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人类课程论文

化学人类课程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对广西民族地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启示

[摘要]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是苏联专家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80年代以后,其理论框架不断完善,方法论基础逐步确定,并以其独到的视角对相关学科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启示在于:立足于本地的物质文化基础,面向不同的学科领域,重视背景知识的运用,重视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建构,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关键词]经济文化类型;语文课程资源;文化背景知识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4-0052-0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广西民族地区学困生发展策略与语文德育的功能研究”(2008C21)。

[作者简介]韦美日(1964―),女,广西环江人,硕士,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民族地区语文德育。

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些自相矛盾的奇怪现象:一边是课改实验的“泛人文化”,表现为在公开课或是教学竞赛中,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进行漫无边际的拓展延伸,忽略了语文知识、技能的传授、训练;一边是学校的常规教学中的“去人文”,表现为课堂教学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扎扎实实进行应试能力训练,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当成可有可无的内容,随意增减。

全文阅读

对外汉语与汉语言文学对比简析

一、我校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

专业必修课开设情况:对外汉语专业开设15门,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11门,两个专业相同的必修课有7门,都由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任课。相同课程之外,对外汉语的专业必修课还有中国文化概论、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高级英语阅读、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二外语等8门课。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还有文学理论、语文教学论、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再看专业必修实践课:对外汉语开设7门,实际施行的有4门,汉语言文学开设8门,实际施行的有8门。根据《目录和介绍》的要求,对外汉语专业最注重语言、教学法及在此基础上中外文学和文化的修养和外语的学习。因此,下面再从语言学及教学法、文学与文化、外语几个方面进行分类,来观察相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我校对外汉语课程是否符合要求。首先看对外汉语专业:语言学及教学法类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汉字教学专题、汉语词汇教学专题、汉语语法教学专题、言语交际学、学术论文写作9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汉语修辞、汉语教育改革研究2门。中外文学和文化类开设的专业课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外国文化与礼仪、古代文学作品欣赏、汉语写作8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现当代文学作品欣赏、当代西方小说研究、欧美文学专题、东方文学专题、海外华文文学专题、民俗学、岭南文化、东南亚文化与习俗9门。外语类必修和选修课程,有大学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高级英语阅读、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6门课,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英语口译理论与实践、商务英语、专业英语3门。再看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及教学法类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语文教学论、学术论文写作、形式逻辑、语文教育实习指导、中学语文教材研究、训诂学、教学案例研究、语文现代文研究、朗读学、修辞学13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词汇学、音韵学、社会语言学3门。中外文学和文化类,开设的专业课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民间文学、台港文学、儿童文学、鲁迅研究、新诗研究、女性文学研究、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庄子散文研究、文学理论、西方现代文论、中国文学批评史、美学、应用文写作、基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19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诗经研究、楚辞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研究、东方文学、宗教文化研究、俄罗斯文学研究7门。

二、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一)对外汉语课程结构不合理

李铁范指出:对外汉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汉语语言学是主体和核心,教育类和文化类是重要的“两翼”[1]。综合《目录和介绍》的要求及李铁范的观点,对外汉语专业合理的课程结构应为:语言学及教学法为主体课程,文学与文化和外语类是两翼(一体两翼)。表一显示,我校对外汉语的15门必修课中有7门与汉语言文学相同,比例近1/2,其中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门主体课的课时也少于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为两翼课程,课时远远低于汉语言文学。表3更清晰的显示出对外汉语的“一体两翼”比例失调:汉语语言学及教学法课程门数比24.3%、课时比20.2%,都低于汉语言文学同类课程的30.2%和25.1%,未能体现出语言和教学法类课程在对外汉语专业中的主体地位。而文学文化类课程门数比21.6%、课时比21.8%,远远低于汉语言文学同类课程44.2%和47.8%,使作为两翼的文学文化类课程比例过于单薄。再从对外汉语自身看,课程门数上,“一体”比例为24.3%,“两翼”为21.6%、16.2%;从课时比上看,“一体”比例为20.2%,“两翼”为21.8%、31.8%。“一体”远不丰满,“两翼”课时超过“一体”。再看我校方案中对外汉语专业开设而实际未实施的课程中,语言学及教学法有2门,而文学和文化类有9门,外语类有3门。如果加上这些课程,两翼的课程必然太臃肿,超过“一体”。而两翼中外语类开课门数远低于文学文化类,两翼之间的比例也失衡。因此,我校的对外汉语课程未能体现“一体两翼”的框架。

(二)专业实践课程单薄

在培养方案中,对外汉语的专业实践课规定7门,而实际实施的只有4门,为书法、教师口语、专业技能和毕业论文,而专业技能实际上开展的只是对学生普通话的训练,而重要的教学技能、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与对外汉语密切相关的实践课实际上没有开展。学校和学院没有创建相关实践场所、场地,没有统一安排学生进行校内外实践和毕业实习。对外汉语专业大四年级全年没有开设课程,在没有统一组织和安排的情况下,学生很难自行联系到实践资源。目前我校对外汉语专业仅有的实践是越南班学伴,从对外汉语专业中选出部分学生担任越南留学生学友。但是这种部分性参与毕竟不能顾及全部学生,没有普遍意义。表2可见,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实践全部实施,学院专门组织学生到各个单位毕业实习,教学专业技能上则有完备的微格教学等设施和教师配备。

(三)课程设置未体现渐进性和丰富性

全文阅读

体育课程性质辨析

摘要:体育课程的性质如何定位不仅是理论认识问题,同时也是教学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本研究将“体育课程”纳入“课程”的范畴之中,从“文化―教育―课程教育―体育课程―新人的形成”这一逻辑关系出发,对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是“以运动文化的传承为平台,使新一代在‘文化化’的过程中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这一观点进行了论证。同时,针对体质(健康)说的“非课程化”倾向进行了批评。

关键词:教育;课程;体育课程性质;文化;新人;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3-0077-04

Abstract:It is not only a problem of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how to define the character of PE course, but also a specific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urgently solved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is research will bring PE course into the category of “curriculum” From the logical relation of “Culture-Education-Curriculum education-PE syllabus-the Formation of people of a new type”, this research also expounds and proves the viewpoint that the basic character of PE course is “to regard the continuity of sport culture as platform, and to make the new generation become the people of a new type required by the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civilization’” Meanwhile, aiming it criticizes the tendency of “non-curriculumization” of the theory of physique

Key words: education; curriculum;the character of PE course; culture;people of a new type;physique (health)

1 问题的提出

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与运动技术(技能)学习孰为主次的讨论或争论,是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尽管在过去的《体育教学大纲》或现在的《体育课程标准》中,都没有否定运动技术(技能)在体育课程中具有一定的位置,但是从课程改革前将“增强体质”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在课程改革以来将“健康第一”作为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提法本身,已经明显地看出运动技术(技能)处于附属的位置。

无论争论的双方在主观上是否意识到,实际上这一争论的核心是如何定位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如果说这种争论仅仅限于理论认识层面,那当然不妨继续争论下去,然而,体育课程本身是一个操作性的教育活动,不同的学术观点在现场的操作中虽然都同样表现为身体运动的形式,因此,对体育课程基本性质的不同定位必然决定现实操作中侧重的不同。

全文阅读

体育社会学课程群建设的内涵综述

作者:李冬梅 单位:大连大学体育学院

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出能够引领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大学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从清朝的“癸卯学制”——现代意义上高等教育的确立距今,经过一百多年的变迁,始终不变的主题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对此,国内外众多高校进行了广泛的探索。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而课程改革又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学校建设的中心环节。课程群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优势日趋凸显:可以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实现不同学科背景教师的知识能力互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形成彼此协作的教学氛围,围绕学生的培养目标来进行课程教学的统一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进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但课程建设在我国当前高校教学工作中仍显薄弱。本文通过对体育人文课程群的建设为主线,分析了体育人文类课程的发展现状,剖析了课程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课程群建设为依托优化体育人文类课程的思路。

1体育人文社会学课程群建设的理论依据

1.1课程群的内涵综述我国高校课程以多门课程组合的形式进行建设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1990年北京理工大学基于“在课程建设中应当以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为目标”,提出要注重“课群”的研究与建设。所谓课程群,是指以一门以上的单门课程为基础,由三门以上的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的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的课程群体。课程群的建设在内容上要求“相互影响、互动、有序、相互间可构成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在课程门类上通常是“由三门以上的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以课程优化整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的结合上构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框架。这种对构成课程群的课程的再设计,应更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以及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课程的有效实施。

1.2课程群建设的背景及意义课程群建设是近几年课程建设改革的另一个有益探索。它可以有效减少相近课程间的重复内容,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全面整合课程,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的高度综合,发展了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我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课程结构缺乏完整性。长期以来受“课程即学科”的课程观的影响,专门化分科课程过于强调课程本身的完整性与系统性,是一种学科知识型、理论深化型的课程体系,呈现给学生的是一整套线性结构的知识体系。这种课程观以及形成的知识范式影响了学生宏观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能力,在割裂知识的同时,也割裂了学生的理解力,从而影响了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早在九十年代就提出了学校课程的全面优化整合以及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国家“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历经20多年的建设,课程建设不断深入,课程建设开始注重其辐射作用及规模效应。因此,将相关课程组成课程群,以便使同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相关课程在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下统一规划、互为补充,最终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在实践层面,很多高校已经开始从课程群建设的视角下,将存在内在关联的课程内容积极探索课程建设途径,进行课程改革,重新定位课程群的教学目标,规划课程群涵盖的知识结构和框架体系,从专业培养目标层次的角度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实施、保障和技能的实现,为学生搭建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

1.3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的内涵界定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体育学设置为教育学门类的一级学科,下设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2002年8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素质课程指导纲要》,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03年,体育人文类课程开始明显增加,其课程的内容也得到不断拓展。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是指“以体育运动中人的社会活动和心理活动为对象,揭示体育运动的本质,阐明体育运动的社会作用、个人价值以及体育运动运行与发展理论,促进体育运动更有意义、更有效率地发展的课程。教育部在2005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规定了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教学论等主要课程,很多高校其他专业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也基本围绕上述课程展开。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结合北京体育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体育人文社会学类主要课程开设的情况,主要集中开设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学校体育学、体育史等课程。基于此,本文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群的界定主要围绕以上五门课程。

2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梳理

2.1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宏观分析课程改革是时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与之相对应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了课程改革的相关研究。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以“体育专业课程改革”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核心期刊检索到与此相关的文章299篇,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39.1%的研究侧重于课程改革的宏观研究;35.8%的研究主要针对某门课程改革的个案研究;还有11.7%的学者集中于某门课程下微观研究。关于课程群建设或改革的相关研究较少,仅有1篇,即: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群”的建设构想。

全文阅读

怎样回答钱学森先生之问

摘要:论文以“回答钱学森先生之问”为主题,从“学生的精神世界主要是由学校的课程体系决定的”逻辑支点出发,提出当前大学课程体系整体改革方案:第一、大学“共同知识类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在分析“经典论”方案、“进步论”方案、“多元文化”方案的基础上,提出“整体均衡”论改革方案及“一个中心、两维坐标”的建构模式。第二、大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现代“通才”知识结构。同时,提出了实施大学课程体系整体改革的三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课程体系; 精神配餐; 两类课程; 整体均衡论方案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4-0090-03

钱学森先生在他的迟暮之年几次向总理和教育部长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不仅让官员语塞,也令学者汗颜。本文试图从一个视角具体探索破解这道难题之路。

一、大学课程体系的价值及其基本结构

一般而言,“学生的精神世界主要是由学校(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体系决定的”。课程体系是学生精神世界的主要源头活水,建构课程体系就是在为学生做“精神配餐”,而研究课程建构理论就是探索学生“精神配餐的规律性”。大学能否出“杰出人才”,关键看如何为学生做“精神配餐”。如果“精神配餐”是残缺的,学生的精神世界不可能是完整的。而精神世界不完整的大学生怎么可能成为“杰出人才”?怎么可能成为震撼中国、影响人类的大师级人物?假如中国在21世纪的前半期不能涌现出“千百个这样的人物”,中国就不可能创造出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五的优秀人文科技成果,就依然只是“世界加工厂”,而不是世界的一流强国和世界文明的中心。①因此,必须从改革中国大学的课程体系开始。以领先于世界的“完整的大学课程体系”培养领先于世界的“完整的大学生精神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回答“钱学森先生之问”,21世纪我国才能真正成为领先于世界的一流强国。

大学的课程体系是由“两类课程”构成的:即一般而论,不论什么层次和性质的大学都讲授两类学问,即“使人成为人的学问”与“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学问”。这个问题最早是由冯友兰先生提出的。所谓 “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学问”,就是讲授某一类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某一种人。如,数理化、天地生、政经法、工农医各类专业技术以及从专业角度看的文史哲等学问。所谓“使人成为人的学问”,就是讲授做人的基本理论、价值和知识,使学生具备现代社会做人的基本知识和素养,成为合格的或优秀的现代人。“使人成为人”的课程,可以简约地概称为“共同知识类课程”。“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课程,可概称为“专业课程”。

现代大学塑造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主要是靠开设“两类课程”实现的。其中,大学生的价值理想、人文气质、历史认知、创造性智慧、意志品质和反省精神,主要是靠开设“使人成为人”的课程实现的,即开设“共同知识类课程”实现的;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和专业能力,主要是靠开设“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课程,即开设“专业课程”实现的。

全文阅读

以课程基础理论引领小课堂大教学改革

[摘 要]课程基础理论与教学技术革新之间存在重要的关系。整合文化事实,可获得三项文化类别: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根据新的课程基础理论,可创新设计出“小课堂大教学”的结构与进程,构建大教学教育文化,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课程;基础理论;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一、课程理论与教学技术合并研究的意义

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此后二十年,应试教育发挥了特定的历史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其不足之处也愈见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二是对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方面的教育;三是对创新精神、操作实践、生活能力等核心素质的培养。因此,1999年起,国家开始倡导素质教育。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面对世界高科技创新的挑战,衔接素质与教育、能力与知识的仍然是课程。2001年国务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将人口大国变成人才强国的总战略。各学段有序依次进入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在各级文件中被定义为“新课程实验或实施新课程”,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将其理解为“新教材使用或新教材教学”。2008年,陕西师范大学的栗洪武、肖世民、陈晓瑞、康伟等教育专家、教授编写21世纪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学校教育学》,在第三章“课程理论”中指出:尽管课程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对于课程是什么却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统一的界定。他们提出了三种理解,罗列出六种观点。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张传燧撰文《课程改革在路上:历史、现状和未来》,概括课改现状为:理念先进、教材完美、制度选课,课堂依旧、教学依旧、书包依旧。他认为现有的课程理论都是洋人的,理念空洞,理念和实践是两张皮,水土不服。他提出未来要加强我们自己本土的课程理论建设,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科学适宜的理论指导和引领。由此看来,课改从一开始就有先进理念的指导,但却缺少基础科学理论的引领,没有完整科学的课程基础理论概念及体系,将使课改实践缺少基石,缺乏动力,课改不到位。

人们之所以要从事科学技术活动和追求科学理论知识,源于生存安全与活动目标有效实现的客观需求,源于个人的能力相对于其所生存的世界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而要顺势而为,寻找事物的本质联系,按客观规律办事,以提高生存的能力及质量。因此,科学界定课程概念,夯实课改实践基础;创建课程理论体系,注入课改实践动力;研发教学技术方法,创新教育文化平台,是有效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前提和保障。

二、课程基础理论的创新

1.文化的整合与分类

达尔文曾这样定义科学: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文化是事物的特征与规律在人脑意识形态层面上的理论显现,凝聚于事物之中,又游离于事物之外。课改研究中我按属性整合文化事实,获得如下三项文化类别系统,这是人们至今尚未涉及探索的新领域。

全文阅读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构想

摘 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突出语言能力较高、知识素养过硬、应用能力强、适应岗位快、就业弹性大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兼顾应用特色和学校办学资源特色,在实践教学方面构建动态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国际汉语教育;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318-02

目前,我国已在96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有100多个国家超过2500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与之相适应的,国内从最初的4所高校到目前300多所院校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培养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学人才。2005年以前,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院校主要集中在国内重点的综合性、师范类和外语类大学。其突出特点是中文及外语专业基础雄厚。2005年以后,新开设的对外汉语专业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集中在普通院校。其特点是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多元化。2012年教育部新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对外汉语专业正式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本科专业旨在培养教外国人第二语言的师资,教学对象主要是本国学生。

目前,教育部将做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的工作。据相关统计,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1200所左右。鲁昕表示,将有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服务,成为首要目标;而如何处理好基础理论与应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好必修主干课程与灵活方向课程、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成为改革的首要环节

一、整合资源,优化课程结构

“汉语国际教育”作为哈尔滨地区的地方性高校新办专业在本科建设之时,要结合黑龙江省社会发展需求,设计打造跨文化交流人才。以哈尔滨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例,通过课程体系设置来实现培养语言能力较高,知识素养过硬,应用能力强,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人才,达到适应快,专业技能强,就业弹性大的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文化建设需求。

哈尔滨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为“平台+模块”,即由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专业课程平台、教师教育课程平台以及实践课程平台构成。通识教育课程平台由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构成。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和艺术类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平台由学科平台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构成。包括汉英双语与技能方向、文化与中华才艺方向;教师教育课程平台由基础理论课程模块、教学能力课程模块、学科教育课程模块和教育实践课程模块构成;实践课程平台由基础性实践课程模块、提高性实践课程模块和素质拓展实践课程模块构成。结合哈尔滨学院优势学科资源,继续发挥老牌师资专业的优势,同时,在课程设置中加大了专业应用型课程比重,重技能实训,强化实习基地建设,追求实习实训方式的多样化。

全文阅读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刍议

[摘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门新专业,2004年首次在高校中开设本科专业。伴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本专业也迅速发展,现在已经形成本硕博层次齐全的高等教育专业。在这几年教学经验与学术讨论的积淀之下,反思最初的课程体系,正是一个恰当的时候。通过对非艺术类普通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这一个层级课程设置的讨论,探索其内在规律和科学性,理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根本性思路。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本科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

[中图分类号]G12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224-02

一、课程设置的框架

我国高校本科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五大类别。公共基础课包括“两课”、大学外语、大学计算机、体育和军事理论。这几门课程是大学本科学生任何专业都要学习的基础课。公共基础课的学分和课时占本科生毕业所需学分和课时的四分之一左右。通识课是为了使大学生广泛地涉猎本专业以外的知识,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培养综合素质而开设的限选课。一般学分设置在10学分左右,课时数在150~200课时左右。实践课包括军训、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通识课和实践课的学时学分占总学时学分的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本科课程设置中最主要的内容,也是不同本科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不同专业的本科学生学习不同知识的重要体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时学分一定会占到总学时学分的一半以上。在一些院校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区分的比较明显,专业基础课是指专业所在一级学科的基础课程或者所在学院的平台课;专业课是指本专业所特有的,明显与其他专业不同的专业课。而有些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区分并不明显,而统称为专业课。

有些学者认为现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杂乱无章,在专业课方面需要开什么课、开多少门课、每门课教授多少学时,课程之间的层次和先后顺序都没有统一的认识,更缺乏严密的论证。大多数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也是仓促上马,课程的设置多是依据所在院系原有的师资情况而定。也有学者认为,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一定需要全国一致的课程设置,可以从开办高校自身的特色出发,通过实践得到不同特色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办学的经验,这能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目前,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院校大致可以分为艺术类院校、财经类院校、政法类院校以及综合院校、理工院校和师范院校。其中,艺术类院校多以经纪人、艺术管理和院团管理为其特色;财经类院校多以文化产业经济、金融管理为其特色;政法类院校多以政策与法律问题和版权法为其特色。后三类院校的情况较为近似,特色不足的问题也比较一致。但总的看来,如果课程设置差异性太大是不利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如果课程设置完全不同,无论科研项目的涵盖范围,学术评价的标准都会遇到很大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如果所学内容没有共通性,社会对于该专业的认同度会大为下降,学生就业也就成了问题,跨学校考研升学也会有障碍。所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必须有几门必开的核心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大众文化研究、文化管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法规与政策、文化市场营销和传播学。无论哪一类的院校都应该在这八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建设自己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二、课程设置实例

如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安排。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关的课程被分为了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特色课三个部分。

全文阅读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中学本土音乐课程建设

摘要:将人类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引入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目的在于以人为中心来研究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发挥教育行为的功能来提升人创造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最终促进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当前社会发展的现代性带来了文化的多元性,本土文化的优势遭受着有史以来更为严重的冲击。本土音乐作为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受到冷落和有被现代音乐吞噬的可能性的境遇。如何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中学阶段将本土音乐融入到中学音乐课程教学体系中去,让每位学生能知晓并接受本土音乐,感知本土音乐的文化魅力,充分利用好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获得与现代音乐相当或者甚至高于现代音乐的审美取向,是当下职能部门、学校、教师需要认识并重视的教学改革方向。

关键词:音乐课程 本土音乐 教育功能 文化传承 教育人类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在前言中指出:(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该《课标》明确了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程的开设具有审美意义,且能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课标》还就义务教育阶段开设音乐课程进行了论述,其中还指出了音乐课程具有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中学阶段是人的生理和心理逐渐趋向于成熟的阶段,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养成的阶段。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既可以寓教于乐,又使人能从中习得知识,体会文化。因而,当务之急就是在中学阶段进行音乐课程的本土化建设。

要做好中学本土音乐课程建设,首要的是清楚的认识到人与文化、教育与文化、人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洋务运动以降,中国有许多有识之士吸收西方优秀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开展各类的教学活动。京师大学堂的设立、学堂乐歌的开设都是实证。前人诸多努力的一个主要目的是采用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模式来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人类学科的建设不断发展,将教育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论的开辟,给我国教育教学研究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也是当前中国教育研究领域最为科学、全面的理论和方法。因而,本文就中学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的价值,通过教学人类学的视角加以阐释,并提出此类课程建设的相应举措。

一、教育人类学的视野

人类学是研究人的学科。该学科的产生一直有着多源化的说法。康德认为人类学源于对宗教文化的研究;摩尔根的研究实践表明人类学源于对古代社会的研究。之后的进化论派、传播论派纷纷为人类学的研究确立自身的理论和方法。直到马凌诺夫斯基和布朗的实证派诞生,才为人类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做了科学的定位。通过田野调查获取实证是马氏和布氏所倡导并躬行之的方法。人类学这一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给予该学科之后的分化做了铺垫。近代产生的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教育人类学、音乐人类学等,都是人类学这一大分支中分化出来的子学科。

早在18世纪后期,“人类学之父”康德在《论教育》中提出了游戏论的学说,并从中强调了教育的四大功能,即身体的锤炼、道德的培养、娴熟于技能和开发人的智力。①康德这一论断阐明了人与教育的关系,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成人,教育是不可缺的,人是教育的结果;而反过来,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能教育人。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一个社会把它的文化传统一代代传递下去的进程,就一个时期、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一个文化,有时是就一个国家与社会制度而言,教育的目的是要把文化的主旨灌输给儿童,从而渐渐使他们成为社会中正常的成员。②人类学家的这一观点是就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而言的,也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那么,紧接着人与文化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是人得以维系的主要生存活动。人类经历了野蛮、蒙昧和文明三个阶段后,形成了家庭、社会、国家三大族群关系,同时也产生了人类共同的意识形态――文化。因而,人在劳动中不仅创造了自己、创造了社会,也创造人类自己的文化。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深深地陷于他们自己的文化之中。③所以,对人与文化、教育与文化、人与教育之间关系的清楚认识,是教育人类学之一学科产生的基础。将人类学的研究与教育相结合,通过教育来传播人类的文明又是人类学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教育人类学是关注教育、指导教育教学活动、提升教育品质的理论和方法,更是全方位研究教育的一种文化视野。

二、中学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的价值

全文阅读

省属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类公选课的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尝试

摘要:人文社科类公选课是目前众多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茶文化是课程体系建设中的一门重要选修课,其在增加学生茶学知识的同时,更具有开拓学生眼界和心胸、培养良好品行和优雅情趣的独特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省属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类公选课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本文以广东海洋大学近年来茶文化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从学生状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评方式等角度对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改革尝试。

关键词:省属普通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改革尝试

1.背景

中国高等教育在改革进程中面临着实用主义造成的困扰。一方面,大众教育的发展趋势促使各高校扩大招生规模,造成学生文化素质客观上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不少学生重理轻文,在学习应用技术的同时,忽略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缺少对艺术的感悟和审美能力,致使人文学科有越来越边缘化的趋势。与此同时,高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为浮躁,丧失了对知识的兴趣[1-3]。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因此,开设人文社科类公选课,以通识教育的办学模式对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类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当务之急。

茶文化是人类在认识和利用茶的实践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称[4]。茶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是追求一种从容、宁静的心理状态,学会从普通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品味和鉴赏美,这与现代教育的人文要求不谋而合。因而近几年来各地茶文化发展很快,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也纷纷将茶文化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到教学中来[5-7]。

《茶文化》是一门面向我校全校大学生开设的公共任选课,已有多年的开课实践。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基本目的使学生充分了解茶的起源与传播、茶区分布、茶叶加工及分类的基本原理、茶的营养与保健功能、茶的选购与品质评定方法、科学饮茶的方法与客来敬茶的礼仪及各种茶俗文化。同时,在课程教学中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开拓学生眼界和心胸、培养良好品行和优雅情趣,目前基本成效已初见端倪。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目标,现对我校茶文化的教学现状进行初步总结分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不足之处,以期为进一步的改革指明方向,同时为其他教学型省属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

2. 教学现状分析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