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地质量监管

工地质量监管范文精选

工地质量监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油田地面;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 A

一、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的内容

1成立项目监督机构

监督机构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内容、规模和特点,选派相应专业和相应级别的质量监督人员组成项目监督机构具体实施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

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监督实行总监督工程师负责制。总(副总)监督工程师委派应以文件形式明确,质量监督人员的配备应符合《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工作力量配备暂行规定》。

监督工作准备满足下列条件后方可开展监督工作:

1、仪器设备配备齐全,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2、办公、交通、通信、网络、生活设施完备,满足工作和生活需要;

3、配备与工程建设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2 监督工作策划

2.1监督工作方案

需编制监督工作方案的工程建设项目,应在编制前充分收集工程建设项目有关资料,熟悉工程建设总体部署、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施工图设计文件等基础上,按照《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方案编制管理规定》,结合工程建设项目特点、工期质量目标、技术质量管理以及责任主体信誉和质量保证能力,编制监督工作方案。

2.2监督计划

监督计划应明确以下内容:

1、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检查的具体内容、重点和方式,尤其应对涉及结构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的关键质监点做出详细的监督计划安排;

2、对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内容;

3、需要相关责任主体配合的工作和相关要求;

4、项目监督机构人员构成、岗位及联络方式等。

3.质量监督交底

项目监督机构应向责任主体进行监督交底,主要内容包括:明确责任主体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解释监督工作方案和监督计划,提出监督工作具体要求,解答各责任主体提出的与工程质量监督有关的问题。重点建设工程应以会议形式进行监督交底,监督交底会议由建设单位通知各责任主体参加。

4.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监督机构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日常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和质量大检查等方式实施项目质量监督工作。

二、导致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几种因素

因为油田地面建设工程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且项目内容复杂、专业性强,涉及学科多,这就使得施工阶段出现了很大质量方面的问题,依据笔者个人经验,归纳为以下几点:

1、建设单位因为对工期有着交严格的要求,并且建设项目负责人的质量意识较弱,使得工程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不到位,进而使得施工单位因为工期禁止、抢进度而忽略了质量问题,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2、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因为很少到施工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大多数专业之间的设计人员不及时进行沟通,往往导致管线打架等,施工后期出现很多变更,对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造成了影响。

3、监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缺乏,监理制度在油田地面建设行业中虽然已经被广泛的推广,然而因为监理人员工作意识及其工作能力等因素,使得他们在检查施工现场时不够仔细,缺乏对过程的有效控制,且无法及时发现问题,最终酿成大祸。

4、没有真正地发挥施工单位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及其质量管理体系应有的效应,就算有严格的自检、专检等质量控制环节,然而因为现场负责人及其施工人员等很多因素,使得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无法及时展开。

三、油田地面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空制措施

(一)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油田地面建设项目的工程量比较大,所以施工前一定要对施工图纸严格审查,要组织技术部门全方位综合审查施工图纸进行。一般,油田地面建设工程的图纸的初稿,审查方式是组织施工图纸设计部门进行设计审查,没有具体的施工部门,从而使得图纸设计部门与施工部门无法及时沟通,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对图纸理解不全面,导致施工进度拖延,因此在施工前组织施工部门与图纸设计部门共同商议修订施工图纸是很重要的。

(二)质量分析会诊制度与奖罚制度相结合

推行全面的质量管理,用科学的方法对工作进行指导。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小组,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有针对性的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现场依据以上工程质量的运行状态,每一层结构施工完,要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对质量工作进行总结,对于质量优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采取预防与纠正措施。并严格奖罚制度,明确责任人的行为标准,充分调动管理人员落实各项制度的积极性。

(三)把控施工进度

一般,油田地面建设工程规模很大,建设施工周期长,所以在规定周期内对施工进度有效把控也是降低施工成本的有效措施。并且,项目管理人员也不可以为缩短工期盲目管理,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始终要坚持质量与进度共抓原则,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加快进度,缩短周期,把施工进度的管理纳入合理科学的范畴。

(四)加强质量控制

所有的措施都是为确保工程的质量,施工质量是项目施工管理的最终目的。油田地面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工程完工后的使用情况有直接影响,所以对于油田地面建设工程来说,施工质量非常关键。在施工过程中管理部门所使用的材料和技术工艺必须全过程全方位的进行监督,确保工程整体质量。提前把对施工质量不利的因素清除。现场监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施工合同进行质量监督,强化自身责任意识。

(五)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过程中确保质量和创优的实现,过程质量控制中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落实“三检制”

自检:班组完成施工工序后,组织自检;交接检:工长在自检完成后,对已完工序进行检查:专检:项目经理部质检员对班组完成的工序进行检查。“三检”完成以后,由工长填写检验评定表,专职质检员核定。最后请工程监理或甲方核查。

隐蔽工程验收

隐蔽工程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质量检查员、工长、班组长参加检查,并做出较详细的文字记录。所有隐蔽项目,须在甲方、监理、设计认可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各分项、分部工程及最终质量检验,不合格的项目按有关控制程序处置后,再复核,合格后方可放行。抓好交底、检查、验收环节,实行全过程、全员的质量监督,使每道工序均处于受控状态。

4、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将总公司的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发给工种负责人和班组长,加以学习。实行岗位质量责任制,并实行专项检验。由质量检查员负责过程检查和记录。特殊过程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对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进行控制,四新项目必须经过充分的技术准备,经总工程师批准方可实施。

建立完善的质量验收体系,保证施工验收质量

工程的质量验收是每一项建筑项目的最后工序,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工程完工的质量验收与施工项目是否达到合同规定的标准,能否投入正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验收体系对整个项目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施工完成不并不意味着结束,还有很多后续工作要做。专业的质量监督团队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看起是否存在不合理或者是质量不合格的地方,防止因为施工质量问题导致在实际使用时出现事故,对施工单位和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完善的质量验收体系不仅要验收工程实际建设情况,还要对项目有关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文件进行整理研究,严格审查施工文件中是否存在不合法不合理的条款,在审查完毕后要封存,以供出现问题时作为证据材料。施工单位和企业要在施工完成后组织施工技术和经验交流会,针对施工建设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提出日后改进的措施,为未来施工建设奠定良好的经验和技术基础。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量的逐渐提高,油田地面建设工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我国油田地面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仍处于传统的管理现状,面对着日益严格的质量要求。因此,在新形势下完善对油田建设工程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对满足我国能源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工地质量监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基施工;质量监管;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前言

随着现代建筑产业的发展,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越发明显。建筑在地基处理施工的质量监管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监管的不规范、监管力度的缺乏,严重制约着监管的有效性。于是,基于存在的监管问题,强化监管的有效性,尤其是监管体制的完善、监管体系的构建,是强化监管工作的重要举措。并基于监管工作的优化和改革,更有助于现代建筑产业的发展。

1地基处理施工中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建筑产业的发展日益繁荣。当前,我国建筑产业不够完善,尤其是建筑产业链缺乏完善的体制,在规范管理上相对欠缺,以至于建筑地基处理施工监管落实不到位,诸如质量监管工作,在施工阶段比较欠缺。于是,地基处理工程的施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诸多的问题,涉及到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而且这些监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监管工作的开展。

1.1工程管理不规范,尤其是监管人员缺乏良好的素质

目前,我国建筑领域的人才相对缺乏,在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存在诸多不规范、不科学的行为。在地基处理工程施工中,高密度的和谐施工环境,需要基于有效的施工管理。而实际的施工监管工作相对缺乏,监管人员对各项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监管工作带有形式的色彩,以至于施工人员相对散漫,工程安全隐患增多,施工质量难以确保。同时,施工管理人员非专业出身,都是由领导担任,这就造成监管缺乏专业性,对于监管中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最终影响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

1.2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尤其是施工技术的缺乏

地基处理工程的施工监管,在于对高密度的施工群体进行协调的分化管理,以强化施安全管理和质量监管。而实际的施工建设,施工人员的专业性缺乏,对于安全缺乏一定的意识,以至于施工操作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规范操作,影响施工建设的质量。同时,企业的监管制度不完善,缺乏对于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最终造成施工现场“鱼龙混杂”,各类安全问题、质量问题都孕育而成,进而加剧了施工质量监管的难度。

1.3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管力度缺乏,尤其是监查不到位

地基处理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工程系统性强,尤其是多工种、多技术下的施工建设,对施工质量监管带来较大的难度。实际的工程监管,缺乏监管的力度,对于工程项目的管理执行力落实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各类质量问题的出现。同时,施工项目的监查不到位,表面形式下的监管工作,严重影响着工程的有序开展。并且,管理的监查缺乏完善的体系,各监查部门的职能不明确,监查工作无法落到实处,最终造成监管缺乏有效性。

2强化地基处理工程监管的若干措施

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发生了本质性转变,建筑结构的施工建设更加复杂,地基处理施工难度加大,诸多的监管问题制约着现代施工建设的发展。针对上述的若干问题,提出强化地基处理工程监管的几点措施,诸如创新监管理念、监管制度等,都可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以及工程施工质量。

2.1规范施工监管工作,尤其是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

地基处理施工是一个高密度的施工工程,施工监管的规范性,是监管工作开展的基础。在施工项目的管理中,要规范管理制度,明确好各管理部门的职责,并落实到人,这样在规范的监管体制下,强化监管的力度。同时,监管人员的职业能力,尤其是综合管理素质,是监管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因素。地基处理施工多工种、多工艺的施工环境,决定监管人员,具有较强的监管能力,对于项目中的各项问题,进行妥善而及时的处理,是地基处理施工监管者所必须的。并且,管理者应该具有创新的监管理念,不断强化工程的监管力度,以落实各项监管职能。

2.2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尤其是强化工程质量的监管

地基处理工程建设在于质量控制,在完善的管理体系中,落实好质量监管是基础。公地基处理施工的质量问题源于多个方面,这就要求监管工作必须做到全面而细致,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进行有效的规避。在质量监管中,要强化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进而规范其施工操作。并对其施工技术进行培训,以完善有效施工的自身条件。同时,质量监管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于是在监管中,控制好施工各环节的工程质量,避免人为因素或外部因素下的工程质量。而且,施工质量问题下的“二次”施工,不仅影响工程进度,还增加了工程的成本输出。所以,在地基施工管监管中,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对于地基处理工程质量方面,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施工质量监管。

2.3强化监管职能,尤其是提高监查力度

地基处理施工中,多工种、多工艺的施工环境,需要基于有效的监查力度,对于施工的各环节进行规范监管。地基处理工程比较特殊,管理的职能部门,在监管的职能上比较模糊。于是,在强化监管的工作中,对于管理部门的完善,尤其是监管职能的优化,可以强化检查的力度。同时,对于监管中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问题分析,进而有效的问题反馈,以强化监管的有效性。并且,监管的开展需要基于完善的检查制度,以规范各监管工作的有效落实。

3结语

基于上述,我们知道:地基处理施工质量监管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监管工作的落实不到位,监管缺乏全面性和有效性,严重制约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于是,基于管理体制的完善、管理体系的构建,对于落实监管工作,优化监管效率,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龚梅,彭更旺.地基处理施工质量管理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07)298—299.

[2]曾永生.强化工民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5):179.

工地质量监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监督模式

伴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地铁工程逐步在国内部分城市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它解决了城市地面交通拥堵问题,有利于城市交通的发展。地铁建设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其涉及到的专业和工艺较为复杂,没有形成一整套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再加上地铁事故频发使人们对施工质量的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十分有必要。只有不断总结现有问题,加强监督,才能促进地铁工程的发展。

1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现状

1.1没有明确的监督机构

在现有的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地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机构不是很明确。以我国某市为例,该城市属于较为发达的二线城市,在对已经建成的地铁线路进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时,一般是由省建设厅统一领导,由专业质监站成立的监督办公室对地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但是,通过对其他拥有地铁交通城市的调查发现,各城市在对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管理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监督机构。

1.2监督模式较为混乱

就目前来看,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不同,在监督过程中所侧重的方面也不同,监督机构在监督模式上存在混乱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城市中,而且也出现在城市监督站中。例如,部分城市把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交给房屋建筑监督站,部分城市则交给市政工程监督站,但由于这些监督站的质量安全要求不同,且其与地铁工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极为不符,所以对地铁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不能简单地使用这些监督站的管理模式来完成。

1.3质量与安全的监督不统一

我国大部分城市在对地铁工程进行质量安全监督的时候,质量监督部门和安全监督部门分散在不同的监督站,加上两个部门的工作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信息交流,导致地铁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不统一。就目前来看,地铁工程的质量监督主要侧重于施工现场的永久性结构和实体结构,对临时辅结构的重视度不高;而地铁工程的安全监督主要侧重于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工作,忽视了施工结构对地铁工程安全的影响。

1.4缺乏专业的监督人员

由于地铁工程的建造会涉及到很多专业,技术含量较高,且危险程度也比较高,因此,在地铁建造过程中,会使用到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材料等。但是,在我国部分城市的地铁质量安全监督中,存在专业人才匮乏的现象,而且现有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监督管理经验,甚至部分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监督部门仅有不到5个人员,导致该部门的监督工作无法有效进行下去,直接影响了监督管理的效果。

1.5报监手续存在滞后的现象

在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过程中,监督部门应当把施工单位为了保证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的施工方法、出现意外事故时的处理措施、对岩石工程的勘察审核报告和施工图纸设计的审核批准书等作为安全报监的首要前提。同时,由于监督部门的不同,报监条件也不同。一般来说,在地铁工程质量安全报监中,安全报监的手续往往很简单,报监手续也能及时上交给监管部门。然而,在质量报监过程中,由于监督部门对工程勘察和施工图纸的审核文件等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但地铁工程建设会受到征地拆线和地下管道线路迁移等因素的影响,工程勘察和图纸设计单位会根据拆线和迁移的进度更改勘察报告和工程设计图纸。一般来说,我国很难有城市能够做到在地铁工程建设之时就向工程监督部门上交完成的工程勘察文件和施工图纸,甚至有部分城市直到工程建设完成之后,才能把质量报监的手续正式办理完成。因此,在我国的地铁工程建设中,经常存在先把安全监督手续办理完毕,质量监督手续却迟迟未办理的现象,而相关的监督机构也未能及时对出现类似现象的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监督或勒令停工。这种行为既不符合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基本要求,也会对相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产生不良影响。

2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的优势

2.1科学配置监督资源

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模式改变了以往质量监督与安全监督分离和信息不通的局面,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地铁工程监督机构,抽调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一个专业的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监督站。专业监督站的成立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地铁建设标准滞后的问题,完善相关的建设法规,建立健全系统的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同时,还能够通过已完善的监督模式,实现对地铁建设重要环节、竣工验收和较危险分项工程的监督。

2.2统一了监督模式

在对地铁工程质量安全进行一体化监督管理之时,通过借鉴现今成熟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监督模式,根据地铁工程项目自身的状况,取其精华,逐步形成一整套与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相适应的监督模式,把铁路工程从报监开始一直到竣工验收为止这一系列流程都作统一规范,从而有效解决地铁工程长期存在的监管分散问题。

2.3统一了质量监督与安全监督

2011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联络员会议明确提出了我国各城市要逐步在轨道建设中加强对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的探究。而在地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想保证地铁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就必须有效管理施工中所采取的方法和施工过程。工程质量与工程安全密不可分,在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地铁基坑的挖掘和钢支撑的架设工作等无法简单地归结到工程质量或工程安全中,而且大多数施工技术的质量和安全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质量和安全这两者关系十分密切。例如,在地铁隧道的挖掘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盾构机始发、掘进和旁通道挖掘等风险较高的环节。如果把控不好安全风险节点,盾构机就很难继续顺利挖掘下去,会对管片的拼装质量和防水性能造成影响,一些城市也存在因隧道推进不平稳而导致地下水倒灌,最后不得不废弃地铁工程隧道的案例。因此,在对地铁工程质量安全进行监督的时候,监督站应当实行“一岗双责”制度,使监督站工作人员既具有一定的质量监督知识,又掌握了有效的安全监督方法,并使两者融会贯通,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中去。此外,监督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监督时,既要查看地铁工程的质量,也要重视工程的安全。当勘察完施工现场后,要给施工单位签发地铁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两份监督文书。

2.4引进了专业人员参与监督工作

由于地铁工程的建设涉及到的专业和技术较为复杂,同时,由于自身性质的限制,监督站很难拥有所有与地铁工程相关的专业人才。因此,在现有人才基础上引进专业人员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有效解决监督站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也能弥补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监督人员专业知识和经验上的不足。另外,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要建立数据库,记录相关专业人员的特长,然后根据特长分类管理人员。通过引进专业人员,使他们参与到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中去,既能发现地铁施工现场存在的深层问题,又能通过细致的讲解,丰富其他监督人员的见识,逐步壮大质量安全监督队伍。

2.5优化了报监程序

2.5.1实现了质量与安全共同报监

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体系能够实现质量与安全报监要件的有机结合,把地铁项目工程作为一个监督单元,从而实现了地铁工程施工前质量与安全报监的同时办理,最大程度地简化了报监程序,减少了施工单位的报监时间。

2.5.2实现了分段报监

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体系的实施使地铁施工单位能够根据工程勘察和图纸审核阶段性的实际情况,以项目工程为一个报监整体,根据施工阶段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报监阶段,从而实现了分阶段的报监。

2.5.3实现了提前介入

对于工程勘察和施工图纸审核文件齐全的施工单位,由于在其他手续上存在问题不能办理报监的,可以经过建筑单位向项目建设主管部门递交申请,然后监督管理部门会根据主管部门的批示意见提前介入到项目工程实施的质量安全监督中去,从而避免了因报监滞后而埋下的质量安全隐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而地铁的出现减轻了地上人流量的压力。但是,由于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体系不健全,地铁事故时有发生。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实现了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机结合,优化了报监程序,完善了监督模式,从而提高了地铁工程的安全性,使其质量得到了保障,促进了地铁交通业的发展。

作者:戴锦韬 单位: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工程有限公司安全质量部

参考文献

[1]任新伟.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10).

工地质量监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监督模式

中图分类号:U231.3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地铁工程逐步在国内部分城市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它解决了城市地面交通拥堵问题,有利于城市交通的发展。地铁建设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其涉及到的专业和工艺较为复杂,没有形成一整套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再加上地铁事故频发使人们对施工质量的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十分有必要。只有不断总结现有问题,加强监督,才能促进地铁工程的发展。

1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现状

1.1没有明确的监督机构

在现有的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地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机构不是很明确。以我国某市为例,该城市属于较为发达的二线城市,在对已经建成的地铁线路进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时,一般是由省建设厅统一领导,由专业质监站成立的监督办公室对地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但是,通过对其他拥有地铁交通城市的调查发现,各城市在对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管理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监督机构。

1.2监督模式较为混乱

就目前来看,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不同,在监督过程中所侧重的方面也不同,监督机构在监督模式上存在混乱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城市中,而且也出现在城市监督站中。例如,部分城市把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交给房屋建筑监督站,部分城市则交给市政工程监督站,但由于这些监督站的质量安全要求不同,且其与地铁工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极为不符,所以对地铁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不能简单地使用这些监督站的管理模式来完成。

1.3质量与安全的监督不统一

我国大部分城市在对地铁工程进行质量安全监督的时候,质量监督部门和安全监督部门分散在不同的监督站,加上两个部门的工作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信息交流,导致地铁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不统一。就目前来看,地铁工程的质量监督主要侧重于施工现场的永久性结构和实体结构,对临时辅结构的重视度不高;而地铁工程的安全监督主要侧重于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工作,忽视了施工结构对地铁工程安全的影响。

1.4缺乏专业的监督人员

由于地铁工程的建造会涉及到很多专业,技术含量较高,且危险程度也比较高,因此,在地铁建造过程中,会使用到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材料等。但是,在我国部分城市的地铁质量安全监督中,存在专业人才匮乏的现象,而且现有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监督管理经验,甚至部分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监督部门仅有不到5个人员,导致该部门的监督工作无法有效进行下去,直接影响了监督管理的效果。

1.5报监手续存在滞后的现象

在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过程中,监督部门应当把施工单位为了保证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的施工方法、出现意外事故时的处理措施、对岩石工程的勘察审核报告和施工图纸设计的审核批准书等作为安全报监的首要前提。同时,由于监督部门的不同,报监条件也不同。一般来说,在地铁工程质量安全报监中,安全报监的手续往往很简单,报监手续也能及时上交给监管部门。然而,在质量报监过程中,由于监督部门对工程勘察和施工图纸的审核文件等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但地铁工程建设会受到征地拆线和地下管道线路迁移等因素的影响,工程勘察和图纸设计单位会根据拆线和迁移的进度更改勘察报告和工程设计图纸。一般来说,我国很难有城市能够做到在地铁工程建设之时就向工程监督部门上交完成的工程勘察文件和施工图纸,甚至有部分城市直到工程建设完成之后,才能把质量报监的手续正式办理完成。因此,在我国的地铁工程建设中,经常存在先把安全监督手续办理完毕,质量监督手续却迟迟未办理的现象,而相关的监督机构也未能及时对出现类似现象的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监督或勒令停工。这种行为既不符合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基本要求,也会对相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产生不良影响。

2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的优势

2.1科学配置监督资源

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模式改变了以往质量监督与安全监督分离和信息不通的局面,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地铁工程监督机构,抽调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一个专业的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监督站。专业监督站的成立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地铁建设标准滞后的问题,完善相关的建设法规,建立健全系统的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同时,还能够通过已完善的监督模式,实现对地铁建设重要环节、竣工验收和较危险分项工程的监督。

2.2统一了监督模式

在对地铁工程质量安全进行一体化监督管理之时,通过借鉴现今成熟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监督模式,根据地铁工程项目自身的状况,取其精华,逐步形成一整套与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相适应的监督模式,把铁路工程从报监开始一直到竣工验收为止这一系列流程都作统一规范,从而有效解决地铁工程长期存在的监管分散问题。

2.3统一了质量监督与安全监督

2011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联络员会议明确提出了我国各城市要逐步在轨道建设中加强对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的探究。而在地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想保证地铁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就必须有效管理施工中所采取的方法和施工过程。工程质量与工程安全密不可分,在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地铁基坑的挖掘和钢支撑的架设工作等无法简单地归结到工程质量或工程安全中,而且大多数施工技术的质量和安全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质量和安全这两者关系十分密切。例如,在地铁隧道的挖掘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盾构机始发、掘进和旁通道挖掘等风险较高的环节。如果把控不好安全风险节点,盾构机就很难继续顺利挖掘下去,会对管片的拼装质量和防水性能造成影响,一些城市也存在因隧道推进不平稳而导致地下水倒灌,最后不得不废弃地铁工程隧道的案例。因此,在对地铁工程质量安全进行监督的时候,监督站应当实行“一岗双责”制度,使监督站工作人员既具有一定的质量监督知识,又掌握了有效的安全监督方法,并使两者融会贯通,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中去。此外,监督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监督时,既要查看地铁工程的质量,也要重视工程的安全。当勘察完施工现场后,要给施工单位签发地铁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两份监督文书。

2.4引进了专业人员参与监督工作

由于地铁工程的建设涉及到的专业和技术较为复杂,同时,由于自身性质的限制,监督站很难拥有所有与地铁工程相关的专业人才。因此,在现有人才基础上引进专业人员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有效解决监督站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也能弥补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监督人员专业知识和经验上的不足。另外,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要建立数据库,记录相关专业人员的特长,然后根据特长分类管理人员。通过引进专业人员,使他们参与到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中去,既能发现地铁施工现场存在的深层问题,又能通过细致的讲解,丰富其他监督人员的见识,逐步壮大质量安全监督队伍。

2.5优化了报监程序

2.5.1实现了质量与安全共同报监

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体系能够实现质量与安全报监要件的有机结合,把地铁项目工程作为一个监督单元,从而实现了地铁工程施工前质量与安全报监的同时办理,最大程度地简化了报监程序,减少了施工单位的报监时间。

2.5.2实现了分段报监

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体系的实施使地铁施工单位能够根据工程勘察和图纸审核阶段性的实际情况,以项目工程为一个报监整体,根据施工阶段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报监阶段,从而实现了分阶段的报监。

2.5.3实现了提前介入

对于工程勘察和施工图纸审核文件齐全的施工单位,由于在其他手续上存在问题不能办理报监的,可以经过建筑单位向项目建设主管部门递交申请,然后监督管理部门会根据主管部门的批示意见提前介入到项目工程实施的质量安全监督中去,从而避免了因报监滞后而埋下的质量安全隐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而地铁的出现减轻了地上人流量的压力。但是,由于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体系不健全,地铁事故时有发生。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实现了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机结合,优化了报监程序,完善了监督模式,从而提高了地铁工程的安全性,使其质量得到了保障,促进了地铁交通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新伟.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10).

[2]李强.地铁工程监督管理与应急处置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1).

工地质量监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问题;一体化控制

1引言

地铁工程项目的有效构建直接关系到后续城市发展中,地铁交通系统的运行效果,尤其是对于运行的安全性而言,其施工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在具体地铁工程项目的实施构建过程中,其不仅仅会出现较多的质量缺陷事故,因为其施工操作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施工难度的增加,还很可能会导致一些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因此,在今后地铁工程项目的管理和监督控制过程中,重点加强对于质量以及安全两个方面的管控也就显得极为必要。对于地铁工程质量以及安全的监督管理而言,两者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需要重点从一体化构建入手进行分析,确保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能够发挥出较强的实效性价值。

2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现阶段我国地铁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建设而言,其重要性已经获得了人们的普遍认可,而为了较好提升其施工操作的流畅性,重点加强对于安全以及质量的监督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当前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其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缺陷,落实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分析这些问题也就能够为相应的优化工作指明方向。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在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监督管理主体不明确。在当前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其之所以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落实效果,和相应监督管理主体不是特别明确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为现阶段我国地铁工程项目的构建主要是城市整体发展构建,相应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也就涉及到了城市建设部门以及质量监察部门的职责,但是在实际的落实处理中,这种监督管理工作的实际执行者往往是一线施工构建单位,其它各个施工质量安全管理部门不是特别清晰,如此也就很难形成较为理想的落实效果,导致在执行中出现了较多的监督管理落实不到位现象,很多质量问题以及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提高。(2)监督管理机制混乱。从具体铁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落实过程中,其在监督管理机制方面同样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和缺陷,具体的监督管理机制相对较为混乱,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理想的监督管理体系。这种监督管理机制层面的混乱问题主要就是指其监督管理的责任人不明确,没有能够较好确定各个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进而也就难以发挥出较强的监督管控效果,不仅仅人力资源方面的浪费现象,相应的监督管理空缺也是比较明显的,最终影响其整体性落实效果。(3)监督管理程序不规范。对于具体地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安全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落实来看,其在监督管理程序方面同样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和缺陷,整体不规范现象较为突出,难以发挥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价值。这种监督管理程序方面的混乱,主要就是指在地铁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环境中,没有能够形成一套较为理想的监督管理流程,很多监督管理人员都不明确如何落实相关任务,并且在很多环节中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滞后性问题。比如对于监督管理中的审批手续而言,其就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滞后性和不严格性,相应监督管理的价值必然也就受损。(4)监督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不佳。对于地铁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而言,其同样也和相应的监督管理人员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当前很多地铁工程项目中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人员都不具备相应的监督管理能力和素质,对于地铁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标准以及相应的安全隐患无法准确掌握,最终也就必然会影响到地铁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效果,相应缺陷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5)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分离。在现阶段地铁工程项目施工处理过程中,相应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问题还表现在具体的质量与安全方面的监督管理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系统,不一致现象,分割较为明显。这种质量监督管理以及安全监督管理方面的分析必然也就会导致其相应实施操作中很多问题难以得到及时发现,并且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人力资源浪费现象,这也是构建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模式的重要原因所在。

3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落实措施

为了更好提升地铁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机制的落实效果,必须要重点针对相应的监督管理需求进行分析,进而也就能够促使其相应效果得到明显优化,这种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模式的落实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各个监督管理资源进行整合。在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机制的构建中,必须要首先针对各个方面的监督管理资源进行整合,并且对于这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最终才能够促使相应监督管理工作的高效落实。具体到这种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的构建中,为了较好提升其落实效果,相应资源必须要进行全方位分析,了解当前和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相关的各个机构主体,明确其应该承担的具体职责,如此也就能够促使其在后续监督管理工作落实中发挥出较强的积极作用效果。这种监督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不仅仅是基于相应监督管理机构以及人员而言的,还需要从相应监督管理技术设备方面进行整合,促使其能够发挥出最强的作用效果,尤其是能够结合相应的地铁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流程进展进行合理调配,促使其能够实现最强的监督管理价值。(2)明确监督管理职责。为了更好促使相应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机制能够得到较好落实,还需要重点从相应监督管理机制入手进行完善,这种监督管理机制的完善主要就是需要明确各个人员的基本职责,合理划分较为明确的监督管理任务。围绕着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机制的运行来看,其需要较好实现一岗双责体系,如此才能够做到真正的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这种监督管理职责方面的一岗双责机制落实主要就是为了促使相应监督管理人员能够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质量以及安全双方面的控制,分析这两个方面存在的不同问题和隐患,进而也就能够不断提升其落实效果,确保监督管理职责能够得到可靠推进,对于发生的各类问题也能够进行合理追责处理。(3)优化监督管理流程。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机制的落实,还需要从监督管理流程方面进行有效改进,这种监督管理流程方面的约束和健全主要就是促使其各项监督管理任务的执行较为可靠标准,进而也就能够提升其操作的可靠性效果。针对这种监督管理流程的优化,主要就是为了促使其能够体现出较为理想的高效化和严格性效果,尤其是对于以往存在模糊性,以及滞后性的各个环节,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为了有效提升其相应监督管理流程优化效果,还可以借助于信息化监督管理手段进行处理,如此也就能够较好规避一些缺损或者是混乱问题的出现。(4)提升监督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从监督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层面进行优化改进同样也是落实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机制的重要条件,因为该机制的落实对于监督管理人员的要求正在不断提升,需要其具备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全面,进而也就需要从这种人员方面进行严格把关,首先保障各个从业人员资格审查较为严格,另外,还需要从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入手进行控制,促使其能够具备理想的胜任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地铁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而言,实现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对于相应监督管理流程以及资源、人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需要从这些方面进行有效推进创新。

参考文献:

[1]朱建平.地铁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1):111.

[2]戴锦韬.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6(2):60~61.

[3]孙长庆.地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浅析[J].安徽建筑,2014(5):87+90.

[4]张文宏,喻淳庚,侯赟.地铁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探讨[J].浙江建筑,2014(3):62~64.

[5]冯国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案设计[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12):74~79.

工地质量监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油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在油田工程建设中,质量管理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质量的好与坏,如果工程交工后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油气田各种站、库及设备的使用功能和机构安全,严重制约了油田建设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全面加强油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是油田建设工程质量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

1.油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1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政策、法规尚不完善

现如今,在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然而,由于政策、法规尚不完善,变动周期相对比较短,变动范围也较大,缺乏一贯性。一种情况是在监督管理工作中所参照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对于如何处罚施工企业的不良行为,所参照的法律法规与现实情况往往会有一个较大的差别,处罚依据不能做到适度可行。另外,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快速发展,质量监管中相应的新标准、新规范还无法做到及时有效的出台,往往会出现质量监督标准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同时,伴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建设和施工企业在流动性和变动性方面表现的越来越强,如果没有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想要追究其中一方的质量责任也越来越困难。

1.2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形式较为单一

在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管的时候,更多的是采用巡回监督,一旦发现质量问题便进行处罚的单一处理模式。特别是在现今条件下,由于一些能够有效保证工程质量的市场手段(如信用制度等)没有很好地完全建立起来,造成了在质量管理方面建设方和施工企业对政府有一种较强的依赖性,缺少一种自觉提高质量的积极性。

1.3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相应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人员综合素质表现的参差不齐,主要是:监管人员素质不高、监管行为不规范、监管工作不准确、把关不严格等四个方面。在现有的质监人员中,更多的会发现人才结构有一定的缺陷,众多监管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相对较少,而对于一些新进入的质检人员则缺乏施工现场的实际工作经验,大多数质检工作者所受的高等教育没能很好的发挥出来。质监在技术上的专业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有的专业不对口,专业人才青黄不接,专业结构配备不齐的现象。

2.施工过程的监督与控制

2.1施工安全

无论是各行各业均把安全问题放在重中之重,这也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体现,因此在油田地面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施工安全也要放在监督管理中的首要位置。具体而言,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只要涉及到大型吊装、带电作业、破路动土、油气区动及有限空间作业等问题,必须制定出具体的施工方案及作业票,相关部门审查通过后才能正式施工,且施工前要注意作业票的时效性以及特殊作业方案的可行性。施工时,质检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要旁站监督,一道工序完成后经过检验才能进行下道工序,以保证整个施工全过程的安全。

2.2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决定着工程是否可能顺利的投产运行,因此施工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也至为重要。要根据相关标准严格控制各个施工工序,保证只有“规定动作”,不得出现“自选动作”,尤其是重要工序及关键工序,质检管理人员要旁站监督。尽量加密检查点,深入检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三全质量管理,从而及时发现技术问题或者质量缺陷。对于已经发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召集相关人员会诊分析,查明原因与责任,提出纠正措施与解决方案。

2.3进度控制

在进度控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单位的施工计划认真执行。要针对施工组织设计、各个环节的进度计划等进行严密审查,尤其是施工单位的人力资源投入与机械投入等方面,要做全面的可性行研究,周密、细致的安排施工各个环节,将总工期根据分部工程的难易程度进行分析,做到控制好每个单元工程,使得总工期得到保证。此外,还要按照制定好的进度计划进行跟踪检查,将实际进度的相关数据及时收集起来,比如出工人数、完成的工程量、工程进展、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对工程的实际进度做全面了解,保证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的同步进行。

2.4现场签证与工程联络单管理

因为油田地面工程建设有着任务重、工期紧的特点,因此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工程变更与现场签证,因此对这些工作的控制就非常重要。变更签证通常由设计人员、现场监理代表、建设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批准,有些设计人员受到自身业务水平的限制,可能会导致变更增多;有时为了配合工期计划,忽视了变更、签证对工程投资和质量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现场签证、工程联络单的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把握范围。通常签证是由监理人员或者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负责的,管理人员要对整个基建的管理程序、各项费用划分原则等做到了然于胸,明确现场签下的范围,将包含在施工图预算、设计变更预算中的项目剔除掉,遵循公正、科学、诚信的原则保证现场签证的准确性;如果不清楚是否要签核现签证或者工程联络单,则要及时沟通造价或者审计人员。(2)时效性。如果有现场签证与工程联络单,要催促相关单位确认工作量,防止由于长期未认证导致工作是不准确,违背公平原则。(3)准确性。工程量签证要以方便预算审批部门计算工程量为原则,尽量估到详细、措辞准确。如果工程量可以明确计算出,就要签工程量而不得签人工工日与机械台班数,比如工艺安装中要拆除一个自动化井口流程,则签证内容应该是具体拆除管线、管件以及阀门的数量,而非施工单位的车辆台班、人工等内容。(4)真实性。对于有些内容无法计算期工程量,可以签实际发生的人工工日或者机械台班数,不过要保证签证的真实性,要签实际的数量,不能出于其它因素的考虑,而增加签证数量。

3.结语

随着油田建设的不断发展,必然促使油田工程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而质量监督管理制度转变也会给质量监管模式产生深刻的变化,质量监管任务更加艰巨。我们质量监管人员要做到主动适应新形势要求,科学规范管理,不断创新和发展监管机制,让油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魏丽,郭丽,魏诗琦,任彦新.油田地面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9(08)

工地质量监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地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对策

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城市交通是其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做好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便于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压力,也为更好地促进城市形象建设和交通能力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各大城市逐步加快了城市地铁交通的建设,以地铁工程的方式来更好的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但就目前我国现状而言,地铁工程中的数量、成本以及质量问题依旧很严峻。本文从地铁工程质量管理的方向出发,进行了综合性地探讨。

一、影响地铁工程质量的因素

1.1 对所用材料的质量监督

施工材料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个工程质量的高低,在进行地铁工程所需材料的选择r,专业人员要严格监督并控制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以及特殊工程材料的质量,并且在订货之前要仔细对材料样品进行审查,以防止质量低劣的材料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工程监理要督促工程承包商加大对材料质量的监督力度,要使其明确所用材料的规范要求、数量以及供货时间等信息,并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对材料进行取样并平行检测,以提高工程材料的质量。

1.2 对施工管理人员以及作业人员的监督管理

施工管理人员以及作业人员直接影响到地铁工程的质量,施工企业要对施工组织者以及作业者进行相应的管理培训,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专业证明才允许上岗,施工队伍内部要对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要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安排相应的专业考试,只有满足考试要求后才可上岗作业,不满足考试要求的不允许上岗作业,如果在地铁工程施工中,出现违规作业的现象,立即停止该施工人员的上岗作业,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1.3 施工组织方案的监督管理

在施工合同中,明确了施工组织的工作方案,具有指导性意义。施工方案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建设,施工队伍有一个良好的施工方案,不仅会提高地铁工程的质量、保证施工效率也加快了施工进度以及降低了成本造价。反之,如果事先制定的施工方案不合理,将会拖延整体工程进度、影响到工程质量并且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投入。相关部门在拟定施工组织方案时,要结合工程现实情况,综合去进行分析考虑,质量、安全、技术、效率、进度以及经济因素等缺一不可,施工组织方案要在监理单位审批完成之后进行专家的附批工作,作出相应的内容完善,保证方案的严谨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严格禁止不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作业的不良现象。

二、提高地铁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2.1 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

施工企业自身要从管理人员到施工人员、从材料设备到工艺技术都要落实质量责任制,要进行层层把控、严格把关,工程监理要监查并督促项目承包商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并且将制度应用到现实施工中去,保证制度的有效性、监督性以及可操作性,如果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发现不尊重规章制度的施工人员,要给予其停工警告,并进行处罚教育。

2.2 加强工程验收管理,重视细节

地铁工程是一项整体性极高的工程项目,如果其关键部位以及重要工序等出现质量问题的话,将直接影响到地铁整体工程质量,所以,监理单位要在施工前明确验收重点以及严格性,严格要求施工队伍要按照验收规范标准进行施工操作,并且在细节施工完成后加大验收力度,按照事前规范标准逐一检查,并且邀请专家进行复查,只有这样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关,才能将施工方案做到风险最小化、效率最高化、收益最大化。

而且地铁工程细节较多,同时要做好细节验收的工作,这样一来既可以对整体地铁工程进行复查,又可以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为整体工程提供质量保障。地铁工程涉及到的专业较多,同事要加强不同专业的工种之间的相互配合,明确各自在整个工程中的具体责任,提高施工效率。

2.3 强化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

质量监督管理不是某一环节要做的工作,而贯彻于整个施工全过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把控要做到具体落实到施工过程中的任何环节,而且质量控制管理的方式和内容要随着施工进程的改变而进行相应调整。全过程指的是从施工方案的制定到最后工程竣工验收,其中包括着施工方案的拟定阶段、开工准备阶段、施工操作阶段、工程验收阶段以及工程保修阶段,都要严格按照国家地铁工程相应的法律规范进行施工作业,不能为了追求利益和工期,而忽略了对地铁工程质量的管理,将监督责任明确到个人,明确赏罚制度,以便于提高质量监督管理水平。

三、结语

地铁工程是我国的百年大计,其工程的施工不只是在地上,有时也会在地下进行施工作业,地上地下的施工是由地地铁线规划所决定的,这使得地铁工程复杂性提高。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地铁是城市居民主要出行使用的公共交通,地铁工程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其安全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地铁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大对质量监督管理的力度,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将质量安全意识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心中,使其养成良好的施工作业习惯,保证地铁工程的安全性能,促进我国地铁工程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工地质量监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地下管道 管道施工 施工监理 质量控制质量监理 给排水管道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加上近些年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在城市给排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地下管道成为满足城市美观需要的重要设施。在地下管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的特殊性质,要通过提高管道施工水平,确保地下管道施工质量,处理好城市防涝和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等生态问题,加强施工质量监理和控制,消除不利因素。

二.地下管线测量方法和质量控制。

1.地下管线测量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结合原有控制点来施测各管线的特征点,若无控制点或控制点密度不够时,要建立密度合理、精度适宜、点位不易被破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利用全站仪布设光电测距导线,或者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结合水准测量方式,根据《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和《城市测量规范》相关要求,来布设平面和高程控制点。

2.地下管线的测量分类和影响测量质量的因素。

一般将地下管线的测量划分为两大类:已竣工的地下管线测量和未还土的地下管线测量。已竣工的地下管线测量是所有管线施工完成后,并已还土的地下管线测量,在测量时主要通过物探的方式将管线特征点反映到地面上,之后施测各管线特征点,绘制特征点到地形图上来进行编辑。未还土的地下管线测量主要是通过直接测定管线的特征点,来完成地下管线的测量。未还土地下管线测量时要边施工边测量,施测前要收集好相关资料,做好准备工作,要熟悉各种管线的设计图,并合理利用好设计图,提高地下管线测量的作业效率和测量质量。

影响地下管线测量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员、机械、方法和环境等方面。

(1)人的因素。测量人员是地下管线测量探查工作的主体,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测量人员的操作技能和设备使用能力都直接影响测量结果。

(2)机械因素。投入地下管线测量的探查设备要根据管材材质、埋设深度、敷设方式等相关要求来合理选择。探查设备的精度指标要满足工程探测精度要求。

(3)探查方法因素。主要是对地下管线探查时使用的技术方案、组织措施、工艺流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探测手段等,探查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地下管线的质量控制是否能够实现,影响施工质量,同时也容易因选择不当造成投资额度增加。

(4)探查环境因素。探查地下管线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面金属护栏、地电条件、电磁干扰、地面交通、地下管线附属物保存状况、地面平整性等多方面。

为了避免对施工质量造成质量隐患,要提高探查的精度。提高地下管线探查精度的主要措施有:

(1)提高探查仪器的精度。探查仪器本身存在一定的不足或存在测量误差,在进行物探前,要对仪器进行一致性对比试验,确定仪器的改正系数,以此来提高探查仪器的精度。

(2)合理确定探查位置。地下管线施工前进行探查时,由于直埋管线土质情况不一,造成探查精度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开挖验证。一般情况下,干燥的沙质土层探查效果较差,细密的潮湿土质地区探查效果较好,而在含铁量和积水区内探查效果最差。

(3)地下管线经常遇到管线并行的情况,此种情况下进行探查时,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确定平行管线的平面和埋深。

三.地下管线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理及控制。

地下管道工程属于基础工程,容易受到施工环境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需要在有限的施工工期内,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正确安排施工。为了提高施工的质量水平,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1.地下管道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在进行地下管道沟槽开挖前,要做好地表的排水工作,要将开挖区域内的管道和水沟进行改道,避免地表水流入沟槽内造成基土破坏或塌方。

(2)地下管道沟槽开挖时,要先从设计标高的最低处向高处开挖。同时要根据土质的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打支撑、放坡。如果开挖深度达到地下水位深度,却地下水较为丰富时,要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沟设置在距离槽壁和条基约20-30cm的位置,沟宽一般设置在20-30cm内。为了避免造成塌方,排水沟要避免过近靠近槽壁,同时又要避免过分靠近条基,由于水流冲刷作用导致基底悬空下沉。集水井设置在最下游,当地下管线长度较长时,要在每隔30米的位置设置一个集水井。集水井的大小根据水流量来确定,在井底铺设厚度为20cm的碎石,井深度一般为基底以下50-100cm。

(3)采用机械进行挖土时,要避免一步到位。一般要预留30cm厚度的土层,采用人工清理的方式进行清理,直到设计的标高。开挖完成后,不能立即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为防止下层土被扰动,要预留15-30cm的距离不开挖。如果出现超挖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利用1:1级配砂石或者是20-30cm的细颗粒填筑至设计的标高。

(4)选用粒径为6-8cm的碎石作为基础垫层用材料。在浇筑管座时,要选用粒径为0.5-2cm的碎石作为制作混凝土的材料。

(5)污水管道铺设时对抗渗要求较高,因此要采用先用预制好的楔形混凝土块将混凝土管垫起来,预留出一定的控制位置来处理管道接口,之后采用垫层混凝土和管座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铺设雨水管道时,可采用先打垫层后铺设管道的形式进行。管道铺设要等到条形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强度标准的40%-50%左右时才能进行。对基座的旁土回填要等抹带结束24小时之后才可进行。回填土的含水率要严格控制,一般检验方法为手握成团,落地散开即可。开回填开始前,要将槽内的积水排除干净,将基底上的稀泥清除干净。采用透水性不同的土进行填筑时,要利用透水性较大的土层埋透水性较小的土,避免形成水囊。在管顶上方越50cm以下采用人工填筑,并进行分层夯实,为防止管道中心线偏移,要从管基的两侧进行对称回填。回填土中不得掺杂石块,避免在夯实过程中,石块损坏管道。待基础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标准强度的60%-70%时,才可采用机械回填,在卸土时,要避免将土直接对着管道,防止造成管道移位或破坏。回填施工时要做到随填随夯,采用先四周,后中间的方式来夯实回填土。回填土夯实时要避免出现不夯实或夯实不到位,同时要注意不可灌水夯实,避免土壤内含水量过大形成橡皮土,回填土的夯实密实度一般要控制在90%以上。

2.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出现的问题。

(1)防止边坡塌方。质量监理时要根据土壤类别和土壤力学性质来确定曹帮坡度。深度较深的沟槽要分层开挖,要妥善处理好挖槽土方的堆放位置,根据土质、槽深、槽边边坡来确定槽边和堆土下坡角的距离。

(2)沟槽断面控制。要确定合理的开槽断面,确定槽底宽度、挖深、边坡坡度及层间留台宽度等因素。开挖断面时,要考虑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等因素,要做到开槽断面合理。

(3)防止槽底泡水。要防止地表水后雨水流入槽内,必要时要在梗外开挖排水沟。

四.结束语:

地下管线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较多,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施工现场环境,消除不利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因素,严格落实设计标准和要求,提高施工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1] 白豹 梁志萍 浅谈地下管道施工监理质量控制 [期刊论文] 《建设监理》 -2003年6期

[2]杨立晖浅析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10期

工地质量监管范文第9篇

第二条在本县行政区域内从事耕地质量保护、建设、监督管理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耕地质量,是指由耕地地力、田间基础设施、耕地环境等构成的满足农作物安全和持续产出的能力。

第三条县农业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耕地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土壤肥料工作站负责耕地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

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利、财政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耕地质量保护的有关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区负责本辖区内的耕地质量保护工作。

第四条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部门协作。

(一)县农业局的主要职责:

1.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耕地质量标准和耕地质量验收办法的实施;

2.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内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中长期规划;

3.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地力分等定级工作;

4.参加对涉及耕地质量建设项目立项前的可行性论证,应当就如何搞好耕地质量的保护和建设向项目主管单位提出书面论证意见;

5.负责涉及耕地质量建设的项目耕地质量的验收,并出具耕地质量验收报告;

6.组织或者参与涉及耕地质量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

7.会同县国土资源局依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的耕地编制耕作层土壤再利用方案;

8.制定新开发、复垦和整理耕地后续培肥方案并组织实施;

9.对非农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的质量要求提出书面意见;

10.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质量进行等级鉴定,出具耕地质量等级鉴定报告;

11.建立和健全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和预警预报机制,对耕地地力、墒情和环境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

12.按照有关规定对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结果定期向社会;

13.会同县环保局依法划定禁止特定农产品生产的区域;

14.负责对破坏耕地质量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15.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有关职责。

(二)县国土资源局的主要职责:

1.在办理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时应当书面征求县农业局对补充耕地的质量要求的意见;

2.与县农业局共同依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的耕地,编制耕作层土壤再利用方案;

3.会同县农业局依法对有关涉及耕地质量建设的项目进行竣工验收。

(三)县环保局的主要职责:

协同县农业局依法划定禁止特定农产品生产的区域和协助县农业局制定耕地质量标准。

(四)县水利局的主要职责: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排灌条件等。

(五)县财政局的主要职责:

1.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从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资金中统筹安排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经费;

2.会同县农业局依法对涉及耕地质量建设项目进行竣工验收。

第五条加强涉及耕地质量建设项目的管理,规范涉及耕地质量建设项目的论证和验收程序。

(一)涉及耕地质量建设的具体内容:

1.标准农田建设和基本口粮田建设;

2.中低产田良和农业综合开发;

3.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

4.灾毁耕地、退化耕地、污染耕地的修复恢复;

5.沃土工程及新开耕地后续培肥;

6.田间排灌设施建设。

(二)项目建设单位应遵循的原则:

1.涉及耕地质量建设的项目立项前,项目主管单位应当组织有县农业局参加的可行性论证。

2.涉及耕地质量建设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剥离可能遭到破坏的耕作层土壤,并在项目竣工验收前将耕作层土壤恢复利用。

3.涉及耕地质量建设的项目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耕地质量建设的技术标准进行施工。

4.涉及耕地质量建设的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主管部门应邀请县农业局派人加强监督和指导。

5.涉及耕地质量建设的项目竣工验收前,应当由县农业局出具耕地质量验收报告。

(三)项目论证程序

1.涉及耕地质量建设的项目主管单位向县农业局书面提出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的报告,并提交相关资料。

2.县农业局依法成立专家组,对耕地质量建设项目的耕地质量建设和保护进行可行性论证。

3.县农业局组织专家组对耕地质量建设项目进行现场勘察、采集和检测土样、听取相关单位和人员的意见。

4.县农业局根据专家意见,就如何搞好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向项目主管单位提出书面论证意见。

(四)项目验收程序

1.申请。涉及耕地质量建设的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竣工时向县农业局提出耕地质量验收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

2.验收。根据《省耕地质量验收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省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授权范围,由县农业局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实地验收。

3.编制耕地质量验收报告。验收专家组根据现场勘测结果和土壤样品检验报告,按照验收标准逐项评议,编写《耕地质量验收报告》。

第六条加强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质量管理

(一)严格耕地质量占补平衡

县国土资源局在受理非农建设项目时应向县农业局提供项目的有关资料。县农业局应当根据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质量鉴定等级及补充耕地方案等资料,对补充耕地的质量要求提出书面意见。

(二)耕地质量等级鉴定程序

1.申请。耕地占用单位或者个人向县农业局提交耕地质量鉴定申请报告,并提供相关资料。

2.受理。按照有关规定县农业局负责受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非农建设项目占用耕地质量的等级鉴定工作。

3.鉴定。县农业局自收到鉴定申请材料的5个工作日内成立鉴定专家组,制订有关方案并组织实施。鉴定专家组进行现场勘察、采集土样,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和土壤样品及有关检测报告,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鉴定。

4.鉴定结论。组织鉴定单位根据专家组鉴定意见,签署鉴定结论,核发耕地质量等级鉴定报告。

(三)补充质量相当的耕地

耕地占用单位或个人应当按照耕地质量鉴定等级,补充与其质量相当的耕地。县农业局要根据耕地质量等级鉴定报告,按照质量相当的原则,对补充耕地进行质量验收。

第七条加强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管理

(一)耕作层土壤的剥离。涉及耕地质量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设单位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单位或个人均应剥离可能遭到破坏的耕作层土壤,剥离深度为20厘米以上。在剥离过程中应自觉接受县农业局的指导和监督,并按县农业局的要求落实,不能造成土壤和环境污染。

(二)剥离耕作层土壤的再利用。耕地剥离的耕作层土壤应当按照就近利用的原则,在县农业局的指导下,用于改良占用地块所属组、村、乡镇、管理区范围内的新开垦耕地或劣质地。对已有耕地补充计划但暂未开垦好耕地的,应选择合适的堆土场地,将剥离的土壤分层堆积,适时用于补充的耕地。对涉及耕地质量建设的项目所占用的耕地,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前将所剥离的耕作层土壤就地恢复利用。

第八条耕地质量环境保护措施

(一)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处置或堆放固体废弃物。

(二)禁止向农田直接排放不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工业废水。

(三)所有建设项目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中必须有农业环境保护方案。环境保护部门在审批前,应当征求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农业环境保护方案的意见。

第九条耕地质量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县人民政府把耕地质量保护和改善所必要的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并按照《国务院关于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8号精神,每年从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资金中,安排不低于15%的资金用于耕地质量保护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由县农业局做出初步方案,报县财政局审核,报县政府审批,设立专帐,专款专用。

(二)凡违反《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三条第一款之规定,对耕地耕作层土壤不按要求剥离和再利用的,由县农业局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被占用耕地每平方米10-30元处以罚款。

(三)县农业局应加强对耕地质理的监督管理,并与县国土资源、监察、建设、环保、公安、法院等部门加强沟通与协作。各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县农业局依法行政的配合力度。

工地质量监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建筑质量;工程管理;质量控制;质量管理

由于房地产业发展过快,质量监督管理方面跟不上发展的速度。质量控制存在着很多问题。下面以安徽某山庄地下停车场施工为例,谈谈此类工程质量管理控制。该工程建筑面积6073.8平方米,地下一层层高为3.8米,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类别为3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本工程为花园洋房的停车场,走的是高端路线,质量要求高;同时本工程的建筑面积大,因此钢筋混泥土的工程量很大,在施工过程中非常容易造成质量问题。因此,运用各种质量控制方法加强本工程的质量控制管理。

1 现浇混凝土构建尺寸质量控制

在已完成的混凝土构件中,拆模后查看,发现有很多构件都不符合规格,决定用排列图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收集混泥土构建尺寸各项目不合格点的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将不合格点较少的轴线位置、预埋设施中心位置、预留空洞中心位置三项合并为其他项。然后对其用排列图进行分析。从排列表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来,最主要的问题是表面平整度和截面尺寸两方面的,在以后的施工中应加强监理的旁站和检查,加强事前控制,确保质量达标。平面水平度和垂直度为有影响因素,标高和其他的为次要因素。

2 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

在钢筋施工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要求施工人员及时纠正,以确保下一工序的影响最低。钢筋工程在整个工程的施工中是很重要的,因此,在钢筋工程中必须设置质量控制点,其中包括了对钢筋隐蔽工程的验收。具体如下:检查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和位置,在工程事前和事中质量控制阶段必须全面的惯窃执行;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设置、接头数量、受力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通常钢筋的绑扎方式与焊接检查,必须保证其中心线在一条线上;钢筋的加密区必须通过检查,控制钢筋间距。对工程中的一根5跨主梁进行检查发现,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在检查的质量问题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很多质量不合格位置,因此在其他梁钢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到最容易出问题的控制点。

表1主梁钢筋质量监控点检查表

质量控制点 检测数 不合格点数 合格点百分率

钢筋型号 10 0 100

搭接长度 17 3 82

锚固长度 60 4 93

箍筋 20 2 90

保护层厚度 40 12 70

钢筋定位 10 2 80

3 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

模板工程必须要求按照工程的技术要求进行安装和拆卸,在施工过程中要求为:支撑系统及附件要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模板应拼缝严密,保证不变形不漏浆;同条件养护的混泥土试块强度达到设计标准50%时才能拆模等。实地通过水准仪的测量得到一组模板的相关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并将其制成一项表格,来反映模板工程的质量状况,提出相关的改善措施。

4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

本工程采用商业混泥土,强度等级:基础垫层c15,梁、板、柱c30,基础c30。地基施工中,由于垫层是在动态的生产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一个静态分析法不足以表明整个混泥土工程的质量结构,所以对5天内垫层厚度进行检测,把数据按时间和分批的顺序排列、分组,n=5,k=5得到下列数据,见表2。然后对其进行X-R图分析。

表2垫层厚度检测结果与统计表

日期 组号 实测偏差(cm) ∑X1 平均值 极差

(日/月) X1 X2 X3 X4 X5 R1

22/3 1 2 -1 -2 2 1 2 0.4 4

23/3 2 2 0 -1 -1 1.5 1.5 0.3 3.0

24/3 3 1 2 -1.5 -1 2.5 3 0.6 4.5

25/3 4 2 2 -1 -1.5 0.5 2 0.4 3.5

26/3 5 -1 -2 2 1.5 1 1.5 0.3 4

合 计 10

通过计算的,各组平均值的平均值为X=∑X/25=10/25=0.4,极差的平均值为∑R/5=3.8。查表得A2=0.58

因此:CL=X=0.4

UCL=X+A2R=0.4+0.58×3.8=2.604

LCL=X-A2R=0.4-0.58×3.8=-1.804

通过控制图的点子分布状况;一是点子没有跳出控制界限,二是点子随即排列没有集中分布在控制线的一边,没有缺陷。因此可以得到本生产过程基本处于控制状态,属于正常生产。

5 通过控制后达到的质量目标

运用排列图和控制图进行分析后,对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地方在施工全过程严格执行初检、复检、终检三级检查制度,即班组自检,项目质检员复检,终检工程师终检。按照ISO9001:2000系列标准及总公司质量方针:“贯彻国标,内抓管理,外拓市场,精心施工,优质服务,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来规范每一个职工的行为,确保质量目标实现。

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质量分析控制后,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平整度和截面尺寸从分析表格中能看到都有了很好的转变,合格率达到了质量目标。加强了质量管理措施后,模板工程质量和混凝土工程质量都达到了最先预定的质量目标。

工程优良率:单元工程合格率达到了100%;单位工程优良率 75%,达到了优良工程标准;没有发生重大工程质量责任事故、重大人身伤亡及重大设备损坏事故。不足之处就是,单位工程优良率未达到预定的目标85%,其他的各方面通过控制后,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6 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

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6.1 作业队的人员素质是制约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施工班组中,施工人员经验不够丰富,不服从上级领导的工作安排。

6.2 各层领导的质量意识和管理理理念往往是质量管理工作成效的关键所在,采用同种管理模式,对不同的作业队所产生的效果有相当差异。

6.3 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的力度,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对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项目质理管理往往存在行政干涉和其它人为因素的影响,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有一定距离。

6.4 缺乏激励机制,质量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现职人员存在工作不安心、素质不高的状况,对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有较大难度。

6.5 统计技术的应用水平较低,数据收集不充分,成熟的质量(项目管理)软件开发不足,对实现信息化管理工作存在较大差距。

6.6 一般来说质量目标定的太高,必然加大工程成本,工程进度也较长,同时质量又对成本和进度有反作用,质量控制好不出现返工也能促使进度和成本目标的实现。

针对以上问题体出了改进建议如下:

6.6.1 应加强建筑施工班组管理工作,现在建筑施工班组工作经验存在不足,技能素质不高。可以考虑选择素质过硬的施工队伍,以保证工程正常进行和保证质量。

6.6.2 建立对质量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提高管理者的质量理念,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