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琴文化论文

古琴文化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琴文化论文:香港古琴生态状况思考

本文作者:陈耀红

据悉徐文镜在港只有一个学生,因此,若说到在古琴传授方面有重要贡献的,蔡德允应占鳌头。此外,亦不得不提到新亚书院。中大成立于1963年,最初由崇基、新亚与联合三家书院合组而成。新亚在加入中大前,已办有国乐会,第一任古琴导师是吴因明,至于桃李满门的蔡德允,则是在1964年接任的。蔡德允的徒子徒孙在1998年组成德琴社,是今天香港古琴艺术的中流砥柱。而上述三书院合并为中文大学之后,崇基于1965成立了音乐系,并于1972年创办中国音乐资料馆。至于1974年脱离了中大的新亚研究所也有琴社,曾经“活动很盛,人才济济”[2]。

中大中国音乐资料馆与中大艺术行政主任办公室于今年11月13日至19日为校内人士举办的古琴周,可说是为纪念申遗成功十周年拉开序幕。借此活动,回顾新亚书院与本港的古琴传承之间的关系,相信有助了解当今香港琴风形成的底蕴。立此存记,有助将来作一比较。新亚书院前身是一家文商学校,创办于1949年,翌年易名新亚。创办者多是来自内地的文人学者,例如院长钱穆是历史学家,而唐君毅被视为新儒家学派代表,两人都是国学名家。他们选择南下移居香港,艰苦办学,为的就是希望香港成为中华文化承先启后的一处园地。笔者1978年毕业于中大时,新亚书院仍有一批以坚持中华文化为己任的学生,这些人被视为国粹派。早期在新亚的乐会学过古琴的,有潘重规、唐君毅夫人谢方回,与张世彬等,都是深具国学学养的人。张世彬是中大中国音乐资料馆创办人。他连同吴因明、蔡德允,以至胡菊人与后来的刘楚华等,都在新亚的琴社授过琴。谢方回也曾教过黄树志。这些喜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当是二十世纪中叶以后香港琴学重要的阳光雨露,培育着香港琴人对古琴艺术的理念。香港古琴艺术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内地文人艺术的伸延。解放后,两地琴人仍有交流,而曾造成交流上的困难,但改革开放后,活动便逐渐恢复。这次中大古琴周反映了这一现像,演奏与演讲兼具两地琴家。此周的节目包括两场古琴演奏会及一次雅集外,还有三个专题演讲:姚公白讲《从琴学与琴人的视角论琴曲〈广陵散〉所引发的诸多问题》、谢俊仁讲《古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与挑战》,沈兴顺讲《琴器欣赏》。本土的琴家是德琴社成员,内地的则有姚公白。

姚公白2008年开始暂居香港,一方面继续研究及编写其父姚丙炎的琴学著作,另一方面在志莲净苑开班,最初只大班口授与琴学有关的理论,近两年多才小班手传操缦之法。姚氏的弹奏风格,与德社员颇不同。笔者弹琴,是由德的刘楚华老师启蒙,用的是由师祖蔡德允所传的《室琴谱》,后来又跟姚公白老师兼学姚门曲目。至今从两人所学曲目全无重叠。这一方面固因本人琴龄太幼,另一方面二门亦确是各有特色。蔡门重韵,讲究左手吟猱绰注;姚丙炎打谱的音乐节奏强;姚公白的右手取音变化多,所教的琴曲有许多组合性的右手指法。香港弹丸之地而得两地不同弹奏风格、传承曲目不尽相同的传人活跃其间,乃好琴者的福气。姚公白弹《广陵散》四十余年。琴艺方面,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代表性传承人;琴学研究方面,他亦有许多未公开发表的见解。这次中大古琴周,他可说是兼琴家与学者两重修养,一方面简介历代对《广陵散》及其同曲异名者所留存下的诗文、研究,以及曲谱,另一方面提出他本人对有关研究的一些看法。与《广陵散》有关的记载可上溯到东汉末献帝之时,姚公白以为此曲至元朝仍是受琴人爱载的曲目,宋陈甚至以其为“曲之师长”。但明代以后,他以现存一百多部明清以至民初琴谱中,载此曲者只十分一,远不及《流水》《潇湘水云》与《平沙落雁》等为据,认为其于明清受欢迎程度下降,原因有三:政治、审美及技术。此曲定弦,一与二弦同音高,在一弦为君二弦为臣的观点下,其定弦有犯上之嫌,此为政治不正确。明末以降,清微淡远成琴人审美主流,《广陵散》不入主流,以拨刺为例,多者近180次,不合当时口味。其曲体庞大,现存最早见于《神奇秘谱》者,达45段,且古指法多,后人能解读并会弹者日稀,令它到清末民初已濒于失传。不过,此曲有许多种变体。现存的十多部载有此曲的琴谱,所载曲名不一,除《广陵散》外,亦有如《广陵真趣》等。其曲体长短不一,有长达45段,而清朝以后的以10段者最多。此外,还有说23段、36段、41段,与44段等。有些有开指,有些没有,亦有以慢商品开始;《神奇秘谱》称三段小序为止息,而《西麓堂琴统》一谱便载有两首不同的《广陵散》,诸如此类。姚公白据《琴曲集成》,对所载谱本上此曲作多番比较,有些还列成表格,不过,他这些研究仅在志莲的课堂让学生分享,并未书面发表。不管是否会有人提出跟他不同的意见,然因他年青时已懂弹此曲,擅长《神奇秘谱》与《风宣玄品》的《广陵散》,加上家学,受老一辈琴家与学问的熏陶,因此对不同变体乐曲本身吸收之快及理解非一般学者能及,再一次显示了香港学生之福份。内地亦有青年定期或不定期来港上他的课。《广陵散》有不同变体,说明传统音乐在古代已不断地演变。中国传统受欢迎的音乐,变体通常很多,不单是文人喜爱的琴曲如此,俗乐亦是如此。《广陵散》绝非孤例。

传统不可能不变。古琴音乐的生态在港虽说在过去十年变化不大,但十年在历史长流中毕竟是很短的时间,如果扩大到与徐文镜、蔡德允,以及新亚琴社初创那个年代作比较,笔者观察到仍有几点值得注意的。一是刘楚华、谢俊仁等这一辈的琴家开始成熟,他们与上一代琴家还是有分别的,特别是在他们的学术研究方法上。二是大量社会机构的出现,例如大学与志莲净苑,甚至乐团等,它们在古琴音乐的参与,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三是作曲家的参与,特别是学习西洋作曲法的作曲家参与古琴音乐的创作,早期的有关忠,近年有陈庆恩、许翔威与邓乐妍等。四是香港的琴器买卖及收藏活动,模式与规模或许与二十世纪上半叶大有不同。五是雅集的内涵跟上一代有所不同,上一代有诗书画同场酬唱,现多是同门琴人的交流。古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与香港古琴生态出现的变化虽然不一定有关,但上述的现象应都是值得关注的现象。

全文阅读

论中国古代的抱琴文化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文士的抱琴之举有着深厚的文史底蕴,承载着儒、释、道三大中国传统文化,而所抱之古琴更是蕴含着古代高士之宇宙观、生命观与道德观的载道之器。文章拟以中国古代的抱琴文化为研究载体,梳理抱琴文化的三种主要类型:抚琴论政、携琴访友与抱琴归去,探讨其在古琴文化中的特定文化寓意。

【关键词】中国古代 古琴 抱琴文化

王渔洋《抱琴歌》云:“峄阳之桐何,纬以五弦发清商。一弹再鼓仪凤凰,凤凰不来我心悲。抱琴而死兮当告谁,吁嗟琴兮当知之。”①诗中所咏“抱琴而死”者乃“城陷中书义不辱,抱琴西向苍梧哭”的明末诗人邝露。邝露之抱琴殉国,不仅把他天性中的洒脱、浪漫、不羁、忠贞演绎得淋漓尽致,也把中国古代高士的抱琴文化诠释得无以复加。

古琴乃乐道忘忧之器。古代贤者自天子至于士,莫不好之。即使在礼缺乐坏的时代,君子隐居求志,藏器待时者,也多学琴,而善听琴者,则知吉凶休咎,国家存亡。因此,古代文人贤士往往左琴右书,古琴在中国士大夫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而贤人烈士、失意伤时、结恨愁忧者的抱琴之举也因此有了深厚的文史底蕴,承载着儒、释、道三大中国之传统文化,而所抱之古琴更是成了蕴含着古代高士之宇宙观、生命观与道德观的载道之器。

本文梳理抱琴文化的三种主要类型为抚琴论政、携琴访友与抱琴归去,并对其文化寓意逐一进行探讨。

一、讽谏写心:抚琴论政

抚琴论政的传统与古琴文化息息相关。琴为古乐,位列“琴棋书画”之首,而古琴则被视为“八音之首”“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

古琴前宽后窄,象征尊卑有别;上圆下方,则是效法天地。弦共有五条,象征五行。文王武王另加二弦,意在融合君臣的恩义。大弦是君的象征,宽和而温厚;小弦是臣的象征,清廉而不紊乱。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上古的琴曲共有五种歌诗,一是《鹿鸣》,二是《伐檀》,三是《驺虞》,四是《鹊巢》,五是《白驹》。②

全文阅读

唐代琴人研究现状与述评

古琴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其属性具有双重性,即形而之上谓之“道”,形而之下谓之“器”。然无论是“道”抑或是“器”,其传承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纵观近现代古琴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多关于琴文化或琴乐本身,琴人的研究甚少,古代琴人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唐代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顶峰,其音乐文化呈现出大融合的现象,古琴音乐的发展亦受到了一定影响。一句“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道出了唐代古琴地位的变化,其缘由则是“羌笛与秦筝”。然由于前朝基础、科举制度的完善、思想意识形态的兼容性以及妇女社会地位的相对提高,唐代古琴亦处于积极发展的状态之下,其受众面甚广,且人数可观。笔者将唐代琴人研究的现状分为六个部分进行述评。

一、文化视角下的相关研究

古琴乃文化之器,其文化内涵深厚。近几年文化视角下古琴的研究日益趋多,且涉及面广,学者们站在文化的高度阐释古琴的文化深蕴。文化视角下的相关唐代琴人的研究有著作1本、学位论文1篇、期刊论文1篇。

易存国:《中国古琴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孙正夷:《唐代琴文化初探》,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10。张娣:《论中国古琴艺术之“禁”的观念》,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中国古琴艺术》从文化的角度对古琴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其分为《上篇·理论钩玄》和《下篇·历史钩沉》。上篇中的 “琴趣:古琴文化雅趣”部分把古琴与帝王、官宦、侠士、女性等四类受众面相联系并分别叙述,唐代琴人李世民、李隆基、薛涛、李冶等人被提及,此章内容对古代古琴受众面的界定及分类具有启迪性。下篇则是琴学资料的收集及梳理,其中《中国琴艺纪年》匡补部分记载了从先秦至2002年古琴发展的各个阶段,其中也提到了王通、赵耶利、王绩、董庭兰、樊氏、路氏、雷氏、岑参、曹柔、薛易简、白居易、陈康士等唐代琴人。

《唐代琴文化初探》是一篇研究唐代琴文化的硕士论文,其中“斫琴与斫琴家”部分介绍了唐代的制琴工艺和著名斫琴家;“学琴与琴师”部分则阐述了唐代诸种习琴方式,其中并介绍了以赵耶利、董庭兰两位琴师为核心的琴艺传承;“用琴与琴人”部分叙述了琴在宫廷和民间的概况,内容如下:琴在雅乐及清商乐中的使用、琴在梨园及其他宫廷娱乐中的使用、琴待诏、帝王作曲与帝王问琴;乐伎与僧人、琴与僧人、琴与妇人、藏琴与赠琴。文末附录三为唐代琴人简表,将唐代弹琴人清晰罗列并说明了出处,具有一定的参考性。此文内容全面、简明,为研究唐代琴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宽阔的视野。

《论中国古琴艺术之“禁”的观念》一文对古琴艺术中的“禁”进行了全面阐释,其主体内容包括“琴禁观念释义”和“琴禁观念溯源”两个部分。“琴禁观念释义”部分主要对琴音和琴人之禁作了具体阐释,其中琴人之禁只要是指弹琴人在道德品性和技术实践两个层面上的“禁”。古琴之“禁”是研究琴人时所不能忽视的。

二、女性视角下的相关研究

全文阅读

古琴艺术在高校传播文化价值

古琴艺术是中国最早成为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项目。在中国漫长的文化发展历史过程中,它们对塑造中国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成为东方艺术审美的最高典范。

随着古琴艺术的日益兴盛,以北京、四川和江浙地区为代表的文科类及综合型大学的古琴社团纷纷成立,并且形式和规模日渐成熟和完善,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迄今为止,北京大学古琴社、四川大学古琴社成立的时间都已10年有余,其所举办的古琴讲座、音乐会及琴学论坛等活动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从而对古琴艺术近年来在高校中传播的研究也突显出了其价值和意义。

本文试从高校古琴社团对古琴艺术传播的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归纳,最后对于高校古琴社团存在的弊端及未来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高校古琴社团概况及主要活动内容(以川大、北师大古琴社为例)

1.高校古琴社团概况

高校古琴社团随着大学生各个社团的兴起也在古琴艺术兴盛的大环境下悄然兴起,笔者将几所重要综合类大学的成立时间列出:

四川大学古琴社:2000年3月成立

北京大学古琴社:2001年12月成立

全文阅读

2006北京·国际古琴音乐文化周综述

今年恰逢古琴被列为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三周年,以及古琴大师吴景略诞辰一百周年,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三家单位联合主办的“2006北京・国际古琴音乐文化周――暨纪念古琴大师吴景略诞辰一百周年”活动于2006年10月16日正式开幕,来自我国及美、法、日等国的120余名代表共襄盛举。

本次古琴音乐文化周的活动可谓是强强联手、极具规模。活动既包括了琴人雅集和对虞山派开派宗师吴景略的纪念活动,而且还首次把传统琴学研讨和当代琴乐创编、传统音乐演奏形式和现代音乐表演模式结合在一起,其内容涉及了古琴学术、创作和演奏的诸多领域。

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展览:一、“吴景略生平展”和“查阜西捐赠图书展”,展览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两位琴坛前辈的生平功绩,而且还有书法、绘画、书籍和相关文物的展出;二、中国艺术研究院藏琴展,展出了唐宋以来各种形制的名琴;三、古琴教材和图书展,包括了中华书局等出版社的多类琴学著作。

研讨会:大会共安排十一个单元的专题研讨会,议题分为“中国近现代古琴大师们的艺术成就与学术贡献”、“古琴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三年以来的工作成果汇报及研讨”、“古琴音乐文化的历史、现状与将来”和“琴学研究”四类。共收录论文近70篇,刊印论文集一册。

传统琴曲雅集:举行多会场的传统琴曲雅集,为大家提供切磋琴艺、展示才华的时间和场所。一般来说,雅集是以互相交流为目的,所以形式并不拘泥,与会代表都是自发性表演。

音乐会:本次古琴音乐文化周特地为代表们精心准备了五场音乐会:“2006国际古琴音乐文化周开幕式暨纪念吴景略诞辰一百周年音乐会”、“古琴与交响乐――古琴新作品音乐会”、“吴派传韵古琴音乐会――中国音乐学院专场演出”、“琴人代表音乐会”、“弦鼓谈――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生汇报音乐会”。音乐会汇集了吴文光、龚一、李祥霆、唐建垣(香港)、赵家珍、余青欣、戴晓莲、唐士璋(美)、徐晓英、刘赤诚、戴树红、谢导秀、黄树志(香港)、卫家理、李明忠、丁承运、姚公白、陈熙埕、陈文(马来西亚)、孙于涵(台湾)、李禹贤等当代琴家一展琴艺。

工作坊:工作坊强调的是一种台上琴家与台下听众之间互动的交流方式,共分为三类:即兴工作坊,内容为古琴即兴表演,体验命题演奏的意趣;教学工作坊,内容为琴家公开课,提供与大师习琴的机会;鉴定工作坊,内容为古琴乐器鉴定及形制考据探析。

全文阅读

高山流水 琴韵悠长

南京大学古琴社成立于2004年12月2日,旨在广泛团结古琴爱好者、民乐爱好者、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以古琴为切入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古琴“其曲仍高,其和不寡”,振千古之琴风,继往圣之绝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乐”是教育建构的两个重要方面,古人之所以重视乐教,并将其作为教化民众向善的手段,是因为乐是涵养性情之法,可以帮助人们提升精神境界。而最能体现乐教精神的音乐则莫过于“琴乐”,“乐”的文化精神在文人七弦琴中得以传承。

古琴长期在文人中流传,其所承担的历史文化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名校南京大学的学子,应担起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重任,应有“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魄力和勇气,而该校古琴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扬传统文化,承礼乐文明 

南京古琴社的第一任社长是南大当年的中文系研究生张婷婷(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师)。张婷婷出生在一个中西文化相融的家庭。外公是有名的小提琴家,母亲也是从小学习小提琴,张婷婷6岁时母亲就开始教她拉琴。父亲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使她从小就对民族文化深深着迷。

正如她所说,南京大学与古琴有着很深的渊源,早在1917年南京大学的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院即邀请山东琴家王燕卿传授古琴,率先将古琴作为国乐引入高等学府。时隔八十几载春秋,在物质昌盛、经济发展的今天,作为百年名校南京大学的学子,应承担起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张婷婷认为:“现在传统文化已经出现断层,大学生有责任负起传承的责任。”在她看来,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而中国古琴音乐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刚进入南大学习的张婷婷发现学校有不少同学会弹古琴,却苦于没有地方进行交流。因此,她萌发了在南京大学创立古琴社的想法,并同南大的古琴爱好者于2004年12月成立了南京大学古琴社,旨在弘扬传统琴道精神,传承中华礼乐文化,共同提升文化修养。张婷婷此举得到了学校领导、同学和校外专家的大力支持。

全文阅读

中国古琴音乐所蕴涵的文化元素分析

【内容摘要】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中国古琴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非常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具有“和雅”与“清淡”气质的乐器,古琴有高度的文化性,同时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特点。文章首先分析了古琴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及传承,进而从音乐、文学和美学三个角度分析中国古琴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元素。

【关键词】中国古琴 音乐 文化元素

古琴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性乐器,其和雅清淡的特色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标志之一,同时体现出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及思想理念,因此广受古代文人雅士的欢迎。古琴不只是文人雅士放松身心的工具,同时也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意蕴,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音乐文化。古琴文化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文化及艺术思想理念,对于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古琴发展的历史起源及传承历程

相对于其他形式的音乐,古琴音乐的起源较早,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中国古代的重要乐器,是中国音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相关文献记载,认为百姓的观念和思想主要是通过歌唱和演奏来体现的,音乐的产生是一种自然的行为,而古琴的出现则成为人们抒发胸臆的重要手段,古琴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而存在。从目前可考的文献来看,对于古琴出现的时间、发明人都无法进行明确的界定,但是根据古琴的琴谱及曲目研究来看,古琴大概出现在上古时代,随着音乐的产生而出现,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历史的发展,古琴也在不断发展,逐渐从民间普通乐器转变为文人的专用乐器。自周朝制定礼乐制度以来,古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存在着等级的象征性含义。汉朝“独尊儒术”的思想促使古琴文化形态成熟,出现了较多影响深刻的曲目,《胡笳十八拍》就是这个时代的作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古琴在隋唐时期发展到顶峰,其制作工艺与曲目创作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进步。明清时期,古琴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即所谓的琴学,并且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古琴曲专著――《神奇秘谱》。清朝末年,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促使文化意识形态转变,外来文化冲击着古琴艺术的发展,使其进入到艰难的发展时期。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现在国学复兴的概念逐渐兴起,古琴艺术又得到了人们的重视,结合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古琴艺术的发展迈入了新阶段。

古琴文化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文化思想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对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及人们思想的变化,古琴文化所蕴含的生命意识与道德观念已经超越了音乐上的意义,体现出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经过几千年历史沉淀出来的古琴文化,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中国古琴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因素

全文阅读

“道”“器”分流殊途同归

摘要:当代古琴音乐的社会定位问题,一直以来倍受各家关注。笔者认为当代古琴音乐应该遵循“以大众化、艺术化为基础,以独特化、人文化为归宿”的保护和发展策略。

关键词:当代;古琴音乐;社会定位;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J609文献标识码:A

在传统音乐理论中,我们将古琴音乐定位为文人音乐,因从其历史看来,古琴与文人及其相关文化是水融、不可分割的。在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文人传统中,古琴成为文人表达深邃内心情感之器,古琴音乐也因之遁入“琴道”之境。甚至有观点认为古琴音乐在近现代之所以衰落,与文人群体的解体、士文化的消解有密切联系。那么,当主体消失后,这个影子又应以什么身份存在?失去了欣赏及演奏主体的古琴艺术,要想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与传承,在重估自身的文化价值之时,必然还要重新进行社会定位。

当代古琴音乐的社会定位问题,一直以来倍受各家关注,因为明确的社会定位决定了古琴未来的命运和发展方向。由什么人弹琴、怎样弹琴、弹给谁听,可以说是古琴音乐在当代传承中面临的最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与认识,虽可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梳理、归纳起来,主要还是两种相对立的观点:一种主张当代古琴音乐定位于大众化、艺术化;另一种则主张当代古琴音乐定位于独特化、人文化。这两种观点从不同角度出发,各自强调了古琴音乐传统构成体系中的某个方面,且一直以来采取彼此互不接受的、甚至是对立的态度。在此,笔者有必要先对这两种观点先做一些简要述评。

“当代古琴音乐应定位于大众化、艺术化”――这种认识主要着眼于古琴音乐的器乐演奏形式和音乐特性,主张在现代社会中,将古琴视为一种器乐音乐艺术,像推广二胡、古筝似的普及古琴音乐及其演奏艺术,让更多的人认识古琴、了解古琴、喜爱古琴。龚一先生在其文《对准时代之需要――我对发展古琴音乐的认识》结语中写到:“我们坚信古琴艺术既有着发展的过去,就必定会有着发展的今天和将来。它一定会循着音乐艺术发展的共同轨迹,加速自身的发展。这是大众需要的,也是古琴家需要的,更是时代需要的。”[1]

如同上述诸位琴家倡导,在古琴近年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琴人、琴家不断努力拉近古琴与大众的关系,重视古琴与现代社会的有机结合。持这种观点的琴人,都会从琴史中挖掘与古琴音乐社会性相关的材料,作为立论的基础并进行实践;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在相关地区,职业琴人越来越多,学习古琴的儿童越来越多,数人甚至数十人的古琴齐奏登上了舞台,古琴考级也开始热了起来……

从音乐艺术传播角度来看,古琴音乐的大众化、艺术化不是坏事,如果没人会弹古琴、没人喜欢古琴、没人能看到古琴,传承和保护都只是空话。从古琴的音乐特性入手,进一步彰显其音乐艺术魅力,使其得到大众的认可,是保护和发展的前提。而且,从古琴音乐的作为音乐艺术传播的现状来看,其大众化、艺术化也的确取得了相当的进展。目前,国内各音乐专业院校大多设立了古琴演奏专业,已经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古琴演奏人才。各地的琴社、琴馆纷涌而起,规模及社会影响日益增大。随着他们的活动,古琴音乐开始更多地直面观众,走进剧场、走向舞台,被更多人了解和熟悉。

全文阅读

浅析中国古琴音乐所蕴涵的文化元素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精深博大,其所包含的内容亦是浩如烟海。“文化”本身在中国古代就含“文治教化”之意。古琴在中国人的思维和观念中早已被赋予了“文化”的含义,并且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一把古琴端放面前,油然而生的便是一种深沉的中国文化情愫。古琴既是一种娱乐个体身心的工具,同时还有着更为内在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古琴 文化元素

一、古琴所蕴涵的音乐元素

琴乐,指古琴音乐。它包括琴歌和琴曲。古琴文化在中国传统乐坛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它一直被看作是知识分子的象征。琴乐它被誉为“文人音乐”,并不是说只有文人雅士才弹琴,也不是说琴界人士都是以文名世。但是它作为一种传统乐器所积淀的优雅绝伦的文人精神品格,却俨然是一种文人音乐品格的最好体现。中国的传统音乐是一种口传心授的音乐。古琴音乐亦是如此,这主要和它音乐中所具有的那种意境美分不开。

古琴音乐将宇宙、社会、人生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反映出以形传神重神韵,以物写心重意境美、人格美的审美观,并通过妙悟达到“以己之心会物之神,以达于天地之道”的审美境界。

二、古琴所蕴涵的文学元素

古琴音乐与文学有着与生俱来的密切关系,它表现在琴歌和诗词演变的关系、琴曲的文学内涵等方面。文人爱音乐,多以琴为首选。他们奏琴品琴,也发表了很多对琴的精要表述与概括。

琴歌是古琴音乐最初的表现形式,亦称之为“弦歌”,其中诗为主体,按曲咏之。在“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的年代里,无疑琴歌能淋漓尽致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也能服务于统治阶级。但是,诗人与乐工非一人,诗人不懂音乐,所作之诗须经乐工裁剪之后才能入乐,所以出现“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声来被辞,辞繁难节。”从中可以看到,诗要成为歌,必然要符合音乐发展规律。由于乐工手中操纵着采诗人的权力,到了唐代,为了适应音乐的需要,诗体突破古诗的字数和韵律,形成绝句。随着音乐体裁的变化,绝句又与之不相适应,为此又出现了词。此时,唐宋词是用来“倚声填词”,其题名通常是《菩萨蛮》、《蝶恋花》、《浣溪沙》等音乐的调名。

全文阅读

源远流长的中国琴学

摘 要:琴史、琴律、美学等方面早已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被称作“琴学”。古琴是中国最古老、最具文化内涵、最有哲人味道的艺术之一。千百年来,古琴艺术在中国艺术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所具有的内涵远远大于一门简单的艺术种类,它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修身立业的德行。古琴琴器,简洁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古琴琴制,包含着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古琴琴道,与中国古老高深的“天道”相互契合;古琴琴德,蕴含着士大夫对人生哲理持之以恒的追求精神;古琴琴曲,生动丰富的故事内涵与艺术表现韵味,是体现中国古典美学艺术意境的最佳方式;古琴琴歌,古朴悠扬,记载传颂着中国历史上美丽动人的典故;古琴琴谱,精炼而传神,是世界上流传至今最古老的音乐曲谱;古琴琴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琴琴境,回味无穷,臻于妙境。

关键词:古琴;琴学;美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8.013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8-040-07

收稿日期:2012-06-20

说到古琴,包括大多数中国人在内的人对它基本没有认识,略有音乐知识的人也时而会将它与古筝相混淆。这也难怪,这一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尽管延续发展几千年,但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人修身的艺术,而非公众性的娱乐表演艺术而存在,其根本目的也在于悦己之心而非悦人耳目。所以在今天来说,名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不知是它的幸运还是不幸,幸运是因为它毕竟受到了重视保护,不至于消亡;不幸的却是,这种保护是否真是让这种古老艺术延续发展下去的最好方式,如果不从其人文精神的传承和知识分子内在修养的角度入手,能否真正把古琴艺术的精神实质保存下来?或许是仅仅保存了一种艺术形式而已。无论如何,正因为它是一种典型的一息尚存的文人艺术,在现今的中国艺术与美学中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一、与华夏精神并存的琴道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