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艺工程师工作思路

工艺工程师工作思路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职《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刘新(1980.2-),湖南邵阳人,讲师,研究领域:集成电路及电子设计。

引言

微电子产业在我国不断的发展壮大,微电子企业对微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在逐年增加,高技能型微电子技术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微电子制造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我校微电子技术专业在“校企共培、角色渐变”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下,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了校企共同构建岗位职业技能培养和学生素质提升并重的课程体系。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是微电子技术专业针对集成电路生产企业中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员岗位而开设的一门核心主干课,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员是微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的重要岗位之一。目前,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课程经过多年的校企共同开发建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获得了一些实践经验。

1.高职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面向高职学生、适合高职教学的教材。目前出版的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教材讲述理论知识的偏多,近年面向高职出版的教材尽管增加了实际操作的内容,但多数停留在设备介绍上面,关于企业实际工艺操作流程介绍还不够。

(2)缺少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实践教学条件。集成电路制造实验设备比较专业并且比较昂贵,设备维护费用高,目前开设集成电路工艺课程的学校拥有集成电路制造实验室的学校相当的少,和实际的生产工艺环境存在一定的差距。

(3)教学组织上大多数才用的是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介绍的工艺原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过于抽象,难以理解,老师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总是不理想。

全文阅读

电子工艺综合技能实训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核心;针对电子产品制作、检测、调试与管理岗位的电子工艺技能;以电子产品制图制板员、电子产品维修试验员、工艺助理工程师、SMT操作员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实训内容源于电子企业产品生产工艺的技术应用;培养胜任电子企业电路设计制作、调试维修与工艺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教学宗旨是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

紧跟企业电子产品生产新工艺、新技术,经过社会调研与岗位分析,确定电子产品制作、检测、调试与管理岗位的电子工艺技术应用职业能力,依据课程教学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开发出实训项目。以项目为引导,选取企业生产的实用电子产品为载体呈现教学内容,依据电子产品生产过程,融入职业资格标准,设计出相应的学习任务。

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与企业兼职教师合作,保障校内外实习实训等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建设具有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室和具备实践补充功能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得到锻炼。

采用基于电子产品制作工艺的“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施以行动为导向,以电子工艺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做前知、做有依、做中思、做有果”四位一体教学组织,运用案例分析、项目教学、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现场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做到学生、学院和社会三方受益。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

(一)教学内容选取步骤

全文阅读

印制电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探索

摘 要:该文从分析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出发,探讨本科生印制电路工程专业工程师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卓越计划修订印制电路教学大纲、编写实用教材、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校企联合培养等培养实用创新型印制电路工程人才的思路。

关键词:印制电路 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189-02

国家教育部推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1],旨在通过在试点高校及专业实施卓越计划,摸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模式。卓越计划强调要“重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适度超前培养人才”。从当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情况来看,随着电子化学科技发展的不断综合化及加速化,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探索电子领域中化学工程教育规律,创建与电子科技大学办学定位和特色相适应的化学与电子的复合人才的印制电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目前我国电子化学教育的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电子化学“材料制备-印制电路设计与制作-器件应用”系统化的印制电路教学领域,教育教学水平相对落后于欧美先进国家,而随着电子化学品成分趋于复杂,技术密集程度越来越高,将化学知识与电子工艺结合在一起,着重培养在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子工艺技术领域的高技术复合型人才,印制电路工艺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2]。我校应用化学专业是我国目前唯一培养电子技术与化学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印制电路高科技人才的专业,在应用化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逐渐完善“化学”与“电子”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在国内是首创,是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扩展[3]。2013年我国印制电路行业总产值到达236亿美元,占全球产值的43%,尽管我国是印制电路制造大国,但不是强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印制电路产品,国外从制造设备、材料、工艺技术等方面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要想改变我国高端印制电路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现状,培养具有扎实的电子-化学理论基础,能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印制电路工艺、制造等相关工作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具有卓越工程师潜质的毕业生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我校应用化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该文从分析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出发,探讨本科生印制电路工程专业工程师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卓越计划修订印制电路教学大纲、编写实用教材、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校企联合培养等培养实用创新型印制电路工程人才的思路。

1 印制电路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教学现状

近年来,我国印制电路(PCB)产业每年以25%以上的高速度发展,已跨入世界PCB大国之列,伴随着印制电路产品发展,要求有新的材料、新的工艺技术和新的设备。我国印制电器材料工业在扩大产量的同时,更要注重于提高性能和质量。我校应用化学专业是我国目前唯一培养电子技术与化学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高科技人才的基地,但目前对印制电路教学的重视度同市场需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单从学时分配上就可见一斑。从我校情况看,应用化学系本科生印制电路教学分成《印制电路原理与工艺》(专业必修课,32学时)、《双面印制电路板制作》(专业实验选修课,8学时)二个教学环节进行,在第三学年第2学期内完成。《印制电路原理和工艺》课程组在教学中,按照PCB技术发展历史与基础、基本材料、线路设计、线路制作、三废处理、质量管理和发展趋势的顺序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包括印制电路基板材料、印制板设计与布线、照相制版和图形转移、刻蚀和焊接技术、化学镀与电镀技术、孔金属化技术、多层及HDI板的制作技术、特种印制板制作技术、印制板工业三废的控制、印制板质量与标准化、印制电路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等部分内容。《双面印制电路板制作》实验训练项目包括:PCB布线贴图的设计与制作相关软件的学习、PCB照相底版的设计与制作、孔金属化工艺及技术、印制电路板图形转移技术与工艺、印制电路板线路制作及线路保护技术与工艺等几部份实验内容。

全文阅读

理工类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探究

摘要:理工类高校开设艺术专业与学科为艺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不过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理工类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现状出发,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理工类高校特色入手,提出对策及建议。未来应着力扭转其艺术人才培养理工化、技能化、边缘化的趋势,在招生就业、学科建设、教学管理和创新模式等几个方面深化改革。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高校自身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求。很多理工类高校也相继设立了与艺术相关的专业和学科,拓展了艺术生的求学选择,丰富了高校的办学模式,也拓宽了艺术学科发展和建设的思路。理工类高校设置艺术类专业在当下艺术人才的培养中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不能否认的是,其培养思路还存在一定问题,直接影响到理工类高校艺术生的质量。

一、现状与问题

在现代科技理性和工具理性支配下的理工类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思路整体呈现理工化趋势。同专业艺术院校、综合型大学的艺术人才培养相比,既有自身的特色,也存在特有的问题。

理工类高校凭借雄厚的工科背景与办学实力培养具有工科能力的艺术人才,适应了市场的发展变化,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产业、传媒业的需求。同时,理工类高校设置艺术学科改善了学校的人文环境,与理工学科形成了优势互补,有助于理工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理工学科的发展。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很大一部分理工类高校在艺术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盲目沿袭理工科专业,导致艺术人才的培养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课程设置理工化。

全文阅读

艺术设计项目教育模式述评

艺术设计工作室项目来源与实施

艺术设计工作室项目选择具有多样性,其科研项目可以是不同层次纵向课题、横向课题和学校课题或工作室学术指导团队自拟课题,如专业课程的主题设计项目、企业实际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学生自拟项目、国内外设计竞赛项目等都可以作为工作室项目研究来源。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根据工作室不同项目的规划和定位,为实现特定教学目的,按要求做好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等相应管理工作。艺术设计工作室项目教学采用如下程序,首先,确定教学项目并撰写项目计划书。围绕项目主题充分调研、解读设计任务、制订项目方案等,完成立项依据、教学目标、培训方式、项目内容和时间规划等项目计划书。其次,围绕项目主题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并组建项目教学团队。围绕项目内容设计并组织实施系统过程,探讨研究细节问题,深化项目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第三,整个项目创作研究结束时,艺术设计工作室要及时总结经验,针对其中的问题完善并改进教学方法,对教学成果进行综合评估。

艺术设计工作室项目教学实践效果

实现“教学相长”,提升师生原创能力艺术设计工作室项目教学注重师生双向互动,完成特定项目时,交流式的设计探讨使工作室师生的设计观念碰撞,思路更开阔、思维更活跃。工作室项目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化的培养和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的创造性,学生获取的知识经验从间接经验上升为直接经验。艺术设计工作室项目教学对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工作室为教师提供了与市场、社会交流沟通的平台和知识更新的空间,并为教师的科研创新搭建平台。通过工作室教学实践,教师发表学术论文、参与科研教研课题研究、申报专利、参加企业研究设计项目等机会增多,教学科研水平、业务能力和师生原创设计能力得以迅速提高。专业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完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致力于培养有创造力的艺术设计师,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精神和独特的设计思维方法与手段,探索艺术设计教学改革途径和方法,成为各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重要工作。艺术设计工作室项目教学实践,因其注重理论强化实践,是艺术设计专业可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技术路线和质量标准。通过构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平台+模块”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完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平台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应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而各专业方向设计工作室的设立,如视觉设计工作室、产品设计工作室、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等充分发挥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特色。各设计工作室为不同专业及方向的学生提供不同教学情境下的模块操作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参与、实践项目。学生在工作室项目实践中,其设计方案综合运用了所学课程模块的知识与技术,不仅有效应用和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培养了自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学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人才培养应注重社会的需求。高等学校中的艺术设计工作室体现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这是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结果。项目教学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设计实践的机会,可以把抽象的设计思路变为真正的设计方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可以完成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研究工作,也可以让师生体验设计公司的专业氛围,或者通过艺术设计实践活动,为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艺术设计工作室项目教学解决了高校学生动手技能的实践培养难题,为学生创建无障碍学习平台,使“教”和“学”有机地联合起来,做到“产、学、研”一体化。这为适应当前市场的人才需求,摆脱所学和所需严重脱轨的现象,为提升艺术设计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结论

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项目教学,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客观地为师生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教学和实践平台,促进了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是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有益尝试。工作室项目教学模式理论联系实际、走产教结合之路,凸显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培养学生艺术设计实践能力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进而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方式,从而推动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整体发展。

作者:周威 周颐 李奕葶 李万涛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全文阅读

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分析

摘要:

在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过程中,将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和教导策略,给幼儿一定的探索空间,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

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手工制作

在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过程中,要将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充分融合,遵循科学与艺术两个领域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指导策略和教学素材,提供幼儿宽阔的探索空间,提高幼儿的探索意识,进而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一、改变手工制作活动的思路

当前,传统手工制作的制作思路相对简单,未能深入涉及科学教育。因此,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手工制作的思路,探索物体的具体性能,进而引导幼儿发现这种性能的原理或者原因,开展科学设计,将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充分融合。例如,在不倒翁的制作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对不倒翁的外观进行详尽的观察,在对其外形特征具有一定的认知后,进而探究它不倒的具体原因。教师要鼓励幼儿扩宽思路,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对幼儿的想法进行验证,如果不能找到不倒翁不倒的原因,幼儿就做不出真正的不倒翁。在不倒翁具体制作中,教师还要适当加入一些探索环节,例如,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固定重物放置的位置和方法,并且不断对设计进行科学调整,进而在制作过程中实现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交融。

二、挖掘手工制作中的科学教育价值

全文阅读

服装基础工艺教学与实践

内容摘要:服装基础工艺课程的教学对于新入学的大学生来说是一门陌生的专业课,教师对服装基础工艺专业课教学内容与对学生接受能力的把握,将对服装工艺教学的深入开展与教学质量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服装工艺实践训练能力的提高,为深入学习服装设计专业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服装设计 服装基础工艺课 奠定基础

高校服装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从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教授服装专业工艺制作课程,一直到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完成服装工艺课程的系统学习与实践训练。整体课程安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训练内容。作为专业课教师,不仅在具体工艺操作上,而且要在课程实践要求与设计理念的认识上都要有新的体会与收获。

一、服装基础工艺教学内容与要求

服装工艺基础课程包括常用的手缝针法、机缝针法、熨烫知识、设备安全操作等,以及在工艺实践课上对袖头、口袋、裙开衩、装拉链、衬衫衣领等部件的制作内容,使学生对服装基础工艺制作流程、方法、质量标准等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学生对服装设计和服装结构知识能够正确理解和实践,引导和培养学生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掌握正确的工艺制作方法等。

服装缝制工艺融合审美与实践活动,是技术实践与艺术审美相结合的表现,如绱袖头,袖头的围度大小、袖头宽度、圆角处理、线迹大小等方面都要有审美的考虑。服装缝制工艺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其他课程相比更需要强调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统一。通过服装基础工艺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到纺织纤维所呈现的服饰作品不仅仅需要简单的裁剪和缝合,还包括实用、审美、科学与技术的有机结合。

二、服装基础工艺课上教学实践与思路的整体把握

(一)服装设计思维的积极引导

全文阅读

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

摘 要:在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过程中,将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和教导策略,给幼儿一定的探索空间,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手工制作

在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过程中,要将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充分融合,遵循科学与艺术两个领域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指导策略和教学素材,提供幼儿宽阔的探索空间,提高幼儿的探索意识,进而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一、改变手工制作活动的思路

当前,传统手工制作的制作思路相对简单,未能深入涉及科学教育。因此,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手工制作的思路,探索物体的具体性能,进而引导幼儿发现这种性能的原理或者原因,开展科学设计,将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充分融合。例如,在不倒翁的制作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对不倒翁的外观进行详尽的观察,在对其外形特征具有一定的认知后,进而探究它不倒的具体原因。教师要鼓励幼儿扩宽思路,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对幼儿的想法进行验证,如果不能找到不倒翁不倒的原因,幼儿就做不出真正的不倒翁。在不倒翁具体制作中,教师还要适当加入一些探索环节,例如,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固定重物放置的位置和方法,并且不断对设计进行科学调整,进而在制作过程中实现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交融。

二、挖掘手工制作中的科学教育价值

(一)将科学规律与形态分析有机结合

任何物体的造型都是对现实客体的综合以及分析,其中涉及明暗分布、空间配置以及物体结构等规律和特点。例如,制作不倒翁,幼儿就需要弄清复合体结构的相关知识,并且分析其各部分的空间位置、空间关系以及比例等。既有对不倒翁形态的综合与分析,使其造型优美;同时还要对不倒翁的科学规律进行综合与分析,使其具备不倒翁的特性。在制作中完成对物体的科学规律与形态分析,可以实现幼儿的推理、感知、理智以及知觉的完美结合。

全文阅读

服装工艺课程创新性教学的应用

【内容摘要】文章结合服装工业的发展,提出高校服装工艺教学的创新思考——服装技术应结合创意思维和人文精神进行教育,并阐述技术与创意思维、人文精神关联的必要性,以及高校工艺技术教师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服装工艺教学 创新技术 创意思维

艺术教育的各环节都不能缺少人文精神、设计理念的培养。在理论指导下的工艺技术的学习与训练,能实现设计意图的准确表达和反作用于创作思维的拓展。以往的工艺教学停留在“重操作,轻创造”,大家只要照着教师的工序把衣服拼起来就完成了。面对科技的高速发展,许多工序、手法、操作机器等都在变革,这需要极富创造理念的头脑来实现工艺的设计。服装制作的整个环节,应是对设计作品更丰富的表达,是一种创意活动。如何教学,才能使我们培养的不是与发展脱节的加工工人,而是有创意的服装高级人才呢?

一、要注意创新思维的导入

首先应介绍与这一阶段内容相关的服装工艺技术的历史变革,教师要广泛涉猎书海,通过了解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及时考察服装大型企业等一系列办法来获取信息。服装工艺是一个变革发展较快的领域,可以说它与时尚、科技同步。流行的变更,机器的更新,面、辅料的发展变化都会引起工艺技术的变革。教师应及时介绍表现此阶段服装的流行工艺手法,通过这样的演变对照,让学生对服装工艺技术有初步的了解,明白学好服装工艺必须拥有大量的信息和实践,需要有不断更新的创意思维,而把握和创造流行又需要有一定审美的人文精神。这是现在作为服装高级人才必须具备的工艺素养。

二、服装工艺创意思维的练习与实践

对于初学者,缝制成衣需要大量的时间,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可先运用服装局部进行练习实践。这时,我们可把学生相关课程所学知识运用起来,把他们平时做的局部设计拿来做出实物。例如做裤装,可先要求学生设计一些裤装口袋变化,有斜插袋、直插袋、贴袋、立体袋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操作一个现在较常用的表现手法,指出手法和注意事项,并讲清楚为何这样操作,原理是什么。如斜插袋的制作,它的服用性是坐立行走不易拱起,伸插方便,是现在常见的一种袋样,介绍完再按工序操做完成,然后让学生熟悉这个操作过程。完成后,要启发他们思考完成其他一些个人创意的局部制作,教师只作阶段性的个别指导,比如月亮袋的制作就是和斜插袋制作手法较为接近的,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接受了服装由设计图稿到成品的经过,并能够考虑更多工艺上的创意。每到这个阶段,笔者常会感到学生更为活跃,兴趣倍增。这当然离不开课堂知识结构的丰富,离不开技术与设计理念、人文精神的融合。

三、工艺的研究与思考

全文阅读

包装容器构造课程教学思路浅析

〔摘 要〕包装容器构造课程是包装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包装艺术设计专业技术要求较高、与理工类专业有一定交集的课程,其授课质量关系本专业学生今后的核心竞争力。笔者根据已有的授课经验,认为包装容器构造课程在教学中应将立足实际、培养严谨细心的态度、约束造型等原则作为基本教学思路和目的。

〔关键词〕包装 容器构造 教学思路

包装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和技术,随着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产品和市场的极大丰富,包装工业也随之产生,并越发地系统化、规模化、产业化,而包装设计学科也相应地被建立并不断完善。现代包装设计主要包括三大内容:包装结构设计、包装容器构造、包装装潢设计。包装容器构造是包装设计中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部分,也是包装艺术设计专业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主要阐述容器构造的基本概论和容器造型技法,以锻炼学生的立体造型思维和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核心竞争力。

作为必修课程,包装容器构造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应紧密联系加工制作行业的技术规则和人机工程学原理、造型艺术思维等。包装容器的材料、种类比较多,除了陶瓷、玻璃、塑料、金属外,还有特种纸、自然材料等。包装容器构造设计首先应基于不同的内装物保护要求来选择材料,再根据材料属性来进行外形设计,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确定各部分尺寸,绘制三视图等等。不论容器构造的外观造型如何,其本身一定是符合实用性、适合在一定加工技术手段下进行大规模生产加工的,这是容器构造设计的基本要求。为了保证包装容器构造课程在教学中始终朝着正确方向、课程实训成果符合实践要求,笔者在多次讲授包装容器构造课程的经验基础上,提出教师应将立足实际、培养严谨细心的态度、约束造型等原则作为本课程的基本教学思路和目的。

一、以立足实际生产流程作为基本教学思路

包装容器的种类和分类都多种多样,按材料可分为玻璃容器、金属容器、塑料容器等,按形态分有瓶、坛、罐、盘等,按用途分有食品容器、液体容器、化学试剂容器、气体容器等等。在学习容器构造课程之前,学生们对容器的种类、形态大多有一定概念,但他们不会明白为什么平时喝的果汁饮料、纯净水瓶用塑料材质且造型变化多,而酒类容器使用玻璃材质且造型变化少等问题,也不会仔细思考容器各部分的尺寸大小有何玄机。通常人们不会仔细探究这些问题,但在专业课上,教师需要首先提出并解读上述问题,引发、激起学生们对包装容器构造课程的兴趣;在解读问题的同时,教师也需运用图文、视频资料来讲述、演绎玻璃、塑料、金属等容器的生产制作流程,以立足实际生产流程作为本课程的基本教学思路。虽然玻璃、塑料、金属等材质的容器加工过程和工艺特点属于工程学范畴,已超出包装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内容;但立足实际的教学思路,要求教师指引学生了解和熟悉上述材质容器的总体工艺流程,从而为容器构造的实训奠定总体设计思路。

同时,立足实际的教学思路还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去了解:不同材质和加工工艺之间的差异使得容器的造型变化和成本有非常大的区别。同样尺寸和造型设计的意图,如果使用不同材质来生产制作实物,不仅成本价格区别很大,甚至该造型可能只适合用某种材质制作,一旦更改材质及其工艺,就无法体现原设计的意图。比如纯净水是日常消耗量很大的生活物资,市面上纯净水品牌很多且竞争激烈,但其容器皆为透明塑料瓶,缘于塑料瓶的加工方式为模具冲压、成本低廉。虽然透明塑料瓶容易损坏、不耐冲击碰撞,但作为日常消耗量极大的生活物资,当一瓶纯净水被开启并很快喝完时,其塑料瓶的使命即已完成并待作废品回收,无须长久保存,且模具冲压制作的塑料瓶除了加工容易外,更能设计出复杂多变的外观纹理和造型,以丰富产品的品牌形象、利于市场竞争;而玻璃瓶的生产工艺是由高压气体吹制模具内的玻璃水成型,生产成本高且造型变化不够丰富,故多用作中高档酒类和化学试剂类产品的容器;如果用玻璃材质制作纯净水瓶,势必会大大抬高成本且无助于丰富的造型设计表现,不利于产品的市场竞争。同样,基于材料和加工工艺的特性,金属、陶瓷材质亦不宜用于生产纯净水瓶。立足实际的教学思路,能引领学生们在容器构造实训项目开始之前,根据容器内装物的属性、特点来分析确定本容器在实际生产中所适合运用的材料和工艺,从而为后期的造型设计奠定总体思路。

二、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工作和学习态度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