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论文论文

化学论文论文范文精选

化学论文论文范文第1篇

视觉文化研究课程带有学科的交叉性特点,这也是符合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发展潮流的。因为目前的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即学科内部的专业划分过细,有的甚至在本专业内部也要划分出几个部分、阶段,并且各个专业恪守自己的研究领域而不愿涉足到其他相关专业领域。这样做的结果,尽管可以把自己分内的专业问题研究得深入细致,但时间一长,极容易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导致视野狭窄而缺少宏观的见识。为了打破这种专业与学科的壁垒,国际教育界推出了一系列新兴的课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跨学科、跨专业,主张在一门课程中运用多门类知识来研究、解决问题。就文科而言,文化研究与视觉文化研究课程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具体来说,视觉文化研究课程的跨学科、跨专业特点表现在:它是以研究问题为核心,这些问题一般不是关于所学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而是当下现实社会出现的文化热点、文化事件,力求让学生学会运用多学科、多专业知识来透析、解决现实问题,也就是强调理论的实际运用。这一点就与传统授课方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这正如罗兰•巴特所指出的:“要从事交叉学科性的工作,确定一个科目(一个主题)并围绕着它设置两到三门科学,然而这还不够。交叉学科性的研究关键在于创造一个新的对象,这个对象不属于任何一门学科。”由于这种交叉性的特点,解读这些纷繁复杂的视觉文化现象与事件则需要借助诸种理论,如社会学、语言学、哲学、美学、人类学、心理学、生理学、复杂性科学等,就中文系学生的知识储备来说似乎很难承担起这一学科的学习任务。然而答案竟然是可以,因为他们所学过的文学理论知识就能胜任,这样的回答会使人感觉很困惑,为什么文学理论能够承当起阐释当下视觉文化现象的任务呢?

2.这是首先要给学生解释清楚的问题

概而言之,今天的文学理论已经不同于传统的文学理论,它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往传统的文学理论基本局限在文学的范围之内,基本问题是研究文学内部的发生、发展规律,如文学本质论、创作论、文学批评等,即便承认文学与社会存在紧密的关联,但主要还是从文学的角度来阐释社会背景对作家、作品的影响。而当下的文学理论由于受二十世纪西方文化思潮的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向的双重影响,吸收进大量的非文学方面的理论,把符号学、社会学、语言学、哲学、美学、人类学、心理学、生理学、复杂性科学等学科知识统统吸收进来,使得文学理论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学自身的领域,在向后现代社会迈进的途中,文学理论就如文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所起的作用一样,远远跃出自己的范围领域,积极参与社会的文化表意实践,把“文学场”置换成“文化场”,从而发挥其过去不可能发挥的作用。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理论呈现出跨学科、跨文化的多元格局特征,研究对象几乎包含整个社会文化现象、文化事件的热点问题,在东西方世界的影响十分普遍。文学理论甚至有时被简称为理论,其含义即指其作用的广泛性。具体而言,当代文学理论的前沿部分主要包含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后殖民批评、后精神分析学、后现代主义文论、符号学批评、审美人类学、文化研究理论等,这些理论如何在视觉文化对象上灵活运用呢?这是视觉文化研究课程中最核心的问题。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是选择一些当代社会的经典个案来进行阐释分析,让学生注意什么样的个案应该用什么相关理论来解释,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举例来说,在分析《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罗拉快跑》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电影时,可引导学生回忆文学理论课程中关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理论的内容部分,并加以适当补充,进而介绍什么是后现代艺术,它的特点有哪些,与现代主义艺术、传统艺术的区别,后现代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哪些等。这样学习之后,学生不但对后现代艺术与理论有了基本的认识,而且还把现代主义、传统艺术都联系起来,对整个艺术史都有一个初步的把握,扩展了知识量。在介绍摄影与绘画的区别时,可以运用德国理论家本雅明的“灵韵”理论来讲解从手工业到机械大工业的时代变化,进而带来绘画艺术的衰落与摄影艺术的兴起。也可以运用罗兰•巴特的神话学理论来解析一张黑人少年向法国国旗敬礼照片的深层含义,白人殖民主义对殖民地人民心理的影响可以从这张照片见出。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讲授,比如在阐释大家都关心的时尚潮流文化现象时,围绕时尚与认同这一主题,来分析中产阶级的小资情调,并以村上春树作品的流行现象为个案,详细解读中产阶级的形成条件,及其在观念、行为、物质以及生活方式上所具有的特征,使学生对未来可能的生活状态有一个预先的理解。由于一个成熟的消费社会将是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而中产阶级又是指有文化修养,受过高等教育,至少掌握一门外语,经济独立的社会群体,他们是城市人群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品质,都市化的浪漫情调都会对城市中的其他群体产生广泛的影响,又因为中产阶级的主要来源就是大学生,他们代表着未来与希望,所以讨论时尚、认同、小资情调这些问题对大学生们是十分必要的,能够使他们明确人生观与世界观。在对此类问题解读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是齐美尔、波德里亚、罗兰•巴特等人的消费社会理论。

3.再以大学生普遍爱穿的牛仔裤流行风为例

化学论文论文范文第2篇

通过变异维度创设学习空间,使预想的学习内容顺利转化为实践的学习内容和经验的学习内容。”这种承认并尊重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核心地位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把学生看做有独立思考和沟通能力的课堂主体,在强化知识内在关联性意识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经验方式和前知识对于目标新知识学习的潜在影响,最终引导学生建构更加客观和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当前西方文化教学中往往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并没有经过对事物差异性的辨析,排除非本质因素影响,真正掌握本质特征,而是通过简单的重复强化来建立概念。”变异理论明确指出知识的建构要以学习者的经验心理结构和已掌握的信息为基础,充分体现了学习的关联性,主动性和社会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向学生介绍概念的定义,而没有呈现这个概念的正反例,学生往往只学会了死记硬背,而无法真正掌握概念的关键属性。”因此,教师能够有效列举正反例是建立在对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深入考察和全面掌握的基础上的。

2以学生前知识为出发点的教学安排

变异教学理论强调,“为了领会事物的本质特征,就必须注意它与其他事物有何差异。要注意到该事物在哪个方面与其他事物不同,在差异的比较过程中,逐渐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在教学策略上,变异理论指出,‘分离-变异-对比’的教学操作模式正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理解事物的关键。”这种以变异、对比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明确目标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对于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结构进行细致考察,然后客观筛选和提取学生前知识中,能够有效构成目标学习内容正反例的知识信息,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关键属性的差异对比,深入理解和掌握目标教学内容的本质内涵。基于教学实践并结合对于这一科学教学理念的反思,笔者对于如何将上述操作模式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步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总结如下。

2.1分离基督教文化的关键属性

首先,基督教文化知识体系是庞大而繁杂的,有效分离出这一文化知识体系中的关键属性能够“化解知识难度,揭示知识的内在道理,使庞大数量的知识呈现出清晰而严密的内在联系结构,又能使结构复杂的知识体系清晰化,简约化。”基督教文化中的关键属性主要包括神论,人论,救赎论和末世论,而基督教对于人性的观点即是这四个基本教义的基础也是其联系纽带。“作为一种善恶两重的人性思想,基督教的人性论对西方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今天的人类生活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学习和掌握基督教的人性论是把握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精髓的一把钥匙。由此可见,在基督教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人性论这一关键属性与其它次要属性区别并分离开来,并将其作为基督教文化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

2.2对关键属性进行变异

其次,对关键属性进行变异,即在学生已有的文化知识体系中寻求能够区分人性论这一关键属性的相关信息。“在变异理论看来,不经历可替换的事例就不可能掌握任何一样东西。”显然,“人性”是一个具有理解难度的抽象概念,但是对于熟悉儒家思想的中国学生而言,他们对于儒家思想中的人性论也并不陌生。“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一般认同传统的儒家伦理意识模式并加以承继。”儒家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主导价值观。“著名的美学大师李泽厚先生曾在《中国思想史论》中阐明‘由孔子创立的这一套文化思想在漫长的中国社会中,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在广大人民的观念,行为,风俗,信仰,思维方式,情感状态……之中。”而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论“如所周知,至少可以归结为四种:性无善恶论,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其中对中华民族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孟子提出的性善论。《三字经》开篇即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妇孺皆知的经典。与儒家文化人性本善论相反,基督教文化人性本恶观又被称为“原罪”的观点,指的是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的堕落随着生殖行为传给子孙后代,成为人类各种罪恶的根源,代代相传,绵延不绝。它与“人之初,性本善”的论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迥然不同又互为变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所熟悉的“人之初,性本善”这一观点为引子,循序渐进地引出基督教文化中“人之初,性本恶”的论点,这既能在对立观点的碰撞中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能迅速开启学生对于“人性”这一概念的记忆与思考,启发学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去重新审视自身已有的对“人性”的理解和判断。

2.3运用变异的反例展开对比

最后,将基督教文化人性本恶观与儒家文化人性本善论,从理论基础和社会意义以及理论局限性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入的比较,以引导学生形成对于不同文化知识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并构建自身更加完善的文化知识系统。具体来说,在提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的同时,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索和发掘这两种论断产生的不同理论前提和基础。孟子提出的人性本善论的理论前提是人作为特殊动物群体的本质,它是从社会伦理角度出发做出的判断;而基督教人性恶的观点是以人作为上帝创造物的本质为前提,从宗教历史渊源角度得出的结论。这种承认并畏惧“原罪”的观点也促进了西方社会对于法律的推崇、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和政府权利的制衡。与此相反,儒家文化人性本善观反映了对人性和人生积极的态度,它塑造了以‘善养浩然之气’的圣人贤人为代表的理想人格也维护了人的尊严。但是性善论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它往往只是强调贤人政治和道德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社会法制体制建设的重要性。对于两种文化不同人性观进行对比是学生深化“人性”概念的理解、拓宽文化视野、完善文化知识结构体系的过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运用变异理论的课堂在帮助学生学习上更为有效。”

3结语

化学论文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学他化 文学非文学 文学反文学 文学化文学

〔中图分类号〕I01;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8)06-0005-09

文学他化,是文学非文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文学是己非己的复杂原因。这样一个命题,说起来简单,但是展开来看,立即会进入悖论推理――文学非文学,文学反文学,文学化文学。这三个悖论揭示出一串危机重重的话题:文学蘖生,文学蜕变,文学消亡。当然,这三个悖论中也包含着一种全新的文学观念,诸如文学潜移,文学辟合,文学默化。为了论述的方便,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处于三悖论征候群中的文学他化问题,它们是文学思想的悖论式推理,文学自身的悖论性生发,文学跨界的悖论化去留。

一、文学非文学:文学思想的悖论式推理

文学非文学是文学他化的前提和基础。这个命题揭示了一个比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审美才情、文学是一定上层建筑之上的特殊意识形态等定义远要深邃的思想。

文学非文学是不言而喻的悖论,但也是颇为实在的常情。神话对于创造神话的族群而言,那是对神性神秘的崇拜,对万物有灵的敬畏,但是后人特别是今人,却把它当作最美的文学,甚至称之为“文学的母胎”。《诗经》自然是先民的歌唱,无疑是文学,但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文学文本,在其收集、删改、编纂的大手笔――孔丘那里,整改的目的却在于“兴观群怨”,在于“思无邪”,在于外交辞令的需求,所谓“不学诗,无以言”。《离骚》、《天问》当然是文学之瑰宝,而且是有诗人姓名的骚体诗歌,但是作者并没有从今天我们理解的文学意义上看待文学和创作文学,而是质疑自古以来的不解,抒发饱受各种压抑的幽愤。司马迁的《太史公书》有“无韵之《离骚》”的美称,而作者本意则是“史家之绝唱”,即师法周孔,究天人通古今成一家之言。魏文帝的《典论・论文》是推崇文学的“皇上”御笔,然而“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本质上却在于政治考量。《文心雕龙》一向被视为文学自觉的鸿篇巨制,倘若透彻地解析刘勰的深衷,则明了其原道前提的预设和文体丛林的擘画,即原本是文学神思的还原,是诗性智慧的别裁,换言之,作者真正表达的是文学悖论:文学是文学,同时还有文学非文学。

文学非文学,不仅中国古代的文学如此,外国古代文学亦然。古埃及的《亡灵书》,古印度的《原人歌》、《奥义书》,犹太先祖的《圣经・旧约》和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它们都是以别的原因问世,今人理解的文学不是创作者和传唱者的本意。当今文学之所“是”,出自近现代西方文化的变迁。西方语言中的文学(Littérature)一词,本意是指把隐蔽的东西显出来。发轫于文艺复兴的西方文教运动,本质上也是要把各种潜在能量挖掘出来的开显过程。近600多年来西方的学科越分越细,西方的文学越来越露:显露自然,显露性情,显露基础,显露阶级,显露“三我”,显露结构,显露肉体……。这样的文学观,比起古人所谓才不可尽露,势不可尽使的思想真是一种现代性的背道而驰。尽管如此,显露性和科别性强烈的文学并不就是其自身所鼓吹的那样独其所是,它实际上仍然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虽然所有现代文学的辩护士给文学下定义时,无不把内容和形式统一,将文学与本体整合,举例来讲,文学是人学、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文学是审美活动门类……,然而,诸如此类的界定本身已经暴露文学很难就是这样的文学。因为作为谓语和表语的后半句并不能与前面的主语完全同一,更何况举不胜举的定义相互冲突,都有与非己者大相径庭的论据。

近几十年来,文学是文学――文学自性――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文学的“是”字流派竭力申述文学的纯洁,维护文学的种性,倡导文学性的理论家们为之不懈奋斗。另一方面,文学的“非”字群体历数文学的“不是”,揭示着文学的去脉,后现代主义的文学理论家们大都是非字号的杀手。需要肯定的是两大流派的历史贡献。开发文学之是文学者,其实践活动和理论事业殊堪珍贵,因为这种努力为人类提供了那么一个审美的品种。问题在于所有文学自足和自立的论证都是顾此失彼的言说,尤其重要的是,任何一个文学是文学的定义,都没有将文学的否定性命题涵括进来,因而,所谓自圆其说实际上并未在逻辑的自反悖论中得到圆赅。解构文学之非文学者,不仅有首食螃蟹的勇气,而且有解析文学弊端的敏锐和另辟蹊径的胆略,但是砸锅卖铁绝非理论工作者的价值取向,在文学研究问题上更需要披沙拣金的吸纳。文学是文学的思想亟待改造,文学并非文学的意蕴也亟待开发。

笔者提出的文学非文学主张,不是提出一个与是―非两派调和性的命题,而是对文学及其生存韵律的深层次概括,目的是为了统筹兼顾文学研究的基本环节,给面临自然、人文、科技全球化和太空开放的文学寻找安身立命的基石。笔者近10多年发表的《文学根器解》、《文学隐秀论》、《文学归藏论》、《文学归潜论》、《文学归化论》、《辟文学刍议》、《论人文学术还家――兼释文史哲互根》等文章,都是以文学非文学的命题作为纲领,在更宏大的学术境域中逐一展开论述。本文讨论的文学他化论,就是文学非文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向度。质言之,阐发文学非文学的悖论命题,不仅是为了捕捉有史以来文学的是非两面,而且力求吻合文学及其理论变革的大势所趋,对于身处地球村文明和面对太空化生存的文学来说,应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文学非文学好比一个人的是己非己。从生物学的范畴来讲,他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细胞体系,每时每刻是自己又不是自己。其成长过程披露出了个体的自立自足自强,他就是他,而在生物获得性遗传之种属禀性方面他又不是他,他是获得性遗传。他不断吸收的营养成分当然不是自己,充其量慢慢成为自己。他的生老病死展示了一个生命的他化过程。文学亦然。祖上的基因经过了若干次阴错阳差的耦合,在“这个”时段方才成了一个自己。在成己之时,它有了排异的自我感觉,于是它真以为“我是独我”。作为人文现象的文学,从其进入社会和历史之时,它是在成为它之自我,然而这个它之我,是许许多多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及历史机遇促成的我,任何一个必要的还原,都意味着我不是我,我是其他事物的合成型共在。在心理学和精神现象学方面,混乱的天光云影时刻都在文学的思想意识中聚合分散,潜意识、下意识、无意识、有意识,共同组成了一个我的集合体,即自我非我。非我成全了自我,自我超越着非我,自我与非我一起演奏着我是我与我非我。因而,文学之我首先就不是我――这许许多多的非我原本不是我,只是经历了一次次的分流与偶缘,让文学之我有了那么一个出头之日,让作为自我出现的潜在的非我之我在此刻之我中获得一次绚丽多彩的绽放。

文学非文学的命题也包含着对文学主体和本体的变位思考。说文学非文学,等于说文学之主体非主体,本体非本体。一个文本,一种文体,一种文学乃至整个文学,在积聚生发成分和酝酿潜在力量的过程中,呈显为非本体或前本体状态。当它们崭露头角乃至自成一体之时,便有了人们习惯上所讲的文学的本体。当它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保护思想诉诸文字并形成体制之时,就有了本体的主体及其意识。文学的有些类型相对早熟,如诗歌、散文、悲喜剧,文学作为文化整体中的一个独立的门类,则是近代以来西方学术统绪和教育体制的产物。在文学方面追求本体和主体及其意识的文化现象,是启蒙运动思想文化的一种产品。文学主体,不论是作家一己,还是其所代表的那个利益阶层和兴趣群体,是人文与自然的合力在一定历史时段的绽放。这种特定的绽放也是时代精神的一种体现,其绽放面遮蔽了促使绽放的合力,压抑和疏离着不合时宜的反合力。绽放面无论怎样灿烂辉煌也不能抹杀或消除非绽放方面和反合力的真实存在,更不能永远否定和阻止后者的待机而起。而且文学主体的形成和绽放,决不意味着这种主体性可以逃脱自身向非文学异在的转渡和向非文学母体的回归。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从西方近代哲学的意义上讲,文学非文学是一个二律背反问题。康德关于客体围绕主体转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实际上为主体张目,而他的物自体之不可知论,又为主体鞭长莫及的事物留白。这样的思想与其无功利而愉悦的审美理论,都对文学的是己非己留下了拓展思路的可能。黑格尔将文学理念看作精神现象上升运动中的一个环节,他抓住了文学与精神长河的总体性关系,为理解文学非文学现象揭示了一条博大精深的精神之川。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思想以及“按美的规律创造”的观点,为文学的本体起源说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他的历史唯物主义又为文学的异体起源论找到了有力的根据。1979年笔者曾详细阐发过马克思关于文艺的本体―异体起源思想和自律―他律张力体式的理论价值,这个思想对今天开发文学非文学仍然很有启发意义。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领域的开启,为文学非文学的理论发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注脚。卢卡奇通过整合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哲学及文艺理论思想,提出了对审美主体和本体问题的新的解读,遗憾的是文学非文学、主体非主体、本体非本体的辩证关系并没有进入他的视野。雅各布森、托多洛夫、热奈特等人深入探讨了形式主义的文学特征,他们对文学性偏取偏断的研究,对我们全面地把握文学现象有正反两方面的启迪。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将尼采反文明包括反文学的思想推到了极端,构成了关于文学研究的新的挑战。笔者关于文学非文学的钻研,既是对古今中外文学基本原理的反思,也是对后现代主义反文学倾向的一种积极的回应和突破性的尝试。

古今中外的理论家,关于文学的思想不外乎两个大端,一是从文学的所谓内在的必然联系方面为文学寻找存在的理由,一是从文学与某种外在事物的关系方面说明文学的寄生或受制原因。前者大都阐发的是文学的文学性,后者主要论证的是文学的他律问题。就理论上的完整性和逻辑上的统一性而言,上述两大趋势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历史性贡献。可是当我们一旦从任何一方的对立面审视,各方的优点和缺点又呈现出矛盾的甚至是敌对的现象。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一种自体系症状,该症状的特点集中表现在自封闭和排他性两个方面。治疗自封闭和排他性都需要开放性的心态和开放性的眼光。过去我们经常强调,一个理论家或一个学者应该兼容并包,现在看来兼容并包还是有局限性的。兼与包的唯一出发点就是我主体立场。在学术上我主体式的兼包已经难能可贵,但是绝非上乘,最高的境界应该是我非我的通化。我非我,是说我既是我,同时我又不是我――我是我,我兼容并包,海纳百川;我非我,我虚己他化,生能舍己。文学非文学就是我非我的思想的具体运用,文学他化论则是文学非文学的他向思考。换言之,文学他化论是文学非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阐发文学非文学他化向度的关键步骤,也是疏通上述两个文学思想大端的能动环节。

文学他化,他的出现举足轻重。他是谁?他是你我之外的第三者。他和你我一样,都有可能是平衡性或否定性的一极,非常关键的是后者。即便是一个坏的因素,他的参照性、牵制性和调节性作用不可或缺。因他的出现,我与你或我与对象,或你与对象的关系在格局上发生了变化。人类天性排他,这既是人的动物性遗传使然,也是人的前人性或曰非人性作祟。由于他者的投光和在场(哪怕不在场),你我之间的各种关系都有了新的调整。真实的味道在“品”字三口中形成,公平的关系在“众”相多人中建立,“”和的氛围在戮力齐心中酝酿。真正的公正和相对的公正,只有在打破二人结构时才有可能形成。文学中最强大的作用力是我的活动,在许多情况下,你是我作用磁场的附件,他是我叙事方式的道具,但是当他作为叙事中心,作为我和你都必须参考、敬畏和成全的一个重要存在之时,作为我主体从事文学活动的制约性尺度之时,不仅我和你因之无法一厢情愿地独占鳌头,而且我与你之间锱铢必较的争斗和心照不宣的默契也随之打破。不论是诗歌,还是小说,考虑到他者的作品比你我之间的二人转更接近真理和正义,更具有文学所要求的艺术性和复合性。他是源头的活水,是你我的见证,是真理性的一个活性因子,是文学“是文学”而又“非文学”的可自由可公度的新生面。而文学也正是因为能够他化,才不致陷入自我封闭的象牙塔或死胡同。

西方的辩证法认为,一个事物每时每刻是自己但又不是自己,文学非文学的现象与这一条生成非生成的原理一脉相承。古印度的佛学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文学非文学的悖论与释教色空观的变位洞察相互印证。中国古老的智慧很重视有无相化的圆通思想,文学非文学揭橥的正是这一化感通变的要诀。过去我们讲中外思想方法都是为了高扬某种特定的主体或本体学说,于是举凡讲为是之道便备受赞扬,一旦涉及非是之处,立刻有犯忌之嫌。实际上是与非是,原本都是一个事物的不同侧面。彼此与非彼此,各方与非各方,互为资质,互为现象。人们强调某一方面当然不无道理,但是忽略其他方面必然破坏了道理。文学非文学,这个命题正是为了纠正过去一边倒的文学观,开放的是文学的门户,阐发的是一个完整的文学命题:文学是―非的相互涵养。

二、文学反文学:文学自身的悖论性生发

文学反文学是文学他化的对抗形态。这种对抗不是文学生发的唯一规律,但却是文学司空见惯的现象,是文学必然经历的宿命。文学自反,其不可思议的背后,有着文学悖论生发的奥秘。

文学反文学,表现在文学体式间的对举和替换。这是人们熟视无睹的秘密。文学样态从来就是在递相抵消中代谢,抵消式代谢既是吸纳,也是排除,既是对举,也是替换。《周易》与《山海经》都有神话,但脉络不同,前者传自黄帝周孔,后者源于炎帝蚩尤。华夏远古神话之间的抗衡和分流于此见出端倪。我们还可以对诗歌体式做一个更为“原诗”的追溯。原始部落单音节的重复性呼叫,是单韵语的破天荒,或可称“一言诗”的滥觞,于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无言诗”遂成过去。二言诗萌发,“一言诗”逐渐隐匿。三言诗产生,二言诗随之潜转。四言诗发祥,三言诗走向式微。五言诗走俏,四言诗落架过气。七言诗辉煌,五言诗一度低靡。宋词元曲迥异于唐诗。近代以来的新诗歌,又掀起了与古旧诗词激烈的抗争运动。时至今日,各类诗歌此消彼涨,不时有上述某个体裁的诗作冒尖。从总体上看,潮起潮落,无非是把诗歌反诗歌的内在矛盾演绎到了微妙的程度。散文亦然。早期的散文以原典和史传见长,而原典和史传大都从审美传情得益,但同样因为情美性征招嫌。情美最终让散文成为文学散文,情美也使散文成为破坏自身质朴气质的精神鸦片。形式华贵莫过于骈文,诗体文综的考究在骈文中登峰造极。此类文学固然很美,但是文思和诗情也由之带上了非同一般的镣铐。变文、传奇、话本、小说、戏曲……,所有这些个文学样式,不但递相掏腾,后来居上,而且貌似发扬性的传承,实则牺牲式的兴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继承与创新其实是遮蔽与别裁,移植与改造包含着抵消与取代。文学性从非文学的文史典籍逸出,文学性给文史典籍点上了美人痣;文学性在不同的题材中招降纳叛,文学性也给文学自身以俄底浦斯式的戕害。

文学反文学,表现为后发文学对前在文学的逆转。逆转是后起文学对前此文学的回流性反拨和逆向性平衡,这一现象常常从突破典制方面披露出来。出土殷商甲骨文古歌神性浓郁,《四方风》① 和《今日雨》② 将读者引入一个天人沟通的世界,而《周易》中保留的歌谣则人性味凸显,人神地位的明显变化,透露出商周相反的文化价值取向。后者对前者的逆转,是人性诗对神性诗的反弹,也是禀命造化的本原诗与人性诉求的才情诗相互之间的切磋和逆向性平衡。这就是我所说的文学反文学。《诗经》也是一个范例。这部经典扼杀了什么?沿着孔子单行道,远古大量的前文学、亚文学、准文学遗产为之深埋大葬,甚至永远泯灭,而符合克己复礼尺度的仁义诗则被保留下来。这是另一种特点的逆转――狭隘的诗学取舍。将《诗经》与《周易》古歌相比,在孔子筛选和删改后的诗集中,看不到大气磅礴的诗作,也看不到感情奔放的歌谣,而《周易》留给我们的68首古歌,则气势博大,意境深远,思想相当解放。将《荷马史诗》与《诗经》相比,前者那种人鬼天龙兼收并蓄的恢弘,留给后人的信息远比后者丰富。如果让孔子删改《周易》,或者让古希腊也出一个孔子去整编《荷马史诗》,有多少上古的精神资源能够保留下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圣人出而文学残,《诗经》成而古歌湮。毋庸讳言,在《诗经》是诗经的方面来讲,孔子做了一件有典制意义的工作,他为中国开拓了兴观群怨的节情伦理诗论,但是从文学反文学的他化思想而言,其中庸式的礼化诗学既窒息了远古诗声,也扼杀了春秋的诗歌种苗。孟子所谓“王者之迹息而诗亡”只是找出了春秋诗歌式微的一个原因,他没有意识到也不愿接受另一个事实,即孔子式《诗经》典制化的片面取舍,由之造成的缺憾深远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诗学创造精神。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先秦就有过对孔子诗教非典制化抗争的逆转。群体化的逆转有庄子一脉,非群体化的逆转有屈子个案。庄子和屈原都不属北方文化范围,尤其不是儒家系统,南方文化让儒教的蔓延遇到了强劲的对手。庄周凤歌笑孔丘,屈平楚辞震《诗经》。文学庄子的伟大,不仅在于他最懂得文学非文学,而且在于他很擅长文学反文学,特别在于他极其通晓文学化文学。庄子谈哲理于方外,荒诞谬悠一任自然,文学非文学于斯为盛;庄子寓庄重于诙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文学反文学臻于上乘;庄子崇大道而积虚,去己丧吾直逼天倪,就文学化文学而言,庄子是千古一人,庄子的门生及庄派后学在文学他化方面贡献卓著。屈原是另一位楚文化的代表,他敢爱敢恨,善死善生,融政治于骚体,冶学术于抒情,声调均异于风雅,是非颇谬于圣人,自铸伟词,别具神韵,这是让儒家以《诗经》为典制的文学说教瞠目结舌的创造。孔子儒教非常重视文化体制建设,几至无孔不入;庄子文学格外看好精神的自由舒展,可谓似庄却谐;屈原楚辞尤其凸显个性的充分张扬,堪称诗界绝唱。孔子是华夏儒家一派的诗学之王,诗学之王出而歌声歇;庄骚是中国先秦文学的翘楚,翘楚之风起而诗韵长。应该庆幸中国文学有逆转性的巨擘,舍此华夏诗学真成了孔府家酒。庄子和屈原对儒家诗教的逆转,都逐渐由个体性的抗争变为群体化的逆转。庄学和屈学对后世的影响都十分深远。庄子与屈原不啻华夏一族的两个异类,他们的逆转,使中国文学他化为之增色;庄子与屈原已经成为人类文学的瑰宝,他们的逆转,也让世界文学他化之星空日月闪亮。“庄骚两灵鬼,盘踞肝肠深”,这样的评价不仅是文学人龚自珍一己之体会,而应该看作是整个人类文学史的共鸣。

经过秦始皇的文化专制和汉武帝的思想钳害,文学反文学难乎为继。但是逆转典制的活动并未绝迹。所谓山高无碍白云飞,竹密何妨溪水流。逆转活动在隐姓埋名式地进行,《古诗十九首》和《孔雀东南飞》就是这样的文本,是非典制化的开放性篇章。它们是《诗经》的逆转,于诗思有反,于诗体有变,于主笔有隐,与贵贱有平,遮蔽了文本成为经典的痕迹,避开了诗作定格典范的强制,绽放了众语匿名喧哗的场面。正是由于它们的慷慨承担,才让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从中汲取到一种与诗学传统不同的意蕴。在那里,诗歌继屈原之后再次成了逆转主流文学的压轴之作,甚至再次凸显为文学反文学的攻玉之石。变态了的诗学风云在这里净化,逆转中的文学急流在这里缓冲。《古诗十九首》和《孔雀东南飞》没有留下作者、编者、润色者、甚至演唱者的姓名,这正好见出如是两种文本对儒家正统诗学典制的自觉不自觉的逆转。它们不像《诗经》,仅仅由一个大圣人一手定乾坤,也不像楚辞,靠一个落难的贵族诗人大笔成楷模,而是许多文人介入的创作,是许多艺人参与的演绎,许多编者经手的加工,许多读者转抄的传扬。它们不像《诗经》、楚辞那样被主流话语奉为圭臬,而是广大的读者群体共同成就了的千古不朽的传唱。《古诗十九首》和《孔雀东南飞》是无名的诗界奇葩,是实际在传的文运关捩,向前比较,它们是对华夏高古文学伦常化的矫正,向后推移,它们是对中国中古诗歌的风情化的洗练。在含蓄、空灵、亲切、自然、写意、恻隐等情趣和意蕴方面,我们可以说它们也是对此前文学反文学过激现象的平衡,是对隋唐两宋诗歌再次辉煌的预演。这两个文本是划时代的瑰宝,但也是中华民族悲辛的纪录。经过残酷而漫长的封建专制压迫,类似庄子和楚辞那样的宏构伟制已成为历史,在巨型叙述方面的文学他化式的创造有待来者。

在世界文化范围看,有一种极端性的文学他化现象,我们称之为文学逆反。文学逆反是比逆转远为激烈的文化剧变。这个话题将文学他化研究引入了断裂性他在的向度。文学逆反性的他化带有普遍的可探讨性,它不是一般所说的批判与继承或传承与创新,而是根本性的逆反,是彻底的改弦更张,用形象的语言概括,那是川谷陵替式的更换,是沧海桑田式的取代,是流沙浪丘式的覆压,是天塌地陷式的崩裂。古巴比伦文学、古埃及文学和古印度文学的中断,就是这种伴随文化断裂出现的文学断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前者颓败以至灭绝,后来者对前者采取了毁而代之的措施。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也曾经遭此厄运,中世纪的宗教文学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同样做了毫不留情的逆反性清洗。文艺复兴以来的近现代文学是对中世纪文学的逆反,有趣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在逆反中世纪文学的同时,还表现出对古希腊文学的回溯性逆转。印度的佛教文学逆反性地覆压了古印度文学,而它后来又被非佛教文学所取代。类似的逆反也发生在不改朝换代、不种族消亡的文化变革之际,后现代文学就是这样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后现代文学思潮是对近现代文学的逆反――传统的文学乃至文化被消解,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后性文学已不再是花样翻新的陌生化,而是把文学彻底地变成非文学。这种现象就是非常典型的文学反文学,也是文学他化的极端表现。

逆反是与逆转完全不同的他化现象。逆转是对前此文学的反拨、矫正、纠偏和更新,而逆反则是另起炉灶,改道易辙,不仅文学道路转折,而且文化性质改变,甚至人类审美及文化公理均遇到考验,或被践踏(如上古时代两河流域的文化更替),或被覆盖(如西方基督教典制对希腊文化的遮蔽),或被取代(如西方近代文化对中世纪宗教文化的变革),或被消解(如西方近几十年来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崛起)。逆反是对主流思想的抗争,是对传统文学的挑战,是审美趣味的改变,是不同文学潜能的释放,换言之,逆反将种族和人性押上了命运的审判台,把文学和文化逼进了精神的断裂带,把思想和理论推向了智慧的绝对点。从思想赓续和体式兴替背后的哲理来讲,逆转是一种反常近道,是一种典制更新,说到底仍然是一种严峻的“窝里争执”,充其量产生一种“导向转变”;逆反是两种命运的较量,是两个板块的对决,是两个天体的碰撞,一句话,是文学他化的一个极端问题:当不能或无法他化的他在袭来时,如何把握民族和文学的命运?这样的思考已经濒临善恶伦理与天命理念无法沟通的鸿沟天堑,那是另一篇文章讨论的话题。

在阐发文学反文学的体制大端之后,我们也不应忽略另一种形式的他化性逆动:文人相残。这是人们蓄意淡忘的事实。文学人士在相互比对中逞才,在争夺资源中较劲,这也是人之常情,文之常态。文学是个性之花,是文人们负才使气的舞台。相轻相争,有时适可相反相成,所谓磨合即此义。老子尚无,孔子履仁,虽然共美于春秋,毕竟心远而道反;孟子刚强,庄子自然,尽管同生于战国,终究志乖如参商。这可以称作文人相轻的磨合互补。但是一旦相轻过了头,那就是相诋、相谤、相倾、相轧,这就是我所说的相残。韩非遇李斯,同门且遭害。班固论屈原,异代犹排斥。司马迁被宫刑,不仅仅是一个汉武帝的暴虐,在本质上是满朝文武的合谋。三曹一家,乞命至于七步。三李异秉,受制有过六合。“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何止是孟浩然个人的感喟。“总为浮云能蔽日”,“不知何处是他乡”,应该看作是李白为所有落魄文人的悲歌。卢梭与伏尔泰都属于启蒙大师,前者独立特行,生悲死哀,后者城府深沉,尊崇享及后世,倾轧的天平何其失衡。乔治・桑好客名闻遐迩,仍然免不了波德莱尔等人的肆意攻击。索尔仁尼琴才华出众,决不向强权低头,然而他自己却不能容忍肖洛霍夫的天才英纵,曾诬陷后者“剽窃”。几十年后《静静的顿河》手稿重见天日,终于使后者所受之污辱得以昭雪。文人相轻的度不好把握,而且负才使气的文人们在日常磨合中往往失之偏颇。杜甫惜李白,称:“世人皆欲杀,我独怜其才。”诗圣一往情深,而诗仙则有“饭颗山头逢杜甫”的嘲弄。诗才如仙,尚且如此,凡夫俗子,谁能脱俗?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文学领域固然有惺惺相惜的美谈,也有肝胆相照的佳话,但居多的却是文人相轻的陋习,更可怕的则是尔虞我诈的倾轧。文人相轻往往出于趣味偏见或思想局限,虽然不利于乡愿式的交友,但是有助于学术上的争鸣;而尔虞我诈则属于人性恶欲,是盘踞在文学领域的毒蛇。数千年来,谋诗害命见于甥舅者不是孤立的事件,窃稿自美欺师灭祖者大有人在。中外文学史编纂者大都披沙拣金,串联的尽是佳话美谈,文人们比草莽匹夫远为卑鄙的一面则被淡化,被遮蔽。文人相残,文学自戕,这个话题绝非文学史的美玉微疵。韩非被害,屈平沉江,班固狱死,杨修遭戮,刘勰潦倒,李贺夭折,章学诚早逝,龚自珍暴毙,柔石惨遭杀害,鲁迅毕命英年,冯雪峰罹于文祸,老舍沉湖自尽,沈从文盛年辍笔……,与其说天妒其才,不如说人忌其能。百花丛中的污浊并不因姹紫嫣红漂白,学术史上的屠戮却由于刀尖笔利改写。真善美与假恶丑往往需要颠倒来看。历史如此,文学何尝不是如此?

文学反文学,这是对文学人根性的考验。根性即本根。本根在界,在界意味着有物混成,其功在酝酿,德在缘起。缘起是诸般因素成就一个事物。根性非童心,童心并不像李贽说的那样纯真。小儿尚有杀人者,儿童犯罪并非罕见现象。此处讲根性,旨在说明文学人在根本上是复杂的统一体,需要化感通变地自我改造。是物三分害,非己一段清。文学和文学人一样,也是复杂的矛盾体。文学是文学,有其是文学的局限和自蔽性的问题;文学反文学,也有其反文学的理由与漂移性的偏颇;而他化,则是突破是文学与反文学的连环扣,是防范文学腐败文学的净化池。当然,他化如果进入他制式的他在,则会陷入另一种独断。你我他的任何一种独制均非福音。你我难免偏至,但是他化,尤其是你我他相互的他化则是成人之美,是文学和反文学的矫正性辟合。文学的同流合体,是庸才。文学的与众不同,是创新。创新活动大都会离经叛道,至少是逆反行为。这里就涉及到文学伦理问题,同时涉及到文学宗派和流派的合理性问题。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文学自由问题,即不论内在还是外在,能容得他者和他在才是无为而有为的文学,能成全他者和吸纳他在才是出神入化的文学。提倡文学他化,其意义相当深远。

上述逆转性创新、逆反性取代和逞才性较劲,发生在文学自身,表现于文学的自覆自反,而其本质或深层则是文学内部和外部的他化。长期以来,人们只看到了文学是文学,即文学中的审美和谐、神思超迈与怡然可乐的一面,但却很少有人从理论上剖析文学反文学的内在机制。如果说文学是文学捍卫了文学的面子与尊严,那么文学反文学揭示的则是文学的尴尬和荒诞,即审丑矫枉,解放才情和被压制的创新。审美神思,张扬的是文学协调性道德的必要;审丑矫枉,凸显的是文学进取性伦理的艰险。进取与协调,两个方面都不可或缺,共同构成了文学的刚柔奇正,一起刷新着文学的隐秀去留。

三、文学化文学:文学跨界的悖论化去留

文学是跨界性生存的事物。因而关于文学的本体起源与异体起源的争论,从一开始就陷于偏执。本体起源说将文学的理据集中于文学性的成分,异体起源论把文学的根源归之于非文学的母胎。其实文学的悖论性命运与生俱来,文学的悖论化去留到底未改。(悖论化去留,不是指悖论的去留,而是指去留成为一种悖论。)跨界性生存,牵扯出文学的痛苦情感――文学不文学;悖论化去留,触及到文学的最大难题――文学化文学。文学是文学,而又同时化解文学。这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此处只阐发几个大的环节,它们是文学悖论化之出没、变耕和转渡。

文学化文学,是文学去留的一语双关。文学跨界去留包含着悖论化的出没。其出没的锁钥是辟合。笔者在《文心雕龙辟文学思想刍议》中指出,“辟”是一个多种义项对立分歧而又通转互补的字眼,辟文学或曰文学辟合,就是文学非文学最好的表达。有些文学离我们远去,但又时时让我们倾心萦怀。有些文学已经枯萎,却又在另一个时间韶华重现。有些文学销声匿迹,数千年之后突然莅临人间。有些文学曾经如过街老鼠,时过境迁又成为抢手的读物。有些文本长时间不算文学,换个角度分明又是经典文学。许多历史文本和当下作品,本身就在文学非文学之间辟合,时刻等待会心人慧眼识珠,等待有缘人打开封闭的关锁。悖论化出没的门户是圆通。打开关锁,还要登堂入室,开放门户,有待圆通曲致。圆通,才能在文学处看到非文学,在非文学中看到文学。《周易》、《圣经》绝非文学,然而衣被文学,胜似文学。老庄孔孟,均非文学,但是其耕播文学,又相当文学。二十四史,岂是文学,可是其渗入文学,且披露文学。为什么这些文本能与文学合,因为它们本身有圆通之道,因为阅读者有圆通之德,因为作者、文本、读者的去留变化中有圆通之数。悖论化出没的智慧是融会。融会是文学去留难题的真切的化解,因为辟合开其关卡,圆通入其门户,融会才能打成一片。融会之于文学非文学,是熔为一体的智慧。以融会的心智读文本,文学气脉油然而生;以融会的手法写春秋,春华秋实诗意盎然;以融会的气度解疆域,森严的壁垒实在可以消弭。融会本质上是超越美学的感性学通衢,感觉与理解的整合在其中酝酿;融会在精神上是突破诗学的文艺学缘构,文学与艺术的沟通从他在聚焦。辟合为文学的去留而守望,圆通为文学的去留而解蔽,融会为文学的去留而开化。在辟合、圆通、融会的理论方法中,文学的跨界已跨未跨,在疆非疆,有界无界;文学的来去浑然一体,来就是去,去就是来,悖论化的出没因之而获致升华性的化裁。

文学化文学,是文学去留的一体两面。文学跨界去留呈现为悖论化的变耕。变耕的间隔是语言,这是一个语言哲学和语言诗学的命题。人们通常把文学的变耕理解为社会环境和历史时代使然,具体讲,是政治主导和经济制约的结果。这样的理解当然有道理,文学变迁与此类原因息息相关。但是有没有某种因素是贯穿而又超越了这些牵制性的事物呢?有,那就是文学语言。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文学的去留,原本是语言的起承转合。各种社会历史的东西固然牵制语言,但是也要看到另一面,文学语言往往可以超越社会历史条件轰动世界。汲冢书和上博简,藏经洞古卷的出世和敦煌学在东西方的崛起,虽说是由偶然的机遇而出入尘世,但是作为语言的艺术却可以入地千年而出世万里,行藏诡异,跨越地域,将语言的艺术尽情地舒卷。文学是语言气脉的涵养。从无到有的创制是语言花朵的开显,从有到无的隐匿是语言根须的潜藏,语言文本间的移译是语言品种的杂交,文体间的消涨是语言艺术的轮作,文学人的盛衰是语言境遇的顺逆,文学上的休耕是语言气脉的养生。这些层面,一向为许多文学史家和文学理论家忽略。

如果说变耕的间隔是语言,那么变耕的牵挂则是他者。文学的精耕细作逐渐使文学人士陷入自我封闭的处境,文学的持续单植最终让文学园地变成萎靡不振的花坛。文学的套耕间作必然为各类品种留下与邻为善的余地,文学的轮耕休耕自然使文学生态成为郁郁葱葱的植被。这样的间隔不难理解,因为物一无文,和实生物,民胞物与,文学亦然。前人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全面的说法应该是“一代集百代之大成”。一文有多文的涵养,一生有千秋的关爱。文学间隔是对同类质朴的温情,文学变耕是对他者深沉的挚爱。在这种意义上,让过气的文艺品种潜伏蛰眠未必不是好事,刻意花大代价挽救濒危文化似应适可而止。一个文化或文艺种类寿终正寝,正如一家人的祖先与世长辞,有句话叫“入土为安”。不要因为后人们今天有钱有势了,一定要起先人于不封不树的坟茔,为他们重修祖祠,再造金棺。真正的孝子贤孙应该是继承前辈的优良精神,努力创新,再造辉煌。这才是不愧先人爱后人的光宗耀祖。变耕的间隔要讲的便是文学艺术上的一个朴素的道理:对他者实在的亲,真正的爱,愈是真爱大爱,愈是自然无痕。变耕的间隔,就是这样一种对他者由近及远,乃至无远弗届的爱。这就是文学非文学悖论的大爱境界。变耕的尺度是博大,“各领数百年”,是小年;“麻姑一去海生桑”,是中年;“碧海青天夜夜心”,是大年。摆弄文学也好,钻仰学术也罢,都要有甘于寂寞的心境,放得下自命不凡的身段,才有心事脚踏实地地耕播,展得开万古千秋的气概,或许能够勘破苦寂死灭的大关。如果一个人以大年的计算争朝夕而惜分秒,以永恒的追求继往古而开未来,即便出不了精品,也决不会生产文化垃圾。

文学化文学,是文学去留的一举两得。文学跨界去留披露出悖论化的转渡。其本能性的转渡是潜移。“断竹续竹”之歌,“举重劝力”之说,虽然有功利之嫌,总归是天性之吼。“诗亡而春秋作”,史盛而韵文伏,当然为理性驱使,也不乏松散本能。民谣之雅化,骈文之美致,律诗之严整,戏曲之程式,小说之跌宕,影视之遮诠,不惟社会历史变迁使然,也是文学资质的性之所至。野生动物的转场属于物种生存的自然选择,文学样态的兴递在于意识有无的合力推移。有意识开发是功利要求,无机心运作是潜移默化,文学的跨界去留正是在悖论化的演绎中转渡。其艺术性的转渡是隐秀。《文心雕龙》对隐秀下过这样的定义:“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刘勰此论,将隐秀的修辞学含义发挥到淋漓尽致,但是对隐秀论的辩证关系语焉不详。应该说隐至超脱,秀在其中;秀于化境,隐亦希声。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隐就是秀,秀就是隐。隐秀的微妙就在于它是一种文学的艺术,需要相当的修养去完成。其终极的关怀是归化,有此关怀,才能使跨界去留的转渡臻于化境。归化是反朴归真,反其朴则生生不已;归化是泯隐化秀,隐秀合则母子同堂;归化是克己复道,返其本则与道俱化。从归隐(隐秀)、归藏、归化逐层修为而言,生就是死,死就是生。不会潜移默化和隐退消亡,那才是真正的可畏。

化学论文论文范文第4篇

由于文化差异会影响到学生的交际水平,因此,教师在法语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法语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法语文化,熟悉中法的文化差异,如果教师只关注单词和语法结构,会极大地挫伤大家的积极性,定期组织学生表达自身的法语思想学会在适当的场合运用适当的法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指出学生的问题,尤其是文化方面的,适当罗列一些日常生活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法国人说法语的习惯,这样能够更形象生动的展现出中法文化差异,学生能够准确恰当地说出法语,避免只讲述法语语音和词汇的情况。此外,教师应该多比较中法文化,增强学生对法语文化的敏感性。

2.教师应持续进行法语教学学习

教师应该不断为自己充电,进行法语学习,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变化,日常积累时不能只上升法语基础方面,应该重视法语文化方面,多阅读这方面的小说、多看这方面的电源、多听这方面的音乐、多关注这方面的网站等等,总之,让自己爱上法国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法国文化,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向学生展示,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3.法语课堂上多进行法语语境训练

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可以以课堂讨论的方式,讨论的范围主要是法国文化方面,这些也是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刺激他们多说,还可以模拟法国的日常生活场景,用法语展现出日常生活,通过学生的广泛参与,既掌握了法语,也熟悉了法国文化,此外,还能够发现学生身上的文化问题,及时纠正,效果显著。

4.要求学生课后多了解法国文化

课上,教师可以播发一些积极向上的法国电影和音乐,提高他们的法语文化素养,教会学生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掌握法语学习方法,这些是书本上学不到的,需要学生慢慢领悟,但是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只靠课堂上的有限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此外,由于课后的时间比较多,教师多鼓励学生阅读法国书籍,书籍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特点等等,还要多看法国电影、多听法语音乐、多浏览法语网站等等,此外,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下以组的形式查找资料,并进行整理,上课时按组进行汇报,这样能够增加学生对法国文化的了解,并且还提升了表达能力,总之,通过这种多途径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感受法国文化,深层次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进而提高自身的法语能力,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语法上比较中法文化

由于两个国家的文化不同,导致这两种语言的语法句子结构不同,汉语中很多句子没有主语和谓语,但是法语句子中必须有主语,这充分显示了两种语言的差异,尤其法语重形式的特点反映了法国民族文化,因此,教学中比较法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非常重要。

6.结束语

化学论文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学文化科学文化的特性科学文化的未来

一、科学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像“科学精神”(spiritofscience,科学之精神;scientificspirit,科学的精神)一样,“科学文化”(cultureofscience,科学之文化;scientificculture,科学的文化)这个术语的两种写法也难以截然分清。“科学之文化”中的“ofscience”有“属于科学的”、“与科学有关的”、“具有科学性质和内容的”含义,似乎指称科学自身内在的、固有的文化属性。“科学的文化”中的“scientific”是一个限制性的和修饰性的定语。作为带有限制性定语的词组,它似乎与“科学之文化”同义;作为带有修饰性定语的词组,它也许还包括具有某些科学成分或特征的少数非科学文化。由于“科学之文化”和“科学的文化”第一义几乎没有什么差异,第二义亦有重叠之出,并且在国内外文献中混用,因此如无特殊说明,我们一般对二者不加区分,统称“科学文化”。

从以上词义分析可知,科学文化不是吸纳了科学的某些要素和气质的其他亚文化,更不是科学诞生和发展的文化氛围诸文化或与境文化,如古希腊的文化遗产、英格兰清教主义文化、欧洲资本主义文化等。我以为,

科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形态和重要构成要素,是人类的诸多亚文化之一。科学文化是科学人(manofscience)在科学活动中的生活形式和生活态度,或者是他们自觉和不自觉地遵循的生活形式和生活态度。科学文化以科学为载体,蕴涵着科学的禀赋和禀性,体现了科学以及科学共同体的精神气质,是科学的文化标格和标志。与艺术、宗教等亚文化相比,科学文化的历史要短得多,但是它在数百年间的影响却如日中天。科学文化深刻地内蕴于科学,并若隐若现地外显于世人。因此,它的一些组分已经潜移默化地浸淫了人们的思想和心理,塑造了时人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定势,乃至成为人性的不可或缺的要素。还有一些组分比较隐秘,需要研究者加以发掘和阐释,才能被人们在理智上领悟,在行动中效法,从而进一步彰扬科学的文化意蕴和智慧魅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

正如皮克林所说,科学文化不是统一的、整体的东西,事实上是多个不同的、甚至异质要素的集合体。从结构来看,科学文化也像人类的其他文化一样,分为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次。科学文化的器物部分是支撑科学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其中的实验设备、观察和测量器具直接与科学活动密切相关。科学文化的制度部分包括科学活动的各种建制,主要有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出版部门、法规章程等等。科学文化的观念层次——这是科学文化的内核——还可以细分为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其中包括认知、语言和心理诸因素。科学共同体创造、丰富、共有和共享科学文化;以科学研究为生活形式的科学家也或多或少打上了科学文化的烙印;而且,每一个社会成员只要接受足够长的科学训练和培养,也能够在科学文化的王国里漫游和观光,濡染一些科学文化。

科学文化内涵丰赡、深邃,外延阔大、模糊,确实是一个难以定义的概念。不过,还是有不少学者力图定义它,至少是界定它的内涵和外延。希尔尽管承认,要对科学和技术文化(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culture)下定义,往往表达重叠和多义、实践交织、中介交叉,但是他还是表明,它指称在各种社会领域传播的有意义的实践和伴随它们的表现的系列,是知识、技艺和态度的组合。从1970年代以来,科学和技术文化的提法逐渐代替科学普及(scientificpopularization),到1990年代已经占支配地位。莫尔指出,科学文化在主要欧洲国家有教养的人中被认为是独立于科学的应用的,因为它奉献给关于自然、人和人类的知识——为知识而知识所需要的知识——以及基于那种知识之上的世界观。这实际上是说,科学文化不是技术文化,是形而上的东西。哈贝马斯揭示了科学文化的深层底蕴:

科学文化最终不是由理论的信息内涵创造的,而是由理论家中那种审慎的和具有启蒙性的素质的形成创造的。欧洲精神的发展过程似乎是以这种文化的形成为目标的。

马尔凯指出:“科学文化被认为是一套标准的社会规范形式和不受环境约束的知识形式。这些规范典型地被认为是一套明确地限定特定类型的社会行为的规则。在政治学研究领域,它们被解释为要求科学家采用一种无私的、政治上中立的态度对待客观事实资料。”至于我,虽然没有对科学文化径直下一个严格的定义,但是我在上面对科学文化概念的分析、理解和诠释,已经和盘托出了科学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可以算作是一个准定义吧。

在这里,我想顺便阐述一下我对一些观点的看法和理由。

我不赞同希尔把科学文化和技术文化合在一起说成“科学和技术文化”,更反对“科技文化”(scientific-technologicalculture)的提法。这是因为,科学和技术虽然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两个判若云泥的概念。于是,由二者孕育、派生的科学文化和技术文化有泾渭之分,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从下面的几个驳论以及本书的有关各章,读者不难明白这一点。

我不赞成卡拉汉把科学文化等同于科学主义(scientism)。从外延上讲,科学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包揽的范围较广;科学主义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之争,也仅仅是科学文化论争的议题之一。从内涵上看,科学主义有中性的表述(科学家对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的看法和态度,或外界认为科学家对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的看法和态度)和贬义的表述(相当于科学方法万能论和科学万能论),这与科学文化的内涵虽然有少许重叠和交叉,但是二者毕竟不是一码事。此外,科学文化的构成要素也许有高下之别、虚实之分,可是贬义的科学文化却叫人不知所云。

我不赞许西方学者提出的“科学文化效率观”——中心思想是建立在投入与产出分析基础上的权力分散机制和时间观念。效率概念源于物理学,是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值。效率概念被移植到经济学,其核心意思是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或投入与产出的比率,主要包括交换效率、生产效率、最高水平效率。在生产和工程中,追求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在技术以及某些应用科学研究中,讲求效率也是必要的。但是,在学术科学即基础研究中,强调效率不见得都是好事。试问,爱因斯坦各花费了10年时间创立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他的效率是高还是低?爱因斯坦在一生的最后40年致力于建构统一场论,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结果,他的效率就是零吗?难道我们非得要求数学家提高效率,在数月或数年之内对费马大定理做出证明吗?理论物理学家用大脑和纸笔引发了科学革命,其效率又该如何计算?更重要的是,效率主要涉及物与物的关系,而纯粹科学研究主要是人的事业,强调效率难免有见物不见人之嫌。可见,科学文化效率观中的权力分散机制和时间观念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不宜在科学中过分看重和追求投入与产出的效率,尤其是在学术科学中。

我也不赞扬我所尊敬的同行林德宏教授的观点:“科学文化本质是关于物的文化,其主要任务是提高技术物的功能,更好地发挥物(物质资源和技术物)。人文文化本质上是关于人的文化,其主要任务是提高人的素质和社会的协调程度。科学文化的最大优点是物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物质文明的创新之源。”我认为,科学虽然主要是研究自然或物(也在某些方面也研究社会和人本身)的,但是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则是人为的和为人的,是形而上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精神的创造和高扬。科学的这些精神价值和无形的文化力量直接使整个社会和人类受惠无穷。因此,“科学文化本质是关于物的文化”之类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况且,也不能把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截然对立起来,因为科学文化也包含诸多人文因素和人文精神,并且成为人文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乃至人性的组分。此外,物化为生产力也不是、起码不完全是科学研究的本意,科学以技术为中介转化为生产力,只不过是科学的副产品或衍生物而已。在这里,林教授恐怕把科学文化和技术文化混为一谈了,果不其然,他在紧接着的语句中就有“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提法。

二、科学文化的特性

科学文化是人类文化之一,不用说具有人类文化的共性。我们前面论述的文化的一般特征,或多或少都能在科学文化中窥见。科学文化又不同于人类的其他文化,诸如宗教文化、艺术文化等等,当然具有自己独有的个性,或具有与其他文化相较显得特别突出的性质。例如,在胡适看来,以科学文化为主导的西方近世文化有三大特色。一是理智化,即一切信仰须要经得起理智的评判,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拿证据来”。凡没有充分证据的,只可存疑,不足信仰。二是人化,即智识的发达提高了人的能力,扩大了人的眼界,使他胸襟阔大,想象力高远,同情心浓挚。三是社会化的道德,即不局限于个人的拯救和个人的修养。我们知道,近世西方文化的特质和头筹是科学文化,近世西方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即是科学文化,因此胡适列举的三大特色,也可以说是科学文化的特色。

一般而言,科学文化的主体是认知文化和理性文化,它与作为信仰文化的宗教,与作为感性文化的艺术有较大的差异。科学主要是对世界的认知探索和对真理的理性揭示,而非价值判断和感性欣赏——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科学中的价值和审美因素。于是,科学文化自然而然地拥有一些其他文化不具备的独特的性质。下面,我们拟尽可能全面地归纳、概括一下科学文化的特性。

(一)科学文化的对象和内容是实在的而非虚幻的。

科学文化面对的对象是自然界(以及社会和人的某些方面),它们都是现实存在的即实在的,不管这样的实在是实体还是关系。科学文化的内容尽管有某种约定的、甚至虚构的成分,但是由于其外部实在的强制,以及客观而严格的方法的约束,加之公开的批评和多元竞争的格局,所以科学知识不可能天马行空,基于其上的思想、精神、心态当然也不会成为虚无缥缈的东西。因此,与宗教和文学艺术不同,在科学文化中,没有子乌虚有的人格化的上帝,没有虚幻的美妙天堂和阴森地狱;也没有天方夜谭式的神话,或者变幻无穷、魔法无边的孙大圣。诚如拉兹洛所说:科学-技术文化用看不见的力和实体充实这个世界,这些力和实体是实在的:不是超自然的神灵,而是物质世界的元素和特征。

(二)科学文化是最有效的研究真实世界的途径和知识生产的理想形态,是富有启发性的文化。

在人类所有文化的知识体系中,无论就其系统性和严密性而言,还是就其量的多少和质的精粹而言,科学文化知识体系大概都是独占鳌头的。科学文化仅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但是它所生产的知识总和却是其他文化难以匹敌的,这主要是因为科学文化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精湛的研究方法、公正的争论场所和客观的评价机制。科学文化不愧是孕育和生长新知识和新思想的沃土和园地。再者,科学文化一经确立,它的启发功能即脱颖而出:不仅具有自我繁殖的能力(知识可以产生知识,思想可以产生思想),而且对其他知识体系,对社会乃至人生,都会产生大大小小的影响。齐曼说得不错:“学术科学不只是一种碰巧在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公共活动,它是我们‘认识制度’的标准范例。同时,学术研究不只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它是我们‘知识生产模式’的理想形态。”威尔逊也深有同感:科学文化是一种富有启发性的文化,这种在历史进程中偶然发现的文化,找到了最有效的研究真实世界的途径。他进而评论说:

今天人类中的区别不是种族的区别,也不是宗教上的区别,也不是像人们普遍相信的那样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没有科学研究的工具和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的积累,人类就会陷入认识上的藩篱。他们就像一条聪明的鱼降生在深不见光线的池塘里。

(三)独创性是科学文化的独特要求和鲜明标识。

齐曼说:“科学是对未知的发现。这就是说,科学研究成果总应该是新颖的。一项研究没有给充分了解和理解东西增添新内容,则无所贡献于科学。”独创性使科学文化区别于重复的物质生产文化,也区别于有价值的和可复制的精神生产文化,它是科学文化的重要标志。在科学文化中,只有世界冠军或世界第一,没有世界亚军和世界第二,更没有所谓进入半决赛或前十名的个人或团队的地位,而非冠军名次在体育和艺术文化中都是难能可贵的,甚至是很了不起的。科学文化所要求的独创性也隐含着,剽窃抄袭和重复发表不仅在道德上应该受到谴责和批评,而且这样做对科学的进步毫无积极意义。

(四)科学文化是尤为强烈的理性的和实证的文化。

史前时期和前科学时期的各种文化也具有某些理性的和经验的特征,但却显得特别薄弱或不甚突出。在科学文化出现之后,同时代的其他文化虽然有长足的发展,但是与科学文化相比,其理性和实证的成分显然要逊色得多。科学强烈地受到理性和经验的制约;科学文化的最大特色之一是以经验实证为根基,以纯粹理性为先导,理性和实证成为科学文化的鲜明标识。李克特说,一个文化的知识体系并不是各种命题的随意集合,它们往往是受约束的或模式化的。他进而指出:

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约束:理性的约束,是关于体系内部组织的(就是体系的系统的特征;另一种是经验的约束,是关于体系和观察事实之间的联系的(就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所具有的特征)。理性的约束倾向于推进和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即体系中命题之间的逻辑一致性和相互强化作用。经验的约束倾向于推荐和保持事实上的合理性,即与已经被接受的“事实”相协调,而且能够满意地解释那些已经被接受并期望体系能予以解释的事实。

理性的约束包括体系的内部变化,也包括把一个体系分化为相抗衡的不同体系。经验的约束包括改变一个体系以使它与观察到的事实一致,或者重新解释事实使之适合于体系。这两种约束可以通过较长的文化进化过程“自然地”形成,也可以通过特殊的个人的有意构造“人为地”形成。在这里,我想强调:尽管理性的和经验的约束存在于所有文化,但是毫无疑问,它们在科学文化中表现得最为充分、最为强劲,以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科学文化就是理性的和实证的文化。

考尔迪恩对科学文化的这一特色做了更为详尽的分析和阐述,进一步佐证了我们的看法,加深了我们的印象。他说,科学是一种理性生活形式,它采纳了所有理性生活的某些共同原则。科学生活是理性生活的一种形式,是按正确的理由而生活的生活形式。它要求感觉经验、仔细的观察和谨慎的证实,通过经验了解自然。它要求理智的探求,用理性解释经验,把秩序引入感觉资料;要求严格的逻辑、有控制的想像、理智的洞察、明确的分析和广泛的综合,以及精神对新奇事物的警觉。它是以经验和理性的连续作用为特征的,科学生活要求思想和行动的理性统一。它是一个发展中的惯例:其核心准则既不会一成不变,也不会变幻无常,科学信念需要定期检查和不断调整。科学生活要求自由:思想自由、讨论自由、出版自由、研究自由。科学工作是社会的、也是个人的事业,他们都受惠于前人的遗产;因此,科学实践要求个人的正直和对同行的尊重,对他人观点和决定的宽容,在鉴赏和批评之间保持平衡。总而言之,科学生活是理性生活的缩影,科学实践是理性生活的学校。

(五)怀疑和批判是科学文化的生命,也是科学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宗教叫人信仰,法律使人服从,科学则公开让人怀疑和批判。科学文化内部的怀疑和批判对于科学发展和进步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在这一点,科学与哲学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是有人说,哲学家是靠别人的污垢生活吗?)。毫无疑问,怀疑和批判是摧毁旧科学观念的破坏性力量,比如马赫对经典力学的怀疑和批判,沉重打击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机械自然观,成为物理学革命行将到来的先声。值得注意的是,怀疑和批判也是建设性的力量,比如马赫对牛顿旋转水桶的质疑和批判性分析(马赫原理),对爱因斯坦建构广义相对论有直接的启示。不难看出,怀疑是迷信的清洗剂,批判是教条的解毒药。难怪英国哲人科学家皮尔逊这样写道:

在像当代这样的本质上是科学探索的时代,怀疑和批判的盛行不应该被视为绝望和颓废的征兆。它是进步的保护措施之一,我们必须再次重申:批判是科学的生命。科学的最不幸的(并非不可能如此)前途也许是科学统治集团的成规,该集团把对它的结论的一切怀疑、把对它的结果的一切批判都打上异端的烙印。

此外,在科学文化中,作为怀疑和批判主体的科学家不光是怀疑和批判他人的或共同体的已有观念,也自我怀疑和自我批判——这是抑制草率的或有缺陷的科学产物出笼的有效工具,对于科学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要知道,在许多情况下,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并不是自以为是,而是自以为非。诚如法拉第所言:“世上不知有多少思想和理论在科学研究者的心智中通过,但却被他自己的严厉批判和敌对审查在缄默和秘密状态中压碎了;在最成功的情况下,没有十分之一的建议、希望、意愿、最初的结论被实现。”这实际上是怀疑和批判的双重功能的体现:剔除错误的思想,完善不成熟的理论,履行科学的清道夫和守门人之责。也许正是因此之故,在科学文化圈子内,假冒伪劣、逢场作戏、捕风捉影、恣意炒作的事情并不很多。而且,即使对于自己比较自信的发现,科学家往往也出言谨慎,不敢乱夸海口,否则便会贻笑大方,失去宝贵的信誉和脸面。正像齐曼所说:“非正式的概率观念是科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像“有可能是……”、“证据驳斥了……”、“结果意味着……”这样的说法,在研究报告、评论文章和其他公开的科学话语中比比皆是。

(六)科学文化具有普遍性、公有性和共享性。

各种宗教、民俗和艺术门类(文学、音乐、绘画、戏剧等)的人文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从实质内容到表现形式,可谓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科学文化尽管在创造过程中及初级阶段多少带有一些地方特点和个人色彩,但是经过科学共同体的充分交流和再加工,这种差异在成熟的理论中便大为减少,从而具有其他文化所不具有的普遍性。也就是说,科学文化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是共同的,能为每一个乐于分享它的个人和群体所共享。默顿早就揭示出这个特点。斯诺也认为:“我们需要有一种共有文化,科学属于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成分。”他进而指出:“科学文化确实是一种文化,不仅是智力意义上的文化,也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科学界的成员彼此之间常常并不完全了解,他们的出身、阶级、和政治态度也大相径庭,但是“他们却有共同的态度、共同的行为标准和模式、共同的方法和设想”,其相似程度远远大于其他文化群体的成员。

(七)科学文化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非历史性。

温格在接受科学是文化的一部分的同时,也确立了科学文化具有独特的自主性,不大受文化变迁的影响,而西方历史的其他产物似乎不是如此非历史的(ahistorical)。这表明,科学与其他文化是高度非对称的,科学这种主动的文化组分似乎总是影响其他本质上是被动的文化。科学文化之所以自主性强,是因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结果较少受文化与境的影响,也是因为科学强固的内在逻辑引导科学自主发展。这种自主性决定了科学文化的主动性:对其他文化影响较大,而本身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则相对较小。这样一来,历史中的科学的某种非历史性,显然是由科学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引起的,当然也与经验事实的稳定性有关。科学的某种非历史性俯拾即是:牛顿时代的许多文化风尚已经过时了、消失了,可是牛顿力学依然如故,基于其上的思维方式也没有完全丧失生命力。

(八)科学文化是见解和诠释多元化的竞技场,是争论和辩驳制度化的语境。

马尔凯(M.Mulkay)认为,科学知识在某种意义上是文化偶然性的产物。他把科学文化描述为被分享的诠释见解的多元化竞技场,该竞技场基于灵活的符号资源。齐曼提出,科学文化是争论的制度化语境。科学共同体是一个好争论的领域,研究者围绕彼此结论的意义进行唇枪舌剑的争论。科学知识正如观察和用脑思考一样,同样是争论的产物。科学争论使用的语言是在正式科学交流中的有节制的、没有感彩的语言,许多传统的驳斥模式——诸如对个人的恶毒攻击、谴责卑鄙的动机、诉诸权威、演戏般的讲演等——现在极少公开使用。否则,它们会被认为是病态的,而且几乎肯定不会产生预期效果。然而,这种礼貌性的争论的言辞并不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但明显有利于开放的批评。公开争论是对教条主义的健康警告,并经常把注意力引向未被觉察的危险。

在科学文化共同体内之所以存在见解和诠释的多元化和争论的竞技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科学的基本观念,也即科学的逻辑前提或理论基础——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或基本公理——以及对其的评价,都具有约定的特征。法国哲人科学家彭加勒早就注意到这一点。今人巴恩斯和埃奇也指出,科学知识或广而言之科学文化带有约定的特征。他说,通常把字面上的科学文化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事实和理论。但是,经过重新审查二者之间的关系,却发现它们并无根本的区别。因为我们关于事物的概念和图式、关于理论和实验符合的评价等等,都显示出约定的特征。一种文化的知识总是具有约定的成分,科学文化也不例外。科学文化只需要把约定作为起点,即作为逻辑推理的前提或公理,这样科学的精致结构或形式系统就产生了。按照这种观点,科学家被社会化到恰当的约定或前提中,然后本身依然作为一个理性的个人从事科学。再者,科学也是一个特殊的语言系统,而语言使用模式在深刻的意义上都具有约定的特征。于是,我们对科学文化的这一特性获得了如下的新认识:

科学发展伴随着科学观念的局部调整,科学革命是科学观念急剧而根本的改造。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学派拥有各自的科学观念(也可以广而言之称其为范式),即不同的本体实在和认识框架等,见解和诠释的多元化盖源于此。对于科学理论的评价和取舍既有外部的确认(理论的命题与经验事实符合),又有内在的完备(理论的基本观念或逻辑前提的简单性),但前者更为根本。尽管人们对经验事实的理解和诠释可能会有分歧,但是事实毕竟是事实,它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涵义是无法人为地歪曲的。这就决定了科学的争论武断不得,只能靠证据道理说服,不能靠权势暴力压服,也不能靠巧舌如簧骗服。从而不会像政治争论那样或相互攻讦,或玩弄权术,或投其所好,不会像教会那样制裁和杀戮异端,也不会像经商那样靠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讨生计。同时,这也决定了科学争论比较容易取得共识,不会像哲学争论那样永永无穷。这样一来,科学文化自然就成为见解和诠释多元化的竞技场和争论制度化的语境。

(九)可靠性(即可信性)的声誉在科学文化中是首要的个人资产,同行评议是科学文化的关键制度。

齐曼揭示出,学术科学是这样一种文化,可靠性(即可信性)的声誉在其中是首要的个人资产。这份资产作为长期的物质资助和社会尊重的来源如此宝贵,以致于他不会冒险求取短期收益。在科学家的教育以及他们从事研究的学徒生涯中,这是被大力强调的,并且被诸如同行评议之类的许多社会实践所强化。他还特别指出,同行评议是科学文化的关键制度。身处科学文化氛围中的科学家,相当多的人并不把权力和金钱放在第一位,也不投机取巧以获取立竿见影之效,而是看重自己的学术声誉和道德声誉,追求长远的、意义比较重大的科学目标。求实的和严格的同行评议制度,也使科学共同体的成员较少仰赖长官和权威,而把个人信誉看得得比什么都重要。(十)科学文化具有某些伦理道德的蕴涵,尤其是诚实第一。

科学文化主要是知识体系及其伴随物和衍生物,并不是伦理道德体系,但是它也蕴涵某些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科学文化和更广泛的文化是反映和指导科学家行为的价值之源泉”,其中最重要的是诚实。鲍尔登注意到,科学文化的重要伦理原则是诚实第一,即绝对不能说假话。如果他在做实验和写论文时弄虚作假或抄袭剽窃,他就会被从科学界清除出去。这个原则在民间文化中偶尔有之,在官僚政治文化中很少见到,而在科学文化中则是最主要的。与诚实原则相关的还有另一个原则,就是不要把威胁作为迫使别人改变观点的手段。要别人改变观点应该凭证据,靠说理,这是科学界不同于其他集团,特别是政界和宗教团体的地方。但是,如果游戏规则不合理,或者当事人的态度不够端正,诚实第一原则也有被异化的危险。齐曼揭橥了这一点:在许多国家,作为正式申请的项目课题陈述已经成为学术科学的标准特色。忙碌的研究者把它们当作一种浪费的行政杂务,尤其是当他们中很高比例的人竞投资助失败时。可是他们知道,他们的科学生涯同取决于做出令人信服的科学发现一样取决于写这些花言巧语的项目申请。事实上,项目申请是现代科学文化中个人、物质、社会和认识诸多维度交叉的节点。

(十一)科学文化在更大的程度上是有机有机的、生物的现象。

马赫早就认为,科学无论就其起源、目的而言还是就其行为、进化而言都是一种类似生物的、有机的现象。他说:“我们的整个科学生活在我们看来好像只不过是我们有机体发展的一个方面”,“我们在科学领域中的行为一般而言只不过是我们在有机体生活中的行为的副本”,“科学显然是从生物的和文化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辛普森沿着这条思想进路进一步强调:科学中的所有系统具有类似生物的组分。文化本来就是生物现象,科学作为文化在更大的程度上是生物现象。

(十二)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在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张力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

我在1980年代中期曾经论述过,科学是在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张力中成长起来的。后来,我又提出哲人科学家的哲学是多元张力哲学的观念。现在看来,科学文化的发展实际上也是在多元张力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李克特是这样评论科学文化发展中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张力的:在科学文化中,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尽管彼此不同,但是它们是相容的、结合在一起的。这是因为,二者都是知识的习得和确证的途径;能为那些在价值和文化的其他方面有差异的人们提供理解和达成一致的基础,逻辑的合理性的“工具”和观察的经验的“工具”是类似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彼此相似,都具有强烈的激进主义涵义,即必须遵循某些固定的原则。其次,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科学研究的结果必须与经验事实符合或对应,这就决定了科学的客观性——冲淡为“主体间性”的客观性也是客观性一种形式——是不可抹杀的。但是,科学概念又是思维的自由创造和理智的自由发明,科学的基础也具有某种虚构的特征。这就形成了科学文化中的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张力,关键是如何在二者之间维持正确的比例和微妙的平衡。再者,科学文化既要有“为知识而知识”或“为科学而科学”的理想追求,以利于科学自身的健康发展;又要实实在在地造福人类,以赢得社会和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这就必须在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培根当年就是这样考虑问题的。海森伯进而表明,源于西方文化的科学文化把理性基础的知识与实用活动联系起来,使提出原理性问题的方式和我们的行动密切联系。这是文化的全部力量之所在,由此产生出我们的一切进步。

毋庸讳言,若要进一步搜索的话,还可以列举出科学文化的一些特性。比如,科学文化像其他文化一样,也具有自己局限性。马斯洛(A.H.Maslow)提到:科学亚文化强大有力而包容甚广,足以解决许多以往不得不放弃的认知问题,但却无法解决个人的问题,以及价值、个性、意识、美、超验和伦理问题。不过,话说回来,哪一种文化又没有自己的局限性呢?鉴于科学文化的主要特性基本上已经涉及到了,我们还是就此打住为佳。

三、科学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进路

关于科学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进路,我们不是预言家——恐怕预言家也难以做出准确的预言——不可率尔操觚、妄加置喙。不过,列举一下各家的看法,略谈自己的一孔之见,总是可以的吧。

希尔评论道:今天,科学和技术几乎变得使人着迷,它们渗透在当代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于是,科学和技术文化(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culture)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议题和争论核心。1989年法国《世界报》在一篇社评中这样写道:

21世纪活跃的公民,必须能够以充分的事实知识干预社会正在如此造成的伦理的、战略的、生态的和技术的选择,坚持我们个人的基本自由,在面对来自非理性的和科学主义的压力时保持批判的心智,保证经济的未来和我们社会的健康,维护民主本身,都取决于这个社会在它的中途发展真正的科学和技术文化的能力,而科学和技术文化不会被局限于技巧和技术文化,不会被限制在幸运的少数人手中。

在这一争论中,至少有四个关注项目生死攸关。在当代,所有各部分人口共享的科学和技术文化的发展,似乎是使个人能够在日益复杂的社会中结合起来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之一。不断变革人与世界和他人的关系的科学及其成就,要求每一个人能够参与关于我们社会未来的争论,或者至少理解它的含义,以便被看作是一个羽翼丰满的公民。生死攸关的是民主的责任。在当代,科学和技术文化的传播和共享是改善竞争、经济增长和繁荣的条件之一,为的是迅速适应科学的、技术的和工业的变化,这种变化增加了竞争的关键,我们必须发展基于理解和控制科学基本原理和技术之上的新技艺。生死攸关的是经济的竞争。在当代,由于科学创造的纪念碑被认为是人类心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因此科学和技术文化占据的地位仅次于像音乐、文学或美术之类的其他文化领域。生死攸关的是对科学和技术的智力成就的感谢。最后,在当代,理性的当代表达通过吸收内在于科学和技术文化的推理过程而发生了,委任授权首要地落在学校系统上。我们期望,学校将传递我们社会赖以建立的价值和技艺。生死攸关的是构成现在和未来的决定性的质与集体和个人选择的质。

斯诺在列举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对立和走向融合的途径时预言:“第三种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新综合——将来临,文学知识分子和科学家的交流困难将最终得到缓和,二者会和睦相处。布罗克曼借用了斯诺的名词,但是赋予其另外的意义:第三种文化是由下述处于经验世界的科学家和其他思想家构成,这些人通过他们的工作和阐述的著作,正在代替传统的知识分子,使我们生活的更深刻的意义变得明显,重新定义我们是谁和是什么。今天,第三种文化的思想家正在避开中间人,用能够达到理解力强的读者大众的方式,努力表达他们最深刻的思想,直接与公众交流,从而引入了知识分子话语的新模式,是行动中的知识分子新共同体的展示。第三种文化能够宽容观念的不一致。它不是好争吵的达官贵人的边缘争论,它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第三种文化的思想家不是没有生气的学术人,而是形成他们一代思想的人,是综合者、宣传者、交流者,是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新的公众知识分子(newpublicintellectuals)。

尤西姆兄弟(JohnandRuthHillUseem)认为,第三种文化是不同社会的科学家创造、共享和学习的那种文化式样,这些科学家致力于把他们的社会和地区相互联系起来。这样的式样是现代化的决定性力量。雷斯蒂沃就此议题提出四个基本问题:卷入科学的第三种文化的平凡活动激励正在出现的世界化意识,并构成对它的参与;这些活动通过创造不同国家科学家之间的强有力的、持久的和非私人的纽带,加强了国家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是发达东道国的访问者,他们的活动有助于他们祖国的发展;在科学的第三种文化中的活动把科学家整合到超国家的科学社会系统中。但是,他向第三种文化是正在出现的世界共同体的缩影的观点提出挑战。在他看来,世界化(Ecumene)——世界社会或世界共同体——的一个条件是适当培育作为人的创造性和批判性的理智之表达的科学,而科学能够被视为构成进步的基础过程。科学的第三种文化的概念是关键性的,因为它强调人的探究、合作和进步之间的联系。它能够被看作是科学在其中发展并在世界化过程中传播的系统。理想地,科学的第三种文化培养出这样的科学家,他们有广阔的视野,对期望完成的东西比较自信,拥有最新的知识、技术能力和革新的热情。但是,这不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跨文化活动的后果。职业化和官僚化对第三种文化的机能失调有影响。

对于科学文化的未来走向和两种文化融合的途径,我也发表过自己的粗浅看法。我分析了19和20世纪之交的科学革命对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五点启示:实在弱化,主体凸现;理性主导,经验趋淡;理论暂定,真理相对;科学价值,难以分开;科学自律,平权对外。我进而表示,在坚持科学的理性和实证精神、怀疑和批判精神、多元和平权精神、创新和开放精神的基础上,凸显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的科学创造力,建构和诠释新的科学世界图像和科学的智慧形象,协调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欲达此目的,就必须使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协调进步。行之有效的途径和办法既不是削足适履、刓方为圆,也不是揠苗助长、一蹴而就,而是使两种文化在相互借鉴、彼此补苴的基础上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一言以蔽之,两种文化汇流和整合的有效途径是,走向科学的人文主义(scientifichumanism)和人文的科学主义(humanistscientism),即走向新人文主义(neo-humanism)和新科学主义(neo-scientism)。这是双重的复兴——人文文化的复兴和科学文化的复兴。我这样写道:

要知道,人的认知能力有三种——理性、心灵和情感,人的认知对象有三个——自然、社会和人生,科学认知的范围和优势像其他学科一样,也是有限的和局部的,科学作为一种文化仅是整个人类文化的一部分。科学人要警惕科学沙文主义和科学霸权主义,清醒认识技治主义或专家政治(它无疑优于官僚政治,但却逊于通才政治)的弊端。因为在20世纪,科学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中轴,科学文化变成一种强势文化,一不小心就可能滋长那样的不正常情绪和非平权的心态。科学人既要进一步加强科学自身固有的自我批判和自我矫正机制,深入发掘科学内在的的精神潜能、文化意蕴和人文价值——正如哲人科学家所做的那样,也要以平权的态度善待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积极吸纳它们的思想菁华和时代精神气质,同时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和话语权,积极呼吁公众和决策者认识和重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对于社会健康发展和人的完善的意义和重要性,并促成社会加大对它们的支持力度。与此同时,人文人(manofthehumanities)也要戒除井蛙主义(well-frogism)的愚昧无知(从索卡尔诈文事件不难看出)和夜郎主义(yelangism)的妄自尊大,克服某些极端立场、狭隘观点、偏执态度和嫉妒心理,放弃对科学的迪士尼式的乃至妖魔化的涂鸦,多一点建设性的内在科学批判,少一点破坏性的外在科学批判,自觉节制一下封建贵族式的或流氓无产者化的新浪漫主义批判(theneo-romanticcritiqueofscience)。特别是那些乐于享用或不知不觉享用科学所导致的技术文明成果、而又无情诅咒科学的人文人,更应该加以深刻反省。科学共同体和人文共同体只有这样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学习,才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和正确的轨道上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珠联璧合,科学精神共人文精神相得益彰,从而走向新的综合——科学的人文主义(渗透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新人文主义)和人文的科学主义(充满人文思想和人文情怀的新科学主义)。

参考文献

李醒民:关于科学精神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赵敦华主编:《哲学门》,第4卷(2003),第1册,第129~149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

A.Pickering,TheMangleofPractice,Time,Agency,andScience,ChicagoandLondon:TheUniversityofChicago,1995,p.x.

B.Schieleed.,WhenScienceBecomesCulture,WorldSurveyofScientificCulture,UniversityofOttawaPress,1994,pp.3~6.

H.Mohr,Structure&SignificanceofScience,NewYork:Springe-Verlay,1977,Lecture21.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是技术科学》,李黎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120页。

马尔凯:《科学与知识社会学》,林聚任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45页。

李醒民:在科学和技术之间,北京:《光明日报》2003年4月29日,B4版。

D.Callahan,CallingScientificIdeologytoAccount.T.L.Easton,ed.,TakingSides,ClashingViewonControversialIssuesin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SecondEdition,DushkinPublishingGroup/Braw&BenchmarkPublishers,1997,p.50.

李醒民:就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答客问,北京:《科学文化评论》,第1卷(2004),第4期,第94~106页。

张钢:论科学文化的效率观,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第16卷(2000),第8期,第34~39页。

蔡仲:《后现代相对主义与反科学思潮——科学、修饰与权力》,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林德宏:序。

李醒民:科学家的科学良心,北京:《百科知识》,1987年第2期(总第91期),第72~74页。李醒民:论科学的精神价值,福州:《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1年第2期(总第63期),第1~7页。北京:《科技导报》转载,1996年第4期,第16~20、23页。

李醒民:《科学的精神与价值》,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参见其中的有关章节。

李醒民:走向科学的人文主义和人文的科学主义——两种文化汇流和整合的途径,北京:《光明日报》,2004年6月1日B4版。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文明的态度,原载《东方杂志》,第23卷(1926),第17号。

拉兹洛:《决定命运的选择》,李吟波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1版,第125页。

齐曼:《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曾国屏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71页。

威尔逊:《论契合——知识的统合》,田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1版,第63页。

齐曼:《元科学导论》,刘珺珺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125页。

李克特:《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顾昕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1版,第66~69页。

E.F.Caldin,ThePowerandLimitofScience,London:Chapman&HallLTD.,1949,ChapterIX.

李醒民:物理学革命行将到来的先声——马赫在《力学及其发展的批判历史概论》中对经典力学的批判,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第4卷(1982),第6期,第15~23页。

皮尔逊:《科学的规范》,李醒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54页。

皮尔逊:《科学的规范》,李醒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32页。

齐曼:《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曾国屏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73页。

斯诺:《两种文化》,纪树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1版,第v,9~10页。

S.J.Weinger,Introduction.F.Amrine,ed.,LiteratureandScienceasModelofExpression,Dordrecht:KluwerAcademicPublishers,1989,p.xiv.

S.Restivo,Science,Society,andValues,TowardaSociologyofObjectivity,Bethlehem:LehighUniversityPress,1994,p.14.

齐曼:《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曾国屏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301~308页。

李醒民:论彭加勒的经验约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2期,第99~111页。

B.BarnesandD.Edge,ScienceinContext,MiltonKeynes:TheOpenUniversityPress,1982,Chapter2.

李醒民:科学革命的实质与科学进步的图像,北京:《科学学研究》,第4卷(1986),第4期,第33~40页。

李醒民: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北京:《哲学研究》,1985年第6期,第29~35页。

李醒民:科学精神的一个鲜明特色:说服而非压服,北京:《学习时报》,2004年8月16日,第7版。

齐曼:《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曾国屏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96、299页。

S.Restivo,Science,Society,andValues,TowardaSociologyofObjectivity,Bethlehem:LehighUniversityPress,1994,p.96.

鲍尔登:科学:人类共同的遗产,桂世济译,北京:《科学与哲学》,1981年第6、7辑,第24~38页。

齐曼:《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曾国屏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27~228页。

李醒民:进化认识论和自然主义的先驱,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第17卷(1995),第6期,第1~9页。

E.Mach,PrinciplesoftheTheoryofHeat,D.ReidelPublishingCompany,1986,pp.358,117.

E.Mach,KnowledgeandError,OhioStateUniversityPress,1976,pp.xxxxi.

G.G.Simpson,BiologyandtheNatureofScience,Science,139(1963),pp.81~88.

李醒民:善于在对立的两极保持必要的张力——一种卓有成效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准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第143~156页。英文摘要ThePreservationoftheEssentialTensionBetweenOpposingExtrems:AHighlyEfletivePrincipleoftheEpistemologyandMethodologyofScience刊于第Ⅷ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会议论文摘要集,莫斯科,1987年。

李醒民:《迪昂》,台北:三民书局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10月第1版,第451~465页。李醒民:论哲人科学家哲学思想的多元张力特征,合肥:《学术界》,2002年1期,第171~184页。

李克特:《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顾昕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1版,第99页。

海森伯:《物理学家的自然观》,吴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版,第33~35页。

马斯洛:《科学家与科学家的心理》,邵威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前言。

B.Schieleed.,WhenScienceBecomesCulture,WorldSurveyofScientificCulture,UniversityofOttawaPress,1994,pp.1~2.

斯诺:《两种文化》,纪树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1版,第68页。

J.Brockman,Introduction.J.Brockmaned.,TheThirdCulture,NewYork:Simon&Schuster,1995,p.17~20.

S.Restivo,Science,Society,andValues,TowardaSociologyofObjectivity,Bethlehem:LehighUniversityPress,1994,p.103~104,117.

化学论文论文范文第6篇

笔者在课前按每组5~6人将班级学生随机分成若干讨论组,在讲某一章节前一周给学生一个相关病例,并根据病例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的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课前查阅相关文献,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如在讲糖代谢这一章节时笔者先给出一病例:患者,男,65岁,身高175厘米,体重65公斤,多食、多饮、多尿半年,体重减轻15公斤,查空腹血糖8.6mmol/l,随机血糖16.6mmol/l,尿糖++++。讨论①什么是糖尿病?②为什么会发生糖尿病?③糖尿病人为何会发生三多一少的症状?④糖尿病人为何尿糖呈阳性?⑤糖尿病有什么危害?⑥从生物化学角度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及治疗糖尿病?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听课,课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组讨论,在最后一节课时进行总结,解决问题。每个小组推荐1名发言人,阐述本小组的观点,其他小组成员可作相应补充。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应给予适当的启发和引导,但不能形成以教师为主体的讨论。在讨论结束后根据本章节内容进行一个归纳总结和评价,让学生在愉快氛围中轻松掌握本章节的内容。

2病例讨论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2.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病例讨论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了解决问题,寻找正确答案,大多数学生改变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主动接受知识,查阅相关文献,认真预习复习,积极投入小组讨论。同时学生们争相发表自己的观点,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

2.2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临床思维能力

病例讨论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涉及的病例与临床密切相关,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查找大量文献资料,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对疾病的认识及治疗由原来的模模糊糊似是而非,转变为用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从本质上去认识了解它。在查阅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病例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2.3增强了学生间的交流和协作

在病例讨论的课前准备阶段,小组成员各抒已见、分工合作、集思广益,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集体讨论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量有限及思维的局限性,对病例的分析有一定的偏差,各小组通过交流、讨论,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取长补短,完善对病例的认识。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多,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集体凝聚力。

3病例讨论教学方法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3.1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

病例讨论的教学方法不仅涉及到生物化学的基本内容,还涉及到临床病例的基础知识、临床特征、诊断、治疗等。教师不仅需要具有丰富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能驾驭和控制课堂气氛,掌握讨论情况,引导讨论的进程。同时教师还要了解本专业的行业动态,将最新的技术理念带到课堂教学中去。所以病例讨论式教学法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都具有很高的要求。

3.2病例的选择要符合教学需要,问题的设计及讨论要恰当

病例讨论是围绕典型病例及相关问题而进行的,所以病例的选择及问题的设计是病例式教学法的关键。所选择的病例应与生物化学的内容关联性强,突出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同时还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病例,不能选择太难或太简单的病例,太难的病例容易使学生产生挫败感,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太过简单的病例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该学科产生轻视心理。

3.3需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

化学论文论文范文第7篇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任何知识只有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巩固,才能找到差距,才有利于激发进一步探索的信心和勇气。化学知识的科学应用能力是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结果,有了这方面的意识,能力自然可以得到提高。因为,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来看,这种对科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远远超过对具体科学概念的掌握,不论这些概念有多么重要。笔者认为,科学能力应是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新知识的能力,自然科学方法论是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依据,科学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在科学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师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组织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训练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能力是一个属于能力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如有观察、思维、想象、实际操作和创造能力等,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着重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培养。观察与实验能力是科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一种全面的综合能力,包含相当高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具体化,让学生独立地完成观察与实验,使学生学会如何记录、分析、观察和实验所得的资料及数据,导出正确合理的结论并进行报告。思维能力包含的范围很广,化学学科知识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也非常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事物进行对比、类比、逻辑推理的能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利用有关化学知识的特点,进行相关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结合新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实施化学教学方法改革,通过做大量与素质教育联系密切的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进一步丰富课外学习生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要改进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传统的说教性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科学发展与生活实践结合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学好化学知识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工作、生活和前途,同时让学生明白化学课程的学习,并不是学会书本知识,会做考试题就成功地完成了这门功课的学习,必须在思想认识和灵魂深处真正理解和体会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用高尚的品质提高自身修养的意识。新时期,加强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特别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以课堂内外结合的方式进行多种形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强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和学生能力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应考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智力发展水平,结合素质教育和化学教学的重点,配合化学教学改革,把化学教学与有创新的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促进化学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

三、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科学应用意识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要逐步形成科学应用意识。化学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可以促使学生逐渐树立起应用科学知识改变世界的意识,树立相信科学与应用科学的思维习惯,树立为科学发展而勤奋学习的信心,通过化学教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促使学生形成化学科学的科学实践与应用意识,这也是化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的一个重点。化学教学需要与素质教育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应用意识,一个受过中学化学教育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化学问题时,先要求他们能说出问题的原因,应知道这些化学现象中蕴含的基本的化学科学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强化对生活中化学知识的敏感程度,比如,看到开发区排放二氧化硫造成环境污染,看到大街上汽车排出的尾气,应该应用化学知识,思考探索如何使这些排放的气体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通过与实践探索的结合,让学生更加明确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化学科学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拓展课堂教学的范围,理论联系实际,把书本知识学活学好。可以采取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化学问题,让学生深刻体验和认识到化学知识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些反面的事例,比如某地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由于乱开发和盲目上项目,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探索救治的方法,同时要告诉学生发展中如果不合理地利用科技成果,必然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所以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样,在同学们心目中逐步形成强烈的科学应用意识,有利于化学教学效果的优化。

四、结束语

化学论文论文范文第8篇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塑造文学作品的躯体,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离开彼此是不能够独立存在的。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创作的基础工具就是英语,其可以极具象征性及表达性地传达文学创造者的思维活动。通过文学创作者对英语进行提炼与加工之后,就能够表现出简洁、高雅、通俗、华丽等文体风格。由此可见,英语是一种极富独特性以及表现力的语言,能够在文学创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将其独特的思想内涵表现出来。但是,英语会因为地域环境、历史发展以及等因素,存在一些差异,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原因。二者在很多方面都表现除了一定的差异,例如在特有的俗语、谚语、典故等方面。

而这些不同所包含的深刻内涵是除了母语国家之外所不能贯彻理解和掌握的。英国是英语的发源地,所以英式英语往往会因为文化传承以及其,漫长的发展历史而表现出一定的“正宗”优势,但是这也同时会导致文学评论家们在使用英式英语的时候不能够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当然,这种在文化传承下形成的限制也是一种对传统尊敬,将英式英语久经历史沉淀的庄严与稳重完整的表现了出来。

虽然美式英语一定程度的将英式英语的大体继承了下来,但是也会因为地域、文化、制度等的影响造成美式英语变得更加具有革新性和叛逆性。还可能是因为美式英语的历史背景比较单薄,没有那么多思想上的限制,而且美国文学史上的作家们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又表现的异常极端创新,尤其是在1930年之后,涌现出了各个流派的作家,并陆续获得了诺贝尔奖,使得美国文学体呈现出了全新的精神面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同时影响了文学评论者们在英语应用时具有较高的开放程度,正因为如此,美国文学评论相较于英国文学评论来说显得更加自由、创新。除此之外,美国文学评论极易激发文学创作者们的创作激情,使文学思潮得到进一步的开化,这就是美国文学之所以能够在世界文坛上后来居上的主要原因。

二、文化内涵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与美国文学评论不同的是,英国文学评论一直都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挣脱之间挣扎的。17-18世纪,英国文学评论的创作手法从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转变到具有荒诞的特征,这都充分说明了在这个时期英国文学评论都是一直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打破间纠结与抗争的。但是,自20世纪以来,文学评论家们开始对传统的理论进行思考与审视,这就造成了英国文学评论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英国文学评论界除了伊格尔顿TerryEagleto之外,再也没有出现有影响力的文学论家。解构主义、结构主义以及后殖民主义等文学理论都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英国文学思想的影响。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的方向进行的。并且英国文学评论与英国所具有的独特内涵息息相关的,可以说,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和变化是与英国时代的变迁分不开的。

正因为有了文学的产生,才有了文学评论,所以说美国文学评论的发展是与美国文学研究分不开的。并且美国文学受到其他文学的影响非常大,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是殖民地国家。而其中对美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就是英国文学和印第安文学。尽管美国文学受到了欧洲大陆文学的深刻影响,但是也具有其独特的个性。美国文学是英国文学在美国这块肥沃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并且最终结出了新的果实,不可避免的是其有着部分的“遗传基因”,但最终还是会形成一个独立的、极具特色的个体。当然,美国文学评论也和美国文学具有同样的特征,美国文学评论也受到了欧洲大陆文学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受到英国文学和印第安文学的影响,但是美国文学评论也在其中发展出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总结

化学论文论文范文第9篇

(一)教学理论本土化是教学实践的客观需要

随着国际教育交流的不断扩展,各国教育平面化地进入了大家的视野,本土教学实践发展水平的落后促使我们迫切地学习其他国家的教育实践。而在向发达国家学习、改革教学实践的同时,又促使我们学习他们的教学理论。本世纪初引入的大量教育理论主要包括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实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这些理论大多来自生产力高度发达、文化价值多元、教育基础优越的美国。而由于认识理解不足,不能把借鉴的理论结合自己的情况很好的运用,于是这些理论在我国运用的过程中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以至于面临着教学理论看似丰满而教学实践实在骨感的窘境。因此,我国教学实践的改革与深化发展迫切需要符合我国教学实际的、能够很好的指导我国教学实践的理论,即本土化的教学理论。

(二)教学理论本土化是教学理论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方面,近代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教育水平明显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便急切的引入了从古希腊到日、美、苏等国的教学思想。我国现代的教学理论基本上就是以此为基础而建立的,绝大多数理论观点都是从国外借鉴、移植或者“生搬硬套”而来,有明显的拼凑痕迹,缺乏本土特色。另一方面,我国教学论学科倾向于文本研究而忽视对教学实际的研究,很多研究者热衷于“本本”的演绎研究,而不愿从事投身教育实践活动的归纳研究,致使教学理论缺乏有生命力的原创性的研究。而纵使是文本演绎研究,也有着对国外教学理论生硬解读的倾向,对我国历史和教学现实关照不足,导致我国的教学理论逐渐丧失了自信心与国际话语权。这种状况不仅与我国教学理论发展要求不相称,也辜负了我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中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因此,本土教学理论的建设亦是教学论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三)教学理论的本土化是应对国际化教学论思想挑战的需要

长久以来,我国的教育思想一直面临着如何应对外来教育思想的冲击的问题和如何走向并融入国际教育思想发展的问题。毫无疑问的是,国际化并不意味着完全西化,更需体现特色化和平等化。我们一直以来仰视着西方的教学理论,不顾实际情况的生搬硬套和失去自我的削足适履的自欺欺人的做法,使我们的教学理论失去了本土的文化根脉和自身特色。然而,后现代呼吁的反对文化的霸权和殖民、保护本土知识的思想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促进了教学理论“本土化”研究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对全球教学理论的发展应当并有能力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建立具有传统文化根脉的教学理论,并关照当下的教学生活,从而使其发挥“指挥棒”的功能,是建设当下教学理论无法回避的课题。

二、教学理论如何本土化

教学理论的本土化可以尝试从投身文化和立足实践这两个维度来解决。

(一)立足文化,构建教学理论的本土化

在推进教学理论本土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教学理论有很强的文化个性。当教学理论在其本土化的过程中缺乏对本土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时,就会出现困境。因此,教学理论的本土化要正视文化的价值。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王策三先生指出:“我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有灿烂的古代文化,教学论遗产是非常丰富的。先秦诸子百家之言,《学记》和“朱子读书法”等等之中所蕴藏的教学论思想,有许多是非常精辟的,至今仍放射出智慧的光辉,我们发掘、整理、研究工作不是做得太多而是做得还很不够。”古人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我们还远没有充分利用,西方的永恒主义主张“回到古人那里去,像古人那样去思考”或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们今天的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因此,我们把握中国传统的东西,对其做深入的研究。不仅需要看中国教育史著作,更需要看古典教育原著以及广泛涉猎诸子古贤之书。如此,才有可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有属于自己的感悟,获得启示,从而建构原汁原味的本土化教学理论。其次,需要借鉴外国文化和教育。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导致与他国的来往和交流日益增多。中国教育也加入到国际交流的热潮中,教学论研究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与世界接轨并借鉴他国的优秀理论“。与世界接轨”,是指将本国的教学论研究融入世界教学论体系中,使之可以自信的、平等的与国际学术研究进行对话与沟通,各国分享、借鉴彼此的教学理论。“借鉴”是指借鉴其他国家优秀的可以给我们以启示的教学理论的合理部分。我国近代的教育家晏阳初、陶行知先生等教学理论的形成就是这种借鉴的先例。正如《学会生存》所指出的那样“:发展中国家只有把科学吸收到他们的传统文化中去,把世界思潮吸收到他们的民族生活中去,才能更新他们自己而又保持他们民族的特点”。最后,需要在上述的基础上,对时代中国有所把握。现在的中国文化已极其明显的异于传统文化,近代中西文化所呈现的差异正在渐渐模糊,而人们还没有很好的反思并总结新时期中国文化的特质。因此,我们亟待反思并总结眼下的中国文化,使之成为教学理论本土化的生长土壤。因此,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关照古今中外。钻研历史、借鉴国外,把握时代,立足社会现实和教育实践,去构建本土话的教学理论。

(二)投身实践,构建教学理论的本土化

实践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教学论的特质和生命就在于它面向实践。教学实践是教学理论的原生土壤,是教学理论的原始生长点、新的生长点和推动教学理论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学理论的本土化问题应从两个方面开展实践工作。

1.积极开展教学实验

教育实验作为一种有效改善教育的研究方法,一直受到各国教育人士的青睐,大部分经典教育理论的提出和教育实践的改善都伴随着教育实验。如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孤儿院”实验,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的教育实验。教育实验没有失败一说在教育界已基本达成共识,每一次教育实验都是教育的一份珍贵财富。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教育理论界就已明确指出教育科学的生命在于教育实验。之后,教育实验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非实行试验不为功,盖能试验则能树立,则能发古人所未发,明今人所未明。”所以,教育实验是教育理论的重要源泉,本土化教育理论的产生离不开在中国本土进行教育实验这一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许多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教学改革实践,为建设我国本土化的教学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如改革开放之初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先生主持的教育实验以及本世纪初的轰轰烈烈的基础课程改革实践,这些教学改革实践为建设本土教学理论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此同时,这些教育实验与教学改革实践是推进本土教学论建设的强大动力,将对中国教学论的建设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裴娣娜老师指出:“实验是超前的,体现着未来,不仅从实践角度深化了理论,沟通了理论与实践,而且捕捉了21世纪教学论发展的基本趋势。”

2.倡导田野研究和教育行动研究,建立研究共同体

化学论文论文范文第10篇

可以肯定地说,数学是一种为人们所承认的文化现象。数学文化的传播载体首推数学文化史料。研析数学文化史料,就可以直接获取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直观认识获取数学的思维、理论和研究方法。一个典型的实例就是大学数学教学中开始涉及的“极限”概念,对于这个大学生首遇的抽象概念,教师们通用的施教方法一般始于数学文化史料的介绍,在渐进的过程中定义出“极限”概念。大学的数学教育实践要领,首先应该推崇和学习数学逻辑原理的产生缘由,还原基本数学原理的历史背景,以此为背景,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大学生对数学学习爱好,增强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发力量,启迪大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智慧。诚然,数学自然是一门兼具抽象与具体、逻辑与计算、演绎与推导、想象与实现的学科,数学发展的历史渊源曾经极具挑战性。而现代大学的数学教育教学内容一般都涉及到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数学学科,其特点之一是数学知识体系传承涵盖面较为广泛,其特点之二是传统数学课程实质性内容基本保持恒定。这对于研究能力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讲,如果采取抽象经典数学理论引入为主的“速食数学”教学方法,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初入高校后,产生对数学的困惑和厌学心理。而重视数学教学的文化理解,对数学概念、方法等的历史演进,以此为基础的数学定理和公式的推理教学,才能教授给大学生数学的系统化、完备化的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其逐渐倾向于关注抽象经典的理论结果,建立起演绎严密、推导细致的数学课程自我学习的思维范式,完成抽象理解的升华。如此明理于数学危机及其成长过程,理性看待数学分支的由来与曲折,从而智炼出深厚的数学底蕴、精髓思想、理性思维等学生个体成长科学思维方式。我国数学家王浩也认为:数学的本质是它的抽象性、精确性、确定性、广泛的应用性以及丰富的文化美。因此,可以将大学数学教学设计为以直观、形象地掌握基本数学概念为起点,通过增强大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按照这样的数学教学变革,彰显出强大的大学数学教学文化教育意义。

二、数学文化融入大学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数学文化具有普遍的区域性和人文性双重特征。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全国逐渐形成了教材、教学形式基本统一的数学教学格局,造就了数学教学的繁荣。但如果审视数学教学的文化属性,就会发现我国幅员辽阔的国土上,教育发展不均衡,加之国内各民族聚居区域有别、人口不一造成了全国各地人文文化的巨大差异。以数学文化的视角,显而易见,上述的两个统一是不满足协调关系的,基于此,数学教学组织的顶层设计是不合理的,故需倡导大学数学教学的层次性,满足数学教学的基本文化属性。通过数学教学的文化属性组织教学,通过区域性融入民族文化的教学,通过协调区域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多模式存在,实现匹配的针对性数学文化教学实践。同时,也要注意数学文化作为文化范畴需要匹配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社会文化背景,不能盲目追求数学文化的文化属性,必须要将数学文化作为教学实践工具应用形式紧密结合抽象理性思维模式,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数学文化思想具有广泛的应用实践性和纯粹理论的抽象逻辑性的双重特征。

三、数学文化融入大学数学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