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妇科医生述职报告

妇科医生述职报告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某院近3年妇产科就医者性传播疾病1179例分析

为了解妇产科就医者的性传播疾病发生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妇女性传播疾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我们对2010—2012年我院报告的1 179例妇产科就医者性传播疾病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病例资料来源于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我院通过《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妇产科就医者性传播疾病病例(18岁以上)。

1.2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妇产科就医者性传播疾病病例按年报告率、病种、职业、年龄分布等进行分类分析。

2 结果

2.1 年报告率

全文阅读

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与临床医疗安全相关性的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与临床医疗安全相关性。方法 x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未建立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后收治的6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建立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后收治的6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分析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与临床医疗安全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结局发生率和医疗干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临床医疗安全;相关性

由于人们的临床医疗安全意识越来越强,医院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医院的重视[1]。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确保患者医疗安全方面的保障制度也越来越完善。本文为了分析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与临床医疗安全相关性,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120例孕产妇进行研究,以供临床研究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12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未建立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收治的6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2013年2月~2014年2月建立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后收治的6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平均年龄(23.81±1.61)岁;孕产史:43例初产妇,17例经产妇;受教育程度:34例大专以上,26例高中或以下。观察组:平均年龄(25.54±2.15)岁;孕产史:45例初产妇,15例经产妇;受教育程度:36例大专以上,24例高中或以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年龄,孕产史,受教育程度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构建方法:①制定危急值登记制度:产科及超声科应分别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2],对危急值处理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完成登记环节工作。②规范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流程:超声科详细记录诊断结果并立即通知相关护士,护士接到危急值报告后立即通知主治医生,主治医生接到通知后立即做出处理决定,当无法果断处理要向科主任汇报详细情况,出现死亡情况,由科主任向分管院长汇报。③明确工作职责及合理分工:医护人员明确各自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和记录。

1.3观察指标 统计对照组和观察组孕产妇的不良结局发生率、医疗干预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不良结局发生率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软件SPSS17.0版进行卡方检验;医疗干预时间为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软件SPSS17.0版进行t检验。如果存在P

全文阅读

妇科暴露状况与其防范举措

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工作过程中被传染源污染r破损的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病原体的锐器刺伤,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的情况.其中主体包含了医生、护士、临床检验人员和医疗机构的相关人员以及试验研究人员。随着经血传播疾病的大量增加,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性不断增大,因此必须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的意识、知识及防护条件。为了解北京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妇产科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现状。本文对北京市部分妇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及防护情况进行调查。

l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经北京市卫生局审批许可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120家医疗机构中的300名妇产科医务人员。

1.2调查方法

2009年lO月.针对北京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督导中发现的职业暴露防护存在的突出问题,北京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技术管理科没计并下发了调查卷,本次调查共发放『口J卷300张,回收292份有效问卷,问卷州收率为97.3%。

1.3统计学方法

由调查对象填写问卷后,经专人进行双次数据录入,核对后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全文阅读

健康教育对产科质量的影响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的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通过系统、具有产科特点的健康教育宣传,宣传孕产妇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等,促进孕产妇顺利分娩,母婴平安。从孕妇入院、住院、出院,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并作为检验整体护理的效果,评价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

健康教育方式

专栏教育:在产科病区建立宣传栏,普及有关产科的预防保健知识。

随机教育:选择不同时机进行教育。可在晨、午间护理,治疗,巡视、查房过程中了解孕产妇的情况,并根据情况给予解释指导。

宣传册:我区为多民族地区,根据民族不同,专门制定了汉语、维语、哈语3种语言文字的健康教育手册,发放于孕产妇,便于不同名族孕产妇阅读学习。

播放光碟:每周1、3、5由责任护士使用DVD在每间病房轮流播放,并进行讲解。

家属互动:每周2次在产科宣教室组织产妇及家属参加,首先由专职护士示范新生儿更换尿布、新生儿洗澡、抚触、脐带护理等方法,然后由家属参与练习,专职护士给予指导,教会产妇及家属新生儿护理的方法。

健康教育指导内容

全文阅读

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常见纠纷原因及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2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076-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人们的法律观念增强,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使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而妇产科护理工作风险大,事故发生率高,是医疗护理纠纷高发科室,因此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基础,是优质服务的关健,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和护理纠纷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有必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做好护理中的每个环节,实施安全管理,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现将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 护理人员法律观念淡薄,风险意识差,对各种法律法规不了解,重视不够,对产妇权力,护理义务了解少,缺乏证据意识,随意涂改护理记录内容,与医生病程记录相矛盾,未履行告知义务,说话随便,引起纠纷。

1.2 护理人力资源因素:①工作负荷重,妇产科护士的工作量越来越大,长期繁忙的工作,思想压力大,使护理人员身心疲惫;②护理工作琐碎、繁忙,还要面对家属的种种不理解,质疑使护士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易产生厌职情绪,服务意识不强;③护理队伍年轻化,在应急抢救及特殊事件的处理能力不强,使一些简单问题复杂化。

1.3 护患沟通不到位:①妇产科护理队伍年轻化,新护士的引入,处理应急问题能力不强,在实际工作中普遍缺乏与产妇家属的沟通能力;②个别护士自控能差,不能在工作时很好的自我控制,把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去,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1.4 护理人员业务不熟练,基本功不扎实。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引起家属的不满,给患者造成痛苦;常用的诊疗设备和仪器性能不熟,出现紧急情况下应急能力差,在忙中出现差错,引发纠纷。

1.5 护理文件书写不严谨。护理记录书写是住院患者医护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个别护士工作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护理记录书写简单,不全,语言不严谨,容易造成纠纷。

全文阅读

磁共振检查在75例早中期宫颈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早中期宫颈癌术前评估,特别是术前盆腔淋巴结转移及宫旁转移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妇科2010年1月-2014年4月收治并手术的7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磁共振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结果。分别观察术前临床分期、MRI检查中的宫颈局部肿瘤、阴道转移、宫旁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采用病例自身对照,结合患者的临床分期,分析MRI在宫颈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结果:75例患者中,FIGO分期ⅠB1期16例,ⅠB2期18例,ⅡA1期12例,ⅡA2期23例,ⅡB期6例(合并阴道转移4例)。术前MRI提示宫颈局部肿瘤为恶性75例,阴道转移43例,宫旁转移6例,盆腔淋巴结转移9例。术后病理宫旁转移12例(其中8例报告为肿瘤浸润宫颈全层至外膜脂肪组织中),盆腔淋巴结转移24例。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MRI判断淋巴结转移的阳性预测值是66.7%(6/9),阴性预测值是72.7%(48/66),敏感性为25.0%(6/24),特异性为94.1%(48/51),准确度72.0%(54/75)。MRI判断宫旁转移的阳性预测值是66.7%(4/6),阴性预测值是88.4%(61/69),敏感性为33.3%(4/12),特异性为96.8%(61/63),准确度86.7%(65/75)。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用妇科检查判定宫旁转移的阳性预测值是33.3%(2/6),阴性预测值是85.5%(59/69),敏感性为16.7%(2/12),特异性为93.7%(59/63),准确度81.3%(61/75),低于MRI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结论:MRI应常规应用于早中期宫颈癌患者的术前评估,特别是用于淋巴结转移和宫旁转移的判断。笔者所在医院MRI诊断术前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及宫旁转移的技术仍有待提高。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肿瘤分期; 淋巴结转移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5-0074-04

doi:10.14033/ki.cfmr.2015.35.036

宫颈癌发病率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宫颈癌治疗前的准确分期及对淋巴结是否转移的准确判定是选择恰当治疗方案的依据。直至目前,宫颈癌分期仍然一直沿用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的临床分期系统,主要依靠妇科检查和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并结合胸片、肾盂造影、膀胱镜及直肠镜等检查来判断。但因为妇科检查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宫颈癌的术前分期准确性较差,尤其是对于宫旁转移的判定。宫颈癌临床分期总体判断错误率16%~65%,Ⅰ期和Ⅱ期是25%,Ⅲ期高达65%~90%[1-2]。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CT、MRI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技术的发展进步,使得宫颈癌的治疗前评估有了更加客观、准确的依据[3]。而MRI因为其多方位、多序列成像特点及极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在宫颈癌的治疗前评估中具有明显优势[4-6]。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75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MRI资料、病理资料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析,探讨MRI在宫颈癌术前评估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妇科2010年1月-2014年4月收治并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7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术前磁共振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结果。发病年龄31~69岁,平均48岁。75例患者中,FIGO分期ⅠB1期16例,ⅠB2期18例,ⅡA1期12例,ⅡA2期23例,ⅡB期6例(4例合并阴道受累)。术前MRI检查提示宫颈病变为恶性75例,阴道转移

全文阅读

妇女两癌检查工作方案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减少、降低贫困家庭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患病风险,夯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脱贫工作。根据《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省妇女联合会、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省农村妇女和城市已婚低保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要求,为规范开展农村妇女和城市已婚低保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为了完成好脱贫攻坚工作任务,2018至2020年对全县35-64岁贫困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实现全面覆盖,同时为一定数量的适龄农村妇女开展免费“两癌”检查,每三年为一轮。

(二)逐步提高医疗保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承担“两癌”检查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三)逐步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妇女“两癌”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

(四)探索适合的妇女“两癌”检查服务模式和优化方案,逐步建立“两癌”防治长效机制。

二、项目范围

在全县所有乡镇、社区为35-64岁的服务对象免费提供每三年一轮的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采用人瘤病毒检测方法(以下简称“HPV”)进行宫颈癌初筛。

全文阅读

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项目基线调查报告

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措施,尽管我国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后,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均大幅度提升,但发展不平衡,全国GAVI项目省份中有29个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1 调查方法

1.1 调查目的及目标

通过基线调查,了解和掌握我市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疾控部门和接生单位乙肝疫苗接种管理情况、医务工作者和孕产妇对乙型肝炎预防知识的了解度和对预防措施的依存度。分析影响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的主要因素,制定相关策略,通过适宜策略的推广,提高项目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降低项目地区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和发病率。

调查所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有:1评价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2评价在家出生的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3评价接生机构乙肝疫苗接种管理情况及在医院分娩孕妇的乙肝HBsAg筛查率;4评价乙型肝炎及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5评价各级管理机构乙肝疫苗接种管理情况。

1.2 调查表格和数据库的设计及资料分析

根据本次基线调查的目的设计旗级疾控中心/乡(镇)接种管理单位调查表(基线调查表-1),接生机构情况调查表(基线调查表-2),孕妇/新生儿母亲调查表(基线调查表-3),接生/接种人员/村医调查表(基线调查表-4)。按照表格要求,用Epi-data软件设计数据库,整理数据库后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资料。

1.3 调查范围与时间

全文阅读

加强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确保母婴安全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转变,管理人员加强科室安全管理,加强对全体工作人员法律知识的学习,严格遵守诊疗护理常规,依法办事,以保母婴安全;产科护士在维护孕产妇权利和安全的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自我约束,自我保护。

关键词:护理模式 现代护理学 产科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43-01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育、健康及医疗保健需求的变化,妇产科护理模式势必随现代护理学发展趋势做出相应调整,作为产科医务工作者要有高度责任心,管理人员加强科室安全管理,加强对全体工作人员法律知识的学习,严格遵守诊疗护理常规,依法办事。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安全问题。

1 防错抱婴儿问题

婴儿出生后及时抱给产妇辨认性别,产妇确认后仔细检查有无出生缺陷,套好手圈(包括产妇姓名,床号,婴儿性别,体重)并及时盖上脚印,婴儿入母婴同室区后,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全面核对,沐浴、抚触时一个一个分开进行,以免因错抱婴儿给产妇及家属带来巨大感情伤害,由此引来法律纠纷。

2 防婴儿丢失问题

婴儿出生后,明却告知家属不要将婴儿独留病室或交与陌生人,并签字确定;要求护理人员勤巡视病房,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报告院保安人员,交接班时,应逐个核对婴儿,有缺少时,不予交接,当班人员应挂牌上班,以防产妇及家属误信不相干人员。

全文阅读

助产士: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工作

网络上,备受社会关注的“深圳缝事件”每天都有新的进展,社会关注的多是此新闻事件的标题引起的医患关系、医生收受红包及医生道德水平低下的问题。进而,医学界关注的焦点恰恰是此次事件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助产士。作为医护人员,助产士在助产过程中的职责,除了负责分娩工作外,在门诊及手术室是否还要承担其他工作?对于取得助产士资格的医护人员,其工作职责该如何分配,助产士若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发现产妇有需治疗的其他问题,应该怎样处理?而与分娩无关的疾病,助产士又该如何处理?

相比分工明确的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取得助产士资格的医务工作者更容易在临床实践中混淆助产士的职责范围,本刊针对上述问题,特别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和律师,听听他们的看法。

张建平 助产士工作职责不应扩大

助产士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产妇正常的接产,协助产科医师处理难产并负责计划生育、围产期保健和妇婴卫生保健的宣教及技术指导。观察产妇整个生产过程,以及采取措施减少产妇的心理负担并处理部分紧急情况,直到分娩过程的结束。一般顺产的产妇都是助产士来接生的,对于难产或需要剖宫产的产妇需由医生负责。

助产士的工作一般都限于产房,但是部分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在人员配备不足、分工不清晰的情况下,助产士也参与部分门诊工作,但是在大型三甲医院,助产士出现在门诊的情况很少。

对于顺产产妇,助产士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发现胎心有变化、产妇有并发症、产程不顺利、或者产妇随着分娩的一步步变化出现异常情况的,助产士就要及时报告给医生,是继续生产还是改变分娩方式,让医生决定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其他问题,如属一般的慢性病且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没有出现并发症,一般情况下不予处理。待产妇分娩结束自行恢复后,如果还存在问题,医生会针对产妇疾病类别建议去相关科室进行诊疗。对于不属于妇产科的疾病,助产士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不能擅自处理。对于产妇来说,这一人群一般都有痔疮,分娩时因为盆腔充血,压力高,致使痔疮晚期的症状比较明显,特别是在生产过程中用力过大,很可能造成产妇出血。一般来说,产妇的痔疮除非是合并感染和出血医生才会处理,如不会对产妇造成影响则先不予处理。

李法增 分娩中遇紧急情况 助产士有处置权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