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观察作文

观察作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文与观察

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曾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他把观察放在了重要位置。是的,只有通过观察,人们才有可能获得丰富的材料,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思考。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激发写作的情感,激起写作的愿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在情境情感中,培养观察的兴趣

1.从玩中观察。从孩子喜欢的事物中观察,孩子往往会瞪大一双好奇的眼睛,效果容易事半功倍。小学生都很喜欢蝴蝶,我们可以让他们去观察蝴蝶。在观察之前就可引导学生收集有关蝴蝶的知识,对一般形状、各部分名称、种类、生活习性、本地常见哪几种等方面有所了解。在观察前对有关知识准备得越充分,观察时就会越精确,自然收获也越大。反之,如果事先无准备,那么在观察时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收效甚微。

2.在活动中观察。小学生的特点就是好奇,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愿望,我尽量多组织一些活动,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像“拔河比赛”、“特技表演”、“知识比赛”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切实感受到:花点功夫,激发学生写作的愿望,让学生有话可说,让他们有表达的欲望,应该是作文教学的关键。

二、在写作中学习观察方法

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的意志力弱,情绪性突出,观察事物粗略,缺乏精细的辨别能力。我针对学生观察过程中的特点,对其进行指导。

1.有顺序地进行观察。人们从事一项活动总要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观察活动也是如此。在指导写作“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时,我先让学生了解目的要求:回家观察小白兔的外貌特征,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有顺序的观察,指导学生观察小白兔外形时,要从上到下,从头到尾,从左到右,由远到近地进行观察。然后训练学生在课堂上说一说,再写下来。通过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变无序为有序,为作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文阅读

观察作文之我见

摘 要:不少学生的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因此,针对此现状,教师应是一个优秀的“掌舵手”,要教育引导学生做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去观察感受,理解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关键词:小学作文;观察;习作

一、学会观察,拓开习作之源

小学生习作时常存在无话可说、内容贫乏等毛病,因此,作文教学务必引导学生加强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由此可见,我们要提高学生习作的质量,务必加强观察训练,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知生活、体味生活,积累习作素材。这样,他们的习作才会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教师在指导观察时,要根据教学要求对观察的程序做妥善安排,对观察的方法作必要提示,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观察到有意注意,使认知由表及里深入发展,达到正确理解的深度,进而从阅读中学会习作方法,从中仿摹迁移,学会运用语言正确表述。

二、运用观察,激发习作之趣

运用观察,让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捕捉习作题材,丰富习作内容,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重要途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根据儿童思维特别活跃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看图说话、看图续编故事、看图讲故事、看图排顺序等,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如,人教版第二册《猴子捞皮球》,先利用三幅色彩鲜明的图画,让学生说一说三幅图画为我们展示一个什么故事,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引导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按图的顺序讲一段完整、连贯的话。再引导学生看图,谈谈发现,引导学生关注空白图框质疑:第三幅空白图应该画什么呢?再次激发学生说话兴趣,让他们各抒己见。

三、循序观察,疏通认知之理

观察作文要训练学生观察思维、认知事物的能力,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只有正确的认知才有正确的表达。在指导学生观察时,给学生提示,注意事物发展变化的经过,循序观察,疏通事物发展变化的前因后果,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由感知、理解到内化。如小学语文第四册《节约用水》,一是要弄清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中阿姨的表情,再看她旁边小男孩的动作。这样循着事情发展变化的前后顺序仔细观察,弄清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把图中的人、景、物联系起来,展开合理想象,想象小男孩同阿姨说什么,想象阿姨同小男孩说什么。这样,疏通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疏通事物发展变化的情理,学生作文才能做到言词达意,言词达理,才能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落到实处。

全文阅读

作文教学中观察

一.在作文中创设情境,激感,培养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观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做到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学生有了写作的积极性,搞好作文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1.从玩中观察

从孩子喜欢的事物中观察,孩子往往会瞪大一双好奇的眼睛,效果容易事半功倍。记得在指导写《记忆一次参观活动》的作文时,正赶上学校秋游"香山植物园"。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了观察作业:游览之中选三种你喜欢的植物,认真观察它的颜色,样子以及生长特点,回来后画下来在班里展览。有了明确的目的,学生们在活动中看得可仔细了,摸一摸,闻一闻,有的还专著的拿笔记一记,生怕忘了似的。回来之后,一幅幅逼真的作品诞生了:叶背是红红的''''红背桂'''';叶子象七个手指的''''七叶葵'''';叶子很小但很香的''''九里香'''';长满小刺的''''仙人鞭''''等等,真让人目不暇接。作文的第一步--''''画''''的工作完成了。

接下来进行作文的第二步--''''说''''。在第一节作文课上,我组织孩子们畅所欲言地把自己画的植物介绍给大家。让大家也了解这种植物,喜欢这种植物。学生争先发言,讲起来滔滔不绝。热烈的掌声,喝彩声,不时从教室里传出。从这就可以知道学生们在这次活动中是仔细观察了。

作文第三步--''''写'''',安排在第二节课。学生们听了要求之后,都埋头在桌子上写起来,再没有左顾右盼,呆呆坐着得人了。有的同学写到:"美人蕉盛开的花朵从远处看像一个个小喇叭,可是走到近处看,却是四,五片花瓣组成。风儿一吹,花朵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叶子就像一把大扇子,上下晃动。花蕊就藏在花瓣里,如果你用手摸一摸它,手上就会沾上不少花粉,滑溜溜的。再用鼻子一闻,一股清香味扑鼻而来。"精彩的片段真让我爱不释手。这种观察不仅不是负担,还给了孩子们乐趣,因为有了乐趣所以才会有收效。

2.在活动中观察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我劲量在班里组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像"拔河比赛","特技表演","知识竞赛"等。六年级毕业前夕,要写一篇《我爱我的学校》的作文。写作之前,为了加深学生对既熟悉(天天见到),又陌生(熟视无睹)的校园的印象,我在班里开展《校园一角》摄影比赛。每人选出3张优秀的作品参赛。参赛时要求学生以《夸夸我的学校》为题,在班会上介绍校园环境或设施,也可以是在校园中开展的有意义的活动,课堂学习的动态。学生们行动起来,背上相机,走遍校园去选景,选角度,还真像个小摄影师。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学生们的足迹。学校的每一处景物都尽收学生们的眼底。照片出来了,学生们的作文也有了素材。

全文阅读

作文始于观察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观察,就没有材料,也就不可能写出生动感人的作文。只有仔细观察生活,才有丰富的写作材料。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我们的作文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材料。要获得生动有趣的材料,需要我们去认真观察、寻找。通过观察,人才能储备大量的生活素材,提笔作文时就不会感到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了。可见,观察是写作的重要前提。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善于仔细地观察日常生活,学会观察的方法,抓住特点,善于从平常事物中发现不平常的因素,从而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写作积累材料。

所谓观察就是指有目的、有辨析地看的同时,调动其它感觉器官,去感知、认识对象事物,以获得所需要的生活材料。除了有“看”的意思外,还有“调查、考察、体验”的意思。要想获得充足的习作材料,写出充满生活气息,富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光靠视觉——眼睛看,那是远远不够的。要调动五官,也就是眼睛看形色,观察形态;耳朵听声音,听音响;鼻子闻气味,辨别气味;舌头尝味道,尝酸甜苦辣;身体感冷暖。同时,还要用脑去思考,去想象,用心去感受。认真地观察、了解、研究一切人物、事情和事物(包括植物、动物和静物),使头脑里同时得到多种获取材料的通道。

我们明白了观察的含义,就要清楚观察的内容。观察什么呢?具体说来,可以观察的事物很多很多,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谈:

一、观察大自然的“奇”。大自然的春夏秋冬、日月星云、山川田野、风霜雨雪、雷电冰雹、花草树木、鱼虫鸟兽等等。各种景象千姿百态,千奇百怪,变化莫测,奥秘无穷、美不胜收,无论观察哪一种现象,哪一种物体,都可以找出无穷无尽的写作材料。

二、观察社会生活中的“新”。改革开放,带来了全社会的巨变和进步,新事物、新人物、新产品、新气象、新观念层出不穷。如教育改革学生免除学杂、书本费;医疗改革新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改革免除农业税,为城乡农民发放养老金等等,这些新鲜事物充满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稍加注意,你就会发现这里面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材料。

三、观察人们交往中的“情”。我们的周围全是人群,家庭成员之间,亲友之间,邻居之间,师生之间,陌生人之间,都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接触,在彼此上交往中,会产生崇高的友谊,萌发人间的真情,出可能发生各种矛盾,甚至冲突,相互之间会产生复杂的感情。这些感情的海洋有多少五彩缤纷的贝壳,都值得我们留在作文中啊!

四、观察人们心灵中的“美”。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与长处,我们应该睁大眼睛,发现周围人身上的“美”,如:语言美、行为美、情操美、道德美等,把周围人身上蕴藏的正直、无私、善良、纯朴、勤俭等美德,挖掘出来,寻找美的足迹,体现美的意境,把“美”写入我们日记或作文中,这些都将成为很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既写出了美得文章,有宣扬了美得道德风范。

五、观察活动与劳动中的“乐”。每天我们都要参加这样那样的一些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班队活动、家务劳动、自我服务性劳动、公益劳动等等。从中学知识,学技能,其中必有艰辛,更有欢乐。如身边的人如爸爸、妈妈、老师、工人、农民等等各行各业人们的辛苦劳动,给社会作出的贡献,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把这些用辛勤汗水换来的欢乐与成果记下来,多么有意义啊!

全文阅读

写话、作文与观察

作文训练是一项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需要观察、思维、表达密切配合。观察是一个知觉、思维、语言相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观察是人们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观察能力的发展是思维、表达等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作文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对于客观事物,只有通过认真仔细的观察,才会有深刻的理解,才会在大脑里形成清晰的印象。所以观察力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1.观察要抓住顺序。有顺序的观察至关重要。小学生写话,条理不清,言之无序是主要毛病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在观察时,往往不注意观察顺序,常常东看西瞧,把没有顺序看到的东西写成作文,文章就显得杂乱无章。只有观察有顺序,才能言之有序。如,观察静态事物,可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除了观察事物的静态,还要观察事物的动态。如一株桃树,我们观察到它的树干,树叶的颜色和形状,花的姿态等,还要观察风吹来时,它的枝叶如何摆动,花瓣如何像一阵“红雨”般飘洒;蜜蜂蝴蝶如何在花中舞蹈、采蜜等。观察动态事件,可按“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写植物,可按植物生长过程的顺序;写动物,可按“外形──生活习性”的顺序;写参观、游览,可按照空间位置转换的顺序。基本的观察顺序还可由表及里、由主到次、由上到下、由远及近、从局部到整体。

2.观察要抓住特点。抓住事物特征观察是最基本的观察方法,是学生认识世界,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方法。还是以观察人物、花草树木、动物为例,可教育学生在按一定顺序观察的同时,还要抓住这一类事物主要特征,哪些是这一类事物所特有的。比如兔子是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的;的花形各不相同,每种花是什么形状的……学生抓住了事物的特征观察后,有利于增强记忆,经久不忘。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发现事物的异同之处,捕捉它们的特点。这样,才会使写出来的文章鲜活、生动,才能防止写出来的话千人一面、万人一腔。通过引导学生抓特点观察事物,提高了学生辨析事物、区别异同的能力,使学生在写话时能写出事物的个性来。

3.观察要体验情感。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说明创作的热情来源于对生活的热情。只有带着情感去用心体验、认真观察,才能对观察的对象感受深刻,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真情实感,才能感染读者,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如果对观察的对象漫不经心,冷冰冰的,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平平淡淡、干巴巴,也就谈不上打动读者的心了。所以在观察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感情与事物相交融,深刻体验自己的感情变化以及心理活动。如“秋雨像一个顽皮的娃娃,把苹果染红了,把葡萄染紫了,把枫叶染红了……”“秋雨在大地的每一片树叶上,每一个石块上弹琴……”“秋天是一位漂亮的姐姐,穿着五彩斑斓的衣裙,秋天是一位可爱的妹妹,长着红红圆圆的脸儿,在苹果树上荡秋千……”这些把自己的感情加进去写出来的句子,有了生命,有了灵性,如诗一般跳动着神韵。

4.观察要“五官参与”。教师指导学生在观察中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做到眼看、手摸、口问、耳听、脑想,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点,全面、细致、深入地认识事物,在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事物立体形象。例如,指导学生观察桔子,通过视觉,了解桔子的颜色、形状;通过嗅觉,闻一闻桔子的芳香。通过触觉,感觉桔子外表的坑坑洼洼;通过味觉,品尝桔子的滋味酸中带甜;同样观察人物、动物、事件等,都需要多种感官的参与。如写自己“炒鸡蛋”,从视觉可以观察:鸡蛋打开后什么样,搅碎后变成什么样,倒入锅里发生什么变化,炒熟后颜色和样子又怎样。听觉:打破蛋壳什么声音,倒入油锅什么声音。嗅觉:炒熟后闻起来怎么样。味觉:吃起来味道如何等。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感受,写出的习作才能生动形象,内容具体。

只要我们平时细心观察生活,写作的素材就会如涌泉源源不断,灵动的作文就将会在笔下诞生。

全文阅读

观察?兴趣?作文

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的,可能为数不少,当然因素是多方面的。缺少生活素材,不知道怎样积累材料,不会观察生活、观察事物这是重要原因。

在教学中我们就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观察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多惠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要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探索方法,这些方法均要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在指导学生观察时,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之后,我意欲布置作文《校园秋色》,要求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校园的各种景物的特征,要有意识的搜寻自己所要探求的现象,特别是:一要寻找事物和现象的特点;二要寻找这一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以及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

为了达到观察的目的,要制定周密的计划,要作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思想上的准备。青少年的观察,有的之所以不能按目的进行,常常是因为受兴趣的干扰。在观察同一现象时,每个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有不同,他们注意观察到的事物也会不同。在观察“校园秋色”时,有的同学(男孩子居多)对校园整体上、大景物(如树)注意观察,对细小的则如过眼烟云;有的(女生居多)对花草小景物观察细致,往往在一起评价花美草嫩,忘了整体的观察。这二者均有失偏颇,这就需要老师讲清观察目的,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观察的事物上去。每次观察前,要向学生说明观察目的,提出要求,尽可能细些,至少哪几样景物必须细致观察等等。

明确观察的目的之后,就要培养学生观察的细致性。细致的观察要求注意力集中,但初一学生未脱童稚,观察时喜欢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从心理学角度看,少年儿童的注意往往是受兴趣支配的,自己爱好的,感兴趣的,会百看不厌,会集中地观察很长时间。反之,对不感兴趣的,会漫不经心,走马观花,甚至视而不见。所以指导学生观察时,应该要求学生先观察容易产生兴趣的鲜艳的色彩、新奇的东西、变化的现象等。有了这一步,再拟定计划,根据计划指导学生去观察。由于细致的观察,是在多次重复地进行中才能完成,特别是低年龄的学生,他们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往往是抓不住重点的,只看到一个方面,而看不到另一方面,只看到局部而看不到前局。因此,反复地多次地观察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多次的观察并不是多次机械的重复。机械的重复会使学生感到厌倦,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为了避免机械的重复,可在形式上多样化。对于同一事物的观察,可以变换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变换角度,达到细致观察的目的。或平视、或远视、或仰视、或俯视,根据不同的立足点,细致观察事物不同的形体特征。或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去细致体会所观察事物具有的不同其它事物的细微之处。多变的观察方法,对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除此以外,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或由近到远,或远而近;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或由表及里,或由里及表;或由局部到整体,或由整体到局部。例如,观察人物的外貌顺序,即一般总是先打量人物的身体,再细致写人物的脸型,又往往是从脸的上部写到下部,从主要特征到次要特征,观察要有序,这样学生就可能在反复观察的基础上,描写人物的外貌。有位同学在“猜猜他是谁”短文中写道:“他站在讲台旁,个子像个细竹竿,又高又瘦,说话时总爱挥动着手臂。一头黑发向右斜刷,清秀的瓜子脸上戴着一副米黄色的眼镜,透过眼镜还隐约看见几颗稀疏的雀斑。他总是爱穿一套运动服,脚穿一双小白鞋。你猜猜他是谁?”由于这位同学采用了由上至下的观察顺序,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征:爱挥动手臂。米黄色的眼镜,稀疏的雀斑。学生很快猜出被描写对象的名字。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逐渐引导学生在校外观察父母、兄妹、朋友的外貌,让学生不断提高观察的能力。

总之,只有按一定规律、有条理、从不同方位和角度来观察,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分析、思考,这样学生的观察不仅细致而且兴趣不减。

学生有了观察的兴趣,逐步掌握了观察方法,养成了观察的习惯,随之而来积累观察素材尤为重要,这样能避免学生在习作时无内容可写,伴随着观察指导始终的是:写观察日记、办学习报、编写专辑等等,使学生积累观察材料,成为有血有肉有一定文采的习作。于是我带领学生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学、编、写”的活动,目的在于推动学生去观察、去写作,积累材料,增长才干。按照要求,从观察日记中精选佳作,少至十来篇,多到三十余篇,学生汇编成册,从内容到选排分类、封面设计、插图、抄写、评定、圈点到装订都自己动手,反复实践。所编写的“书”,有前言、目录、正文、页码,甚至还自拟出版社名称。书名更是五花八门,妙趣横生,《文海一粟》、《碎石成山》、《钥匙》、《新绿》、《嫩芽》,醒目大方,耐人寻味。很多同学在编写前言写道:这本书是我观察生活的结晶,是我们用时间和心血换来的。我们把这本书推荐给读者,让读者了解我们的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和观察分不开的。

全文阅读

作文始于观察 观察学会方法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也就不可能写出生动感人的作文,而丰富的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没有观察,就没有作文。

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我们的作文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材料。但是,材料不会自己走上门来找你,而是需要人去认真观察、寻找。通过观察。人才能储备大量的生活素材,提笔作文时就不会感到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了。可见,观察是写作的重要前提。我们小学生要善于仔细地观察日常生活,学会观察的方法,抓住特点,善于从平常事物中发现不平常的因素,从而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写作积累材料。

这里所说的“观察”,除了有“看”的意思外,还有“调查、考察、体验”的意思。要想获得充足的写作材料,写出充满生活气息,富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光靠视觉——眼睛看,那是远远不够的。要调动五官,也就是眼睛看形色,耳朵听声音,鼻子闻气味,舌头尝味道,身体感冷暖。同时,还要用脑去思考,去想象,用心去感受。认真地观察、了解、研究一切人物、事情和事物,使头脑里同时得到多种获取材料的通道。做到不但要观察形态,听音响,辨别气味和味道,而且还要感觉事物的冷暖,将这些感觉,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画面。

第一、观察的内容

(一)观察大自然的“奇”。大自然的春夏秋冬、日月星云、山川田野、风霜雨雪、雷电冰雹、花草树木、鱼虫鸟兽等等。千姿百态,变化莫测,奥秘无穷、美不胜收……仅此一项,就有无穷无尽的写作材料。

(二)观察社会生活中的“新”。改革开放,带来了全社会的巨变和进步,新事物、新人物、新产品、新气象、新观念层出不穷。充满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稍加注意,你就会发现这里面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材料。

(三)观察人们交往中的“情”。我们的周围全是人群,家庭成员之间,亲友之间,邻居之间,师生之间,陌生人之间,都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接触,在彼此上交往中,会产生崇高的友谊,萌发人间的真情,出可能发生各种矛盾,甚至冲突,相互之间会产生复杂的感情。这样感情的海洋有多少五彩缤纷的贝壳,都值得我们留在作文中啊!

(四)观察人们心灵中的“美”。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与长处,我们应该睁大眼睛,发现周围人身上的“美”,如:语言美、行为美、情操美、道德美等,把周围人身上蕴藏的正直、无私、善良、纯朴、勤俭等美德,挖掘出来,写入我们作文或“寻美日记”中,这也是很有价值的事情。

全文阅读

没有观察,如何写观察作文?

我最经常遇到的难题,是孩子说:“我没有东西可写。”但我又必须让他们在一个小时左右,从无到有,写出还算不错的作文。

今天就遇到这样的难题。作文题是“观察一个植物的生长”。要写这篇作文的是三年级的小女孩。我说:“你家里养了什么植物?” 她说:“什么都没养。”我说:“那怎么不养几盆花呢?”她说:“我妈不喜欢养。”我说:“那你在路上总看到过什么小花小草吧?学校里肯定也栽了树吧?……小区院子里总有什么植物吧?墙角,街边,不会什么草都没有吧?不然叫你妈妈去超市,有的超市卖的有仙人掌,回家养一下……”,我说这些的时候,语气也是很不确定的,甚至是有点焦躁的。因为她毫不犹豫地否定自己对“植物”有任何兴趣,更不可能花心思去亲近和观察一个植物的全部生长过程。

小女孩也开始积极地焦虑,搜索自己的记忆。她说:“后天我爷爷过生日,我去爷爷家,他养了很多植物……”我说:“那你去几天啊?”她说:“国庆节放假,可以观察七天。”

我松了一口气,但转念一想:不行! 我七天以后才能看到她的作文啊?再说,我也不能十分信任她,她这七天都能好好观察么?如果去了爷爷家,吃啊玩啊,上街啊,看电视啊,隔了一天没有观察啊,提前两天回来了啊,各种事务,都可能打断观察。

我想到了一个可以瞬间完成观察,而且很快写成作文的方法。

我说:“其实这个作文题目——连续观察一个生物,是理想状态。如果你们小学生能观察几天,并且记录下来,那你很牛。有个十五岁少年,在动物园观察狒狒,得到两大发现,其中一个发现是:狒狒六成时间是呆坐着,什么也不做,48%的机会是给自己或其他狒狒修饰打扮,这是他用了6天,24小时连续不断观察得出的结论。他因而获得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2011年年轻自然主义者奖。他叫林亨利,是美国的华裔少年。”我打开电脑,链接了这条新闻给小女孩看。

小女孩有点惊讶,大概是没有想到这也能得奖。我说:“可见,能连续几天观察动植物,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这样的人被认为将来是非常有前途的。其实有很多人这样做过。”

我存过一个视频,只有2分钟,记录的是植物从种子破土到发芽生长的过程,没有过度编辑,没有音乐,比较原生态。当看到那些植物摇摇晃晃快速长大的镜头时,她问:“啊,怎么这么快?这是怎么弄的?”

全文阅读

语文作文观察管理论文

要认识事物,就要亲自去接触事物,去感知、体会、归纳。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就是在反复实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创立了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要指导学生写作文,也必须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全面、仔细地观察和了解,并将观察、了解所得随时记录下来,经过思考、分类、整理,先用通顺流利的口语按一定顺序、有条不紊地表达出来,然后再写成中心突出、条理清晰、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例如,我上劳动课“擀面条”一节时,课前准备齐全擀面条用的一切材料和用具,上课后先创设情境,启发一名乐意示范的学生实地操作,其他同学观察。观察时我向他们提出如下要求:一是纵观课堂的气氛;二是看操作程序,细看示范动作;三是看事情的结果,并做好观察记录。

这节课结束时,许多同学写出了比较好的作文。其中一位同学是这样写和面的:“赵晓娣可真是个擀面条的能手。你瞧,她量好面粉,倒入面盆,用温水化了一小撮食盐,一边慢慢地倒水,一边用右手把面和水拌成‘穗’,并迅速将面穗揉到一块。她那双手既灵巧又有力,一大团面在她的手里转来转去,不一会就变得又光又圆了。她还边揉面边讲解有关知识,简直成了‘现场直播’,精彩极了!”

另一位同学是这样描写细节的:“擀面条的第三道程序———切面,我觉得这是做面条里最难的一项,稍不留神就会割破手指或者切坏面条。可是,赵晓娣好像一位老练的‘厨师’,在擀开的面帐上撒了些面粉,唰、唰、唰把面帐折了几下,接着左手按住面帐,右手拿起菜刀,嚓、嚓、嚓地切了起来。她切面不但快,而且富有节奏感,好似音乐家在演奏一首动听的进行曲。转眼间面帐变成了又匀又细的长面条。她拿起来抖动着,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顿时赢得了师生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这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啊!”

还有一位同学简明扼要地写了结尾:“下课了,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议论这堂劳动课,觉得不但生动而且有意义。它不仅教我们掌握了实用的生活常识,还能锻炼动手操作的本领。”

总之,只要教师思想上重视,有目的地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参加,细心观察,乐于写作,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全文阅读

作文观察教学管理论文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带着情境性的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为更有引发作用。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奇异的自然现象和参与沸腾的生活。此外还必须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一.在作文中创设情境,激感,培养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观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做到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学生有了写作的积极性,搞好作文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1.从玩中观察

从孩子喜欢的事物中观察,孩子往往会瞪大一双好奇的眼睛,效果容易事半功倍。记得在指导写《记忆一次参观活动》的作文时,正赶上学校秋游"香山植物园"。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了观察作业:游览之中选三种你喜欢的植物,认真观察它的颜色,样子以及生长特点,回来后画下来在班里展览。有了明确的目的,学生们在活动中看得可仔细了,摸一摸,闻一闻,有的还专著的拿笔记一记,生怕忘了似的。回来之后,一幅幅逼真的作品诞生了:叶背是红红的''''红背桂'''';叶子象七个手指的''''七叶葵'''';叶子很小但很香的''''九里香'''';长满小刺的''''仙人鞭''''等等,真让人目不暇接。作文的第一步--''''画''''的工作完成了。

接下来进行作文的第二步--''''说''''。在第一节作文课上,我组织孩子们畅所欲言地把自己画的植物介绍给大家。让大家也了解这种植物,喜欢这种植物。学生争先发言,讲起来滔滔不绝。热烈的掌声,喝彩声,不时从教室里传出。从这就可以知道学生们在这次活动中是仔细观察了。

作文第三步--''''写'''',安排在第二节课。学生们听了要求之后,都埋头在桌子上写起来,再没有左顾右盼,呆呆坐着得人了。有的同学写到:"美人蕉盛开的花朵从远处看像一个个小喇叭,可是走到近处看,却是四,五片花瓣组成。风儿一吹,花朵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叶子就像一把大扇子,上下晃动。花蕊就藏在花瓣里,如果你用手摸一摸它,手上就会沾上不少花粉,滑溜溜的。再用鼻子一闻,一股清香味扑鼻而来。"精彩的片段真让我爱不释手。这种观察不仅不是负担,还给了孩子们乐趣,因为有了乐趣所以才会有收效。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