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分公司年中总结

分公司年中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联通分公司青年文明号复核自评总结

中国联通××分公司

“青年文明号”复核自评总结

2006年,我分公司紧紧围绕创建“青年文明号”目标,结合通讯服务行业特点,以服务用户、奉献社会为宗旨,努力实现服务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和业绩一流,取得了良好成效。版权所有

一、争创服务一流:

1、树立精品服务意识,创建品牌示范窗口。

一是对营业厅进行重新装修,装修后的营业厅焕然一新,更加宽敞明亮、整洁舒适,并且改变了过去的高柜台为低柜台,拉近与用户的距离,增加亲切感。

二是创新窗口服务机制,改变过去窗口的单项业务受理为全业务受理,用户无论到哪一个窗口,都能受理所有的业务,大大地减少用户的麻烦,使用户办理业务更加方便、快捷。

三是根据用户需求,不断添加和完善便民服务措施,如新增客户休闲区、报纸架等;

全文阅读

基于诚信档案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对深交所公布的信息披露考核结果的整理,对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和交叉分析来了解上市公司的诚信度及其信息披露程度,对上市公司的管理以及关注上市公司的各界人士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信息披露;交叉分析;诚信档案

0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金融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的不断聚集和投资的快速增长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公司上市成为了很多企业进行融资的方式,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快速的增加,很多上市公司出现违规披露信息、延迟披露、有重大遗漏等问题,社会各界也逐渐意识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深圳证券交易所在2001年建立上市公司诚信档案,并基于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合规性、真实性和公平性6个方面对深交所所有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进行考评,从此上市公司诚信问题的研究开始逐步的引起各界的关注,并且逐渐成为度量上市公司诚信的标准。2013年,深交所网站了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上市公司诚信记录和信息披露考核结果的好坏将与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发展将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李仁茜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深交所诚信档案和自律监管工作报告》中,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和自律监管报告进行了分析,并对信息披露的不及时、不完整、不准确的现象进行了分析。郁玉环在《深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结果的统计分析》一文中以深圳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深交所网站披露的上市公司“诚信档案”中“信息披露考评”结果按上市公司五种不同分类进行比较分析与对应分析,以研究深市上市公司不同类型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孙红霞等在《基于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诚信档案的市场风险状况研究》中利用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诚信档案资料,对我国中小企业板市场风险状况进行分析,找出中小企业板存在的风险,为进一步完善风险体系,促进中小企业板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深交所和上交所公布的信息披露考核结果的整理和分析,来了解上市公司的诚信度及其信息披露程度,对上市公司的管理以及关注上市公司的各界人士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1 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的分析

1.1 信息披露考评的含义

信息披露考评是采用公司自评与本所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从高到底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并在上市公司范围内通报,记入诚信档案,同时向社会公开。信息披露考评的内容主要包括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合法合规性和公平性;对上市公司采取处罚、处分及其他监管措施情况;上市公司与本所配合情况;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等情况。信息披露考评结果直接反应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好坏,将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产生直接影响,促使其及时、完整、真实的进行信息披露。

1.2 信息披露考评结果的描述统计分析

全文阅读

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成都**资产经营治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下属全资及控股子公司(以下简称子公司)的治理,确保子公司规范、高效、有序运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财务通则》、《成都市国有资产监督治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市属监管企业财务治理的通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子公司是指依法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主体资格的全资子公司(总公司持股比例为×××%)、控股子公司(总公司持股比例超过××%)及相对控股子公司(总公司持股比例低于××%但对该子公司拥有实质控制权)。

第三条总公司各职能部门应依照本办法及相关内控制度,及时、有效地对子公司做好治理、指导、监督等工作。总公司委派至子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治理人员对本办法的有效执行负责。

第四条各子公司可遵循本办法规定,制定符合自身行业特点及治理要求的财务治理实施细则,报总公司财务融资部备案后实施。子公司控股的其他公司,应参照本办法的要求逐层建立对其控股子公司的财务治理制度,并接受总公司的监督。

第二章财务治理组织机构

第五条本公司实行“统一治理、分级核算、层层负责”的内部财务治理体制。建立以总公司财务融资部为中心,对各下属子公司财务部进行业务治理及指导,各下属子公司财务部在本单位总经理领导下依法对财务治理及会计核算进行有序治理的财务治理体系。

第六条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实行由总公司派驻治理,对其实行双重考核,即由总公司财务融资部考核其综合业务工作能力,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定期向子公司有关领导了解其工作表现,二者相结合得出子公司财务负责人的考核结果。其具体考核办法由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制订。子公司财务负责人实行轮岗制,由总公司财务融资部根据工作需要提出轮岗意见。

全文阅读

高管变更对会计盈余影响

摘要:本文研究了2010-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总经理变更前后,不同所有制结构上市公司的实际会计业绩在总经理变更前后的变化。民营上市公司显著的业绩变化与市场对总经理变更显著的消极反应一致,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不明显的业绩下滑也与市场表现出的不显著为负的累计非正常收益相一致;在证券市场拥有负累计非正常收益的公司表现出较正累计非正常收益公司更差的会计业绩。

关键词:高管变更; 会计盈余;所有制结构;非正常收益

2011年10月6日,苹果公司在对外宣布其前CEO乔布斯逝世后随即停牌,复牌后的两个交易日中苹果公司的股价下跌达2.24%,而其主要竞争对手HTC、LG、RIM、三星、诺基亚等公司股价纷纷出现大涨,由此可见市场对于上市公司高管变动的重视程度。高管变更,尤其CEO变更是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CEO的管理和决策能力也可以决定着企业的兴衰。

国内外对于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研究众多,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公司高管变更的原因,高管变更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高管更换的财富效应(即对股东财富或股票价格的影响),以及高管更换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国内学者研究多集中于CEO变更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会计盈利管理的影响。经营业绩差与 CEO更换密切相关(Gilson 1989; 朱红军,2004),但是 CEO更换并不能在短期内对公司业绩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龚玉池,2001),而仅仅能带来显著的盈余管理(朱红军,2004)。

一、研究假设

欧美研究一般对CEO变更的影响基于三个观点:能力假说、替罪羊假说、恶性循环论。这为本文就中国上市公司总经理变更的会计盈余影响研究提供了框架。

Fee和Hadlock(2004)提出的经理人能力假说认为,管理者的能力是对公司有价值的,公司会解雇表现出较低能力的CEO,而Denis和Denis(1995)的研究发现CEO变更通常会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因此,市场可能推断在总经理更换时,即将上任的CEO比离任CEO的能力更胜一筹,预期未来该公司绩效会得到改善。

Khanna和Poulsen(1995)认为陷入财务困境公司的高管往往是其他相关人员的替罪羊(Scapegoat)。替罪羊假说认为,公司业绩与CEO没有直接显著关系,所有的管理者都有相似的能力,企业绩效是管理者的努力和随机因素(即运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公司业绩不佳时,CEO作为替罪羊而被解雇,这只是公司股东或者董事会向公众传导公司正积极应对的信号而已。从这个角度出发,CEO变更并不意味着在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

全文阅读

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子公司财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成都**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下属全资及控股子公司(以下简称子公司)的管理,确保子公司规范、高效、有序运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财务通则》、《成都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市属监管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子公司是指依法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主体资格的全资子公司(总公司持股比例为×××%)、控股子公司(总公司持股比例超过××%)及相对控股子公司(总公司持股比例低于××%但对该子公司拥有实质控制权)。

第三条总公司各职能部门应依照本办法及相关内控制度,及时、有效地对子公司做好管理、指导、监督等工作。总公司委派至子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本办法的有效执行负责。

第四条各子公司可遵循本办法规定,制定符合自身行业特点及管理要求的财务管理实施细则,报总公司财务融资部备案后实施。子公司控股的其他公司,应参照本办法的要求逐层建立对其控股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并接受总公司的监督。

第二章财务管理组织机构

第五条本公司实行“统一管理、分级核算、层层负责”的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建立以总公司财务融资部为中心,对各下属子公司财务部进行业务管理及指导,各下属子公司财务部在本单位总经理领导下依法对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进行有序管理的财务管理体系。

第六条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实行由总公司派驻管理,对其实行双重考核,即由总公司财务融资部考核其综合业务工作能力,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定期向子公司有关领导了解其工作表现,二者相结合得出子公司财务负责人的考核结果。其具体考核办法由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制订。子公司财务负责人实行轮岗制,由总公司财务融资部根据工作需要提出轮岗意见。

全文阅读

年终总结大会主持词【范文】

年终总结大会也需要召开了,那么主持词怎么写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年终总结大会主持词,欢迎大家阅读!

年终总结大会主持词【1】

各位领导、同事们:

上午好。今天我们隆重集会,召开公司20xx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主要目的是总结20xx年度各项工作,讨论研究公司运行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分析原因、理清思路、确定重点、提出对策,部署20xx年各项工作,并对为公司各项工作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会议大约需要4个小时,内容十分重要,希望大家认真听讲,自觉维护会场秩序,遵守会场纪律,认真听会,做好记录。

现在正式开会,会议进行第1项:由山东中海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总做年终工作总结并宣布部门经理以上人员任命。

(总结)20xx年,在李总的正确领导下,全体领导职工坚持以公司发展为中心,发扬以人为善的精神,真抓实干、拼搏奉献,使公司运行实现了新跨越。

下面会议进行第2项:由我宣读20xx年度表彰决定。为了表彰先进,激励全员,经领导会议共同研究决定,对20xx年度在各项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张二同志、五三同志,授予优秀员工称号。让我们热烈欢迎优秀员工到主席台前领奖,同时欢迎公司总经理李总给优秀员工颁奖。

会议进行第3项,由优秀员工发表获奖感言。

全文阅读

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关系

(一)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含义 股权结构是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包括股权属性、股权集中度和管理层激励程度三个方面。第一,股权属性是指股份公司总股本中的股东类型以及各种类型股东的持股比例。第二,股权集中度是指股权的集中和分散程度。其中,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是指,绝对控股的股东拥有公司股份在50%以上,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高度分散的股权是指,公司没有大股东,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基本完全分离、单个股东所持股份的比例保持在10%以下;第三种结构介于二者之间,公司拥有较大的相对控股的股东,还拥有其他大股东,这些大股东所持股份比例在10%至50%之间。第三,管理层激励程度主要表现为管理人员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比例。董事会是股份公司的核心领导层和最高决策机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位于股东和总经理层次之间。董事会形成是由股东按照所拥有股份的多少选举成员,并将其资产委托给董事会管理。董事会需要选举总经理,将资产委托给总经理负责。董事会特征主要包括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成员构成情况和职务分配情况,这些特征直接影响到公司绩效。公司绩效是公司随着企业内部治理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组织目标相关的经营业绩、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公司绩效受多重因素影响,具有多维性和变动性 。

(二)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的逻辑关系

(1)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在法律与制度层面,当前我国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前身大多是国有企业,经过改制后其背后基本上都有一个绝对控股的大股东。以此为背景,本文认为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对于我国大多数股权结构相对集中的上市公司而言,公司所有者(尤其是国有股份)承担的市场风险和社会责任更大,监管动力更强,从而更容易对公司的管理层实施积极、有效的监督,提高公司绩效。其次,本文认为管理层人员持股比例增加可以使公司绩效有效提升。随着股权向管理者集中,管理者与公司利益更加趋于一致,管理者将致力于使公司价值极大的行为,从而有效抑制经营者的特权消费或次佳决策的产生。

(2)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首先,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具有国家股一股独大的特性,相对较大规模的董事会利益群体广泛,能集合多方背景、技术及对经营者的看法,相对保持较客观的立场,从而提高公司经营决策的有效性。第二,笔者认为,从董事会成员构成情况来看,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与公司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如果作为监督者的董事长与作为执行者的总经理是同一个人,将严重影响董事会的独立性,董事长本身的利益会妨碍董事会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董事长与总经理两个职位相互分离,甚至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可以有效的对管理层实施监督,从而提高公司经营绩效。

(3)股权结构作用于董事会对公司绩效的关系。笔者认为股权结构会对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结构产生影响,从而对公司绩效产生作用,三者之间存在逻辑关系。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绝大部分掌握在大股东手里,大股东为达到制约董事会的目的,普遍存在直接向董事会推荐董事的现象。这样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大股东派出的董事成员占董事会比例越大,甚至多数情况下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角色会合二为一,进而董事会结构也会相应表现出集中度越高的特点,最终董事会对经理层的产生和退出会具有绝对决策权,由大股东控制的董事会的决策最终会代表股东(甚至是大股东)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因此,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会作用于董事会,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施加影响,并在公司绩效中进行体现。

总之,股权结构明确了上市公司股东的构成及其决策方式,而且股权结构会对董事会以及监事会的人选确定和运作效率产生直接影响,进而作用于经理层,最后,这些相互作用和影响将在公司的经营业绩绩效中综合体现。与此同时,公司经营绩效也会对治理结构产生相应的反馈作用。

二、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及公司绩效的评价指标

全文阅读

子公司财务总监的绩效考核

现今大的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管理都采取总经理与财务总监委派制或聘任制。因为集团公司有控股地位,子公司董事会的大多数成员往往都由集团高管兼任,子公司的总经理与财务总监名义上向董事会负责,但实质是对集团总经理、财务总监负责。单就财务总监来看,其工作可以视同向母公司财务总监与子公司总经理双向负责。从这一实质来看,子公司财务总监的职责是有别于集团总部的财务总监的。因职责与负责对象不同,对子公司财务总监的绩效考核模式就有其独特性,相应的方式、方法也应有所差异。

绩效考核的模式

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的财务总监的选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殊之处在于他的聘任实体实质上是母公司(聘任的决定权更多取决于母公司的财务总监),子公司董事会只是履行形式上的聘任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子公司财务总监的工作就需要对子公司总经理与母公司财务总监双方负责。子公司总经理与母公司财务总监很自然地就成了子公司财务总监的考核主体。(图1)

以笔者曾经任职的双鹤药业、华为技术、中国卫星等集团公司为例,它们对子公司财务总监绩效考核的方式各不相同:双鹤采用的是子公司独立考核模式,华为采用的是财经体系独立考核模式,中国卫星采用母、子公司双维考核模式。

・双鹤模式。将子公司财务总监完全等同于副总经理,由子公司总经理年初确定财务总监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年末再由总经理对标打分,确定财务总监的考核结果。这种模式实际是总经理全权考核财务总监,优越性在于有利于推进财务总监配合总经理工作,共同促进公司整体目标的完成,不足之处在于财务总监有可能为取悦总经理,对母公司赋予的监督职权不作为。

・华为模式。子公司(地区部)财务总监由集团财经体系选派,子公司(地区部)总经理对财务总监的遴选与考核无话语权。这种模式等于将子公司(地区部)财务总监考核全部集中在总部财务部门和总部财务总监,有利于加强总部对子公司(地区部)的监管,不足处在于割裂了财务总监与子公司(地区部)的利害纽带。

・中国卫星模式。由母、子公司共同对子公司财务总监进行考核,双方各占50%的权重。考核结果70分以上为称职。子公司考核部分类似于双鹤模式,母公司考核部分由母公司财务总监给子公司财务总监下达KPI,年末逐项对标打分。中国卫星模式实际是双鹤模式与华为模式的结合。

从子公司财务总监工作应双向负责的特质看,中国卫星模式在理论上更严谨。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就是两大考核主体(子公司总经理与母公司财务总监)的权重比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营状况的子公司,财务总监工作的重点是不一致的,譬如稳健发展期的子公司,财务总监更应该致力于协助总经理完成经营目标;管理粗放的子公司或陷于经营困境的子公司,财务总监可能需要更积极地履行监督职能。也就是说,两大考核主体对子公司财务总监的考核权应有所侧重,否则可能导致不能公正地评价其工作成绩。

全文阅读

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论文

一、CMHI公司总部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一)CMHI公司总部绩效管理体系

(1)考核内容。绩效评分的内容包括:工作态度考核、管理能力考核、工作能力考核、工作成效考核。其中部门副总经理级以下人员绩效评分不包括管理能力考核。

(2)考核流程。绩效评分由员工个人自评和他人测评两个环节组成,其中员工个人自评只用于对照参考,不计入最后得分,其目的在于通过他人测评与个人自评发现差距、寻找改进或提高工作绩效的动力。总经理助理级人员和部门负责人由公司领导进行评价和面谈,部门副总经理级人员由部门负责人和公司领导进行评价,部门副总经理级以下人员由部门负责人进行评价和面谈。人力资源部最后计算评估得分。人力资源部根据考核结果制定职位或职级变动以及年终奖金应用方案,报公司领导审批。

(3)考核计分。考核评分表的各项指标按照四档评价,比如表现出色为9-10分、表现较好为7-8分、基本满足要求但有欠缺为6-7分、需要显著改进为1-5分。考核综合得分由各考核人的卷面得分与其所占权重综合计算得出,比如考核部门负责人,那么公司总经理评分占30%、公司分管领导评分占40%、部门其他员工评分占30%;考核部门副总经理级(非主持工作)员工,那么公司分管领导评分占30%、部门负责人评分占40%、部门其他员工评分占30%;考核部门副总经理级以下员工,部门负责人评分占100%。

(4)考核结果运用。员工绩效考核结果根据综合得分划为四档,90分以上为优异、80-90分为胜任、60-80为基本胜任但需改进、60分以下为不称职,具体分档标准: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当年年终奖金挂钩,人力资源部将根据被考核人的考核结果以及工作岗位,审核各部门上报的当年年终奖金分配方案。如分配方案与考核结果背离的,人力资源部将建议部门或直接对分配方案进行调整。分配方案报公司领导审批。员工的职务、职级和薪酬调整原则上依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进行,通过绩效管理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人力资源部根据年度绩效考评结果制订调整方案。

(二)CMHI公司总部战略地图与平衡计分卡

(1)CMHI公司总部战略地图。CMHI公司总部的战略地图。

全文阅读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范围经济效应的实证检验与真伪性分析

摘 要:我国自1996年实施产寿分业经营以来,保险公司数量急剧增加,财险业务中车险的比重不断上升,呈现出“一险独大”的市场状况。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国内20家具有代表性的财险公司2005―2012年的范围经济状况进行检验发现,以保费为基础的检验结果与以总资产为基础的检验结果存在着很大差异,意味着我国财险公司的范围经济效应存在着“真伪性”。对此,通过对财务数据、业务结构、业务规模等数据的分析,鉴别了我国财险公司范围经济效应的“真、伪”性。

关键词:财险公司;范围经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真伪性

中图分类号:F8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4)06-0051-07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自1980年恢复保险业以来,我国保险业就以远超过GDP的速度高速增长。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4.6亿元,增长到了2012年的15 488亿元;保险业总资产从1980年的10.4亿元扩大到了2012年的73 546亿元。其中财产保险业务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4.2亿元增长到了2012年的5 331亿元。特别是自1996年实施产寿分业经营以来,财险市场主体结构和业务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长期由人保财险一家独揽财险业务的市场格局被不断打破,财险公司的数量大幅增加,由1997年的8家增加到2012年的62家。财险业务中车险的比重不断上升,由1997年的54.7%上升到2012年的74.8%(详见表1);企财险等传统险种的比重不断下降,由1997年的43.1%下降到2012年的23.6%;科技险等新型产品还未深入市场,所占比重微不足道,历年均不到5%。财险业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和调整,传统大型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大大分散化,中小型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市场结构由垄断模式逐步转向了垄断竞争模式。然而,短时期内大量新财险公司的成立,使财险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新公司为了快速形成规模,提升市场份额,往往将重点放在销售渠道比较成熟、操作难度较低、技术含量较小、市场获取较易的车险业务的争夺上面。传统公司为了应对来自大量新公司的竞争压力,维持原有的市场地位,也不得不陷入保源巨大的车险业务的保卫战之中,而缺乏充分的精力和足够的动力开发新产品、发掘新市场。因而,多年来形成的恶性循环,造成财险市场产品严重同质化、险种结构严重失衡、业务创新严重不足。毫无疑问,对于专门经营风险的保险公司而言,目前的险种结构非常不利于风险的分散,无益于公司经营的稳定性。那么,在微观层面这对财险公司的总体成本控制有什么影响值得我们研究,基于这个目的,文章通过检验主要财险公司的范围经济状况,来分析险种结构对财险公司经营成本的影响。

国外部分学者和文献对保险公司的范围经济状况进行了实证检验,但主要关注的是寿险公司,对财险公司范围经济的关注和检验很少。Meador、Ryan和Schellhorn(1998)[1]使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研究了美国1990―1995年寿险企业的范围经济情况,结果表明分散化提供多种产品的寿险企业比那些采取集中化战略寿险企业的效率要高。Berger等(2000)[2]使用复合成本函数对美国1988―1992年保险业范围经济进行了研究,发现规模较大的保险企业更可能实现范围经济,且拥有垂直一体化营销渠道(如专属人)的保险公司比使用非一体化营销渠道(如独立人)的企业更容易实现范围经济。Khaled、Adams(2001)[3]使用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新西兰寿险公司的范围经济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在1992年的样本公司中小规模和中等规模的保险公司均表现出范围不经济的现象,规模在2.8亿新元以上的保险公司既没有表现出范围经济也没有表现出范围不经济。这说明多个专业性保单的总价格要低于综合性保单的价格。Segal(2003)[4]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将人员、固定设施、资本投入、其他开支作为投入项,将寿险、企业年金、意外和健康险保费收入作为产出项,对美国寿险公司的范围经济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寿险公司在综合经营的基础上实现了范围经济,尤其是规模大的保险公司表现出更好的范围经济性。Hao、Chou(2005)[5]使用傅里叶成本函数和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估计了台湾寿险公司的范围经济,并按照保费规模将寿险公司分为五个层次进行了比较,发现不论是外资保险公司、台资保险公司还是整个寿险产业,不论哪个规模层次的寿险公司都存在着范围不经济性,而且规模越大的寿险公司范围不经济性越明显。这表明寿险公司多元化的经营并没有带来总成本的降低。对我国保险业的范围经济进行分析的文献还很少,目前只找到一篇,即黄薇(2007)[6]利用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构建了我国保险业范围经济的模型,首次对中国的寿险业及财险业在1999―2004年范围经济的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财险业整体范围经济并不明显,个体差异较大,与资产规模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寿险业总体呈现较为明显的范围经济现象,但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减弱。

对范围经济的检验不论是保险行业还是其他行业,不论是国外文献还是国内文献,都没有得出过完全相同的结论,这主要在于不同的研究者在模型的设定、投入变量、产出变量、样本对象、样本期间等方面的选择上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对检验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不同国家财险市场的业务划分、保费规模、市场结构、运营模式等方面也都存在着重大的差异。所以,国内外已有的文献在检验方法上为本文提供了参考和启发,但要全面、准确地分析我国财险公司的范围经济问题,需要将检验的结果与我国市场现实相结合,将实证数据与财务数据相结合,将理论分析与经验判断相结合,这样才能得出较合理的结论。

二、范围经济的计量定义与检验模型设定

全文阅读