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职数学论文

高职数学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职经济数学教学论文

一、注重数学的应用价值

1.数学实验融入高职经济数学教学

《经济数学》作为面向经济管理类职校生的一门具有针对性的基础理论课程,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中的数学原理为主,重在培养学生对数学原理的直观认识和应用的主动性,这就迫切需要与数学应用相结合的教学工具。我们从2011年9月开始在一些班级开设数学实验,其目的是实现“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数值计方法,熟悉常用的数学软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目标,采用的方法是———运用微积分与数学实验交替进行的教学方式,配合理论教学的进度,在对软件使用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基本知识教学的方法。通过软件的使用,一些复杂的概念或理论变得生动、具体,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且感兴趣地主动学习。在这样的思路下,对数学实验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设计做如下安排:在60节高等数学总课时中,安排12课时即6次的数学实验上机课。主要介绍Matlab软件特点、窗口命令和基本运算;介绍Matlab的矩阵运算、建立M文件的方法;介绍运用Matlab求函数极限,运用Matlab求解线性方程组和非线性程组;介绍运用Matlab绘制二维图形;介绍运用Matlab进行不定积分、定积分和广义积分的计算。对于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数学实验融入《经济数学》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思想的全方位发展。通过将数学实验融入《经济数学》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准确,更深刻。另外,学生不用再痛苦地纠缠于定理的证明和复杂的计算技巧,这使他们轻装上阵,以更多的热情自主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发展,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欲望更强烈。此外,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实验报告,使得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进行数学建模。对于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数学实验课时占多少比例、对理论知识如何删减和整合、数学实验内容的选取等有待进一步探索与思考。

2.数学建模融入高职经济数学教学

高职《经济数学》教学应该强调应用性,密切它与各专业的结合。我们认为,数学模型是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桥梁,将数学应用于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重要形式是通过数学模型,其研究过程是数学建模。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到高职数学教育中,是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我校自2006年起,每年都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也取得江苏赛区一等奖、二等奖等好成绩,老师在教学中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除了对学生在暑期集中培训以外,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在数学课上适时地介绍数学建模思想或数学模型案例,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经济数学》中我们建立了众多数学模型,如边际分析模型、弹性分析模型、最大利润模型、最优化价格模型、最优批量模型、线形回归方程模型、线性规划数学模型、风险型决策数学模型等,建立这些模型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条件下、怎么使用这些数学模型。我们通过一系列实例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如在引进定积分的数学模型后,我们讨论了经管领域涉及的经济量的总量、平均值等问题:已知边际求总量;已知净投资函数(流量)求总资本量及平均收入、平均成本等。在《运输管理实务》、《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中都有成本问题,讲“导数在经济中的应用”时,结合所学专业,讨论最优批量模型在物流成本评价中的应用;讨论成批到货,不允许短缺的库存模型;陆续到货,不允许短缺的库存模型的应用。此外,我们还尝试“以案例驱动为主”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件或专业实践中真实发生过的场景和结果作为“案例引入”环节,通过案例驱动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后再回到生活或专业的案例中融会贯通,使所学知识得以应用,所以案例的选择是关键。

二、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

如何把数学文化融入高职经济数学教学?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数学素养?这是高职经济数学课程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数学文化的融入无疑是促进高职经济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将数学文化融入各知识点中,即将数学文化体现在各教学环节之中,势在必行。只有不断挖掘若干知识点中的数学文化,才能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提高高职经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把数学文化融入高职《经济数学》,是指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以及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联系数学史、数学美、数学家的传记、数学与其他文化的关系。这样不仅增强了这门课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

1.以数学史的融入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

全文阅读

高职教学下数学论文

一、培养高职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1.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

数学本身就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在教授学生一门数学理论基础知识的时候,如果能够引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贴合生活实际的实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门知识的应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是极为有益的.比如在学习立体几何的时候,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找出生活中一些常用或者常见的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让学生对这些物质的结构进行剖析,更好地理解长、宽、高的区别与联系,把握虚线与实线的区别,这样在将来的知识讲解中就能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形成良好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在引入实例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物质,更易于学生理解,能够加深他们的印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感情,形成良好的互动.

2.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

我们都知道,高职生作为定向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往往在心理上更愿意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巧,以便将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那么,针对高职生的这一心理,教师就应该在教授数学这门基础课程的时候,将数学知识与他们的所学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起来,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提升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把所讲的数学知识渗透到学生的专业知识中去,对于与专业相关的知识点,教师要尽量讲解得细致一些、深入一些,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知识,同时能够将这门知识应用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中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这种带有目的性的学习会促使学生提升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深刻感受到数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在主观上更愿意主动去学、深入去学.

3.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教学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比较直观的图、文、像、动画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保证教学内容有一个全方位的反馈和互动.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视听强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并且能够涉猎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更加灵活、主动,不受教材的限制.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能够近乎逼真地模拟出所需的教学环境,能够以高质量、高水平的视觉冲击和音频冲击来刺激学生的脑部,帮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最大限度地提升他们的思维想象力,最大限度地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改革传统数学教学手段的必然趋势,不仅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枯燥的问题生动化、趣味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灵活化,而且可以大大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给数学活动带来的局限性、不便性.同时运用多种形式,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自然地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学得好.多媒体技术采用音像结合的教学方法,具有新颖性、多样性和趣味性,可以寓教于乐,更能引起高职生对数学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小结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经济数学论文

一、高职院校经济数学课程现状分析

1.忽视经济数学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一向是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往往会偏重实践操作课程而忽略各种基础理论课程,以致理论课程课时受到一定程度的剪裁,其中就包括经济数学这门基础理论课。这样压缩了经济课程的学时,无疑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和学生的学习难度。另外,经济数学虽然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但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偏低,导致学生学习投入不够,热情不高,严重地影响教学的开展。

2.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经济数学课程仍采用“以教师为主,以书本为主”的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单一地沿用“引出定义、证明定理、例题讲解、布置作业”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大量定义、定理和解题技巧。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只是把学生打造成装载知识的容器,忽略了学生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学生考核方式单一

采用笔试方式进行学生考核,是高职院校一直贯彻的理论课考核模式,这种单一的考核模式虽然对维持教学秩序有一定作用,却不利于学生的自由发挥。以成绩来判断学生学习状况无法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能力,反而增加学生心理负担,降低学习的热情。在这种考核机制下,学生只会疲于应付,无法做到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全面掌握。

二、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全文阅读

高职数学教学分析论文

摘要:就我们数学教师而言,应尽快地适应新旧课程的过渡,由传统型教师向新型教师转换。我们应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字:新课程标准数学教学教学观念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职数学的教学方式

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方式是广大教师关心的问题,新课程强调了探究式教学,那是否就意味着数学教学要以探究式为主呢?笔者对此持怀疑态度,数学新课程之所以强调探究式教学。那是因为过去我们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探究.但这绝不意味着要以探究式教学为主。一般来说,高职学生要探究出某个数学问题或者定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这绝不是能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就得到解决,高职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方法,任何脱离知识基础的探究都是盲目的。应该承认,讲授式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它不能和“填鸭式”教学简单地划上等号。讲授式教学也有其优越性,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关于讲授教学法的研究很好地说明这一点。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其关键在于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探究意识。有些教学内容或问题适宜学生探究的,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去探究;开展一些课外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体会到发现的乐趣与学习的魅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有些时候,教师适时地对某个数学问题或知识点作拓展。甚至是一句话,也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职数学教学方法

2.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程中的数学强调数学化、数学情境,作为教师要有一堆数学情境,有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经验。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其中“起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在课始阶段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数学的殿堂,展开思维的翅膀,开启智慧的大门。

例如对于课本例题:“求函数y=x+的单调区间”的学习,在学生们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以后,我们对它进行了引伸,设计了如下程序性问题:(1)研究该函数的主要性质;(2)设计做出其图像的方案,并找出其图像的特征;(3)分别做出函数y=2x+,y=ax+(a>0,b>0)的图像,并概括规律;(4)请同学找出一个具有此类函数模型的实际问题,并予以解决。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以后,同学们情绪高昂,思维活跃,积极动手动脑,相互交流研究。第一个问题解决的比较顺利,第二个问题则显示出了较大的差异,第三个问题的结果丰富多彩。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问题获得了圆满的解决。同学们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这里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学生们主动的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2.2准确定位新增加内容

全文阅读

高职数学建模论文

1高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目前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理论学习,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参与度低。忽略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缺失了应用性。教师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有大量重复的机械训练,才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套用现成公式做一些计算。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大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数学学习长生厌恶情绪,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受到影响。另外,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过程教学模式落后,缺少多样化,不能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要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思维僵化,无从下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2数学建模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手段也发生了变化。现代的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须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并积极对他们进行引导,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教堂中的问题积极进行探索,主动思考,增强学习的能动性。由于我国教育模式一直为应试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差,并且应用意识薄弱。所以,在教学过程若想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要培养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此外,不论在课堂上或者是课外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见,并适当的给予鼓励,不要轻易否定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在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后,教师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他们善于思考、勇于提问和辩论,让他们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使他们成为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在数学建模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培养,既培养他们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要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坚强的意志、宽广的兴趣、坚定不移的信念及积极主动进取的品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对他们进行分组然后进行讨论或者是竞赛,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增加他们之间的同学友情,又可以让他们共同进步。每组学生还可以布置一些比较难的题目,他们合作解决问题,最终完成题目的解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他们意识到创新的价值和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另外,当今学生的薄弱方面主要是语言能力及表达能力,所以对他们进行特定的培养,提高他们这两方面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语言表达,包括表述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解题思路等,从而完成数学建模论文。在训练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耐心,在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简洁性等方面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错误,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数学建模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要由传统的黑板加粉笔转化为利用多媒体教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也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可以包含大量信息,可以直观形象的呈现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课程教学过程变得顺利,授课速度变快,教学效果也变得更好。在数学建模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采用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进行数学建模教学。

4开展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应用型人才

近几年来,全国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课外科技活动。大学生通过竞赛,可以提高查阅收集资料的自学能力,可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自身运用计算机解决数学模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探索研究精神增强,为成为全面性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打下基础。在竞赛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的同时也有助于自我提高各方面能力。高职数学教师指导数学建模竞赛可以改变其缺乏研究主动性的现状,可以摒弃老旧的知识学习。有利于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数学教学模式,对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创新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全文阅读

高职数学教育论文

1分析高职数学教育的价值所在

通过认识、了解数学的价值来深入探究数学教育的价值,二者关联密切,数学价值具有多面性,进而形成了多样性和层次性的数学教育价值。因数学教育价值的多样性,在研究数学教育的价值问题时应从知识、科学、应用、能力、素养、文化等角度和层面来深入认识数学教育的价值。从能力、素养、文化等角度对数学教育的价值进行深入探究,使其内容得到了极大丰富,进而拓展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思维训练价值。数学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教育最基本的价值是弘扬科学知识的价值,为实现数学教育的其他价值提供了基础条件。

(2)数学教育具有培养数学应用能力、方法的价值。数学应用主要涉及到的是工具和技术层面的实践应用,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方法。

(3)数学教育具有进行思维训练的价值。数学是将抽象思维建立成相应的数学模型的学科,数学思维是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的集合,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思维上要求更深刻、更高级,所以说数学教育是思维训练的最佳手段,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进行思维训练的平台,它有助于人们形成理性思维,促进了人们智力的发展,数学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4)数学教育还具有培养数学精神、体验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在进行数学教育过程中数学文化、精神贯穿始终,体现了数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经过数学教育的系统培养可以使学生形成更为科学、正确的思想方法、态度认识,这些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实践、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数学教育这几个方面的价值不仅关系密切,而且相对的、有层次性的。数学教育的价值会因内容、阶段的不同所侧重点有所不同,所以说小学、初中、高中、高职等各层面的数学教育的侧重点会有所差异。高职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时必须考虑高职教育的特性问题。高职数学教育在价值取向和价值层面上有自己的倾向和特征,高职数学教育的价值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高职教育因学生基础、课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时在其知识层面、能力层面、思维层面、文化层面等方面所能授予的东西都是有限的,使得数学教育的很多价值观念无法有效的传达给学生,所以说数学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提高。此外,高职数学教育为了满足高职教育的教学需要,教育所侧重的价值是具有倾向性的,使数学教育的价值无法均衡展现。高职数学教育不单纯是进行知识教育,在进行数学教育过程中要与应用工具和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这是高职数学教育价值的重要特征体现。

2分析高职数学教育的功能

全文阅读

高职经济数学论文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优点

1、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经济数学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参与包括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成果的评价等实际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使学生既了解总体,又清楚每一具体环节的细节;教师则从教学过程的主要承担者中淡出,而是成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咨询者。

2、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在经济数学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主动的说教者,而是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其主要精力应侧重于教学方案的设计、案例的设计和教学项目的设计上。

3、打破课程的单一模式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重视学生案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能力。教师不再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来设计教学过程,而是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参照来确定学习领域、设置学习情境、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也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实践在前,理论在后;行动在前,知识在后”为原则,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并通过解决接近实际工作过程的案例或项目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在教学评价上也允许学生自己制定评价标准,并检查自身的学习效果。

4、形成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学习形式

全文阅读

职业高中数学论文

一、造成职业高中的数学教学效率差的原因

1.教师个人素质能力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观念陈旧责任意识淡薄

个别教师的心理在职业教育长期受社会偏见的影响下,教学观念陈旧。普遍认为:职业高中教育是义务教育失败的延续,是学生混文凭,混技术的教育。学生没有升学的愿望与压力,教师没有成绩的考量,教育管理无从评判教学水平的高低,故而,一部分教师便错误地认为教学效率高不高没关系,没必要下大力气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学生成绩差点也不影响外出打工,不出乱子就行。放弃研究、学习、严谨教学的态度,简单应付;没有形成良性竞争型的教育发展环境。同时,受社会拜金主义思潮、奢靡慵懒之风的影响,更多的教师责任意识淡薄,工作消极应付,工作时间上网游戏、看视频、炒股、购物,工作时间之余专注于拉关系,搞应酬,对教学一事全然不顾、抛之脑后,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

2.学校经费短缺,资金投入不足,管理薄弱,教学硬件和教学人才短缺

职业教育长期得不到良好发展,社会关注度偏低,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教师工资低下,不能很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教育人才的分配上缺乏政策引导,许多职业教师队伍存在素质良莠不齐和数量“缺斤短两”。学校教学管理力度薄弱,对于教师的不良行为不能及时监督,对于优秀教师不能创造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和机会,在工作绩效和职务的晋升晋级上不能很好地体现考核量化,从而最终制约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提高职业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应对策略

1.针对学生数学知识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应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策略

针对职业高中学生结构层次不齐的特点,在入学时,通过学情测试,生源情况的调查摸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基础状况,并根据学生的选学专业与期望信息,结合办学的特点、机制、目标,通过分班、专业意向等方式进行大致的分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尽可能低趋于一致。对不同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学生实施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查漏补缺、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勇气和自信,通过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体验独立解决问题后收获的成功与愉悦,强化自信力,消除学习的畏惧心理;消除“听不懂、学不会”错误意识支配,促进数学基础知识的建构和学习能力的形成,并使之形成长期坚持学习的习惯和意志品质,确保能够顺利接受后续的学习任务,逐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全文阅读

数学思想启示高职数学教学论文

高职教育是以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对学生进行学习、应用、创造思维和专业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将技术知识运用于生产现场或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新产品的基础。数学思想内涵深邃,对高职院校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1 数学思想的基本内涵

数学思想方法是前人探索数学真理过程中的精髓。而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的本质认识,是知识中奠基性的成分。首先,数学思想比一般说的数学概念具有更高的抽象和概括水平。其次,数学思想、数学观点、数学方法三者密不可分。如果人们站在某个位置、从某个角度运用数学方法去观察和思考问题,那么数学思想也就成了一种观点、一种认识。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理论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提炼和概括,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数学思想具有概括性和普通性,而数学方法它具有操作性和具体性。作为数学思想,它不仅比数学方法处于更高层次,而且是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精髓和灵魂,其运用和发展有助于知识得到优化,有助于理性认识迅速构建,有助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数学思想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数学方法具有操作性和具体性。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实质。数学思想都是通过某种方法来体现,而任何一种数学方法都反映了一定的数学思想。高职数学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有:(1)符号化与变元表示思想。包括符号化思想、换元思想、方程思想、参数思想。(2)集合思想。包括分类思想、交集思想、补集思想、包含排除思想。(3)对应思想。包括映射思想、函数思想、变换思想、数形结合思想。(4)公理化与结构思想。包括基元与母结构思想、演绎推理思想、数学模式思想。(5)数学系统思想。包括整体思想、分解与组合思想、状态运动变化思想、最优化思想。(6)统计思想。包括随机思想、抽样统计思想。(7)辩证的数学思想。包括数学范畴的对立统一、普遍联系相互制约、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数学化归、极限思想。(8)整体与局部思想。

高职数学中所蕴含的这些丰富的数学思想,它们与其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一起构成了高等数学的主要内容。同时,又由于这些思想往往隐含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里,也就伴随着数学思想产出、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数学思想其内涵也是会更丰富的,内容也是会不断的延展的。

2 数学思想对高职数学教学的启示

2.1 数学思想在数学教材内容体系中的呈现

高等职业院校的数学教学是以应用为重点,必需够用为度,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因此,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生产中必备的数学知识,能以数学为工具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应作为高职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数学方法是指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包括数学内部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式、手段、途径等,其中包括交换数学形式。但数学教材并不是这种探索过程的真实记录。恰恰相反,教材对完美演绎形式的追求往往掩盖了内在的思想方法,颠倒了数学真理的发现过程。整个高等数学其主要思想观点就是运动与变化的观点,以运动与变化的观点去考察问题,从运动与变化中去认识事物,这是唯物辩证法在数学中的反映。例如,高等数学就是从圆的内接正多边形面积的变化中去认识圆的面积,从割线运动中去认识切线,从平均速度的变化中去认识瞬时速度等等。而初等数学基本上不涉及运动与变化,只是在几个相对固定量的关系中从已知求未知。研究对象从初等数学主要研究常量的运算和固定不变图形的性质,反映运动与变化的数学概念是变量与函数,到高等数学是以变量及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函数作为研究对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极限,这是因为在数学和科学技术应用发展中,所带来出现的问题表现出的矛盾,如“曲”与“直”、“均匀”与“非均匀”等等,虽然各自的具体意义千差万别,但表现在数量关系上都归结成“近似”与“精确”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极限方法,借助于这实质上深刻的辩证法,使人们清楚地看到,定不变的事物是过程、运动的结果。高职数学内容全面,结构严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获得从数和形两个方面洞察现实世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它能提高学生的科学和文化素质。找到他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调动和激发学生在教和学中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为学生后续课程学习的奠定必需的数学基础。使学生明白高等数学这门课程正在渗透到许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当中。高职数学既是工具,又是文化,学生自身也要加强对高等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才能获得掌握和认识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强有力的工具。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使数学思想的精神得以完整的体现。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个较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2.2 数学思想是课堂教学实施的精髓,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指导思想

全文阅读

高职数学史下的数学教学论文

一、教学中渗透数学史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高效教学的重要条件。但高职学生大多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厌烦数学这门基础课。这原因不在于数学本身的枯燥无味,而是教学中我们忽略了数学史的教育及文化的熏陶。如高等数学第一章《集合》这一节,概念较为抽象,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切入,让学生思考“一条直线上的点和一个平面内的点哪个数量更多?”很多同学会认为平面内的点更多,因为平面内可以包含很多条直线。但正确答案却是“一样多”,这个结论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被伟大的数学家康托证明出来了。不仅如此,他还证明出“一条直线上的点和空间中的点一样多”、“一厘米长的线段上的点和太平洋上的点和整个地球内部的点一样多”,随之引入集合论,并以此为契机介绍康托的一生及集合论的发展。这节课的教学既丰富了知识,发扬了文化,更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中介绍数学史有助于促进学生人格成长

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也是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空洞乏味的教育只会令学生厌烦,而在课堂上介绍一些数学家研究数学的光辉事迹及献身数学的艰苦创业精神,则会一定程度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从而无形中促进学生人格成长。一个故事或事迹就能造就一名伟大的数学家是不现实的,但数学家们的优秀品质和奋斗经历却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发挥其积极作用。如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它走上数学殿堂便使于一本《解析几何》、一本《微积分》、一本《大代数》,十九岁时因发表一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论文倍受数学家熊庆赏识,从此迈入清华园。后在剑桥的两年里刻苦钻研,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数学家的能力与智力。他的名言“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的至理名言至今激励着无数莘莘学子积极进取、努力奋进。数学史中有许多我们同学的偶像,他们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值得敬仰;他们的经验教训值得借鉴;他们的踏实严谨态度值得学习;他们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过程令我们感动。教师若能把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料恰当的引入教学过程中,定会对学生思想教育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三、教学中引入数学史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及知识发生发展过程

数学中定理及公式是前人无数次探索、钻研得出的宝贵结论。而教材的编写则精炼简洁,知识的创造过程和内涵偏少,故从教材上很难看到数学成长过程,它展现出的是数学家们浓缩的结论,缺失了知识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过程,间接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不利于数学思维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的讲解一些数学史,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对知识的形成及发生、发展过程有较清的认识,引导学生养成克服困难、探究知识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传统教学提高了学生应试能力,却忽视了数学中最精彩的部分“怎样解题”,使学生成为了茫然的“解题机器”。而数学史的引入,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灵活、牢固的掌握知识的精华,更能大大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体会解题的乐趣。总之,高职数学教学中,用数学史来阐述抽象的数学原理,深入浅出,对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作者:王爽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