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地复工复产工作措施

工地复工复产工作措施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衢宁铁路衢江段工程复垦方案研究

【摘 要】对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因压占等原因造成的临时用地损毁,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通过本次土地复垦工作,可以减轻铁路建设对土地损毁的影响,有效缓解人地矛盾,改善沿线被破坏区的生态环境,保障沿线地区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临时用地;整治措施;复垦

1 工程概况

衢宁铁路衢江段,线路位于衢江区,途经樟潭街道、高家镇、全旺镇等3个乡镇,正线全长22.818km。衢宁铁路衢江段土地复垦是指:对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因压占等原因造成的临时用地损毁,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土地复垦方案拟损毁的场地均以压占形式对土地造成损毁。具体为,弃土(碴)场4处,制梁场1处,拌合站1处,施工生产生活区2处,施工便道8处。

项目区永久性建设用地不进行复垦;临时用地全部进行复垦,复垦率为100%。

2 工程地质情况

衢江区境内岩性复杂、土壤类型多样。土壤以红壤为主,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地层下分布有元古界变质岩、白垩系红色碎屑岩、石炭系长石石英砂岩、泥岩、二叠系龙潭组砂页岩等。

全文阅读

关于线性临时占地复垦措施分析

土地复垦在中国真正得到重视是在20世纪80年代,从自发、零散状态转变为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复垦阶段[1]。1989年1月1日生效实施的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标志着中国土地复垦走上法制的轨道。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土地复垦事业越来越成熟,2011年3月5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土地复垦条例》。条例指出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2]。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具体包括:(一)露天采矿、烧制砖瓦、挖沙取土等地表挖掘所损毁的土地;(二)地下采矿等造成地表塌陷的土地;(三)堆放采矿剥离物、废石、矿渣、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压占的土地;(四)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生产建设活动临时占用所损毁的土地。

相对于面状工程占地,线性工程项目占地复垦主要是对如输水渠道、铁路、公路等线性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土地破坏进行复垦[3]。线性工程项目的主要特征为:(1)项目区呈带状分布的长宽比值很大,空间跨越较大;(2)分布区域分散,涉及的行政区域区域多;(3)项目区组成标段数量大,各标段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等情况差距大;(4)项目区内不同工程施工对土地造成的破坏程度不同。这些特点都为土地复垦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因此在进行线性工程临时占地时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复垦措施。

一、项目区简介

项目区为廊涿干渠修建占用的临时建设用地,面积合计234.5307hm2,共分为四个标段。占用地类主要为耕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临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最大,为183.5747hm2,占整个项目区的78.27%;其次是林地,为39.4473hm2,占项目区的16.82%。

二、土地复垦类型区

按照廊涿干渠涿州段渠线施工临时占地用途,不同类型区以及不同的建设施工条件对土地的压占和损毁程度有所不同,将项目区内分为四个标段三个类型区,三个类型区分别为开挖区、施工建筑区、堆土场/堆渣场。

1.开挖区,指廊涿干渠涿州段渠线主体工程暗渠施工需开挖的地区,本项目区的开挖区的宽度为24m,工程施工前由施工单位先剥离表层耕作层30cm,并运至表层土堆放区集中存放,之后挖出的深层土或渣放在堆土场或对渣场。开挖区在主体工程设计组织施工开挖完成后,用土回填,表层基本平整。但标段一原来的土壤层很薄,存在一定量的砂石,因此回填的土中也有一定的砂,土壤层较薄,土壤基本不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

2.施工建筑区,包括生产营区和临时施工道路区,指为保证主体工程的实施而建造的临时建筑物和道路。施工建筑区土壤经过建筑物压占和硬化,土壤板结,土壤质量有所下降。

全文阅读

浅析矿区开采损毁土地复垦工程实施的保障措施

【摘要】:根据我国在土地复垦方面的相关要求,分析我国矿区开发过程中土地复垦现状,从制度、费用、监管、技术和组织等6个方面提出有针对的保障措施,确保矿区损毁土地复垦工程的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矿区;土地复垦;保障措施

1、前言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矿产资源开发的粗放型开发为主,从而造成了矿区大面积的土地遭受矿山开采破坏,据统计,中国因采矿破坏的各类土地超过400万hm2,并以1.3万hm2/a的速度增长[1]。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每年仍会造成新的损毁土地,矿区开发损毁土地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复垦整治,将会造成矿区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资源减少,严重影响矿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如何构建合理的土地生态系统,恢复景观生态平衡,成为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2]。因此,了解我国相应的土地复垦政策要求,分析矿区土地复垦现状,针对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率较低的现状情况,提出相应保障矿区复垦工程进行的保障措施,进而实现土地复垦工程的顺利实施。

2、矿区土地复垦现状

2.1矿区复垦相关要求

1988年国务院实施《土地复垦规定》,2011年务院实施《土地复垦条例》,对于矿区开发过程中造成的损毁土地明确了其复垦责任和义务。为保障损毁土地得到及时有效的复垦。自2006年开始,国土资源部相继实施国《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等相关政策要求。明确了生产建设单位编制土地土地复垦方案的和实施矿区土地复垦的相关要求。对于矿山企业而言,对于新建矿山、改扩建矿山和已生产矿山均编制土地复垦方案,作为矿山企业办理采矿证等手续的必备条件,大部分矿山企业在这期间均编制了相应的土地复垦方案。

2.2矿区复垦工程实施现状

全文阅读

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要点

一、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

(一)严格落实交通建设项目业主的主体责任。在项目前期工作、建设、验收各阶段要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将环保费用列入工程造价。招标文件、合同条款中要落实环境保护相关要求,并在工程量清单中单列环保措施费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落实专岗专人,统筹开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环评批复要求开展环境监理与监测,每季度向属地生态环境、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报送项目环境保护工作情况,主动、自觉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监督。

(二)严格落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职责。坚持“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工作原则,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完善交通建设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将建设单位施工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纳入信用管理,共同抓好交通建设领域环保工作。

二、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制度

(一)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落实环评文件未经批复不得开工建设的刚性规定。项目开工前或在建设阶段发生重大变动,需重新报批环评报告的,应及时履行重新报批程序,发生重大变动的路段在环评未重新取得批复前不得开工建设。对自建混凝土拌合站、路面混合料拌合站和碎石加工场单独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属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规定履行审批或备案程序。

(二)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环境保护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落实环评批复要求,及时施作边坡生态防护、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工程,做到“边施工,边修复项目交工验收前,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对照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核查生态环保设施完成情况,并向属地生态环境、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备案。环保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步投入使用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开展项目交工验收。

三、做好前期工作阶段环境保护工作

(一)加强生态选线和生态修复设计。严格避让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确实无法避让的重大建设项目应按规定开展项目占用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避让论证。尽可能避让生态敏感区,确实无法避让的优先采取桥梁、隧道等“无害化”方式穿(跨)越,同时通过设置动物通道、湿地水系连通等设计方案降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扰动。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同步开展生态修复设计,落实生态修复资金,加强植被保护与恢复。

全文阅读

配套挖潜技术在百年油田开发末期的应用

【摘要】秘鲁六、七区为开发百余年的老油田,地质条件复杂,地震及测井资料缺乏,构造解释及储层研究难度大,钻井风险大。项目人员以滚动勘探开发为思路,加强综合研究,深化地质认识,开展老井挖潜,优化措施结构。同时,加强油井现场管理,深入挖掘上产措施,充分发挥油井潜力。有效地遏制了百年老油田在开发末期的产量递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滚动勘探 深化地质认识 开展老井挖潜

1 油田概况

塔拉拉油田六、七区位于秘鲁北部塔拉拉盆地中南部,含油面积为339Km2,在构造上分别包括了Lobitos凸起、Negritos凸起和相邻的洼陷。主要产油层系为下第三系始新统,油藏总体为砂岩孔隙储层,属中孔、中--低渗透油藏,以低渗透为主。油田以含油层系多、断层多、断块小、油藏类型多为主要特点,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

中美公司分别于94年1月8日和95年10月11日接管七区和六区,两个区块都已进入开发末期。区块总井数5000余口,开井数860口,累积产油5.11亿桶,采出程度21%。

2 课题产生的背景

2.1 目前油田面临的主要问题

秘鲁六、七区目前已处于开采程度高、井网密度大、单井产量低,措施筛选难度大、措施效果逐年变差的局面。如何采取配套挖潜措施、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与开采技术水平,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全文阅读

疫情期间安全生产暗访检查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州决策部署,在科学防控肺炎疫情的同时,分区分类、有力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工作,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两手抓、两不误”。按照市安委应对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市应对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将对我市建筑领域和重点项目复工复产工作进行暗访,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坚决贯彻落实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摸清底数、降低密度、封闭管理、分类施策”原则,坚持以人为核心,以环节防控为重点,以安全生产为保障,严格落实人员摸排、防控措施、安全保障“三到位”的工作要求从复工复产前后衔接、企业人员和场所管控、应急响应处置等方面做到全过程、全流程、无死角、全覆盖,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明确行业主管和项目业主的监管责任,压实复工复产主体的责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工作,为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实保障。

二、检点

1、暗访检查范围为我市各施工企业、项目现场、燃气公司、物业小区和人员密集场所。按照“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的要求,严格落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压实受益人责任。法人代表承担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对生产、运营进销、保食宿、安保等运行中的全部流程、各个环节落实防疫工作责任人,明确具体职责和工作要求,建立内部疫情防控组织体系,落实作业区和生活区“两个封闭”管理。

2、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措施落实情况。重点检查企业是否制定周密的疫情防控方案和复工复产方案,是否严格执行“七不复工”(疫情防控措施不健全、相关证照不齐全、风险隐患排查不彻底、安全设备设施不全、重要岗位人员不齐、安全培训不到位、安全验收不合格)要求;企业在复工复产前是否严格执行“六个一”(企业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一次领导班子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制定一份周密的复工复产方案、以适当形式召开一次全体员工大会、开展一次全厂的安全检查、开展一次全员安全教育、制定一套应急处置方案)措施;复工复产企业是否达到“六个到位”(企业风险分析研判到位、隐患整改到位、安全教育培训到位、应急救援保障到位、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到位、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到位)。

3、检查是否建立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根据自身实际建立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向员工发放健康防护手册等疫情防控资料,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员工如有发热、干咳、乏力等异常症状,必须第一时间报告属地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暂时隔离,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4、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措施落实情况。重点检查企业是否制定周密的疫情防控方案和复工复产方案,是否严格执行“七不复工”(疫情防控措施不健全、相关证照不齐全、风险隐患排查不彻底、安全设备设施不全、重要岗位人员不齐、安全培训不到位、安全验收不合格)要求;企业在复工复产前是否严格执行“六个一”(企业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一次领导班子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制定一份周密的复工复产方案、以适当形式召开一次全体员工大会、开展一次全厂的安全检查、开展一次全员安全教育、制定一套应急处置方案)措施;复工复产企业是否达到“六个到位”(企业风险分析研判到位、隐患整改到位、安全教育培训到位、应急救援保障到位、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到位、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到位)。

全文阅读

市县灾后自救通告

6月中旬以来,我市各地连降暴雨,造成山洪、地质灾害频发,给我市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42.69千公顷,成灾面积20.13千公顷,绝收面积4.09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成灾面积8.16千公顷,绝收面积1.65千公顷;水产养殖损失面积2.26千公顷,数量3.29万多吨,直接经济损失达7.13亿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灾后生产自救工作,市委陈荣凯书记和市政府廖小军代市长分别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市长办公会议进行全面部署安排,提出具体要求。为了抓紧抓好灾后农业生产自救工作,力争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努力完成全年的农业生产各项指标任务,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迅速落实救灾措施,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当前,正值夏收夏种和秋收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农时,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对于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意义重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迅速落实有针对性的抗灾救灾措施,及时组织人员,指导农民群众抢抓季节,切实抓好农作物田管,尽快恢复农业生产,确保今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完成。一要加强组织调度,加大农机具投入,疏通田间沟渠,抢排农田积水,努力减轻渍涝影响;二要及时落实扶苗、洗苗、追肥等田间管理措施,促进受灾作物苗情转化,对受灾严重地块,抓好改种补种,确保不误农时;三要抓紧抢收已成熟的水果、蔬菜等作物,最大限度减少受灾损失;四要加大稻瘟病等病虫害的监测防控力度,减轻病虫害损失;五要对受灾茶园和茶苗基地及时排水、培土增肥、适时追肥,及时修复、加固损毁的茶园及茶园道路,促进我市茶产业恢复生产;六要对受淹、受灾的菇房及时清淤排涝、加强通风,菇房、菇床及四周要搞好卫生,进行消毒,并避免高温高湿引发的病虫害。

二、加快修复渔业设施,尽快恢复渔业生产。海洋与渔业部门要根据受灾实际情况及当前渔业生产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强化技术指导,指导科学养殖,帮助灾后群众尽快恢复生产。一是加快对渔业生产设施的修复工作。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及时修复水毁渔业设施,对冲毁受损的水产苗种场、养殖池塘、水渠护坡等,全力组织疏浚淤泥,对破损网箱、围拦网等生产设施及时检查修复,力争早日恢复生产;二是按照渔业生产补苗放苗的需要,积极帮助联系、调剂当季养殖苗种及时补苗补种,指导投放鱼苗;三是对大面积冲毁的网箱,组织专业人员合理规划布局,引导养殖户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四是开展水生生物疫病监测防控工作,鉴于高温期及洪水冲刷后是病害的高发期,要指导养殖户提前做好病害防治工作,无害化处理病死鱼,重点加强连片养殖池塘和重点养殖区水质和病害的实时监测,除对病鱼进行消毒外,还应采取水体消毒的办法,做到水产养殖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防止疫情的蔓延,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三、深入林区一线指导,尽快恢复林业生产。各级林业部门要全面开展灾情核查,安排林业技术人员深入受灾第一线,为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一要发动广大群众开展投工投劳,尽快修复被洪水冲毁、冲垮的林区道路,抓好灾区森林旅游、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基础设施的恢复,防止灾后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人为扩散;二要加强对灾后苗木的管理,开展对受害苗木清洗扶正,培土施肥,促进苗木恢复生长;三要做好灾后保险理赔工作,摸清承保森林受灾面积、程度等状况,协调相关部门做好理赔工作,为灾后恢复重建及时提供资金支持。

四、全面核查水毁情况,尽快抢修水毁设施。目前,省、市已下拨水利专项修复资金220万元,各县(市、区)要尽快将资金分解下达到用款单位,重点用于危及水库、堤坝、闸门安全的水利设施修复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修复,并督促其按有关资金管理办法,管好用好资金,确保专款专用。一是各类水库必须严格按照经过审批的度汛方案和汛限水位运行,现已超汛限运行的水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库水位降低到汛限水位以下;二是要抓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对至今仍未完成除险加固的水库,必须采取降低水位甚至放空等措施,确保汛期安全,待除险加固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常蓄水;三是要抓好水毁工程的修复。各县(市、区)水利部门应当在全面做好水毁工程修复方案的基础上,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优先做好事关公共安全、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和安全的饮水、灌溉、防洪、排涝工程的修复;对一些水毁严重、工程量大、投资多的工程,可以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安全和群众的生活饮水和农田灌溉不受影响。

五、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确保大灾后无大疫。各地要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加强灾害期间和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灾后无大疫。一要彻底做好消毒灭源。要对因灾死亡和病死的畜禽全部实行无害化处理,对灾害地区畜禽养殖场和周围环境,特别是老疫区,交通沿线和洪水。淹过的地方进行彻底消毒;二要加强疫情的监测与报告。重点加强对人畜共患病的监测,加大监测的频率和范围,充分发挥全市测报体系的作用,实行日报告制度;三要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免疫,切实做好灾区的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以及乙脑、猪链球菌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的免疫工作,同时加大免疫效果检查、流行病学调查,对免疫抗体达不到要求的畜禽要及时加强免疫,对新补栏的畜禽要及时补免,严防疫情发生;四要加大动物卫生检疫监督。加大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力度,加强流通环节监管,严厉打击逃避检疫以及贩卖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加强畜禽跨县调运监管,防止疫病跨区域传播。

六、加强救灾组织领导,全力做好服务工作。各级农业及涉农部门要迅速组织干部、技术人员深入灾区,充分发动群众,切实抓好农业生产自救各项工作,尽快恢复生产,减少损失。一是成立服务领导小组。迅速成立灾后恢复生产指导服务领导小组,组建动物疫病防控消毒工作组、改种扩种工作组、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组、农机抗灾救灾应急服务工作组、茶业及食用菌业受灾后自救技术指导工作组等,深入受灾乡、村和生产一线,帮助指导农民群众恢复生产;二是及时调剂供应农资。农业、供销部门要组织落实灾区恢复生产所需的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采取各种便捷措施,及时送到灾区农民手里。受冲受毁农作物尤其是粮食作物面积较大,需动用应急储备种子的县(市、区),应采取灵活措施,按管理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尽早把种子供应到农民手里;三是加大“五新”推广服务。积极开展灾区农民培训,加大“五新”推广服务,特别是灾后恢复生产的适用技术的培训和推广,以进一步提高灾区农民灾后恢复生产水平;四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金融部门要通过采取现场办公等方式,积极为农业企业排忧解难,帮助解决恢复生产的资金问题;五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各地要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重点要抓好对种粮耕地进行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水稻良种实行补贴、对粮食实行最低收购价等支持粮食生产有关政策的落实,提高种粮农民的收入。同时,农业、工商、供销、质量监督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开展灾后农资市场专项检查行动,严厉打击各种坑农害农违法行为,防止不法农资经销商利用救灾时机哄抬农资价格、销售伪劣农资产品。

全文阅读

山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

[摘要]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矿山的建设生产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当地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总结了矿山开采可能带来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对应的恢复治理措施,结合山西某矿实际情况,通过实施预防、地质灾害治理等措施,消除了矿区内大部分地质灾害,避免了矿区内村民住房遭到破坏,解决了周边居民饮水问题,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缓解了矿山生产与周边居民的矛盾。

[关键词]矿山开采;地质灾害;恢复治理

0引言

矿山的建设生产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同时也对当地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1-2],为了更好地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促进矿山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及时防治地质灾害隐患、修复被破坏的水土环境、复垦被破坏的土地[3-5]。

1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根据多年的调查分析,矿山开采主要会产生5个方面的问题:①矿山开采塌陷导致的地面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并伴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②矿渣堆放产生的地面压占及污染问题;③矿山开采导致含水层破坏,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用水;④矿井水污染问题;⑤矿区植被破坏问题。

2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

(1)预防措施。按照“统一规划、源头控制、防治结合”的原则,根据矿区特点、生产方式与工艺,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合理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保护性开采、留设保护煤柱、提前搬迁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避免和减缓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2)地质灾害治理措施。对于危害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减轻或消除矿山地质灾害危害。(3)矿渣综合利用措施。矿渣的堆放不仅会压占土地,造成原生植被的破坏,而且会对周边土壤造成污染。因此,应大力推行矿渣综合利用技术。例如,煤矸石主要利用方向有煤矸石发电、煤矸石生产建筑材料、利用煤矸石生产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铝等高附加值产品、用煤矸石复垦塌陷区及修路等。通过综合利用矿渣,做到矿渣零堆放,减缓矿山地质环境破坏。(4)饮用水工程措施。矿山的开采会破坏地下含水层,导致含水层结构破坏、水位下降、水质变差,当涉及到周边居民生活用水的含水层被破坏时,会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在开采影响居民饮用水含水层前,应提前布局饮用水工程,如利用深井或水库作为水源,布置管道引水工程。(5)矿井水处理措施。矿区内矿井水直接排出会污染周围环境,矿井需设置井下水处理站,矿井井下排水经处理后可作为场地生产消防用水水源及井下生产防尘洒水水源。(6)植被恢复措施。矿山开采一般不会造成植被大面积死亡,因此矿区植被恢复措施一般为植被补植。植被应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种类,例如在山西多选侧柏,因其较耐寒、耐干旱、耐贫瘠、可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上生长,且整体存活率、环境适应度和观赏度较好。

全文阅读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技术措施及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250-01

摘要:本文以贵州省桐梓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为依托,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背景、意义和内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可行性,针对当前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迫切性及实际问题,提出促进“增减挂钩”更好实施的工程技术措施、生物化学措施和管理维护措施及效益分析,使研究成果更富有操作性,从而提高研究区土地利用率,达到既满足经济快速发展下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及耕地保护。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 技术措施 效益分析

1 研究区概况

桐梓县北纬27°57′-28°54′,东经106°26′-107°17′,桐梓县南北最长处81公里,东西最宽处52公里,国土总面积3202平方公里,总人口67万人。桐梓年平均降雨量1038.8mm,年均温14.6℃,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四季不甚分明。

2 复垦措施

2.1 工程技术措施

根据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结合土地复垦适宜性分析,研究区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工程技术措施:

全文阅读

矿山环境恢复策略

本文作者:徐炳连 王美乾 吴静 单位:广西大学资源与冶金学院

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供需矛盾关系日益突出,从而导致矿产资源开发的不断增强。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2年启动的以省为单位的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项目成果表明,我国矿山数量多,矿产资源的开发强度大,开发方式粗放,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滞后,矿产资源的开发已对矿山地质环境产生较为严重的破坏,泥石流、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面沉陷、地裂缝及地下水污染等地质灾害隐患日益加剧,破坏地形地貌及大量的土地资源,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矿山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广西作为全国的矿业大省之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同样严峻。因此,根据广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研究科学合理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措施,对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促进矿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广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广西目前在册的矿山,主要以分布面广的非金属矿产和小型有色金属矿产为主,开采规模以中小型为主。由于过去采富弃贫,采易弃难,开采设备简陋,采矿方法不当,生产技术落后,以及民采盗采现象突出,加上多数采矿权人防灾及环保意识薄弱,造成目前广西矿山地质环境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对于露天开采矿山,由于多数矿山未按开采设计方案进行台阶式开采,露天采场形成高陡边坡,边坡稳定性较差,且基本无支挡防护措施,易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对于地下开采矿山,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废石随意堆放于废石场内,废石场无拦挡和排导工程,暴雨季节易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另外,采矿过程中因抽排、疏干地下水造成地面塌陷、地面沉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导致矿井周围居民房屋的墙体开裂;另外,矿山生产排放的尾矿水、矿坑涌水、废石淋滤水等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有毒有害重金属含量和药剂残余含量均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周围村屯居民生活饮用水构成威胁。如南丹车河矿区选矿废水排放,造成刁江水质恶化,水中的有毒有害元素明显超标。

1.2含水层破坏

采矿过程中,长时间抽排地下水,将导致含水层顶底板结构的破坏,导致矿山周围地下水水位下降,水量减少,严重则导致周围井泉干涸、水质恶化等,给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