入互联网基因,一场以智能电视、或是互联网电视为主角的客厅娱乐大战,正式开打,并越演越烈。

马云当年曾经对银行大佬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这句话如今也可以用在电视业身上:面对互联网,如果电视拒绝改变,互联网就要改变电视。

“门外的野蛮人”就是要主宰“第四屏”

在占领了PC、平板电脑和手机的屏幕之后,互联网企业又将目光投向了已经被人们冷落了很久的电视,吹响了占领电视屏的号角。他们的目标,是要将传统单向、封闭的电视机改造为互动、多元化的智能终端,成为新的互联网入口,为自身的发展安装上新的发动机。

从盒子身上起步,互联网企业占领第四屏的想法由来已久,而付之于行动,应该说是从推出互联网电视机顶盒产品开始的。

国内互联网企业在盒子产品上的探索先行者,并不是目前大热的小米和乐视,而是盛大。在2005年时,陈天桥就推出了盛大盒子,不过当时因为网络带宽条件不成熟,更主要的是因为政策因素,盛大盒子过早夭折。此后数年,江湖中再无盒子,直到2012年11月小米盒子推出。不过因为未与互联网电视牌照拥有方合作,触及政策“红线”,小米盒子在后8天即告夭折。幸运的是,数月后小米盒子与牌照方达成合作,得以“满血复活。”

之后,乐视、PPTV、海信、百视通、华为和阿里巴巴等相继进入这一市场,盒子市场的火焰越烧越高,用户对盒子的欢迎前所未有。尤其是小米和乐视,其盒子产品在最初几轮发售时,往往是几分钟之内便被一抢而空。

全文阅读

互联网大佬群起投“机” 传统手机厂商改吃“软”饭

曾经何时,对于手机这样的“硬”货,互联网大佬们都没把其当作自己盘里的“菜”,不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互联网大佬们仿如大梦初醒:智能手机不仅是自己的“菜”,而且是道“主菜”。

中国互联网发展至今,已基本从“军阀”混战时期进入到“军阀”割据阶段,各大互联网公司都有着独步天下的主业,彼此之间的擦枪走火也多集中在副业。不过,智能手机市场的扶摇直上,让各大互联网公司重新发现了新的“处女地”,其肥沃程度不在当年的PC之下。

截止目前,阿里巴巴、百度、360、网易、盛大等IT巨头都已经推出或即将推出内置其产品和服务的智能手机,都基本定位在千元机的范围,似乎有意避开与iPhone、三星的竞争。商业模式基本都是在手机硬件上少赚钱或者不赚钱,靠搭载的服务和流量来套现,即将传统PC的模式套用过来。

而对于天宇朗通、华为、中兴、长虹等国产手机厂商而言,在受制于国外品牌打压之际,突然受到了互联网企业的“礼遇”,自然是好事。由此,有了阿里巴巴与天语的合作、华为与360的合作、百度与长虹的合作……

不过,尽管互联网大佬与手机大佬纷纷“拉郎配”,但是双方的合作都是开放的,并不排他。而且,互联网企业只是把服务内置于某一型号的手机中,在硬件上不显示自己的LOGO,不与手机厂商争夺“眼球”,只在开机后“闷声”提供服务,意欲之后的“闷声”发大财。

清华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决策研究院院长穆兆曦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互联网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的确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力入口。几家互联网企业都叫嚷着,手机作为前台可以微利、不赚钱甚至亏钱,赚的是后台服务的钱、应用的钱。亚马逊KindleFire的前后台商业模式的确让我们眼前一亮,似乎又找到了新的商业模式。但对于中国人而言,是否买这账还是大大的问号。大量的互联网用户,喜欢的是免费、超低价,对品牌对平台均无多大忠诚度。”

小米手机“一机惊醒梦中人”

在去年8月以前,手机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还是各司其职、相安无事,有限的一些合作也没有掀起什么太大的动静。但是,从去年8月开始,两个行业都同时发现了“入侵者”,这个“入侵者”就是小米手机。

全文阅读

互联网大佬集体“撞机”为哪般

移动互联网巨大的预期市场,使智能手机成为互联网大佬们新的战场,集体“撞机”的背后是对移动互联网入口端的争夺,是对对手进行全产业链的围猎。

互联网巨头最近很忙,忙着做手机。2012年,最让全球关注的电子消费品应该算手机了,阿里巴巴、百度、奇虎、网易、小米、360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宣布推出自己的手机。在此之前,全球做手机的企业都是生产型或贸易型企业,而今年宣布进军手机领域的公司,都是互联网企业。

一向处于虚拟经济领域的互联网企业,为什么步调如此一致地布局手机行业,“无利不起早”,互联网企业之所以步调一致做手机,是因为手机进入智能化时代后,为互联网企业带来了以下八个方面的商业价值。

一、抢占用户资源

有用户就有市场,有用户就有价值。如今的智能手机是一个集上网、娱乐、金融、通讯、阅读、存储、拍照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系统集成。可以说,在个人和家用电子产品中,没有哪一款产品整合了如此之多的功能,功能愈多,就意味着潜藏的商业价值愈高。而且,手机是个非常私人的物品,一台手机专属于某一个人。也就是说,市场上有多少手机,就有多少用户。

而且,现在手机与互联网之间的关联和互动越来越密切,对互联网企业而言,用户一直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没有足量的用户,就会失去应有的商业价值;有足量的用户,才会有足够的商业价值。可以说,抢占用户资源是互联网企业纷纷拥入手机领域的首要原因。

二、创建服务终端

现在的智能手机因装有智能操作系统而整合了很多应用服务,相当于一家综合超市。这样终端的商业价值不言而喻,终端的生产、运营者可以通过客户的手机终端从事即时交流、娱乐服务、销售产品等互联网增值服务,而且可以实现服务的定向性和精确性,蕴藏的商业价值难以估量。

全文阅读

大佬插足 移动互联网胜局谁操?

跨界、融合、变革是2012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的主题。在移动互联大势来临之时,拓业者同台论道。在他们的言谈间,网络导报记者也不断捕捉这6个字的内涵――跨界是未来,融合是趋势,变革就是现在。

不止是半步而已

如果你见过老人对着手机里的“TOM猫”哈哈笑的情形,或者孩童手拿手机切水果的样子,你一定会摇着头慨叹时代的变迁。

是的,移动互联网正悄然崛起,渗透进人们生活的角落。在看准风云变换之后,许多在传统互联网的拓业者也迈出半只脚,跨界飞越到移动互联这片疆土之上:Philarsen公司放下《穿鞋子的猫》转身推出了“水果忍者”;宋炜脱下了国家足球队的鞋子转战长城会;互联网大佬马化腾也出现在2012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的演讲台上。

跨出半只脚?或许不该这么说,多盟COO张鹤指出:“这不只是跨界或半只脚的问题,以腾讯代表的一些企业大有朝这个方向倾斜的势头。”虽然,马化腾对于微信等App的发展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但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大佬们汹涌来袭迹象,却不得不让人警醒。

这种感受越来越“具体”,长城会CEO宋炜以游戏为例介绍“跨界”二字的含义:“手机游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将非常突出地呈现跨界趋势。比如,游戏的装置多屏化,游戏的场景多元化,包括未来3D游戏的趋势,都将让玩家获得非同寻常的游戏体验。”确实,从巨人、蓝港、麒麟游戏等目前的布局来看,网游游戏向客户端转化日趋明显。

这只是一片小天地,玩跨界的远不止网络游戏领域。宋炜指出:“从广告营销、电子商务、游戏和社交网络,生活与时尚,硬件与软件,传统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等领域,其实都可以看到跨界趋势。”拓业者们纷纷在移动互联网扎营,并插上自己的旗帜,以占领自己的新高地。在战鼓喧天的情形下,我们的确无法相信,他们只是想跨出半步而已。

通向罗马的必经之路

全文阅读

制造业大佬如何看待互联网时代

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进行,大家都深谙在这样一个年代“不变革即死亡”的道理,探讨“变革中的适应之道”成了普遍关心的话题。

那么,在互联网的语境下,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要做哪些准备来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呢?制造型企业大佬们又是如何看待互联网时代?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互联网这个平台所带来的,自动形成的平台会聚集很多用户量,这个量有时候大到不可思议。企业要么触网要么死亡,不知道未来趋势到底是什么样,而我们能做的一切就是紧紧贴着它,了解它。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CEO李东生

20年前,我们从未想到计算机软件产业在今天会如此深刻地影响手机业和家电业,而今都发生了。传统行业并不是“老顽固”,积极拥抱先进科技和业务模式,与时俱进是本身就具有的基因。要做百年老店,就要一直走在变革的最前沿。跨行业嫁接正对大多数产业产生深刻的影响。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

电子商务可能更有利于我们一些简单的产品采购,但更多我还是关注电子商务的诚信度,包括其服务能力。所以我觉得在这上面还需要做更多的规范,使得消费者的利益真正得到保护。我认为,电子商务和实体店两者有机结合才是最完美的。当市场匹配工作没有充分准备好的时候,格力不会大规模推广电子商务。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