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感冒药市场调查报告

感冒药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知识在实践中升华,能力在实践中锤炼——在医学生中进行药物的社会调查

【关键词】 医学生 药物 社会调查

药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特别是作为临床用药指导的基础课程占有重要的地位[1]。医学生在整个5-8年的医学院校学习过程中,是在药理学这门课程中学习药物治疗学的基本知识。

在目前药理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有两个方面困惑。一是当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时侯,还没有真正接触到临床疾病,而在教授药物的有关临床应用方面又必须与实际病患结合起来,二者的矛盾会让学生感到药理学的学习枯燥、难以理解;第二是药理学中药物的种类、特别药物名称众多复杂,学习时记忆的内容很多,而且感觉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学习没有更多的兴趣。

为此,我们在药理学教学中进行一定的改革,其中之一是让学生进行日常用药的社会调查。日常用药的社会调查不失为一与时俱进之良策,也是最近三年来我们教学方法改革的试点,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由于社会调查需要学生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为了不影响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我们要求的社会调查最初在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的学生中进行试点。在选择调查内容时,考虑到实际用药的普遍性,我们选择目前市场上所售感冒药物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的内容有药品名称,包括商品名和通用名,组成成分等,针对药理学的内容是讲授西药为主,要求学生主要调查西药感冒药物的成份组成,鼓励学生对生产厂家、所在区域如成都市所售感冒药价格等项目调查。

为培养学生相互协作能力,我们将学生分为5至6人为一组,每组交一份调查报告。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希望学生不要仅仅将调查的原始内容列表,鼓励学生进行分析归纳。为了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社会调查活动,调查报告作为平时成绩计算入最后的总成绩中;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选择优秀的调查报告进行投稿发表。

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选择的调查内容是抗感冒药,抗感冒药作为一种非常普通的药品,几乎人人都曾经使用过,因此在调查过程中没有陌生感,通过市场调查,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查时多人协作进行,因此并没有给学生增加更多的课程压力,反而更容易理解课程内容。每个调查小组都积极的上交调查报告,调查的内容除了规定的项目以外,许多学生还将药物组成成分按照药理学理论教学的方式进行分类,总结其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用量用法等;有些同学还写了自己对调查行为本身以及对诸多感冒药物调查结论的心得体会;还有些同学将中药感冒药物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

经过三年的实践教学,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药物的社会调查已经纳入7、8年制医学生药理学的教学计划中。社会调查也已经扩展到口腔医学专业,调查内容也有所不同。对于临床医学专业而言,继续抗感冒药的社会调查;对于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考虑到专业特点,局部物在口腔医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进行局部物的社会调查研究。社会调查除了在7、8年制学生中进行,5年制的部分医学专业也进行了有关方面的调查。学生调查报告的质量有大幅提高,最初是像作业一样的“抄书”报告,2007年秋季学期的调查报告则加入更多分析归纳的内容。如2004级8年制部分学生的调查报告非常完整,针对成都市大中型药店的抗感冒药物的调查报告,内容详尽,格式合理,更像是一篇论文包括摘要、目录、调查方法以及结果、最后还有分析和参考文献等;目前在老师的帮助下修改,拟投稿发表。

全文阅读

感冒药OTC市场导入策略

市场分析

一、环境分析:

1.市场容量

中国当前OTC市场大约有近200亿人民币的容量,如果以北京OTC市场中感冒药的消费占总量的28%计算,中国感冒药市场几乎有50亿人民币的市场份额。保守估计也有20亿人民币的市场。据调查,抗感冒药物销售额约占药品零售总额的15.0%,是继保健品类(31.3%)之后销售额最大的一类药品。其中包括一定的季节因素,冬春季节是感冒的多发季节 。另外一个显著特点是,消费者用药趋向于名牌产品,排名靠前的四个品牌无论销量还是销售额都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2. 政策分析

跨入新世纪和加入WTO,医药市场环境风云变幻,特别是随着药品分类管理办法的实施,卫生体制、医疗保险体制、药品流通领域等的改革,对医药行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药品零售市场正成为制药企业竞争的热点,以非处方药市场为主的制药企业怎样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又如何开拓零售市场这一问题值得探讨。作为非处方药(OTC)的一大组成部分,感冒治疗药品是我国医药产品推广品牌营销中最成功的范例。而随着OTC市场走向规范,竞争加剧,药品零售市场竞争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面对新的市场,新的机遇与挑战,众多的生产、销售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开拓、营销组合、经营管理上将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二、竞争分析

1.竞争产品

全文阅读

低价药缘何难寻觅

近几年,“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了人们的口头禅。目前,政府降低药价政策频频出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虚高药价,但降药价导致了一些低价药正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那些既便宜又管用的‘小药’越来越少了,无论在医院药房还是零售药店都很难找到它们的踪影。

关于低价药、廉价药短缺的报道不在少数,其中不乏破解低价药消失之谜的深度剖析,总结起来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原因:医生不愿用、药企不愿产、药店不愿卖。为了弄清低价药目前的真实处境,探明它们“消失”的真正原因,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医生不愿开的低价药

众所周知,“看病贵”原因中药价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如今看个小感冒都要花上一两百块钱”。类似的“抱怨”比比皆是。记者在走访一家三甲医院时碰到了前去看感冒的王女士,她告诉记者,“自己只是有点嗓子疼、流鼻涕,这两天感觉症状有点加重了,怕真的发起烧来,赶紧到医院让医生开点药,把症状压下去。”

医生对王女士的诊断结果是“上呼吸道感染”,一共给她开了三种药,分别是红霉素肠溶胶囊2盒、复方北豆根氨酚那敏片2盒、清开灵胶囊3盒,三种药的总价是162.18元。王女士表示,由于她的药费目前还没到医保起付线,这一百多块钱也只能自己掏了,“确实有点儿贵。”王女士说。

记者随后查询了该医院的药品价格,发现医生给王女士开的药每种单价都在20元以上。多年来,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一直被认为是医院药价居高不下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有评论指出“在‘以药养医’的大背景下,医院依然需要靠卖药而不是‘出售技术’来赚钱,以保证经营目标和合理利润。”

记者从一家三甲医院药房工作人员那里打听到,的确存在一些医生不愿意开的低价药。这位工作人员为记者列了一个不完全低价药清单,包括维C银翘片、黄连素、感冒通、速效伤风胶囊以及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类低价消炎药等,这些药的市场价几乎都超不过10元。当记者问道,医生不愿意开这些药是否是因为利润太低?这位工作人员回答“有这个可能。”

廉价药没市场药企不愿产

全文阅读

我们该为感冒买多少单?

冬春交替,感冒高发,几乎年年如是。感冒可以说是一种再“常见”不过的“常见病”了。从小到大,每个人患感冒的次数可能数也数不清。但就是这样一种病,却“苦”了中国人的腰包。

感冒是“不治”之症?

一位外国医生曾说,治疗感冒,中国可能是全世界花冤枉钱最多的国家。此言虽然尖刻,却一针见血。中国人对于感冒的重视程度,让许多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很是不解。卢克是加拿大人,在中国某媒体工作已经9年。“以前在家得了感冒,从来没想过要上医院,如果实在难受,比如说咳嗽睡不着觉,就会给家庭医生打个电话,他会让我喝点止咳药。”卢克说,来到中国后,他一感冒,同事们就会劝他赶快去医院治病。“我挺不理解的,以前从来没有治过感冒,就是休息休息,一周就好了。”

而在英国,说到“感冒不是病”这句话,当地人十有八九都会点头。无论是在药店还是医院,尽管只是些治愈伤风感冒的药物,英国的医生通常也只给开出三四天的药量,而这最多只会花费3到5英镑,相当于30元到50元人民币。周先生在法国、意大利等国工作多年,他告诉记者:“几乎没有人专门去医院治感冒,因为预约至少要一个月,排上的时候病早好了。一般都会多喝水,有人会尝试一些古方,比如喝鸡汤、喝草药茶、吃苹果。”

其实,感冒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不治”之症之一。在医学上,根据引起感冒的病原体不同,可将感冒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占90%以上,如果没有细菌感染的话,感冒一周左右就可以自愈,因为人体可以产生免疫力。所以,专家把感冒称为自限性疾病,即疾病在发展到一定程度能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痊愈。吃药打针,只能缓解部分症状,对于缩短病程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如果一个人一年内偶发一两次普通感冒,就像是免疫系统进行的“军事演习”,并非什么坏事。

多数人看病花了冤枉钱

感冒这种最普通的病,百姓似乎“越来越看不起了”。记者随机调查了10位市民。结果显示,如果自己买药,大家通常会购买一种西药成分感冒药,一种中成药感冒药,外加止咳糖浆、喉片等缓解症状的辅助药物,花费在50元~150元不等;如果去医院治疗会更贵,除了验血外,有些咳嗽的患者会被要求拍胸片和输液。王先生上个月刚得过感冒,医生给他开了3天的输液单。“按理说不是多大的病,可谁都不敢不听医生的。最后一算,检查、口服药、输液加起来,花了将近1100块钱,以后没事可不敢随便‘病’了。”

某福建媒体曾对此做过暗访,记者到四家医院就诊,自述有“咳嗽、喉咙痛”等症状,最后均被诊断为感冒。有医院给开了口服药,有的医生要求输液,有些既验血又输液,花费在30~230元不等。

全文阅读

药品“李鬼”何时休

用非药品冒充药品销售已经形成一条“产、销、用”的利益链。在这个链条中,食品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是生产主体,零售药店、保健品店是销售主体,而县以下农村医疗机构则充当着使用主体。

2009年11月~12月,我国非药品冒充药品专项整治第一阶段行动,重点对零售药店等药品经营企业进行了整顿。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消息称,2010年,将把整治的范围扩大到保健品店和医疗机构。

游弋在药店和基层医院的 “李鬼”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组织浙江、江苏、湖南、河北、辽宁、山西地方药监部门组成南、北两个调研组,对6个省28个地市的非药品冒充药品问题进行专项调研。共调查经营使用单位2168家,包括零售药店1253家、医疗机构550家、保健品店176家、食品超市和食品批发市场189家。

调查共发现涉嫌非药品冒充药品的产品2838个。其中,以食品或保健食品冒充药品的1114个,占所调查产品总数的39%;以消毒产品冒充药品的699个,占25%;以保健用品冒充药品的595个,占21%;以化妆品冒充药品的114个,占4%。而非药品产品的生产主体主要是食品生产企业和科技研发单位。这类产品在包装上标示的生产企业大多打着“××生物科技公司”、“××生物工程公司”、“××保健品公司”、“××医药科技公司”等名号,而有的产品更是直接标示为“××药业”。

对上述6省1253家零售药店的调查表明,非药品冒充药品产品销售额约占所调查药店销售额的1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而176家保健品店中有96%以上的保健品店销售的产品存在以非药品冒充药品销售的现象。6省550家医疗机构的调查显示80%以上的乡镇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存在使用非药品冒充药品现象。

利润丰厚促使上下游联手

在2009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行的例行新闻会上,该局一位负责人评价说,非药品冒充药品的非法营销活动有别于以往不法分子“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做法,而是“正面进入”经营使用单位,“采用大规模、集中式、连续性地冒充药品广告宣传”,欺骗消费者将该类产品误当药品购买使用。

全文阅读

严打食品药品违法工作方案

为使全市食品药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各环节符合食品药品安全规范,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全覆盖,保障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和用药安全,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元旦、春节来临之际,利用两个月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集中整治和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并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在全市范围内有效遏制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保证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经营、销售各环节秩序良好、操作规范,无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人民群众食品药品消费安全感明显增强。

二、重点任务

(一)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打击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行为,查处研制、生产、销售、使用非法食品添加物行为,整治超标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

(二)加强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管理。检查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监测情况和生鲜乳收购站监管情况;以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质为重点,对生鲜乳违禁添加物进行检测;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饲料企业,坚决查扣无证、无号、无标签的“三无”饲料产品,取缔无资金、无场地、无机构的“三无”企业;严查违法使用三聚氰胺、瘦肉精、镇静剂类、苏丹红、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行为;对兽药及兽药残留、水产品质量进行检查。

(三)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管理。重点检查小企业、小作坊潜在的质量安全隐患。

(四)加强食品流通环节管理。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食品的行为,查看食品安全示范店推进情况,打击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和扰乱食品市场秩序的行为。

全文阅读

药品稽查整顿工作汇报

药品稽查是规范整顿食品药械市场秩序,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2011年以来,某支队在省、市局正确领导下,围绕年度工作思路和工作要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将稽查执法工作放在首位,保持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全年共出动监督检查人员人次,检查单位余家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件,目前,已结案起,结案率%,罚没款到账万元。有力净化了我市餐饮环节食品、药械、保健食品市场。

一、抓基础,日常稽查工作成效显著

(一)日常稽查工作扎实有力。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我们加强日常稽查的力度和频次,进一步扩大案源。一是加大对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的查处力度。5月份,接群众举报我市一家药品经营企业涉嫌从非法渠道购进安来厄贝沙坦片。经查证,确定为非法途径购进,对此,我们立即在全市范围类开展了有关安来厄贝沙坦片的经营渠道的专项检查,共查处此类案件5起。二是全年药品抽验批次,不合格批,不合格率为%。其中基本药物抽验批次个品种,不合格批次,不合格率为%。三是继续加大药检车运行的力度和频次。检测车共运行了天次,运行里程公里。检查涉药单位家,其中零售药店家、生产企业家、批发企业家、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家、乡镇卫生院家、村卫生室家,个体诊所家。筛查药品批次,抽样批次,经检验为劣药的批。快检抽样占全年药品抽样率为%。四是增强应急能力,稽查队伍内部通讯渠道保持畅通,各种执法设备能够保证工作需要,确保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调查取证,依法采取行政措施,及时控制和正确处置各类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四是加强协作办案,提高办案效率。对涉及到外地的有关案件,按照国家局和省局案件协查的有关规定,及时协件,向其他单位发出复函份,向兄弟市局提供检验报告书份。通过协查,全国各地药监部门通力合作,节约了办案成本,提高了办案效率,取得了双赢。

(二)重视举报投诉,提高办理速度。我们面向社会公开承诺,接到举报投诉时“快字当先”:一是快速受理。接到群众举报投诉,及时、准确、详细地记录,符合受理条件的当场快速受理。二是快速查处。受理后,执法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事发地点,事发地点在市区的1小时内,郊区的2小时内,偏远地区的最迟不超过3小时,着手开展现场检查。三是快速办结。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立案。对情节简单的一般案件在20个工作日内办结;情况比较复杂的案件,在60个工作日内办结;特殊案件在规定时间无法办结的必须向举报人做出解释和说明。四是快速反馈。投诉举报人要求答复的,将查办结果在办结后3个工作日内告知。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当天告知举报人。目前,我们共受理群众投诉举报件(次),其中立案调查8起。

(三)加大对违法药械、保健食品广告的整治力度

今年以来,我们充分发挥广告监测设备效能,并辅以人工监测,每月初将上个月监测到的违法广告通过违法广告地市填报端上报省局稽查处,同时移交市工商部门,并在各种媒体予以通报。同时,为从源头上杜绝违法广告,我们约谈电视台,共同交流探讨药械广告监管问题,并达成共识:一是要严格依法办事,坚决清除虚假药械广告;二是加强沟通交流,每季度定期召开一次广告座谈会,共同商讨相关事宜;三是建立协作机制,双方各确定一名联络员,具体负责广告审查和交流,电视台的广告必须经过药监部门审查后才能播出。今年以来,共监测发现违法药械、保健食品广告个,均已上报省局、并移交市工商局处理。

二、抓重点,全面推进稽查工作的整体开展

2011年,是新一轮机构改革之年,稽查人员变动很大,随着局机关职能增加,同时增加了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保健食品、化妆品等相关职能,在人员紧张、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支队全体人员上下一心,齐心协力,确保了各项工作不松、不断、不乱。

全文阅读

警惕中成药等

我们身边常有这样的人,一感冒就喝板蓝根,便秘了就吃点牛黄解毒片,女性经期不适就吃几颗乌鸡白凤丸……这些耳熟能详的中成药,是许多人眼里不折不扣的“万金油”。可是,与民众对中成药的依赖成反比的是,近年来因不当使用中成药带来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从“龙胆泻肝丸造成肾衰竭”到前段时间的“双黄连事件”,许多事实都在提醒着我们,中成药具有不可忽视的“威力”。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报告显示,在我国2010年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中成药的不良报告占了13.8%,其中中成药所占比例为99.7%。在处方、购买、使用等环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错误、超量用药,给健康带来副作用。

专家指出,以下几个原因导致了中成药的滥用:第一,把中成药当保健品。老百姓对中成药存在不少误解。有人为了调养身体将它当成“保健品”随便服用。第二,购买无限制。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中成药都是非处方药,所以消费者买起来不会有很多限制。第三,西医也开中成药。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70%的中成药是由综合医院的西医医师开出。一些西医没有经过中医理论培训,导致开出的中成药疗效不能保证,容易误导患者,甚至引发安全问题。

调查发现,生活中我们接触最多的几类中成药,也恰恰是滥用、错用最为严重的。感冒类:板蓝根、感冒清热冲剂等。专家表示,中医一般把感冒分为风热、风寒两种,而常用的感冒药也分为寒性、热性。用反了,不但对治疗没帮助,还会加重病情。

祛火类: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等。专家表示,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等清热解毒产品,都属苦寒药,中医辨证适用于实火上攻的症状,如果患者是由虚火或者心火引起的上火,那么服用这些药物就会导致身体更加亏虚,症状更明显。

补益类:阿胶、六味地黄丸等。专家表示。补身体前要先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补,比如,阿胶虽然是妇科的上等良药,具有补血的功效,但也并非适用于所有人。

那么,怎样服用中成药才算安全?专家给出了安全用药五原则:注意中成药中的西药成分,避免叠加用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药;吃中成药要做到“中病即止”;读懂药品说明书;避免经验用药。

一次性筷子调查

全文阅读

保健品自身使用报纸型广告涉嫌多项违法

近来,一些因虚假宣传等原因曾被有关部门“挂号”的保健品和药品开始使用报纸型广告进行宣传,把产品刊登在模仿报纸外观形式的宣传单上,有些甚至连版式都和一些知名报纸相同,有的保健广告竟称“记者报道”。

北京的一些读者发现订阅的报纸内莫名地多出一叠《百姓健康指南》。而且,这“健康指南”无论是“报头字体”还是“版式设计”,都与北京一些都市报十分相像。但经过翻阅,发现共计4个版的“健康指南”几乎所有内容都是对“沉香十七味丸”、“柔脉胶囊”和“蛾苓丸”等药品、保健品的宣传。有位先生说:“这上面还刊登了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的照片,声称中央电视台纪实报道了骨关节病奇药‘沉香十七味丸’,感觉很可信。”

不久前,《健康时报》陆续接到北京等地的读者投诉,纷纷指责该报不该为一种“优邦胶囊”做虚假宣传。《健康时报》调查发现,原来市场上出现一份冒名的《健康时报》宣传单上面不仅设计了“健康时报”刊头,竟然还在刊头边赫然印上“优邦专刊”的字样。

上海《新闻展报》也被一种名叫“汉神治疗仪”的保健器械宣传单冒用,其宣传单几乎照搬了《新闻晨报》的所有排版要素,甚至采用“记者报道”的形式。

据调查,假报纸上刊登的各种保健品绝大多数都曾经因夸大宣传被各地工商部门查处。

今年8月,上海市工商局将近期本市工商部门已经依法查处的虚假违法广告案件予以公示,公示中就有“柔脉胶囊”。

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06年第二期违法药品广告公告汇总的通知》。专门提到对“蛾苓丸”等因违法广告多次被公告的药品,要加大对其生产和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

在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6年第8期违法保健食品广告公告中,“优邦胶囊”因未经审批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点名。

全文阅读

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管理方案

一、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把整治与建设、当前与长远、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农产品、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开展质量认证,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法规、标准和认证体系,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确保人民群众食品药品的消费安全。

二、关于食品放心工程的工作安排

(一)食品放心工程的工作重点

突出源头污染治理,以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等为重点品种,以农产品种养、食品生产加工、重点品种批零等为重点环节,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犯罪活动。

(二)食品放心工程的总体目标

到年底前,非法生产、经营、使用禁用及违规农药、兽药行为得到有效控制;重点品种安全质量合格率明显提高;无证照生产、加工、经营食品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大案要案得到及时查处。

(三)食品放心工程的主要措施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