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在经济水平高的国家的证券市场中,做市商制度已经出现了大概五十年的时间,此种制度的应用,让场外交易市场提升了流动性,在增快市场流通、繁荣市场、保证场外交易市场的稳定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这两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在探索创立统一监督管理下的整个国家范围的场外交易市场。当前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包括这样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地方产权交易市场,第二个是代办股份转让体系,第三个是股权交易市场,大多具有交易数量低、类型小、流动性弱、信息公开性强等不足。
【关键词】 做市商 场外市场 交易效率 制度健全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市场经济,就要不断健全金融市场,场外市场发展是健全多层级金融市场机制的关键节点。OTC Market,是和场内市场对比而言的,是未进军股市的企业股权转移与流动的平台,能够解决大部分处于发展阶段的小规模公司的资金缺乏和退出股市的公司的股票继续交易的问题,为无法到股市筹资的企业提供资金筹集服务。
关于场外市场的含义,包含广义与狭义两种,划分依据是交易标的证券。前者一方面包含交易股票,另一方面包含外汇、买卖债券、期货等商品。而后者仅指买卖股票。如果没有特意标注,本文所说的场外市场指的是后者。场外市场所买卖的股票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公开发售已非公开发售2类:公开发售指的是未曾在股市公开发售,在国内大多是在第三板市场公开转卖的股票。非公开发售指的是未曾在股市公开发售,也就是私募发售,当前在国内重点包含地区性股权交易所等渠道私募发售的股票。
二、做市商制度与市场效率关系研究
19世纪中期,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吉布森首次提及市场效率的概念,这个概念在当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其也只是对这个概念进行了粗略性的描述,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也没有给出细化的量化指标。
其后,英国经济学家巴夏里埃(Bachelier)在一篇研究文献中指出,我们可以使用历史数据来对某一种商品未来价格波动情况进行预测,这就为投机活动提供了可能空间;如果数据变化与时间序列没有任何关系,则投机活动也就没有存在的根据。该研究成果成为后来学者们研究市场效率的理论基础。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学者根据股票历史走势以及随机分布性特点,来预测未来资本市场发展趋势。最早采用这种方法的是英国经济学者科尔斯(Cowles)等人,1933年,他们采用历史交易数据对纽约证券交易所数十只股票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并发现未来股价波动具有随机游走特征,但是当时尚未制定市场效率水平分类标准,因此他们的研究结论只局限于“纽约证券交易所是有效率的”的定性分析。
目前国内汽车后场刚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作为汽车行业的每个企业和个人,要全面的提升自己,选择正确前进的方向,把握住适合自己的良机,处理好路途的风雨坎坷,稳步向前,汽车后市场一定会有自己一席之地,成功就会属于每一个有准备的头脑。
(一)商品或服务价格
一般而言,汽车后市场商品的价格与汽车后市场的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越高,需求越少,反之则反。
(二)汽车合理密度、汽车合理容量
1.汽车合理密度。
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汽车合理密度是指汽车在一个国家或城市行驶时不太发生堵车时的密度。如果超过汽车的合理密度,该国家或城市就会经常发生堵车现象。
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汽车合理密度与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公路总里程成正比,与一个国家或城市的人口总数、汽车平均长度成反比。由于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公路总里程、人口总数、汽车平均长度都是变动的,因此,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汽车合理密度也是变动的。
2.汽车合理容量。
1国内市场营销的发展分析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传统的竞争观念只是单纯的认为战胜其他的企业就是胜利,就是成功,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在新的经济时代之下,将成功建立在其他人的失败之上并不意味着是真正的成功。为此,新经济时代下,市场营销要求企业之间要更加的注重彼此的合作,实现企业之间共赢的局面。只有这样,才会摆脱时代传统的枷锁,为企业的发展开辟新的市场之路。
2国内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定位分析
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之下,市场营销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变革,在经济时代中,其自身的发展的新趋势是现代经济时代的更好开端,为此,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企业要对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进行明确定位与深入了解。
2.1企业中市场营销理念的改变
从究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看,当时的市场营销理念主要以营销业绩为主,将畅销作为最主要的经营模式,使企业在整个经营模式当中都在不断的重复传统的经营模式,使得如今的整个经济发展环节都严重的缺乏新的意识以及极强的竞争力。近年来,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企业的发展必须转变以往的营销模式,将企业发展的眼光放在长远的发展目标之上,为长远的经济利益做打算,不要只贪图眼前的利益。一个成功的企业,如果将企业发展目标只放在眼前的那么一点利益之上,那么将永远无法快速的发展。为此,企业必须将目光放的长远些,为企业的发展前景作出合理的规划。
2.2企业要发展还要改变市场营销的战略范围
战略范围的合理设定,可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不断的竞争中改变自身的不足,从而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企业受旧经济时代的经营观念的影响,使得战略范围的确定比较狭窄。如果企业只关注局部的利益,那么对企业的发展会很不利,这样不但会使企业的发展与时代变化的节奏不相适应,也会使得企业的竞争力减少,一旦企业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之下,很有可能导致企业破产等现象出现。为此,企业要为自身的发展做准备,阔发营销的战略范围,增强企业的斗志,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电子制造业结构调整的“两难”博弈之二
亚当・斯密曾对18世纪的中国国内市场做出描述:“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气候差异也很大,因此各地有不同特产。单单这个广阔的国内市场,就能够支持规模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容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在面积上,中国的国内市场,也许并不小于全欧洲的市场。”然而,斯密生活在18世纪,那时欧洲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自然环境和地理空间的层面,抽象了比较优势、增长路径、制度环境等诸多因素。换句话说,大国不一定拥有大市场,自然地理环境与经济体系间确有相互影响,但并不构成因果逻辑的必然制约。
这里就要谈到我国电子制造业的市场导向问题,长期以来,外向度高一直是该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集中于国际市场的发展模式在一定时期内拉动了产业的快速增长,但也同时形成了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产业可控性和根植性差的固有问题。市场导向的“两难博弈”问题需要破解,以外为主则积弊难除,以内为主则障碍重重,无论是选择哪种市场导向均要承担相当高的风险。选择的关键在于中国是否已经形成了大市场或者具备了形成大市场的条件。
如前所述,仅以我国在经济、人口、购买力方面相当可观的总量与规模作为“大市场”的依据,是有失偏颇的。在中国经济增长的进程中,我们一直需要一个大市场,但我们从来都没能真正拥有过它。事实上,自1985年实行“地方财政包干制”以来,在地方政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固然有了长足进步,但相对割裂的地区市场也正由此形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和区域性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构建。
按照克鲁格曼等国际经济学家的经典表述,此处就出现了一个悖论。一般认为,国家开展大规模对外贸易的基础在于国内市场的完善与饱和程度,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一批发展中国家,显然都是在国内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即投身于国际市场。这主要是出于对增长的急切需求,没有充裕的时间来“先安内,后攘外”,同时为了不被全球化潮流所抛弃,才在国内市场尚待开发时即以国际市场为导向,通过大量出口换取外汇积累,并提升对外开放度以吸引资本和技术的流入,从而形成了这种国际导向要优先于国内导向的非典型性贸易增长路径。
在此路径下,我国电子制造业顺应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所取得的成就自不必论,但其缺陷也显而易见,甚至对国内市场的开拓也形成了制约:高度参与国际分工,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发展模式使外资企业在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等重要经济指标方面占据了65%以上的比重,而外资企业几乎均以出口为导向――三星在华生产的集成电路出口比例达到百分之百,额外增加了我国电子制造业在调整结构进程中重视国内市场的困难。
因此,破解我国电子制造业市场导向的“两难博弈”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高度重视产业发展的顶层规划,切忌地方本位主义和重复建设,以免进一步割裂区域市场间的联系,同时加强制度建设,从立法角度确认“大市场”的构建,以公法约束私法,确保产品、劳动力、技术、资本等要素的有效流动;另一方面,立足长远利益,争夺产业自主控制权,取消对外资企业不当的“超国民待遇”,不以吸引外资为地方政府唯一的经济建设职能,着力培育本土大企业,以大企业为主体构建“大市场”。
唯此,方能不再“坐拥宝山而不自知”,正确积极地发挥内需作用,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均衡运用中促进电子制造业结构调整,并推动产业进入内生增长的稳定轨道。
98年,各市场研究公司在媒体上的"较量"为中国市场研究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随便翻翻报纸,就能看到大量的关于市场研究的文章及调研报告。市场研究在竞争愈益激烈的市场中,已展现出其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市场研究公司,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助。但选择一家令人满意的市场研究公司又谈何容易?不同的市场研究公司其性质及行业对象均有所不同。因此,正确地选择市场研究公司是调研项目成功进行所必不可少的环节。
市场研究公司的类型
目前,国内的市场研究公司按性质可分为三类:外资、国有、民营。他们在规模、市场定位、营销手段以及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外资公司。如盖洛普、麦肯锡、Gartner、SGR等,他们的进驻大约可追溯到90年代初。那时正是中国市场研究业的起步阶段,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纷纷落户中国,几家国际知名的市场研究公司也随行进入中国。
外资市场研究公司在规模及办公环境方面都优于其它类型的调研公司。其客户主要是一些跨国的大企业。外资市场公司的主要特征如下:
调研项目质量的控制水平较高,项目操作的规范性较强,公司各部门分工明确。例如,同一个项目的资料收集和后期分析是由不同部门负责的。其质量控制标准与国际一致,项目可管理性强;
客户较为稳定,其主要客户多是海外总部直接委托;
研究人员素质较高,公司在调研方面的培训能力很强;
[摘要]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只有从市场营销的本质出发进行策划、实施,才能取得营销活动的最大预期效果。违背市场营销的本质实施市场营销活动,有可能取得短期的经济效益,但最终会失败得很惨。在实施市场营销活动前,企业必须明确市场营销活动的本质。企业只有遵循市场营销的本质开展营销活动,才能取得企业的长盛不衰。我国企业还需要更加自觉地遵循这一根本。
[关键词]市场营销本质我国企业
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中心。市场营销的成败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决定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成败的关键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即指导企业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而指导思想应该符合市场营销的本质。
一、对市场营销本质认识的发展
对市场营销本质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市场营销观念或市场营销哲学的变化基本反映了这个过程。市场营销观念的核心是企业如何处理企业、顾客、社会三者的利益。市场营销观念从生产观念开始,经过了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生态营销观念、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绿色营销观念、大市场营销观念、4C营销观念等。
市场营销观念的不同阶段,对市场营销本质的认识是不同的。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在生产观念、推销观念阶段对市场营销本质的认识具体表述,但我们可以总结出,争取获得最大的企业利益是营销的本质。市场营销观念阶段,“以消费者为中心实现利益上的双赢”是市场营销的本质,即只有先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实现企业的利益。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企业数目的急剧增长、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企业生产中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使用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污染,致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收到了威胁。王曼莹在哈佛大学教授马尔康·麦克纳尔“市场营销是创造与传递生活标准给社会”的市场营销本质概括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和传递新的生活标准,是对现代市场营销最本质最深刻的揭示”观点。作者认为,王曼莹对市场营销本质的认识,一方面反映了社会营销观念对社会长远利益的关注,另一方面放映了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不仅要提供给顾客所需的物美价廉的商品,更要引导消费者进行健康消费,不断提高消费的质量,改善生活品质。
二、对我国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评价
本周,国内各钢材品种跌势加大,建材市场由上周的总体平稳转变为小幅下跌;热板行情持续回落,相对稳定的薄规格也出现一定的下跌;冷板市场需求低迷稳中下行,个别地区跌幅较大。中板市场跌跌不休,成交势头不见好转。截至周末,Φ 16-25mmHRB335二级螺纹钢价格由3213元/吨下跌到3211元/吨,跌幅在2元/吨。Φ 6.5mmQ235高线波动调整,平均价格仍维持在3320元/吨。3.0mm热板平均价格由3940元/吨小幅下调至3919元/吨,跌幅为21元/吨。1.0mm冷卷主流报价由5709元/吨下调至5675元/吨,跌幅34元/吨。20mm中板平均价格由3663元/吨下调至3553元/吨,跌幅在110元/吨。
上海市场:本周上海钢材市场持续弱势下行态势,建材市场价格波动下调,热卷板报价继续探底,至周末逐步企稳,冷卷板方面在库存压力下,报价持续下滑,中厚板心态不稳,行情不断走低。建材方面:本周上海建材市场呈稳中小幅回落态势。周初市场报价基本持稳,但在后期低价资源增加,成交持续不旺的影响下,价格回落。本周钢协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8月份当月钢筋产量606.17万吨,较7月增加31.03万吨;当月线材产量531.7万吨,较7月增加29.33万吨。建筑钢材产能增加是不争的事实,虽然经销商对十一采购有好的期望,但从目前的国内产量来看,建材价格上涨压力依然很大。另外,本周华北地区北京、天津市场建材价格持续下跌,基本接近上海建材市场价格。对于后期走势,市场心态不一,至周末部分商家仍表露出涨价的愿望,但更多的商家对后市并不看好。预计下周上海建材市场行情逐步趋稳,若市场需求好转不排除小幅拉升的可能。热卷板方面:本周上海市场热卷板报价继续下调,报价已基本接近前期最低价位。本周低迷的成交对市场经销商信心打击较大,目前上海热卷板价格倒挂现象严重,经销商亏损较大,从周四下午开始上海市场有部分商家拉高价格在3520元/吨以减缓出货。在此影响下,至周末市场信心有所恢复,但是价格的趋稳并没有带动市场成交量的好转,价格上涨乏力,多数商家心态谨慎,对热卷后期走势并不乐观。本周,太钢、包钢等钢厂热轧生产线检修结束,市场投放量将陆续增加,市场库存压力依然不减。另外,接近月底,多数商家不可避免也将面临资金压力,后期不排除仍有低价抛售的可能。预计短期内上海热卷板市场趋稳可能性较大,不排除有再度小幅下调的可能。冷卷板方面:本周上海冷卷板市场成交清淡,报价下滑。本周仍有冷卷资源陆续流入市场,库存压力逐步加大。据悉,包钢、邯钢、川威等冷卷资源后期仍大量到货,并且港口到货量也呈上扬趋势,主要是土耳其、俄罗斯新钢等资源。上海冷卷板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局面进一步加剧。本周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市场经销商心态不稳,低价抛售现象时有发生,现在鞍钢1.0mm冷平板市场最低报价在5350元/吨左右,成交仍可优惠。在目前市场情况下,上海冷卷板市场利空因素明显多于利好因素,预计后期冷卷板报价仍有下跌可能。中厚板方面:本周上海中厚板市场呈小幅下滑态势,幅度在120元/吨左右。本周上海中厚板市场行情持续疲软,需求清淡,市场经销商信心不足,对后期走势并不乐观。另外马钢出台了九月上旬价格追溯政策,中厚板、船板价格下调120-270元/吨不等,钢厂虽然下调价格,但多数经销商依然亏损,市场出货意愿较强,同时,冷热卷板的持续低迷态势对中厚板市场心态也影响较大。目前上海中厚板资源充足,出货压力依然较大,市场杀跌意愿不减,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时间内难以缓解,预计近期中板市场仍将维持低迷下行态势。
南京市场: 本周南京钢材市场上除型材价格没有明显的变动外,建材、热卷、冷板、中板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建材方面:本周南京市场建材价格阴跌。虽然本地总体资源不多,但在下游需求持续低迷及周边市场建材行情不稳等因素的制约下,本周南京建材市场的主流价格有20-30元/吨的回落。本周南钢、马钢等厂家出台的本月上旬及中旬的价格政策,对建材价格进行了不同幅度的下调,这对经销商的心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目前市场的下游需求持续低迷,由于十运会即将召开,9月14日南京召开新闻会,通报了十运会期间的各项交通管理举措,对外地货车、本地货车分日期和时段实施区域和路段禁行,本地部分建筑工地也将陆续停工,估计短期内市场成交难有明显放量,受上述因素制约,目前经销商对后市信心并不足,部分经销商对于十一前的建材行情几乎不报任何希望,短期内本地价格走向不容乐观。热卷方面:本周南京市场热卷价格明显走低。受本地成交持续清淡及上海市场热卷价格阴跌等因素的制约,本周南京热卷市场上的主流价格有100-150元/吨的下跌。据悉,近日梅钢有一批现货资源投入南京市场,但由于目前市场价格与出厂价格倒挂严重,并且众商家对后市持悲观态度,所以,目前接货的经销商寥寥无几,即使这样,各大仓库也是只见进货,不见出货。现在多数经销商在尽量控制自家库存,甚至部分经销商实行无底价销售政策。在利空因素明显多于利好因素的情况下,近日南京热卷市场难以走出低迷的行情。冷板方面:本周南京冷板市场的主流价格仍有下跌,较上周末收盘价格有50-80元/吨的下跌。本地成交持续清淡及近日上海市场上的冷板价格持续走低,是本周南京冷板市场上的主流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但价格的下跌难以促进下游需求明显放量。目前经销商对后市的看法略有分化,部分商家认为月末本地可能出现长假前的集中采购,对短期价格走向有所期待;但另有部分商家对此持怀疑态度,目前在尽力减小自家库存量。另悉,马钢冷轧生产线定于9月底10月初对罩式退火炉计划检修4天,影响冷轧产品1.2万吨。中板方面:本周南京市场的中板价格继续走低。在经销商对后市信心不足及成交难有放量的情况下,本周南京中板市场的主流价格有50-80元/吨的下跌。目前南京中板市场上的总体库存仍然处于缓慢增加的状态,同时,市场上的下游需求持续低迷,而部分钢厂仍然在陆续下调中板的出厂价格,受上述利空因素的制约,目前经销商对后市看跌的依然占多数。另外,由于眼下本地价格处于相对低位,估计周边市场中板资源大量流入本地的可能性不大。
天津市场:本周,天津市场钢材价格整体呈现下滑态势。建筑钢材价格在北京市场的影响下持续阴跌;热卷板市场因需求萎靡,价格也连连下滑;冷板市场也打破前期的平静,价格稳中趋跌;中板价格继续下挫。建筑钢材方面:本周,天津建筑钢材价格持续阴跌。据了解,较北京地区而言,天津市场上的小钢厂资源占有率不高,但近日市场到货也有所增多,库存也呈小幅上升的态势。目前天津市场建材价格与北京地区基本保持一致,在北京市场价格一路走跌和本地需求不足的影响下,商家对后市也难抱信心,纷纷降价销售。由于目前市场价格与钢厂价格倒挂现象日趋明显,后期华北五钢厂下调价格的可能性较大。预计下周价格仍将以震荡走低为主;但临近国庆,若需求有所回升,价格也有逐步企稳的可能。热卷板方面:本周,天津市场热卷板价格呈现下滑态势。据经销商反映,本周唐钢等资源虽有到货,但总体库存量仍然不大,导致价格持续下跌的关键因素还是低迷的需求和悲观的心态。随着太钢和包钢的检修结束,经销商认为后期市场将有大量到货的可能,而目前的成交状况仍然很不理想,个别报价较高的商家有零出货现象,因此市场心态比较悲观,弥漫着一种听天由命的无奈气氛。另外,本周上海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也给本地商家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虽然周五上海市场价格止跌趋稳,也有少数商家拉高报价,但需求仍无好转迹象,本地经销商仍看淡后市,对此持观望态度。尽管价格已跌至相对低位,但下游采购反应仍然非常平淡,各大商家对后市的预期普遍降低。随着后期资源的逐步补充,销售压力必将有所增大,而目前成交状况仍无起色,为能积极走货,后期价格继续处于下滑通道中的可能性较大。 冷板方面:本周,天津市场冷板价格稳中小幅走低。据经销商反映,本周冷板市场整体成交情况比较低迷,库存也出现较为明显的增加,在上海等华东市场价格呈现下跌态势的影响下,前期本地商家平和的心态开始波动,对后市信心不足,实际交易时也留有较大的商量余地。在其它钢材品种均呈下跌态势的大环境下,冷板市场恐怕也难以独善其身,居高不下的价格受到严峻挑战。目前商家对后市多持观望态度,受需求的制约,下周价格仍有稳中小幅下滑的可能。中板方面:本周,天津中板市场仍旧延续低迷行情,价格继续下滑。近期天津市场中板价格一路走低,其间偶尔停下来喘息一会,然后继续走下坡路。据了解,价格下跌至目前水平,成交状况仍无好转迹象,各商家的销售压力较大,对后市已不抱希望。现市场上以天钢、济钢、邯钢等厂资源为主,由于其它钢厂资源不断涌入市场,且具有相对的价格优势,因此作为东道主的天钢资源的销售压力进一步显现。此外,钢厂方面的压力也较大,近期仍在频繁调价,本周四安钢将中板出厂价再度下调80元/吨,对市场信心打击挺大,安钢、文丰中板价格继续下探,天钢资源售价也只能被动跟跌,经销商普遍寄希望于钢厂保值,而天钢政策至今尚未出台。目前市场心态略显混乱,部分商家担心价格将进一步走低,存在恐慌性杀跌心理;另部分商家表示价格已处于严重倒挂状态,后期价格下跌的空间将非常有限。预计短期内中板市场仍将难以走出低谷。
广州市场: 本周广州建筑钢材市场售价全面下跌,下半周下跌速度有所加快,市场资源较上周末有所增加;热卷板价格大幅下跌,市场心态进一步恶化;冷轧卷板市场价格小幅下跌,幅度在20-50元/吨;中板市场售价在上周大幅下跌以后,本周市场价格继续小幅走低。建筑钢材方面:成交的异常清淡,上海、北京市场价格的持续阴跌,使得本周广州市场商家销售压力明显加大,价格持续下跌。本周州市场整体出货相当疲软,不少工地目前面临较大的资金问题,终端需求受到很大的制约,这是导致市场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同时受台风影响,预计到港的北方资源推迟到下周,目前市场整体资源在34万吨,由于出货的不畅,市场整体库存正缓慢增加;另周末当地主导钢厂韶钢、广钢又对线螺出厂价格做了不同程度的下调(具体情况请参照本网站的钢厂资讯),相信在钢厂再度下调出厂价格的摧动下,下周广州建筑钢材市场售价还会继续下跌。热卷板方面:本周广州热卷板市场售价大幅下跌,价格较上周末整体下跌50-140元/吨。近期由于市场需求疲软,广州市场热轧卷板市场价格持续阴跌,导致下游用户以及中小经销商观望心理较重,市场出货量持续不旺。为加大出货量,大部分经销商多采取高报低出的销售模式;同时本周上海市场热轧卷板价格一度跌至3400元/吨的价位,对广州市场带来不小的压力;目前市场价格已经与钢厂出厂价格严重倒挂,经销商亏损较大,价格继续下行的压力很大,所以预计后期市场价格下行的空间有所缩小。资源方面,由于出货缓慢,随着各钢厂的资源陆续到货,整体库存呈现上升态势,目前乐从市场热轧板卷整体库存约31万吨。冷板方面:本周广州冷轧卷板市场价格小幅下跌,幅度在20-50元/吨。近期武钢冷轧卷板资源到货相对集中,在资源增多的压力下,市场价格开始下滑。目前黄浦港库有18-20万吨冷轧卷板资源,并陆续有低价进口资源到货,对国内鞍钢、武钢等钢厂资源有较大的冲击。目前冷轧卷板资源成本均比较高,大部分经销商基本无利可图,对近期市场平稳运行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后期冷轧卷板市场资源释放加大,市场需求没有明显放大,广州冷轧卷板市场价格走势依然低迷。中板方面:上周广州中板市场售价出现大幅下跌以后,本周开市以来,市场依旧维持稳中下跌的运行态势。本周市场成交依旧清淡,商家普遍反映出货困难,同时本周国内热轧卷板市场价格的再度加速下跌,使得原本低迷的中板市场无疑是雪上加霜,商家信心明显不足;本周五,韶钢、柳钢同时对普中板下调100元/吨 ,由于周末临近收盘,所以市场并没有及时反映出来,相信下周市场价格会随着钢厂价格的调整做进一步的调整。
综上所述,建材方面:由于前期国内市场建筑钢材价格的持续下跌,已经严重影响了市场信心,下游用户观望心态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扭转,将对建筑钢材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从国内钢厂方面看,随着市场成交相对减弱和钢厂建筑钢材产量迅速增加,各钢厂建筑钢材库存有增大趋势,这对建筑钢材价格今后走势也将产生一定下行压力。加之目前钢厂迫于库存压力频繁下调出场价格以及市场库存的逐渐增加,综合以上各方面因素,国内建筑钢材后市总体不容乐观,预计后期国内建筑钢材市场将总体呈下跌走势,相对而言线材市场压力稍轻,将好于螺纹钢。但受成本支撑,整体价格的下滑幅度不会过大,应呈稳中趋跌走势。
热板方面:经历了近期较大幅度的下跌之后,本周末上海地区部分经销商有意小幅上拉市场价格。但多数经销商似乎并不看好后市行情,为降低库存加紧出货。应当说,当前上海地区表现出的上涨意愿主要为外地调货的推动,毕竟上海热板价格明显较低。另外,也不排除个别商家有拉高价格借机出货的意图。从本周来看钢厂的日子也不好过,厂内库存进一步增加。随着包钢、太钢等钢厂检修结束,后期资源压力有增无减。此外,薄规格中板价格的大幅下跌也影响到热板市场的稳定。预计,下周国内热板价格还有进一步回落的可能。
冷板方面: 自上周开始,国内冷板市场再度进入不稳定的震荡下调阶段,市场行情每况愈下,本周的下跌幅度较上周亦有明显增加。且在主导市场的影响下,各地市场不管资源多寡,均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下跌行情。但是成交情况却丝毫未得到改观,而是愈加低迷,在此影响下,国内冷板经销商信心受创。且主要城市诸如上海、广州等地市场资源量有有增加迹象,势必对市场信心带来冲击。但是,也应当看到,除了部分港口城市有进口资源以及前期滞到的货源外,目前市场资源量整体仍旧偏低,市场库存均没有明显变化。且钢厂方面态度较为强硬,出厂价格较为坚挺,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近期国内冷板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的几率仍旧不大,但弱势运行的行情难有改观,市场整体应以稳中下调为主。
2004年以来,在中央1号文件以及诸多惠农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的粮食生产得到较大的恢复,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在2004年全国粮食总产达到9389亿斤,增幅9%,为历史以来之最的基础上,2005年我国夏粮生产先经受了小麦主产区的播种早和倒春寒导致越冬期间发生大面积的冻害,以及后期发生多种病虫害的影响的考验;而后就是秋粮生产遭受了低温多雨。洪涝灾害和飓风侵袭的考验。虽然单产有所降低,但专家根据我国粮食总面积的大幅度增长情况预计,我国今年粮食总产依然会再次增长2%,达到9600亿斤。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夏粮增产102亿斤,达到2125亿斤,比丰收的去年增长5.1%;秋粮丰收有把握,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可望实现稳定增产的目标。
我国粮食连续两年较大幅度增产,有力地缓解了国内粮食供求矛盾,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国秋冬种已由北向南全面展开。农业部提出今年秋冬种工作的具体目标:力争今年全国秋冬种作物总面积达到6.9亿亩,比上年增加2000万亩以上,其中粮食面积要增加400万亩,小麦面积要确保稳定,小麦单产要提高3至5公斤;全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全国小麦面积比例力争增加5个百分点以上。
在以上我国粮食大好生产形势下,10月份以来,国内粮食市场却在面临国内秋粮丰收上市压力情况下,玉米、粳稻市场价格先在9月份呈现了反季节上涨行情,国内小麦价格平稳震荡;进入10月以后,玉米的价格坚挺震荡,使得当前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处于近6年以来的较高水平;籼稻、大米价格平稳震荡,粳稻、米则在新季稻谷上市水分大、供应足情况下,稍有回落。国内小麦市场主产区山东、河南的价格出现平稳略涨的态势;食用油脂市场低迷震荡。
国内粮油市场的整体走势回顾
今年三季度的国内粮食市场的情形比较特殊,小麦、稻谷的收获上市初期价格下滑走势非常明显,且收购价格低开很多,远远超出预期,但收购时期又都是政策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不同时间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如小麦分别采取了最低挂牌收购650万吨、稻谷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同步禁止陈粮集中出库,)分别使国内小麦、早稻市场价格回落走势很快得到扭转,并达到了持续平稳运行的目的;玉米市场走势为先低迷震荡走低、后稳步上扬;油脂油料则表现出持续下降的走势。国内粮油各品种具体走势如下:
三季度国内小麦价格先跌后稳
今年前3个季度全国粮食主产区河北、山东、河南小麦出库价格经历了:一季度初因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和节后需求不足的压力导致价格分别从年初高点的1670元/吨、1620元/吨、1600元/吨快速下滑到1620元/吨、1570元/吨、1550元/吨,均下降了50元/吨;之后的二三月份,尽管需求不足,但国内河南、山东、江苏等主产区的冬小麦因播种早、初期气温高生长快和倒春寒使很大地区的越冬期小麦遭受了严重冻害,支撑了当时小麦价格的坚挺震荡。
二季度在收储单位资金不足、贷款还贷日期临近压力大以及为收购新粮而腾仓倒库、促销小麦行为,造成小麦价格的急速下跌行情,尤以5、6月新小麦上市压力到来前夕,山东、安徽、宁夏等地国储小麦的抛售效果不佳,引发了小麦上市初期(6月底、7月初)收购价格的异常低开,如湖北的襄樊、河南的南阳、驻马店等地小商贩收购价格低于1200元/吨。同时三地小麦出库价格降至1 560元/吨、1440元/吨、1420元/吨,较年初高点下降幅度在6.5%―11.1%之间。
新兴市场迅速崛起是本世纪第二个10年的发展主旋律,落实到具体投资布局上,就是原料、内需和中国市场。
初涉海外投资的内地投资者,在分析判断买入哪个市场,如何确定资产配置时,不应该借助K线等技术工具,而是应根据这一市场的经济发展大趋势,以及在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这对投资者而言,应当比做技术功课更容易些,对经济大局有一个比较客观和长期的看法即可。何况海外投资主要是通过基金而不是买入个股,则更是如此了。
21世纪已过去了10年。在这第一个10年中,是美股停滞不前的10年,也是成熟市场弱于新兴市场的10年。假如在2000年时,买入新兴市场,放弃美欧等成熟市场,无疑是做了10年的大赢家。香港基金市场一直流传一个暴富的案例,如没有08年金融海啸的冲击,买入并持有印度基金,收益高达1500%;即使扣去金融海啸冲击的暴跌,收益仍达500%以上。可见,海外投资主要是选择市场,做长期投资。
今年是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开局之年,也是金融海啸后的复苏之年。从年初至今的3个月走势观察,复苏步履比较沉重,影响全球经济的坏消息,隔三差五爆出,反映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今年投资不是大年,收益弱于去年的看法,几乎是没有多少争议的共识。在这样一个没有大行情的年份中,可以让初涉海外的投资者,反而有一个清醒观察市场机遇的好时机。行情太好了,心神会乱,可能会错失大行情。这就是巴菲特战胜众人的法宝,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
过去的10年,新兴市场的崛起,改变了全球的投资版图,给领悟者和领先者带来了高增长的收益。本世纪的第二个10年,哪些市场可能胜出?将再现“印度1500%”的荣景?
2010年到2020年的10年,全球的人口将从目前的60多亿向百亿迈进,新兴市场的经济总量可能接近甚至超过成熟市场,新兴市场的中产阶层将呈几何级数的增长,中国经济规模有望从全球第二,逐步与老大----美国缩小量差,这可能是本世纪第二个10年的发展主旋律,其间可能会出现反复,甚至“危机”,但大趋势或大方向很难改变。投资就是抓住主旋律,获得大收益。
这一发展的主旋律,落实到具体投资布局上,就是原料,内需,中国市场。市场永远先于人们的共识。去年全球投资市场的大黑马,已对此似乎给出了答案。
去年涨幅跻身全球前三的印尼,就是一个很好的观察分析案例。在以往的投资看法中,印尼股市规模不大,很难受到资金青睐。即使在东南亚基金新兴市场基金的份额比例也小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甚至小到“微不足道”。如领先亚太ETF(2815.HK),印尼占比仅2%。可是,原本不太被关注的印尼,却成为去年的大黑马。今年走势依然坚挺,并没有涨多调整之势。如截止3月23日,富达印尼涨11.54%,同期的嘉实300跌9.69%。一涨一跌,幅度达20%之多。
1.我国证券市场发展阶段和现状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飞跃发展,在交易品种、市场容量、交易手段、监管规则以及清算体系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很短的时间内走完了发达国家百余年的历程,确立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一阶段:中国证券市场萌生1978年-1992年,改革开放后,中国证券市场在中国经济转轨的背景下萌生。这一时期的市场特点是:自我演进、缺乏规范和监管,以分割的区域性试点为主。第二阶段:形成和初步发展1993年-1998年,中国证券市场统一监管体系初步确立,从早期的区域市场迅速走向全国性统一市场。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陆续出台。市场得到较快发展。第三阶段:进一步规范和发展1999年-2007年,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牛熊更迭的时期。从2001年开始,股市步入持续四年的调整,券商连年全行亏损。资本市场发展中累积的遗留问题、制度性缺陷和结构性矛盾逐步显现,到2005年,最大的矛头指向了股权分置。“国九条”的出台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资本市场发展的空前重视;在“开弓没有回头箭”的股改实施后,中国股市也出现了转折性变化。 2.我国证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 2.1发展速度快。 据证监会披露的近十年的数据统计,从2002年到2010年8月,中国证券市场境内融资额达2.7万亿,其中2007年境内融资额近8000亿,创造了近十年的峰值。截至2010年8月,此数据已达5735亿元,比2009年全年的4561亿元高出25.7%。截至2009年底,沪深A股市场总市值为24.27万亿元人民币,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值市场。二十年间,我国证券市场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各色俱全,B股、H股、QFII、QDII等基本俱备,未来推出国际板是大概率事件、加上正在主推的OTC市场,以及近年推出的股指期货等衍生品,我国证券市场各板块布局已经大致形成。 2.2中国的普通股民几乎没有胜利者。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民加入了股民的大家庭,股民的期望也越来越高。然而,当前形势下的中国股市却让这些处在饥渴中的股民不断尝到损失的苦痛。 2.3证券市场调控机制不健全,调控功能微弱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证券市场的宏观调控是整个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开市场业务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国家金融、经济宏观调控的三大“法宝”之一,而且是最常用,使用最普遍、副作用最少的调控手段。而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方面的差距相当大。虽然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迈出了中的的步伐,二阶式金融体制已经形成,但是公开市场业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步维坚,几乎形同虚设。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刚刚起步,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是终究处于初级阶段,证券市场的建设还相当粗糙。一方面证券的形成比较分散,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各地证券市场之间缺乏横向联系和交流,彼此处于相对分割的独立状态,这使市场调节难免带有自主性和倾向性;另一方面上进出机制、经营机制、约束机制、价格机制、政策调节机制不健全,加之通讯手段落后,信息传递迟缓,调控主题自然很难对市场发展偏误以及动作及时有效的矫正。 2.4证券市场监管存在制度性缺陷。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一整套的关于证券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从证券发行有关问题到证券交易流通环节,均规定了比较明确的相关法律条文,但是在监管过程中的贯彻实施由于缺乏相应的保障性政策规定及监管主体的总体意识还不够高,因此还存在很大的障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对问题解决的几点意见 3.1狠抓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完善 由于受体制、机制、环境等因素影响,相当一批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运作不规范、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制约了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在实践中坚持“关口”前移,要在上市过程中就重点关注公司治理是否健全,是否具有清晰的权力制衡和有效的制度约束。要更加注重监督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的运行情况,确保治理机制有效发挥。只有上市公司的质量靠得住,股票市场的基础才能扎得牢。 3.2围绕证券市场的监管目标,加大监管力度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保护投资者的权益;确保证券市场公平、高效、透明;降低系统风险。与其相应的监管模式是:在建立完整的证券监管法律的基础上,在单一证券监管机构集中统一的监管下,充分发挥中国证券业协会等自律组织的作用,形成政府监管与市场自律协调运行、各司其责的监管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证券监管:(1)完善证券市场监管的立法建设,使监管机构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至于在出现问题时找不到负责的机构和人员。(2)真正建立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系,以中国证券会为监管核心,个地方派出机构为监管工作实施主体,辅以中国证券协会及证券交易所等自律组织的作用,形成层级监管体系。(3)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政府对证券市场监管工作的干预。 3.3完善上市公司内控的制度性安排 从实践来看,有关上市公司内控的制度性安排仍有可完善之处。上交所的《内控指引》与深交所《内控指引》相比,似乎在可操作性上存在一定差距,未来仍有完善的空间。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内控已经存在着比较全面的制度性安排,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并不逊色。因此,实践中除了不断完善和协调现行的制度性安排之外,最重要的莫过于我国上市公司如何有效实施其内部控制体系或框架。 3.4坚定不移地深化发行和退市制度改革 加大对新股发行过程中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和惩治力度,增强行业机构的责任意识和法纪意识。抓紧实施主板、中小板的退市制度改革方案,做好新老制度执行的衔接工作,加强对具体实施过程的监控,及时发现风险,改进措施,确保平稳过渡。在证券市场改革发展实践中,注重以上方面的改善,并加以适当的、符合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的创新性措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证券市场一定会取得更大程度的发展和完善,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