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爱留守儿童发言稿

关爱留守儿童发言稿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省留守“儿童之家&X39;建设检查验收汇报会发言稿

本文作者:刘惠君 文秘站原创投稿

情系留守儿童 乐心妈妈

-----甘肃省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检查验收汇报会发言稿

我叫刘惠君,是平凉惠君肛肠医院院长,我自主创业开办医院18年来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扶贫关爱活动,抚养孤儿、资助春蕾女童、地震受灾儿童、聋哑儿童、失学儿童共278名,资助留守儿童34名,20__年被评选为甘肃省首届道德模范,20__年荣获全国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20__年在崆峒区妇联的倡导下,开展了“关注、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当我了解到许多父母,为了给家庭带来更富足的生活,他们远走他乡,远离亲人,一年四季奔波在外,他们留下的孩子,有的靠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照料,有的托付给远亲近邻,在长期的情感孤独中,他们的性格从活蹦乱跳变得沉默寡言,从热爱学习变得贪玩厌学,从积极上进变得消沉任性这种情况后,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母爱,于是我为平凉解放路小学、试验第二小学的郑小雨、王芳、何浩等留守儿童做起爱心妈妈,2年多来我和孩子们的多次相处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我们一起参加妇联和学校组织的“关爱留守儿童”的各种活动。还经常去学校看望他们并进行家访,和他们一起谈心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成长和学习情况,掌握其他们的思想表现及日常行为,为了让他们更好的学习,每学期我为他们送去学习用品和课外书籍,六一儿童节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礼品,并为他们带去衣服及常用的生活用品,天冷了,我还组织医院女工为他们每人编制毛衣、手套等,2年多来我不仅从物质上给以他们资助,而且在精神上给以他们鼓励,经常晚上通过打电话和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学习生活中的烦心事,鼓励他们正视困难,增加生活的自信心,教会他们学会体谅,学会理解,学会感恩和关爱,纠正他们不良的习惯和心理上的自卑感,使其他们健康成长。

7岁的郭小雨,上小学一年级,自2岁以来和常年瘫痪在床的爷爷和年迈的奶奶生活,父母离异都在外打工,每年只能回来一次,小雨话语不多,她走路时总是低着头,问她想不想妈妈时,她说有点想,别的一点不说不谈,胆子很小,节假日我就将她接回自己的家中,帮她洗澡、洗衣服,煎指甲,给她讲故事,和她一起下跳棋做游戏,我有空就到学校看望她,陪她看书,了解生活学习情况,并经常接通远在千里之外打工的父母电话,让她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在我和小雨的共同努力下,她的学习成绩从班里以前的23名上升到第5名。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可爱了,她还经常主动的给我打电话,今年三八节给我送了一份礼物,是她自己做的手工,上面写着祝亲爱的刘妈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当时我感动的流了泪 。我的儿子大了,已经出国留学,现在不需要照顾了,但是留守儿童的父母都不在身边,孩子又小,我要 给他们更多的母亲的关心和关爱,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通过2年多的结对关爱,我从他们的眼里看到那份感激和那份母爱的渴望,这些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同程度的都有所提高,性格也较前开朗活泼了,他们感受到了社会所给予的温暖,我也感到非常的欣慰,我所做了一点应该做的,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尽,是祖国的未来了,他们快乐了,我也快乐了,奉献社会,奉献爱心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和追求,只有通过各级组织、妇联和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才能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在今后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我提二点小建议,不妥之处请原谅。

一 拓展延伸壮大“爱心妈妈”的队伍,吸纳更多层面的爱心女士参与,使每个留守孩子都有人疼,有人爱,以母爱般的温暖、关怀和呵护,也为更多的人搭建起一个奉献爱心的平台,以母爱的博怀和温暖,精心呵护留守儿童,营造真情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

全文阅读

撕纸课对农村留守儿童动手能力提升的探讨

摘 要:撕纸课是一门以手眼脑相结合的综合课程,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撕纸课不仅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创新和动手能力。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并呈现低龄化趋势的现状,本文通过撕纸课对留守儿童动手能力和自信心提升的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撕纸课 留守儿童 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52-01

1 撕纸的定义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撕纸画是以纸张为材料,用撕,通过拼摆、组合和粘贴构成的一种造型艺术活动,以双手为工具,辅以思维感官的配合,利用双手手指的运动撕出所需形象,其轮廓线蓬松柔软,具有自然浑厚稚拙的美感[1,2]。

撕纸按照撕纸方式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以碎纸添画为例:

(1)起稿:用铅笔在底稿纸(宜选用较硬材质纸张)绘出草稿图,比如一个小白兔轮廓图案;

(2)撕纸:利用不同颜色和材质的纸张撕出不同大小的碎纸;

全文阅读

教育部制定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5月23日,由教育部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家长们的极大关注,有网

>> 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答记者问 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答记者问 教育部关于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通知教基二〔2012〕4号 教育部:今年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方式 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仍在研究制定完善中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乡村教师培训指南的通知 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的幼儿语言教育实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教育建议解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导向下的家园合作素质教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幼儿园语言教育 浅析重视母亲教育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另类”解读 教育部召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集中调研工作座谈会 教育部、中国残联: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 教育部就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重大问题继续公开征求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的通知 “教育部、团中央协商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工作”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美术教育的学习与探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实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1)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全文阅读

河池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分析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B 848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1-0048-02

【关键词】 人格评价;儿童,留守;儿童抚养;农村人口

随着务工农民大量拥向城市,农村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大问题。为了解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笔者对广西河池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河池地区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农村非留守儿童为对照进行比较。共选择该地区4所中学初一和初二年级农村留守儿童179名,农村非留守儿童222名。经问卷调查后,获农村留守儿童有效问卷160份,农村非留守儿童问卷213份。

1.2 方法 采用华东师范大学祝蓓里等[1]修订的卡特尔14种人格问卷,对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测查。该问卷简称CPQ,适用于8~14岁的中小学生,被公认为是比较好的一种儿童人格测验量表。

全文阅读

打开留守儿童的心灵之窗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非凡群体。我校是一所农村半寄宿制学校,有40%左右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由年迈的祖辈监护,他们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长期的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导致个别“留守儿童”心理不能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①自我封闭,性格孤僻。他们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②情绪失控,容易冲动。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在16周岁以下,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情绪欠稳定,再加上意志薄弱,容易造成情绪失控和冲动。他们还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攻击行为。有些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也易于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严重者往往还有暴力倾向。③认知偏差,内心迷茫。少数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爸妈没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由此产生怨恨情绪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他们,导致情感隔膜。他们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感到茫然。多数儿童进取心不强,纪律涣散,再加上家里无人辅导,学习成绩普遍较差,逐渐逃学、辍学,以致过早地流向了社会。因此,打开留守儿童的心灵之窗非常重要。针对以上所述的这些问题,我在平时的教育中主要从以下这几点入手,去敲开他们的心灵之窗。

1.自信心的培养

“留守儿童” 由于不能得到父母及时的管教,而隔代监护人爷爷奶奶等又常常溺爱或放纵他们的行为,致使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较差,成绩落后,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死盯着自己的短处,要善于发掘和发展自己的优势,“避己之短,扬己之长”,对自己做出公正全面的评价。教师要指导“留守儿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性大的事情,如帮爷爷奶奶做一些家务,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会克服自己学习上的一些不良习惯等,即使很小的事,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起到增强自信心的作用。

2.抗挫折能力培养

挫折可以称为是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紧张情绪状态。挫折感在“留守儿童”的心理上表现很明显,他们常常会由于考试的失败、学业的担忧、社交的障碍、缺少父母的关爱等方面的原因体验到挫折感。他们的情绪常常处于失望、焦虑、沮丧等紧张状态。 要培养学生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的能力。从主客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到受挫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要善于根据自己的优势确立奋斗目标,在前进过程中发现不切合实际时,要及时调整,化压力为动力。其实,适度的刺激和压力能有效的调整机体的积极因素,正所谓“自古雄才多磨难”。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学会悦纳自己。

3.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愈来愈显得必不可少。但这方面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一定的实践逐渐形成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呵护,自闭心理较为严重,常常不愿与人交往,心理压力较大。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鼓励他们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为他们展示和表现自己提供一定的平台。应该鼓励他们克服自闭心理,试探着主动与人交往,慢慢获得成功的体验。

收稿日期:2014-08-07

全文阅读

利用读书对留守、流动儿童进行心理辅导的探索性研究

摘 要:对于留守、流动儿童而言,正常的学习都保障不了,读书就更不用说了。为了让读书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尝试利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古训进行阅读的诱惑、先下手为强抢占阅读先机、像大禹治水一样重在阅读疏导,树立榜样,激励引导,目的就是让留守、流动儿童爱上读书,并利用读书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促进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流动儿童;读书引导;心理干预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好处自不必说。中小学生中很多人有心读书,但心动容易行动难,坚持更是难于上青天。从小到大,呵斥利诱、恐吓督导……家长们早就无所不用,然而,还是有大批不爱读书的学生。

时至今日,对于早就谈书色变的那部分学生,尤其是缺乏有力监护和学习监督的留守、流动儿童来说,让他们爱上读书很难。留守、流动儿童连正常的学习都保障不了,读书就更不用说了。结合这几年在留守、流动儿童心理干预的研究和班级实践中的一些探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逐步解决留守、流动儿童不爱读书的问题,进而针对读书进行有效心理干预。

方法一:亲其师,信其道的诱惑

每个人学习语文都具有天生的禀赋,只是后天的引导缺失导致留守、流动学生自幼失去学习、阅读的时机和兴趣。“亲其师,信其道”的古训告诉我们,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可以带动孩子喜欢并愿意学习他所任教的这门课程,也就是说“爱屋及乌”。我曾经带过一班品行、学业都问题极多的留守儿童,我把他们当朋友一样尊重,当弟弟妹妹一样管教,真正走进了他们的内心。在他们眼中,语文是那么的有人情味,因为喜欢语文老师的教学方式、欣赏语文老师的教学风格、敬佩语文老师的教学能力,所以愿意采用语文老师提供的学习方式自觉读书,结果是培养了一大批文科学生,他们自发成立了文学社、诗社,创编了学校第一本校园刊物《青春校园》,校园广播站天天广播刊物中的稿件……那一班学生没有一个不爱读书的,对老师的喜爱迁移到对学科的喜爱,兴趣成了他们走进语文的最佳向导,而读书成了他们最大的乐趣。十几年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和他们同届的其他班的孩子中有好几个先后犯下了大错而入狱,而我带出来的这班学生没有人因为违法犯罪而锒铛入狱,不能不说,是读书使问题极多的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让他们远离了违法犯罪。

方法二:先下手为强的抢占

我看过一个故事,有人在书上抹上蜂蜜让婴儿去舔,进而认识到书是甜的,这种对书最原始的认知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我的原则是把书当成玩具,给留守、流动儿童“玩”。在他们心中造成一种书不是高高放置在书架上的装饰物,是他们的玩具,是可以看、可以摆弄的玩具的印象,进而拉近书和孩子的距离。每逢接手新班级,我都要通过讲故事、读片断、表演小话剧等方法抢先让全体学生知道语文有多么奇妙,文学世界有多么有趣,这给他们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和老师一起学习、读书将会是一段快乐的旅行。在这个不断抢占学生注意力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寻找孩子关注的焦点,要和学生亲切交往、沟通,了解他们对什么书感兴趣、对什么样的激励感兴趣。这时我会特别关注留守、流动儿童,对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行正面疏导和侧面引领,把自己的家庭藏书向他们开放,鼓励其他孩子和他们分享书籍。同时和家长沟通,以奖励品的方式把好书抢先送到他们手中,通过读书论坛发言,让他们体验读书的乐趣,在心理上形成喜欢读书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心理干预,做到了润物无声。

全文阅读

用画笔圆留守儿童一个多彩的梦

【摘 要】我国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论文着眼于实地考察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和创作留守儿童题材系列作品的实践情况,从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出发,阐述创作过程的心得体会。列举作品五幅,不仅是寻找自己绘画过程中的文字痕迹,也是对自己画面的解读。

【关键词】留守儿童;艺术创作;绘画语言

在我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 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都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我自小生活在甘肃农村,曾见证过身边一些留守儿童令人心酸而无奈的成长历程。当此时再触及这一题材,我多少有些许懊恼――为什么没有更早的时候就去着眼并关心这些孩子呢?!带着这份不安与自责,也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当前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我利用假期时间,背起相机回到了老家那个儿时曾经生活过的村庄:甘肃省秦安县刘坪乡任沟村。

或许在我走进任沟村之前,心里还有些许的侥幸,期望着那里有着岁月静好的平和,有着父义、母慈、子孝的温馨,也期望着我的镜头能够更多的捕捉到父母们朴实且略带局促的扭捏、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笑颜。荒芜、盘旋的山路直通村口,村子里增添了不少修葺一新的院落,那些曾和我一起游戏的伙伴们业已成人,并早已离家去外务工了。村子里的小学前年被撤并了,现在这里的孩子都在几公里外的杜家窑小学上学,所以白天在村子里的人更少了。孩子们每天天还没亮,就三五成群的沿着崎岖的山路去上学;时至中午又因离家太远,孩子们就在简陋的校舍里,边学习边就着从家里带来的午餐简单吃一口;等到晚上放学,才能拖着小小的身躯伴着夕阳回家,无论冬春……老人说娃娃们的上学是“两头黑”――上学的时候天还黑着,放学的时候天也已经黑了。尽管上学的路如此艰辛,可这里的孩子们都心怀梦想,希望有一天能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村里逗留的几天中,在村口的那棵老槐树下,过家家的游戏每日都在上演。三五个孩子聚在一起,这些孩子穿着明显比实际身板或大或小的衣服。“我演爸爸,你演妈妈,你,你,还有你,都是娃!”一个约莫7、8岁的小男孩如是分配着孩子们的角色。过家家的主题似乎也一直都是“‘爸爸妈妈’需要外出打工了,‘姐姐’在家看好‘弟弟妹妹’;待到‘爸爸妈妈’过年回家时给你们买新衣服和好吃的”。那天的过家家中,我留意到一个黑黑瘦瘦的小女孩。她没有参与游戏的互动,只是那么静静的蹲坐在树下,望着远方,眼神麻木空洞无神,旁边的小孩告诉我,她叫丽敏,今年5岁,她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她的妈妈去年留下她和年迈的奶奶离家出走了。后来我发现,即便不是游戏时间,她也经常来到村口的树下这么坐着,等待爸爸妈妈的归来……我尝试着去和丽敏说说话,但是不能算是很成功。每每看到她孤独与惶恐的眼神,脏兮兮的小脸蛋,我的心都会被刺痛。这些本该像花骨朵一样被父母呵护照顾的小宝贝,却因家庭的贫困而不得不忍受与父母长期的分离。村子里像丽敏这样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的父母最多每年过年时能回来几天,由于回家的成本太高,很多人几年都无法回家。这些孩子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有效的教育,导致她们“亲情饥渴”,在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大多出现了偏差,学习更是受到了严重影响,有的孩子被无情的侵害,更有孩子慢慢走向犯罪的道路。

从任沟村回来后,那短短几天的所见所闻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山村的一屋一景、孩子的一笑一颦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每每在街头听到乡音,或是在路边看到年龄相仿的孩童,我都会想起那些孩子。那些或是无辜清澈、或是故作老成、或是幽然暗淡的眼神紧紧的抓着我的心,这些画面已深深的镌刻在了我的脑海里,而且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使我有了以最快的速度把他们都画出来的冲动。但是以何种形式来表现呢?这个问题让我踟蹰不已,生怕我稚嫩的画笔不能将这些鲜活的孩子跃然纸上。经过反复的构思和素描稿的实践,我最终选择了以写实和写意手法相结合的表现方式来完成系列创作。

作品《守望中的未来》(图1)中,三个孩子分别以一正、一侧、一背影的角度出现在“黄河母亲”为背景的画面中,以对称的构图形式摆成一组。我有意将孩子们的比例缩小,并安排在画面下半部分三分之一处的黄金分割点上,利用空旷的背景和高大的黄河母亲雕像以一定的形式感营造出一种孤独压抑的氛围,与弱小的留守儿童的形象形成面积对比。人物的塑造力求写实:画面1中,小男孩斜倚在墙根,遥望着远方,脏兮兮的小脸蛋上有着和实际年龄不符的沧桑和凄凉;画面2中的小女孩抬头仰望着上方,纯净的大眼睛满含着孤独和期盼,似乎在问:“你知道我妈妈什么时候回来?”;画面3中,翘首企盼的小女孩的背影,虽然看不到真切的小脸蛋,但挥动在半空中的小胳膊似乎让我们已经看到了她发现妈妈归来后的欣喜模样。画面背景部分的处理采用抽象化、平面化的手法,在平涂的深褐色、赭石色的渐变背景中只刷了一层底色,而后简单勾勒出平面化处理的“黄河母亲”形象,威严高大而若隐若现,近在眼前却遥不可及,寓意着“妈妈”这一角色对留守儿童的虚幻的意义。出的亚麻布特有的粗糙纹里,有着浮雕般的效果,更好的衬托出主体人物,表现出孩子们的孤独和无助,突出主题。

全文阅读

最美乡村教师让梦想启航

“这是一部应该向所有人推荐的书,每一个读者都会从中获得正能量。”在京东商城搜索《中国留守儿童日记》,这样的评价比比皆是。

这本书2012年出版,被《中国图书商报》等媒体评为“年度最具影响力图书”。其编者叫杨元松,是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的教师。

他让山区留守儿童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陪伴孩子们快乐成长。他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近日被推选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追逐梦想

2000年,安龙县从非师范类毕业生中招考人员充实边远山村小学教师队伍。22岁的杨元松从黔西南州电大毕业,考到毛草坪小学,如愿当上了一名乡村教师。

背着行囊来到这个偏远的山村小学,他却有一种亲切感,“感觉跟老家差不多”。他认为自己有责任为这里的父老乡亲做点事情。

身为语文老师,他怀着一个“作家梦”,希望培养孩子们对文学的兴趣。于是,他常常给孩子们讲故事,指导他们写作。

可是,他渐渐发现,这里的孩子生活很闭塞,课外阅读少,知识面很窄。并且,毛草坪小学几乎全是留守儿童,孩子们渴望知识,更渴望爱。

全文阅读

夏冰:生活的强者鞠九江

在江苏省如皋市搬经小学,有一位从小双腿瘫痪,坐在轮椅上给学生授课的全国优秀教师。他现年41岁,名叫夏冰,如今是搬经小学教导处副主任。从小残疾的夏冰,是怎样与命运抗争成为生活上的强者的呢?

3岁时因病双腿瘫痪,初中毕业后经8年刻苦自学完成大学本科学业

夏冰,1970年8月出生在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搬经社区十组,3岁时患了一场重病,导致双腿瘫痪。在父母的精心照顾和激励下,夏冰顽强地读完了小学和初中。1982年7月,夏冰以优异成绩取得了高中入学资格,但由于学校离家较远及自身残疾无法独立生活,他不得不辍学。

辍学之后,夏冰凭着“不做社会累赘,一定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的信念,走上充满艰辛的自学之路。他花两年时间自学了高中课程,于1984年春天开始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了南京师范大学主考的中文专业。

在自学考试期间,夏冰不能去学校听辅导课,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他只能在家中潜心攻读课本。寒冬腊月,夏冰常常学到深夜,瘫痪的双腿冻得又红又肿;炎炎盛夏,由于长时间坐着读书,他的臀部一度生了褥疮。

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时,夏冰不幸患上病毒性疱疹,整个背部脓迹斑斑,针刺一样疼痛,将近一个月时间难以穿衣。即使如此,他每天仍坚持侧卧在床上看书,硬是咬咬牙挺了过来,按计划“啃”下了这门中文专业最难的课程。

对于夏冰来说,每年两次的自学考试也是对他身体和毅力的一大严峻考验。每次考试,他都需家人背他进考场。为了减少考试时上厕所的麻烦,他常常在考前一天便很少喝水,即使渴得口干舌燥,也尽量忍受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6年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夏冰于1990年6月读完了大专和本科的20多门课程,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毕业论文答辩,完成了大学本科学业。同年,夏冰被评为“南通市自学考试优秀毕业生”;1991年,他被评为全国“自学考试残疾人优秀毕业生”,并获得全国“残疾人自学成才奖”。

全文阅读

也说新闻从哪里来

这样的情形屡见不鲜:有的记者出去一趟,能抓回来的是好几条新闻,而同样是出去一趟或是时期更长,走的地方更多,有的记者,带回来的仅仅只有一条新闻,而且还是可用可不用甚至于是不能用的“新闻”!

新闻从何处来?新闻源于敬业精神。

新闻源于做有心人。

新闻源于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

新闻源于广交朋友。

如果没有敬业精神,就不会动脑子,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懒得去想,去问,恰似木头人,只能是呆若木鸡、菩萨一尊。有敬业精神的人,都善于动脑,善于思考,不怕吃苦,经常深入一线接地气,因为她知道,新闻在骄阳似火的田间地头,在冰天雪地的高原一线,在农家的晒场,在繁忙的生产车间。他知道:,只有看得多,受启发,有感触,才能出鲜货。

在县级电视台,一直都是记是既要采访又要写稿甚至还要剪辑。有一年,某县举行着届诗歌艺术节。有位女记者,她正好生病,还未康复,当时又急需人手,就安排了她一个“较轻松”的活,只写主稿,但这是一个有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参加的活动,写稿的任务并不轻松。然而正是因为敬业精神,出发时她照样扛上了自已的摄像机,其他记者采访的时候,她眼观八方,在完成主稿写作任务的同时,独自完成了《百家主流媒体关注诗歌之乡的节日》,除了主稿新闻外,她的这条新闻是最出彩的一条新闻——它从新闻人的角度,体现出了诗歌艺术节的新闻性。

学习是我们认识社会,丰富自身修养的法宝,更是解决问题的法宝,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是我们新闻之所以新的必然要求。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