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广播电视史

广播电视史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广播电视史”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 本文在论证新闻传播学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广播电视史”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进一步分析该课程实行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并依据实际教学情况提出相关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 新闻与传播学 双语教学 广播电视史

2004年初,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伴随国家实力的增强,我国需要媒体人塑造全球化的国际化形象,这就对传统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提出新挑战。在以培养与国际信息时代接轨的传媒人才为目标的指向下,新闻与传播专业决定在传播学科的特定课程中逐步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本文将分析“广播电视史”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展开对该课程双语教学可行性的研究,并探索该课程的双语教学方法。

一、“广播电视史”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广播电视史”传统教学模式即采用中文教材、中文授课的方式,主要存在如下不足:

1.教材知识点零散

“广播电视史”是一门以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二W生为教学对象,以世界和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历程为教学内容的专业课程。由于学生刚结束第一学年“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对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加之课程的课时有限,“广播电视史”课程的教授重点集中在外国广播电视发展史部分。国内关于外国广播电视史的可选专业教材不多,一般把广播电视体制与广播电视节目独立成章,有的则主要以国别史的形式介绍。可见,各类教材虽各有所长,但与广播电视史的教学体系难以匹配。

2.教学案例陈旧

全文阅读

十年成果炳史册广播电视著华章

在党的十召开前夕出版的《中国广播电视改革发展十年回眸》(下称《十年回眸》),用权威、翔实的数据,概括总结了新世纪头十年我国广播电视改革发展的主要成就,揭示了广播电视快速发展的动因,探求了广播电视传播规律和特征。

《十年回眸》将我国广播电视十年发展的成就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

一是覆盖能力增强。2001年,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2.92%和94.18%,2010年末,分别上升到96.8%和97.6%。其中农村地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水平大为提高,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和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

二是制播能力提高。2001年,全年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分别达到415.95万小时和157.8万小时,2010年末,分别上升到672万小时和265万小时;2001年,全年公共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总量分别为789.24万小时和956.27万小时,2010年末,分别提高到1227万小时和1578万小时;广电系统总共评选表彰全国性各类优秀节目、栏目、作品5200多个。

三是国际传播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2001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使用43种语言广播,2010年末,扩大到46种语言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海外整频落地电台达61个,每天播出节目1200小时,国际在线语种达61种,成为全球语种最多的网络媒体;中央电视台由2001年的中、英文两个频道,扩大到2010年的中、英、西、法、阿、俄6种语言整频播出,成为全球首个拥有以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播出的电视媒体,6个国际频道在140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用户量达到13248万户;“中国电视长城平台”先后在美国、亚洲、欧洲、加拿大、拉丁美洲和澳洲落地,形成覆盖不同区域的系列落地平台。

四是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基本解决边远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建立消除“盲区”的长效机制,构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并逐渐向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方向发展。

五是技术创新取得实质性进展。2001年,通过1颗卫星传送32套广播节目、43套电视节目,2010年末,通过8颗卫星、58个转发器传输263套广播节目和352套电视节目,并开启直播卫星传输应用;基本完成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整体转换,各大中城市以上播出机构实现节目制作、播出、存储、使用、管理的数字化;以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迈出关键性步伐。

六是视听新媒体发展迅猛。视听新媒体用户从无到有,到2010年末,在线视频用户达2.84亿人,在线音频用户达3.62亿,手机网民达3.03亿,IP电视用户达400余万户;全国拥有600余家持证视频网站,中央三台和北京、上海、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方广电系统初步形成拥有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电视等手段的立体化全媒体传播格局。

全文阅读

电视批评史分析论文

一、电视批评与电视研究

为了把本书的主题、性质和范围界定清楚,有必要交代一下本书所提的“电视批评”的具体含义与研究范畴。2000年6月,著者在《电视批评论》中认为,电视批评就是指“以电视节目的欣赏为基础,以电视理论为指导,以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及同节目相关的电视现象、电视思潮、电视受众、电视创作等为对象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1]此后,经过五年的沉淀和思考,结合中国电视批评理论及实践的发展状况,著者在2005年12月出版的《电视批评学》中,对这一概念修订为——“电视批评是以对电视节目的赏析为基础,以相关理论为背景,以各种具体的电视节目、电视现象、电视理念、电视创作者等为对象的旨在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研究活动”[2]。在此前后,胡智锋、周安华、时统宇、徐荃乐、王君超、刘建明、李道新、应天常等各位学者,也都从不同角度,或侧重于艺术或侧重于传播对电视批评的概念规范问题进行了论述。[3]

从总体实践来看,这些论述都侧重于从批评本身进行界定,而对其在电视研究中的学科定位与自身谱系却均缺乏必要的观照与清晰地梳理。在本书中,为了避免上述界定中所存在的模糊化问题,著者借鉴刘若愚先生在《文学理论》中所提出的对文学研究的学科分类方法[4],主张把电视研究从宏观体系上整体划分为电视史和电视批评两大门类。这里的电视批评,实际上包含了具体的电视批评实践和电视理论研究两个方面(见图1-1)。本书的研究对象与叙述范围,即围绕以上两个方面展开,对电视批评整体进行历史向度上的梳理、统纳与评点。因此,从本质上说,本书的主要指向是历史的,其次则是分析和评点的(参见图1-2)。

二、建构中国电视批评史的原因

作为与中国电视传播事业同步进行的媒介现象,中国电视批评已经走过了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然而,与在发展时间长度上相差不大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比起来,中国电视批评乃至整个中国媒介批评的研究,无论是在体系的完备上,还是在理论的深度上却都还鲜有可与之相提并论之处。这当然有历史延承和学科积淀差异所造成的先天原因,但更重要的却还是长期以来电视批评理论体系自身建构意建构意识的匮乏与缺失。无论从实践发展还是学科建构上,建构中国电视批评史已成为中国电视研究发展的必然之举。

(一)完善电视批评学科体系建设的需要

作为与中国电视传播事业同步进行的媒介现象,中国电视批评实践已经走过了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然而,与在发展时间长度上相差不大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比起来,中国电视批评乃至整个中国媒介批评的研究,无论是在体系的完备上,还是在理论的深度上却都还鲜有可与之相提并论之处。这当然有历史延承和学科积淀差异所造成的先天原因,但更重要的却还是长期以来电视批评理论体系自身建构意识的匮乏与缺失。虽然自2000年欧阳宏生教授的《电视批评论》出版以来,有关电视批评的理论著作纷纷问世,但真正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学术视野对电视批评进行纵向梳理和系统整合的著作却并没有出现。

在这些著作中,刘建明的《媒介批评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王君超的《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肖小穗的《媒介批评:揭开公开中立的面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李道新的《影视批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曹祖龙的《影视批评学大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陈犀禾/吴小丽的《影视批评:理论与实践》(上海大学出版,2003)、时统宇的《电视批评理论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刘晔原的《电视剧批评与欣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沈义贞的《影视批评学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李岩的《媒介批评——立场范畴命题方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欧阳宏生等人的《电视批评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张文娟的《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王艳玲的《在无序中探索有序: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文艺批评理论研究》(新华出版社,2007)、雷跃捷的《媒介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基本代表了中国电视批评学科研究的最新状况和最高成果。这些著作以自己各有侧重的研究视域和理论成果丰富、发展了中国电视批评学科的内容体系,但正如上文所说,真正将研究的视角放在历史发展的纵深向度上,对中国电视批评现象和理论探索过程进行系统性分析和历史性整合的著作却并没有出现(刘建明教授的《中国媒介批评史》研究工作虽已基本告竣,但其重点却在对中国媒介批评思想状况的研究而不在对具体媒介领域的分析上,其作为社会思想发展史的意义也要远远大于其作为具体媒介批评史的意义)。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早已拥有自己批评史的状况相比,中国电视研究领域批评史建构的滞后与缺失已经让电视批评实践和学科建设在现实发展面前遭遇到了严重的瓶颈制约和身份质疑。丧失了扎实深厚的史学生长平台,电视批评实践的辉煌也就失去发展的镜鉴和检点的基础,而理应由其承担的指导现实、瞻望未来的功能也就不得不在这种状况下随之宣告失位,这已经成为令实践者和研究者倍感忧心的问题之一。

全文阅读

浅谈美国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建立

摘要:如果问我从中外广播电视史书中关于美国广播电视史上学到了什么?那么我感觉最值得一谈的是美国共公共广播电视体系的确立,我们都为美国公共广播电视体系的确立,我们都认为美国电视广播的历史主要是上商业传媒的历史但是大多数人都忽视了公共广播电视这一重要主成部分,本文就美国广播电视体制的确立背景、过程、作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美国; 公共广播电视体制; 确立; 影响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106-02

一、 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建立的起源与背景

美国的公共广播起源于早期的教育广播电台。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大学电台在传播知识、普及教育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后来这些教育电合起来,1935年成立全国广播教育委员会,并获得频谱分配的权利,为后来的教育电视台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美国颁布《1967年公共广播电视法》是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确立的标志。根据《公共广播电视法》要求,公共广播电视公司(CPB)于次年成立。1969年,CPB建立公共电视网(PBS),自己承担起协调各成员台之间关系和筹措节目的职责。此外,美国的公共广播网(NPR)成立于1970年,目前拥有800多个成员台,每周制作和发行130个小时的原创节目。在收音机十分普及的美国,公共广播网的听众数量也很可观。

二、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建立的过程

美国的公共广播体制也有着一个长期且曲折的发展历程。1938年,FCC将调频频率的特殊广播执照颁发给教育电台,福特基金会发起和资助非商营电视运动。1952年FCC为非商用电视保留了242个频道预示着美国非商营电视的诞生。卡内基教育电视委员会的活动影响了非商营电视向公共电视的转变。肯尼迪担负起推广教育电视的媒介改革任务。1967年11月约翰逊总统签署了1967年公共广播(电视)法案标志着公共广播体系的建立。

三、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建立的完善

全文阅读

美国电视史给我们的启示

摘 要:美国广播电视史是一段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成熟的历史。它从20年代开始发展,60年代进入成熟期,铸就了巨大的辉煌。在广播电视史中,美国广播电视史就如一颗璀璨的明星,为我们指引方向,给我们无尽的启发与灵感。

关键词:技术、创新、体制、人才、经验

1.新技术的运用,思想观念的创新

美国广播电视史的辉煌离不开新技术的革新与运用。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英国等国家都先后创办了无线广播,这比在第三世界国家广泛应用的有线广播更为先进。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播送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1933年兹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欧诺个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是电视摄像与现象完全电子化的过程。1939年,美国播出固定电视节目,电视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增加。1949年,美国首次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三枪三叔彩色显像管;1957年研制出全玻璃壳彩显管;1964年研制出全玻壳彩显管显像管;1969年研制出黑底显像管使亮度提高一倍。1972年,美国研制成功自动校正会聚误差彩显管。至此,彩色电视发展进入成熟期。美国电视史的发展离不开这些先进的技术条件,在经济快速发展,广播电视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宗旨,积极运用新技术,革新思想观念,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2.完善的广播电视体制

美国最开始采用的是公共广播的形式,后来由于频率的相互干扰,1912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无线电法》,此法责成美国商业部向申请者办法无线电视用执照。1922年,AT&T在纽约市建立的WEAF电台创造了广告经济的新形式。1928年,FRC“第40号总命令”,大规模的分配广播频率,极大地加强了商营广播网的地位;《1934年通讯法案》的颁布标志着美国广播走向商营,之后美国商营广播电视体制进入大发展时期。商营体制下的竞争是很激烈的,为了满足各方受众的需求,美国的节目制作巧妙,形式丰富多样,娱乐性强,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在美国的广播电视领域还存在着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公共广播电视,它比较重视教育节目,关注社会问题,为儿童提供高质量的节目、为特定受众提供节目,起到了公共服务职能。之后的美国电视体制也一直在不断地完善,与时俱进,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质量高、趣味性强,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满足。两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促使了美国广播电视节目的大发展,这对我国电视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启示。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都是由国家统一经营的,管理混乱、恶性竞争等问题近年来愈演愈烈,这对我国观众产生着不良的影响,另外,四级办广播电视的计划经济加上行政管理体制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阻碍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努力平衡好国家控制与地方电视自的关系,深化改革,提高我国电视节目质量,努力打造具有正面影响力的品牌节目。

3.优秀的广播电视人才

美国广播电视在尊重人才,挖掘人才方面一直为各国做着表率。在广播行业内它一直为优秀人才提供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反过来,他们也通过自身的天赋与努力为美国电视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最为著名的CBS的三大新闻主播:爱德华?莫罗、丹?拉瑟、沃尔克?弗朗凯特,还有许多电视行业领军人物,一直以来都创造着美国广播电视业的神话。值得一提的是CBS给晚间新闻明星主持人丹?拉瑟的极大权力,丹?拉瑟有权在CBS的新闻政策中发言,可以直接部署新闻报道给记者,有权要求和选择他认为需要的工作人员,拉瑟需要的工作人员一律不得为其他新闻节目工作。从CBS给拉瑟的权利中我们可以看出CBS对人才的重视,而这种重视则来源于拉瑟自身的才能,这种水融的关系带来了双赢的效果。当代新闻从业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努力达到行业标准,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媒体也应积极地发现人才、挖掘人才,不断为电视事业注入新血液,输入新能量。

全文阅读

地域文化的电视传播策略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社会人文精神的体现,是传承历史文化、推动区域文明进步的精神动力。电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在传播历史文化等相关题材时,具有视听结合、通俗易懂等优势。县市级电视台是传播地域文化的主要阵地,地域文化是地方台节目本土化、特色化的根基所在,也是精品创作的源头活水。

地域文化的电视传播策略

和实现路径

规划引领,打造精品。挖掘地域文化,创作文化精品是提高广播电视宣传质量的关键,也是提升和扩大电视传媒影响力的突破口。要通过实施电视精品战略,进一步完善精品创作机制。科学规划选题,建立对重点作品的立项、投入和效益评估机制,实行扶优、扶强政策,提高电视精品创作的社会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余姚广播电视台对精品创作工作有系统周密的长远规划,每年的精品创作工作更做到有计划有要求,并纳入岗位目标考核。当前,有关余姚四先贤的另一部电视艺术片《黄宗羲》的拍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

建立平台,立体传播。通过新闻、专题、栏目、组织策划大型活动等多种手段立体传播,有力助推地域文化品牌的形成和发展。如对先贤王阳明的宣传,除了电视艺术片《王阳明》,余姚市姚剧团还推出了篇章式传记体历史剧《王阳明》,获得多项国家级戏曲大奖,并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2010年12月,余姚市又把《传奇王阳明》(共14讲)搬上了央视《百家讲坛》,请王阳明研究专家、浙江大学哲学系主任董平教授宣讲,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浙江宁海电视台创办于2004年4月的文艺栏目《人意山光》,为观众开启了一扇了解本土传统文化和历史文明的窗口,成为一本具有史料和人文价值的宁海影像志和宣传本土优秀文化的精美名片,栏目三次获全国优秀电视文艺节目展评一等奖,二十余部作品获得省、市乃至全国电视文艺多项奖项,成为县级台成功传播地域文化的一个典范。宁海台之所以能取得这一骄人业绩,“是源于县级广电人对文化的自觉,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不懈地挖掘梳理,更是源于广电传媒人的现代传播意识。”①

整合资源,巧借外力。在交流中创作,在创作中交流。通过与本地文化、史志等有关部门的合作,通过与外地电视台相关栏目的合作,取长补短,不少地方台的文化类节目和栏目日臻完善。

由于人力财力设备有限,余姚台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与主流电视媒体合作,努力借助更大的外宣平台,借梯登高,借船出海,让外界对余姚文化有更多、更深的了解。2009年5月,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在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录制端午节特别节目,余姚台与央视相关频道合作拍摄的专题片《余姚――文化之旅》、纪录片《河姆渡猜想》、中国塑料博览会文艺晚会《余姚之约》、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同一首歌・和谐余姚》等大型活动多次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进一步扩大了余姚的文化、经济影响力。作为县级台,余姚台每年有二三十部专题片在黄河电视台和美国斯科拉电视网播出,宣传推介余姚。

全文阅读

体育新闻传播方式的历史演变

人类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传播史,从最初的口耳、肢体相传到后来的烽烟、旗鼓传讯,再到后来的甲骨文、竹简,直至近现代的印刷品、广播、电视,乃至新兴的网络、新媒介等,人类传播的历史在不断地更新和演进,而体育新闻正是这部传播史的内容之一。

一、体育新闻的最原始形式——口语传播

语言的产生是传播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在古代没有出现其他传播方式之前,口语相传成了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一传十、十传百,包括体育活动信息在内的人类活动内容就这样相传到今天。为了及时传递信息而连续奔跑了40多公里的马拉松故事,就是口语传递信息的最着名例子。

二、图画文字传播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图画是文字的早期形式,一个人形手持弓箭就示意为狩猎活动。象形文字是最为形象地描述体育活动的载体,狩猎、划船、游泳、攀爬这些体育活动在原始的象形文字都找到身影。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帝国颁布的“每日纪闻”,以及民间流行的“新闻信”是现在已知最早的文字新闻,他们记录并传播了当时政府命令、战争状况、宗教祭祀、体育活动等等。

三、印刷品传播

(一)报纸

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印刷品出现在公元11世纪的中国宋朝,当时在大街出售一种称作“小报”的新闻性作品,上面报道有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诸如军事战争、节日庆典、祭祀活动等。还有1482年德国的《土耳其侵犯欧洲新闻》、1493年西班牙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些都是最古老的新闻报纸。我国体育报纸的出版约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如上海出版的《新闻报》,专门出特刊宣传报道国内外的体育比赛。

全文阅读

探讨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

摘要:新闻宣传档案作为“记录历史、传承文a明、服务社会”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公共资源,不仅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做活广播电视台新闻宣传档案,是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

关键词:新闻宣传;创新;溧阳

一、对广播电视台新闻宣传档案的认识

广播电视宣传档案是广播电视宣传活动的真实记录,它记载着广播电台、电视台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反映了各行各业、各地区、各部门不同时期革命和建设的面貌,是进行日常播出、工作查考、经验总结的依据,是历史研究的真凭实据和必要条件,也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4月,根据广播电影电视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广播电视宣传档案资料管理办法》的通知,将广播电视宣传档案,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建立健全各类宣传资料档案,不仅是每个宣传部门的基础工作,而且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它一方面为当前的工作服务,另一方面还要为党和国家的长远需要服务。

二、广播电视台新闻宣传档案的特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宣传档案传递信息的媒介不仅是纸张,还有磁带、录像带等,这类档案首先具有生动形象、可视、可听的特点,如我市历届的茶叶节、历届人大代表会议,以及各个重大活动的录像带,经过整理加工,成为相当有价值的档案,成为人们了解溧阳、认识溧阳、开发溧阳的珍贵史料,也就是说广播电视宣传档案的形成是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声像资料转化而来的,它记录着形成者留下的历史真迹,是历史的真实凭据,而不是事后另行编录和随意收集来的,也是无法事后再补救的。其次,它能直观、形象地记录和反映各项活动的历史真实面貌,给人以直接感受,这已成为人类认识历史,交流思想,提示自然的奥秘、积累和传播各种知识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等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广播电视台新闻宣传档案的创新与作用

(一)新闻宣传档案方便为编辑记者查找资料

全文阅读

历史文化纪录片传播的特征

一、历史文化纪录片传播策略的多元整合

传播内容是指通过媒介传递受众的信息内容。在信息社会,传播者通过媒介传播的信息范围很广,但是,这些信息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即“说什么”和“怎么说”。“说什么”是内容系统中包含的特定的意义,“怎么说”是内容系统中包含的传播方式。②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历史文化纪录片在“说什么”的内容信息中以及“怎么说”的纪录形式上都有所调整。

1.传播内容的可视性与多元性的整合

首先,在传播信息中注意“感官符号”的强化。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感知所得信息总和的85%以上来自视听感官。③这种“知觉选择性”表明:在大众传播中,受众会选择那些能够获得感官刺激的媒介,如广播、电影、电视、网络。媒介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视觉媒体的迷恋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高清电视讯号使人们更清晰的认识真实的社会及自然环境,商业电影中3D技术建构出一种虚幻的真实。所以,大众文化带来的技术化使人们走向一种“感官化”“视觉化”文化形态。受其影响,传播者在传播中强化图像和声音为载体的“感官符号”,使纪录片领域也大幅提升了视觉与听觉的效果。历史文化纪录片在画面的处理上,不再是“黑乎乎”“慢吞吞”的影像效果,而是用超广角镜头、航拍、快速摄影及多机位来摄制,用“真实再现”叙述历史故事,用动画还原、弥补历史的缺憾,使人们可以全面、多角度的认识古老文化的魅力,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如2007年的《大唐西游记》成为了第一部使用动画CG的纪录片作品,手绘特效画面成为这部作品的影像主体。2009年的《大明宫》以戏剧性的“真实再现”增强了纪录片的创作,并斥巨资以数码技术还原宫殿恢弘的原貌。这些创作手法使人们更易于接受并吸引他们连续性地观看。其次,以“多元共生”的纪录形式突出表现效果。一是叙事手法上趋于故事化的表达。故事是老少咸宜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传播的接受性上占据优势。创作者借鉴国外纪录片的手法将商业电影中的故事化叙事模式融入纪录片。如纪录片导演金铁木所说的“像故事片一样的纪录片,像纪录片一样的故事片”的叙事结构。故事化的结构广泛运用于纪录片的叙事之中,是由新闻纪录片开始的,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后,历史文化纪录片也通过凸显个体平民化的叙事视角来讲述史事,以人物命运的变化结构纪录片的线索。在纪录片《敦煌》中,每集以一位主人公的角度进行叙事、结构全篇,如骗取文物的斯坦因、画师史小玉等。在以历史为基准的基础上,加入了可行的想象并重新结构故事,使影片更鲜活和完整。故事化的叙事中还常常用到悬念的手法,以具有情感色彩的解说、反常的画面、特殊的音乐激发观众的好奇心理。二是纪录手法上古今元素的结合。历史与现实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去看待历史,现实与历史有相似性的连接,不能割裂两者的关系。受到后现代主义文化“拼贴化”特征的影响,历史文化纪录片除了纪录古时的文化与历史,更加入不少现代性的文化元素。如在《》的配乐中还使用了周杰伦的歌曲,而《敦煌》的片头曲就打破了以往以丝竹、管弦及打击乐器为主的纯音乐,而由摇滚歌手许巍来演唱,这些流行音乐的运用使人们在观看时仿佛从现实时空“穿越”至前朝,产生各种联想。另外还有现实与历史时空的对接:在《故宫100》的第一集中就有大量的现实与历史相接的镜头,以人们手拿镜子在故宫中穿梭的画面,体现出故宫在现代人映像中如镜像般的虚幻与不解,并引出对故宫一百座建筑的叙述。这不是为了创作技法的炫耀,恰恰是回归历史与为现实服务的本质。此外,纪录片时长上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如纪录片《故宫100》创新性的拍摄了100集,以每集六分钟的表现形式开启了一种新的纪录模式。

2.传播媒介的专业化与多样化的整合

从全国播出的频道来看,2002年上海文广集团旗下的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开播,成为我国首个纪录片专业播放频道。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实频道以及北京电视台高清纪实频道开播,标志着不论是纪录片还是历史文化题材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据统计,截止2012年,我国省级以上电视台共有纪录片专业频道6个,国产纪录片播出年均总时长超过3000小时,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制作与播出平台以央视、上海纪录频道为主。从播出的栏目来看,目前我国纪录片栏目化的步伐已经趋于稳定。2005年《故宫》在央视一套播出之时,还未形成固定的栏目,占用了电视剧播出的晚间八点档。而近年来,全国各级电视台开办的纪录片栏目有90余个,除了以上的专业频道的栏目以外,不少电视媒体也纷纷推出纪录片栏目,如2012年4月央视一套开播的《魅力纪录》栏目,已经播出了《CHINA瓷》《玄奘之路》等历史文化纪录片。目前主要播放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栏目有央视纪录频道的《历史传奇》《发现之路》《特别呈现》等,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档案》,北京电视台高清纪实频道的《口述》等。今天,纪录片传播渠道日趋丰富,除了电视之外,还通过网络媒体平台、手机等其他媒介进行传播。纪录片不仅仅在电视上播映,也会在网络上进行同步或永久性地播出,在手机上随时随地观看。网络具有海量存储性的特点,方便人们在网络上观看各类题材的纪录片,避免了电视媒体的即逝性和不能重复播出的缺点。目前较有影响力的专业网络平台有中国网络电视台纪录片库、爱奇艺纪录片频道、搜狐纪录频道等网络新媒体平台。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用户的增多,使手机视频客户端成为新兴的传播媒介。值得一提的是,数字电视的普及使得电视的单一线型传播也有了改观。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网络电视台主办的“中国纪录片网”,覆盖了网络电视、IP电视等,全面激活了纪录片的传播。用户通过安装高清数字电视机顶盒可以点播已经播出的纪录片,纪录片的播送渠道更为宽泛,大众媒介的技术进步不容小觑。

3.传播受众的反馈与细分的整合

“反馈”是传播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使受众将意见及时反映给传播者,使下一次的传播能够更高效地进行。由于电视的传播是单向线性的,受众很难向传播者及时陈述自己的观感,且反馈中还会遇到噪音等外部及内部环境的制约,其传播过程欠缺科学。而大众文化的“集聚地”———互联网却有传播的交互性与时效性等特点,传播的速度快且受众较广泛。历史文化纪录片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这一优势来宣传节目和传播作品,能与观众有较强的互动与交流。首先,传播者自身会设置一些有效的反馈途径,如设置纪录片点击率、热播榜等,这是“收视率”时代最有效的反馈途径,第一时间洞悉哪些节目受到观众的喜爱。当然网站还会通过网络调查得知受众的偏好,如在用户暂停播放视频的时候来进行问卷调查。其次,通过设置留言板或者社交网络来倾听观众的意见和建议。网站播放纪录片的下方一般都设有观众留言板,人们在看完之后可以写下自己的观后感。而很多纪录片栏目和频道都有新浪官方微博,在微博中与观众交流互动,看他们更喜欢哪一类题材或者更偏爱哪个朝代的纪录片。如《故宫100》就有新浪官方的微博,在播出之前和播出之时都在微博上进行过宣传。纪录片的导演也参与其中与观众讨论播出的效果。在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下,受众的性质也在改变。受众更加细化,细分的群体又更加特殊化。受众已变得不再含有广大群体的意思了。那么大众传播的程序也必须改变。④大众传播面临的是数量众多,但知识、背景不一的群体,大众文化的市场性使媒介更为重视受众不同的需求。现在纪录片分众化传播主要有两种:首先,通过媒介来细分受众。电视目前还是纪录片播放的主要阵地,电视纪录片频道受众的知识文化层次较高,以中青年为主。网络也正尝试通过纪录片频道来吸引另一部分受众———主要以年轻人和想重复观看节目的人们为主。其次,通过内容来细分受众。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涵盖面较广,有探讨历史正史的,也有讲述史学秘辛的,有正大光明的叙事思路,也用悬疑解密来吊足胃口。总之将栏目设置更专业,将网络分类更细致。例如中国网络电视台纪录频道分为了个性检索、类型检索和栏目检索,并有专门的青少专场、探索专场等,还有每日及每月的热门排行榜及热播推荐,更能贴近受众的需要。

全文阅读

试论规范管理在广播电视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摘要:目前,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档案也随之不断增多,种类也逐渐丰富,群众的日常生活也更加关注相关的视觉和听觉信息。怎样才能符合时展潮流,不断地规范相关资料的档案管理,并且充分发挥其优势,强化其实用性,目前已经成为了摆在从业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广播电视档案 规范管理 重要性 措施

所谓的广播电视档案,也就是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在其广播电台、电视台开展的活动过程中通过采访、录制、播出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收存价值的视频、音频或者文字材料。人们在后来的查阅过程中能够进行相应的观察和总结,并且反映出真实的历史过去,是研究历史、指导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料。

一、认识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能够准确反映现实情况。广播电视档案中各类形式的资料,是最能够反映出资料形成时代社会各个行业、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进步以及人们思想行为动态的直观材料。并且这种材料由于其储存介质的特殊性,能够多次重复利用。由于节目播出时间的限制,在人民群众能够接触到的电视和广播节目,往往无法将拍摄的全部情景完全地展示在人民群众面前,还有大量的视频、音频材料无法播出。而这部分资料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强化对于相关上述资料的档案管理,无论其是否能够与广大群众见面,都需要进行全面、有效地评估和储存。而电视台和电台由于具有艺术创造性和盈利性,往往能够在节目设置和播出的过程中形成版权或者其他形式的经济收益。这对于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工作开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属于可再生资源,符合低碳经济要求。广播音频和电视台掌握了大量的演绎材料,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信息传递,并且能够作为工作人员只做节目的源素材,能够多次利用而不消失,并且能够从固定的资源中获取新的创作灵感和创作形式。从这一方面来说,广播电视档案也属于可再生资源,能够大量地节约创作成本。正因为广播电视档案具有如此重要的属性,也就决定了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严格地按照归档制度,将相关材料妥善入档,使得具有使用价值的材料能够安全稳妥地保存起来,以备将来的开发和利用。

3.承担历史宣传和历史教育的职能。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都是党和政府宣传施政方针、公布发展路线的喉舌,在对群众进行教育和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进行历史教育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相关的历史音像材料作为补充,那么宣传作用就会大大降低。对于在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青年群体,由于他们接触新媒体的机会较多,如果不大量地加入视听资料的说教,很难培养起青年人群尊重历史、以史为鉴的正确历史观。所以说,规范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对于强化舆论宣传、提升媒体引导方面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强化规范管理在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