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孤独症康复

孤独症康复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孤独症康复乱象

中国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水平整体不高,尤其是一些非主流疗法和被国外淘汰的方法的普遍应用

2016年1月18日,腊八刚过,周菲(化名)就坐上了昆明至北京的飞机,去接正在进行孤独症康复治疗和训练的儿子小安(化名)回家过年。

在过去4个月的时间里,小安一直在北京市海淀区五路居附近一家号称是“中医儿科儿童自闭症领域位列全国第一”的中医院接受孤独症治疗,同时也在北京另外一家机构接受孤独症康复训练。

4个月前,该医院的一名医生告诉周菲,一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小安就可以恢复正常,像正常孩子一样去上学读书。

然而, 4个月过去了,仅治疗费一项就花了10万元,小安却丝毫没有一点“正常孩子”的样子。“年后我们可能不会再去那里了。”周菲略显犹豫地说。

近年来,随着孤独症发病率的上升和患病人数的增加,康复训练需求急剧增加,而政府可提供的康复服务资源却十分有限。

中国残联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2014年全国共建立了135家省级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近5.5万名孤独症儿童在各级机构接受康复训练。

但这135家公办机构的康复服务能力,远远无法满足超过200万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需求。例如,整个北京仅有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一家公办孤独症康复机构,而等待康复训练的孩子已经排到了3~5年后。

全文阅读

孤独症的教育康复

一、儿童孤独症的简述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通常我们把它理解为是由于脑部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进而直接造成了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发展迟缓,并由此表现出的自信心严重缺乏,自制力、自控自我表现能力极差,沟通能力、社会水平能力低下的疾病。然而该病虽然已从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方面作了大量研究,但迄今为止,却仍未能阐明儿童孤独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那么,如何有效的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康复成为了我们当前最值得深思的课题。

二、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目的及原则

广义上,康复是指医学诊断治疗后作用于很体技能、心理调适等康复性活动,属于医学诊断治疗。但我们所指的康复则是指更好的联系教育对其身体机能、神经系统的发展、心里年龄低化等因神经系统广性发育障碍所致缺陷的系列的改善。

教育与康复是密不可分的。教育包含着康复,康复又紧系着教育,只有将教育与康复紧密的结合才能更好的达到康复目的。

不少家长有这样的误区,看重康复中心治疗而忽略学校教育。现有的康复治疗中心大都是通过制式的感知觉统合训练不断地强化孩子在此方面的缺陷。单一的康复训练既不值得提倡的,也根本不能满足于孤独症儿童的全面性康复。

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他们社会性差的状况。使他们能够运用正确的表达方式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三、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的一般原则

全文阅读

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的路径探索

【摘 要】 孤独症儿童近年来比例逐年提高,但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训练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分析了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大对孤独症儿童宣教力度;依托全国各地市残联和精神卫生康复机构,共同建立孤独症诊断机构;鼓励民间社会组织参与早教康复机构;为孤独症儿童家庭提供康复教育训练和个别训练。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探索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由大脑神经病变引起的广泛发育障碍性疾病,涉及到感知觉、情绪情感、思维和行为等多方面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孤独症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他们有思想,有情绪情感,有意志行为,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与社会的沟通方式和表达方式。以前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不足,认为该病发病率较低,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仅仅把这个疾病当作儿童精神病领域中的一个医学专业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人们的工作压力加大,各类精神疾病的发生率逐渐提高。儿童孤独症也不例外,近年来有不断上升的趋势,2007年中国孤独症论坛统计数据,我国孤独症儿童已达100多万,还有未被发现的,男孩多于女孩。调查显示:我国68个孩子中就有1个孤独症儿童。美国的调查数据显示:每88名美国儿童中就有1个孤独症患者,由此看来,孤独症孩子的数量在世界范围内均增长很快。

孤独症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和医学治疗手段,需要长期的康复教育和训练方能有所改善,孤独症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在对孤独症儿童的政府投入上,还做得远远不够,康复教育和训练机构更少。很多孩子患有孤独症得不到有效专业的训练,这些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很难提高,身体各项功能得不到开发,无法适应变化的社会生活,家长陷入极度的痛苦和无奈中。因此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和训练尤为重要。

一、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孤独症儿童重视程度不够

对孤独症儿童的重视程度不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孤独症儿童重视程度不足,也不知道如何对这部分孩子进行康复教育和训练,二是家长和特殊教育工作者对孤独症儿童的重视程度不到位。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都存在,最主要的是政府部门对孤独症的康复教育和训练投入不足,康复训练机构更少,地区特殊教育的发展也存在不平衡性。孤独症儿童和智障儿童有相似和相近的地方,很多教育训练机构很容易把两者混淆。

2、对孤独症儿童的鉴定水平有待提高

全文阅读

试论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的工作理念

摘要:随着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的迅速增加,服务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但许多机构在康复管理、康复服务理念方面还存在极大问题。本文着重从康复服务形式、康复服务原则、康复服务流程等方面探讨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应具备的工作理念。

关键词:孤独症 康复机构 工作理念

Discussion autism child is restored to health organization work idea

Wang Jintao

Abstract:Is restored to health the organization rapid increase along with the autism child,the service grade of service unceasingly is also enhancing,for autism childs recovery to the limit major positive role.But many organizations in the recovery management,the recovery service idea aspect also have the maximum problem.This article emphatically from recovery aspects and so on service form,recovery service principle,recovery service flow discusses the autism child to be restored to health the work idea which the organization should have.

Keywords:Autism Recovery organization Work idea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17-02

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教育、残联、民政及医疗卫生、社会机构的努力下,我国孤独症儿童康复工作发展迅速,各级各类康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目前我国有上千家孤独症儿童康复和教育机构,在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和教育服务。但是,孤独症康复机构的工作理念还亟待提升和规范,以提高服务水平和康复质量。

全文阅读

孤独症儿童在学校康复训练的尝试

孤独症是一种儿童早期感知觉、语言、动作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现代医学对孤独症也没有根治的办法。但是早期康复训练的介入对于减轻患儿症状,挖掘他们的潜能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我国还没有独立设置专门招收孤独症儿童的学校,孤独症儿童大多在特殊学校或普通小学与其他类型的特殊儿童或正常儿童一起学习。那么,如何使这类孩子在学校中能够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康复训练,改善他们的行为障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利用学校课堂主渠道。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训练

首先,让每位任课老师都参与进来,对班级中患有孤独症的儿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进而给他们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对这些儿童实施个别化教学,确定各自的训练方法。这样,孤独症孩子在课堂上就会始终被老师所关注,处在师生互动的氛围中,没有那种被冷漠、被边缘化的感觉,这一点对患有孤独症孩子的康复训练尤为重要。人际交往障碍、语言发育缺陷是孤独症儿童的重要特征。他们往往独自一人活动,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旁若无人。让这些孩子身处在班集体氛围中,本身就是为患有孤独症孩子进行康复训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例如:我在课堂上教学生读“牙刷”一词时,也有意地要求一位姓王的孤独症孩子和同学们一道读,虽然他是被动的、不情愿的,但还是勉强的站起来把小嘴动了几下。尽管是这样,我还是表扬了他,并用手轻轻地抚摸了他。在后来的教学中,我用同样的方法让他尽可能地参与进来,鼓励他说话。渐渐地他表现的主动多了。

二、利用活动课和游戏课增强训练力度

游戏这类集体活动课本身对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特别是对患有孤独症儿童显得更加重要。在活动课中,让同学们在一起进行滑滑梯、荡秋千、平衡木等游戏。这对他们行为、语言交流的康复有较好的效果。老师要充分利用活动内容强化活动效果,然而孤独症儿童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对周围的事物没有任何兴趣,要培养他们做游戏的兴趣,全靠老师的细心和耐心来系统的引导。有一次,我带学生进行感觉统合的康复训练时,其他同学都按要求进行各自的康复训练活动,只有患孤独症的小王站在一旁,目光呆滞、不愿参与、漠不关心的样子。这时,我就走过去把他带到滑梯旁,并且拿出棒棒糖来引诱、刺激他,还让其他同学表演给他看。最终,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也能坐在滑梯上玩了,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我就立即用手摸摸他、拍拍肩的方式来亲近他。后来,我在上活动课的时候总是有意识地强化他的参与,尽可能地让他和同学们一起活动。就这样不断地进行康复训练,最令我欣慰的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活动他也能参加了,他和同学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三、利用科学成果强化康复训练

在学校里,我们运用教育医学领域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的研究成果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各任课老师明确任务,对这些孩子,见缝插针地强化训练。针对孤独症儿童存在的人际交往障碍和语言缺陷等,我采用了“目光接触”训练和“呼名应答”训练的方式,经常地、不分场合地找机会训练。这些孩子从不和别人正视,感情木然,为了唤醒这些孩子交往的意识,我就用目光接触的训练式强化对他的康复训练。一开始,任凭你怎样呼唤,他总是不看你。在这种情况下,我总是强行拽着他,让他看着我,直到目光正视着我为止,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强化训练,他渐渐地有反应了,虽然要呼唤几次,他才看我一下,但毕竟还是有起色了。同样,我用呼名应答的训练方式强化了呼喊他姓名让他应答,也取得了—定的进步。

四、利用“家长学校”完善训练成果

全文阅读

论游戏与孤独症儿童康复

摘要:运用游戏对特殊儿童进行康复治疗在发达国家早已得到普遍应用,目前在我国也已逐步得到认可。但其重要性还没有被有的人所看到。因为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在我国属于起步阶段。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游戏与孤独症儿童康复的关系。

关键词:游戏;孤独症;康复训练;

孤独症又叫自闭症,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成长的精神,主要症状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兴趣和行为异常,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孤独症儿童所面临的各种障碍减少到最低,并使他们能够重新回归到正常社会生活中来。我们通常所讲的孤独症儿童的康复对象主要是指学前和学龄期的孤独症儿童。探索一种科学的方法,帮助这个特殊群体的孩子们回归社会,成为我们特教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过多年的特教实践和理论探讨,我认为:在众多的康复方法中,适合这个年龄段儿童康复的最佳方法就是游戏,游戏对这两个年龄段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至关重要。

一、游戏与孤独症儿童发展的必然联系

(一)游戏的基本涵义

这里讲的游戏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有明确的规则与目的的、已经具有了教育意义与价值的游戏,并非单纯的嬉笑玩乐、打发时间,它除了具备发泄精力和促进身体的协调性的功能,同时也具有主动探索、表现感受等特质。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讲,每一个渗透着特教工作者良苦用心的游戏都在调节身心、促进社交、陶冶情操、开发智力等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式所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游戏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全文阅读

针刺在儿童孤独症康复训练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针刺对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造成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孤独症患儿70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为患儿分组:仅接受康复训练的35例患儿归入对照组,康复训练+针刺治疗的35例患儿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治疗效果与自闭量表评分(CARS)。结果疗效:研究组97.14%,对照组80%;CARS评分,研究组治疗前后变化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基于康复训练加行针刺治疗,可为患儿的孤独症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康复训练;针刺疗法;疗效;自闭量表评分

孤独症又名自闭症,患儿多在3岁之前发病,发病后多出现语言障碍、行为障碍、情感障碍,于社交和行为上出现异常。目前,临床尚无治疗孤独症的特效药物,多以康复训练来改善患儿的病情。然而,此疗法始终疗效有限,需要结合其他疗法进行治疗。本文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孤独症患儿,试探究加行针刺疗法给康复训练疗效带来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孤独症患儿70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为患儿分组:仅接受康复训练的35例患儿归入对照组,康复训练+针刺治疗的35例患儿归入研究组。对比患儿资料:研究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2岁,平均(8.34±1.22)岁;病程1~7年,平均(4.44±0.35)年。对照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1岁,平均(8.26±1.18)岁;病程0.5~7年,平均(4.21±0.17)年。两组患儿就年龄、病程、性别等基线资料而言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行统计学对比。1.2方法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医护人员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其个体特征的康复训练计划,对其行为进行矫正,对其语言能力进行训练,对其情感进行培养,并给予其引导式教育,每日1次,每次45分钟,治疗期间共进行90次康复训练。研究组除了接受康复训练,另进行头穴针刺治疗,取毫针(直径0.3mm、长25mm)并进行消毒,以15°角度斜向进针15mm左右,直至进入帽状腱膜下,留针半小时。针刺穴位有:本神、神门、神庭、四神聪、头维、百会;手法为捻转补泻法。同样为每日1次。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CARS评分,其中CARS评分的高低与孤独症的轻重呈正相关联系;而疗效取决于C-PEP量表的发展总分变化,具体为:(1)显效:发展总分提高了16分以上;(2)有效:发展总分提高了8~15分;(3)无效:发展总分提高了8分以下[1]。总有效率即有效率、显效率之和。1.4统计学方法参与研究的患儿其临床数据均行软件包——SPSS17.0检验。计数资料行(n,%)表示,行卡方值检验。计量资料行(x±s)表示,行t值检验。两组实验所得数据经统计计算为P<0.05,则表明分组效果具有明显差异。

2结果

2.1疗效见表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x2=5.081,P=0.024<0.05)。2.2自闭量表评分见表2,两组患儿治疗前在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显著下降,对照组评分虽有所下降但不明显,两组对比,统计学有差异(P<0.05)。

3讨论

全文阅读

浅谈孤独症康复教师的心理素质建设

摘要:作为一名孤独症康复教师,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多样化、训练方法的灵活性以及家长的高期望都让他们倍感压力,同时还有来自社会、家人的不理解,使这个行业的流动性也日趋增高。笔者归纳了孤独症康复教师经常会遇到的几个问题,对症下药,逐个击破。具体说来只要做到以下几点:1、善于分析,增强对挫折的抗压力。2、以退为进,先满足,后要求。3、了解并理解家长,坚持循序渐进训练原则并善于引导家长。4、及时总结,认真钻研。5、自我调节,保持愉悦心情。

关键字:孤独症 特殊教育 康复教师 心理素质 现状分析

特殊教育作为一个专业范畴,在很大程度上显现出了其特殊性。如: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内容的差异性、教学模式的多样性等。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的大学不到10家,每年毕业的学生也不足2000人。在这些大学里,特教专业也主要是开设聋儿康复、盲人导航等课程,孤独症的康复课程都是属于选修课,有的甚至连选修课都没有开设。目前,我们所看到的从事孤独症康复的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的,还有部分是孤独症儿童的家属,剩下的就是刚从学校毕业暂时没找到合适工作的年轻学生。

从以上的教师组成来看,这支队伍是很不稳定的。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多样化、训练方法的灵活性以及家长的高期望都让每个从事孤独症康复工作的教师倍感压力。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机构内的康复教师来了又去了,刚刚培训完的教师又转行了。如此,日复一日。

究其原因,还是教师的心理素质不过硬。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充满了竞争和挑战,孤独症康复教师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后盾,才能从容的投入到康复训练中。

孤独症康复教师经常会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一、经常会有极度的挫败感。从最简单的动作指令开始训练,通过不懈的努力,孩子终于很好的掌握了,并开始看到成效的。可是,你回过头给他复习的时候,你会发现,他连最简单的指令也听不懂了。于是,你又要从头开始给他巩固。好不容易,进入第二阶段的训练时,他又把前面学的全忘了。而且,出现这种情况的往往是那些在平时看起来很不错的孩子。

二、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不断的出现,一再的挑战教师的忍耐极限。从事孤独症康复的教师大都会事先了解孩子的一些突出的问题行为,并会有针对性的给予引导和矫正,可往往刚把前一个问题行为解决了,他已经“酝量”了一个更加让你头疼的行为来挑战你的忍耐度。

全文阅读

针刺对儿童孤独症康复训练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对儿童孤独症康复训练的增效作用。方法:将接受康复训练的孤独症儿童40例分为对照组20例,单纯接受康复训练(包括ABA训练、引导式教育和感觉统合训练)约各90次;治疗组20例,在接受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60~90次。两组患儿均于训练及治疗前后进行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量表中文修订版(C-PEP量表)测评。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5.0%,对照组为15.0%,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的发展总分、模仿、口语认知等项目的训练及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相比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主题词]孤独病/康复;孤独病/针灸疗法;针刺疗法/方法

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是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中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迄今为止,它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清楚。儿童孤独症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社交障碍、语言障碍、感知觉障碍及刻板行为和怪异动作是儿童孤独症的主要临床表现,目前对于儿童孤独症的康复治疗,普遍采用行为矫正和特殊教育训练。笔者近年来对部分收入本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包括ABA训练、引导式教育和感觉统合训练)的孤独症儿童采用针刺治疗,并与单纯接受康复训练的孤独症患儿进行疗效对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临床资料

将2004―2006年期间经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克氏量表及图片词汇测验(PPVT)等测评并结合其临床表现而诊断为“儿童孤独症”后收入本中心进行康复训练的孤独症患儿40例按接受训练及治疗的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年龄2.5~8岁,在康复训练和治疗前均行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量表中文修订版(C-PEp)E1 7测评,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和C-PEP发展总分上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1)针刺治疗

全文阅读

孤独症儿童语言特点及康复训练方法

摘要: 孤独症儿童属特殊儿童。本文在描述孤独症儿童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我国已经使用的治疗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的有效康复训练方法。

关键字: 孤独症儿童语言特点语言康复训练方法

一、孤独症儿童的语言特点

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往往开口说话较晚,有文献表明,25%―50%的孤独症儿童可能终生失语。在语言表达方面,有30%―50%的孤独症儿童无法以口语作为沟通的方式,他们只能以哭喊、手势或肢体动作等表达需求,而当意思得不到正确理解时,他们就会表现出一些情绪或行为方面的问题。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1.声音问题

声音问题是指声音的音质、音调和音量方面存在问题。孤独症儿童的声音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有些孤独症儿童无法发音。这些儿童有的可以模仿口型,但是他们的声带几乎不动。他们的上唇和脸颊部位的肌肉看上去显得僵硬,张口幅度小。

(2)有些孤独症儿童能发一些单音,或者说几个简单的句子,但他们的声音很小。可是这些儿童虽然说话声音很小,但在尖叫时声音却尖锐高亢,所以有些家长往往不认为孩子音量小。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