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专业知识

化学专业知识范文精选

化学专业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知识类型化;法律思维;知识产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16302

1问题的提出

在知识产权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法律类的课程无疑占了较大的比例;并且,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体系中,知识产权本身也被分在了法学项下。然而,现实中知识产权专业却与法学专业有着一定的不同:通常知识产权专业招生的对象为理科生,就业方向偏重于专利人等方向,学生除了法学知识以外,还要开始一些非法学课程,如管理学、机械制图等;而就法学课程的开设本身而言,知识产权专业因其专业特性,通常要突出“知识产权”的学科属性,因而会增加知识产权相关专业的比重,对于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往往单独开设课程。这种情况会使得知识产权专业法学课程的比重相对降低,有些专业的法律核心课程不再开设:如《宪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中国法制史》,有些法律课程会某种程度上“缩水”,如《经济法》仅开设《竞争法》等等。开设课程与课时量的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使知识产权专业的学生,在法律知识学习方面不如其他法律专业学生那么系统化。但就现实需求而言,社会作为需求方,需要的仍然是受过系统法律训练的知识产权专业学生,并不会考虑知识产权专业开课时课时量的有限性。这就对于知识产权专业的法律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受到更为专业、系统而有效的法律专业培训?

结合笔者多年来作为学生参与法律课程学习,作为编辑参与法律教材编辑、参与法律教材编写,以及作为教师进行法律专业课程讲授的经验,笔者认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更为有效地传达法律知识,需要对现有的法学教育体系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与剖析,提炼其更为有效的部分,删除或者简略讲述一些冗余部分,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法学教材的编写,多着眼于一种学科的整体叙事,例如,一个学科是如何产生、如何发展,等等,有哪些整体叙事所需要的原则,有哪些基础概念,哪些基础规则,等等。事实上,各学科的教材之间一定程度上缺乏必要的勾连,如“法律关系”“法律行为”这种基础概念,在法理、民法课上讲授,但不一定能贯穿到行政法等课程中去。同一套教材中,有时甚至会出现不同分册基于不同的学科立场,出现编排知识的重叠、冲突,以及一些知识的遗漏等等。而现在高校的教学又往往是某一学科由专门的老师负责,一个教师通常不会去深入了解其他学科的课堂给学生讲授了些什么,不同的学科之间呈现各自为战的情况。如果每个教师仅着眼于本课程的教材对学生进行讲授,则两种情况难以避免:不同课程之间的知识缺乏配合与衔接,知识出现重叠或冲突;各学科基于本学科立场的知识过多,加大了教学负担。

2现代法学教材中的三种知识

基于这种现实,笔者以为,需要对于各学科的法律知识进行一种整体上的评估,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法学知识进行通盘的考虑,以培育学生准入法律共同体以及掌握相关法律实务技巧为目标,重新考量不同课程中哪些知识需要向学生讲授、不同的知识如何向学生讲授,以及不同的课程如何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的法学知识体系。

在这种背景下,笔者以为首先要区分法学教材里的三种不同的知识:法律知识、法史知识与比较法知识、法哲学知识。上述三种不同的法学知识往往被参杂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法学教材的内容,但这三种知识其实是不同的知识,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有着不同的意义。

法哲学方面的知识主要是一种对于法律整体性理解的知识,如法律到底是什么?法律在本土维度如何界定?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法律?法律现象要体认哪些价值完成哪些社会功能?等等,上述知识其实并不仅仅体现在法理学中,其他部门法多少也会有些涉及,如民法如何自我定位,等等。这类知识严格意义上都属于法哲学方面的知识。这种知识对于学生整体上认知法律现象会有一定的帮助,但需注意:这些知识往往存在着很多分歧,如关于法律的概念,不同的法理学派认知差异很大;对于什么是知识产权,学界其实也不存在完整意义上的通说。因此,法哲学知识本身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法哲学知识本身与法律实务之间的关系不大,因而陈卫东等教授甚至曾经建议在司法考试中取消法理学的部分。而对于普通的本科生教学而言,法哲学的知识产权对于进行法律研究意义非常重大,但对于培养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意义有限,因而在教学体系中,教师应该有所区分,对于多数学生,可以缩减法哲学的授课内容,并且保证法哲学方面的授课保证在相关知识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当然,对于培养学生最基础的法律认知、法律方法等方面的法哲学知识,依然需要重点向学生讲授,当然这种讲授不是帮助学生提升对法现象更为深刻的认知,而是帮助学生学习其他部门法知识做有益的铺垫。目前有的高校法理学被划分为法学导论、法理学两门课程,事实上法学导论课程就担负着上述铺垫的功能。

法史以及比较法方面的知识通常出现在各部门法的教材中。一般的部门法学科都会对自己的学科史进行一个回顾,建构本学科的一个延续的叙事。同时会将其与该部门法相关他国家的对应法律制度纳入进来。法学教材的这种书写方式其实是为了建构独立的部门法叙事,使一个部门法形成内在的特有的知识谱系。但是,需注意,法史的知识以及比较法知识,都不是现行有效的国家实定法,如果学生不能有效地从部门法叙事中区分出这两种知识,误以为这两种知识本身是有效的本国实定法知识,反而无助于学生实务能力的培育,甚至会潜在地削弱法治所必须的法律人尊重本国现行实定法的伦理要求。因此,首先需明确,法史知识与比较法知识对于法学学科建设有意义,但对于法律实践意义不大,并且在中国现实语境中,这些知识都只是描述性的,而不具备法律上的规范性;因而可缩减这类知识的讲授比例;同时,在讲授时,需要教师着重提醒学生这类知识并不是我国生效的实定法知识,本身不能作为生效的法律规则而援引,以免给学生不必要的误导。

相比上述法哲学知识、法史与比较法知识,真正的法律知识应是基于国家实定法的一天阐释体系。这种知识是面向实践的,是学生应该重点学习的。下文将对这类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剖析。

3对于法律知识的类型化

如笔者上文所言,相对于法哲学知识、法史与比较法知识而言,法律知识的传授才是我们本科法学教学的重点。而如果跨过学科的藩篱对于法律知识进行具体剖析,则可以发现事实上存在三种不同层面的法律知识。

第一个层面是经验描述层面。这个层面的法律知识是最基础的,包括实定法文本知识,以及法教义学所提炼的概念、规则、原则等法律三要素,同时还包括由规则组成的制度。这些知识是法科学生学习法律的基础。对于这种知识的学习,主要靠的是学生的记忆。而教师则需要从实践运用的需要出发,对众多的实定法文本知识进行鉴别分类。对于最基础最重要在实践中最常用的知识,应该要求学生准确记忆;对于一些在实践中有可能用到,但运用频率相对较低的知识,则需要学生熟悉、了解,避免可能的错误理解即可;而对于那些在实践中运用频率较少的知识,则需要学生大致了解一下知识的基本脉络,例如什么样的法律文本在做相应的规定,碰到类似问题应该到按照什么样的方向检索知识,即可。而不必一味地强求学生记忆所有的实定法文本。

第二个层面的知识是实践运用层面的知识。单一的经验描述层面的知识,还不足以使一个学生具备运用法律知识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这种情况下,实践运用层面的知识就显得非常必要,只有具备了这种知识,学生才能够说真正具备了法律实务方面的“技能”。在具体而言,在法律的实践运作中,三种技能非常重要。其一是事实认定方面的技能,具体而言又包括两种技能:阅读事实材料,从中发现相关的法律意义;寻找相关的证据,为自己的法律主张辩护。只有具备了上述两种技能,一个法务工作人员才能有效地将生活事实与法律规范勾连起来,从而使法律适用于相关事实。其二是以法解释学为基础的法律方法。法律文本通常本身并不一定具有确定的规范意义,尤其是对个案的规范意义,这就需要解释技巧、推理技巧,从客观的文本中去发现有关于个案的意义,从分散的条文中去总结完整的法律规整。因此,几种主要的解释技巧以及基础的逻辑推理方式的培训,对于法科学生同样不可或缺。其三是查找法律的方法。如上所述,法科学生无法也没必要机械记忆所有的条文知识,在这种情况下,遇到具体个案时,去查找检索法律的能力就非常重要了。只要学生能够有效运用各种工具查找到相应的法律条文,即便他不能准确记忆这些条文,他仍旧能够较好地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处理问题。

第三个层面的知识是思辨层面的。这种知识往往伴随着一些法律学科的主流的价值观念。这种知识虽不直接面向实践,但却往往作为法律共同体理解法律条文的共同前见而在场,因而学生也有必要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另外,思辨层面的知识对于培育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养成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等作为大学生乃至作为研究者非常重要的思维习惯,从而实现学生素质上的提升,也是非常必要的。

4以知识类型化为基础的知识产权教学

结合到具体的知识产权专业法学教学,上述三个层面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第一个层面的知识显然是基础,也是目前教学的重点,但笔者以为,对于这种记忆性的知识,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的教学时间,尤其是现代检索手段已经非常发达,没必要让学生死记硬背所有的文本知识。更多的应是了解即可。第二个层面的知识其实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必要,但却恰恰是教学中容易忽视的。笔者认为,可在法理、民法等相应课程中有意识地加入一些法律技能培养方面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更多法律技能方面的训练。至于第三个层面,对于以研究为学习目标的学生非常重要,但对一般学生,其意义限于培养法律人共同的思维前见。因而对于这类知识的传授可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进行,做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化学专业知识范文第2篇

一、 在化学教学中融入医学知识,启发诱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学与医学的联系

卫校的化学课是属于文化基础课,课时安排相对少一些。怎样利用好这有限的教学时间,使学生一开始就以强烈的求知欲投入化学知识的学习,首要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好化学与医学专业知识的关系。人体各种组织由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和水等物质组成,包含数十种化学元素。人体的生命过程,包括生理现象和病理现象都是人体内化学变化的反映。若是给学生讲清楚了化学和医学的关系,让学生懂得化学是医学的基础,明白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就必须具备化学的基础知识,主观上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作为化学教师,应十分明确,教学中医学知识的借鉴和引用,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为此,为此卫生类职业学校化学教学,一方面是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应用,另一方面是把化学知识和医学知识有机结合,使学生很自如地把化学知识应用到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中去,从而,加深化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及运用,并帮助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例如:“溶液的渗透压”一节是卫生类职业学校化学课的难点。如果学生光死记硬背记住几个概念,根本不能理解渗透的意义,更谈不上灵活运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改进了教学方法,首先由“腌菜为什么会变咸?”这一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形成“渗透”的概念、理解原理。再进一步突出其在静脉补液、溶血现象及眼药水与眼组织的渗透压关系里的具体运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让学生保持了探究的渴望。

又如:可以在课前向学生讲述某患者重金属盐中毒的解毒过程实例。让学生通过课后阅读资料及课上讨论得出结论,“为什么会引起中毒?为什么口服生蛋清和牛奶可以解毒?”并引导学生思考,在临床中,还有那些地方利用到了蛋白质的变性。这样的改进,缩短了课堂与实际情境的差距,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学生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这些知识在他们今后实际工作中的用处,增进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 改变实验模式,强化临床操作中的化学实验基础

传统的实验教学只重视对课本理论知识的验证,过多地强调实验的结果、结论,而忽视了实验的设计、方法、步骤和过程。这样做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不利。开放式实验教学是改革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拓展知识面。获得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教师由传授型转为指导型、将学生由被动接受验证型转为主动参与探索型。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内容的开放、实验教学方法的开放、实验教学评价的开放等。以“溶液的配制和稀释”实验为例:

第一阶段:布置设计 在护理专业课中,要求学生掌握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临床要求将40万U的青霉素粉剂稀释到200U/ml或500U/ml的皮试液。这里面涉及到溶液的稀释计算以及多次稀释的方法,但学生在传统的化学实验中只能接触到一次稀释的实验,因此,我们可以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

请同学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将1 mol/L的硫酸铜溶液稀释成0.0001 mol/L的硫酸铜溶液。其中,只提供10 ml、最小刻度为0.1 ml的吸量管;100 ml的容量瓶及常用实验仪器。

第二阶段: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拿到题目后,可以针对实验题目,查阅有关的资料,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基础实验知识,写出初步的设计方案,包括① 实验原理;② 所需药品以及所需溶液的配制方法;③ 所需要的仪器、设备;④ 具体的实验步骤;⑤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在上述实验中,学生通过计算、思考会发现,如果仅用提供的仪器,想通过一次稀释达到实验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必须考虑多次稀释。第一次先用吸量管准确量取1 mol/L的硫酸铜溶液1 ml,利用100 ml容量瓶稀释到0.01 mol/L,再取0.01 mol/L的硫酸铜溶液10 ml稀释至100 ml,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0.0001 mol/L的溶液了。

第三阶段:开放实验 学生在设计好分析方案后,完成设计实验的内容。教师只是适时地给予启发性的提示,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验方案,从而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得到最准确的实验结果。

第四阶段:完成实验报告 学生完成设计实验后,整理原始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系统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所需试剂和仪器、具体实验步骤、数据的处理、结果讨论及误差分析。从理论上分析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并对开放式综合设计性实验做出总结。

第五阶段:实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不能只重视实验的结果,更要重视实验的过程,特别是实验过程中学生所表现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等等。并将本次实验的内容与设计此实验的最初目的相联系,引导学生对青霉素皮试液的配置方法进行思考。

化学专业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化学教师;专业知识;自我提升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4C0003C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在学生的眼中,化学教师首先应该是位化学家,然后才是教师。他们希望教师能够回答他们学习、生活中所有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满意的答案,便非常失望。因此教师具有精深、宽博的专业知识对教学来说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按说经过大学阶段对化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加上自己的工作经验,应对学生的疑问应该不成问题,然而当我们走进中学的化学课堂或是聆听课间的师生交流时,就会发现实际的情况并没有这么乐观。

1 一则师生对话折射出教师专业知识的不足

这是一节层次较高的市级展评课。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段师生对话。

生:您说Al很晚才被大量冶炼,是因为它很活泼,是吗?

师:嗯,有什么疑问吗?

生:但是,Na、K比Al更活泼,为什么却比Al更早冶炼出来?

师:……因为Al2O3的熔点很高,2000多度,不容易电解。

生:那为什么不也像制备Na一样,电解熔融的AlCl3呢?

师:因为液态的AlCl3不能导电。

生:那为什么不电解AlCl3溶液呢?您上次说,电解NaCl溶液不能得到Na,是因为Na化学性质很活泼,生成的Na会与水反应。Al常温下应该不跟水反应吧?

师:也得不到Al。

生:为什么?

师:……这比较复杂,等后面学了电解的原理后你就能明白了。

生:既然Al2O3的熔点很高,难以电解,那为什么不电解熔融的Al2(SO4)3呢?

师:……

从这位老师回答学生问题的情形看,首先对学生提出“Na、K比Al更活泼,却比Al更早冶炼出来”这样的质疑明显准备不足;其次,先前课堂教学中对“电解饱和食盐水,为什么不能得到金属钠”这个问题的讲解有点想当然;第三,对金属含氧酸盐的稳定性,缺少必要的了解。这位工作已十多年也算是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在回答学生问题时却也接连暴露出了分析问题能力、知识讲解水平和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2 专业知识不足对教学的影响

中学化学中的基础知识,是化学教学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载体。当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远超出课堂教学的要求时,教学中便能够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反之,只能跟著“标准答案”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情境稍有变化处理起来便左支右绌、破绽迭出,过程讲解含糊其辞,令人费解[1]。

在高一化学教学中,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具有特殊的意义:它颠覆了学生“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够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固有认知,活泼金属钠却不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如何让学生接受这个实验事实?有的教师解释为“钠与水反应优先”、有的解释为“水溶液中水多”等等。这些解释并不能消弭学生心中的疑团,因为学生迷惑的地方在于“铜离子的氧化性强于水分子,为什么钠反而与水发生反应”,上面的回答没有正面解答这个问题。

如果教学中从微观角度来分析,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得多:首先让学生观察教材《物质的分散系》(苏教版必修1专题1)中“氯化钠在水中电离”示意图,巩固溶质在水溶液中是以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形式存在的;接着让学生通过这些水合离子的结构思考钠不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铜的原因。从这个角度,学生容易理解:因为铜离子是以水合铜离子形式存在的,金属钠要与铜离子反应,周围的水分子是绕不过去的“坎”,钠能与水发生反应,因此无法置换出铜。当然这样的回答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微观探析的意识和能力。

另外,对于化学启蒙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观点常能记忆深刻,并深信不疑。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都可能会误导学生,更不用说教师对问题本身认识的错误。上述的师生对话,教师随便的一句“电解饱和食盐水不能得到金属钠,是因为钠可以跟水反应”便是误导学生的典型的例子,让学生形成了“常温下,不能跟水反应的金属,就可以用电解其水溶液的方法来制取”的错误印象。

当然,教师专业知识的不足,对教学的负面影响还很多,如教师面对学生的问题,尚且“只办得架隔遮拦”,必然会缺乏专业自信和自豪感[2],从而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因为教师对知识理解也较为肤浅,必然也难以创设身临其境的场景让学生体验、难以设计出有价值的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等等。由此可见,教师对自身专业知识的提升无论是从教的角度还是从学的角度,都是非常重要的。

3 教师专业知识自我提升的途径

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因其学习经历、成长环境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自我提升的途径也很多,诸如多参加培训、多听课、多交流等等。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并非不知道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而是随着教学经验的丰富,对中学所涉及的问题大多有了一个固定的回答模式,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回答或知识结构中存在的不足。因此对中学教师而言,发现并纠正自己专业知识(特别是与中学化学教学相关的知识)中的不足是非常必要的。

3.1 从问题的源头重新审视自己的结论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答案进行拷问,从问题的源头出发,重新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可能的途径,就有机会发现自己答案中的缺陷。比如上述关于为什么金属铝难以冶炼这个问题,从历史上看,的确有这样一种倾向,不活泼的金属,人类冶炼较早,而活泼的金属相对较晚,人类首先大量使用铜,然后才是铁。因此用“铝比较活泼”来回答这个问题也无可厚非。但如果从问题的源头这样思考:金属活泼,是增大冶炼难度的重要原因,有没有其他的因素制约着金属的冶炼呢?比如工艺问题、原料问题?有没有活泼金属的冶炼在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之前呢?如果有,原因是什么?通过这样的反思,就可以找出特例,从而发现答案中的缺陷。

3.2 深层次挖掘各种规律的微观本质

化学教学中,归纳法是常用的方法,即罗列各种不同物质的性质,从中找出这些性质的共性或递变规律。比如根据硫酸镁可溶、硫酸钙微溶、硫酸钡难溶,预测硫酸铍、硫酸锶的溶解性。解决问题的方案是:根据硫酸镁、硫酸钙、硫酸钡溶解度越来越小、镁、钙、钡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于是得到这样的结论:碱土金属的硫酸盐,其溶解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依据这个规律,硫酸铍应为可溶,而硫酸锶的溶解度一定很小。

对中学生来说,能够找到上述的规律,并且以此来预测其他物质的性质也就可以了,但对于教师来说,仅认识到这个程度则过于单薄,还需要查阅各种资料,复学的无机化学和结构化学中的知识,至少能够定性地说清楚这个规律的微观本质。惟其如此才能高屋建瓴,引领学生思维的发展。

3.3 注意积累并研究学生提出的问题

中学生虽说化学知识尚不够丰富,对各种化学现象的理解也不够深入,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思维的灵活性,他们可能会对相同的问题,从各个角度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教师知识无论多么丰富,也无法实现对这些问题的全覆盖。更令人称道的是,这些问题中不乏有深刻的见解和创新的火花,这些都是教学研究和教师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不可多得的原料。

一直以来,笔者讲解泡利不相容原理都是通过下面的方式进行的:两个电子都是带负电荷的,因此彼此相互排斥。当电子在发生自旋时,会产生环形电流。自旋方向相同时,比如都是逆时针旋转,这时,用右手螺旋法则可以判断,它们感应磁场的方向相同,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排斥力,体系的能量增大;如果自旋方向相反,则感应磁场的方向相反,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削弱了彼此之间的排斥力,体系能量降低。

多年来,对这个问题的讲解从没怀疑过有什么不妥,学生也较为满意。直到两年前,当笔者再次利用这种方法讲解时,有位学生提出了质疑:电子是在三维空间里运动的,其自旋怎么称得上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呢?因为从某个角度看是顺时针,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逆时针了!

其实电子的自旋,依然是科学界尚未解决的问题。课堂采用上面的解释仅仅只是为满足学生认知需要而已[3]――总希望新的知识能够用原来的知识推导出来。不过正是这位学生的提醒,让笔者从此对微观结构中知识的讲解多了一份小心,当讲解泡利不相容原理时,笔者会多加一句:其实电子的自旋并不存在这样的旋转轴,只是通过这个简单的模型能够粗浅地理解该原理而已。

3.4 注意了解教材中各种名词的真实含义

化W教材中有很多名词,由于经常使用,对它们已经非常熟悉,但其内涵却并不很清楚,可谓是熟悉而陌生的名词。挖掘这些名词的涵义、来源,有助于拓展教师的知识面,加深对中学教材的理解。

比如高炉炼铁,不妨思考,为什么叫高炉?高炉到底有多高?铁矿石、焦炭等原料从高炉顶部落下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再如HNO3为什么不叫氮酸而称为硝酸?硝什么意思?为什么民间称明矾也叫“硝”?胆矾、绿矾、皓矾……矾是什么意思?CuSO4・5H2O为什么叫胆矾?Na2CO3为什么叫纯碱?冠以“纯”背后的掌故是什么?等等。

与此类似的,中学教材中还有一些“非重点”概念,说其非重点,是因为这些概念,并非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但却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讲,这些知识不是当下需要掌握的内容,但作为教师,无论这些知识多么的边缘,也必须深入研究,使得我们对教材的把握做到“中”“边”俱透。比如水泥标号的含义是什么?重水是核反应堆中的减速剂,减速剂是什么含义?原理是什么?核磁共振氢谱的原理是什么?等等。

3.5 形成对教材和参考资料内容的批判意识

即使是经过专家多次审定的中学化学教材也经常出现错误,遑论各种教辅资料。教师需要对其中的内容仔细阅读,特别是新增加的内容,首先需要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正误,然后再查阅各种资料进行论证,确定无误后才能在课堂上出现。

在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乙醇易溶于水而二甲醚却不溶于水。二甲醚的物理性质在以前版本的教材中并没有出现过,这里突然出现了,就必须对这句话进行探讨:二甲醚中的氧原子采用sp3杂化,应该是极性分子;且两个甲基都是供电子基,氧原子带有较多的负电荷,跟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形成氢键是完全可能的,四氢呋喃就是典型的例子。查阅了各种大学教科书发现,二甲醚的确能溶解于水[4]。

或许有人说,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弟子不必不如师”,学生的知识水平超过教师是正常的。不过笔者以为,作为经过化学专业系统学习的教师,相对尚处于启蒙阶段的学生来说化学知识与素养都“不贤于弟子”是不大正常的;也有人说,纵你弱水三千,你知他取哪瓢饮?教师被学生问住不很正常吗?的确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种思维方式,在他们提出的问题中,有个别思维的角度,教师从来没有思考过也是正常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它的“正常”,便以为有了藉口而忘记了进取,毕竟经常出现这种“正常”现象是不正常的。因此教师务必要注意不断积累、不断完善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心中的化学达人、教育大咖,努力让学生始终浸润在自己渊博的知识、专业的自信和充沛的情感之中,从而让年轻的后生有所感染、有所体悟。

参考文献:

[1]张霄.我国科学教育为何缺少“人情味”[J].化学教学,2016,(10):7~12.

[2]钱胜.再谈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J].化学教学,2016,(9):7~10.

化学专业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背景文化知识 英语专业 听力教学

根据美国教学法专家P.J.Cooper的研究,人在处于清醒状态时。70%的时间用于各种形式的社交活动:其中写占11%,读占15%,说占32%,而听则占了42%的时间。由此可见,听在人类交际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英语专业听力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同时也是英语专业教学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之一。实践证明,英语专业的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时,交际的主要障碍已经不在语言本身,而在于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其文化和交际模式的适应性。因此,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语言基本功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自觉了解和适应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而切实提高其英语听力水平。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美国已故的语言学教授萨皮尔(Edward Sapir)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语言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要学习语言就必须了解其所属的文化背景。反过来说,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就越能够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这一语言。

从一定意义上说,语言就是某个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一面镜子。语言既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文化则制约着语言形式,成为语言表现的基本内容。因此,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如果忽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注重语言学习,则非常不利于语言学习的进步,从而在实际使用中引起误解或矛盾。例如,中西方对“感谢”这一礼貌行为的态度和使用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差别,说一声“Thank you”在美国生活中已成为一种公式化的习惯,而中国人只是在感到受恩或受惠之后才使用“Thank you”这一礼貌用语。[1]

由此可见,文化在交际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制约着人们的一切行为,包括人们的语言行为。离开对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和文化的了解,人们很难学到真正地道的英语。因此,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文化对听力教学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听力并非简单地辨别声音的能力,而是理解所听内容的能力。尽管一个人有着大量的词汇,很好地掌握了英语的语法结构,但不能就此断定他的听力很好,因为除了语言和听觉本身,还有其它重要的因素决定听力的优劣。

Piaget提出了认知理论,认为语言能力的习得过程停驶又是向周围环境学习并与之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有四种机制在起作用,其中主要机制之一是“图式”理论[2],它是人们向环境学习的结果,这一理论表明了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图式”(schema)一词用于描绘外界知识是如何在人的记忆中被组织起来并在理解过程中的。它所指的是在人的记忆中有一个囊括一个人全部知识的储蓄库。当遇到新情况时,它就会从中挑选出有关的信息并用以确定新情况的意义。有这样的一个句子:“We had lunch at a drive-in.”许多学生在听到“drive-in”时,大脑中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存,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事实上。“drive-in”是一种顾客们不必下车就可买到食物的“汽车饭店”。美国被称作是车轮上的国家,自动化发展程度较高,人们生活的节奏也较快,因此许多便利的设施也应运而生了。[3]如果学生不了解这方面的文化,就很难结合上下文作出合理的猜测。

在我们平常的听力教学中,常常碰到一些学生对听力材料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没有任何困难,但由于缺乏文化背景知识而不能正确理解的例子。下面选自BBC的材料就是典型一例:As you know,the general election left no party able to command a majority in the House of Commons.这是前英国首相布朗在其辞职演讲中提到的一句话,意为:“正如你们所知道的,在此次大选中没有哪个政党能够在下议院中拥有多数席位。”一些学生听到这里会有疑惑,即为什么下议院能够直接影响首相选举的结果呢?英国国会的首领为英国君主,它还包括上议院(The House of Lords)和下议院(The House of Commons)。上议院议员分为两种:上议院神职议员(Lords Spiritual)[即英国国教(Church of England)中的高级神职人员]和上议院世俗议员(Lords Temporal)(即贵族成员)。上议院议员大部分是以指派方式产生。下议院则恰恰相反,是由民主选举产生。在一个民主国家,民主选举出来的民意代表通常比指派的贵族权力大,因而对选举结果有决定性的影响。

上述例子告诉我们,要想进一步提高听力水平,单纯地依靠扩大词汇量、延长练习听力的时间是不够的。教师应该树立新的语言观,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文化教学引入到听力教学中去,引导学生了解英美文化,帮助学生克服文化障碍。

三、英语专业听力课堂文化教学的几点建议

人们常说:“To be bilingual,one must be bicultural.(要掌握两种语言,必须掌握两种文化。)”[4]学习一种语言,不单单是学会其语音、词汇与语法知识,而且必须同时学习有关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习惯,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的精髓,才能保证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把文化教学引入到听力课上,指导学生在听的同时,有意识地学习英美文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重词语文化内涵的教学

英语词汇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英语中许多词汇除了概念意义外,还有它特定的文化内涵。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艺术和风俗民情。如果我们望文生义或根据中国的文化传统加以理解,要么迷惑不解,要么闹出笑话。对那些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在听教材之前,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其字面意义,而且还要了解它们的文化内涵。例如,在学到“part-time student”一词时,教师不仅告诉学生这个词的汉语意思是“半工半读的学生”,而且还应该进一步指出这个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一边读书一边工作是美国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特征,用自己赚来的钱支付学费在美国大学生中十分普遍,这表达了美国青年不靠父母的愿望,体现着美国人“自立”(independence)的价值观念。

对于那些在两国语言中字面意思对等而含义不同的词汇,教师也需要加以说明,引导学生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正确理解这些词汇的真正含义。如汉语中的“猫头鹰”和英语中的“owl”直接意义是相同的,但附着在这个词语中的民族文化、色彩却是不同的。在英语国家,人们把猫头鹰当作智慧的象征,因此,英语中有as wise as an owl(像猫头鹰一样聪明)这样的说法;而在我国,不少人把猫头鹰看作是一种不祥之兆,认为看见它就要倒霉。因此,如果你称赞一个中国人像猫头鹰一样聪明,他肯定感到不舒服,进而引起误解。

2.结合修饰手段强化背景知识

在语言修饰手段方面,不同民族对喻体的选择受到文化各个层次的制约,而表现出各自的鲜明个性。例如:He is so hungry now.He is eating like a horse.由于喻体的差异,中国学生在听懂这句话后,基本能推测出“他很饿,现在正在狼吞虎咽”,而对用“马”来作喻体产生疑惑。在任何语言的修辞手段中,喻体的选择时常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息息相关,英语还有to drink like a fish(如牛饮水)。听力理解与阅读理解不同,听到的话语转瞬即逝。因此在听力中要求听者对一些习惯表达及修辞手段,作出迅速反应,特别是与文化习俗相关的句子。

3.结合影视欣赏强化文化认知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向学生推荐英语国家不同时期的影视作品,让文化知识形象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和文化,更好地体验原汁原味的英语。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培养他们对英语的感性认识,从而尽可能地避免语用失误现象,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经常看美剧,学生可以发现,在美国,媳妇通常会对婆婆直呼其名;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国家,这种现象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英语国家影视作品的耳濡目染,可以让学生不断积累文化知识,在潜意识中培养语言学习的文化氛围。

4.营造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

笔者在听力教学中,经常从网上下载一些学生们喜欢的英文歌曲,向学生介绍相关的乐队或歌手的背景及创作背景,并在课堂上利用小部分时间与他们一同欣赏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品味到折射英语国家文化的音乐大餐,在进入听力教学主题前进行“热身”(warm-up)运动,还可以在听力课堂上营造一个既轻松又非常英语化的文化氛围。

每一门语言都深深植根于其所属的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文化以语言为外显的载体,脱离了文化的语言或抛弃了语言的文化都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总之,文化是语言中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中的语言。专业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听力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重语言教学,必须要加强文化教学。

参考文献:

[1]赵玉敏.听力教学中的文化延伸[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1.

[2]马辉,岳成.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文化缺失[J].绥化学院学报,2009:162.

化学专业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 兽医专业 化学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71-02

一、化学课程在兽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化学课程作为高职兽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每一个从事动物医学研究人员必须掌握的课程。尤其是近些年来,动物医学领域得到了更多专家与学者的探索与研究,化学课程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学课程作为高职学生学习动物医学的知识平台,与兽医专业课程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例如:兽医专业中的家畜卫生、动物药理、理化检验、动物病理、动物营养、动物检疫等课程,都要使用到生物化学与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技术。因此可以看出,化学课程在兽医专业教学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直接关系到高职学生学习兽医专业课的好坏。

二、化学课程在兽医专业领域的应用

1.分析化学在兽医专业领域的应用

分析化学主要是对物质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的一门理论科学,分析化学的方法在高职兽医专业的实际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动物的饲料分析中,可以采用滴定分析法来对氨基酸添加剂进行测定;在动物的药物分析中,也可以滴定分析法对青霉素及阿司匹林的含量进行测定;动物饲料中的粗纤维、水分、灰分等含量的测定,可以采用重量分析法来对其进行分析;重量分析法还可以对兽药中的VB1等物质进行测定。

另外,许多紫外、可见光的分光光度仪在高职兽医专业中的应用,可以便于教师及学生对动物饲料、兽药中的相关物质含量进行测定。例如:动物饲料中TP的含量就可以通过紫外光光度仪进行测定。许多硬件设置较全的高职院校,还可以使用相关仪器对动物饲料中农药含量以及其它微量元素进行测定。

2.生物化学在兽医专业领域的应用

生物化学的重要内容就是介绍了动物机体的化学组成以及体内糖类、脂肪、蛋白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联系。这些理论知识都可以为动物饲料配方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提供有力的依据,还可以对一些常见动物的代谢病进行研究,为其提供非常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1)一些动物的生化指标可以为动物的疾病诊断提供有力依据。例如:部分动物血清中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可以为这些动物的心肌损伤及急性肝炎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2)许多家禽家畜的常见病发病机理以及家禽家畜常用药物的作用机理都与生物化学中的相关知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比如:奶牛酮病的产生多半是由于奶牛体内的糖类及脂肪代谢异常引起的;一些家禽家畜的痛风病则与其体内的核酸、蛋白质的代谢异常有关;磺胺类的药物在动物医疗中有时也会用到,但是想要了解该药物的作用机理就必须先了解相关酶的竞争与抑制作用。(3)随着动物医学尖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探索,生物化学的分子杂交技术、DNA重组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现代尖端的生物工程技术都在动物医学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及发展。高职院校兽医类专业学生在对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认真学习后,可以为其学习专业课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并且为学生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可能性。

三、兽医专业知识在高职化学教学的作用

1.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兽医类专业的化学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相比,更加抽象、难度更大,许多兽医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化学课程时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畏惧心理。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将兽医的专业知识进行相应的介绍,这样可以一定程度的解决学生厌恶化学课程的情绪,让学生对化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化学的绪论课上,教师可以将化学的发展与动物医学的发展进行详细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课程对以后学习专业课的重要性;教师在进行平时讲课时,还可以对相关的化学理论知识在动物疾病的实际诊断及治疗进行介绍,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树立端正的化学课程学习思想;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具有针对性的介绍一些化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实例,这样就可以让化学知识不知不觉地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一方面学好了相关的化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学习到了专业课的相关内容。

2.可以加强兽医知识与化学知识的联系

高职的化学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可以将兽医专业课与化学课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可以让化学知识为兽医知识进行更好的服务。

化学专业知识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认识与理解高校教师的专业化问题,特别是学科知识在认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认为高深学科知识是理解高校教师专j,k4e~前提,同时高校教师专业化也是高校教师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进行知识的价值选择和方法选择,最后达到创生知识的目的。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成了教师教育研究的世界性潮流,极大地推动了许多国家教师教育新理念和新制度的建立。对于我国中小学教师来说,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日趋成熟.教师的专业化趋向已经比较明确.并且制定了一些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与措施。然而,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专业化问题却还是模糊的或不明朗的。本文试图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探求高校教师专业知识的形成,认识与理解高校教师的专业化问题。

一、生活视野中高校教师知识的构成

知识社会学所关注的焦点在于人类的思想与其缘起的社会脉络间的关系。它是对知识进行社会学考察的一门学科.主要是研究社会对知识的影响和作用。“知识社会学”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舍勒提出.但直到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1893—1947)时期.知识社会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曼海姆认为知识社会学方法的应用分三步:一是要确定一些思想类型。二是要把所分析的具体思想归到所属的思想类型中。三是把思想类型归到所属的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特定的社会群体中。曼海姆称这一方法为“归属法”。前两步与艺术史的研究方法相类似.后一步则是他的知识社会学所特有的。

我们认为,知识社会学应该致力于分析在社会中成为“知识”的事物。同时因为理论建构无法穷尽社会中视为真实的事物;所以知识社会学必须先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知”的当作“事实”(reality)处理。日常生活的基本特征为:

(一)日常生活的现实互为主观一此地此刻(hereand now):一个人对世界的态度,是相应于他人的态度而生的;同时,“此地、此刻”足个人日常生活中注意的焦点,也是其意识的写实。虽然我和别人共同存在这个世界,但别人和我有不同的观点.这是因为我的“此地”是他人的“彼处”,而我的“此刻”也未必和他人的相同。

(二)日常生活的现实,是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现实,若欲改变此现状。我们会极力的将困境的部分整合、合理化自己的意识。

(三)日常生活的现实具时序性——强制性。作为一高校教师,我们必须先通过资格考。才能教书、、出版书籍。

从日常生活的视角,透视大学教师的生活世界。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关注教学,关注课堂。在教学中.会碰到许多困惑,如何成为一个好的高校教师。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教师.自己需有个先在的价值判断:高校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递知识,还得创造知识.使知识得以薪火相传,如何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如何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这都是高校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同时作为生活在高校群体中的一员,还要面对人际交往的困惑。我们试图透过高校教师日常生活的“言行”,探究其“观点”,追踪其思想产生的社会原因,给以合理性的建议。

知识社会学认为.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有两种情形:其一是面对面情境,其二.匿名性(anonymous)的情境。高校教师在社会互动中,从其本身的特质来说,也是有进取心的、智慧的一个群体,更容易在与别人交往中,反思自己,从而促进自己的成长。他们的知识处于“不断修正”之中。因为与他人的相处.双方在“面对面情境”中的态度与行动都会持续互换与修正。但是当我们在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中,遇到某些逐渐远离“此地、此刻”(hereandnow)的情境时,匿名性质(anony—mous)会逐渐增加。包括生活中与他人际遇的经验.可能是亲身实际接触过或仅仅是听说过的人。就有可能会产生程度不一的匿名,这些匿名的情境对高校教师知识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他可以通过学习“第三”人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知识构建。通过书本的学习,间接提高自己的知识。

二、高校教师知识的构成

(一)高校教师知识的专业性及特点

何谓“专业”?在汉语中,我们通常把“专业”看成是从事某种学业或职业的专i’-j~问。但是.在社会学的概念中,专业的内涵远远超过这种学科体系的概念。近代西方哲学家怀特海认为,专业是一种行业,其活动有理论的根据和有科学的研究,可以验证并且能从理论分析与科学验证中积累知识来促进这个行业的活动。对于专业的认定,国际社会通常有三条公认的标准:1.成员的职业实践有系统论作依据,有专门的技能作保证,有不断的研究作支持;2.其成员把服务对象的利益放在首位,有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3.其成员的行为不受外力的限制.有专业性的自。就个体而言,其成员有权依据其专业知识进行职业判断,有个体承担责任的“处方权”。

在中国,对教师知识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特点:1.较高的专门知识(所教学科)和技能;2.经过较长时期的专门职业训练,掌握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经过实践;3.较高的职业道德;4.不断进修的意识和能力。正如舒尔曼所认为“一个专业既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和熟练的工作,又是一种根植于知识的专业行为。而这些知识在学院、大学、实验室和图书馆里产生、测试、丰富、被否定、转化和被重建起来的。把某些事物称作为专业即表示这些事情有一个在学府里被广泛运用的知识基础”。

(二)学术知识和教学知识融合

知识是高校教师为师从教的基本条件,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现代社会“尽管大学的理念在演变之中,有一点却是始终未变的,这就是它的首要职能:知识传授。”教学是教师的生存之本。

但是.在现代大学中教学和科研的矛盾依然存在。以往认为教学纯粹是将知识传授给受教者之过程,与学术研究无关,但越来越多研究者认为教学乃是学术整体工作中一环③。教学的学术知识(scholarship ofteaching)成为当前研究热门主题,boyer将学术区分成四类:发现的学术(scholarshipofdiscovery),接近传统研究的观点、整合的学术(scholarshipofintegration),包括在较大脉络背景下将学科知识及实际应用特性的整合知识;应用的学术(scholarshipofapplication),超越了研究应用层级而建立一种互动关系;教学的学术(scholarshipofteaching),教育与引导未来学者经由有意义知识的心灵沟通。rice进一步诠释教学学术包含三个要素:综合性能力(synopticcapacity)、教育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1及有关学习的知识(whatweknow aboutleanring)~。schon强调若教学被视为一种学问,则教学的实践应被视为促进新知识形成的过程。

我们认为教学与研究并非对立的两个极端,而是应超越传统教学与研究对立的争辩。促成教学与研究的合作(re_elaborating)而解决问题。学术水平是指人们在系统的、专门的学问上所达到的高度。大学教师的学术水平是大学教师在所从事的专门学科领域。对教学、科学研究等职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发现、综合和应用的能力所达到的程度。从教学这一层面分析.高校教学也不同于中小学教学.教学本身即包含了学术研究的成分。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季米良捷夫曾经说过:“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呈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教学与研究本质上都是学术的(academic),且是相互依存co—existence)的。大学教师的学术水平是专业性的,是通过大学教师职业活动体现出来的。

从总体上讲.高校课程内容应处在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的前沿,陈旧落后的知识内容需要不断地删除,而最新的知识内容也需要补充进来.特别是那些专门化了的知识领域的最新进展,更要及时进行补充,而删除什么和补充什么。需要教师对前沿知识的研究和把握;另一方面,高校的课程结构应以有利于探究高深学问的方式加以组织.建构一种有利于探究新知的系统。这就需要我们的行政机构给于高校教师以自,加强教师的学术权力。

三、高校教师专业化与追求的价值

在知识剧变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存在着知识缺乏现象,也就是说,在当前高校教师的专业知识还没有达到一个相对高标准,或者说是教师专业化的知识范式还没有构成,那么在现实中,我们该如何通过专业知识来维护和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形象呢?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们献身的事业似乎可以解释为内在价值的体现和化身,而不是指达到工作本身之外的目的的一种手段,也不是指机能上的自主。这些事业之所以为自我实现的人所爱恋,是因为它们包含着这些内在价值。”⑤这就启发我们,教师专业化不能只从知识量的方面去规定,也不能只以知识的性质作为专业化的性质的规定,专业化的应有理想绝不仅是训练或发展人的技能或知识,而是要体现教师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可能性。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高校教师专业化的研究视阈。

事实上,高校教师除了进行学术研究以外,还要“养成求真的美德和学术责任,这些学术责任包括培养的责任、教学的责任、指导的责任、服务的责任、研究发现的责任等等,在这些学术责任中教学与科研是融为一体的”。因此,与其它行业相比,大学教师劳动过程表现出较强学术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大学教师承担一定的科学研究任务,教师的科研活动也是一种知识再生产的创造性劳动。大学教师也担任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教学任务,不仅要站在教育的立场上选择知识、组织知识、呈现知识和传授知识,同时在一定的情景下创造条件,促进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和探究知识,在此基础上追求个体智力、情感、品德和体质的全面发展。由于其教育对象的知识水平和个性特点千差万别,要求大学教师必须具有更高创造性的劳动能力和劳动艺术。

化学专业知识范文第7篇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领域的信息化知识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体系,在我国从企业实施到引入会计专业的教学领域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20多年来,各级院校从事会计信息化教育的教师克服了重重困难,从无到有,逐步建立了相应的会计信息化的知识体系、教材体系、实习软件体系和实验室体系,为培养我国成千上万的具有信息化背景的会计人才,推动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由于我国高等院校目前培养的会计信息化专业或方向的硕士或博士很少,从事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师资力量还很薄弱,作为师资本身,由于其知识的复合深度参次不齐,因此在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时,各校建立的信息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千差万别。其结果是:许多院校当前沿用的课程体系中,与信息技术有关的课程设置显得有点落后和陈旧。例如,有的学校至今还在开设COBOL语言作为程序设计基础,这实在是有点误人子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要建立适应21世纪会计人才要求的信息化教育的知识和课程体系,对以往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确定作为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面对信息社会,究竟应当掌握哪些信息技术才能适应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笔者对珠江三角洲的大型集团公司的财务总监或经理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出问卷30份,收回有效问卷23份。问卷的项目比较简单,共3栏,详见表1。第1栏是序号;第2栏是作为财务总监(经理),你认为会计本科毕业生应当掌握的信息技术,仅要求答卷者在同意的序号的第3栏打勾;第3栏列出了统计结果;第4栏是笔者统计后加上的,是所要求的信息技术所对应的知识结构和课程的名称。

从表1的统计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现代企业,特别是大型集团公司和跨国企业的财务部门对会计本科毕业生的信息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它远远超过了笔者发出问卷前的估计。笔者认为它肯定也超过了会计学领域的教育界对这一要求的估计。笔者之所以选择大型集团公司和跨国企业,是因为他们的要求与现代信息社会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比较接近。以此为出发点,更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制定的知识体系和教学计划和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社会的需要。或者说,满足这一需要的学生肯定也能满足其他类型企业的需要。

表1所列的1-16项信息领域的知识体系可以分成3个板块:

一是办公自动化知识和技术,即序号1-6的知识;二是信息系统理论和基础应用技术,即序号7-11的相关知识;三是企业ERP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即12-16的相关知识。

对于这3个板块的知识,表1的统计结果清楚地表明了社会和市场经济对会计专业本科学生的知识结构所提出的要求。据此,笔者认为,会计学专业除了原来的会计系列课程和英语,数学之外,信息化教育的知识体系当前可以按照如下方案进行建设。

第一,必修课的课程设置

知识体系的必修课包括以下课程:

(1)计算机软件工具(或称办公自动化技术)。它应包括MICROSOFT-OFFICE中的WORD,EXCEL,OUTLOOK,POWERPOINT等4大部分内容。(2)电子商务概论。主要介绍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电子支付系统、网络营销和物流管理。(3)网站规划与设计。主要介绍企业网站规划的基本原理与建设。(4)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主要介绍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某个子系统的开发、编程和实现。(5)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各校可以在VB,C语言,Java语言中任选一种开设。(6)会计信息系统。主要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第二,选修课的课程设置

选修课可以包括以下课程:

(1)企业资源计划――ERP概论。(2)客户关系管理系统。(3)物流信息化。(4)网络与数据库营销。(5)财务决策支持系统。(6)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7)电子商务解决方案。(8)电子货币与网络金融。(9)计算机网络和安全。

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是让会计专业的学生了解与会计业务密切相关的ERP、CRM、SCM等业务在转化为信息系统处理时的流程及与财务管理的关系,更有助于财务人员规划和设计相应的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同时也可以提高财务人员在企业整体运作中的地位。

选修课的课时不宜太多,一般可以在16-32(1-2学分)课时之间选择。

第三,实践教学环节

化学专业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旅游;历史文化;中职

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旺盛的持续发展势头。旅游业本身又是一种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在一定意义上,一次旅游活动就是一次广义的文化交流。如今,我国已跻身为世界旅游大国,根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客源国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同时,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客,在中国之旅中他们不仅是要享受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更希望能够品位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一切给中职旅游专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适应多变的市场, 将历史文化知识与现在的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相结合,是旅游专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1. 当前形势

1.1 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原因。首先,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六大要素。旅游的发展,必然不断带动与之相关的饮食、建筑、交通、邮电通讯、园林、商业、轻纺、保险等行业的发展。可谓“一业兴百业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就增加社会就业机会。其次,旅游业相对工业而言不仅能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而且对环境无害,被世界各国誉为“无烟产业”。最后,旅游经济还具有扶贫功能,旅游业是见效快、永久性强的扶贫开发项目。比如,桂林阳朔就是完全依靠发展旅游进行各种旅游配套设施开发利用,成为中国旅游名县的。

1.2 中职旅游专业现状。从外因来看,中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受到高中规模扩大和高等院校扩招的影响,生源数量减少,质量不佳;从内因来看,我们培养的毕业生还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一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知识体系学习与高校学生的类似,但毕业时文凭却不及高校学生,导致就业竞争失力;二是学生缺乏实践教学,高校以理论教学为主,中职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而中职学生极少能够参与相关实践技能培养,致使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不全面;三是教材与教学内容相对滞后跟不上形势,学生学习的知识陈旧,时效性不强,与社会实际活动严重脱节,运作不明显,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此外,教师没有更新观念,依然按照老套模式培养学生,以致毕业学生既不能适合本土发展需要,更不能面向全国。

1.3 历史文化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之所以取得迅猛发展,除经济因素起到重要的外力推动作用外,丰富多彩的中国历史文化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也发挥了内力推动的巨大作用。在旅游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虽然涉及地理、文学、艺术、民族、宗教、心理等诸多领域,但历史无疑在其中发挥着特殊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果说作为“自然之子”的人到作为自然景观的大自然中去是“回归之旅”的话,那么现代人来到作为人文景观的历史文化中去观光游历则是寻梦之旅,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则是人类寻梦之旅的目的地。旅游离不开历史,缺少历史的旅游,不但少了几分厚重和蕴藉,也会失去不少韵味和魅力。

2. 旅游与历史文化的联系 旅游与历史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伴生关系。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极其丰富的同历史有关的旅游资源,在中国旅游离不开历史,这几乎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两者关系主要体现在:

(1) 作为一个旅游者,我们主要是想在异时异地寻求一种内心的愉悦与精神的满足,可是在陶醉异地的别样风光时,又会不经意追溯起那些与之相关的历史场面,这些历史的沧桑感、沉重感、自豪感常常是旅游者梦寐以求的情感体验,是其实现内心愉悦与精神升华的途径。这往往是旅游者所期待的。

(2) 对于旅游者而言,历史文化类旅游资源所积淀的历史蕴涵――诸如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典型的历史遗存等,常常“具有永恒的吸引力”。 旅游资源是“藏着”的时间在特定空间的“再现”,有着很强的“原真性”和“可读性”,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吸引物。这些客观存在的历史性旅游资源不但是旅游文化物质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因其反映着特定历史时代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艺术风格、社会现实等,被旅游者一次又一次向往。

(3) 旅游业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历史文化不断的转化为旅游资源。历史文化类旅游资源虽不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或为旅游活动所创造,却可以为旅游活动所利用,经旅游开发转化为旅游文化。比如名胜古迹、历代建筑、古典园林、历史纪念地、近代革命遗址和名人故居等方面的特色旅游都是典型的案例。

3. 历史文化知识对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的作用

3.1 运用历史文化知识,丰富旅游专业理论教学。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与血脉,又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和象征,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特别是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作为旅游专业的教育者,端正以构筑旅游文化为目的,合力吸收历史文化资源的态度,在平时旅游职业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历史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尤其与旅游景点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将有助于学生更好从事旅游行业。

我们广西柳州就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浓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柳宗元文化、白莲洞柳江人文明、中国奇石文化、文庙和东门城楼等都是已经或正在被开发与运用中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的典型,但是我们现行的中职旅游教学中却没有丝毫的提及,假设我们能够在专业教学中加入这些本地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知识的传授,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再旅游技能训练中积极去发掘、开发和利用这些历史文化,那么我们的毕业生将直接可以为本土旅游服务,解决学校毕业生对口就业与本土紧缺旅游专业基层从业人员的问题,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

3.2 以历史文化为渠道,实现学生专业实践教学。中职学校必须改变过去实践教学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在培养旅游专业学生应用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比如,针对导游业务课程,需要学生实际操作导游讲解过程,长期到校外实习又不切实际的情况,我们可以以本学校作为实景,用学校的悠久历史作为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导游,使学生拥有固定学习实践场所,增强其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而且学生深知学校历史,易增强他们的爱校心与荣誉感。

此外,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在于它的社会性,职业学校能否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人才,很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参与程度。学校积极建立一批相对稳定,涵盖旅行社业、饭店业、旅游景点业和旅游运输业等旅游产业的校外实习基地。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可以与柳州大龙潭、柳州博物馆、白莲洞旅游区和柳宗元景区等企业实现联合办学,这样不仅将学生在校学习的旅游与历史文化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灵活运用,而且让我们的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以及专业的社会需求,从而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同时学校可以了解用人单位需求,有效解决供需脱节问题,实现订单式培养模式。

3.3 知晓历史文化知识,自觉参与旅游资源保护。通过在旅游专业学习中,渗透历史文化知识的教育,可以让学生深知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经历了一个多么漫长的积累、沉淀的过程,经受了多少风吹雨打的岁月,牺牲了多少仁人志士,才不至于像古巴比伦、古印度等文明那样出现中断,而能够如此厚重,连贯的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样,学生在从事旅游职业时,心中就会有尺度。知道保护是种责任,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谁都没有破坏、损毁历史文化的权利。谁一旦丢弃了历史文化也就丢失了文明。

现代旅游最缺失的是对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是构建先进、健康的旅游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又必须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保护历史文化绝不是简单的“历史还原”,而是一次“文化深造”,以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为依托,构建我们的城市文化旅游圈。使之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公共资源,成为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文化内涵,历史文化遗产也只有为更多的人所了解、认同才可能有文化的传承,文化才能有生命。我们的学生在宣传旅游的同时,就自然传播了文化,保护了资源。

3.4 知晓历史文化,提升旅游内含与品位。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杰作,毁之不再生,催之不可成。历史文化遗产,让它在今天现代化中继续发光,正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象征。历史文化的传承不仅影响旅游文化的确立,还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市场作大、作强和健康发展。没有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就很难建立起有自己特色和定位准确的旅游文化,没有历史文化的旅游从业者,就很难改变自己就业工作的消极态度,致使出现频繁跳槽,不能安心工作和不能正确理解旅游服务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等现象。

在旅游专业教学中,加入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协作精神,增强他们所学旅游知识的内含,提升自我文化品位。如果一个地区的旅游业或旅游从业人员能够发挥当地历史文化的推动力和渗透力里,把其力量熔铸在地区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就有利于在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过程中深刻挖掘其深厚底蕴和“文脉”特征,打造旅游精品,提高旅游竞争力。

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由之路,利用文化来发展旅游业、繁荣经济,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潮流,也是商业与经济发展的趋势。综合我国的国情,将历史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也必然会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以,旅游专业的中职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专业教师具备创新精神,传授旅游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加历史文化知识的熏陶,重视理论同时也要倡导动手实践。让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努力达到现代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即需要“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操作技能,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品位素养气质”的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文健,《让历史教育走向广阔天地――兼论旅游的历史教育功能》,《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4期

[2] 张培茵,赵 阳,石长波,《关于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方法的思考与实践》,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4,第7期

化学专业知识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中,贯彻落实“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办学理念。调整课程体系,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时代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远离社会,它就没有生命力。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题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认识社会历史或某个集团阶级利益,而是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越来越普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中文教育观念,只有通过能力教育,才能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全方位的培养,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来思考,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造,设计新型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转变,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 80、90年代以来改革在不断进行。文学观念和语言观念的变化,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巨大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也在调整,普遍增设了新闻类、影视艺术类课程,加大了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删减了部分过时了的课程,在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素质上进行过大量的实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武汉大学於可训主持的“拓展教学空间,构造多维平台,综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国现当代文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但本专业基本内涵在“五四”时代初步确立, 50、60年代借鉴苏联模式,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公认的课程体系。由于时代的局限,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型的。能力培养只是知识传授的衍生物,能力本身不是它的目的。目前所用教材、考试方式、授课方式等,仍然将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体内容限定在知识点的传授上,传统的死记硬背、掉书袋、照本宣科的书呆子式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这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时代需要,明显不适宜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专业人才。改革势在必行,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积淀相当深厚,它是一股强大的因循守旧的保守势力。大型的历史悠久的重点大学中文系,大多意识到了本专业改革必然趋势,但由于历史的传统因袭负担重,作整体性的专业调整相当艰难,尾大不掉,而一般的地方性院校又没有实力(师资力量、教学经验、学术储备不足)从事这方面的专业调整和改造。根据我校中文系的实际,从整体上改造汉语言文学专业,对本专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改造,选择从目前社会对本专业人才所急需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入手,全面提升本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是既切合实际又顺应时势的。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思路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本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

(一)调整课程体系 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时代要求和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调整后,本专业课程体系将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课程具体落实本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具体操作方式是: 1·在文学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改变文学观念,以提升人文素质、塑造完美的人为目标,调整改造原有文学课程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以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人品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对文学的把握从侧重理解抽象的、概念化的社会历史转变为侧重理解生动形象的人。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课程性质将过去的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合并为现当代文学,相应开设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选修课;将过去的古代文学分阶段授课的方式改为块状式讲解的课程,以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文体形式发展为线索讲解,以考察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为主,并辅之以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系列选修课的开设;外国文学以作家作品讲解为主;文学理论课、美学课以专题形式开设。2·在语言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根据zhc的精神和要求,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将过去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合并为一门汉语课程,语言学课程以应用语言学内容为主。3·在写作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迫切需要“笔杆子”,而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写作课将以培养学生实践写作能力为主,根据学生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的课程,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4·其他专业课本着实用原则适当开设,围绕三种能力增设哲学、历史、宗教、音乐、美术、影视等相关专题选修课。

(二)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根据三种能力培养的设计,运用新的史识、史观,观照、筛选、解读文本,调整确立新的课程内容。调整后,文学、语言、写作等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内容,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在文学史课程中,精选真正的文学经典作为教学内容,删除那些用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遴选出来的作家作品和相关内容。在汉语课程中,着眼于实际生活中思想交流的需要,根据zhc的要求,强化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确立三种能力的心理学基础和各自在人才整体素质发展中的地位。审美能力体现人才的基本素质,是教学重点,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人才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以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为中心,根据人才个性发展需求,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人才各自不同的能力。

(三)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写作敏感力和口头表达、临机应变的能力等。根据时展、社会需要和人才个体差异确定本专业人才三种能力的结构形态和培养这三种能力的方式方法、具体措施,是形成本专业办学特色的关键。需要平衡处理的关系有:

1·三种能力之间的综合协调发展。以培养完美的人的文学审美能力为核心,让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建立在扎实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

2·三种能力各自的层次划分。如写作能力层次中,观察能力是首要的,其次是语言运用能力层次,再其次是形象思维的能力,最高层次是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三种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贯彻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意识,强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4·教学方式相应改变为研讨式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中充分展现自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外辅导将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仅系内教师需要加大课外辅导的力度,外聘的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也将成为课外辅导的生力军。创办写作实验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创办写作事务所,沟通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这种特色建设思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与时俱进:人才能力的培养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了与时俱进、因势变通、开拓进取的精神。

2·综合性、系统性:本教改是系统的综合改革。对人才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本专业所有课程教学之中,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3·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转移,从重知识型的教学转变为重能力型的教学。

4·实: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具体化为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以此可以确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子课题和建立切实有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测评体系。

三、课程、学科和专业特色建设协调发展

专业发展目标确立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考虑专业建设的前提。离开社会实际设计专业发展规划,只能是空中楼阁,最终是要破灭的。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一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些人认为中文专业人才就应该是文化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能从事高层次的文学创作或汉语言文学研究的人才,这是一种“阳春白雪”式的定位;但另一些人却坚持认为中文专业的人才,应该是应用型的人才,要能够写报告、整材料、搞关系、做杂事。这是一种“下里巴人”式的定位。这两种定位都不是凭空瞎想的,都有一定的社会实际需要的现实依据。但问题是都没有抓住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向。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或者是两者“中庸”,在实际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适应面相对狭窄的窘困。我认为本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定位在三种能力的培养上,即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它能够恰切地契合目前和相对比较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现实。文学审美能力侧重于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语言交流能力切合国家zhc要求,写作能力培养能为社会输送大批目前急需的“笔杆子”。高校专业学科建设是和课程建设密切相连的。确立了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就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密切相连,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改革涉及到本专业每一个学科,学科建设又是其中内在的基础。学科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改的质量。没有学科研究的基础,教改就只能流于形式,形式翻新也许能造成一时的热闹,但不可能长久,也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本专业建设的基本态势应该是“金字塔”式的:以课程建设为基石,以学科建设为骨架,以专业建设为目标。课程、学科、专业,最终达到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特色的人才。教学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化学专业知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计算机编程 会计模拟实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在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广大软件开发工作者和财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大成绩。各类财会软件的运用为推动我国经济管理手段现代化、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缺乏财务软件开发的人才。所以,高等院校培养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应该是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专业知识兼备的人才。那么具体到会计电算化的学习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双专业知识的学习。

一、加强基础会计的学习

会计电算化软件是和基础会计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开发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础,就是要学好基础会计,那么如何才能学好会计呢?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好基础会计要做好以下三点:

(1)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会计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有关的概念、理论很多,对于这些概念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其含义(比如会计、会计的要素等概念),对于相关理论不仅要掌握其内容,还要能够灵活运用。

(2)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基础会计将教会我们如何对具体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的方法,如: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资产计算、负债计算、所有者权益计算、成本计算、利润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等。

(3)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基础会计的实践性较强,要求我们认真完成实务操作作业,并多向教师请教,对凭证、账簿、报表等增加一些感性认识,做到能运用所学理论、方法独立完成一系列的会计工作。

二、加强计算机编程的学习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全面掌握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开发会计电算化软件就必须学会基本的软件知识。在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两种编程语言SQL和C语言的学习。

想要学好SQL必须先了解它。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同时也是数据库脚本文件的扩展名。在现实应用中SQL作为项目的大后方,需要处理相当大的数据。如果能有效的组织数据,会给系统带来相当大的麻烦。所以学习者应当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善于抓住事物的典型特征和隐含条件等等,这对以后学习系统设计也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数据组织能力是一项必备能力,所以学习者应当先学习一些关于数据结构知识。具备了抽象能力、数据结构等基本能力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学好SQL,还要有实战经验,没有经历实战是无法学好SQL的。所以不要害怕失败,这是每个新人都会遇到的。学习C语言要从一下三点人手:

(1)掌握C语言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对于初学者,想要学好一门课程,首当其冲是先要掌握它的基本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的同时还要能够应用。

(2)多看代码。在有一定的基础以后一定要多看别人的代码,注意代码中的算法和数据结构,毕竟学C语言之后的关口就是算法和数据结构。提到数据结构,指针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绝大多数的数据结构是建立在指针之上的。别的方面也要关注一下,诸如变量的命名、库函数的用法等等。

(3)要自己动手。编程序是个实干的活,光说不练不行。刚开始学的时候可以多练习书上的习题。对于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自己编个小程序实验一下是最好的方法,能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

懂得了会计的内容,学会了计算机的知识,接下来就是应用已有的电算化软件。所以在学好了双专业内容的同时还要加强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首先由手工会计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实习资料制定实习计划,按老师计划规定的进度和要求完成建账、制单、审核、过账、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等任务。在此基础之上,由电算化实习指导教师根据手工会计的实习资料制定电算化会计实习计划,选择一种流行商品化会计软件,将手工实习的会计模拟资料进行加工整理转化为该软件所需要的电算化实习用模拟资料。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系统初始化、日常账务处理、期末处理、输出会计报表等工作。

通过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熟练的操作,就能发现其中的不足,只有发现不足之处才会想着如何去解决。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自己进行大量有针对性、集中的、专门化的会计电算化强化训练。为我们对会计电算化的创新打下夯实的基础。

四、双专业的结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