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三地理教学

高三地理教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三地理教学

一、分析学情与考情,把握教学起点,教会学生学习

教师的教学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学会获取知识、拓宽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适应高考,适应社会。

1.认真分析学情

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我们都要认真分析研究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教学。从生源看,我们的学生是经过玉溪一中、市民中、师院附中层层筛选后才招来的,几乎没有尖子生;华宁县又是玉溪市扩招力度最大的县;文科学生大多数又基础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面对这样的生源,我们的教学就只有降低难度,放慢速度,稳扎稳打,打牢基础。

2.认真研究考情

所谓研究考情主要是指研究高考题命题的思路和走向。老师只有知道了考情,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教学、训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到高考时才能“命中目标”。

(1)体验高考实战题,把握复习方向

每年高三复习的第一节课,我都把当年的高考题发给学生,并引领学生一起分析试题的类型,以及各题是从课本上哪章演变来、考哪些知识点。这样做了以后,学生才会有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高考。

全文阅读

高三地理教学的思考

【摘 要】高三学生无论从心理、身体、学习、生活、处事、待人诸方面比高一高二时有巨大的差别。快节奏大容量的复习教学使他们承受压力很大,地理教学的展开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法,和对学生状态充分的掌握,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学情 考情 教学方法 研究 调整

高三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以“学习为中心,思想为先导,身心为基础”的过程。因此,作为高三教师都应该紧紧围绕如何教学,如何端正学生思想,如何抓学生的身心健康三个方面进行教育教学。地理教学也不例外,我就高三地理教学中如何教学和如何端正学生的思想两方面作几点思考。

1 分析学情与考情,把握教学起点,教会学生学习

教师的教学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学会获取知识、拓宽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适应高考,适应社会。

1.1 认真分析学情。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我们都要认真分析研究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教学。从生源看,我们的学生是经过田家炳中学、城关中学、工业园中学层层筛选后才招来的,几乎没有尖子生;在加上以上学校扩招力度的增大,我校文科学生大多数基础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面对这样的生源,我们的教学就只有降低难度,放慢速度,稳扎稳打,打牢基础。

1.2 认真研究考情。所谓研究考情主要是指研究高考题命题的思路和走向。老师只有知道了考情,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教学、训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到高考时才能“命中目标”。

1.2.1 体验高考实战题,把握复习方向。每年高三复习的第一节课,我都把当年的高考题发给学生,并引领学生一起分析试题的类型,以及各题是从课本上哪章演变来、考哪些知识点。这样做了以后,学生才会有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高考。

全文阅读

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常州市新桥中学 黄建华

光阴似箭,忙碌而充实的高三教学已经结束,回顾这一年的教学将有利于我的专业发展,因为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阶梯.

这一年是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最辛苦也是压力最大的一年,这种压力来自社会,学校和我自身,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所有的地理统考中,所任教的两个班的地理成绩都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在高考中的地理平均成绩超过了市区平均成绩.所任教的两个地理班的本科达线率都大大超过了预定目标.反思这一年来的教学,觉得有如下收获.

一,认清形势,把握动态,优化复习教学.

面对高考模式变化,复习时间减少以及我校地理学科学生整体基础较差等实际情况,切实了解学情,把握高考动态,研究《地理教学大纲》,《考试说明》,《高考试题评价报告》以及近三年来全国,江苏,广东,上海高考试题(包括春季高考题),明确地理学科复习目标,方向,重难点和方法,精心安排复习计划,优化复习教学,切实提高复习课堂教学的效果.具体来说,首先是要把《考试说明》中知识点,能力点与教材结合起来,将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结合起来,确定每一单元复习的主要内容和所需时间.其次,弄清楚各知识点的考试要求,准确把握识记,了解,理解,应用,综合的界限,对高考中降低要求的,新教材删除的,非主干知识,坚决不拔高,对重点内容,要保证时间重点投入,进行必要的拓宽深化,联系实际,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第三是坚持"扎扎实实夯实基础,循序渐进抓能力,提优补差促中间,全面提高推进率"的复习教学思想,做到起点低,要求严,方法活,训练实,能力强.

二,夯实"三基",查漏补缺,优化课堂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复习课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查漏补缺,夯实"三基",是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使书本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把握.②通过全面,系统复习,进行查漏补缺,综合应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掌握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思想和方法.③帮助学生揭示规律,总结方法,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课时精讲精练,所选题目必须有基础性,启发性,代表性,综合性,做到"少,精,活,度",一般以中档题为主,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每做一题都使学生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新的提高.

三,传授方法,指点迷津,提高复习效率.

全文阅读

高中地理“三部曲”教学

摘要:传统意义上的高中地理教学,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兴趣,教学效率低下,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精神。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我们不断呼唤新的教学模式。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构建高中地理“三部曲”教学模式。强调教师要尽早、尽可能多地把可以交付的学习任务交付给学生,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措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地理教学活动,以获得更佳的教学

效果。

关键词:发现地理;揭开地理;迁移地理

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而教师的作用和价值,则体现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本人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了高中地理“三部曲”教学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一、在观察与接触中发现地理的面貌

习惯用死记硬背学习地理的学生总感觉地理离他很远。其实,现实社会环境中,地理事物和现象无处不在:日月星辰中有地理;江河湖海里有地理;春夏秋冬里有地理;风霜雨雪中有地理;沧海桑田是地理;高山流水是地理;地理存在于城市规划中;地理存在于旅游活动中;地理存在于各行各业中;地理存在于衣食住

行中……

地理知识特别是自然地理部分侧重于对具体自然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原理、规律的分析、理解与应用,光靠背是根本学不好的,即便是侥幸记下的一部分也是意义不大的死知识。生本教育的方法强调要充分地调动和利用学生资源,强调把学生的学习尽早地交付给学生,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倡导“先做后学”。

全文阅读

高三地理教与学之管见

高三阶段,学习紧张,时间紧,任务重,既要面对紧张的复习,又必须牢固掌握课本知识,学好新授课内容,提高综合解题的能力。如何协调好学习与能力提高的关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教学中沟通并协调教与学双方,抓住地理学习中的症结所在,理顺学习思路,找出科学有效的教法和学法,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教学重心要低,要注重双基落实。

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差异较大,要想提高课堂效果,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面向全体学生,降低课堂教学重心是关键。高三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个别优生吃得饱,考得上,也应该让差生们吃得着,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迎头赶上。

对高中地理学习来说,基础尤显重要,由于初中教学导向的影响,大部分学生缺少初中地理学习的基础,缺乏对基本地理事物的了解和掌握,这样,学起高中地理,多是举步维艰,慢慢的也就对地理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再加上一些不正确的导向,就形成了“地理”如同“物理”,在心理上没有任何异议地认为,地理就是高中阶段最难学的学科之一,形成了一种思维的定势。要解开这个症结,教学中就要降低重心,注重地理基础知识的传授,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我们知道,学习能力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夯实,改变为“教而教”,为“考而教”的做法。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附图、插图、各类专题地图、自然景观图、漫画和各类图表,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落实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另一方面,要构建学科主干体系,勾画知识树,引导和培养学科内的综全能力,理清学科内知识层次脉络,使之系统化;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之形成框架,从而结构化;总结地理事物的分布、运动变化规律,运用图像图表,图文结合,使知识形象化;知识联系有框图,前后比较有表格,使地理学习技能化。只有具备了坚实的基础,能力才能提高,学起来,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选修教材第二册,是以初中地理教材中国地理为基础的,若对初中地理内容掌握不牢或是一知半解,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无所适从,坐在教室里宛若听天书。如何能让学生迅速准确的掌握和理解教材的内容呢?教学中就要降低重心,以初中地理的内容为基础,诠释地理自然特征和区域人文特征的联系,通过识图、读图、认图,熟悉我国相关的一些地理知识,并能在新课教学中,注重反复强化训练,构建课文结构图,注重前后章节的综合对比,这样,才不至空中楼阁,毫无基础,才能为今后的学习与复习做好准备。

二、学法要活,事半功倍。

选学地理的学生,从正面的角度看,对地理的兴趣要比其它的学生大的多。但是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较死板,死记硬背,读图、识图的能力较差,不能图文相连,不能以图说文,更缺乏以文记图的能力,对课文中涉及的地理现象和规律不能有通盘的框架结构,知识不能系统化,往往是记了这一块,又忘了那一块,前后不能联系,不能用基本的地理现象来解释和归纳地理规律,结果是事倍功半,越学越觉得没有信心,越觉得要记的内容无穷无尽,没有头绪。

全文阅读

如何优化高三地理教学

摘 要: 新课程的实施和当前规范办学行为都要求结合当前的高考形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真正实现减负增效。高三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落实教学计划,应用教学策略,整合教学资源,反思课堂教学,调整教学心态,积极探索高效复习。

关键词: 高三地理教学 教学设计 备考模式 问题

高三地理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更好地领会新课改精神,贯彻高考要求,提高学生的成绩,是摆在高三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而优化教学设计,形成科学的备考模式,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高考命题从传统的知识考查向能力立意转变,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因为“学生所需,即教师所为”。

1.从关注自己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

“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因而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师要“弯下腰看学生”,充分了解学情,掌握学生的需要,由原来的教师“一言堂”向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发展。教师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知能提升,力求“公平、有效教学”。

2.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转变。

全文阅读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三法”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作为地理老师,应该根据新的教育理论,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新颖化。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素质。好的方法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容易,课堂教学更具魅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透彻,地理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一、巧用手势教学

地理教学中要把理性的知识形象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巧妙的手势是必不可少的。如讲锋面系统时,一手握成拳状代表冷气团,一手伸开为掌状代表暖气团。当介绍冷锋时,让拳背接触到掌心表示冷暖空气相遇时形成的锋面,此时拳头向手掌移动,手掌受到挤压被迫沿着拳的倾斜面向上爬升,整个过程中,可让学生真切体会到锋面移动方向,更易理解冷锋形成过程及冷锋的降水为什么一般在锋后。而在讲解暖锋时,让手掌主动移向拳头,拳受到挤压后移,手掌沿着拳的倾斜面缓缓向上爬升。通过拳掌手势演示使学生很快掌握冷锋暖锋的概念与本质区别。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学生较难理解,这时也可借助拳掌手势,一手较低握成拳状代表大洋板块,一手较高伸开为掌状代表大陆板块。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遇时,代表大洋洋块的拳头向下俯冲,在俯冲地带形成深海沟。当大洋洋块俯冲时,大陆板块会受到挤压,代表大陆板块的手掌顺势上升,隆起成为岛屿或海岸山脉。教学中常用的左右手定则、五种主要地形的等高线图等都可利用巧妙的手势使问题简单化。

二、巧用道具教学

地图讲授过程中,学生总是对图幅一定时,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实地范围大小以及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不容易接受,死记硬背,一遇到实际问题经常犯错,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悬挂在教室黑板两侧的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就成为教学中解决该问题很好的道具。教室里悬挂的两幅地图图幅一般相差不大,可认为图幅相同。首先请两位学生到讲台上来分别说出两幅地图的比例尺,然后比较大小,最后让学生来观察两幅地图上关于中国的内容谁更详细,学生很快理解。课堂上可结合当地情况,如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上表示陕西省与榆林市,谁的比例尺大、谁的比例尺小,哪幅图榆林市的内容更详细,大多数学生此时都可准确回答。理解地转偏向力对沿地表水平物体运动方向影响时,课前可准备一个玩具小人。教学过程中,让该玩具小人站立在黑板上,站向与物体初始运动方向相同。一旦开始运动,北半球时小人伸右手,南半球时小人伸左手,再利用口诀“男(南)左女右”来记忆“南左北右”,学生兴趣很浓、易于接受,取得了很好的识记应用效果。

三、巧用画图教学

新版教材中,考查学生读图、析图、绘图方面能力的内容越来越多。画图教学将地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改变地理教学中枯燥、死板、沉闷的特点。图像形象、直观,符合学生思维特点,教学过程中如果用得好、用得巧,往往使得一些难点迎刃而解。如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时,图像让学生很容易理解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度分布规律,特别是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公式中关于两地纬度差的理解非常到位。在分析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时,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两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何时正午太阳最大、何时最小都可在图上直观地表示出来,最后的结论写在对应的三块区域中,比文字总结直观、形象,易让学生理解和记忆。画图节省教学时间,发挥教师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地理学科以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为主要内容,涵盖了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让地理知识伴其一生,最主要是通过地理课堂教学来实现的,每位地理老师要大胆创新,不断采用新的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全文阅读

浅谈高三地理教学

【摘要】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对目前进行正在进行的新课改而言,注重探究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过程。地理学科因其学科的特殊性,许多高中学生比较难以适应,部分学生对地理甚至产生惧怕心理,因此对学生尤其是高三学生来说,加强对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分析高三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欠缺的角度, 尝试探讨如何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372-02

对许多刚进入高三的文科学生来说,地理很难,甚至在有些老师当中也会形成这么一种认识“学好地理就等于学好了文科”,地理之难,许多同学会一致推举人教版高一地理的必修上册和区域地理分析这部分。为什么许多同学会学不好这部分的内容呢。经过连续三年的高三地理教学,本人以为出现这种现象的症结在于学生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

1 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欠缺的一般表现

在地理学习中,许多学生往往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造成了这些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地理学不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不够: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这样表述地理学科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这两种特性决定了对高中地理思维需要转化,对地理问题的认识需要全方位考虑,但长期以来,许多学生特别是文科学生仅仅把地理局限于文科,再加上初中教育对地理知识形成的不全面,造成长期以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依赖死记硬背,依赖于对地理结论的掌握,忽视对地理原理的探究,从而造成学生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束手无策。

1.2 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综合分析鉴别能力差: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地理问题的本质特征。但是不少学生却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导致学生容易在地理学习中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无法形成全面的认识。

全文阅读

高三地理教学总结

2004年高考已经结束,成绩已揭晓,我们学校的文综成绩并不是很理想。这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我认为有两方面:一是学生数多,人们说“优生多”,但对于文科班来说,差生更多;二是基础差,虽经高三一年的努力。但见效并不大。主观原因,我认为学生花时太少及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本届学生,是我在高中教学中的第一届学生,应该说我是相当重视的,无论备课、上课,还是批改,我都力求做得完美,我把这一年当做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学习的机会,在教学中也得到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下面本人结合今年的高考试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树立信心,消除恐惧

也许文科生早就听到他们的师哥师姐们讲过,地理在政史地三科中是最难的,很难得分;也许是文科生对学习偏重理科性质的地理感到确实困难,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有相当的恐惧心理(特别是女生)。鉴于此,我们就应该利用多种途径,使他们树立信心,消除恐惧,如多抓学生谈心,拉近师生距离,从而“爱屋及乌”;多表扬,多鼓励;多向学生宣传“一个人如果记性好,理解能力比较强,勤奋一些都能把地理学好”等等这些都能让学生树立信心,从而消除恐惧。

二、加强政、史、地三科协调,以提高综合成绩为目标

在高三这一学年中,特别是第二学期,任教同一班级的三科教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共同目标,有一个统一的计划,不要各自为阵,要经常交流对班级的看法,我认为将全班学生分给三个任课老师,每位教师专门负责一部分人,平时与他们谈心,这样可以提高班级的文综成绩。其次,鉴于文综考试的特点,在试题的设置方面,往往综合性较强,因此三科教师要加强学科的探讨,更能把握命题的趋向。

三、要重视地理学科知识的把握,有条不紊地安排复习

㈠扎实地理功底,构建以主干知识为框架的知识体系

从2004年全国高考文综试卷地理试题来看,试题立足于考查学科的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特别重视主干知识的考查和系统地理考查。

全文阅读

高三地理教学研究

“以学习为中心,以思想为先导,以身心为基础”是高三学生学习生活的真实写照,而高三的老师应在此基础上对改进教育教学、端正学生思想以及关注学生身心健康这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与探讨。尤其是高三地理教学,以其知识密度大、空间建构层次多、综合性及应用性强等诸多特点,对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是对高三地理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以期帮助学生们快速且牢固地掌握知识点、从容应对高考。

一 分析学情与考情,把握教学起点,让学生“会”学习

为了使高三学生复习地理有明确的方向,教师应对地理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了解透彻,同时认真研究高考地理试题并把握其命题思路,进而从根本上教会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加强学生独立解题的能力,促使学生们自发地努力学习并拓宽知识面,发现、解决问题,如此一来才能满足高考及社会的需要。

二 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知识网络的构成。其中对于以下两点应引起特别重视:

1.重视透彻的理论讲解与事实之间的联系

原理与事实之间的联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因此教师对于理论的讲解要十分透彻。而在学生理解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发散与拓展,则是掌握原理的前提。以自然资源为例,其定义用以理解内涵,其分类用于加深对内涵拓展;如国土资源、国土整治的概念内涵,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形成机制以及防治的科学依据,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的形成原理等都要在原理与实际紧密联系的基础上,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给学生系统地讲解其中的关系,使他们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2.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合作的民主性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