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代茶文化

古代茶文化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国古代茶文化论文

一、茶文化的发展对涉“茶”词语发展的推动作用

茶文化的物质基础是茶叶,茶叶的发现很早,仅从文献记载来看,至迟在汉代即已出现,如《尔雅窑释木》院“骮,苦荼。”眼源演这里的“骮”与“荼”均为“茶”的不同名称,其中“荼”这里读音为“糟澡佗”,即“茶”的古字。由于茶《的出现及茶文化的发展,表“茶”义词语得到大力发展。就单音词而言,主要有“荼渊茶冤”、“骮”、“?”、“茗”、“”等,正如陆羽《茶经窑源》院“茶者噎噎其名一曰茶,二曰骮,三曰?,四曰茗,五曰。”眼缘演而双音词则较多,如“茗”、“骮骯”、“茶茗”、“茗雪”、“茗柯”、“茗饮”、“茶”、“苦茗”、“苦茶”、“绿片”、“苦荼”、“森伯”、“绿华”、“青粉”、“绿英”、“绿乳”、“绿茗”、“山茗”、“青蓼”、“青翦”等,其中有些是“茶”的别称或类属名等。另外,古代还有不少虽不是表“茶”义但却与“茶”关系密切的词语,也是古代茶文化不断发展的产物。这些词也不少,如“骮骯”、“茶榷”、“茗汁”、“茶几”、“茶座”、“茶匙”、“茶夫”、“茶令”、“茶托”、“茶坊”、“茶花”、“茗粥”、“茶市”、“茗渤”、“茶社”、“茶杯”、“茶具”、“茶油”、“茶房”、“茶客”、“茶博士”、“茶旗”、“茶筅”、“茶粥”、“茶肆”、“茶枪”、“茶卤”、“茶户”、“茗铛”、“茶仙”、“茶点”、“茶礼”、“茗花”、“茗舌”、“茗战”、“茶寮”、“茗糜”等。

二、从数据统计来看古代“荼渊茶冤”的使用优势

茶文化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涉“茶”词语的发展,也推动了某些词语的更替。从汉语发展史的情况来看,后世表“茶”的单音词最终主要为词语“茶”所更替,双音词则为“茶《”所更替。这里主要来说说单音词的情况。《茶经》以前,文字“茶”写作“荼”,《茶经》以后,“茶”才逐渐替代“荼”,这个问题下文还将详加分析,此处从略。下面以《汉籍全文检索系统渊二冤》所提供的语料进行粗略统计淤,来看古代“荼”、“茶”的使用优势。从表员不难看出,古代“荼渊茶冤”的使用频率相对“骮”、“?”、“茗”、“”等占据明显的优势,说明“荼渊茶冤”是古代最主要的表“茶”一单音词。

三、“荼渊茶冤”战胜其他表“茶”单音词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知,在表“茶”义的几个主要单音词中,“荼渊茶冤”自出现以来,在使用频率上一直独占鳌头,将其他几个词远远甩开。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词在承担“茶”义上功能职责不一样。“荼渊茶冤”是古今表“茶”义的主要单音词,而“骮”、“?、“茗”、“”等虽也有“茶”义,但这几个词称代“茶”时要么是别称,要么是泛称,不如“荼渊茶冤”主称“茶”功能强大。其中“骮”、“?”是“茶”的别称,如《汉语大词典》院“骮,茶的别名。”又“?,茶的别名。”又“唐陆游《茶经窑事》院耶蜀西南人谓茶曰?。爷”眼远演“?”可能最初是蜀西南一代的方言俗语。“茗”、“”二词是“茶”的泛称,《说文窑骲部》院“茗,荼芽也。”眼苑演《尔雅窑释木下》“骮,苦荼”郭璞注院“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眼远演《汉语大词典》院“,晚采的老茶。亦泛指茶。”眼远演别称及泛称之类词的使用频率显然很难与主称匹敌。另外,“骮”、“?”二词的词义也较多,这也不利于其“茶”义使用的频率,意义太多会造成使用者及读者选择和区别的困难。“骮”的意义除表“茶”外,又有他义,如《汉语大词典》院“骮,即楸,落《乔木》”“用骮木荆条之类制成的刑具笞打。”眼远演“?”的意义除表“茶”外,也有他义,如《汉语大词典》院“?,草香。”眼远演“荼”虽然也有“苦菜”等义,但后来“荼”产生“茶”义后,读音也发生了变化,专门出现“糟澡佗”音,这样有助于与“苦菜”等义之“荼”的区别。

四、从数据统计来看“茶”对“荼”的使用优势

下面来说说“荼”与“茶”的关系,上文交代过,二者其实是一种文字关系,即古今字的关系,而非词语之间的关系。唐代陆羽《茶经》以前没有“茶”字,自《茶经》中将“荼”省笔作“茶”,“茶”字才出现,郝懿行《尔雅义疏》院“今茶字古作耶荼爷噎噎至唐陆羽《茶经》始减一笔作茶字。”眼愿演“茶”字虽然出现较晚,但其使用频率却自唐代开始就居高不下,据粗略统计,《茶经》中“茶”字共出现员员园次,表“茶”义的“荼”字仅出现源次,且都出现在《七之事》中《本草窑菜部》的有关引文中曰又如《全唐诗》中,“茶”字共出现缘猿源次,表“茶”义的“荼”字仅出现员远次。为了更直观说明问题,下面仍以《汉籍全文检索系统渊二冤》所提供的语料进行粗略统计,来看看“茶”对“荼”的使用优势。从表圆不难看出,自唐代起,“茶”的使用频率相对“荼”占据了绝对优势。“茶”字出现后,虽然最初一段时间可能“茶”、“荼”大量兼用,但从表圆统计数据来看,显然很快“茶”字就战胜了“荼”字,表“茶”义的“荼”也就逐渐淘汰了。唐以后只有少数用“荼”的情况,如《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二十九回院“然后你下山去,去不上一盏热荼时候,翻身折回来。”而“茶”字则常见于文献之中,如白居易《北亭招客》院“小醖吹醅尝冷酒,深炉敲火炙新茶。”储光羲《吃茗粥作》院“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王维《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院“花醗和松屑,茶香透竹丛。”项斯《早春题湖上顾氏新居二首》其一院“劝酒客初醉,留茶僧未来。”《祖堂集窑一宿觉》院“屈老宿归房里吃茶,还得也无钥”《祖堂集窑荷玉》院“师云院耶大家吃茶去。爷”吴礼之《浣溪沙窑橄榄》院“荐酒荐茶些子涩,透心透顶十分香。”《西游记》第九十一回院“及至关东厢,见那两边茶坊酒肆喧哗,米市油房热闹。”《海上花列传》第二十九回院“爱珍亲自移过两碗茶,放在烟盘里。”《七侠五义》第六十回院“他闹了个吃饱了食困,刚然喝了点茶,他就张牙咧嘴的哈气起来。”《曾国藩文集窑家教篇窑寄回圈改之文》院“去年寄来之茶,不甚好也。”

全文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的融合

摘要: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中国老百姓的开门七件事,其中的茶“是随性之物,既可进得柴门,亦可登大雅之堂”。在古代文人的眼中,茶是一种和“琴棋书画”具备相同地位的高雅之事,也是古代文人墨客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如此,在文人墨客创作文学作品时,茶也成为了重要的创作题材,并为作者提供了灵感。茶叶与文字的完美结合,赋予原本是生活之物的茶叶以更多的灵性和文化内涵,以及丰富多彩的审美乐趣和体验的愉悦感。

关键词:古代文学;茶文化;融合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关于最早的茶叶记载可追溯到我国的神农时代,至今已有超过4700年的历史。一小搓茶叶,一壶开水,经过简单的冲泡就完成了中国最具传统的饮品。随着岁月的积淀和各种文化的侵润,逐渐形成了我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儒释道三家传统文化的精髓,都可以在一杯清茶之中得到体现和表达,因此茶叶有着“七碗香茗,羽化成仙”的盛赞。正因为茶被赋予了文化的内涵,所以也为我国历朝历代文人雅士所钟爱,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例如,宋代大文豪苏轼一生中写过数十首茶诗,其中不乏像“从来佳茗似佳人”这样千古传诵的佳句。文人们喜欢饮茶、咏茶和赞茶。茶与古诗、记、散文、品文、小说等文体完美融合,成为古代文人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载体。本文将从茶文化在古代文化中的各种体现,对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的完美融合进行浅析。

1茶文化和古代文学融合的发展和演变

早在秦汉时期,甚至是先秦时期,我国就有了关于茶的文字记载。虽然当时的汉字“茶”并未定型,但其表达的内容已经得到确定。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更多的只是对茶本身的描写,并未赋予茶以更多的文化内涵,尽管如此,依然对后代的茶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奠基和启蒙作用。例如,在我国最早的古诗著作《诗经》中,有着“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也有着“采荼薪樗,食我农夫”的诗句。这些关于茶的文学作品,至今还被人所称道。到了唐宋时期,我国的封建社会得到了充分快速的发展。随着各项社会制度的完善,社会经济得以充实。在此时期,我国的古代文学也迎来了创作的春天,文人以作诗吟诵为乐趣,并出现了一批又一批文学巨匠,诸如李白、杜甫、杜牧等优秀的诗人,和以散文著称的唐宋家。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大多流传至今,且依然能给人们带来意境上的美感和享受。在这一时期,茶作为一种商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饮茶的风尚也从我国南方地区流传到北方,不但为文人墨客喜欢,也成为老百姓的日常饮品。人们在喝茶过程中,发现茶不单单有解渴的作用,更有清脑提神的作用,思维能力也在喝茶的同时得以提升。所以文人创作时候多伴有茶饮,茶也不可避免地大量出现在文学作品之中,且被逐渐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融合了人们日常行为的道德规范,以及清新淳朴高雅的情怀。

文人将茶融入文学作品之中,或借景抒情,或借物言志,或表达情怀。茶与文学齐头并进,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喝茶成为艺术,艺术反哺茶文化。“杯里紫烟香代酒,琴中绿水静留宾”,“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龙头自煎吃”等诗句,体现了唐宋时期文学作品中茶的地位,反应了当时文人墨客清高脱俗的人格精神。到了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受封建体制的各方面压迫,人生态度和处事哲学更偏向于消极和冷淡。许多文人开始向往退隐山林,与世无争的生活。茶在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更多了些浅俗化和琐碎化的成分,真实反映了文人墨客的消极态度。如谢晋在《访陈校理》中的“读书声里萝窗午,风散烹茶一缕烟”,反应的是谢晋怀才不遇,得不到重任的一种无奈。《采茶词》中“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的描写,即反应了作者高启对茶农辛勤劳作的悲悯之情,又暗含着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讽刺和不满情绪。从上述不难看出,我国茶文化在古代文学中,是从具体的事物描写逐渐发展到寄托情怀之上,二者的融合毫无违和之感。文学本身的发展,同样也是我国茶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动力之一。尤其是在唐代时期,社会的哲学思想受禅宗美学影响比较大,这对于当时的茶文化和文学创作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如王昌龄的境界之说,王维、刘禹锡等人的象外之象理论,都使得文人墨客创作方向发生了改变。茶文化和文学的结合也多了意象、境界、隐喻等处理方式,两者的融合更趋完美。

2茶文化与各种古代文学形态中的完美融合

2.1茶文化与古诗的融合

全文阅读

红楼梦与古代茶文化研究

摘要:《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名著,在多方位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对茶文化的描写,引起后人对古代茶文化的思考。《红楼梦》绝不负“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的说法。曹雪芹通过自身对茶文化的熟悉,在书中对茶文化着墨之多实属罕见,在通过不同角度讲诉茶文化的同时,塑造了与之相关的故事人物,使整个故事感情丰沛、形象饱满。本文主要探讨了《红楼梦》中底蕴深厚的古代茶文化。

关键词:《红楼梦》;茶文化;古代

我国是茶的故乡,茶叶与丝绸、瓷器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贸易产品。在清代,传统的茶文化开始向平民文化中发展,最终形成茶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

1客来敬茶

中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度,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千百年来,茶在我国历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客来敬茶”已经成为古代人们生活中茶文化的重要浓缩。由我国古代四书五经中将《礼》单独列为五经之一,就不难看出古人对礼节的重视程度,即便是看似简单的“客来敬茶”也蕴藏着丰富的礼俗文化。在古代社会,严格的封建阶级制度将人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等级,来客的身份、地位等都可能不尽相同,因此,上茶时所上的茶品、茶具精致程度以及上茶者和陪客饮茶者的身份,都体现着主人对来访者的尊重程度。一般情况下,如果到访者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一般,那么只需要一般质量的茶叶和茶具,尽到待客之礼就可以了。而一旦客人具有较为特殊的身份或社会地位,那么从茶叶、茶具、茶点、陪客者等方面都要斟酌、细致,在符合礼节的同时务必让对方感受到热情和尊敬。中国古代茶文化发展到清朝时期,“客来敬茶”这一文化习俗得到普及发展,尤其是清朝末期,国内茶馆林立,茶馆已经成为人们谈事、休息的主要场所,而中国古代的封建文化也在这一时期获得了进一步发展。通过清代著作《红楼梦》不难看出,其作者曹雪芹绝对是一位茶道高手,对中国传承悠久的茶文化了解颇深。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用了许多笔墨对茶文化进行了详尽描写,且文辞细腻、文采斐然,从日常生活、茶俗茶礼、宴饮、待客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文字展示。例如书中重要角色刘姥姥在拜访周瑞家的时候,主人只是用一般礼仪招待刘姥姥,茶具、茶叶都较为普通,由小丫头沏茶且没有配茶点。但是,一旦来访的客人身份特殊、地位崇高,就必须在各个方面做到周到细致,以体现出对到访者的欢迎和尊重。例如在第四十一回中妙玉亲自献茶贾母老君眉,对于茶具书中写道:“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描写中不但点出了名贵茶具,而且道出了茶具的外观造型、质地以及生产地址。尤其故事发展到元妃省亲中“茶三献”,更是将待客礼数上升到皇家规格。待客茶品、器具质量都是按照访客身份的特殊性和地位的高低来决定的,所以不论是茶叶还是茶具,其品种和质量都是不可以随意选用的。

2馈赠茶礼

随着茶文化风气的普及发展,茶园增多,种类繁多、质量上乘的茶叶逐渐生产出来,随着茶与人们生活的慢慢融合,高品质茶品慢慢成为赠礼的一种。不论是官方还是在民间,茶叶都是一种重要礼品。在古代茶文化中,茶酒馈赠亲友是一历史悠久的传统。追溯历史,大约在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茶叶就已经成为皇室御用贡品,而在定亲、祭祀祖先以及通家之好等日常事务中都有茶的出现,人们都将茶作为一种主要赠礼。随着茶俗茶礼的衍生发展,与之伴生的茶具也成为赠礼的一种大众选择,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最终也形成一种茶文化。在漫长的岁月里,茶具的制作材料经历了最初的金、银、玉到后来的陶瓷器,特别是随着制作工艺的成熟完善,以紫砂壶为代表的茶具慢慢开始占领主要地位,并且其价格不断上升,附带很大的收藏价值,因此,相互赠送茶具不仅是一种交好往来方式,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以茶礼相赠,已达到交好目的在《红楼梦》中也多有提到。比如在书中第二十五回中王熙凤的以茶赠友情节,文中描写凤姐与探望宝玉的众姐妹相遇,见到黛玉在场凤姐道:“前儿我打发了丫头送了两瓶茶叶去,你往那去了?”林黛玉笑道:“哦,可是倒忘了,多谢多谢。”凤姐儿又道:“你尝了可还好不好?”没有说完,宝玉便说道:“论理可倒罢了,只是我说不大甚好,也不知别人尝着怎么样。”宝钗道:“味倒轻,只是颜色不大好些。”凤姐道:“那是暹罗进贡来的。我尝着也没什么趣儿,还不如我每日吃的呢。”林黛玉道:“我吃着好,不知你们的脾胃是怎样?”宝玉道:“你果然爱吃,把我这个也拿了去吃罢。”凤姐笑道:“你要爱吃,我那里还有呢。”林黛玉道:“果真的,我就打发丫头取去了。”凤姐道:“不用取去,我打发人送来就是了。我明儿还有一件事求你,一同打发人送来。”之后王熙凤打趣林黛玉“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古代有定亲茶这一说法,吃了对方的茶就等于接受了与对方的婚约。在之后的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各种茶具、茶品经常出现在作者笔下,在贾府这个富贵之家,茶具珍贵如王夫人正室中茗碗瓶花俱备、贾母花厅摆放的乘有旧窑什锦小茶杯的洋漆茶盘,以及其他茶炉、茶碾、茶筅、茶盂、茶格子、茶奁等。在《红楼梦》情节中,贾元春就曾以茶筅作为礼品赠予贾府众姐妹。

3养生保健佳品

全文阅读

我国古代茶文化的历史沿革

摘 要:我国古代茶文化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时而兴盛时而纤弱,时而高雅时而世俗。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幻发展,茶文化的发展之路虽曲折坎坷,但茶文化仍在各朝代的更替过程中不断地被传承,并嬗变着新的形式。

关键词:茶 茶文化 发展态势

在我国,茶的应用可追溯到神农氏时期――唐代陆羽的《茶经》有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然而茶的发现和应用不能等同于茶文化的产生。“茶文化”的历史始于被人们饮用之后超出其自然效应的范围,逐渐演变出一种社会功用,并升华成一种精神文化享受之后,正式萌芽于两晋南北朝时期。

1、两晋南北朝时期――茶文化的萌芽

茶开始发挥其社会功用并以一种文化的面貌出现,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然而,论其缘起,可追溯至汉代。

秦汉以前处于发现和利用茶的阶段。秦汉时期,茶作为风靡大江南北的重要商品而被广泛传播和饮用。汉代茶叶贸易的兴盛将茶饮推向千家万户,而将茶提升为一种社会功用并以文化的角色出现,主要是汉代文人的功劳。

饮茶自古为文人所好,汉代是我国第一个封建盛世,国力强盛,各民族文化大融合使得儒学、经学等各流派思想文化展现空前繁荣,各阶层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赋家与词人不断涌现。然而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大一统的皇权专制制度之下,茶开始与儒家思想有了关联,并成为文人追求“平等、仁爱”的精神知音。随着文人饮茶之风的兴起,饮茶亦因文人的气质而逐渐变得更富有文化韵味,这也便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茶文化的萌芽做好了铺垫。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腐败,社会风气奢糜。儒家提倡“俭”、“廉”以正身养性,而茶本身的清苦、质朴、自然的特质刚好与“俭”、“廉”的品德相一致,因此,有思想的政治家提出了“以茶养廉”以对抗奢糜之风。此时,饮茶已逐渐向一种提升人情操和精神境界的文化演变。以茶倡廉的做法开始受廉洁之士的喜爱。东晋陆纳以茶待客、桓温以茶代酒,是朝廷官员以茶养廉的典型代表;南朝齐武帝遗诏以茶祭祀并要求“天下贵贱,咸等此制”的故事,正是帝王以茶表示简朴的例子。自此,“以茶代酒”、“以茶养廉”一直是我们发扬廉洁、简朴精神的优良作风。

全文阅读

古代茶馆文化旅游开发思考

一、大众化的北宋开封茶馆 赵宋统治的三百余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和文化均获得极大发展的时期。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带来了市井休闲娱乐气氛的空前活跃,特别是在北宋都城开封,娱乐休闲已经成为当时广大市民的一种生活追求。在此背景下,茶馆文化诞生了,在茶馆品茶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北宋开封的茶馆和市民阶层有着紧密的联系,可谓是最为贴近市民的一个休闲场所。首先,北宋开封的茶馆多是开展简单的饮茶服务,其特点是开店成本较少,既不需很多的资金支持,也不要较多的服务人员,因此开设茶馆成为众多市民维持生计的理想之选。其次,茶馆的主要消费人群是街坊邻居,茶客们喜欢在此品茶休闲、交友聚会。可以说,茶馆就是当时市民阶层生活舞台的一个缩影。 中国人饮茶的习俗由来已久。传说神农氏发现和利用了茶。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就有各种茶饮活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卖茶粥者;唐代玄宗时期,来往商旅的道路两旁出现了固定的“茗铺”,“煎茶卖之”,这可以说是一种茶馆经营服务的初级形式。但在宋朝以前,城市中的茶馆还远远没有普及,没有大众化。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类人员的社会流动性显著增强,加之社会饮茶之风日盛,这些因素促进了茶馆行业的兴起。唐代出现的茶铺,到了宋代迅速普及并发展起来,茶馆普遍存在于州、县之内,尤以京师开封为最。 北宋开封的茶馆较之前代有了极为明显的发展。宋之前的茶馆经营者初衷主要是为过往的行旅商人提供解渴休息之用,没有真正在市民生活中扎下根基。直至宋代,茶馆才开始向功能多样的休闲场所转变,它不仅面向流动人口提供饮茶服务,而且还成为城市内常住居民的一个重要的日常聚会之地。市民光顾茶馆的目的也开始因人而异,并非只是为了喝茶解渴,更多的是休闲娱乐。 二、北宋开封茶馆的辉煌景象 宋人陈师道的《后山谈丛》记载了一则北宋初年宋太祖赐画开封城内茶馆的史实:“宋太祖阅蜀宫画图,问其所用,曰:‘以奉主人尔。’太祖曰:‘独览孰若使众观耶?’于是赐东华门外茶肆。”由此可见开国皇帝赵匡胤那种与民同乐的天子气概。它还说明,茶馆虽是市井社会之产物,但因其在宋代社会中普遍存在,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故也引起上层统治者的关注。 北宋时期的开封城内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茶馆,以著名的潘楼与御街附近最为密集。先说潘楼周围。赵宋时期这里是一个金银彩帛交易集散地和饮食服务业集中地,类似于今日的北京王府井或者上海豫园商城。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了潘楼附近茶馆经营兴盛的状况:“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在“从行裹角茶坊”的周围甚至还形成了一个繁华的夜市,这倒有点类似于如今开封著名的“第一楼”小笼包子馆和鼓楼夜市,两者隔街相望,相互映衬,共同发展。再来说说御街附近。北宋开封的御街很宽阔,《东京梦华录》记载:“坊巷御街,自宣德楼一直南去,约阔二百余步。”宽二百余步也就是300多米,这大约是如今首都北京80米宽长安街的4倍。位于御街上的州桥可谓是北宋开封最著名的景观之一,“州桥明月”位列汴京八景之中,《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杨志也曾在此卖刀。这里风景秀丽,游人如织,自然也分布着众多的茶馆供人娱乐休闲。《东京梦华录》卷2《宣德楼前省府宫宇》记载:“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街北薛家分茶。”[2](P52) 另外,北宋开封汴河沿岸的商业区域也不乏茶馆的身影。开封的兴衰和汴河密不可分。汴河是维持北宋王朝繁荣的重要生命线,汴河漕运在北宋时期十分发达,两岸也成为商货贸易的重要场所。《清明上河图》中就详细描绘了开封城内汴河两岸众多店铺集中经营的繁华场景。从全图来看,河区的店铺以饭铺、茶店为最多,店内及店门前都摆设有许多桌凳,不管客人多少,看上去都很干净。桌子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凳子则均为长方形,而且凳子面较宽,凳子大都摆放整齐。 说到北宋开封的茶馆,我们就不得不提在东京城穿梭往来的无数个流动茶摊。它们分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之中,以流动经营为主,满足了京城内不同阶层人士在各个时段、不同地点的饮茶需求。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3《马行街铺席》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至三更,方有提瓶卖茶者。盖都人公私荣干,夜深方归也。”[2](P112)这些提茶瓶者还扮演了邻里之间传话借物之人的角色。“或有从外新来邻左居住,则相借措动使,献遗汤茶,指引买卖之类。更有提茶瓶之人,毎日邻里,互相支茶,相问动静。凡百吉凶之家,人皆盈门。”[2](P131)《水浒传》更是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以卖茶为生、爱搬弄是非的王婆形象。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大部分的流动茶摊和提壶上门点茶者还是起到了加强邻里联系、促进和睦关系的作用;同时,他们对于推广饮茶习惯、促进茶馆行业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北宋开封茶馆的经营模式 北宋时期,开封的茶馆行业经营规模十分庞大,行业内部相互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经营者需要采取更高明的宣传促销方式,以招徕更多的顾客,促进自身发展。 首先,茶馆经营者大都利用旗帜、幌子等来标明自己茶馆的名号,以区别于其他茶馆。《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茶馆、酒肆旗幌很多。“彩楼相对,绣旆相招,掩翳天日。”在重大的节日里,茶馆经营者常常推陈出新、频出妙招,他们不但张灯结彩,而且还燃放各种新颖的烟火来吸引顾客。《东京梦华录》卷6《十六日》记载,在北宋开封,每年正月十六日,“诸坊巷马行、诸香药铺席、茶坊、酒肆灯烛,各出新奇。就中莲华王家香铺灯火出群,而又命僧道场打花钹,弄椎鼓,游人无不驻足”[2](P173)。#p#分页标题#e# 其次,当时的茶馆经营者很注重在店铺设计中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以达到提升茶馆品位档次的目的。他们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视觉形象,建筑和装饰的风格必须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习惯,只有这样,才容易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使之产生艺术共鸣。他们主要从茶馆的建筑本体设计、字画装饰、花草装饰等处着手。 实力雄厚的商家都试图将自己的茶馆修建得规模宏大、富丽堂皇,以显示其资本和经营实力,来吸引茶客们的目光。宋代政府对民间建筑的规模控制得较为严格,《宋史》卷154《舆服六》记载:“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3](P3600)但为了鼓励旅馆与饮食等行业的发展,朝廷放宽了对旅馆、茶馆、酒楼等建筑的限制。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宋仁宗下诏:“屋宇非邸店、楼阁临街市之处,毋得为四铺作及斗八;非品官毋得起门屋;非宫室、寺观毋得彩绘栋宇及朱黑漆梁柱窗牖、雕镂柱础。”[3](P3575)朝廷的法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茶馆行业的发展。茶馆经营者尽其所能,修造翻新。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虹桥附近繁华地段有一处高大房屋,门前立有“茶”字旗幌,店内茶客众多,应该是北宋开封城内一处规模较大的茶楼。 有些茶馆还建有仙洞、仙桥等极富特色的内部建筑。《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开封的“北山子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2](P70)。茶客步入其中宛如进入仙境,自然流连忘返。 其他地方的茶馆受此影响,竞相模仿。如宋代庄绰的《鸡肋编》记载:“严州城下,有茶肆妇人少艾,鲜衣靓妆,银钗簮花,其门户金漆雅洁。”[4](P11)但大多数州县的茶馆硬件设施极其有限,建筑简陋低矮,楼阁凤毛麟角。 更为重要的是,北宋开封的茶馆经营者已经认识到:外表的富丽堂皇只能起到吸引消费者眼球的作用,还不能赢得真正懂得饮茶之道的茶客们的青睐,茶馆艺术氛围的营造更加重要。 北宋开封的茶馆大多通过悬挂字画尤其是朝臣、名士的画像、字画等方法来增加店内的艺术气息。《范太史集》记载:北宋名臣范祖禹上书皇帝时,陈述了开封茶馆内悬挂司马光画像的情况:“陛下岂不见司马光以公忠正直,为天下所信服。陛下与太皇太后以为相,海内之人,无不欣悦;光没之日,无不悲哀;乃至茶坊酒肆之中亦事其画像。光所以得人心如此者,为其能辅佐陛下与太皇太后,功及天下也。”至北宋中后期,字画装饰之风更加盛行,茶馆经营者常求文人墨客赐字画以抬身价,但由于名人名士对此多有不屑,故茶馆中张挂的字画大多仍是世俗画匠的作品,难怪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在《画史》中道:“今人画亦不足深论,赵昌王友镡黉辈得之,可遮壁无不为少;程坦、崔白、侯封、马贲、张自芳之流,皆能汙壁茶坊酒店,可与周越仲翼草书同挂。”[5](P13)花草装饰是北宋开封茶馆装点店铺的另一种重要手段。当时民间风靡种花、赏花、卖花、买花,京城尤盛。据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是月季春,万花烂熳。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由于鲜花品种多、数量大、成本较低,故当时的茶馆往往使用鲜花来装饰门面和店堂,迎合市民的欣赏格调。北宋开封“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酒家茶肆皆以缚成洞户”。北宋开封茶馆中的鲜花绿草使茶客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进一步体味了品茗休闲的真谛。四、北宋开封茶馆文化的传承在金国南侵的铁蹄下,宋徽宗粉饰的太平盛世顷刻间灰飞烟灭,靖康之耻成为永恒的历史记忆。 北宋王朝虽然灭亡了,京师开封虽然逐渐没落了,但已经兴盛起来的茶馆文化伴随着逃亡宋人在中国各地发展起来。江浙地区后来居上,临安(今杭州市)成为新的饮茶胜地。可以说,宋代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城市饮茶生活。南宋临安茶馆的经营风格明显受到北宋的影响,大多承袭了开封茶馆的衣钵。《梦粱录》卷18《民俗》记载了南宋临安在饮食服务业人员着装、服务态度、装饰环境等方面效仿北宋的状况:“杭城风俗,凡百货卖饮食之人,多是装饰车盖担儿,盘盒器皿新洁精巧,以耀人耳目,盖效学汴京气象,及因高宗南渡后,常宣唤买市,所以不敢苟简,食味亦不敢草率也。”[6](P249)北宋开封茶馆的字画装饰艺术同样传播至南宋临安,《梦粱录》卷16《茶肆》对此有详细的描述:“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州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6](P210)《都城纪胜》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大茶坊张挂名人书画。在京师只熟食店挂画,所以消遣久待也。今茶坊皆然。”普通市民在品茶休闲的同时,还可以观赏当时社会名流的画像或墨宝,以饱眼福,这样的茶馆自然门庭若市。 宋代茶馆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从元明清茶馆的发展轨迹中均能看到宋代茶馆留下的烙印,从日本茶馆等亚洲饮茶场所的发展中也能领略到宋代茶馆的神韵。 五、宋代茶馆的发展给现代休闲旅游业的启示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如何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使之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如何看待当今中西方文化大融合的时代潮流?这些都是需要学术界不断探讨的问题。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一系列别具特色的休闲传统,中国茶馆文化就位列其中。我们可以开发中国茶馆休闲文化为切入点,进而得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钥匙。休闲虽说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概念,但休闲的样式或类似休闲的消遣方式古已有之。可以说,休闲是与人类历史同在的。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休闲娱乐成为大众丰富业余生活的必需。我国也因此进入了休闲旅游发展的黄金时期,相关产业的规模得到了迅速的扩大。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是提高我国人民休闲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著名旅游经济学家魏小安先生指出:“休闲产业的发展,对于城市来说是城市功能的完善,也是城市水平的提高,更是当地人民生活质量时代的要求提高的一种重要表现,以及城市品牌的塑造。”[1]2006年杭州市被世界休闲组织授予“东方休闲之都”的称号,成为一个国际公认的休闲文化生活发达的城市。开封市也正在努力建设国际化旅游休闲名城。传统的茶馆休闲在这些古老城市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凸显了中华茶文化特色。#p#分页标题#e# 中华茶文化可谓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中国茶馆既是中华茶文化的载体,又是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景观。中国茶馆既有日本茶室的精致高雅,又带有西方咖啡馆的轻松自由;既保持了东方特有的含蓄宁静,又有海纳百川的豪放大气。因此,我们在茶馆中就可以充分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风采。当代休闲学研究专家马惠娣女士在《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一书中指出:“21世纪是一个休闲的世纪,包括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主体的休闲产业必定会在全球范围内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当然也不例外。而且,国家经济越发展,居民的休闲时间会越增加。”[7](P145)在环境幽雅的茶馆中品茗交谈是具有中华传统特色的休闲方式之一,逐渐成为当代社会新的休闲潮流。 我们应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借鉴茶馆休闲等古代休闲模式,积极拓宽思路,开创现代休闲旅游发展的新局面。我们可以组合包装多种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开发。各种民俗文化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在茶馆里除品茶、欣赏茶艺表演之外,还可以增加品尝传统小吃、观看传统戏曲杂技表演等活动,把极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与茶馆这一载体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甚至还可以让休闲者参与茶艺表演,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茶馆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内涵,而且可以增强其吸引力。 总之,应积极创办茶文化经营实体,深度挖掘中国茶馆的休闲文化内涵,促进当代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饮茶的历史与文明的进程息息相关,茶馆休闲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生活的新时尚。

全文阅读

中国古代茶具发展中的文化传承

摘要:饮茶必有器,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具的发展正是器物文明演绎出的精彩乐章中的重要的一部,茶具的发展尤其是中华民族几千年茶具的发展中,浸润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 茶 茶具 器物文明 茶文化 文化的传承 质朴 自然

中国茶叶品类繁盛,且在品饮中,特别讲究色、香、味、形,因此需要一系列能充分发挥各类茶叶特质的器具,这就使得中国的茶具异彩纷呈。无论是造型的优美,质地的精良,都有它的独到之处。中国茶具构成了中国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茶具的产生与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走过了一条极其曲折漫长的道路。

一、唐代以前茶具的萌芽及其文化溯源

唐代以前,我国茶具艺术的发展无疑还是缓慢的,一直沿着由土陶-硬陶-釉陶这么一条曲线前进。饮茶起源于巴蜀,始于西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茶由巴蜀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茶叶生产地区不断扩大,饮茶从上层社会逐渐向民间发展。农耕文明培育了我国古人对自然的依赖,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所具有的特殊亲和感,而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正是切合这一需求的。从晋代开始,茶以其清淡、虚静的本性广受宗教徒的青睐。佛教、道教徒与茶结缘。以茶养生,以茶助修行。从饮茶起始,就有了客来敬茶的礼节,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成了普遍的礼仪。两晋南北朝,茶文学初步兴起,产生了《F赋》等名篇。这一切充分说明,两晋南北朝是中华茶文化的酝酿时期。茶具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在这一时期是其重要的孕育阶段,而佛教、道教徒及儒教的文化根源和民族大融合的社会背景给茶具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营养,使茶文化一开始就具有了器物文明和中华文化传承相统一的特点。

二、茶具器物文明的进一步确立和唐文化的全面繁荣

“言茶必曰唐”,大唐中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茶饮之风也随之呈风起云涌之势,在这一社会大氛围的影响之下,中国茶具首次从食、酒器中分离出来而自成一个体系,为品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唐文化博大精深,社会各阶层的文化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茶具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也能体现出这一点。唐代除了对茶具器物文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文人士大夫阶层所使用的也就是茶圣陆羽推崇的茶具外,宫廷茶具及民间茶具对中华茶文明发展的作用同样功不可没。宫廷饮茶,虽说不一定有僧侣、文人对茶的清趣、雅意等精神实质的领略,却一定要做到毕其仪,美其器,从这个角度讲,它直接促进了茶具的发展。宫廷茶具奢侈豪华,选材极为考究,制作相当精良,每一件茶具都是当世难得一见的艺术品,可以认为其作为身份地位的标志要大于作为茶具的意义。民间茶具与宫廷茶具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质朴而实用,蕴涵着淳朴的民风。唐代的民间茶具大多是由遍布大江南北的窑场烧造的,其工艺水平当然不可能达到宫廷茶具的水准,整体水平尚嫌粗糙,茶具配套规模较小,但就其品种和功用而言,却也不多让。器物的具体形式体现着特定时代的精神 、制度文化――即人的总的生活方式。茶具从食、酒器中分离而自成体系,正反映了唐代繁荣的社会文化及当时人们较为开放的生活方式 。

三、五代宋元时期以精巧的宋茶具为代表的茶文化的继续繁荣

全文阅读

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论文

2002年6月17日,由自治区昌都地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联合主办的茶马古道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在拉萨胜利结束。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为期15天的大型考察活动。参加此次考察活动的有来自国内十余所科研机构和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同时国内和香港主要新闻媒体如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香港《大公报》、香港《中国旅游》、《中国国家地理》等也随队参与了考察和采访报道。此次考察活动中,笔者参加茶马古道川藏线的考察,由成都出发,经雅安、康定、道孚、德格、昌都、类乌齐、丁青、那曲至拉萨,行程约2400公里,穿越16个县市。一路所见、所思、所感良多,不仅对茶马古道有了更深、更具体的认识与理解,也是一次毕生难忘的经历。本文拟结合此次考察活动的亲身经历与思考,着重就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当前开发茶马古道对藏、川、滇三地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及前景谈一些个人的认识和理解。

一、“茶马古道”的定义、主要路线与历史概貌

“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它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具体说来,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条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滇藏道起自云南西部洱海一带产茶区,经丽江、中甸、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川藏道则以今四川雅安一带产茶区为起点,首先进入康定,自康定起,川藏道又分成南、北两条支线:北线是从康定向北,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抵达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北线),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南线则是从康定向南,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至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南线),再由昌都通向卫藏地区。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言只是茶马古道的主要干线,也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茶马古道的一种约定成俗的理解与认识。事实上,除以上主干线外,茶马古道还包括了若干支线,如由雅安通向松潘乃至连通甘南的支线;由川藏道北部支线经原邓柯县(今四川德格县境)通向青海玉树、西宁乃至旁通洮州(临潭)的支线;由昌都向北经类乌齐、丁青通往藏北地区的支线,等等。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认为历史上的“唐蕃古道”(即今青藏线)也应包括在茶马古道范围内。笔者以为,虽然甘、青藏区同样是由茶马古道向藏区输茶的重要目的地,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确有交叉,但“唐蕃古道”毕竟是另一个特定概念,其内涵与“茶马古道”是有所区别的。而且甘、青藏区历史上并不处于茶马古道的主干线上,它仅是茶叶输藏的目的地之一。“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这两个概念的同时存在,足以说明两者在历史上的功能与作用是不相同的。正如世界上的道路大多是相互贯通和连结的,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混淆它们的功能与作用。当然,有的学者主张茶马古道应包括“唐蕃古道”,主观上是想扩大茶马古道的包融性。这一愿望可以理解,但这样做有一个很大的危险,即任何一个概念若将其外延无限扩大,则其内涵亦会随之丧失。因此,在对待“茶马古道”这一特定历史概念乃至在开发利用茶马古道过程中,采取一种科学的、客观求实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从有关史籍记载看,茶马古道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与吐蕃交往时期,茶叶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由祖国内地传入吐蕃。藏文史籍《汉藏史集》记载,在赞普赤都松赞(676~704年)在位时吐蕃已出现茶和茶碗,称“高贵的大德尊者全都饮用”,且对不同种类的茶已有所区分和了解,并且还提到一本记载如何鉴别汉地茶叶好坏的书,名为《甘露之海》。(1)唐人李肇所著《国史补》也记载,唐德宗时监察御史常鲁出使吐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处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湖者。’”(2)这条记载恰好可与《汉藏史集》的记载相印证。常鲁入蕃时间是建中二年(781年),较之赤都松赞执政年代已晚了80~90年。据唐人封演所撰《封氏见闻录》记载,唐时饮茶风气的形成与佛教禅宗的流行密切相关,因禅僧坐禅,“务于不寐,又多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辗转相仿效,遂成风俗。”(3)而唐时汉地佛教对吐蕃影响最大者正是禅宗,吐蕃时佛教所发生的最大僧诤一“渐顿之争”即是汉地禅宗(顿悟派)与印度显宗(渐悟派)之间的纷争。(4)所以,茶之最初传入吐蕃很可能与禅宗向吐蕃的传播有关,也就是说,是禅僧们到吐蕃传法的同时也将饮茶习俗作为一种“坐禅不寐”的技巧传到了吐蕃僧众之中。《汉藏史集》记载:“对于饮茶最为精通的是汉地的和尚”,又记吐蕃“高贵的大德尊者全都饮用”,(5)这段话能说明这一点。但从“高贵的大德尊者全都饮用”的记载看,吐蕃时茶还是一种奢侈品,其饮用者主要为佛教高僧和贵族上层。由于吐蕃与唐朝的交往极为频繁广泛,而且这种频繁的交往持续达200余年,因此,当时唐地的茶开始传入吐蕃并在吐蕃上层中逐渐形成饮茶的习惯是完全可能的。

不过,汉、藏之间茶马贸易与茶马古道的大规模开通与兴起应是在宋代,亦即吐蕃王朝崩溃以后的分裂时期。此时饮茶习俗在藏区已逐渐从上层普及到民间,茶开始成为整个高原藏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用品。为此造成了藏区对茶叶需求量的骤增。这也导致了由宋朝中央政府直接介入的汉、藏之间大规模茶马贸易的兴起。两宋时期,为对抗北方辽、金、西夏等游牧政权的侵扰,需要大量战马。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设立茶马司,并在西北地区设置了众多买马场和卖茶场,每年由官府将川茶大量运往西北地区与吐蕃等部落交换战马,同时也在四川地区用川茶与吐蕃部落交换羁縻马。自此,汉、藏茶马贸易开始兴起。有学者估计,北宋时官府用川茶交换藏区的马匹每年达2万匹以上,南宋达1万匹以上,而两宋时期四川年产茶3000万斤中,每年至少1500万斤以上销往藏区。(6)宋代还“禁南茶勿入陕西,以利蜀货”,(7)从而保证川茶向藏区的销售。但元朝仍重视茶叶向藏区的销售,曾一度设立“西番茶提举司”,由官府统购茶叶,在碉门(今四川天全县)等地互市。因官府加价过高,难以为继。元朝官府不得不放弃经营,改由商人自行购销,按引纳税,听其销往藏区。元代销往藏区的茶开始形成一种新品种,即“西番茶”(即今藏区所称“马茶”),因其味苦涩,适宜制酥油茶而深受藏区民众喜爱。

明代是汉、藏茶马贸易的极盛期。由于明朝的治藏之策是“以其地皆肉食,倚中国茶为命,故设茶课司于天全六番,令以市马,而入贡者又优以茶布。诸番恋贡市之利,且欲保世官,不敢为变”,因此,茶成为明朝廷牵制、笼络藏区僧俗首领和对其优予贡利的主要物品。茶叶也成为明代藏区僧俗首领朝贡的重要目的之一,他们不仅因朝贡而获得大量茶叶,其返回藏区时更是大量“市买私茶等货,以此缘(沿)途多用船车,人力运送,连年累月,络绎道路”,(8)足见当时茶叶输藏之盛。明朝,茶叶不仅成为汉、藏之间一个重要经济纽带,同时也是汉、藏之间一条重要的政治和文化纽带,它对于加强明朝中央与地方乃至汉、藏人民之间的依存关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强化茶叶在汉、藏之间的联系作用,明政府于天顺二年(1485年)规定“今后乌斯藏地方该赏食茶,于碉门(今四川天全)茶马司支给”。(9)成化三年(1467年)又“命进贡番僧自乌斯藏来者皆由四川,不得迳赴洮、岷,著为例。”(10)成化六年(1470年)又明令僧俗官员入贡“由四川路入”。(11)自此,川藏道成为入藏正驿,兼贡道、官道为一体,成为茶叶输藏的主要通道。

清代,茶叶输藏规模及汉、藏茶道的开拓又有长足发展。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虽停止茶马贸易,但却十分重视茶叶输藏,清廷放弃了对藏区茶叶供应的限制,使茶叶大量输入藏区,带动了汉藏贸易的全面发展。清代,除川茶外,滇茶也开始大量输藏。顺治十八年(1661年)五世达赖喇嘛请求在云南胜州开展互市,以马易茶,得清廷许可。(12)云南销往藏区的主要是茶、糖。雍正时规定,云南商贩所贩茶叶每百斤为一引,由户部颁发茶引3千,各茶商向丽江府申领引票,经中甸、阿墩子(今德钦)进藏售茶。(13)因当时普洱茶受到藏区欢迎,今中甸、德钦的藏族商队每年有驮马300~500匹到西双版纳运茶,销往昌都、拉萨等地,称“边销茶”、“蛮装茶”,每年约3000担。(14)茶叶还是清廷馈赠藏族上层的重要物资,如清廷每年赐达赖茶5000斤,班禅2500斤。由于清代茶叶输藏规模扩大,促进了茶马古道沿线市镇迅速兴起和繁荣。雍正时置打箭炉(今康定)厅,“设兵戍守其地,番汉咸集,交相贸易,称为闹市焉。”(15)使边茶市场由雅安碉门深入到藏区,从此打箭炉成为南路边茶总汇。乾隆时,松潘也发展成为川西北、甘青乃至蒙古的西路边茶集散地,“人渐稠密,商贾辐辏,为西陲一大都会”。(16)此外,理塘、巴塘、道孚、炉霍等集镇也都因茶叶集市和转运而迅速兴起和繁荣。特别是察木多(今昌都)因其为川藏茶路与滇藏茶路的交汇处,又是川藏南、北两路入拉萨汇经之地,各地茶商云集,也迅速成为“口外一大都会也”。(17)从明至清,川藏茶道分别形成了由雅州、碉门越马映山(二郎山)至打箭炉的“小路茶道”和由荥经、黎州(汉源)越大相岭、飞越岭至打箭炉的“大路茶道”。再往西,即有由打箭炉经理塘、巴塘、芒康、贡觉、察雅、昌都至拉萨的南路茶道和由打箭炉经乾宁、道孚、炉霍、德格、昌都而至拉萨的北路茶道。但无论是南路,还是北路茶道,其至拉萨的单边行程(借助畜力情况下)一般均需3~5个月。(18)清末由于印茶入藏,使汉、藏经由茶马古道而进行的茶马贸易受到冲击和影响。为抵制印茶,清末在雅安设立边茶公司,改良茶种,整顿茶政,在打箭炉设立分公司,并在理塘、巴塘、昌都设立售茶分号,保证内地茶叶迅速销往各藏区。内地茶叶成为汉藏民族共同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倾销印茶的斗争武器。

全文阅读

近年来对“茶马古道”研究的综述

摘 要:“茶马古道”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是一条政治、经济纽带;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在新时期“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茶马古道对促进各个国家、地区、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更为突出。近年来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很多成果。在此,对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梳理很有意义。

关键词:茶马古道; 研究成果; 一带一路; 意义深远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174-002

茶马古道是在中国西南地区形成的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是当今世界上地势最高的贸易通道;是民族融合与和谐之道,见证着中国乃至亚洲各民族间千百年来因茶而缔结的血肉情感;是民族迁徙的走廊,它为人类寻找永恒的家园提供了许多实证;是佛教东传之路,是世界文明的主要通道,在茶马古道上,多元文化开始融合。因此,对茶马古道进行研究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已经有很多学者对其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学科、研究方法作了分析。

一、各学者的成果

至今为止,对茶马古道研究的学者众多,成果也颇多。譬如

(一)阳耀芳在《“茶马古道”的历史研究与现实意义》[1]一文中指出:“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内地农业地区与边疆游牧地区之间进行茶叶运输、茶文化传播与交融的古代大通道。在认识茶马古道的历史线路上,探讨“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交融、饮茶文化和茶业的发展,并讨论研究了开发“茶马古道”的现实意义。作者认为:“随着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研究和旅游开发,它将对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不久的将来,人文荟萃、自然奇绝的“茶马古道”作为人类文化交流的活化石和物证,必将成为继“丝绸之路”之后的一个全新亮点,成为中国最富魅力的黄金旅游热线之一。”

(二)格勒在《“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初探》[2]中指出:“茶马古道”作为一条连接内地与的古代交通大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其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不可低估。它在历史上不仅促进了“茶马古道”沿线高原城镇化的发展,巩固了西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今天,“茶马古道”无论在自然资源还是文化资源上都是一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古道,因此它的旅游品牌效应具有不可复制性,拥有巨大的国际旅游市场潜力。

全文阅读

德宏州古茶树资源保护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

摘要 云南省德宏州古茶树资源分布广泛,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本文结合近年来德宏州古茶树品种资源收集保护工作开展情况,针对存在的一些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加大德宏州古茶树资源保护力度、出台德宏州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保护挂牌的古茶树、加大茶文化宣传等保护措施来不断提高德宏州名优茶的产量和产值,促进德宏州古茶树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

关键词 古茶树资源;保护措施;问题;开发利用对策;云南德宏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044-02

1 自然概况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北纬23°50′~25°20′,东经97°31′~98°43′)地处横断山脉西南部,高黎贡山西部。地形复杂,河川沟谷纵横,山坝交错,海拔高差悬殊,最大的山坝高差3 200 m,气候垂直差异大,形成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西部气候类型[1]。这种气候非常适宜于古茶树的繁衍生长,形成了高黎贡山山脉的古茶树群落。

2 物种定义

2005年3月,在中国召开的古茶山国际研讨会上通过《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建议稿,其中定义指出:古茶树是指分布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树及其群落、半驯化的人工栽培型野生茶树和人工栽培的100年以上的古茶园中的茶树。古茶树资源包括古茶树、古茶园、栽培史记、传统加工工艺、保存与传承沿继的历史茶文化。

3 德宏州古茶树资源

全文阅读

茶马古道设计元素与企业文化的结合

摘要:本文的切入点是茶马古道的文化精髓,从茶马古道的设计元素出发,结合茶马古道的元素如何融入现代企业文化进行分析,对企业的办公装饰方面引入茶马古道的元素进行探究。笔者认为将茶马古道有的传统文化融入到企业办公空间中创造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办公环境,不仅能够让企业办公空间看起来更加美观更加令人舒适,同时还能够增强企业的人文精神,企业办公环境也可因此变得古色古香。

关键词:茶马古道;设计元素;企业文化

1.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古国,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其中的茶马古道就是中国古代进行商贸而形成的。古代人们赶着马,在马背上装满货物和商品,穿越崎岖的藏、川、滇进行贸易活动。因为最早时候的商贸活动是以茶马贸易为主的,因此后来也被称作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打通了因古代交通不便造成的文化闭塞的局面,使各地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他从最初的商贸到后期的文化传播,给中国创造了不可胜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茶马古道促进了中国古代的民族间交流,丰富了其文化内涵,成为一种茶马精神[1]。

2.茶马精神和企业为文化的融合

企业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现实中的文化,离不开人们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茶马文化是在中国古代茶马古道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形成的一种马帮文化。古代的马帮在茶马古道上穿梭,经历着恶劣的环境考验和生存挑战,他们逐渐被磨砺出了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并形成了自己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马帮长期生活在一起,他们利用长期总结下来的经验对团队进行管理。茶马精神在企业文化中的融合则可以表现在以下方面:

2.1进取创新

茶马古道最早的起源于茶叶和马匹的交换,在茶叶运输贸易的过程中创新出了普洱茶这一茶叶。在马帮运输茶叶的过程中,因为复杂的地域条件导致时常遇到雨雪等天气,马帮不能很好地保存所有的茶叶,部分茶叶被雨水淋湿。马帮在天气晴朗后将被淋湿的普洱茶晾晒,晾晒过程中青毛茶开始发酵,最终形成了有名的发酵普洱茶。马帮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更加好喝的普洱茶,同时还不断对普洱茶的制作工艺进行改进,并广而传播,使普洱茶成为了至今都很受欢迎的茶叶。创新精神正是茶马精神的一种,也是今天的企业所需要的一种宝贵精神。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企业对于市场未来的发展和产品的开发都需要创新,只有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需要构建创新的企业文化,让企业时时刻刻处于进取之中,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