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画画基础教学

画画基础教学范文精选

画画基础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画;基础教学;《芥子园画谱》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国画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越来越受到高等艺术学院许多学科的重视,哪怕与绘画距离稍远的设计专业也有很多学院将中国画作为一门基础选修课列入课表。在对于非中国画专业的教学来说,这比对于专业学生更有难度。但就笔者的教学经验而言,从中国传统的中国画教材《芥子园画谱》入手也许是一个有效的开端。

清康熙年间制版成书的《芥子园画谱》在中国画坛上流传广泛,意义深远,不仅成为几百年来众多中国画学生的入门教材,更孕育了不少国画大家。画谱名取自于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李渔在南京所建的私人宅院“芥子园”,其“芥子”之意取自佛语“芥子虽小,能纳须弥”。而他支持女婿沈心友及王氏三兄弟所编绘的《芥子园画谱》也让他的芥子园名留千古,翘楚江南。《芥子园画谱》除“序”和“画学浅说”分为两集,“初集”包括“卷一:树谱、卷二:山石谱、卷三:人物屋宇谱、卷四:名家山水书谱。”“二集”包括“卷一:兰谱、卷二:竹谱、卷三:梅谱、卷四:菊谱。”从目录编排可以看出,此画谱已基本全面涵盖了写意中国画的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科。《芥子园画谱》成为几百年至今至为优秀的中国画教材,它具备以下特点:

其一,《芥子园画谱》内容丰富全面,不仅横向覆盖三科,且在每科教授的过程中除了画法讲解、步骤图录,更有诸家画法一一详列,这在最为讲究师法古人、追求师承的中国画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

以“卷一:树谱”为例,画谱中第一步:文字详解如何“画树起手四岐法”,第二步:配图示范如何画二株、三株至五株树画法。就每种树形态不一,画谱又归纳出“鹿角画法”、“蟹爪画法”、“露根画法”等。根茎枝干部分结束后,画谱第三步:教授荚叶的画法,分别有:“点树”、“胡椒点树”及“介字点”“小混点”等各种点叶法。接下来,“荚叶着色法”讲授了各种荚叶点叶如何着色以及注意事项。在各种画法一一详尽之后,画谱第四步:示范出“范宽树法”、“郭熙树法”、“王维树法”等等各位名家树法,体现出中国画中树法的各种形态及艺术表现风格。最后又将一些形态特异的树画法:如柳树、梧桐、芭蕉、竹子及芦苇等再一一列出画法及示例。总之,在中国画树法的学习中,这样的讲解示例是非常丰富完善的,认真学习,足以全面的掌握树的画法。

画画基础教学范文第2篇

我国综合院校油画教育发展较晚,大部分都是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新增办的。而这些新增办的绘画专业或美术教育(师范类)专业中的油画教育方向,大都采用专门美术院校传统的油画教学模式设置课程进行教学。然而,综合院校与专门美术院校在教学体制和教学规模存在的差异,致使当前综合院校的油画教学处于两难的境地。

其一,教育部规定综合院校本科教育计划控制在2800学时,而专门美术学院(以中央美院为例)除公共文化课及专业理论课外,其本科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计划为2600学时以上。也就是说,综合院校油画教学采用美术院校传统教学模式设置课程,课时量却减少近四分之一。以致有的综合院校油画基础课仅安排48学时。与专门美术院校相比,综合院校油画教学专业学习时间存在不足。

其二,综合院校由于油画教育规模较小,一般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大都无法采用当今国内外美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通用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的多元化方面显然是一种缺陷。

面对新时代对绘画(油画)专门人才的需求,以及当代艺术观念的影响,在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有些综合院校的油画教育也相应作出了一些调整和改革。比如有的学校增设“表现型”绘画课程等,无奈处于综合院校统一管理模式,课时量是有限的,根本无法撼动固有的传统,小敲小打的修补显然无济于事,改变不了单一写实的传统培养模式。

总之,综合院校的油画教育及其基础教学当前的这种尴尬现状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改革当前综合院校油画教育的传统模式势在必行,而基础教学更是改革的关键。怎样建设好综合院校油画基础课程体系,我们应认真加以研究。

一个学科的基础教学必然与其学科的发展紧密相联。油画学科教育的发展,决定着油画基础教学的方向。

我国的油画教育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中期的上海土山湾画馆,但真正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是从20世纪初的“两江师范学堂”设置油画课程开始,至今油画学科教育发展已有百年历史。我国的油画教育体系源于留学西方的画家接受的法国学院写实主义,以及前苏联现实主义油画教育模式。这个传统的教育体系及教学模式为我国油画事业培养了众多具有扎实造型能力的、杰出的油画家和油画教育家,为我国油画艺术的发展和油画学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决定性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传统的油画教育体系已经愈来愈显现出其局限性,不适应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综观当今世界美术学科教育发展趋势,“大美术”学科已成为必然。作为起源于欧洲的传统油画教育,在西方已日渐式微。绘画观念的改变,绘画媒材的拓展,“自由绘画”教育取代了传统的油画教育,油画仅作为众多绘画媒材中的一种形态而已。文艺复兴以来,几百年油画的辉煌早已不再。

在我国教育改革大潮中,本着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意识的基本精神,国家教育部在1998年公布的新专业目录中,正式把原有的油画专业、中国画专业、版画专业合并为绘画专业。美术院校也随之逐步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各学院相继实行“工作室制”,倡导多元化教学理念,并在学院下设置造型学院,把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纳入其中。造型学院下设基础部,基础课在大学一年级实施学。二年级上学期到各专业系进行专业基础学习,二年级下学期起直至毕业,再到专业工作室学习。近年来,各专业美术院校纷纷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当代教学模式转型。

改革油画基础教学,构建当代综合院校油画基础课程体系,我们首先应明确综合院校油画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的。国内外美术学院绘画(或油画)专业采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以培养艺术家为宗旨。针对有别于国内外专门美术院校的我国综合院校特点,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吸取国内外美术院校绘画或油画学科建设经验,更新教师传统写实观念、拓宽其知识结构,并依托综合院校人文学术氛围和多学科资源,夯实专业及人文基础,培养适合当代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全面素质的、以油画为主的绘画人才。构建适合综合院校油画学科教育的基础课程体系,走一条综合院校自己的油画教育发展道路。

改革与建设基础教学必须符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素质型油画人才这个目的。“素质型”,即全面素质,它不仅包括造型能力和以油画为主的绘画技能的专业素质,也包含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应该在人文素质中得到滋养,在专业素质中得以展现。

专业素质培养的基础即专业基础。我们在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和建设上,以油画为主向多画种基至设计艺术上拓展,以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精神。在教学观念上,要突破单一写实模式,实行多元化教学。除传统的课程素描、色彩、透视、艺用人体解剖、三大构成、油画基础外,增设绘画材料、中国画基础、水彩画基础、壁画基础、书法、陶艺、雕塑、设计基础等课程。传统课程中的素描、色彩须加以改革。

以素描课程为例。一年级素描课程中,我们要求学生掌握造型基本知识(比例、结构、透视、动态)的同时,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速写、默写与创作构图安排进素描课程中是必要的。慢写(中、长期素描)、速写、默写过渡到自由创作构图,这是直观视觉感受向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过程,也是改革传统素描以写生为唯一手段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中、长期与快速的写生训练中提高造型能力的同时,通过默写、自由创作构图的锻炼,加强形象思维能力,进而达到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色彩课程改革之一,摒弃以水粉画为色彩练习的方法,直接以油画进行色彩训练。学生在高考前就进行过大量的水粉画练习,改以油画训练可避免重复,以减轻综合院校专业课时不足的压力。之二,在写生课程后安排色彩自由创作构图练习,启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任其气质、个性的发挥,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人文基础课程的建设是油画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因扩招带来生源质量普遍下降的背景下,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人文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人文基础课程主要以理论为主,然而在传统的油画教学中,重技术轻理论的思想积重难返。加强人文基础课程的建设将是综合性院校油画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也是综合院校油画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画画基础教学范文第3篇

一个学科的基础教学必然与其学科的发展紧密相联。油画学科教育的发展,决定着油画基础教学的方向。

我国的油画教育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中期的上海土山湾画馆,但真正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是从20世纪初的“两江师范学堂”设置油画课程开始,至今油画学科教育发展已有百年历史。我国的油画教育体系源于留学西方的画家接受的法国学院写实主义,以及前苏联现实主义油画教育模式。这个传统的教育体系及教学模式为我国油画事业培养了众多具有扎实造型能力的、杰出的油画家和油画教育家,为我国油画艺术的发展和油画学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决定性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传统的油画教育体系已经愈来愈显现出其局限性,不适应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综观当今世界美术学科教育发展趋势,“大美术”学科已成为必然。作为起源于欧洲的传统油画教育,在西方已日渐式微。绘画观念的改变,绘画媒材的拓展,“自由绘画”教育取代了传统的油画教育,油画仅作为众多绘画媒材中的一种形态而已。文艺复兴以来,几百年油画的辉煌早已不再。

在我国教育改革大潮中,本着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意识的基本精神,国家教育部在1998年公布的新专业目录中,正式把原有的油画专业、中国画专业、版画专业合并为绘画专业。美术院校也随之逐步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各学院相继实行“工作室制”,倡导多元化教学理念,并在学院下设置造型学院,把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纳入其中。造型学院下设基础部,基础课在大学一年级实施学。二年级上学期到各专业系进行专业基础学习,二年级下学期起直至毕业,再到专业工作室学习。近年来,各专业美术院校纷纷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当代教学模式转型。

我国综合院校油画教育发展较晚,大部分都是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新增办的。而这些新增办的绘画专业或美术教育(师范类)专业中的油画教育方向,大都采用专门美术院校传统的油画教学模式设置课程进行教学。然而,综合院校与专门美术院校在教学体制和教学规模存在的差异,致使当前综合院校的油画教学处于两难的境地。

其一,教育部规定综合院校本科教育计划控制在2800学时,而专门美术学院(以中央美院为例)除公共文化课及专业理论课外,其本科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计划为2600学时以上。也就是说,综合院校油画教学采用美术院校传统教学模式设置课程,课时量却减少近四分之一。以致有的综合院校油画基础课仅安排48学时。与专门美术院校相比,综合院校油画教学专业学习时间存在不足。

其二,综合院校由于油画教育规模较小,一般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大都无法采用当今国内外美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通用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的多元化方面显然是一种缺陷。

面对新时代对绘画(油画)专门人才的需求,以及当代艺术观念的影响,在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有些综合院校的油画教育也相应作出了一些调整和改革。比如有的学校增设“表现型”绘画课程等,无奈处于综合院校统一管理模式,课时量是有限的,根本无法撼动固有的传统,小敲小打的修补显然无济于事,改变不了单一写实的传统培养模式。

总之,综合院校的油画教育及其基础教学当前的这种尴尬现状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改革当前综合院校油画教育的传统模式势在必行,而基础教学更是改革的关键。怎样建设好综合院校油画基础课程体系,我们应认真加以研究。

改革油画基础教学,构建当代综合院校油画基础课程体系,我们首先应明确综合院校油画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的。国内外美术学院绘画(或油画)专业采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以培养艺术家为宗旨。针对有别于国内外专门美术院校的我国综合院校特点,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吸取国内外美术院校绘画或油画学科建设经验,更新教师传统写实观念、拓宽其知识结构,并依托综合院校人文学术氛围和多学科资源,夯实专业及人文基础,培养适合当代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全面素质的、以油画为主的绘画人才。构建适合综合院校油画学科教育的基础课程体系,走一条综合院校自己的油画教育发展道路。

改革与建设基础教学必须符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素质型油画人才这个目的。“素质型”,即全面素质,它不仅包括造型能力和以油画为主的绘画技能的专业素质,也包含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应该在人文素质中得到滋养,在专业素质中得以展现。

专业素质培养的基础即专业基础。我们在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和建设上,以油画为主向多画种基至设计艺术上拓展,以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精神。在教学观念上,要突破单一写实模式,实行多元化教学。除传统的课程素描、色彩、透视、艺用人体解剖、三大构成、油画基础外,增设绘画材料、中国画基础、水彩画基础、壁画基础、书法、陶艺、雕塑、设计基础等课程。传统课程中的素描、色彩须加以改革。

以素描课程为例。一年级素描课程中,我们要求学生掌握造型基本知识(比例、结构、透视、动态)的同时,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速写、默写与创作构图安排进素描课程中是必要的。慢写(中、长期素描)、速写、默写过渡到自由创作构图,这是直观视觉感受向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过程,也是改革传统素描以写生为唯一手段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中、长期与快速的写生训练中提高造型能力的同时,通过默写、自由创作构图的锻炼,加强形象思维能力,进而达到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色彩课程改革之一,摒弃以水粉画为色彩练习的方法,直接以油画进行色彩训练。学生在高考前就进行过大量的水粉画练习,改以油画训练可避免重复,以减轻综合院校专业课时不足的压力。之二,在写生课程后安排色彩自由创作构图练习,启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任其气质、个性的发挥,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人文基础课程的建设是油画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因扩招带来生源质量普遍下降的背景下,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人文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人文基础课程主要以理论为主,然而在传统的油画教学中,重技术轻理论的思想积重难返。加强人文基础课程的建设将是综合性院校油画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也是综合院校油画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画画基础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动画基础教学 创新思维 立体造型

动画是综合性的艺术学科,集绘画、文学、漫画、电影、摄影、音乐以及数字媒体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动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特殊而典型的。

动画造型基础教学是动画专业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学生具有扎实的动画素描、动画色彩能力是创作出优秀动画作品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培养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思维的动画人才,必须改革现行教学模式和课程中不合理的内容。

一、动画造型基础教学的特点

1.概括性与简练性

在动画造型基础教学中,首先要明确课程设置的目的、要求以及动画造型基础教学的特点,以及动画造型设计与其他造型设计教学的差别,根据这些特性来对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探讨。动画创作要有好的创意和大量的动画和原画设计工作,在这个工作中,任何一个造型方面的问题都会影响作品的质量,这就要求物象的造型要摈弃一些琐碎的形态,提炼出本质的、主要的形态,从而创作出用简练的线条、概括的形态、饱满的色彩表现栩栩如生的鲜活的动画形象。

2.装饰性与幽默性

动画片通过故事情节、人物的造型、独特的场景设计,使人心情愉快、赏心悦目,使人在放松心情的同时得到心灵震撼。动画片运用民间艺术、绘画以及装饰艺术等表现形式和手法,把人们心中各种奇思妙想、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装饰性与幽默性的完美结合。

二、动画造型基础教学重点

1.写实造型能力与形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写实造型能力是动画造型基础教学的重点,包括形象的比例、形象的结构、动态及解剖。它是动画创作的基石,只有掌握了扎实的造型能力,才能够随心所欲地设计心中的美好形象。

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写实造型能力,还要具备将复杂的形态概括成简练的艺术形态的能力。在抓住本质形态的同时区分主次、强弱,使学生做到观察、表现物象一针见血,这需要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合理的教学安排能使学生尽快掌握形象概括能力。

2.夸张变形能力与立体造型思维能力的培养

夸张的动作在动画片中是普遍的。一部优秀的动画片,夸张的动作、夸张的表情及幽默感是其必须具备的要素。这种夸张幽默是有的放矢,是从生活中汲取的精华,反映出事物、人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的性格特征、形体特征、心理活动、职业特点、表情特征,这就要求在动画造型基础教学中逐渐介入这种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针对变形与夸张做单独训练,以启发学生对此内容的深入领会,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才能轻车熟路。对此,我们还应设置对学生三维及多维立体空间造型思维建立的课程内容,使学生适应动画动态造型、多角度造型的特点,使他们在今后的动画创作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三、造型训练与课堂实践

1.在动画造型基础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及表现方法。针对此问题,在课上要求学生表现物象、人物有时间限制,使他们舍弃繁杂的表象,直接用简单的线条概括与归纳。要达到此目的,不仅在课上进行专门训练,课后要求学生完成临摹人体骨骼肌肉的结构的单线速写,一方面不仅锻炼了他们对线的掌握,同时也为今后表现人物打下良好的基础。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改变,从无从下手到表现自如、得心应手,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在动画中线条的运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接下来,更进一层培养学生变形速写的训练,对物象、人物局部的形态、动态、神态进行超出常规、不可想象的变形夸张,如有一句广告语,“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2.在基本技法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接下来要培养学生的表现形式和技巧。新生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设置除了对于速写、变形夸张的训练,对于铅笔、水彩、水墨、版画、雕塑等技法的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此基础上,透视原理的运用是动画场景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掌握透视知识在动画基础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透视的训练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一点透视、二点透视、三点透视、多点透视、鱼眼透视等,怎样通过做图把它们画出来,然后,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这些透视在动画场景中的应用。

3.在动画造型基础教学中,人物、动物以及场景是色彩训练的主要课题。在二维或多维、静止或动态的动画片中合理地控制画面的调子,处理好手、眼、脑的协调性,手体现了学生造型的能力,眼体现了学生的审美及艺术修养,脑则反映了学生的创意思维;教学中激发学生手、眼、脑充分结合,灵活运用,才能在动画片中创造出栩栩如生、鲜活洒脱的形象。根据动画造型基础教学的需要舍弃传统的课程设置,跳过石膏头像,直接描绘真人头像过渡到人体,进行造型训练。在课堂教学中,真人头像过渡到变形夸张头像素描,可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各种夸张表情的照片,展现出充满幻想的森林女巫、守财奴、飘飘仙女、英俊武士等,不仅增加了趣味性,更主要的是在这种夸张造型表现中使学生对动画片的了解更进了一步。在人体课程授课中,不仅完成人体骨骼肌肉穿插及形态特征表现,深入要求学生完成人体运动分解动作的速写,提高学生对动态人物的理解。

随着动画产业的飞速发展,动画造型基础教学必须不断更新、不断改革,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考验,我们必须不断完善自我,掌握国内外本专业的动向,探索出一套开发学生思路、调动学生绘画兴趣、提高学生动画专业基础水平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培养出优秀的动画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理查德.威廉姆斯.原动画基础教程[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画画基础教学范文第5篇

一、美术基础教学环节被忽视的原因及对策

动画,简单的理解就是“运动的画”“画出来的电影”。“画”字当头,想要创作出好的动画作品,需要过硬的美术基本功,许多高校的动画教学却忽视了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源的美术基础差与择优录取。近年来艺术类高校的招生量激增,专业考核标准也有所降低,这有利有弊:一方面,万千学子得以接受高等艺术教育;另一方面,动画考生的美术基础较差已是不争的事实。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美术考生,多数是从小就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接受了长时间的专业训练。这些人学习美术的目的,都是出自热爱,而非应付高考。他们的造型能力强,美术功底比较扎实,通过层层专业加试考核进入大学,能很快地适应并完成基础课的学习,从而转入专业学习阶段。而现在的动画(包括美术类其他专业)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出自艺术类院校招生录取线偏低的考虑才学习动画的,在考前一年,甚至半年或三个月突击学习美术,基础和造型能力较差。由于“画”的能力欠缺,他们构建不了画面内容,无法准确造型,对他们来说“画电影”实在太难。有的学生干脆放弃手绘方面的学习,而转入计算机工具软件的学习。可见,择优录取、保证生源质量,是各院校动画专业提高学生美术造型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2.教学大纲的不完善与“因地制宜”和延长学制。相当一部分新增设动画专业的学校,忽视了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生源质量,直接借鉴或照搬知名院校(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的动画教学大纲。有的院校干脆沿用以往其他美术类专业的教学大纲,展开动画基础教学,这很难适应动画专业自身的教学要求。此外,基础课时量不足,如素描、速写、色彩等主要的专业美术基础课,大多一个学期就结课,学生原本单薄的美术基础,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笔者认为,各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新的教学大纲,适当加大美术基础课时,以此提高学生美术造型能力,使之适应动画专业的高要求。同时,为了避免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学时冲突,可以尝试实行动画本科教育“五年制”,比如,美术基础课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同时,在保持原有一年共两个学期美术基础教学课时的基础上,增加一年共四个学期的基础教学课时。动画专业是同属于美术范畴和电影范畴的,学生要在四年内学习和掌握大量的基础与专业知识并不容易,而“五年制”对于动画这样一个专业性强的学科来说,能够很好解决教学大纲中基础课时不足的问题。

3.疏于基础理论课教学与巩固理论课程,增设选修课。许多院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过分强调动画专业的专业性,为保证专业教学的课时,删减了一些看似与本专业无关的基础理论课程,如艺术概论、美术史、电影史等基础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高校动画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动画艺术人才。走向社会的他们不仅仅要面对激烈的产业和市场竞争,同时还肩负着振兴中国动画的历史使命。中国动画要振兴,真正需要的不是“轻艺重技”的产业工人,而是有着深厚文化艺术底蕴的动画人才。李政道将科学与艺术比做一个硬币的两面。动画教学过程中,技术与艺术孰重孰轻的问题,已经无需探讨。但如何在动画教学中让学生突破技术瓶颈,将技术与艺术有机地融合,是动画教育界应解决的问题。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学生了解动画之道,明白动画的创新之道。因此,动画基础教学,不仅要加强巩固原有基础理论课程,还要适当增设与动画艺术有关的选修课程,如音乐赏析、中外建筑史等理论课程。这些知识的学习与涉猎,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大有益处。

4.过于强调高技术手段应用与重视传统教学方式。CG是英文COMPUTERGRAPHICS的缩写,是指计算机图形艺术,三维CG技术突破了传统二维动画的技术局限,动画画面变得立体,摄影角度丰富,可视性也大大增强。各院校都加大了动画三维软件的教学力度,这固然是对的,但有些院校盲目的以CG、多媒体,代替传统的动画教学内容,就比较偏激了。一个美术基础薄弱、造型能力较差的人,很难用软件塑造出一个活生生准确的人物形象,同样,一个不具备色彩写生能力的人,也无法将三维建模的背景,变为色彩光线准确、符合剧本时空要求的动画场景。没有二维动画的扎实基础,是做不出高质量的三维动画影片的。因此,高校在加大三维CG技术学习力度,以适应市场需要的同时,一定要巩固二维动画基础知识的学习。

二、影视基础教学环节被忽视的原因及对策

动画是画出来的电影,其中,“动画”是过程和手段,“电影”是目的和结果。动画作品不论长短,最终呈献给观众的是一部影片。电影是运动着的时空声画艺术,在动画教学过程中,对电影知识中“运动”“时空”“声画”的研究与学习,就变得尤为重要了。然而,目前不少高校对影视基础教学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影视教学的师资也比较薄弱。

1.对影视基础知识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目前,很多开设动画专业的院校,认为动画是动画,电影是电影。学习动画,就应该把全部精力放到“画”上面来,一些影视基础课沦为选修课,或是干脆被剔除出教学计划。这种错误的做法,将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动画专业学生,在完成全部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做一部动画影片,以接受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用人单位的检验。如何将成千上万张动画剪辑组合成一部完整的影片,这需要足够的影视知识和技术。画动画是先决条件,但光会画画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丰富的影视知识,无法创作出一部分镜头到位、声画完美、剪辑顺畅、叙事准确完整的影片。影视基础教学中的电影语言语法、电影的音响与音效,主要研究的就是构成动画电影声、画这两个要素,而电影的分镜头设计和剪辑原理,是保证动画电影叙事顺畅准确所必修的两门课程。所以,高校的动画专业,在“画”与“电影”关系的认识上要清醒,加强影视基础课程的教学力度,切不可顾此失彼。

2.高校影视基础教学的师资不足。新设动画专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大都是来自动画产业的技术人员和过去从事过美术教学的教师。他们自身影视知识的相对匮乏,也是导致影视基础教学被忽视、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深圳、上海等地,许多大动画公司只做外加工片,不进行原创,所有动画的行为,仅限于原动画加工与上色的工序,这使从产业来的教师,很难接触到动画脚本、分镜头设计等关键的动画创作过程,影视知识当然匮乏。而从美术相关专业改行而来的教师,由于美术思维占据主导,容易在主观上强化美术意识而淡化电影意识。所以,高校应针对动画专业教师开展影视知识培训,多派教师外出进修。动画专业教师也应该不断进行自学,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只有这样,影视基础的教学效果才能有所提高。

画画基础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绘画基础;教学;评价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美术高考热”不断升温,每年报考艺术类院校的考生日趋增加,艺术设计学科逐渐成为热门的学科,全国各大专科院校也纷纷增设艺术设计专业,如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但对于报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和已经进入高等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不能简单地把设计专业等同于绘画专业,尤其是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绘画基础教学方面,不能轻易认为用绘画造型可以替代艺术设计中的造型基础,从而忽略艺术设计造型基础的独特个性。艺术设计中的绘画基础教学定位的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我们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素描、色彩,是所有学习美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绘画课程,在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把它们作为基础绘画教育课程,有我国多年艺术教育的历史原因。长期以来,素描、色彩课程一直被认为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但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很难把基础绘画课和设计专业结合在一起,只注重绘画写生和技法的训练,而忽视艺术设计的专业性,牵制了学生设计思维的发展。在过去,我们的艺术教育强调基础,强调绘画功底,在这种情形下着实培养了一批批写实功夫和艺术表现力过硬的画家,以至于这些画家至今还陶醉于花费数月表现一个比真的还真实的手工绘画作品的满足感受中。现在的书店里,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素描、色彩书籍被命名为“正规画法、正规范画”的字语,难道除了他们的画法外,其他人的绘画风格都是旁门左道吗?何谓“正规”,艺无止境,但凡形成一定的范式或风格,即是走到了终点,接下来就是必然要打破它,超越它,这样艺术才能进步,我们才能创新。如今是一个数字技术、多媒体影像可以轻松去复制作品,可设计艺术却不能去重复、去拷贝,因为设计追求的是原创性和创新性;目前我们的创新设计、原创设计和国际上一些优秀的设计相比显得有些滞后,看看近年来一些产品造型专业的萎缩状况,一些大型的优秀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都来自于国外的设计师即可而知。我们的一些设计师的创造力相对就显得有些苍白,这是不是过分强调基础忽视创造力培养的结果,是不是所谓“正规”的绘画基础教育造成的?这就需要每个从事设计艺术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重新定位我们的“绘画基础”和功底的了。

过去,我们传统的素描、色彩绘画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物体的造型、色彩搭配、明暗调子、质感、体积、透视关系等方面的要求,这在传统绘画教学中能体现出其合理的教学目的性,因为那毕竟是在培养画家。但在现在的设计教学中如果还过分强调虚实、强调素描明暗调子,而忽略艺术设计教学目标的目的性,忽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花上过多时间去进行追求光影的虚实和物象的体积、质感的表现时,会不会觉有些得太奢侈,会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呢?既然我们培养的是设计人才,而不是画家、艺术家,那么它的必要性又有多少呢?一味的对着物象去表现、再现,对着石膏像磨来磨去,会使我们学生失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更谈不上创造、创新了。所以把传统的绘画基础课放在课下,把能培养学生快速造型的设计素描、设计速写、设计色彩放在教学首位,不失为一种目的明确的基础训练。

画画基础教学范文第7篇

一个学科的基础教学必然与其学科的发展紧密相联。油画学科教育的发展,决定着油画基础教学的方向。

我国的油画教育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中期的上海土山湾画馆,但真正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是从20世纪初的“两江师范学堂”设置油画课程开始,至今油画学科教育发展已有百年历史。我国的油画教育体系源于留学西方的画家接受的法国学院写实主义,以及前苏联现实主义油画教育模式。这个传统的教育体系及教学模式为我国油画事业培养了众多具有扎实造型能力的、杰出的油画家和油画教育家,为我国油画艺术的发展和油画学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决定性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传统的油画教育体系已经愈来愈显现出其局限性,不适应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综观当今世界美术学科教育发展趋势,“大美术”学科已成为必然。作为起源于欧洲的传统油画教育,在西方已日渐式微。绘画观念的改变,绘画媒材的拓展,“自由绘画”教育取代了传统的油画教育,油画仅作为众多绘画媒材中的一种形态而已。文艺复兴以来,几百年油画的辉煌早已不再。

在我国教育改革大潮中,本着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意识的基本精神,国家教育部在1998年公布的新专业目录中,正式把原有的油画专业、中国画专业、版画专业合并为绘画专业。美术院校也随之逐步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各学院相继实行“工作室制”,倡导多元化教学理念,并在学院下设置造型学院,把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纳入其中。造型学院下设基础部,基础课在大学一年级实施学。二年级上学期到各专业系进行专业基础学习,二年级下学期起直至毕业,再到专业工作室学习。近年来,各专业美术院校纷纷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当代教学模式转型。

我国综合院校油画教育发展较晚,大部分都是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新增办的。而这些新增办的绘画专业或美术教育(师范类)专业中的油画教育方向,大都采用专门美术院校传统的油画教学模式设置课程进行教学。然而,综合院校与专门美术院校在教学体制和教学规模存在的差异,致使当前综合院校的油画教学处于两难的境地。

其一,教育部规定综合院校本科教育计划控制在2800学时,而专门美术学院(以中央美院为例)除公共文化课及专业理论课外,其本科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计划为2600学时以上。也就是说,综合院校油画教学采用美术院校传统教学模式设置课程,课时量却减少近四分之一。以致有的综合院校油画基础课仅安排48学时。与专门美术院校相比,综合院校油画教学专业学习时间存在不足。

其二,综合院校由于油画教育规模较小,一般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大都无法采用当今国内外美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通用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的多元化方面显然是一种缺陷。

面对新时代对绘画(油画)专门人才的需求,以及当代艺术观念的影响,在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有些综合院校的油画教育也相应作出了一些调整和改革。比如有的学校增设“表现型”绘画课程等,无奈处于综合院校统一管理模式,课时量是有限的,根本无法撼动固有的传统,小敲小打的修补显然无济于事,改变不了单一写实的传统培养模式。

总之,综合院校的油画教育及其基础教学当前的这种尴尬现状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改革当前综合院校油画教育的传统模式势在必行,而基础教学更是改革的关键。怎样建设好综合院校油画基础课程体系,我们应认真加以研究。

改革油画基础教学,构建当代综合院校油画基础课程体系,我们首先应明确综合院校油画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的。国内外美术学院绘画(或油画)专业采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以培养艺术家为宗旨。针对有别于国内外专门美术院校的我国综合院校特点,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吸取国内外美术院校绘画或油画学科建设经验,更新教师传统写实观念、拓宽其知识结构,并依托综合院校人文学术氛围和多学科资源,夯实专业及人文基础,培养适合当代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全面素质的、以油画为主的绘画人才。构建适合综合院校油画学科教育的基础课程体系,走一条综合院校自己的油画教育发展道路。

改革与建设基础教学必须符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素质型油画人才这个目的。“素质型”,即全面素质,它不仅包括造型能力和以油画为主的绘画技能的专业素质,也包含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应该在人文素质中得到滋养,在专业素质中得以展现。

专业素质培养的基础即专业基础。我们在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和建设上,以油画为主向多画种基至设计艺术上拓展,以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精神。在教学观念上,要突破单一写实模式,实行多元化教学。除传统的课程素描、色彩、透视、艺用人体解剖、三大构成、油画基础外,增设绘画材料、中国画基础、水彩画基础、壁画基础、书法、陶艺、雕塑、设计基础等课程。传统课程中的素描、色彩须加以改革。

以素描课程为例。一年级素描课程中,我们要求学生掌握造型基本知识(比例、结构、透视、动态)的同时,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速写、默写与创作构图安排进素描课程中是必要的。慢写(中、长期素描)、速写、默写过渡到自由创作构图,这是直观视觉感受向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过程,也是改革传统素描以写生为唯一手段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中、长期与快速的写生训练中提高造型能力的同时,通过默写、自由创作构图的锻炼,加强形象思维能力,进而达到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色彩课程改革之一,摒弃以水粉画为色彩练习的方法,直接以油画进行色彩训练。学生在高考前就进行过大量的水粉画练习,改以油画训练可避免重复,以减轻综合院校专业课时不足的压力。之二,在写生课程后安排色彩自由创作构图练习,启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任其气质、个性的发挥,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人文基础课程的建设是油画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因扩招带来生源质量普遍下降的背景下,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人文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人文基础课程主要以理论为主,然而在传统的油画教学中,重技术轻理论的思想积重难返。加强人文基础课程的建设将是综合性院校油画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也是综合院校油画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画画基础教学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正确处理传统绘画基础和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关系,强调艺术设计绘画基础教学的目的性。在艺术设计的绘画基础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科发展更规范、更完善,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美术高考热”不断升温,每年报考艺术类院校的考生日趋增加,艺术设计学科逐渐成为热门的学科,全国各大专科院校也纷纷增设艺术设计专业,如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但对于报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和已经进入高等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不能简单地把设计专业等同于绘画专业,尤其是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绘画基础教学方面,不能轻易认为用绘画造型可以替代艺术设计中的造型基础,从而忽略艺术设计造型基础的独特个性。艺术设计中的绘画基础教学定位的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我们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素描、色彩,是所有学习美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绘画课程,在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把它们作为基础绘画教育课程,有我国多年艺术教育的历史原因。长期以来,素描、色彩课程一直被认为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但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很难把基础绘画课和设计专业结合在一起,只注重绘画写生和技法的训练,而忽视艺术设计的专业性,牵制了学生设计思维的发展。在过去,我们的艺术教育强调基础,强调绘画功底,在这种情形下着实培养了一批批写实功夫和艺术表现力过硬的画家,以至于这些画家至今还陶醉于花费数月表现一个比真的还真实的手工绘画作品的满足感受中。现在的书店里,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素描、色彩书籍被命名为“正规画法、正规范画”的字语,难道除了他们的画法外,其他人的绘画风格都是旁门左道吗?何谓“正规”,艺无止境,但凡形成一定的范式或风格,即是走到了终点,接下来就是必然要打破它,超越它,这样艺术才能进步,我们才能创新。如今是一个数字技术、多媒体影像可以轻松去复制作品,可设计艺术却不能去重复、去拷贝,因为设计追求的是原创性和创新性;目前我们的创新设计、原创设计和国际上一些优秀的设计相比显得有些滞后,看看近年来一些产品造型专业的萎缩状况,一些大型的优秀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都来自于国外的设计师即可而知。我们的一些设计师的创造力相对就显得有些苍白,这是不是过分强调基础忽视创造力培养的结果,是不是所谓“正规”的绘画基础教育造成的?这就需要每个从事设计艺术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重新定位我们的“绘画基础”和功底的了。

过去,我们传统的素描、色彩绘画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物体的造型、色彩搭配、明暗调子、质感、体积、透视关系等方面的要求,这在传统绘画教学中能体现出其合理的教学目的性,因为那毕竟是在培养画家;但在现在的设计教学中如果还过分强调虚实、强调素描明暗调子,而忽略艺术设计教学目标的目的性,忽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花上过多时间去进行追求光影的虚实和物象的体积、质感的表现时,会不会觉有些得太奢侈,会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呢?既然我们培养的是设计人才,而不是画家、艺术家,那么它的必要性又有多少呢?一味的对着物象去表现、再现,对着石膏像磨来磨去,会使我们学生失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更谈不上创造、创新了。所以把传统的绘画基础课放在课下,把能培养学生快速造型的设计素描、设计速写、设计色彩放在教学首位,不失为一种目的明确的基础训练。

画画基础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基础 绘画 美术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164—01

绘画是主要的美术门类之一,绘画是借助某种物质媒介材料在一定平面上,从线条、体面、明暗和色彩等手段,塑造具有一定内涵和意味平面视觉形象的艺术样式。这是绘画的最基本特征。绘画是一种历史悠久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美术门类。绘画的表现题材极为广泛,从宏观到微观,从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到日常生活琐事,从千山万水到一花一草,各种时间和空间的景物都能加以表现,这就是绘画。

1、激发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

(1)深入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拉进与学生的距离,了解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根据学生不同的素质潜能来进行教学,因人而异,来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所擅长画风优势,使其掌握绘画技巧,为今后的自己艺术风格发展打好基础。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绘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绘画的兴趣,学生才能不断进步的动力。绘画是需要静心与耐心的,但基础绘画教学需要不断的观察、描写和修改,对此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不专心作画、思想抛锚等等。所以,美术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教师在教学时可讲述画家的家庭背景以及画家所经历过的故事。这样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出现精神散漫的现象。或者带领学生进行校外写生等等,来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让学生投入到绘画学习。

2、打好基础要注重临摹和写生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都是要让学生多临摹、多写生的。临摹可以提高绘画技巧,是造型技巧的重要手段;写生则是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表达审美感受,在不断练习中进步,进而找到自己的艺术风格。其次,教师要告知学生要将临摹和写生合二为一,引导学生打好绘画基础。总之,目的就是让学生加强基本绘画训练,为日后的绘画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3、掌握绘画的学习方法

(1)注意观察整体事物。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绘画时大都只注意画面的某个局部,而忽视了整体,这是错误的观察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观察整体,提高作品的质量。

(2)布置分类作业。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2个分类作业,分别是长期作业和短期作业,短期作业可以成为长期作业的辅助,不断练习可逐步提高学生的绘画经验和技巧。

(3)做好修改工作。在基本完成绘画作品时,要做好绘画修改工作。教导学生要仔细分析,反复比较、观察整体画面效果。对不妥当的地方进行修改,最后完成作品。

4、批改作业方式

批改作业,纠正学生的错误是非常重要的。以往传统的作业批改大都是教师打个分数,写个日期就完事。这个方法太过敷衍,学生并不懂得该如何改进。我觉得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应写上激励的评语,告诉他好的是那些方面,不好的又是哪些方面。比如,某位同学的作品结构很好,但在画明暗关系时没表现好。评语可以这样写:你的结构掌握的非常好,但在明暗关系上仍要下功夫练习。这样的评语不仅使学生明白怎样去修改,还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最重要的是认识到练习的重要性。

画画基础教学范文第10篇

现代社会,人们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师道尊严的影响,再加上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死板地学习,不敢打破常规,不敢有所创新,另外现在的评价体系主要是教师一个人来评价的,这样的话教师会受到个人主观爱好的影响,造成评判不科学,不公允。

二、绘画专业基础教学的策略

以上所谈我国高校美术专业绘画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美术基础的培养,不利于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绘画专业基础的教学活动。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美术专业基础绘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让学生欣赏名作名画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读懂作品的深层含义,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再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在真实的社会中用心感受美,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的灵感和创造思维。

(二)实行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从内心真正地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主人翁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创作风格,艺术不像数理化那样有绝对的标准答案,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只有高雅低俗之别,关键是看从哪个角度去欣赏,有没有把握绘画中形式美的规律,是否尊重内心真实感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创作风格,要采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地形成自己的艺术创作风格。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美术专业的绘画基础教学都非常重视学生绘画基本功的训练,教师在延续这一良好作风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维方式训练,让学生打破思维的定势,发展个性思维,让艺术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另外教师还需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讲解绘画技巧时还要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有利于学生后期的发展。比如在讲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时,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这个时期绘画作品的特点,还要讲解这种风格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被压迫了半个世纪的人文精神开始复苏,人们努力挣脱宗教的枷锁,尊重人性的自由,因而创造了一大批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大都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

(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绘画是一门艺术,对于美术专业学生来讲,更需要有很高的人文素养。只有具备了高尚的人格才有可能创作出不朽的艺术作品来。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在欣赏文艺作品的时候要让学生体会到艺术的美,美在什么地方,不仅是外表还有内在的精神,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学校的宣传设施大力宣传人文素养对于绘画的重要性。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